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不同采收期辣木多糖及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研究



全 文 :收稿日期:2009-11-12; 修订日期:2010-03-17
基金项目:香港铭源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任 飞(1987-),女(汉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 ,现就读于南京
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学士学位 ,主要从事园艺植物生理的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简介:王羽梅(1961-), 女(汉族),内蒙古杭锦后旗人 , 现任韶
关学院教授 ,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芳香植物次生代谢研究工作.
不同采收期辣木多糖及可溶性
糖含量变化的研究
任 飞1 ,王羽梅 2* ,孙鸣燕3
(1.南京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5;
2.韶关学院·英东生物工程学院 ,广东 韶关 512005; 3.内蒙古农业大学 农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
摘要:目的 了解辣木多糖和可溶性糖含量随采收期的变化。方法 从 7月底至 12月中旬每隔半个月采收 1次 , 共采收
10次。结果 辣木叶片 、叶柄和茎的可溶性糖含量均以 11月份采收为最高 , 以 9月中旬采收为最低;辣木叶片和茎的多
糖也以 11月份采收为最高 , 9月中旬以前采收较低。结论 广东韶关地区的辣木以 11月份采收为最好。
关键词:辣木; 多糖; 可溶性糖; 采收期
DOI标识:doi:10.3969 /j.issn.1008-0805.2010.09.034
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05(2010)09-2204-01
  辣木 Moringaoleifera为辣木科辣木属一种有独特经济价值
的热带植物 , 主要分布于亚洲的印度 、中国 、日本 , 非洲的埃及 、肯
尼亚 、埃塞俄比亚 、安哥拉 、纳米比亚 、苏丹 ,美洲的墨西哥 、美国
等三十多个热带 、亚热带的国家和地区。 我国云南 、广东 、广西 、
海南 、台湾等省区有种植 [ 1] 。辣木营养丰富 , 全株都可利用 , 富
含维生素 、各种氨基酸和钙 、钾 、铁等矿质营养元素 [ 2] 。 辣木除
可作为蔬菜食用外 , 也是一种优质的饲料 , 同时具有安全的净水
作用。辣木在印度和非洲还是治疗糖尿病 、高血压病 、皮肤病 、贫
血 、关节炎 、消化器官肿瘤等传统医学的药材 [ 3 ~ 5] , 古印度传统医
学认为辣木可以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 被誉为 “奇迹之树”。因
此 , 辣木是一种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
我国近年来开始引进辣木并在南方试种成功 ,对辣木营养价
值和保健成分的研究也越来越活跃。辣木多糖为辣木中重要的
活性成分之一 , 张涛等 [ 6~ 9]对辣木多糖进行了研究。 但是 , 这些
研究都是以辣木多糖的提取 、纯化 、测定方法为主。 关于辣木多
糖和可溶性糖含量随季节的变化未见报道。本实验为了了解辣
木叶和茎中的多糖和可溶性糖随取样时期的变化动态 ,分析测试
了每隔半个月取样的叶和茎中的多糖和可溶性糖的含量 ,以期为
辣木开发利用时合理的采收时期的确定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种植与取样 实验材料于 2006-04 -28播种于育苗盘
中 ,当苗长到 10cm左右高时按 2m×3m的株行距定植于广东韶
关学院英东生态园内。出苗后的辣木采用常规水肥管理。实验开
始前 ,在辣木种植区内选择 30株生长较为一致的辣木树为供试
树。从 2007-07-29开始分别从供试辣木树上采收叶片 、叶柄和
茎 ,以后每隔 15d采收 1次 ,一直到 12月 15日 ,共采收 10次。
将采收后的新鲜样品洗净后于 105℃烘箱中杀青 5 min, 然
后在 80℃下烘至恒重。将烘干样品用干样粉碎机粉碎后 , 得到
供试辣木粉 , 用于可溶性糖和多糖的分析。
1.2 辣木可溶性糖和多糖含量的测定
1.2.1 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多糖的提取采用石油醚 -乙醇
回流法 , 在 80℃下各回流 2 h, 提取两次。合并上清液定容制得
