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圆叶景天有机生态型无土绿化栽培基质筛选



全 文 :王文英 ,马 进. 圆叶景天有机生态型无土绿化栽培基质筛选 [ J ] .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 39(5 ):231 -233 .
圆叶景天有机生态型无土绿化栽培基质筛选
王文英 ,马 进
(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浙江临安 311300)
  摘要:以稻壳 、木屑 、炉渣为基质材料 ,采用 L9 (33 )正交设计方案 , 为以圆叶景天(Sedum makinoi)为植物材料的
屋顶绿化草坪筛选有机生态型无土绿化栽培基质配方。 结果表明:(1 )不同基质组合处理对圆叶景天前期和后期每
项生长指标差异显著(P <0. 05)。 (2)圆叶景天最佳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组合是 A3B1C2 或 A2B1C2 , 即稻壳 ∶木
屑 ∶炉渣为 3 ∶1 ∶2 或 2 ∶1 ∶2(体积比)。 (3)圆叶景天前期 (扦插后 10 d)炉渣对新生叶片数 、茎长生长的影响最
大 ,木屑对最长根生长的影响最大。(4)圆叶景天后期(扦插后40 d)炉渣对地上鲜重 、干重 、根鲜重和盖度的影响最
大 ,木屑对根干重影响最大。
  关键词:生态基质;圆叶景天;屋顶绿化
  中图分类号:S604 +. 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 -1302(2011)05 - 0231 -03
(上接第 230页 )
[ 8 ] Onuki H , Yamazaki M , Nakamura A , et al .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diversity of Ligularia lankongensis in Yunnan Province of China [J ] .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 2008 ,71:520 -524 .
[ 9 ]董 然 , 南敏仑 ,刘洪章. 长白山特有种单头橐吾的挥发油成分
研究 [J ]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 37(36):17900 -17901.
[ 10 ]郑光华 ,史忠礼. 实用种子生理学 [ M ] . 北京:农业出版社 ,
1988.
[ 11 ]甘小洪 , 刘 馨. 水青树组织培养中无菌苗培养条件的优化
[J ] .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9 ,38 (4):66 -68 .
[12 ]何晓兰 ,刘桂华 ,佘建明 ,等. 悬铃木叶片不定芽再生 [ J ] . 江苏
农业学报 , 2006 ,22 (3):225 - 228.
[ 13 ]卡恩 A A. 种子休眠和萌发的生理生化 [M ] . 王沙宝 ,译. 北
京:农业出版社 , 1989 .
[14 ]卢 婷 ,林夏珍. 两种橐吾属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 J ] . 浙
江林业科技 , 2007 ,27(6):37 -40.
[ 15 ]卢 婷. 蹄叶橐吾和窄头橐吾的引种培育及抗性研究 [ D ] . 临
安:浙江林学院 , 2008 .
[16 ]董 然 ,张 巍. 长白山区三种素吾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 J ] . 中
国种业 , 2008 (11):30 -32 .
  屋顶绿化因具有有效削减屋面雨水径流量 ,缓解热岛效
应 ,减少大气污染 ,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 ,降低建筑能耗等诸
多功能而又不占用紧缺的城市土地资源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
视 [1 -4 ] 。由于屋顶环境具有光照强 、风力大 、湿度低 、昼夜温
差大等特点 ,因而植物选择至关重要 ,特别是粗放式屋顶绿
化 ,薄的基质层和低养护程度决定了其选用的植物必须是具
有很强抗逆性的浅根性植物 ,目前国内外以景天类植物应用
最为广泛 。
