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辣木的栽培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全 文 :书辣木的栽培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盘李军1 刘小金2
(1.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云勇林场 广东佛山 528518;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摘要 文章从生物学特性、利用价值、繁殖方法、造林技术、综合开发利用等五个方面综述了辣木研究所
取得的进展,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对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辣木 生物学特性 综合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S647;S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 4427(2010)03 - 0071 - 07
Research Overview on Cul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oringa oleifera Lam.
Pan Lijun1 Liu Xiaojin2
(1. Yunyong Forest Farm,Gaoming District,Foshan Guangdong,528518;
2. Research Institute of Tropical Forestry,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Abstract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utilization,reproduction technology,silviculture technology as
well as integrate development of Moringa oleifera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on
the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ed utilization of M. oleifera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research conditions.
Key words Moringa oleifera,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integrated utilization
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 ,又名鼓槌树、牛奶树、洋椿树、马萝卜、嚤啰豆等,是辣木科(Moringaceae)
辣木属(M. adans)的落叶木本蔬菜及油料植物,因其根具有辛辣味,故因而得名辣木[1-4]。辣木原产于印度
北部的喜马拉雅山南麓,现广泛种植于亚洲、非洲和美洲的 30 多个热带、亚热带国家及地区[2-3]。本科仅 1
属,全世界共 14 个种[4],我国引种栽培了 3 种食用品种,分别是印度传统辣木(M. oleifera)、印度改良辣木
(M. oleifera PKM-1)和非洲辣木(M. stenopetala) ,主要种植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以及重庆等地[5-6],并且
主要以改良的辣木品种为主。
辣木全身都是宝,其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均可利用,并且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广泛应用于农业、
工业、畜牧业[7]、医药、美容等多种领域,是一种集美味、营养和保健于一体的珍稀菜肴,被誉为“奇迹之树”。
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辣木的栽培技术及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
