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翻白草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脂代谢紊乱的影响



全 文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5年  第 26卷  第 2期
胶原酶和 0.25%(1:1), 20min可以消化下内皮细
胞 ,基本无纤维细胞污染问题 ,同时消化细胞团聚 ,
有助于体外培养生长 。如果消化时间过长 ,可能会
造成混入其它如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问题 。
此外 ,在培养 12h左右时应及时换液并去除没有洗
净的红细胞 。内皮细胞的贴壁 ,生长涉及诸多因素 ,
根据我们的条件和经验 ,脐带取下后立即放入冷的
Dhank s液中 , 4℃保存 ,通常在 6h内完成细胞的制
备 。其次 ,因胶原酶 、胰酶的型号 、厂家 、批号的不同
效价不一 ,再加上各实验室条件的差异 ,需要摸索出
最佳作用时间和最适浓度 [ 5, 6] 。此外 ,贮存液 、消化
液及培养液的 pH值均可能影响细胞的贴壁 、生长
和传代等。
3.2 白细胞黏附分子基础是位于白细胞和血管内
皮细胞上的黏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选择素家族
在白细胞黏附的早期阶段发挥作用。选择素通过与
其配体的相互作用 ,使得在自然生理剪切力条件下
快速流动的白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接触成为可
能 ,进而为随后白细胞的稳定黏附及穿越血管内皮 、
进入炎症部位创造条件[ 1, 2] 。由于白细胞和内皮细
胞相互作用是在血液流动条件发生的 ,因此研究这
种特定相互作用需要建立一种模拟体内自然生理剪
切力条件的体外层流体系。我们通过体外培养人脐
静脉内皮细胞 ,建立了这种体外层流体系 ,并观察了
P-选择素介导的白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相互作
用 ,为以后研究炎症发生机制及寻找药物作用靶点
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VestweberD, BlanksJE.Mechanismsthatregulatethefunctionof
theselectinsandtheirligands.Physiol.Rev, 1999, 79(1):181 ~
213
2 RainerTH.L-selectininhealthanddisease.Resuscitation, 2002,
52(2), 127~ 141
3 TuLL, PoeJC, KadonoT, etal.AFunctionalRoleforCirculating
MouseL-SelectininRegulatingLeukocyte/EndothelialCelInterac-
tionsInVivo.J.Immunol, 2002, 169:2034~ 2043
4 JafeEA.Cultureofhumanendothelialcelderivedfromunbilical
veins.Identificationbymorphologicalcriteria.JCelBiol, 1973, 52:
2745
5 余继海.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培养及鉴定.安徽医学 [ J ] ,
2003, 24(5):4~ 6
6 何宏兵.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 20天左右是进行有关研究
的较佳时期.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J ] , 1992, 8(5):447
收稿日期:2005-01-28
翻白草对 2型糖尿病大鼠血脂代谢紊乱的影响
郭新民 崔荣军 申梅淑 宋高臣
牡丹江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157011
摘要 目的:探讨翻白草(Herbapotentilaediscoloris, HPD)对 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itus, 2-DM)大
鼠脂代谢紊乱的影响 。方法:70只 Wistar大鼠 ,随机选取 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 ,余下的 60只用高热量饲料
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建立 2-DM大鼠模型后 ,将 2-DM大鼠随机分为 2-DM模型组 、
HPD大剂量组 、HPD中剂量组 、HPD小剂量组 ,每组 10只 。用 HPD治疗 8周后 ,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大鼠
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总胆固醇(cholesterol, Ch)、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 LDL)、高密
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 HDL)。结果:与 2-DM模型组比较 , HPD大 、中 、小剂量组 TG、Ch显著降
低 , p<0.01;LDL降低 , p<0.05;HDL升高 , p<0.05。结论:HPD可改善 2-DM大鼠脂代谢紊乱 。
关键词 2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件标识码 A
·4· JOURNAL OF MUDANJIANG MEDICAL COLLEGE Vol.26 NO.2  2005
DOI :10.13799/j.cnki.mdjyxyxb.2005.02.002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5年  第 26卷  第 2期
NFLUENCEOFHERBAPOTENTILLAEDISCOLORIS
ONMETABOLISMDISORDEROFSERUMLIPID
INTYPE2DIABETESMELLITUSRATS
GuoXinminet.al
DepartmentofBiochemistryandMolecularbiology, MudanjiangMedicalColege  157011
Abstract Objective: ToobservetheinfluenceofHerbapotentilaediscoloris(HPD)onmetabo-
lismdisorderoflipidinType2diabetesmelitus(2-DM).Methods:Normalcontrolgroupwases-
tablishedin10 randomlyselectedfrom 70 Wistarrats.2 -DMmodelgroupwasestablishedwith
highcaloriefeedingandsmaldoesinjectionofstreptozotocin(STZ)in60 otherrats.The2-DM
ratswererandomlydividedinto4groupsof10ratseachmodelgroup:heavydoesofHPDtreatment
group, middledoesofHPDtreatmentgroup, lowdoesofHPDtreatmentgroup.After8weeks, triglyc-
eride(TG), cholesterol(Ch), lowdensitylipoprotein(LDL)andhighdensitylipoprotein(HDL)were
testedwithmethodofspectralseparation.Results:TG, ChandLDLinHPDratsgroupswerede-
creased(P<0.01-0.05), HDLwasincreased(P<0.05), significantlydiferentfromthosein2
-DMratsgroups.Conclusion:HPDcoulddecreaseTG, Ch, LDLandincreaseHDLinserum.