无土栽培技术早被新加坡 、日本 、德国等广泛地用于屋顶
绿化中 [5 ] 。利用工农业废弃物作为绿化有机栽培基质 ,可实
现资源的可循环利用 ,符合目前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具有显著
的经济 、社会 、生态效益 ,但有关景天无土栽培基质的研究还
鲜有报道 [6 ] 。本研究以农业生产等废弃有机物为主要原料 ,
选取圆叶景天 (Sedum makinoi )为代表植物材料 ,以稻壳、木
屑 、炉渣3种固体基质 ,设计 L9 (33 )正交试验 ,研究不同组合
基质对圆叶景天生长的影响 ,探索低成本 、高效益的景天有机
生态型绿化栽培基质 ,为以后应用景天快速建植屋顶草坪提
收稿日期:2010 -09 - 09
基金项目:浙江省 2009年花卉产业创新团队(编号:2009)。
作者简介:王文英(1986— ),女 ,江西上饶人 ,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
园林植物应用。
通信作者:马 进 , 博士 , 副教授 , 主要从事园林研究工作。 Tel:
(0571 )63748611;E - mail:majinzjl@hotmail. com。
供科学依据 。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
本试验材料为圆叶景天二年生扦插盆栽苗 。以稻壳
(A )、木屑 (B)、炉渣 (C )为固体基质成分。
1. 2 试验设计
试验在 2008年 5月 11日至 2008年 6 月 20 日进行 ,按
照 L9 (33 )正交试验 (表1 ),设计9个处理 ,每个处理为1 个小
区 ,小区为20 cm ×30 cm ,每处理重复3次 。首先在坪床上铺
设一层无纺布 ,用砖块分隔小区 ,把混好的各种基质按试验设
计填入各小区 ,坪床基质厚度为 3 cm ,并用小木板将坪床耙
平 ,准备扦插建坪 。插穗选择生长健壮 、无病虫害的嫩枝 ,从
茎枝顶部向下截取剪成3 ~4 cm长带腋芽的茎段 ,每小区 40
条插穗 ,扦插深度约为插穗长度的 1 /3 ,插后用手压实 ,使插
穗基部与基质紧密接触 ,并浇透水 。
表 1 基质配方 L9 (33 )正交试验设计
水平 A:稻壳 B:木屑 C:炉渣
1 1 1 1
2 2 2 2
3 3 3 3
  注:稻壳 、木屑 、炉渣按照体积比混合。
—231—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年第 39 卷第 5 期
DOI 牶牨牥牣牨牭牳牳牴牤j 牣i ssn牣牨牥牥牪牠牨牫牥牪牣牪牥牨牨牣牥牭牣牨牭牱
1. 3 指标测定
扦插后 10 d随机取有代表性的幼苗 10 株 ,测定最长根 、
茎长和新生叶片数 。
40 d后 ,随机取10株圆叶景天扦插苗测定茎长;测定盖
度 ,使用样方框法 ,自制 10 cm ×10 cm的方框 ,共 100 格 ,测
定时将框架放至于测定点上 ,数出样方框中植被覆盖区域的
格数 ,以百分比表示植被盖度 ,重复 3次;选取 10 cm ×10 cm
的样方取样测定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及其干重 ,重复
3次 。
1. 4 数据分析
分析软件为 DPS ,采用 Duncan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
和极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基质组合对圆叶景天初期生长的影响
在扦插后 10 d对9 种基质组合栽培的圆叶景天生长指
标方差分析表明:多数基质组合对圆叶景天新生叶片数影响
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P <0. 05 )(表2 )。F4与其他基质组合相
比新生叶片数最多 ,F6新生叶片数量最少但与处理 F5差异
不显著 (P >0. 05)。F1和 F3 、F2和 F9新生叶片数量差异不
显著 (P >0. 05 )。
  扦插后10 d 9种基质组合对圆叶景天茎长影响差异显著
(P <0. 05 )(表 2 ),其中 F4与其他基质组合相比茎长生长量
最大 , F5茎长生长量最小 , F1 和 F9 茎长生长量差异不显著
(P >0. 05 )。
扦插后10 d 9种基质组合对圆叶景天最长根生长量影响
表 2 不同基质组合对圆叶景天初期生长的影响
处理 基质组合 新生叶片数(张)
茎长
(cm)
最长根长度
(cm)
F1 A +B +C 10 . 3 ±2. 36e 4. 25 ±1. 12 d 1. 21 ±0 . 21 fg
