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生境共生与产业融合复合视角下的现代休闲农业园规划与实践研究



全 文 :第 34卷 第 6期 生 态 科 学 34(6): 130137
2015 年 11 月 Ecological Science Nov. 2015

收稿日期: 2014-11-12; 修订日期: 2014-12-21
基金项目: 国家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9023-2)
作者简介: 贺坤(1982—), 男, 山东临朐人, 博士研究生, 讲师, 主要从事生态规划研究, E-mail: hekun@sit.edu.cn
*通信作者: 李小平, 博士, 教授, 主要从事生态修复研究, E-mail: lixp_2008@hotmail.com

贺坤, 李小平. 生境共生与产业融合复合视角下的现代休闲农业园规划与实践研究[J]. 生态科学, 2015, 34(6): 130137.
HE Kun, LI Xiaoping. Study on the modern agricultural park planning and practice from the integrated perspective of habitat
symbiotic and industry integration[J]. Ecological Science, 2015, 34(6): 130137.

生境共生与产业融合复合视角下的现代休闲农业园
规划与实践研究
贺坤 1,2 , 李小平 1,*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62
2.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 上海 201418

【摘要】 休闲农业园是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 其规划涉及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在分析现代休闲园区规划发展现状和存
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多学科交融、多目标指向的复合视角下休闲农业园区规划理念。以浙江万家丰现代休闲农业园
区规划建设为例 , 从生态和产业发展两个核心功能出发 , 以生境共生网络结构和产业融合、互动格局的构建为目标 ,
通过复合视角下的系统化整合, 构建符合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布局形式和功能区划结构, 做到生态环境、农业
生产和旅游活动三者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休闲农业园; 复合视角; 产业融合; 生境网络; 景观规划
doi:10.14108/j.cnki.1008-8873.2015.06.021 中图分类号:F304; S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873(2015)06-130-08
Study on the modern agricultural park planning and practice from the
integrated perspective of habitat symbiotic and industry integration
HE Kun1,2, LI Xiaoping1,*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sturarine and Coastal Research,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7, China
2. The Ecologic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School of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anghai 201418, China
Abstract: Agriculture park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modern agriculture, and its planning involves multiple disciplin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planning of modern agriculture park, this study
advanced a concept of the leisure agricultural park planning from the integrated perspective of multidisciplinary and
multi-targets. Taking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Zhejiang Wanjiafeng Agricultural Park as an example, and beginning with
the two core functions i.e. ecological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this study aimed at building a habitat symbiosis network
structure with industry integration and an interactive pattern. By a systematic integrating from the multi-perspectives, this study
built a spatial layout structure and function division structure, which fitted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so that we could achieve an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ourism activities.
Key words: agriculture park; integrated perspective; industry integration; habitat network; landscape planning
1 前言
随着城乡统筹布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农业生产结构开始由传统的农产品生产逐步转向以
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农产品附加值的现代农业方
向发展[1]。作为现代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边缘交叉产
6 期 贺坤, 等. 生境共生与产业融合复合视角下的现代休闲农业园规划与实践研究 131

