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2016年 第 2期 广 东 化 工
第 43卷 总第 316期 www.gdchem.com · 27 ·
菘蓝根茎叶中靛蓝和靛玉红的提取及含量的比较
李海怡,黎艳光,梁青云,梁真宝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广东 珠海 519100)
[摘 要]本实验用不同溶剂提取菘蓝根中靛蓝和靛玉红,用 HPLC法测定出各提取液中靛蓝与靛玉红的含量,从中得出能提取出最多靛蓝和
靛玉红的溶剂,同时分析在同种溶剂情况下靛蓝与靛玉红在菘蓝根茎叶中的含量,最后得出本实验结论。
[关键词]菘蓝;靛蓝;靛玉红;高效液相
[中图分类号]R9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16)02-0027-02
The Extraction and the Content Comparison of the Indigo and Indirubin from
Root、Stem and Leaf of Isatis Tinctoria
Li Haiyi, Li Yanguang, Liang Qingyun, Liang Zhenbao
(Zhuhai College of Jilin University, Zhuhai 519100, China)
Abstract: The experiment uses different solvents to extract the indigo and indirubin from root of Isatis tinctoria .Determining the content of the indigo and
indirubin in each extract solvent which can conclude the solution that extract most content of indigo and indirubin. At the same time, we analysis the content of
indigo and indirubin from the root、stem and leaf of Isatis tinctoria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same solution. Finally we draw the conclusion of this experiment.
Keywords: Isatis tinctoria;indigo;indirubin;HPLC
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根叫板蓝根,菘蓝的叶叫大青叶,是我
国的常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主治温病发热,
发斑,发疹,风热感冒,咽喉肿痛,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
炎,肝炎,腮腺炎,丹毒,痛肿等症。近年研究表明,板蓝根具
有抗内毒素的作用。靛蓝和靛玉红作为板蓝根的主要有效成分,
同时在评价板蓝根制剂的质量时,靛蓝和靛玉红作为板蓝根制剂
的质控指标。
一般情况下,板蓝根中的靛蓝和靛玉红质量分数为几到几十
微克。在生产中,板蓝根有效成分的提取多为水煮醇沉。实际上,
水煮法提取的靛蓝和靛玉红含量很低,几乎全部都留在残渣中。
为探究靛蓝和靛玉红在哪种溶解剂中溶解度最好,本实验采用了
四氢呋喃,75 %乙醇,三氯甲烷分别作为溶剂进行了对照实验,
用同种溶剂提取菘蓝根茎叶中的有效成分,并用 HPLC法测定各
提取液中靛蓝和靛玉红的浓度,比较靛蓝与靛玉红在菘蓝根茎叶
中的含量。[0,5]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材料:板蓝根(安徽)。
试剂:靛蓝、靛玉红标准品,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四氢呋喃,色谱级,上海晶纯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氯仿,色
谱级,上海晶纯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水乙醇,色谱级,杭
州永星交化有限公司;四氢呋喃,分析纯,郑州广杰化工有限公
司;无水乙醇,分析纯,郑州广杰化工有限公司;氯仿,分析纯,
郑州广杰化工有限公司;甲醇,色谱级,广州市昱浩贸易有限公
司。
仪器:蒸馏装置,实验室自制;回流装置,实验室自制;索
氏提取器,实验室自制;DHT型磁力搅拌电热套,山东省菏泽市
祥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九阳料理机,九阳有限公司;高效液相
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DHG-9140A型恒热鼓风干燥箱,上海一
恒科技仪器有限公司。
2 实验方法
2.1 不同溶剂对菘蓝根中靛蓝、靛玉红提取率的影响
精密称取 3份各为 10 g的干燥菘蓝根粗粉(过 40目)[0],分别
加入 25 mL四氢呋喃,25 mL 75 %乙醇[0],25 mL氯仿,回流 4 h[0],
减压蒸馏四氢呋喃溶液、75 %乙醇溶液、氯仿溶液至粘稠状,定
容至 5 mL,用 HPLC法测出其含量并作出比较。
2.2 菘蓝根茎叶对靛蓝、靛玉红提取率的影响
精密称取 3份各为 10 g的菘蓝根、茎、叶,分别加入 25 mL
四氢呋喃,回流 4 h[0],减压蒸馏至粘稠状,定容至 5 mL,并用
HPLC法测出其含量并作出比较。
2.3 HPLC法
2.3.1 实验条件[0]
色谱柱:反相 C18柱 4.6 mm×15 cm
流动相:甲醇-水(65∶35)