主要就辣木在这些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随着科技进步和研究开发的不断发展,辣木将越来越受
到人们的重视。
1 生物学特性
辣木为多年生深根性乔木,树龄可达 30 a,树高可达 12 m;树干较通直,由于主干的延伸无一定规律,导
致其形成的树冠成伞形;主根粗壮,树根膨大似块茎。叶通常为 3 回羽状复叶,4 ~ 6 对,小叶 3 ~ 9 片,椭圆
形或长圆形,并且顶端的一片较大,在羽叶的基部具线形或棍棒状稍弯的腺体;圆锥花序,花白色或奶黄色,
具有芳香气味。果实三角圆筒形,绿色至紫色;种子近球形,有 3 棱,每棱有膜质的翅(翼)[1,8]。
辣木喜温、耐旱、耐贫瘠、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其对土壤的适应性也较强,但忌积水,在通透性较好的砂
壤土、腐殖土中生长良好。在海拔 300 ~ 1 600 m,年平均温度 18℃以上,年降雨量 500 ~ 3 000 mm,土壤 pH
17广 东 林 业 科 技 2010 年第 26 卷第 3 期
4. 5 ~ 8. 0 的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并开花结实。辣木是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树种,对热量的要求较高,其适宜
的生长温度是 25 ~ 35℃,能耐轻微的霜冻和 40℃以上的高温,在有遮荫的条件下甚至还能忍受 48℃的高
温[8-9]。辣木抗病性较强,对细菌、真菌等致病生物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4],据调查,病害主要是落叶病、嫩
梢萎蔫病等,虫害主要是白蚁和蚜虫[10],但罕见重大的虫害或病害发生[8]。辣木生长发育快,生物量大。在
我国云南地区,定植当年即可开花结果,并且一年四季均可开花结果,每年的雨季(5 ~ 9 月)为其生长高峰
期[11]。
2 利用价值
2. 1 食用价值
辣木全株均可食用,并且营养丰富而全面。辣木的鲜叶、嫩豆荚等可以作为蔬菜食用,是一种美味佳肴;
其花在略微变白之后可作为调味料加入色拉中食用;辣木干种子和幼苗的干燥根可以碾成粉末作为调味料,
具有辣味;其籽油用作食用油比橄榄油更有益于人体健康。经常食用辣木可以防治和改善营养不良,保证人
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的摄取[5]。世界教会理事会(Church World Service)提倡非洲国家和一些发展
中国家用辣木来改善儿童的营养不良,提升免疫力,并且给非洲各国分送了辣木种子和食用手册[12]。每天
服用 25 g(约 3 汤匙)叶片干粉,就可获取推荐标准的 42%蛋白质、125%钙、61%镁、41%钾、71%铁、272%
维生素 A和 22%维生素 C[13]。
2. 2 营养价值
辣木全株所含营养物质种类丰富,富含维生素 A、维生素 B、维生素 C、维生素 D、钙、钾、铁等矿质元素和
多种微量元素[8]。据报道[14],其钙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牛奶的 4 倍和 2 倍,钾是香蕉的 3 倍,铁是菠菜的 3
倍,维生素 C是柑橘的 7 倍,维生素 A是胡萝卜的 4 倍。辣木含有 17 种氨基酸,总量达到 20. 49%,并且以
谷氨酸含量最高,占总氨基酸含量的 14. 25%,其中有 5 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其中有我们日常主食中缺乏
的赖氨酸和苏氨酸[15];其营养价值与现代营养学家称为“人类营养的微型宝库”的螺旋藻相当[16]。
据测定[17-18],每 100 g辣木叶片干粉中含有粗蛋白 27. 1 g、钙 2 000. 3 mg、镁 368. 0 mg、磷 204. 0 mg、
钾 1 324. 0 mg、铜 0. 6 mg、铁 282. 0 mg、维生素 A 163. 0 mg、维生素 B 30. 7 mg、维生素 C 173. 0 mg、维生素
E 113. 0 mg。与国外种植的辣木营养成分相比,中国生产的辣木营养成分含量有很大的差异,如维生素 B1、
B2 分别比国外的低 99. 62%、94. 93%,而维生素 A、B3、C和 E分别比国外的高 180. 55%、30. 61%、215. 03%
和 65. 6%,矿质养分镁、铜、铁分别比国外的低 11. 41%、25. 00%、54. 26%,而钙、钾分别比国外的高出
13. 97%和 31. 41%;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缮食纤维依次比国外的高 313. 04%、21. 99%和 21. 354%[19]。闻向