业, 现代休闲农业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 还在维
护生态自然环境、引导城乡居民互动融合、传承乡
土文化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是一种高度复合的产
业生态系统[2]。
休闲农业园是现代休闲农业的载体[3], 是城乡
互动过程中农业田园景观深层次开发与旅游业交叉
形成的集农业生产、农业经营、休闲度假、科普教
育、生态维护等功能于一体, 统筹生态、经济和社
会效益的综合性园区。通过休闲观光农业园的开发,
可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打通合一[4], 延
伸农业产业链条, 构建具多尺度、多层次、多产业
的农业生态系统。由于现代农业的综合性强, 现代
休闲农业园的规划涵盖了农业、土地、景观等诸多
学科[5], 各个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和方向进行了
大量的研究, 对农业园区的景观特征、产业结构、
旅游形象、开发策略等都有较多的研究成果, 为休
闲农业园区的规划、建设、运营以及现代农业的转
型发展等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受研究范围的
限制, 多数研究者都侧重于从熟悉的学科范畴出发,
从单一视角对休闲农业园的规划进行研究, 规划内
容或偏重于产业, 忽视景观结构, 或偏重土地利用,
而忽视产业融合, 学科交叉研究相对较少, 且部分
研究以宏观的文字阐述为主, 缺乏结合农业园区建
设运营的系统化整合机制和方法[2,5]。本文从景观结
构和产业发展的复合视角下对现代休闲农业园区的
规划进行整合研究, 并结合浙江万家丰现代休闲农
业园区的规划实践进行验证。
2 现代休闲农业园规划存在的问题
长三角区域农业基础良好, 在农业转型和产业
升级的推动下, 区域内休闲农业发展迅速。本研究
通过对长三角地区 30 余家现代休闲农业园区的现
场调研, 结合近年来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6], 结合
园区位置、建设规模等, 对农业园土地利用、空间
布局、产业结构以及旅游活动组织等进行综合分
析和评价, 发现现代休闲农业园规划主要存在以
下问题:
(1) 园区选址不当: 多数园区未能充分考虑城
乡发展要求, 或离城区过近被城市发展吞噬, 或离
城市过远而被边缘化, 缺少区位优势、田园风光和
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 土壤环境、水利条件等缺乏,
且忽视与周边农村、农民的联系, 导致园区后期难
以生存和发展。
(2) 产业定位不准确: 现有的休闲农业园区或
受制于场地规模, 导致产业规模较小, 产业领域和
范围较窄, 忽视多产业互动, 生产能力竞争优势不
明显; 或受到农业门类较多的影响导致园区的主导
产业不突出, 多门类并举, 无法合理开发资源, 无
法与当地市场接轨, 产业发展缺少持久性。
(3) 空间结构过于单一: 多数园区过于注重农
业生产布局, 形式功能过于单一, 功能布局不尽合
理, 缺乏科研、休闲、辐射推广等衍生功能, 缺少特
色和吸引力。园区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等在空间
布局中难以落实, 无法提高休闲农业园的吸引力和
知名度。
3 复合视角下的休闲农业园规划理念
传统的休闲农业园规划多从单一的景观结构或
者土地利用角度对园区进行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
规划目标注重于单一的农业生产功能。相对于传统
的规划方法, 现代休闲农业园在保证园区功能合理
和满足生产功能的前提下, 应该依托自然环境和生
态农业为游人提供多样体验活动, 生产特色农业旅
游产品, 具备科普宣传的知识性和动手实践的参与
性, 通过生产和休闲活动的开展带动地区农业经济
的发展[7], 具有复合性和系统性的特征[8]。
现代休闲农业园规划和建设具备多目标指向和
复合视角[9], 多目标指向是指园区的功能在融合和
拓展农业生产、加工、交易等经济功能的基础上, 还
应该具有社会、教育、环保、游憩、医疗、文化传
承的功能。复合视角则是指园区规划应从生态和产
业两个核心出发, 重视生态系统建设和产业融合互
动, 既延续乡村风貌特质的景观结构又促进农业产
业格局的共生一体化。其中, 景观空间结构系统是
载体, 是休闲农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物质环境和生
态保障[10]; 产业系统是根本, 是休闲农业园建设的
核心功能和各类职能协作运转的前提[9]。两者相互
嵌合, 共同引导休闲农业园的规划和建设。
3.1 景观空间布局的生境共生网络理念
农业生态环境可以分为大、中、小三个不同尺
度, 其中大尺度的生态格局应该与周边自然环境有
机结合, 体现农业与农村的自然融合以及城乡共生
互动关系, 构建可持续的生态农业景观格局。中尺
132 生 态 科 学 34 卷

