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茶花与红花檵木花中黄酮类物质抑菌作用研究



全 文 :茶花与红花檵木花中黄酮类物质抑菌作用研究
刘如龙 ,付鸣佳 * (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西南昌 330022)
摘要 [目的 ]为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研究提供试验参考。 [方法] 采用 70%乙醇浸提 ,获得茶花(Cameliajaponica)和红花檵
木(Loropetalumchinese)花朵中的黄酮类物质 ,对细菌和真菌进行抑菌作用研究。 [结果] 茶花花瓣黄酮类物质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ussubtilis)和 1种未知细菌(G+细菌)均没有抑菌作用 ,而茶花花朵其
余部分和红花檵木花朵中的黄酮类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与这种未知细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对大肠杆菌无抑菌效果。
[结论] 茶花和红花檵木的 70%乙醇提取物有较好的抑制细菌作用。
关键词 茶花;红花檵木;黄酮类物质;抑菌作用
中图分类号 Q946.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8)20-08647-02
StudyonAntimicrobialActivityofFlavonoidsExtractedfromCameliajaponicaandLoropetalumchineseFlower
LIURu-longetal (CollegeofLifeScience, JiangxiNormal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330022)
Abstract  [ Objective] Theresearchaimedtoprovideexperimentalreferencesforantimicrobialactivitystudyofplantsecondarymetabolites.
[ Method] ItwasstudiedontheantimicrobialactivitytobacteriaandfungiofflavonoidsextractedfromCameliajaponicaandLoropetalumchi-
neseflowerwith70%ethanol.[ Result] TheresultsshowedthatflavonoidsfromCameliajaponicapetalwaslackoftheantimicrobialactivityto
Escherichiacoli, Staphylococcusaureus, Bacilussubtilis, anunknownbacterium(G+bacterium).TheanthoxanthinsfromtheotherpartofCa-
meliajaponicaexceptpetalandLoropetalumchineseflowercouldinhibitthegrowthofthreekindsofbacteria, Staphylococcusaureus, Bacilus
subtilisandtheunknownbacterium, whiletherewasnoinhibitionactivitytoEscherichiacoli.[ Conclusion] TheflavonoidsextractedfromCa-
meliajaponicaandLoropetalumchineseflowerwith70% ethanolhadabeterantibacterialactivity.
Keywords Cameliajaponica;LoropetalumChinese;Flavonoids;Antimicrobialactivity
基金项目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赣教技字 [ 2005] 85号)。
作者简介 刘如龙(1970-),男 , 江西靖安人 , 讲师 ,从事天然产物研
究。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  2008-05-08
  茶花(Cameliajaponica)属山茶科 ,花单生 ,成对生于叶
腋或枝顶 ,花瓣近于圆形 ,变种重瓣花瓣达 50 ~ 60片 ,花的
颜色红 、白 、黄 、紫均有 ,为我国著名观赏花卉 ,花供药用 ,有
收敛止血功效。红花檵木(Loropetalumchinense)属金缕梅
科 ,花 3 ~ 8朵簇 ,生在总梗上呈顶生头状花序 ,紫红色 ,是
花 、叶俱美的观赏树木 ,而且花 、根 、叶均可药用。
目前在植物中已经发现有多种次生代谢产物有抑菌活
性 ,这类物质均可用作食品的天然防腐剂。它们的药效和安
全性较明确 ,而且无毒性 [ 1] 。这类资源在我国比较丰富 ,从
中获得有抑菌活性代谢产物的植物种类繁多 [ 2] 。在一些植
物中已经发现有黄酮类物质具有抗菌活性 [ 3-5] 。该研究从
茶花和红花檵木的花朵中提取黄酮物质 ,进行相关对细菌和
真菌的抑菌效果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菌种 茶花与红花檵木花朵均采自江西师范大
学校园内。细菌菌种: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金黄色葡