F2 A +2B +2C 14 . 2 ±2. 60c 5. 52 ±1. 32 b 2. 32 ±0. 78 c
F3 A +3B +3C 9 . 4 ±1 . 62e 3. 12 ±0 . 69 f 1. 32 ±0 . 31 ef
F4 2A +B +2C 19 . 2 ±2. 75a 6 . 48 ±1. 23a 3. 45 ±0. 78 a
F5 2A +2B +3C 8. 2 ±1. 62 f 2. 14 ±0. 59 h 1. 11 ±0. 10 gh
F6 2A +3B +C 7. 5 ±1. 60 f 2 . 35 ±0. 43g 1. 02 ±0 . 05h
F7 3A +B +3C 12. 5 ±2. 52d 3 . 89 ±0. 59e 2. 12 ±0 . 12d
F8 3A +2B +C 17. 4 ±3. 04b 4 . 45 ±1. 21c 2. 45 ±0 . 06b
F9 3A +3B +2C 14 . 2 ±2. 30c 4. 11 ±1. 11 d 1. 36 ±0. 04 e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生长指标差异显著 ,表 2同。
差异显著 (P <0. 05 )(表 2 ),其中 F4与其他基质组合相比最
长根最长 ,F6最长根生长量最短 , F1 和 F3 、F5 和 F6 差异不
显著 (P >0. 05)。
由以上分析可知 ,在圆叶景天初期生长处理 F4 、F1 、F8 、
F2这4 种基质配方利于圆叶景天的早期生长 。
2. 2 不同基质组合对圆叶景天后期的生长影响
2. 2. 1 不同基质组合对圆叶景天茎长的影响 圆叶景天具
有匍匐茎 ,其茎长是构成植物地上生物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
上部分的生长旺盛 ,可以增大植物的覆盖度 ,更有利于植株地
下根系的良好发育 。从表 3可知 ,在扦插后 40 d对 9种基质
组合栽培的圆叶景天茎长方差分析表明 ,处理间差异显著
(P <0. 05 )。其中 F4与其他基质组合相比茎长生长量最大 ,
F5茎长生长量最小 。F4 和 F8 、F5和 F6 、F1 和 F9无显著性
差异 (P >0. 05)。
表 3 不同基质组合对圆叶景天后期生长的影响
处理 基质组合 茎长(cm)
100 cm2 地上
鲜重(g)
100 cm2 地上
干重(g )
100 cm2 根鲜重
(g )
100 cm2 根干重
(g)
盖度
(%)
F1 A +B +C 7. 45 ±0. 11 def 14 . 97 ±1. 57b 2 . 33 ±0. 22c 0. 85 ±0. 08 de 0. 19 ±0 . 02cd 45. 12 ±3 . 46 f
F2 A +2B +2C 11. 32 ±2. 21 bc 16 . 10 ±1. 13b 2. 71 ±0. 03 b 1. 09 ±0. 15 bc 0 . 24 ±0. 01b 64 . 35 ±3. 00c
F3 A +3B +3C 8. 16 ±1. 21 de 10. 38 ±0 . 82c 1. 55 ±0. 08 d 0. 75 ±0 . 05 ef 0. 16 ±0 . 01def 35 . 67 ±2. 64g
F4 2A +B +2C 14. 65 ±1. 89 a 19. 33 ±1 . 80a 2 . 97 ±0. 09a 1. 45 ±0. 16 a 0. 35 ±0 . 05a 78 . 25 ±3. 12a
F5 2A +2B +3C 5. 82 ±0 . 45f 6 . 79 ±1. 11d 0. 96 ±0. 04 f 0. 65 ±0 . 04f 0. 16 ±0 . 06ef 15. 68 ±1 . 00 i
F6 2A +3B +C 6. 21 ±1. 14 ef 7. 81 ±0 . 59cd 1 . 20 ±0. 09e 0. 71 ±0 . 08 ef 0 . 15 ±0. 02f 20. 36 ±1. 73 h
F7 3A +B +3C 9. 25 ±1. 15 cd 15 . 49 ±1. 31b 2 . 45 ±0. 07c 1. 01 ±0. 07 cd 0. 20 ±0 . 01c 62. 35 ±1. 89 d
F8 3A +2B +C 12. 83 ±1. 52 ab 16 . 39 ±1. 95b 2 . 44 ±0. 07c 1. 21 ±0 . 06b 0 . 26 ±0. 01b 74. 32 ±2. 56 b
F9 3A +3B +2C 7. 71 ±0. 50 def 15 . 32 ±1. 55b 2 . 41 ±0. 03c 0. 92 ±0 . 04d 0. 18 ±0. 03 cde 55 . 16 ±1. 73e