度的生态农业资源利用格局以及农田循环系统构建
也应遵循景观生态原理, 结合生产和游憩功能形成
稳定的生境网络结构。小尺度上则应结合景观元素
建设融入环境的自然生境斑块。
生境网络源于绿色网络的概念, 指通过环境
策略来加强场地内部的网络联结, 使景观在空间构
筑过程中持续发展[11]。农业生境网络由农田基底中
农业和自然、半自然生境斑块, 利用具有连接作用
的河流、水渠、生产道路、防护林带等廊道结构交
织而成的网状景观系统, 在保护农田生境、对抗景
观破碎化和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意义重大(图 1)。生
境网络在强调农业生产高效性、实用性的同时, 可
以构建整体统一的农业景观格局, 保持园区良好的
生态环境和田园风光。
基于生境网络理念的景观空间布局可以通过
控制开发强度, 降低环境负荷, 延续土地的生态功
能, 保留原有农田的生态基底, 由生物与环境形成
的生态系统通过自然的方式循环不息[11]。在均质化
的农业生产基底上, 水路系统、蓄水池塘、防风林
及田间杂林等生境斑块, 可以增加环境的异质性和
多样性。通过道路绿带及水系蓝带的串连, 各斑块
之间藉由生境网络系统得以保持健康永续。
3.2 休闲农业园的产业融合及互动格局
现代休闲农业将农业和旅游业有效结合在一
起, 以农业生产为依托, 与科技、生态、旅游相结合
拓展农业产业链条[12], 并结合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园区进行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和品牌化的经
营活动, 形成“生态精品”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图 2)。

图 1 现代休闲农业园的生境网络结构
Fig. 1 The habitat network of the modern agriculture park

图 2 现代休闲农业的产业功能关系
Fig. 2 The relationship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dustrial
function
休闲农业园的产业融合应该遵循多样与集中相
结合的原则: 根据当地的农业产业整体布局选择特
色农业产品作为生产主体, 引用高科技产业技术延
长产业链条, 提升产品附加值。适当选择其他特色
农产品作为补充, 打破单一农产品生产的时间限制
因素, 使休闲农业园的生存性更强。
在产业融合的基础上农产品生产结合研发基
础、市场环境和交通条件, 通过农业生产与科技互
动、农业与旅游互动、农业与生态互动等拓展农业
业态, 在满足农业生产示范功能的基础上, 注重于
衍生产品的研发与推广, 形成共生经济网[3], 构建
“农业种植+加工生产+商贸集散+研发培训+科
普教育+旅游休闲”一体化的农业产业体系。
休闲农业园的功能区划应在产业体系的引导下
突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互动与联系, 突出产业
融合的特色, 既要科学合理的划分各项功能, 又要
克服由于园区功能纯化所带来的空间单调问题, 在
功能的集中与分散以及产业的整合与分离之间取得
均衡[13]。传统的园区功能分区多利用道路、河流水
系的自然分隔将某些功能分解, 在产业融合和产业
互动的理念下, 还可以通过不同区块相组合、匹配,
将部分功能从集中建设的区域中剥离出来, 通过功
能叠合增强农业园的活力。例如, 在农业生产区域,
可以融入农业采风, 观光、采摘等休闲功能, 为游人
提供接触自然、体验农业、观光休闲场所。
6 期 贺坤, 等. 生境共生与产业融合复合视角下的现代休闲农业园规划与实践研究 133

4 复合视角下的浙江新昌万家丰现代休闲农业园
规划
4.1 基地位置与现状
新昌县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东南, 曹娥江上游,
地貌特征“八山半水分半田”, 地理条件变化多样,
自然风光秀丽, 生态环境多样, 是绍兴地区重要的
农业综合开发区域和山水田园旅游度假区。万家丰
现代休闲农业园位于新昌县城东侧镜岭镇, 背靠穿
岩十九峰景区, 前临澄潭江, 区位优越, 交通便利。
农业园区规划占地 940 亩, 场地西侧为谷底丘
陵地貌, 东侧为带状山谷平原, 位于山地、农田、河
流生态交错带, 总体上呈现“河—田—山”相互嵌
合的地理格局。山水相间的优越区位为园区生态建
设和景观营造提供了重要支撑。现状农田多种植桃
树、茶、葡萄等经济作物和季节性蔬菜, 农田生态
系统保存较完整, 湿地、池塘、水渠等分布其中, 是
河流与山地生态系统之间物质与能量的汇聚、交流
之地(图 3)。
4.2 基于生境共生网络结构的园景观空间布局
4.2.1 农业园大尺度生态格局构建
为加强基地内各功能区与外围自然环境的生态
联系, 园区景观空间布局突破传统的农业园区布局