检测波长:285 nm
柱温:30 ℃
进样量:10 μL
2.3.2 样品与试样
样品:靛蓝标准品,含量 98 %;靛玉红标准品,含量 97 %。
试样:四氢呋喃根提取液、75 %乙醇根提取液、氯仿根提取
液、四氢呋喃茎提取液、四氢呋喃叶提取液。
3 实验结果
3.1 HPLC法标准曲线制备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分别精密吸取靛蓝、靛玉红标准品制成
浓度为 10 μg/mL,20 μg/mL,30 μg/mL,40 μg/mL,50 μg/mL的
标准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分别以靛蓝和
靛玉红的峰面积(Y)为纵坐标,浓度(X)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得出靛蓝的回归方程为 y=27476x-9689.3,靛玉红的回归方程为
y=24841x-23869。
图 1 靛蓝标准溶液色谱图
Fig.1 Chromatogram map of standard solution of indigo
图 2 靛玉红标准溶液色谱图
Fig.2 Chromatogram map of standard solution of indirubin
[收稿日期] 2015-12-20
[基金项目] 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
[作者简介] 李海怡(1994-),女,广东湛江,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物检测。
广 东 化 工 2016年 第 2期
· 28 · www.gdchem.com 第 43卷总第 316期
3.2 HPLC 法标准曲线求出不同溶剂中菘蓝根的靛蓝和靛玉红质
量
将四氢呋喃根提取液、75 %乙醇根提取液、氯仿根提取液微
孔滤膜(0.45 μm)滤过,得到滤液。分别吸取滤液 10 μL注入高效
液相色谱仪,按已确定的色谱条件记录峰面积,代入回归方程计
算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
表 1 不同溶剂中菘蓝根的靛蓝浓度表
Tab.1 Indigo concentration table of Isatis tinctoria root in different
solvents
靛蓝峰面积 靛蓝浓度/(μg·mL-1)
四氢呋喃根提取液 186471 7.139
75 %乙醇根提取液 205528 7.833
氯仿根提取液 757144 27.91
从表 1中分析得出,在用不同溶剂提取菘蓝根中的靛蓝,四
氢呋喃、75 %乙醇、氯仿这三种溶剂中氯仿溶剂提取靛蓝效果最
好,其次为 75 %乙醇,最后为四氢呋喃。
表 2 不同溶剂中菘蓝根的靛玉红浓度表
Tab.2 Indirubin concentration table of Isatis tinctoria root in
different solvents
靛玉红面积 靛玉红浓度/(μg·mL-1)
四氢呋喃根提取液 86110 4.427
75 %乙醇根提取液 265187 11.636
氯仿根提取液 355552 15.274
以上表 2当中,实验用了不同溶剂提取菘蓝根中的靛玉红,
四氢呋喃、75 %乙醇、氯仿这三种溶剂中氯仿溶剂提取靛玉红效
果最好,其次为 75 %乙醇,最后为四氢呋喃。
3.3 HPLC法标准曲线求出菘蓝根茎叶的质量
将根提取液、茎提取液、叶提取液微孔滤膜(0.45 μm)滤过,
得到滤液。分别吸取滤液 1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按已确定
的色谱条件记录峰面积,代入回归方程计算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
比较靛蓝和靛玉红在根、茎、叶的含量大小。
表 3 菘蓝根茎叶中靛蓝的浓度表
Tab.3 The concentration table of indigo from root、stem and leaf of
Isatis tinctoria
靛蓝峰面积 靛蓝浓度/(μg·mL-1)
根提取液 186471 7.139
茎提取液 278523 10.490
叶提取液 3399583 124.082
通过表 3分析,可看出在四氢呋喃溶剂中,靛蓝在菘蓝根茎
叶中叶的含量最多,其次是茎,最后是根。
表 4 菘蓝根茎叶中靛玉红的浓度表
Tab.4 The concentration table of indirubin from root、stem and leaf
of Isatis tinctoria
靛玉红峰面积 靛玉红浓度/(μg·mL-1)
根提取液 86110 4.427
茎提取液 33712 2.318
叶提取液 374897 16.053
在表 4中可知,在四氢呋喃溶剂中,靛玉红在菘蓝根茎叶中
叶的含量最多,其次是根,最后是茎。
4 总结
靛蓝和靛玉红在氯仿中具有较高的溶解度,故在提取菘蓝根
茎叶中靛蓝和靛玉红的过程中,氯仿作为溶剂,提取出来的靛蓝
和靛玉红比较稳定,提取率高,有利于医学上抗内毒素、肝炎等
治疗。相比之下,75 %乙醇,四氢呋喃提取的效果没那么好,75 %
乙醇与氯仿提取效率相差不大,因此,考虑到安全性问题,建议
使用 75 %乙醇为提取剂,既经济实惠毒性小。根据大部分人对菘
蓝的了解,会认为根的效果好且作用大,在市场中常见的含菘蓝
的颗粒剂或复方颗粒剂的主药均是板蓝根,菘蓝的叶与茎的使用
量少,但在本实验中得出,靛蓝和靛玉红在叶中含量却是最高的,
故在今后的种植中可侧重于叶的培养,以提高叶的利用率,在制
药方面也可考虑使用菘蓝的叶作为主药物。
参考文献
[1]范丽芳,张兰桐,袁志芳.HPLC法测定板蓝根药材中靛蓝和靛玉红的
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8,28(4):540.
