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辣木种子发芽试验及容器苗苗木分级研究



全 文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8, 23( 1): 108~ 110
Journal of No r thw est Fo r estry Univ e rsity
辣木种子发芽试验及容器苗苗木分级研究①
杜春花 , 陆 斌 ,  陈 芳 , 宁德鲁 , 邵则夏 , 杨卫明 , 张艳丽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 昆明 650204)
摘 要: 在人工气候箱 20、 25、 30和 35℃四种温度条件下进行辣木种子发芽试验 ,研究温度对辣木
种子发芽的影响 ,结果表明 , 25℃时辣木种子发芽势最高 ,发芽率随温度的升高明显降低 ,种子的萌
发最适宜温度为 20~ 25℃ ,在这个温度条件下 ,出苗集中 ,苗健壮 ,持续时间短。采用正态性检验的
方法对辣木容器苗的分级标准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以苗高作为该树种的苗木分级质量指标 ,并得出
了辣木容器苗的分级标准 ,即:超级苗:苗高 ≥ 39 cm ,Ⅰ 级苗: 39 cm > 苗高≥ 33 cm,Ⅱ 级苗: 33
cm > 苗高 ≥ 27 cm ,Ⅲ 级苗: 27 cm > 苗高 ≥ 21 cm,等外级苗:苗高 ≤ 21 cm。
关键词: 辣木 ;温度 ;发芽势 ;发芽率 ;苗木分级
中图分类号: S792. 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7461( 2008) 01-0108-03
Seed Germinatio n and Container Seedling Classifica tion of Moringa oleif era
DU Chun-hua, LU Bin, CHEN Fang, NING De-lu , SHAO Ze-xia,
YANG Wei-ming, ZHANG Yan-li
( Yunnan Acad emy of Forest ry, Kunming , Yunnan 650204,China)
Abstract: Seed germinations of Moringa olei fera were studied at 20℃ , 25℃ , 30℃ and 35℃ in the ar ti ficial
climate chest. The resul t show ed that the seed germination energy of M . olei fera seed w as the highest at
25℃ , and the percentag es of the seed germination signi ficant ly decline along wi th the increase o f tempera-
ture, and the most suitable temperature for seed germination ranged from 20℃ to 25℃ , in which the
seedling emergence w as mo re simultaneous seedling s was heal th, and seedling period w as sho rter relativ e-
ly. Seedling classification o f M. orleifera was studied by the normali ty test. It was found tha t seedling
height could be used a s a standa rd fo r classification. Four classes w ere obtained wi th this standard super
seedling , height≥ 39 cm; the first g rade seedling , height ranging from 33 cm to 39 cm; the second g rade
seedling , height ranging from 27 cm to 33 cm; the thi rd g rade seedling , height ranging f rom 21 cm to 27
cm; and substandard seedling , heigh t≤ 21 cm.
Key words: Moringa olei fera; tempera ture; germination energ y; g ermina tion percentag e; seedling classifi-