图 3 基地范围及周边环境状况
Fig. 3 The range of base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方式, 依托良好的生态条件和地势条件, 将生产片
区, 斑块状苗圃、农园, 生产性道路、水系等不同功
能的人工化生产系统耦合进区域生态格局, 顺应农
业布局和自然要素整体上东西向带状分布的态势,
纵向组织(河流、农田、山地三个不同层次的纵向空
间)主要功能区, 延续自然环境融合的传统, 区域景
观格局由“河—田—山”“三带”式自然生态格局演
化为“河—田—水—林—山”“五带”式农业生态格
局, 实现了人工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的耦合(图 4)。
4.2.2 园区内部中尺度生境共生网络构建
在区域生态格局构建的基础上, 从农业生产和
休闲游憩的需要出发, 规划休闲农业园内部的基
质——绿色的生产片区(蓝莓和四季果园), 斑块(池
塘、树林、草地、农园、菜地、苗圃等), 廊道(道路、

图 4 万家丰农业园区域生态格局示意图
Fig. 4 The diagram of Wanjiafeng Agricultural Park
regional ecological pattern
134 生 态 科 学 34 卷

河溪和林带等), 并由以上元素嵌合形成一个完整的
农业生态复合体, 园区整体空间布局形成一轴(中央
景观道路)、两环、四核、七大分区的生境网络(图 5)。
通过生境网络的联通, 园区内的产业设施、建筑、
道路、水系、公共空间等都与农业生产及周边环境
进行了有机嵌合, 促进农业元素与周边环境的高度
融合, 同时赋予园区游憩观赏和绿色生活的功能,
其中:
一轴: 园区中央景观道路和生产主干道, 连通
园区东西生产片区, 由园区主入口进入蓝莓种植区,
深入百果采摘园区, 是园区重要的生境廊道和景观
大道。
两环: 园区原有的纵向层次分别衍生形成的
两条生境廊道。外围环线由环山的康体休闲步道和
滨江的休闲游步道组成, 是园区主要的休闲游觅步
道。内侧景观环线由园区内部的交通环线构成, 联
通园区内部主要生产斑块。两组环线, 一内一外,
相互契合, 最大限度的发挥农业园的生态游憩功能,
并维护内部生态格局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四核: 在大面积农业生产基础上形成四个主要
的景观(生境)节点, 是园区重要的异质性景观斑块,
分别是百亩荷塘、接待中心、市民农园和“竹山花
岛”景区, 是镶嵌在农田基底上的重要斑块, 与园中
的池塘、杂林等共同维持农田生境的异质性与多样
性, 并提供游憩休闲活动的场地。
4.2.3 园区内部小尺度生境规划
园区建筑集中布局, 体量和风格与周围环境地
域特色相协调, 利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建筑材料或
者环保材料构筑; 对园区原有的自然坑塘、浇灌渠
道进行优化整治, 实现内部水系贯通, 充分利用低
洼地形建成莲藕、籽莲等水生农作物种植区; 园区
内部道路系统按照生产、游憩要求纵横交错布局,
呈现阡陌纵横的网状结构。主要道路均采用砂石、
卵石等多孔隙材料, 并通过桥梁、涵洞等形式局部
抬高, 实现相邻两个片区的联通, 为园区的小动物
等提供生境通道。接待中心等人流活动集中区域均
使用天然能源和再生能源, 如太阳能、沼气等, 实现
污染物零排放。在园区沟渠及池塘湿地内栽种各种
水生植物, 吸收农田排水中的营养物质, 切实减少
污染物对农业环境的不良影响。

图 5 万家丰休闲农业园生境网络结构图
Fig. 5 The habitat network layout of the Wanjiafeng Agriculture Park
6 期 贺坤, 等. 生境共生与产业融合复合视角下的现代休闲农业园规划与实践研究 135

