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伊犁绢蒿解剖特征的初步研究



全 文 :干 早 区 研 究 1 9 90年第 3期
伊 犁 绢 篙 解 剖 特 征 的 初 步 研 究
司马义 · 巴拉提
(喀什地区草原站 )
伊犁绢篙 ( Sr e ip h i di u mt r n a s il in e s e )是菊科绢篙属的多年生半灌木植物。 它 广 泛
分布于新疆大部分干早荒漠 。 生于亚高山及平原 、 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盆柴类荒
摸和漫滩以及绿洲上的田边 、 路边 、 地埂和宅旁等 。 海拔 0 50— 12 5。米 , 在亚洲中部 也 有分布 。
伊犁绢篙具有根系发达 、 抗早性及适应性强 , 耐牧 、 寿命长 、 产量高 , 冬 、 春 、 秋季适
口性好等特点 , 是用于防风 固沙及草原补播的优良牧草 , 特别是冷季放牧草场的重要饲草之
本文为搞清伊犁绢筒的解剖学特征与它的地理分布 , 及适应性 、 抗早性与适 口性之间的
关系 , 对伊犁绢篙的形态解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 , 以求为绢篙属植物的解剖学和篙属荒
漠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 材 料 和 方 法
材料 : 在老满城附近采集并在八农试验地播种当年的伊犁绢篙。
方法 : 用常规石腊切片法制片。
2
、 形 态 解 剖 学 特 征
2
. 工 伊犁绢篙茎的解剖构造
① 表皮层 : 由双层长方形细胞构成 ;
② 角质层 : 厚度为 3 . 2微米 ;
③ 皮层 : 皮层薄壁细胞达 18 层 , 含有大量叶绿体 (几乎每个细胞都有叶绿体 ) ;
④ 厚壁组织 : 厚壁组织强烈木质化 , 厚壁细胞数量多排列紧密整齐 、 成团状 。 厚度为
1 2— 1 5层 , 细胞大 ;⑤ 木栓形成层 : 木栓形成层发生在韧皮部和皮层之间 , 细胞小 、 质浓 , 起源于初生韧
皮部 ;
⑥ 韧皮部 : 由 8 一 12 层细胞构成 ;
⑦ 无木射线 ;
⑧ 初生木质部 : 导管管腔小 , 导管数 目多 ;
⑨ 次生木质部 : 导管管腔大 , 导管数 目多 ;
L 髓部 : 髓细胞数量多 , 细胞大 , 有 30 一 40 层髓细胞 。
· 本文是在田允温副教授 、 朱惫顺教授和石定隧副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 。
DOI : 10. 13866 /j . azr . 1990. 03. 010
10 9 9年第 3期 干 早 区 研 究 5 9
2
.
2伊犁绢篙叶的解剖构造
① 叶片厚度 : 叶肉质 , 厚度 达 15 4 . 8微米 ;
② 表皮 : 表皮由排列不规则的矩圆形细胞构成 , 厚度达 21 . 6微米 , 表皮下陷形成气孔
窝, 构成内外气室 ;
③ 角质层 : 厚度为 2 . 8 微米 ;
④ 栅栏组织 : 栅栏组织发达 , 尤其是叶绿栅栏组织 , 栅栏组织均为 2 一 3 层 。 上表皮
栅栏组织比下表皮栅栏组织发达 , 但都不如叶绿栅栏组织 。 叶绿栅栏组织最厚 , 厚度达 5 2 . 2
微米 。 其次是上表皮栅栏组织 , 厚度为 4 8 . 1 2微米 。 下表皮栅栏组织略薄 , 厚 度 为 3 2 . 1 2微
米 。 在栅栏组织上 叶绿体数量 很多 , 且密集 ;
⑤ 一 海绵组织 : 发育不 良 ;
⑥ 贮水细胞 : 体积大 , 数量多 ;
⑦ 木质部导管 : 叶片中脉 (主脉 ) 有 10 一 14 个导管 , 侧脉有 4 一 6 个 一导竹 。 中脉 (主
脉 ) 导管直径达 7 . 2微米 ;
⑧ 表皮毛 : 表皮毛密度大 , 上表皮有 89 根 / m m Z , 下表皮毛 有 1 0 7 根 / m m ’ , 呈 蛛
丝状 , 白色 , 较长 , 由多细胞构成 ;
⑨ 腺毛 : 在叶表皮上腺毛密度 很大 , 每平方毫米面积上有 56 个腺毛 。 )浪毛细胞与叶表
皮垂直排列 , 均 由 4 一 5 层细胞构成 。 顶部形状为长椭圆形 , 内空囊状 , 含芳香物质 , 细胞
间和腺毛顶端有孔隙 , 腺毛凸起长度为 41 微米 , 宽度为 2 3 . 9微米 ; 腺头长度为 2 3 。 3微米 , 宽
度为 1 2 . 6微米 。 腺毛在叶上下表皮都有 , 数最近相等 。 腺毛 起源于表皮细胞 。
弓、 讨 论
3
.
1 根据五十多个切片标本的观察结果表明 : 伊犁绢篙具有明显的早生结构 。 其表现为
茎叶角质层相对较厚 , 茎 的角质层厚度为叶角质层的 1 . 1 倍 。 栅栏组织发达 。 特别是叶绿栅
栏组织最为发达 。 上表皮栅栏组织次之 , 下表皮栅栏组织为最次 。 叶绿栅栏组织厚度分别为
上下表皮栅栏组织厚度的 1 . 08 和 1 . 7倍 。 上下表皮栅栏组织均 2 一 3 层 。 栅栏组织上叶 绿 体
数量较多 。 这也是提高光合产物的重要表现 。 导管数目多 , 且又发达 , 这有利于给 同化组织
提供足够的水分和无机养料 。 导管直径大 , 叶片最大主脉木质导管直径达 7 . 2微米 。 另 外 在
叶表皮上有白色密生的蛛丝状毛 , 它在遮挡强光减少蒸腾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
总之 , 从伊犁绢篙的生态分布 ,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都可 以证明 ,它是一种适应性强 , 耐
早 、 耐热 、 耐牧植物 , 它能正常地生长在地表温度达 50 一 60 度 的塔里木盆地 , 具有独特的早
生结构 。 如植物体表皮毛多 、 叶小 、 肉质 、 角质层及栅栏组织发达 、 叶绿体多 , 植物体木质
化程度高 , 表皮下陷 , 形成气孔窝 , 气室明显 。 在气室中 , 空气相对湿度大 , 可 以抑制细胞
向大气蒸腾水份 , 根系发达入土深等 。 伊犁绢篙的这些特点充分表明 , 它对恶劣干旱的生态
环境有高度的适应性 , 但有些特征比不上超早生植物。 因此 , 生态型属旱生 。
3
.
2 在叶上下表皮有很多含芳香物质的腺毛 , 密度较大 。 一般在每平方毫米面积上有 56
个腺毛 。 这些腺毛细胞的存在 , 对伊犁绢篙的草质和适 口性影响很大 。 该草在冬 、 春 、 秋季
适口性好 , 是由于在春季腺体尚未完全发育成熟 , 几乎不能放出芳香物质或放出量很少 , 所
以适口性较好 , 各种家畜均喜食 。 到夏季腺体已完全发育成熟 , 芳香物质的含量增高 , 所以
苦味加大 , 适口 性变差 , 家畜几乎不吃 。 但在秋季和冬季随着该植物生命的衰老和植物体含
干 早 区 研 究 1亏。o年第 3期
水量的减少 , 腺体也开始萎缩 , 芳香物质含量逐渐减少 , 苦味也降低 , 家畜均喜吃 。 笔者仅
对腺毛的结构 、 大小 、 形状和数量进行了研究 , 对于芳香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待于进一步研
究。
参 考 文 献
1