2. 2. 2 不同基质对圆叶景天地上鲜重的影响 由表 3可知 ,
在扦插后 40 d对9种基质组合栽培的圆叶景天地上鲜重方
差分析表明 ,地上鲜重处理间差异显著 (P <0. 05 )。其中 F4
与其他基质组合相比地上鲜重最重 , F1 、F2 、F7 、F8 、F9基质组
合地上鲜重无显著性差异 (P >0. 05 ), F5和 F6 、F3和 F1 地
上鲜重无显著差异 (P >0. 05 )。
2. 2. 3 不同基质对圆叶景天地上干重的影响 从表 3可知 ,
在扦插后 40 d对9种基质组合栽培的圆叶景天地上干重方
差分析表明 ,地上干重处理间差异显著 (P <0. 05 )。其中 F4
与其他基质组合相比地上干重最重 , F1 、F7 、F8 、F9 基质组合
地上干重无显著性差异 (P >0. 05 )。
2. 2. 4 不同基质组合对圆叶景天根鲜重的影响 从表 3可
知 ,在扦插后 40 d对 9种基质组合栽培的圆叶景天地下根鲜
重方差分析表明 ,地下根鲜重处理间差异显著 (P <0. 05 )。
其中 F4与其他基质组合相比地下根鲜重最重 , 其中 F3和
F6 、F2和 F8 、F7和 F9及 F1 、F3和 F6基质组合无显著性差异
(P >0. 05 )。
2. 2. 5 不同基质组合对圆叶景天根干重的影响 从表 3可
知 ,在扦插后 40 d对 9种基质组合栽培的圆叶景天地下根干
重方差分析表明 ,地下根干重处理间差异显著 (P <0. 05 )。
其中 F4与其他基质组合相比地下根干重最重 , F2和 F8 、F7
和 F1及 F9 、F1和 F9 及 F3 、F3和 F5 及 F6基质组合地下根
干重无显著性差异 (P >0. 05 )。
2. 2. 6 不同基质组合对圆叶景天盖度的影响 从表 3可知 ,
在扦插后 40 d对 9种基质组合栽培的圆叶景天盖度方差分
析表明 ,不同基质对圆叶景天盖度差异显著 (P <0. 05 )。其
—232—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年第 39 卷第 5 期
中 F4与其他基质组合相比盖度最大 , F5盖度最小 。
2. 3 不同基质圆叶景天初期生长极差分析
2. 3. 1 不同基质圆叶景天初期的新生叶片数极差分析 从
表 4可以看出各因素对扦插后 10 d 圆叶景天初期的新生叶
片数影响效应如下:C >B >A ,炉渣影响最大 ,其次分别是木
屑和稻壳 。
表 4 不同基质圆叶景天初期生长的极差分析
水平 新生叶片数(张)
A B C
茎长(cm)
A B C
最长根长度(cm)
A B C
T1 11. 3 14 11 . 73 4. 29 4. 87 3. 68 1 . 61 2. 26 1. 56
T2 11. 63 13. 3 15 . 87 3. 65 4. 03 5. 37 1 . 86 1. 96 2. 37
T3 14. 7 10. 4 10 . 03 4. 15 3. 19 3. 05 1 . 97 1. 23 1. 51
极差(R) 3. 4 3. 63 5 . 83 0. 64 1. 68 2. 32 0 . 36 1. 02 0. 86
2. 3. 2 不同基质圆叶景天初期的茎长极差分析 从表 4可
以看出 ,各因素对扦插后 10 d圆叶景天初期的茎长影响效应
如下:C >B >A ,炉渣影响最大 ,其次分别是木屑和稻壳 。
2. 3. 3 不同基质圆叶景天初期最长根的极差分析  从表 4
可以看出 ,各因素对扦插后 10 d圆叶景天初期的最长根极差
影响效应如下:B >C >A ,木屑影响最大 ,其次分别是炉渣和
稻壳 。
2. 4 不同基质圆叶景天后期生长极差分析
2. 4. 1 不同基质对圆叶景天后期茎长的极差分析  从表 5
可以看出 ,各因素对扦插后 40 d圆叶景天茎长影响效应如
下:C >B >A ,炉渣影响最大 ,其次分别是木屑和稻壳 。
表 5 不同基质圆叶景天后期生长的极差分析
水平 茎长(cm)
A B C
100 cm2 地上鲜重(g )
A B C
100 cm2 地上干重(g )
A B C
100 cm2 根鲜重(g)
A B C
100 cm2 根干重(g )
A B C
盖度(%)
A B C
k
1 8 . 98 10. 45 8. 83 14. 71 17 . 7 13 . 98 2 . 19 2 . 58 1. 99 0. 89 1. 1 0. 92 0 . 19 0 . 25 0. 2 48. 38 61 45