萄球菌(Staphylococus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ussubti-
lis), 1种未知细菌(革兰氏阳性菌)。真菌菌种:根霉(Rhizo-
pusstolonifer),毛霉(Mucorspp.),青霉(Peniciciliumspp.),
胶胞炭疽菌(Co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和拟盘多毛孢菌
(Pestalotiopsisspp.)。上述菌种均由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
学院实验室分离与保存。
1.2 培养基 细菌培养基:牛肉膏 3 g,蛋白胨 10 g, NaCl
5 g,琼脂 15 ~ 20g,水 1 000ml, pH值 7.0 ~ 7.2。马铃薯培养
基:马铃薯 200 g,蔗糖 20g,琼脂 20g,水 1 000ml, pH值自然。
1.3 花浸提液制备
1.3.1 花的采集与干燥。采集新鲜的茶花和红花檵木的花
朵 ,其中 ,茶花的花朵分成 2部分 ,其中 , A部分为花瓣 , B部
分为除花瓣以外的部分 ,而红花檵木用整朵花 ,将它们分别
在 45 ℃下干燥 24 h,研磨成粉末 ,密闭 4 ℃保存备用。
1.3.2 乙醇浸提总黄酮 。取茶花的 A部分 、B部分和红花
檵木的干粉 ,分别按重量和体积比 1∶20与 70%乙醇混合 , 4
℃浸提 48 h, 3 500r/min离心 5min,各取上清液 10 ml, 50 ℃
于水浴锅内浓缩至原来体积的 1/2。
1.4 花浸提液抑菌作用试验
1.4.1 菌种的活化。将 4种供试细菌即大肠杆菌 、金黄色
葡萄球菌 、枯草芽孢杆菌和未知细菌 ,以及 5种真菌根霉 ,即
根霉 、毛霉 、青霉 、胶胞炭疽菌和拟盘多毛孢菌接入相对应的
平板培养基上进行活化培养 ,将供试的细菌和真菌分别在 37
和 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活化。取活化好的细菌菌种 ,在
无菌条件下 ,用接种环分别挑取已活化好的菌种放入无菌生
理盐水中振荡摇匀 ,制得在 600 nm处 OD值为 0.1的菌
悬液。
1.4.2 抑菌作用观察。取 0.1ml细菌菌悬液涂布在无菌的
细菌培养基平板上 , 37 ℃培养 1h后备用。真菌活化好以后
用生理盐水 10ml冲洗菌种平板 ,收集真菌菌液 ,也取 0.1 ml
涂布无菌的真菌培养基平板上 , 25℃恒温培养 8 h后备用 。
由打孔器获得大小均匀直径 6 mm的滤纸片 ,滤纸片分
别浸渍上述提取液 , 45 ℃烘干 ,如此反复 5次后 ,即得有抑菌
成分的滤纸片。平行用滤纸片按此方法浸渍空白对照溶液
备用。而后将含有抑菌成分的滤纸片与对照滤纸片分别放
入上述涂布有细菌和真菌的平板上 , 24 h后观察对细菌的抑
菌情况 , 5 d后观察对真菌的抑菌情况。
1.5 薄层层析 薄层层析和黄酮类化合物染色测定参见
文献 [ 6] ,用毛细管在硅胶 GF254的 TLC薄板(青岛海洋化工
厂产品)上点样 ,分别将提取液点在硅胶板上 ,进行展层 ,展
开剂为氯仿 -甲醇 -水 -乙酸溶液(体积比 70∶30∶10∶1)。
254nm紫外灯下观察以后 ,再用醋酸铅(饱和溶液)试剂染
安徽农业科学 , JournalofAnhuiAgri.Sci.2008, 36(20):8647-8648 责任编辑 张彩丽 责任校对 傅真治
色 , 365nm紫外灯下观察颜色反应。
2 结果与分析
2.1 茶花乙醇提取液的抑菌效果 茶花花瓣的醇提液对大
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枯草芽孢杆菌和未知细菌均没有
抑菌作用 ,而用茶花花朵的其他部分进行 70%乙醇提取 ,所
获得的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枯草芽孢杆菌和未知细菌
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对大肠杆菌无抑菌效果(表 1)。茶花花
朵的其他部分醇提物对青霉 、毛霉 、根霉 、胶胞炭疽菌和拟盘
多毛孢菌这 5种真菌没有任何抑菌效果 。
2.2 红花檵木乙醇提取液的抑菌效果 以红花檵木整个花
表 1 茶花醇提液的抑菌效果
Table1 AntimicrobialeffectoftheextractfromCameliajaponica
菌种
Straintype
革兰氏反应
Gramreaction
相对抑菌圈直径大小∥mm
Sizeofrelativeantibacterialcirclediameter
A部分
PartA
B部分
PartB
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 - 无抑菌圈 Noantibacterialcircle 无抑菌圈 Noantibacterialcircle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aureus + 无抑菌圈Noantibacterialcircle 11.0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ussubtilis + 无抑菌圈Noantibacterialcircle 10.0
未知细菌 G+ bacteria + 无抑菌圈Noantibacterialcircle 15.0
朵烘干粉末的醇提液对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枯草芽