东等[20]报道了辣木根的维生素 C含量高达 10. 35 μg·g -1,钾的含量高达 20. 454 mg·g -1;陆斌等[21]分析
测定了种植在云南的 5 个引种地辣木叶片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其蛋白质与原产地基本相同,钙、钾、镁等微量
元素略低于原产地,但维生素含量比原产地要高。周才琼等[22]研究发现在海南种植的辣木,其全株的钾、
镁、维生素 C和 β-胡萝卜素含量均高于国外报道,重金属含量如砷、铅等远远低于国家标准。
2. 3 医疗保健价值
辣木的各个部分具有不同的医疗保健功能。辣木叶能分别降低高脂鼠的血清、肝脏和肾中的胆固醇
14. 35%、6. 40%和 11. 09%,并能增加 15. 22%血清蛋白[23],同时还具有抗癌效果[24];低剂量的叶片提取物
能调节甲状腺机能亢进[25];辣木叶汁具有稳定血压和治疗忧郁症的功效,可较好的控制糖尿病人的葡萄糖
水平;用辣木的叶和嫩芽揉搓太阳穴可治疗头痛,用其鲜叶制成的泥敷物可治疗腺体增生、溃疡和皮肤感染
等疾病[26-27];辣木干叶的提取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为有效的抑制作用[27]。辣木的花汁可用于治疗溃疡
与粘膜炎,其浸提物可用作眼药水[28]。辣木根主要用于肠胃气胀及排除轻泻物[29],此外还能引起动物子宫
收缩而导致堕胎以及改变激素水平来起到避孕作用[30]。辣木种子可治疗发烧和腹部肿瘤,其种子油可用于
减轻风湿病引起的疼痛。种子浸提液具有抑制肠部痉挛和利尿的功效。辣木树皮可用于治疗溃疡和皮肤感
染,也可制成开胃物,帮助消化以缓解疼痛。树皮水浸物在低浓度下可增加心脏的收缩率,而在高浓度下可
降低收缩率,同时具有降血压的功效[31]。
2. 4 其它价值
辣木除了供人们食用和医疗保健价值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用途。
2. 4. 1 水的净化与软化[32] 辣木种子榨油后的油饼(渣)含有非常高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属于纯天然无
毒的多肽物质,用于有机、无机颗粒的沉淀,如水净化处理、植物油的澄清以及饮料与啤酒工业中纤维的沉淀
27 盘李军等: 辣木的栽培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处理。辣木油渣和种仁粉均可用作净水剂,两者之间差异不明显,效果都很好[33];与明矾净水效果相比,采
用辣木种子具有安全、不影响水的 pH值、剂量少等优点[34]。
2. 4. 2 用作植物生长促进剂 从辣木叶中获得的提取物含有促进生长的物质(细胞分裂素) ,叶面喷洒后
能显著地促进植株生长,并且还抗病虫害、增大果实、丰产等[35]。
2. 4. 3 用作饲料 辣木叶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铁和维生素,豆荚富含氨基酸,并且产量高,辣木这种优良
的营养特性,很适宜用做家畜饲料,对牲畜饲养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36]。在肉鸡日粮中添加辣木梗粉后,
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提升肉鸡的免疫力,并且以添加 1%效果最好[37]。辣木叶片可用作饲养尼罗罗非
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L.)的蛋白质替代物[38]。
2. 4. 4 辣木油 辣木油是一种可与西方橄榄油媲美的重要植物油料,与其它食用植物油相比,其独特之处
是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和亚麻酸等,而且耐贮存,即使是长时间贮存都不容易腐烂,可作为色拉油使
用或烹制食品。辣木油与其它亚油酸油如向日葵油和大豆油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不仅营养成分有改进,而
且稳定性更强,可用于烹饪和深度油炸[39];辣木油的十六烷值高达 67,可用作生物柴油的原材料[40]。
3 培育技术
辣木的繁殖方式主要有播种繁殖、组织快繁、扦插繁殖。
3. 1 种子育苗
播种育苗是目前辣木繁育的主要方式。辣木种子外壳较坚硬,含油量高,干播通常难以发芽,一般要用
40℃左右的温水浸泡种子 10 h后再播种,温水浸种的同时还可以杀死辣木种子内附着的病菌,保证种子发
芽率及幼苗的成活率[41]。当年的新鲜种子用温水浸种催芽处理后,发芽率可达 80%,但随着存放时间的延
长而迅速下降,每存放一年,其发芽率就会相应的降低 20% ~30%[42]。辣木种子价格昂贵,为了缩短发芽时