cation
  辣木 (Moringa oleif era )又称鼓槌树 ( drum-
stick tree ) ,商业名称奇树 ( miracle t ree ) ,为辣木
科辣木属热带落叶乔木。起源于印度西北部的喜马
拉雅山南麓 ,现在非洲、阿拉伯半岛、东南亚、太平洋
地区、加勒比诸岛和南美洲都有种植 [1~ 3 ]。我国在两
广、海南和云南都有辣木种植 [4 ]。辣木含有丰富的蛋
白质、氨基酸、钙、钾、铁、维生素 C、维生素 A,被西
方科学家誉为“奇迹之树”。辣木叶、花、树根、树皮、
树脂和种子都是优质的药用资源 [ 5~ 7 ]。在印度 ,辣木
的嫩叶及嫩豆荚是夏季的主要蔬菜 [8 ]。
辣木喜温 ,耐干旱 ,生长快 ,主根发达 ,主根内部
呈海绵状 ,能贮藏大量水分 ,其非常适宜在云南省热
区广泛种植 [9, 10 ]。 2003~ 2006年项目组从印度及海
南引进优良的辣木品种在云南进行引种试验。辣木
①  收稿日期: 2007-04-02 修回日期: 2007-06-13 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 “辣木引种与开发技术研究” ( 2004GH07) 作者简介:杜春花 ( 1974-) ,女 ,云南丽江人 ,助理研究员 ,主要从事经济林栽培和育种。
种子萌芽试验及苗木的分级标准是辣木引种试验的
基础。 试验研究了不同的温度条件对辣木种子发芽
的影响 ,进行辣木容器苗的分级标准的选定 ,并按照
标准对辣木容器苗进行初步分级 ,试验结果将为辣
木选用优质苗木移栽 ,提高造林成效提供可靠依据 ,
为今后在云南省的进一步推广辣木种植打下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 1 材料
辣木种子来源于海南省辣木种植基地 ,种子自
然风干 ,置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经种子品质检验 ,
百粒重为 21. 8 g ,种仁饱满 ,无霉变 ,无虫蛀 ,品质
优良。
辣木种子发芽试验用洁净的河沙作为播种基
质 ,播种容器用育苗盘 ,在广东省环境保护仪器设备
厂生产的 LRH-250-GS型号人工气候箱中进行发
芽试验。
育苗试验设在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树木园温室
内 ,平均温度 20~ 22℃ ,相对湿度 70% 。采用 12 cm
× 15 cm营养袋育苗 ,营养土按腐质土∶火红土 ( 1
∶ 1)配成 ,并加入 1%的三元复合肥。
1. 2 方法
1. 2. 1 种子发芽试验 试验时间 2006年 6月 ,把
精选出的种子用 25℃温水浸泡 30 h,待种子充分吸
水后捞出备用。将河沙在 200℃的高温条件下消毒 2
h,自然冷却后放入育苗盘。将准备好的种子按 5 cm
× 10 cm的株行距播入河沙内 ,播种深度为 2 cm,用
喷壶浇透水后将育苗盘分别放入设置好温度的人工
气候箱内 ,培养时间为 30 d。培养期间河沙湿度保持
在饱和持水量的 60%。
发芽试验温度设为 4个处理: 20℃ , 25℃ , 30℃ ,
35℃ ,每个处理的播种量为 100粒 ,每个处理重复 4
次。 从播种之日起 ,每天早晨检查一次 ,并记录发芽
情况。
发芽势 ,发芽率以及出苗比率的计算公式如
下 [11, 12 ]:
发芽势 (% ) = ( 10 d内发芽的种子数 /供试种
子总数 )× 100
发芽率 (% )= (发芽种子总数 /供试种子总数 )
× 100
出苗比率 (% )= (某一时间段的出苗数 /总出苗
数 )× 100
1. 2. 2 容器苗分级试验 试验时间 2006年 6~ 9
月 ,精选出的种子在 30℃的温水中浸泡 30 h后播
种。播种量为 250粒 ,苗期叶面喷施湖南天宝农化有
限公司生产的中华大肥王两次 ,浓度为 0. 2% 。播种
后随机抽样 30株 ,第 7天开始测量样株的苗高生长
量 ,以后每星期测量一次苗高增长量及地径增长量。
80 d后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测定 170株样株的苗
高和地径 ,及苗木的根系生长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 1 辣木种子发芽试验
2. 1. 1 温度对辣木种子发芽势及发芽率的影响 
由表 1可看出温度不同辣木种子的发芽率变化很
大 ,最高的达 82% ,最低的只有 34%。 经方差分析 ,
不同温度间辣木种子的发芽率差异极显著 ,说明温
度对辣木种子的萌发有极显著的影响。试验表明 ,随
温度升高发芽率逐渐降低。由表 1可看出温度对辣
木种子的发芽势有明显的影响 ,经方差分析 ,不同温
度间辣木种子的发芽势差异极显著 ,其中 25℃时发