[2]罗巍伟、贺英菊,等.HPLC测定板蓝根提取物中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
[J].华西药学杂志,2004,19(6):455-456.
[3]马莉,孙琴,等.HPLC法测定板蓝根药材及制剂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
[J].药物分析杂志,2010,30(19):1642-1645.
[4]候惠婵,梁少珍.HPLC法测定马蓝根、茎、叶中靛玉红、靛蓝的含量
[J].中药材,2006,7(19):681-682.
[5]董娟娥,龚明贵,等.板蓝根、大青叶中靛蓝和靛玉红的测定方法比较
[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7,2(43):215-219.
[6]丁越,张彤,等.板蓝根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研究[J].中成药,
2008,11:1691-1701.
[7]刘依,韩鲁佳,等.板蓝根中靛蓝和靛玉红的提取及其质量分数的测定
[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3,8(6):5-8.
(本文文献格式:李海怡,黎艳光,梁青云,等.菘蓝根茎叶中靛
蓝和靛玉红的提取及含量的比较[J].广东化工,2016,43(2):
27-28)
(上接第 44页)
1.64~1.71(m,2 H);2.21~2.26,2.82~2.85(m,4 H);2.39(t,
4 H,J=5.8 Hz);2.44(t,2 H,J=7.6 Hz);3.03(t,2 H,J=8.8 Hz);
3.21(s,3 H);3.32(t,2 H,J=6.4 Hz);3.74~3.81(m,1 H);4.72(t,
2 H,J=8.8 Hz);5.88(s,2 H);7.27(d,1 H,J=7.6 Hz);7.44(s,
1 H);11.94(s,1 H)。13CNMR(DMSO,100 MHz),δ:26.24,27.28,
29.48,31.12,45.44,51.41,54.44,57.78,69.96,72.92,104.88,
109.70,110.60,128.26,143.66,156.63,161.99,173.59。MS(m/z):
[M+H]+368.17。元素分析,实测值(计算值),%:C 54.62(64.37);
H 6.66(6.64);N 8.57(8.65)。
2 结果与讨论
通过先水解再酰胺化,得到了两个新的化合物:中间体 1和
中间体 2。它们的溶解性比先氯取代所得的中间体要好,有利于
反应的进行。
在合成中间体(2)时酸需先用 NN-羰基二咪唑活化后再加入
胺,否则反应不完全。在合成中间体(3)时需控制 N-氯代丁二酰亚
胺的投料比,不然产物变杂,且该步产物需重结晶纯化,否则终
产品质量达不到药用要求。
通过对反应条件及试剂的相应优化,整条路线适合工业化放
大生产,总收率为 67.6 %。
参考文献
[1]Bouras E P,Michael C,Burton D D,et al.Prucalopride accelerates
gastrointestinal and colonic transit in patients with constipation without a rectal
evacuation disorder Original[J].Gastroenterology,2001,120(2):354-360.
[2]Karin S,Ken W.Chapter 35-Gastrointestinal Drugs[J].Side Effects of
Drugs Annual,2015,37:433-459.
[3]詹森药业有限公司.N-(3-羟基-4-哌啶基)苯并含氧杂环甲酰胺衍生物的
制法:中国专利,90101524 [P].1997-04-09.
[4]Christopher P Ashcroft,Yann Dessi,et al.Route selection and rrocess
development of a multikilogram route to the inhaled A2a agonist UK-432,
097[J].Org Process Res Dev,2012,16:470-483.
[5]Rassias G,Stevenson N G,Curtis N R,et al.Investigation of synthetic
routes to a key benzopyran intermediate of a 5HT4 agonist [J].Org Process Res
Dev,2010,11:92-98.
(本文文献格式:欧阳婷,杨小玲,付敏,等.琥珀酸普芦卡必利
的合成[J].广东化工,2016,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