间,提高发芽整齐性和成苗质量,节约生产成本,研究人员做过很多尝试。邱瑾等[43]发现使用 10 mmol·L -1
钙离子(Ca2 +)浸种最有利于辣木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虽然增加了平均的萌发天数,但可以显著的提
高种子萌发率、发芽势、出苗率,促进胚根和胚芽的生长,从而提高苗木质量;杜春花等[44]研究了温度对辣木
种子发芽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温度对辣木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有极显著的影响,在 20℃时,发芽率最高,
达 82%,但萌发时间较长,25℃时发芽势最高,达 68%,出苗速度快,建议 20 ~ 25℃为理想的种子萌发温度;
周明强等[45]从 7 种不同的药剂中筛选出了两种可以明显地提高辣木出苗率的处理方法,它们分别是使用
1%的促根壮苗剂(长沙高盛科技有限公司,水剂)浸种 4 h,和 10 g·L -1磷酸二氢钾浸种 4 h;辣木种子的发
芽期多集中在播种后的 6 ~ 15 d内,15 d后,由于其肉质根已初步形成,而肉质根不耐水渍,这个时候要特别
注意水分的控制管理。通常可以选用通气透水性强的河沙或珍珠岩等用作基质。萌芽后胚轴转化为茎和叶
的速度也很快,芽苗的茎和叶很嫩,在这个阶段应以叶面水供应为主,不能造成基质水分过多而引起的肉质
根腐烂,超过 20 d的种子基本上丧失发芽能力。在实际的育苗生产过程中,要因地制宜,选用最适合的播种
方法[46]。
3. 2 组织培育
辣木的茎段和叶片均可以作为外植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但茎段较叶片更快更易诱导。用叶片诱导的
愈伤组织不易分化成芽,而用茎段则 10 d就诱导出愈伤组织,并且增殖系数高,平均为 5。综合增殖系数与
芽苗长势情况,辣木愈伤组织诱导与不定芽分化以 MS + BA 0. 6 mg·L -1 + NAA 0. 1 mg·L -1 + 3%白砂糖
为最佳,生根培养基以 MS + IBA 0. 2 mg·L -1最适[47]。但后续的研究发现[48],加入 6-BA和 KT能更好的诱
导产生不定芽,并且繁殖系数在 6 以上,其培养基组成为 MS +6-BA 0. 8 mg·L -1 + 3%蔗糖 +琼脂 6 g·L -1
或 MS +6-BA 0. 1 mg·L -1 + KT 0. 5 mg·L -1 + 3%蔗糖 +琼脂 6 g·L -1。黎国运等[49]以当年生辣木实生
苗顶芽和细嫩的侧芽为繁殖材料,采用改良的培养基(MS + BA 0. 5 ~ 2. 0 mg·L -1 + NAA 0. 05 ~ 0. 3 mg·
L -1 +蔗糖 20 g·L -1 +卡拉胶 9 g·L -1)诱导出丛芽、再进行继代增殖(MS + BA 0. 3 ~ 1. 0 mg·L -1 + NAA
0. 1 ~ 0. 2 mg·L -1 + 蔗糖 20 g·L -1 +卡拉胶 9 g·L -1)和生根诱导(1 /3 MS + NAA 0. 2 ~ 0. 5 mg·L -1 +
IBA 0. 2 ~ 0. 5 mg·L -1 +蔗糖 10 ~ 20 g·L -1 +卡拉胶 10 g·L -1) ,其生根诱导率达 90%以上。针对辣木茎
段接种后易发生褐变死亡的问题,黎国运等[49]发现可通过全暗培养 15 d,再转入光培养以促进腋芽的萌动
生长来解决。马崇坚等[50]采用 3 ~ 7 d实生辣木籽苗诱导愈伤组织并分化再生植株,平均 6 周左右即可获得
数量极为可观的完整试管苗,如果采用幼苗近种子部位的茎及根基段诱导,最快可在 1 个月左右获得完整植
37广 东 林 业 科 技 2010 年第 26 卷第 3 期
株,缩短了培育周期。罗云霞等[51]研究了不同消毒方法对用于组织培养的辣木种子消毒效果,发现采用
15%的 H2O2 浸泡 6 ~ 8 h后再用 0. 1%的升汞处理 25 min最理想。
3. 3 扦插技术
辣木属于易生根树种,其扦插生根较为容易,因此相关的研究报道较少。王洪峰等[46]研究发现,辣木扦
插穗条的类型(带顶芽和不带顶芽)、生根剂的使用与否对其生根均无显著的影响。带有顶芽的扦插生根
苗,移栽后以一条主干向上生长,不带顶芽的扦插生根苗,移栽后侧枝共同生长,但其中的一条生长较快,并
最终将成为主干;使用 1 g·L -1 ABT 6 号生根剂浸泡插穗 3 min,25 d后,其生根率为 80. 3%,比不使用生根
剂的平均生根率要低 4. 3%。辣木扦插生根苗的移栽基质以 60%黄心土 + 40%泥炭的混合基质为宜[46]。
辣木扦插生根的类型有皮部生根和愈伤组织生根两种类型,生根移栽后要重点管理好水分,因为辣木具肉质
根,在水分过多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腐烂[46]。