Key words 2-DM;LDL;HDL
  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脂血症。近年来 ,国
外学者提出了 “脂毒性理论” ,认为脂代谢紊乱不仅
是 2-DM发生的结果 ,而且在糖尿病的发生 、发展
过程中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 2001年美国
糖尿病学年会上 Banting奖获得者 McGary提出脂
代谢紊乱的根源为脂代谢异常 [ 1 ] 。脂代谢紊乱即
可造成胰岛素抵抗 , 又可损害 β细胞的功能 ,因而
寻找有效纠正脂代谢紊乱的药物 ,可对 2-DM的防
治产生积极的作用。我们观察了中草药 HPD水煎
剂对 2-DM大鼠脂代谢紊乱的影响 ,旨在发现新的
治疗 2-DM的中药 。
1 实验材料
1.1 主要试剂与药品 链脲佐菌素购于 Sigma公
司 ,临用时溶于 PH=4.5的柠檬酸钠 -柠檬酸缓冲
溶液 ,配成 2%的溶液。翻白草全草购于牡丹江市
益寿堂药店 ,经漂洗 、浸泡 、水煎 、过滤 、浓缩制成生
药含量分别为 0.5g/mL、1.0g/mL和 2.0g/mL的溶
液 。TG试剂盒购于长春汇力工程开发中心;酶法
Ch、LDL、HDL试剂盒购于上海科欣生物技术研究
所 。
1.2 实验动物与饲料 Wistar大鼠 70只 ,清洁级 ,
雌雄各半 ,体重 200g~ 250g,由牡丹江医学院实验
动物中心提供 。基础饲料:碳水化合物占 60%,蛋
白质占 22%,脂肪占 10%(植物脂肪为主),其它成
分占 8%;高热量饲料:由基础饲料加炼猪油
(25%)、蔗糖(20%)、鲜鸡蛋(3%)制成 ,其中碳水
化合物占 50%,蛋白质占 13%,脂肪占 30%(动物
脂肪为主),其它成分占 7%。由牡丹江医学院动物
实验中心提供 。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模型的制备 参考有关文献 [ 2 ]建立 2-
DM大鼠模型 ,略有改动 。健康 Wistar大鼠 70只 ,
随机选取 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 ,给以基础饲料 ,其
余 60只给以高热量饮食 , 8周后 ,尾静脉注射 STZ
30mg/kg体质量 ,正常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柠檬
酸钠 -柠檬酸缓冲液 , 48h后 ,空腹血糖测定 ,以血
糖 11.1mmol/L且 <33.3mmol/L为模型成功。
2.2 动物分组 将符合 2-DM模型的大鼠随机分
为 4组:模型对照组 、HPD大剂量组 、HPD中剂量
组 、HPD小剂量组 , HPD各组分别给相应药物 6mL/
kg体质量灌胃 ,正常对照组 、模型对照组灌胃相同
体积的生理盐水 ,治疗周期为 8周 。
2.3 标本采集与测定 治疗期满 ,各组大鼠禁食
12h后乙 醚麻醉 , 内眦静脉采血 1.5mL, 4℃
3000rpm/min离心 10min,收集血清 。按试剂盒说明
用分光光度法测 TG、Ch、LDL、HDL。
·5·JOURNAL OF MUDANJIANG MEDICAL COLLEGE Vol.26 NO.2  2005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5年  第 26卷  第 2期
2.4 数据处理 数据用 SPSS11.0软件处理 , 实验
结果用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进行 t检验 。
3 结 果
3.1 血清 TG含量测定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 2-
DM模型组 TG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 2-DM
模型组比较 , HPD各组大鼠血清 TG含量显著降低
(p<0.01),见表 1。
3.2 血清 Ch含量测定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 2-
DM模型组 Ch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 2-DM
模型组比较 , HPD各组大鼠血清 Ch含量显著降低
(p<0.01),见表 1。
3.3 血清 LDL含量测定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 2 -
DM模型组 LDL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 2 -
DM模型组比较 , HPD各组大鼠血清 LDL含量降低