k2 8 . 89 9. 99 11. 23 12. 25 14. 08 18 . 07 1 . 71 2 . 03 2. 69 0. 93 0. 98 1. 15 0 . 22 0 . 21 0 . 25 38. 09 50 66
k3 9 . 93 7. 36 7. 74 16. 78 11. 96 11 . 96 2 . 43 1 . 72 1. 65 1. 04 0. 79 0 . 8 0 . 21 0 . 14 0 . 18 63. 94 36. 67 36. 67
R 1 . 04 3. 09 3. 48 4. 08 5. 74 6 . 38 0 . 72 0 . 86 1. 04 0. 15 0. 31 0. 35 0 . 03 0 . 11 0 . 07 25. 84 24. 33 29. 33
2. 4. 2 不同基质对圆叶景天后期地上鲜重的极差分析 从
表 5可以看出 ,各因素对扦插后40 d圆叶景天地上鲜重影响
效应如下:C >B >A ,炉渣影响最大 ,其次分别是木屑和稻壳 。
2. 4. 3 不同基质对圆叶景天后期地上干重的极差分析 从
表 5可以看出 ,各因素对扦插后40 d圆叶景天地上地上干重
影响效应如下:C >B >A ,炉渣影响最大 ,其次分别是木屑和
稻壳 。
2. 4. 4 不同基质对圆叶景天后期根鲜重的极差分析 从表
5可以看出 ,各因素对扦插后 40 d圆叶景天根鲜重影响效应
如下:C >B >A ,炉渣影响最大 ,其次分别是木屑和稻壳 。
2. 4. 5 不同基质对圆叶景天后期根干重的极差分析 从表
5可以看出 ,各因素对扦插后 40 d圆叶景天根干重影响效应
如下:B >C >A ,木屑影响最大 ,其次分别是炉渣和稻壳 。
2. 4. 6 不同基质对圆叶景天后期盖度的极差分析  从表 5
可以看出 ,各因素对扦插后 40 d圆叶景天盖度影响效应如
下:C >A >B ,炉渣影响最大 ,其次分别是稻壳和炉渣 。
2. 5 最佳基质组合水平的分析
从极差分析指标中挑选 3个重要指标地上鲜重 、地下根
鲜重和盖度指标进行最佳基质组合水平分析 。根据以上极差
分析 ,考察鲜重这一指标 ,各因子的影响效应大小如下:C >
B >A ,最优组合 A3B1C2 ;考察根鲜重这一指标 ,各因子的影
响效应大小如下:C >B >A ,最优组合 A3B1C2 ;考察盖度这一
指标 ,各因子的影响效应大小如下:C >B >A , 最优组合
A3B1C2 。从表5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实际结果的最优组合是
A2B1C2 ,因稻壳的水平 2和水平 3之间差异微弱 ,所以这2个
组合之间相当吻合 。
3 结论
不同基质组合处理对圆叶景天前期和后期每项生长指标
差异显著 (P <0. 05 )。圆叶景天最佳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
质组合为 A3B1C2 或 A2B1C2 ,即稻壳 ∶木屑 ∶炉渣为3 ∶1 ∶2
或 2 ∶1 ∶2 (体积比 )。炉渣对圆叶景天前期 (扦插后10 d)新
生叶片数 、茎长生长的影响最大 ,木屑对圆叶景天前期最长根
生长的影响最大 。炉渣对圆叶景天后期 (扦插后 40 d )地上
鲜重 、干重、根鲜重和盖度的影响最大 , 木屑对根干重影响
最大 。
参考文献:
[ 1 ] Brenneisen S. Green roofs:How nature returns to the city [ J ] . Acta
Horticulturae , 2004 ,643:289 - 293 .
[ 2 ] Kolb W. Good reasons for roof planting:Green roofs and rainwater
[J ] . Acta Horticulturae , 2004 ,643:295 - 300 .
[ 3 ]陈 翀. 海口城市屋顶花园(功能型)生态服务功能研究及生态
设计 [D ] . 海南儋州: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2004.
[ 4 ]梁应林 ,张定红 ,向清华. 贵州适宜地毯式草坪生产的培养基质
研究 [ J ] . 贵州农业科学 ,1998 , 26(5 ):33 - 34.
[ 5 ]缪义民 ,赖宝清. 对屋顶绿化中几个常见问题的认识与探讨 [ J ] .
中国园林, 2001 ,17 (4):31 -33 .
[ 6 ]鲁朝辉 ,张少艾. 正交试验对佛甲草屋顶建坪基质的筛选 [ J ] .
四川草原, 2004(4 ):53 - 54 .
—233—王文英等:圆叶景天有机生态型无土绿化栽培基质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