4 造林技术
辣木造林的成败关键在于做好几点。
4. 1 种植地的选择
受制于辣木肉质根的影响,造林地应选择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并且最好是缓坡地,这样有利于多余水分
的快速排走;此外还要考虑种植地点的气候条件是否适合辣木生长等,目前我国的华南地区和西南绝大部分
地区均可以种植。
4. 2 合理的种植密度
辣木的种植密度应因种植目的、种植地的地形而异。若以用梢为目的,建议株行距为 0. 8 m × 2. 0 m 或
1 m ×2 m;若以用果、叶及种子为目的,建议株行距为 1. 5 m ×2. 0 m或是 2 m ×2 m[52]。
4. 3 合理灌溉与施肥
辣木生长速度快,花、果和叶等生物量均很大,需要大量的水分和肥料供应。在雨水充沛的年份,辣木几
乎可以全年连续生产,而在旱季,则要通过适量的灌溉促使其开花结果。但灌水忌多,以防根系腐烂;采叶树
由于生长极为迅速,在采摘后,应及时补施适量的复合肥或生物有机肥;采收种籽的辣木,在树体进入开花初
期和籽粒进入迅速膨胀期时,应及时薄施适量的复合肥或生物有机肥,在施用复合肥的同时,还需补施镁、
锌、硼、钙等微量元素肥料[53]。
4. 4 修剪与整形
辣木枝条较脆,并且易折,经受不了大风,种植时应立支柱以免被风吹折或吹倒,造成损伤。同时由于辣
木生长迅速,如不修剪第一年将会笔直长至 3 ~ 4 m。为了增加分枝及方便采收,达到枝繁叶茂产量高的目
的,通常在植株长至高 0. 5 m左右进行定干,并且在生长到 3 年左右时进行一次较大的整形,以防树冠抬高
而不便管理[52]。
4. 5 病虫害防治
虽然辣木本身抗病虫害能力较强,但病虫害的严重性会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和面积的增加而逐渐加
大[52],因此,定期观测其生长状况并做好预防措施是必要的。由于辣木具极强的萌发力和生命力,当发现轻
微的病虫害时,可以剪除所有枝叶,并将受害枝叶远远搬离栽培区销毁,约 15 d左右植株又会萌发出新的枝
叶[5],较严重时也可喷洒微量的低残留农药。
5 综合开发利用
辣木集多种功效于一身,对其各部分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正在逐渐深入,开发工艺也日趋成熟。任安祥
等[54]发现辣木水溶性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是料液比为 1∶ 80、温度为 80℃、时间为 30 min,采用这种方法,
多糖的提取率可达 10. 95%;柯野等[55]从辣木中分离出内生真菌 ly14,发现其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
脓杆菌和掷孢酵母有很强的抗菌作用;阚欢[56]以辣木叶为原料,选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辣木叶片,再利用聚乙
烯吡咯烷酮的水溶液对辣木叶粉进行制粒、压片,成功制备出辣木叶片剂;马李一等[57]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
辣木油的最佳脱色工艺:脱色温度为 85℃,脱色剂用量为 9. 5%,相应的脱色时间为 40 min;阚欢等[58]报道
了辣木叶蛋白质提取的工艺条件:水粉比 100∶ 1,提取温度为 50 ~ 60℃,提取时间为 50 ~ 60 min,等电点分
离 pH值为 4. 0 ~ 4. 5,采用此工艺条件,蛋白质的提取率达 70%;陈瑞娇等[59]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辣木叶中总
47 盘李军等: 辣木的栽培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 70%的乙醇溶液作提取剂,提取温度 60℃,料液比 1∶ 20,提取 3 次,每次 1
h,在此条件下,提取液中的总黄酮含量达到 3. 95%;孙鸣燕和王羽梅[60]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将提取温
度改为 80℃,每次提取的时间改为 1. 5 h,总黄酮含量达 6. 593%,提高了近 70%;白旭华等[61]通过正交试验
筛选出超临界 CO2 流体萃取辣木籽油的最佳工艺为:萃取压力 30 MPa,温度 50℃,时间 3 h,CO2 流量 23 L·
h -1;黄国清和肖仔君[62]采用 HG-AFS法(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快速准确地测定了辣木中微量元素