芽势最高达 68% ,其次为 30℃的发芽势 , 20℃和
35℃发芽势相对较低。
表 1 温度对辣木种子发芽势及发芽率的影响
Table 1  Germination percentag es and g erminat ion potential of M. olei fera at dif f erent temperatures
温度 20℃ 25℃ 30℃ 35℃ F检测 , 概率
发芽势 /% 30± 3. 1( 4) 68± 5. 4( 4) 48± 4. 1( 4) 28± 2. 8( 4) F= 87. 711*** , p < 0. 001
发芽率 /% 82± 5. 2( 4) 72± 7. 1( 4) 52± 4. 8( 4) 34± 3. 5( 4) F= 64. 715*** , p < 0. 001
2. 1. 2 温度对辣木出苗的影响 由表 2可看出 ,在
不同温度条件下辣木种子都有一个相对集中的出苗
期。在 25℃时辣木的出苗期集中、整齐且出苗率高。
20℃时出苗期相对长些 ,但出苗率最高。以上两个温
度条件下萌发的苗粗壮 ,叶色浓绿 ,移栽成活率高。
30℃和 35℃时辣木种子出苗很快 ,出苗集中在播后
10 d内 , 15 d后停止出苗 ,但在这两个温度条件下
辣木发芽率低 ,萌发的幼苗纤弱、细长 ,叶色黄绿 ,移
栽后成活率低。
109第 1期 杜春花等 辣木种子发芽试验及容器苗苗木分级研究
表 2 不同温度条件下辣木种子出苗状况
Table 2  Germination s tatus of M. olei fera seed at dif f erent temperatures
时间
/d
20℃ 25℃ 30℃ 35℃
出苗数
/棵
出苗比率
/%
出苗数
/棵
出苗比率
/%
出苗数
/棵
出苗比率
/%
出苗数
/棵
出苗比率
/%
1~ 5
6~ 10
11~ 15
16~ 20
≥ 20
0
30
46
6
0
0
36. 6
56. 1
7. 3
0
0
68
4
0
0
0
94. 4
5. 6
0
0
38
10
4
0
0
73. 1
19. 2
7. 7
0
0
5
26
3
0
0
14. 7
76. 5
17. 6
0
0
出苗总数 82 - 72 - 52 - 34 -
2. 2 辣木容器苗分级试验
2. 2. 1 辣木分级标准 抽样苗木为 80 d的容器
苗 ,单株间地径及根系生长差异不大 ,地径在 0. 3~
0. 4 cm范围内 ,肉质主根长 2~ 3 cm ,侧根少。故苗
木分级以苗高为依据。 根据抽样苗苗高数据 , (苗高
平均值 = 29. 05± 6. 19, n= 170) ,进行正态分布检
验 ,通过 Shapiro-Wilk检验 [13 ] ,W= 0. 985 812 , P
= 0. 082 339, P值大于 0. 05,表明所选样苗符合正
态分布。将上述数据初步分为 5个等级 (表 3)。
参考国家林木的分级标准 [ 14] ,超级苗标准临界
值为“苗高平均值+ 2. 0倍标准差” ,本研究超级苗:
苗高≥ 41. 43 cm;Ⅰ级苗标准临界值为“苗高平均值
+ 1. 0倍标准差” ,本研究Ⅰ级苗: 41. 43 cm > 苗高
≥ 35. 24 cm;Ⅱ级苗标准临界值为“苗高平均值加
0. 5倍标准差” ,本研究Ⅱ级苗: 35. 24 cm > 苗高≥
32. 15 cm;Ⅲ级苗标准临界值为“苗高平均数 - 1. 0
倍标准差” ,本研究Ⅲ 级苗: 32. 15 cm > 苗高≥
22. 86 cm;等外级苗标准临界值为“苗高 < 3级标准
苗” ,本研究等外级苗:苗高 < 22. 86 cm。
根据正态总体概率分布规律分出的辣木容器苗
5个等级与国家苗木等级分级标准相比较 ,结果基
本吻合。说明表 3的分级标准是符合国家林木分级
标准的 ,因此可将辣木容器苗的分级初定为 ,超级
苗:苗高≥ 39 cm ,Ⅰ级苗: 39 cm > 苗高≥ 33 cm ,
Ⅱ级苗: 33 cm > 苗高≥ 27 cm,Ⅲ级苗: 27 cm > 苗
高≥ 21 cm,等外级苗:苗高 < 21 cm。
表 3 按照正态总体概率分布规律的辣木样苗分级情况
Table 3  Seedling clas sif ication of M. oleif era seedling s bas ed
on normali tes t
等级 组中值
/cm
样本数
/个
理论值
/%
比例
/%
累计比例
/%
15~ 21 cm (等外 ) 18. 00 12 13. 39 7. 06 7. 06
21~ 27 cm (Ⅲ级 ) 24. 00 52 47. 14 30. 59 37. 65
27~ 33 cm (Ⅱ级 ) 30. 00 57 64. 93 33. 53 71. 18
33~ 39 cm (Ⅰ 级 ) 36. 00 36 34. 99 21. 18 92. 35
39~ 45 cm (超级 ) 42. 00 13 7. 37 7. 65 100. 00