辣木多糖提取液。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绘制糖 -吸光度标准曲
线 , 以最小二乘法作线形回归方程 , 得葡萄糖质量浓度 C(mg/
ml)与吸光度 A的关系为:A=54.061C+0.014 5, R2 =0.999 3。
在 0.004 3 ~ 0.020 9 mg/ml范围内 , 吸光度与糖浓度线形关系良
好。用同样方法计算出辣木多糖 -葡萄糖换算因子(f), f=W/C
· D, 其中 W为多糖质量(mg), C为葡萄糖浓度(mg/ml), D为稀
释因素 。
1.2.2 可溶性糖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辣木可溶性糖是在沸水中
提取 30min,提取两次获得。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采用蒽酮比色
法。
2 结果
2.1 可溶性糖含量随采收期的变化 图 1是从 07-29 ~ 12-15
每隔半个月 1次采收的辣木叶片 、叶柄和茎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
化情况。从图可以看出 ,辣木叶片 、叶柄和茎中的可溶性糖含量随
采收时期的变化趋势相似, 即从 7月底至 9月中旬期间 , 可溶性糖
含量随着采收时间的推迟呈下降趋势。从 9月中旬到 11月底期
间 , 可溶性糖含量随着采收时间的推迟呈上升趋势。 进入 12月
份 ,可溶性糖含量又出现降低。从 7月底到 12月中旬期间 , 辣木
可溶性糖含量的最高值出现在 11月份 ,最低值出现在 9月中旬。
辣木叶片 、叶柄 、茎中的可溶性糖含量随采收时期的变化趋势
基本一致 ,三者之间可溶性糖的含量变化幅度小于季节间的变化
幅度 ,总的来看是茎大于叶大于叶柄。茎的可溶性糖含量的最大
值为 3.18%,出现在 11月底 , 最小值为 1.70%, 出现在 8月底;叶
的可溶性糖含量的最大值为 3.00%,出现在 11月中旬 ,最小值为
1.49%, 出现在 9月中旬;叶柄的可溶性糖含量的最大值为
2.61%,出现在 11月中旬 ,最小值为 1.27%,出现在 9月中旬。
图 1 辣木不同采收期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2.2 多糖含量随采收期的变化 图 2是从 07-29 ~ 12-15每隔
半个月 1次采收的辣木叶片和茎中多糖含量的变化情况。从图
·2204·
时珍国医国药 2010年第 21卷第 9期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2010VOL.21NO.9
可以看出 , 辣木叶片和茎中的多糖含量均有随采收时期的推迟而
增加的趋势 , 但是 ,叶片多糖含量的增加幅度大 ,而茎多糖含量则
呈缓慢增长的趋势。
从辣木叶片和茎的多糖含量的比较看 ,叶片中的多糖含量在
各采收期都显著高于茎 ,二者的差有随着采收期的延后而拉大的
趋势。叶片多糖含量的最大值可高达 24.68%, 出现在 11月底 ,
最小值为 10.10%, 出现在 9月底;茎的多糖含量的最大值为
11.14%, 出现在 11月中旬 , 最小值为 5.58%, 出现在 8月中旬。
图 2 辣木不同采收期多糖含量的变化
3 结论
综合以上结果可以得出 , 采收时间不同 , 辣木中的多糖和可
溶性糖含量会有很大差异。辣木各器官的多糖和可溶性糖含量
都以 11月份为最高 。如果从多糖和可溶性糖含量高的角度考
虑 , 在广东韶关地区辣木应在 11月份采收。
参考文献:
[ 1 ]  刘昌芬 ,李国华.辣木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前景 [ J] .云南热作科技 ,
2002, 25(3):20.
[ 2 ]  刘昌芬 ,李国华.辣木的营养价值 [ J] .热带农业科技 , 2004, 27(1):
4.
[ 3 ]  FaiziS., SiddiquiB.S., SaleemR., eta1.Hypotensiveconstituents
fromthepodsofMoringaoleifera[ J] .PlantaMedica, 1998, 64(3):
225.
[ 4 ]  Limaye, DyaneshArun, AnilYashvantNimbkar, RajeevJain, eta1.Car-
diovascularefectsoftheaqueousextractofMoringapterygosperma
[ J] .PhytotherapyResearch, 1998, 9(1):37.
[ 5 ]  Pal, SarojK., PulokK.MukherjeeandB.P.Saha.Studiesontheanti-
ulceractivityofMoringaoleiferaleafextractongastriculcermodelsin
rats[ J] .PhytotherapyResearch, 1995, 9(6):463.