硒的含量,为人类直接从辣木中获取硒提供了理论基础。
6 小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目前对辣木生物学特性、食用价值、营养价值、医疗保健价值和其它利用价值、栽培和繁殖技
术、造林技术、开发利用等方面均有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大力发展辣木这一神奇植
物提供了较强的理论指导,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或需要加大研究力度的地方,如辣木的良种选育、多倍体育
种[63]、嫁接技术等目前还鲜有报道,同时还要加大辣木种质资源的收集、引种、良种选育、生理生态变化等方
面的研究力度。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饮食结构不合理、营养失衡等问题日趋突出,饮食
中钙、铁、钾、维生素 A等营养成分普遍不足,人群中肥胖症、心血管病、癌症等慢性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
而且逐渐向低龄化发展,辣木作为一种新型营养保健食品的研究和开发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有着巨大的潜
在市场。目前,国内市场上的辣木产品还只是凤毛麟角,有待更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如辣木叶子和果荚可以
开发为优质的绿色食品,丰富人们的日常餐桌;可根据辣木的药理学特性,开发有调节血压、血糖和抗癌作用
的功能性食品或药品;辣木种子油可以加工成高级烹调油和高级润滑油,也可以开发附加值更高的日用化妆
品;种子提油后的渣可以开发为净水絮凝剂等。根据辣木独特的营养价值和我国的医疗保健和饮食(水)卫
生潜在的市场需求,以及辣木适应性广、栽培粗放等生物学特性,在我国发展辣木规模种植及产品开发有着
良好的市场和商业前景。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三十四卷第一分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2] 卢重镇. 辣木———生命之树[M]. 台湾:华香园版社,2003.
[3] 陈惠明. 植物中的钻石———高经济价值的辣木[M]. 台湾:商周出版社,2005.
[4] Ramachandram C,Peter K V,Gopalakrishnan P K. Drumstick (Moringa oleifera) :a multipurpose Indian vegatable[J]. Eco-
nomic Botany,1980,34(3) :276-283.
[5] 刘永红,李会珍. 辣木的利用价值与栽培技术[J]. 福建热作科技,2004,29(2) :34-35.
[6] 洪林,魏召新,李隆华,等. 辣木资源研究利用现状[J]. 西南园艺,2006,34(1) :56-57.
[7] 李树荣,许琳,毛夸云,等. 添加辣木对肉用鸡的增重试验[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21(4) :545-548.
[8] 罗云霞,陆斌,石卓功. 辣木的特性与价值及其在云南引种发展的景况[J]. 西部林业科学,2006,35(4) :137-140.
[9] 李阳溪,张泽煌,冯贞国. 辣木栽培技术[J]. 福建农业,2006(1) :16-17.
[10] 蒋桂芝,阿红昌,刘昌芬. 西双版纳辣木主要病虫害研究初报[J]. 热带农业科技,2006,29(4) :6-9.
[11] 杨焱,龙继明,刘昌芬. 西双版纳辣木生长发育及物候观测初报[J]. 热带农业科技,2006,29(3) :6-8.
[12] Fuglie L J. The miracle tree:The multiple attributes of Moringa[M]. Wageningen,Netherlands:CTA Publication,2001.
[13] Sanford H. Moringa:Natures medicine cabinet[M]. California:Sierra Sunrise Publishing,2000.
[14] Makkar H P S,Becker K. Nutrional value and antinutritional components of whole and ethanol extracted Moringa oleifera leav-
es[J]. 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6,63(1-4) :211-228.