2. 2. 2 辣木苗期生长节律 对随机抽出的 30株苗
进行苗期生长节律观察 ,从图 1可看出 6月 10~ 26
日苗高呈现缓慢生长 , 6月 26~ 7月 3日呈现一个
较快速生长过程 ,之后生长有所减缓 , 7月 19~ 27
日生长量很小 ,之后苗高又有增长。总体来看 ,辣木
苗高在实验期间表现出持续的高生长态势 [ 15]。
图 1 辣木苗高随时间的变化
Fig. 1  Grow th rhythm of M. olei fera seedlings
3 小结
( 1)温度明显影响辣木种子的萌发。 20℃发芽
率最高 ,但萌发时间相对较长 , 25℃时发芽势、发芽
率都较高 ,并且出苗速度快 ,时间短而且集中。因此 ,
20~ 25℃为适宜的发芽温度 ,这一结果在实际生产
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2)供试温度条件下 ,辣木种子发芽期集中在
播种后的 6~ 15 d,超过 20 d种子丧失发芽能力。在
生产中可以预计育苗时间 ,安排生产
( 3)辣木是热带树种 ,但它和大多数植物种子一
样 , 20~ 25℃仍为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在该温
度条件下辣木种子出苗快、整齐 ,萌发的幼苗粗壮质
量好 ,移栽成活率高。
( 4)苗高和地径是反映苗木质量最直观的指标 ,
利用苗高对辣木容器苗进行正态分析 ,确定 5个分
级标准为 ,超级苗: 苗高 ≥ 39 cm, Ⅰ级苗: 39 cm
(下转第 120页 )
110 西北林学院学报 23卷 
能达到预期造林效果 ;利用 1级苗林造成林 ,虽在苗
木培育上要加大投入 ,但省去了补植补造的费用。建
议在实际造林工作中 (特别是在干热河谷地区造林 )
使用 I级苗。
参考文献:
[1 ] 熊兴占 ,邓新平 . 川楝果核浸提物对赤拟谷盗的忌避作用研究
[ 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92, 14( 4): 296-298.
[2 ] 李小平 ,吕小军 .川核果实提取物对棉铃虫杀虫活性初探 [ J] .
淮北煤师院学报 , 2003, 24( 14): 35-38.
[3 ] 张兴 ,赵善欢 .川楝素对菜青虫呼吸作用及其它几种生理指标
的影响 [ 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92, 13( 2): 5-11.
[4 ] 张兴 ,赵善欢 .川楝素对菜青虫体内几种酶系活性的影响 [ J]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92, 35( 2): 171-177.
[5 ] 叶琴 ,翠安连 ,张春先 ,等 .川楝素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胞内
游离钙浓度的影晌 [ J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 2001, 17( 2): 105-
108.
[6 ] 罗林儿 ,廖春花 ,周培爱 .川楝素对粘虫幼虫拒食作用的电生理
学研究 [ J ].昆虫学报 , 1989, 23( 3): 257-262.
[7 ] 张先福 ,张树方 ,齐守军 ,等 .川楝素腹腔注射对小白鼠半数致
死量 ( LD50)的测定 [ J] .中兽医医药杂志 , 2004( 9): 12-13.
[8 ] 吕建 ,高晓东 ,孔旭黎 .川楝素抑制豚鼠乳头状肌慢反应电位的
延迟整流及内整流电流 [ J]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 1993, 28( 4 ):
289-291.
[ 9 ] 张 兴 .川楝素引致菜青虫中毒症状研究 [ J ].西北农业大学学
报 , 1993, 21( 1): 27-30.
[ 10] 赵善欢 ,黄炳球 ,胡美英 .川楝与青虫菌等农药混用对菜青虫
增效作用的试验 [ J ].昆虫学报 , 1989, 32( 2): 158-165.
[ 11 ] 张世琏 ,陈 玉 ,杨光忠 .川楝子杀虫成分及其活性探索 ( II)
[ 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 1997, 31( 1): 73-76.
[12 ] 贾瑞鹏 ,周性明 ,陈甸英 ,等 .川楝子油附睾注射对雄性大鼠的
坑生育作用 [ 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1996, 13( 5): 306-307.
[13 ] 张 兴 .几种川楝素提制品对菜青虫的生物活性 [ J ].植物保护
学报 , 1989, 16( 3): 205-230.