[ 6 ]  张 涛 ,马海乐 ,钟慧慧.分光光度法测定辣木多糖含量 [ J] .粮油
食品科技 , 2004, 12(1):32.
[ 7 ]  陈瑞娇.辣木叶多糖的提取及分离纯化 [ J] .中药材 , 2006, 29(12):
1358.
[ 8 ]  陈瑞娇 ,彭珊珊 ,王玉珍 ,等.辣木叶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 J] .时珍
国医国药 , 2007, 18(7):1700.
[ 9 ]  任安祥 ,贺银凤 ,靳桂敏 ,等.辣木水溶性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 J] .
食品科技 , 2008, 5:191.
收稿日期:2009-10-19; 修订日期:2010-01-10
基金项目:内蒙古医学院博士启动基金(No.NY2008BQ003);
内蒙古医学院青年基金(No.NY2009QJ003)
作者简介:李 刚(1979-),男(汉族),山东青岛人 ,现任内蒙古医学院讲
师 ,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新药药理学研究工作.
肉苁蓉苯乙醇苷对大鼠精子
体外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李 刚 ,朱文斌 ,牛 飞 ,张宏利
(内蒙古医学院 ·药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
摘要:目的 观察肉苁蓉苯乙醇苷对大鼠精子膜结构和氧化损伤的干预作用 , 探讨肉苁蓉苯乙醇苷治疗弱精子症男性不
育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大鼠精子制备精子悬液 , 并分为正常组 , 药物空白组 ,模型组 ,阳性药对照组(维生素 C组)和肉
苁蓉苯乙醇苷提物小 、中 、大剂量组 ,应用 FeSO4 /H2O2体系产生活性氧(ROS), 在有氧环境下 , 不同剂量(0.025, 0.25,
0.5g/ml生药量)的肉苁蓉苯乙醇苷与精子悬液共同孵育后 , 检测精子膜脂质过氧化损伤程度 , 通过精子低渗膨胀试验
评估精子膜功能 , 并与已知的抗氧化剂维生素 C对照。结果 肉苁蓉苯乙醇苷小 、中 、大剂量组(0.025, 0.25, 0.5 g·
ml-1)在相同的条件下均可提高精子悬液 SOD活力 ,降低 MDA含量 , 对精子膜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中 0.25,
0.5g· ml-1的肉苁蓉苯乙醇苷组明显优于维生素 C组(P< 0.01或 P< 0.001)。结论 肉苁蓉苯乙醇苷对大鼠精子膜
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具有明显的干预作用 ,对精子膜结构和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肉苁蓉; 苯乙醇苷; 精子; 脂质过氧化
DOI标识:doi:10.3969 /j.issn.1008-0805.2010.09.035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05(2010)09-2205-03
  肉苁蓉作为一种名贵的中药材 ,近年来对它的研究较多。肉
苁蓉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苯乙醇苷类化合物(Phenylethanoidgly-
cosides, PhGs)、肉苁蓉多糖 、甜菜碱 、黄酮等物质 ,其中 PhGs是肉
苁蓉中最为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
PhGs是一类含有羟基 、甲氧基取代苯乙基和羟基 、甲氧基取
代肉桂酰基的化合物 ,通常以 β -葡萄糖为母核的含有酯键及氧
苷键的天然糖苷 ,广泛存在于双子叶植物中。苯乙醇苷类化合物
主要由咖啡酸 、苯乙醇苷元和糖三部分组成 , 包括海胆苷(Echi-
nacoside)、麦角甾苷(Acteoside)、异麦角甾苷(Isoacteoside)、2
-乙酰基麦角甾苷(2′-acetylacteoside)等。许多研究结果表
明 , 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具有抗菌 、抗炎 、抗病毒 、抗肿瘤 、抗氧化 、
免疫调节 、增强记忆及性机能等作用。由于 PhGs分子含有多个
酚羟基 ,能够结合体内自由基 , 避免其在体内的大量蓄积 ,保护机
体免受过量氧化损伤 ,是抗氧化和抗衰老的主要成分 [ 1] 。
·2205·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2010VOL.21NO.9 时珍国医国药 2010年第 21卷第 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