[15] 饶之坤,封良燕,李聪,等. 辣木营养成分分析研究[J]. 现代仪器,2007(2) :18-20.
[16] 叶碧波. 螺旋藻的研究综述[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1998,15(1) :13-16.
[17] 刘昌芬,李国华. 辣木的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前景[J]. 云南热作科技,2002,25(3) :20-24.
[18] 刘昌芬,李国华. 辣木的营养价值[J]. 热带农业科技,2004,27(1) :4-8.
[19] 刘昌芬,伍英,龙继明. 不同品种和产地辣木叶片营养成分及含量[J]. 热带农业科技,2003,26(4) :1-2.
[20] 闻向东,王淑萍,李庆华. 印度辣木根化学成分分析[J]. 农产品加工:学刊,2006(7) :66-67.
[21] 陆斌,宁德鲁,杜春花,等. 云南的辣木引种试验初报[J]. 西部林业科学,2007,36(4) :20-25.
57广 东 林 业 科 技 2010 年第 26 卷第 3 期
[22] 周才琼,阳长敏,吴雪琴,等. 食品资源引进研究———海南产印度辣木的营养价值评价[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
27(6) :763-765.
[23] Ghasi S,Nwobodo E,Ofili J O. Hypocholesterolemic effects of crude extract of leaf of Moringa oleifera Lam in high-fat diet fed
wistar rats[J].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00,69(1) :21-25.
[24] Guevara A P,Vargas C,Sakurai H,et al. An antitumor promoter from Moringa oleifera Lam[J]. Mutation Research /Genetic
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Mutagenesis,1999,440(2) :181-188.
[25] Tahiliani P,Kar A. Role of Moringa oleifera leaf extract in the regulation of thyroid hormone status in adult male and female
rats[J].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2000,41(3) :319-323.
[26] Caceres A,Cabrera O,Morales O,et al.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of Moringa oleifera. 1:Preliminary screening for antimi-
crobial activity[J].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1991,33(3) :213-216.
[27] Caceres A,Saravia A,Rizzo S,et al. Pharmacologie properties of Moringa oleifera. 2:Screening for antispasmodic,antiin-
flammatory and diuretic activity[J].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1992,36(3) :233-237.
[28] Gilani A H,Khalid A,Amin S. Pharmacological studies on hypotensive and spasmolytic activiaties of pure compounds from
Moringa oleifera[J]. Phytotherapy Research,1994,8(2) :87-91.
[29] Karadi R V,Gadge N B,Alagawadi K R,et al. Effect of Moringa oleifera Lam. root-wood on ethylene glycol induced urolithi-
asis in rats[J].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06,105(1-2) :306-311.
[30] Shukla S,Mathur R,Prakash A O. Antifertility profile of the aqueous extract of Moringa oleifera roots[J]. Journal of Ethno-
pharmacology,1988,22(1) :51-62.
[31] Limaye D A,Nimbkar A Y,Jain R,et al. Cardiovascular effects of the aqueous extract of Moringa pterygosperma[J]. Phyto-
therapy Research,1995,9:37-40.
[32] Suleyman A M,Lilian M E. Moringa oleifera seeds for softening hardwater[J]. Water Research,1995,29(4) :1099-1105.
[33] 段琼芬,马李一,李珍贵,等. 辣木种仁净水效果研究[J]. 林产化学与工业,2008,28(3) :71-74.
[34] Anselme N,Narasiah K S. Quality of water treated by coagulation using Moringa oleifera seeds[J]. Water Research,1998,32
(3) :781-791.
[35] 钟慧慧,马海乐,张涛,等. 辣木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J]. 粮油食品科技,2006,14(2) :60-61.
[36] Soliva C R,Kreuzer M,Foidl N,et al. Feeding value of whole and extracted Moringa oleifera leaves for ruminants and their
effects on ruminal fermentation in vitro[J]. 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5,118(1-2) :47-62.