[ 14 ] 李 昆 ,张春华 ,崔永忠 ,等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退耕还林适宜
造林树种筛选研究 [ J ].林业科学研究 , 2004, 17( 5): 555-563.
[ 15 ] 张春华 ,李昆 ,崔永忠 . 金沙江干热河谷鹤庆段造林树种的
生态适应性研究 [ J ].西南林学院学报 , 2005, 25( 1): 20-23.
[ 16 ] 张春华 ,李昆 ,崔永忠 . 川楝苗木失水处理对其活力及造林
效果的影响 [ J ].林业科学研究 , 2006, 19( 1): 70-74.
[17 ] 中国林业标准汇编 (种苗卷 ) [ M ]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
1998. 49-67.
[18 ] 徐大平 ,杨民权 .马占相思苗木施肥研究初报 [ J ].林业科学研
究 , 1992, 5( 4) : 492-496.
[19 ] 李跃林 ,李志辉 ,李志安 ,等 .桉树人工林地土壤肥力灰色关联
分析 [ J ].土壤与环境 , 2001. 10( 3): 198-200.
(上接第 110页 )
> 苗高 ≥ 33 cm ,Ⅱ 级苗: 33 cm > 苗高≥ 27 cm ,
Ⅲ 级苗: 27 cm > 苗高 ≥ 21 cm ,等外级苗: 苗高
≤ 21 cm。此外壮苗还应具备生长充实、枝叶色泽正
常、无病虫害、木质化程度高、无机械损伤等 ,以保证
苗木移栽到大田后的成活率及生长势。
( 5)辣木是速生树种 ,容器苗在温室内生长会更
迅速 ,生长期苗高呈持续生长的状态 ,没有明显的缓
苗期 ,因此应供给充足的养分和水分 ,以提高苗木的
木质化程度 ,培养壮苗。
参考文献:
[1 ] 刘永红 ,李会珍 .辣木的利用价值与栽培技术 [ J ].福建热作科
技 , 2004, 29( 2): 34-35.
[ 2 ] 张燕平 ,段琼芬 ,苏建荣 .辣木的开发与利用 [ J ].热带农业科
学 , 2004, 24( 4): 42-48.
[3 ]  Folkard G, Sutherland J. Moringa oleif era: a t ree and a li tany
of potential [ J ]. Ag rofores t ry Today, 1996, 8( 3): 5-8.
[4 ] 刘昌芬 ,李国华 .辣木的研究现状及开发前景 [ J ]. 云南热作科
技 , 2002, 25( 3) 20-24.
[5 ] 陈惠民 ,周佳莹 .植物中的钻石 -高经济价值的辣木 [M ] .台湾:
商周出版社 , 2005.
[6 ] 陆斌 ,陈芳 ,张劲峰 .印度的辣木生产和研究 [ J ].世界农业 ,
2005( 10): 32-35.
[7 ]  Guevara AP , Vargas C, Saku rai H , et al. An an ti tuo r promot-
er f rom Mor inga olei fer Lam [ J ] . M utation Research , 1999,
440( 2): 1881-1883.
[ 8]  Ramach andran C , Peter KV , Gopalak ri sh nan PK. Drums tick
(Morin ga olei fera ): A mul tipurpose Indian Vegetable [ J] . E-
conomic Botan y 1980( 34): 276~ 283.
[9 ] 卢重镇 . 辣木 -生命之树 [M ]. 台湾:华香园出版社 , 2003.
[ 10] 罗云霞 ,陆斌 ,石卓功 .辣木的特性与价值及其在云南引种发
展的景况 [ J ].西部林业科学 , 2006, 35( 4) 137~ 140.
[11 ] 李秀珍 ,李学强 ,马惠丽 . 酸枣种子发芽试验 [ J]. 种子 , 2005,
24( 4): 55-57.
[ 12 ] 程忠生 ,毛根松 ,徐东斌 .马挂木种子发芽试验简报 [ J ].淅江
林业科技 . 1997, 17( 3): 20~ 25.
[13 ] 北京林学院 .数理统计 [M ]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80.
[ 14 ]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 GB6000-1999) ( 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家标准 ) [ S ]. 1999.
[ 15 ] 邓煜 ,刘志峰 . 温室容器育苗基质及苗木生长规律的研究
[ J ]. 甘肃林业科技 , 1999, 24( 3): 18~ 23.
120 西北林学院学报 2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