2

原专辑 。
3

期 。
安争夕等 , 1 9 8 5年 , 新疆筒属植物整理 , 新疆八一农学院学报 1 一 3 期 。
石定健等 , 1 9 8 6年 , 大力开展早生筒属牧草的研究和推广 , 新疆畜牧业 , 增刊 , 草
赵振东 、 王常贵 , 1 9 8 5年 , 新疆白刺属植物的解剖观察 , 干早区研究 , 第三卷第二
北疆地 区的露地观赏花卉与园林树种
童 莉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 )
花草 、 树木以其自然美的色彩与形态 , 深深博得人们的喜爱 , 在今天的生活中 , 它不仅
是美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 而且也是精神文明的标志之一 。
新疆各族人民很早就把养花 、 植树作为改善环境 、 丰富生活的手段 , 并在长期的生活实
践中引进和驯化了许多适宜新疆气候特点的园林植物 。 近年来 , 通过采集和鉴定标本 , 初步
搜集了北疆地区多年引种栽培并有一定代表性的露地花卉 69 种 (其中宿根及球根花卉 15 种 ) ,
分属 30 科 , 53 属 ; 观赏园林树种 61 种 , 分属 18 科 , 32 属 。
。 礴地观 赏花卉与园林树种栽培概况
新疆是历史上闻名的 “ 丝绸之路 ” 途经之地 , 在漫长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中 , 内地和
国外的一些花卉和树种也传到了新疆 。 但在建国前由于生产力落后 , 生活水平低下 , 除野生
花卉外 , 人工驯化和引进露地观赏花卉的种类极其贫乏 。 较为普遍栽培的百 臼草 、紫茉莉 、凤
仙花等少数草花 , 也多属庭院种植。 而芍药 、 牡丹等一些比较名贵的花卉则仅仅作为少数商
品在我区经销 。 树种方面除法国梧桐、 夏橡等少数种类在本区部分地区栽培外 , 很少引进具
有观赏价值的树种。 而且本区自然分布的森林树种如天山云杉、 平原树种新疆杨等也未能广
泛种植。 建国后 , 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 , 特别是在 19 5 9一 1 9 6 5年期间 。 本市露地花卉开始增
多。 如乌鲁木齐市人民公园从北京等地引进 80 余种 。 乌鲁木齐市园林处与石河子西公园的大
丽花及唐营蒲的发展也很快。 同时 , 随着种苗场 、 园林处等机构的建立 。 也为园林树种的引
种栽培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 近年来 , 我区露地观赏花卉与园林树种的驯化和栽培工作又达到
了一个新的水平 , 对园林植物美化要求也越来越高, 花卉和树种不仅种类繁多 , 而且在质量
上有了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