[37] 闫文龙,任安祥,黎红妹,等. 辣木梗粉主要营养成分测定及对肉鸡生长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8) :
7644-7645.
[38] Nahid R,Perumal S,Klaus B. Evaluation of nutritional quality of Moringa (Moringa oleifera Lam.)leaves as an alternative
protein source for Nile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L.) [J]. Aquaculture,2003,217:599-611.
[39] Farooq A,Abdullah I H,Iqbal S,et al. Enhancement of the oxidative stability of some vagetable oils by blending with Morin-
ga oleifera oil[J]. Food Chemistry,2007,103:1181-1191.
[40] Umer R,Farooq A,Bryan R M,et al. Moringa oleifera oil:a possible source of biodiesel[J]. Biosource technology,2008,
99:8175-8179.
[41] 郑燕珊. 辣木的种子苗繁殖技术[J]. 广东农业科学,2009(3) :178-179.
[42] 龚德勇,刘清国,班秀文,等. 辣木种子的发芽特性及育苗试验初报[J]. 贵州农业科学,2006,34(增刊) :80-81.
[43] 邱瑾,邓应钱,王铮敏,等. 钙浸种对辣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 三明学院学报,2007,24(2) :189-192.
[44] 杜春花,陆斌,陈芳,等. 辣木种子发芽试验及容器苗苗木分级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1) :108-110.
[45] 周明强,刘清国,田大清,等. 几种药剂处理对辣木出苗率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 :5714-5715.
[46] 王洪峰,韦强. 辣木播种育苗及扦插繁殖技术研究[J]. 广东林业科技,2008,24(1) :47-50.
[47] 向素琼,梁国鲁,郭启高,等. 辣木组织培养与四倍体植株诱导[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7,15(2) :141-146.
[48] 罗云霞,陆斌,石卓功. 辣木组织培养试验研究[J]. 江西林业科技,2008(2) :20-25.
[49] 黎国运,李大周,徐佩玲,等. 辣木组培育苗技术研究总结[J]. 热带林业,2006,34(1) :31-32.
[50] 马崇坚,王玉珍,任安祥,等. 辣木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43(4) :748.
[51] 罗云霞,陆斌,陈芳,等. 辣木组织培养试验[J]. 广东农业科学,2007(6) :36-38.
[52] 刘昌芬,龙继明,杨焱,等. 多功能植物辣木栽培技术研究初报[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6) :590-593.
[53] 林若冰,林仰河. 辣木的丰产栽培技术[J]. 中国热带农业,2007(4) :59-60.
[54] 任安祥,贺银凤,靳桂敏,等. 辣木水溶性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J]. 食品科技,2008(5) :191-194.
[55] 柯野,陈喆,马建波,等. 辣木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抗菌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32(5) :521-523.
[56] 阚欢. 辣木叶片剂的研制[J]. 食品工业科技,2008(6) :214-215.
67 盘李军等: 辣木的栽培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57] 马李一,段琼芬,张燕平,等. 辣木油脱色工艺研究[J]. 食品科学,2007,28(2) :102-104.
[58] 阚欢,李贤忠,陆斌. 辣木叶蛋白质提取工艺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07,36(1) :106-108.
[59] 陈瑞娇,彭珊珊,王玉珍. 辣木叶总黄酮乙醇提取工艺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4) :29-31.
[60] 孙鸣燕,王羽梅. 辣木叶总黄酮提取方法的优化研究[J].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2) :88-92.
[61] 白旭华,黎小清,刘昌芬. 超临界 CO2 流体萃取辣木籽油工艺研究初报[J]. 热带农业科学,2007,30(3) :29-31.
[62] 黄国清,肖仔君. HG-AFS测定辣木中的 Se[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27(2) :383-385.
[63] 张洁,何林,王力超,等. 秋水仙素对离体培养辣木多倍体的诱导[J]. 热带农业科技,2007,30(1) :27-30.
77广 东 林 业 科 技 2010 年第 26 卷第 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