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亚菊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全 文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2卷 第2期,2006年4月 257
收稿 2005-08-31修定  2006-01-23
*通讯作者(E-mail: liuyongli@zju.edu.cn, Tel: 0571-
86971655)。
亚菊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胡海涛 刘永立* 兰大伟
浙江大学园艺系,杭州310029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of Ajania pallasiana (Fisch. ex Bess.)
Poljak.
HU Hai-Tao, LIU Yong-Li*, LAN Da-Wei
Department of Horticultur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9, China
1植物名称 亚菊[Ajania pallasiana (Fisch. ex Bess.)
Poljak.]。
2材料类别 茎段。
3培养条件 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30 g·L-1
蔗糖和7 g·L-1琼脂,pH 5.8。初始芽诱导培养基:
(1) MS+6-BA 1.35 mg·L-1 (单位下同)+NAA 0.186。
丛生芽诱导培养基:(2) MS+6-BA 1.35+NAA 0.186;
(3) MS+6-BA 1.13+NAA 0.186;(4) MS+6-BA 0.90+
NAA 0.186;(5) MS+6-BA 0.68+NAA 0.186;(6)
MS。生根培养基:无生长调节物质的MS培养
基。培养温度为(25±2)℃,日光灯照明16 h·d-1,
光强40 mmol·m-2·s-1。
4 生长与分化情况
4.1 初代培养 7~8月,取露地种植的亚菊无病虫
害、生长健壮的茎段,用自来水冲洗30 min后
滤纸吸干,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0%酒精浸泡
30 s,0.1%的升汞消毒液浸泡8~10 min,无菌
水冲洗5~6次,接种于培养基(1)上。1周后侧芽
开始萌动,3周后长出侧芽。
4.2 继代培养 将初代培养的芽分离,接种于培养
基(2)~(6)中,接种后在室温25℃下暗培养1周。
1周后,在培养基(2)、(3)、(4)、(5)上,基部均开
始膨大;2周后,形成丛生芽,且生长很快,且
随着6-BA浓度的增加,丛生芽的数目也增加。在
不含6-BA的MS培养基上,试管苗没有丛生芽发
生。在0~1.35 mg·L-1范围内,6-BA浓度越高,
丛生芽增殖速度越快,表明6-BA在诱导亚菊丛生
芽中很重要;6-BA的浓度超过1.35 mg·L-1时,幼
苗的生长势变弱,玻璃化严重。在继代培养阶
段,继代次数越多,繁殖系数越大。因此,在
保证壮苗的前提下,为提高培养初期的繁殖系
数,可采用较高浓度的生长调节物质和增加继代
次数。经多次继代后,降低生长调节物质的浓度
就能满足需要。丛生芽分离并接入增殖培养基(丛
生芽诱导培养基)中,幼苗均能健壮生长。
4.3 生根和移栽 将无根苗接种于MS培养基上,2
周后生根率达85%,根系正常,此时移栽成活率
最高。生根的无菌苗按常规操作,洗净后分别植
于河沙、珍珠岩和混合土(园土∶菌渣∶煤渣∶
有机肥=2∶2∶2∶1) 3种基质中(杨桂芬和王毓
2000)。遮阴保湿7 d,1个月后,3种基质炼苗
成活率均在90%以上。混合土土质疏松、营养
充足,用作炼苗基质较好,成活率达98%。
5 意义与进展 亚菊为菊科亚菊属,多年生常绿亚
灌木,秋季开金黄色花,开花繁茂。适应性强,
喜光,有良好的抗热性,稍耐寒。亚菊是优秀
的地被绿化材料,也可盆栽观赏,广泛用于城市
绿化中。亚菊的传统繁殖方法为扦插繁殖,但繁
殖系数低,难以满足市场的大量需求,而且扦插
苗易感染病毒,影响其花的品质等。采用组织培
养不但可以得到大量的组培苗,并且可以获得脱
毒苗,提高花的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利用
我们的方案,采用组织培养1年内1个亚菊茎尖
可以得到108个组培苗,远远大于扦插的繁殖速
度,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亚菊的组织培养和快速
繁殖尚未见报道。
参考文献
杨桂芬, 王毓(2000). 非洲菊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植物生理学
通讯, 36 (4): 333~334
DOI:10.13592/j.cnki.ppj.2006.0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