(p<0.05),见表 1。
3.4 血清 HDL含量测定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 2-
DM模型组 HDL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 2 -
DM模型组比较 , HPD各组大鼠血清 HDL含量升高
(p<0.05),见表 1。
表 1 HPD对大鼠血清 TG、Ch、LDL、HDL的影响(mmol/L, n=10)
组  别 TG Ch LDL HDL
正常对照组 0.62±0.18 1.64±0.32 2.18±0.04 1.70±0.24
模型对照组 2.58±0.67* 3.81±0.53* 3.82±0.10* 1.02±0.17*
HPD大剂量组 1.68±0.42** 2.31±0.60** 3.61±0.08*** 1.32±0.20***
HPD中剂量组 1.61±0.39** 2.19±0.38** 3.59±0.19*** 1.36±0.34***
HPD小剂量组 1.66±0.54** 2.24±0.37** 3.62±0.15*** 1.29±0.29***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 * 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 ** P<0.01, *** P<0.05
4 讨 论
McGarry [ 3 ]在总结其他学者研究成果基础上提
出 “糖脂病(diabetesmelipitus)”,脂毒性解释了与
肥胖相关的 2-DM的发生机制。对 ZDF鼠的研究
发现 ,改善脂代谢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有报道
42%的 2-DM患者有高 TG血症 [ 5 ] ,同时伴有高
Ch血症等。 Brown等基于 LDL-Ch(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HDL-Ch(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及
TG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研究发现大约 98.
4%的 2-DM患者至少有一种临界风险脂代谢异
常 。 84.5%有两种或两种以上 [ 4 ] 。
在 2-DM的防治工作中要重视 2-DM患者普
遍存在的脂代谢异常 ,改善脂代谢紊乱与降低血糖
同样重要。翻白草水煎剂中 Mg2 +含量为普通蔬菜
中含量的 25倍左右 , Zn2+含量大约为 20倍 Mg2+是
人体必须微量元素 ,参与人体糖 ,脂肪代谢 。Zn2+能
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并参与许多酶的代谢 [ 6 ] 。我
们的实验结果提示:翻白草水煎剂不仅可以降低 2
-DM大鼠的血糖 , 也可以降低血 TG及 Ch, 减少
LDL含量 ,增加 HDL含量 ,从而起到改善 2-DM脂
代谢紊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芳林. 调脂药物在糖尿病中的应用 , 中国处方药 [ J ] ,
2003, (1):16 ~ 19
2 张芳林 , 李果 ,刘优萍.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糖代谢
特征分析,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 J ] , 2002, 10(1):16~ 20
3 McGaryJD. [ J ] Diabetes, 2002, 51:7~ 18
4 饶小胖 ,王新 ,张磊.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糖尿病脂质代谢紊
乱进展 [J ] , 2004, 24(6):422~ 423
5 王东,李敬林.脂代谢紊乱与 2型糖尿病的内在联系探微.中医药
学刊 [ J ] , 2003, 21(5), 713~ 714
6 郭新民 ,崔荣军.翻白草对 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胰岛素和胸腺指
数的影响,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 J ] , 2004, 25(4):3
收稿日期:2004-01-10
·6· JOURNAL OF MUDANJIANG MEDICAL COLLEGE Vol.26 NO.2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