4.3 基于产业融合、互动格局的农业园功能结构
4.3.1 农业园产业融合总体思路及布局
产业融合的实质是产业一体化, 万家丰休闲农
业园的产业总体规划思路为: 优一强三, 一三联动。
依托大规模的高科技农业生产示范, 打造休闲农业
产业集群, 以蓝莓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市场化发展为导向, 推动第一产业提档升级、快速
发展, 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 建设
“一三联动”的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区(图 6)。
万家丰农业园区的产业融合和互动共分为三个
方面: (1)以蓝莓种植生产、蓝莓观光采摘、蓝莓养生
休闲为主线, 大力发展蓝莓生产机产品深加工, 打
造特色产品交易平台, 拉长蓝莓产业发展链条。(2)
通过农业产生的效益和产业基础, 结合地域农业特
色, 发展特色果蔬种植、水产循环发展等项目, 形成
示范种植、联产合作、现代加工和休闲采摘、健康
养生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融合模式。(3)依托生态
农田资源, 深入挖掘农耕文明和农耕文化, 将梯田、
院落、石墙、篱笆等传统的农耕特色景观运用到园
区的环境设计中, 并结合周边新农村规划, 发展民
俗旅游、农耕科普展览、游客参与体验、农业休闲
感悟等农家旅游项目拓展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田
园度假等功能。深入挖掘并放大、升华田园精神和
意境, 将新昌的诗路文化、山水文化等融入田园特
色之中, 创造一处具有江南水乡特色静谧农业休闲
空间(图 7)。

图 6 万家丰休闲农业园产业规划构思
Fig. 6 The industrial planning conception of Wanjiafeng Agriculture Park

图 7 万家丰休闲农业园总体规划平面图
Fig. 7 The general plan layout of the Wanjiafeng Agriculture Park
136 生 态 科 学 34 卷

4.3.2 农业园功能分区及布局
明确园区的产业发展思路和产业布局的基础
上 , 结合园区景观空间布局情况 , 细致分析园区
的功能组成、功能组织和功能布局, 将生产、服
务、生态和游憩等产业功能有机结合, 依据规划
结构和产业互动关系规划园区的七大主要功能片
区(表 1)。
基于产业融合互动关系进行园区功能划分, 维
持了农业土地利用的科学性, 园区第一产业及第二
产业的总用地面积约为 800 亩, 约占总面积的 85%,
第三产业用地面积约为 140 亩, 占农业园总面积的
15%。土地利用满足休闲农业用地的“二八”原则, 促
进了农业园产业发展和运营的持续性。
5 讨论及结论
现代休闲农业园的规划与建设是多学科交叉的
综合科学[14], 需要从各个角度进行深入研究, 构建
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论和方法。本文从生
境网络构建和产业融合的复合视角进行农业园的规
划研究, 通过系统化景观布局与功能区划整合, 做
到农业园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和旅游活动三者的有
机结合。
万家丰休闲农业园通过整合周边资源, 耦合
自然景观和农业生产, 构建了“河—田—水—林—
山”“五带”式区域生态格局, 园区内部形成“一
轴、两环、四核”的稳定生境网络结构, 将农业产
业和旅游服务融合在山水自然生境之中, 大大降
低了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扰, 维护了园
区的田园风貌。
产业方面, 通过“一三联动”, 围绕蓝莓核心产
品拉伸产业链条, 提升了农业产品附加值。依据多
层次、多元化的产业融合形成的园区功能分区, 克
服了园区功能纯化所带来的单调问题, 结合经营和
内容上的多元化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园区的淡旺季,
使休闲农业园可以健康持续地发展。
然而在实际项目中受资金、政策等方面的限制,
整个规划的实施过程也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部分地段的开发对后续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
影响, 农业产业的核心地位也不时受到挑战。因此,
要做好休闲农业园的规划还需要整合更多学科的力
量, 使之成为展示现代农业的舞台和农业转型升级
的示范。