孢杆菌和未知细菌进行抑菌分析表明 ,该提取物对金黄色葡
萄球菌 、枯草芽孢杆菌和未知细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而
这 3种细菌均为革兰氏阳性菌;该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基本没
有任何效果(表 2)。此外 ,该提取物对青霉 、毛霉 、根霉 、胶胞
炭疽菌和拟盘多毛孢菌这 5种真菌也没有任何效果。
表 2 红花檵木花醇提液的抑菌效果
  Table2 Antimicrobialeffectoftheextractfrom Loropetalum
chinense
菌种
Straintype
革兰氏反应
Gramreaction
相对抑菌圈直径∥mm
Sizeofrelativeantibacterial
circlediameter
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 - 无抑菌圈Noantibacterialcircle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
coccusaureus + 17.0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us
subtilis + 11.0
未知细菌G+bacteria + 15.0
2.3 薄层层析结果 分别以茶花除花瓣以外花朵的其他
部分和红花檵木整个花朵的 70%乙醇提取液进行硅胶薄层
层析 ,在氯仿 -甲醇 -水 -乙酸展层以后用饱和醋酸铅染
色 , 365nm紫外灯下每个样品均可见到明显的斑点 ,表明它
们的主要成分都是黄酮类物质。茶花花朵除花瓣以外的其
他部分的醇提液薄层层析以后可见有 3个斑点 (图 1a);而
红花檵木整个花朵的醇提液经薄层层析以后有多个连续斑
点 ,表明红花檵木中黄酮类物质成分较为复杂(图 1b)。从
薄层层析图可以确定所获得的这 2种花朵中的 70%乙醇提
取物所含黄酮类物质并不完全相同 。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 ,茶花和红花檵木的 70%乙醇提取物有较
  图 1 茶花花朵除花瓣以外的其他部分(a)与红花檵木整花
(b)醇提液的薄层层析
  Fig.1 Thinlayerchromatographyoftheextractsfrom
somepartsofCameliajaponicaexceptpetaland
theLoropetalumchineseflower
好的抑菌作用 ,其中茶花花瓣中的黄酮类物质对所检测的 4
种细菌和 5种真菌均无抑菌效果 ,而茶花花朵其余部分和红
花檵木花朵中的黄酮类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枯草芽孢杆
菌和未知细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但对大肠杆菌和 5种被检
测的真菌无抑菌效果。由此可见 ,在茶花中不同的部分所含
有的黄酮物质不同 ,并因此显现抑菌作用的差异。薄层层析
结果表明在红花檵木中的黄酮类物质种类较多 ,成分较为
复杂。
参考文献
[ 1] 陆志科,谢碧霞.植物源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进展 [ J].食品工业科
技, 2003(1):94-96.
[ 2] 范青生.我国抗菌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 [ J].自然资源, 1995(6):
20-24.
[ 3] 苏燕评 ,周孙英 ,刘剑秋.多花野牡丹的抑菌活性及总黄酮含量测定
[ 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5, 14(1):56-57.
[ 4] 黄晓冬.赤楠种子醇提液抑菌活性及其总黄酮含量测定 [ J].泉州师范
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 23(4):105-109.
[ 5] 魏希颖 ,何悦,蒋立锋,等.泡桐花体外抑菌作用及黄酮含量的测定
[ 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6(18):401-404.
[ 6] 徐任生 ,陈仲良.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与分离[ M].2版.上海:上海科
学技术出版社 , 1983:319-329.
(上接第 8620页)
[ 8] 吴丽君.木本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林业科研与生产中的应用与局限
[ J].福建林业科技 , 2003, 30(1):67-69.
[ 9] 李碌琦,孙晓东.树莓丛生芽诱导与植株再生 [ 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
2007, 23(1):95-97.
[ 10] 梁华 ,徐忠传 ,王荣富.6-BA浓度对库拉索芦荟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 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7, 34(4):564-566.
8648           安徽农业科学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