表 1 万家丰休闲农业园功能分区
Tab. 1 The function zoning of Wanjiafeng Agriculture Park
序号 区块 特色产业 面积/m2 规划布局及产业结构
1 精品蓝莓种植区
蓝莓种植
蓝莓观光
蓝莓采摘
270000
蓝莓丰产种植示范基地 400 亩, 位于园区中央, 地势和土壤最为优良的区域,
支撑园区旅游项目的开展。包括精品蓝莓种植园, 蓝莓种苗繁育基地、蓝莓展
示中心(玻璃温室)、蓝莓品种展示基地等。
2 现代农业示范区
种苗繁育
配送中心
交易平台
47000
十九峰山下规划 21 组温室大棚作为蓝莓繁育及品种展示区, 总面积约为 8500
平方米。场地西南侧三角洲地区, 规划蓝莓交易和果品配送中心以及蓝莓产业
展示中心。
3 水生产业集聚区 鱼类养殖 籽莲种植 33300
园区北侧临近地势低洼处, 规划 50 余亩的水生产业区, 发展鱼类、莲藕、休闲
循环产业。
4 接待服务中心
旅游接待
集散中心
科普展示
32000
农业园主入口 , 近期种植各类果树 , 果林中规划休闲木屋 , 承担餐饮、住
宿等功能。远期成为园区主要集散空间 , 也是十九峰景区重要的旅客停
留空间。
5 缤纷果园采摘区
四季果园
蓝莓庄园
康体养生
175000
修整原有村落, 规划康体养生度假村, 周边以花果、浆果、干果等百果种植为
主, 与园区的蓝莓种植区形成良好的呼应和旅游时间差, 满足园区四季有鲜
花、鲜果观赏、采摘。
6 四季田园体验区 市民农园 农家乐园 20000
位于园区南侧, 以优质苗木种植、开心菜园、农家体验等农业参与形式为特色,
打造寓教于乐的新型田园体验区。
7 竹山花丘休闲区
竹山飞瀑
四季彩丘
花岛揽胜
41300
农业园的核心景观, 以“竹山”、“花岛”、“水韵”为景观题材, 山边溪水环绕,
植被葱郁, 环境良好, 融入地域文化特色, 创造一处具有江南水乡特色静谧休
闲空间。


6 期 贺坤, 等. 生境共生与产业融合复合视角下的现代休闲农业园规划与实践研究 137

参考文献
[1] 张晨 , 俞菊生 , 马佳 , 等 . 上海休闲农业低碳化发展
研究[J]. 上海农业学报, 2013, 29(6): 137–141.
[2] 钟植一 . 复合视角下的休闲农业园规划方法探寻—
以大理洱海稍度假区为例 [D]. 重庆 : 重庆大学 ,
2013: 15.
[3] 吕明伟, 郭焕成, 孙艺惠. 生产生态生活—“三生”一
体的台湾休闲农业园区规划与建设 [J]. 中国园林 ,
2011(4): 16–20.
[4] 赵之枫. 基于互动理念的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研究[J]. 城
市规划, 2013(11): 34–38.
[5] 王卫红, 杨玉, 刘俊杰, 等. 产业依托下的休闲农业园规
划初探—以芷江艾头坪台湾生态农业示范园为例[J]. 湖
南农业科学, 2013(15): 107–110.
[6] 俞菊生. 上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新对策[J]. 上海农业
学报, 2009, 25(4): 5–9.
[7] 文友华, 范俊芳. 现代休闲农业园规划探讨—以长沙县
金井水库休闲农庄规划为例[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8, 34(4): 454–457.
[8] 叶其炎, 夏幽泉, 杨树华. 云南高原山区农业景观空间
格局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 2006, 13(2): 27–31.
[9] 叶林, 魏皓严. 空间系统、产业系统和景观系统复合视角
下的都市农业基地设计—以眉山市“中国泡菜城”为
例[J]. 规划师, 2012, 28(1): 51–56.
[10] 骆世明 . 生态农业的景观规划循环设计及生物
关系重建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8, 16(4):
805–809.
[11] 侯锦雄. 应用生境面积因子在台湾云林县的永续农业景
观规划[J]. 中国园林, 2011(12): 10–14.
[12] 曾磊, 邢慧斌.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现代农业示范区规
划—兼论其旅游功能的拓展 [J].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33): 20617–20619.
[13] 张云彬, 蒋五一, 曹中良, 等. 基于功能系统分析的现代
农业园区规划方法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0(6):
778–781.
[14] 田洁, 刘晓虹, 贾进, 等. 都市农业与城市绿色空间的有
机契合[J]. 城市规划, 2006(10): 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