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100),1.99(50), 1.41(10)的峰 ,说明 X-射线衍射
方法所显示的主要是方剂中陈皮中间体的结构信
息。
3.3 实验中中间体和注射液的 10 个批次 X-射线
衍射图谱都具有非常好的重现性 ,仅仅在少数的范
围内有较小的差异 ,如陈皮中间体 10个批次的图谱
中 d值同为 1.99的峰 ,其相对强度从 48 ~ 52变化;
又如注射液中相对强度同为 100%的峰 ,其 d 值从
2.82 ~ 2.85变化。考虑到复方制剂的复杂成分和
制备过程的复杂 ,可以认为该注射液的质量是比较
稳定的。
3.4 为了实现中药现代化 ,为了使中药更好的走
入国际市场 ,控制中药材和中成药的质量已成为中
药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X-射线粉末衍射
指纹图谱质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将逐步结束“丸 、
散 、膏 、丹 ,神仙难辨”的状况 ,使中药质量控制进入
一个崭新的阶段 ,使中成药疗效稳定性显著的提高 。
注:本课题为江苏省现代中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课题
资助项目(2000314)
参 考 文 献
1 金妙文.升压灵治疗阙脱症(休克)的临床研究.江苏中
医 , 1990 , 11(3)∶32
2 吕扬 , 等.中药材 X-射线衍射图谱研究.药学学报 ,
1997 , 32(3)∶193
3 赵斌 , 等.安神补心胶囊的 X-射线衍射 Fourier 图谱分
析.中草药 , 2001 , 32(10)∶891
4 汤迎爽 ,等.粉末 X-射线衍射在中药鉴定研究中的现状
与展望.时珍国医国药 , 2001 , 12(8)∶744
5 吕扬 , 等.中药材山柰的 X-衍射 Fourier图分析.药学
学报 , 1998 , 33(8)∶587
6 郑笑为 ,等.牛黄解毒片的 X-衍射傅立叶图谱分析研
究.药物分析杂志 , 2000 , 20(3)∶202
(2003-04-14收稿)
The Study on Fingerprint of Compound Ginseng Injection by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Qiu Xi1 , Jia Xiaobin2 , Ye Yuda3 , Chen Lian2 , Kong Lingdong1
(1.Sta te Key Laboratory of 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 y , School of Life Science , Nanjing University , Nanjing 210093;2.Jiangsu
Provincial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 , Nanjing 210028;3.The Mo rden Analysis Center of Nanjing University , Nanjing 210093)
Abstract Objective:To establish the fing erprint of “ Compound Ginseng Injection” , including Ginseng and 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Chenpi)raw material , their intermediate and injection by powder X-ray diffraction.Method:Pow der X-ray diffraction
w as used to analyze Ginseng and Chenpi raw material , their intermediate and injection , contrasted and analyzed the g raphs to establish
the fingerprint.Result:The fingerprint of Ginseng and Chenpi raw material , their intermediate and injection w as
established.Furthermore , the fingerprint of them show ed an excellent recur rence and stability.Conclusion:Powder X-ray diffraction
method can be used to control the quality of “ Compound Ginseng Injection”.
Keywords Panax ginseng C.A.Mey;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 (Chenpi);Fingerprint;Pow der X-ray Diffraction;Com-
pound Ginseng injection
长序缬草的形态组织鉴定
石晋丽 刘 勇 肖培根 武继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00102)
长序缬草 Valeriana hardwickii Wall.系败酱
科缬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分布于西南及江西 、湖
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西藏等地 ,其根或全草入药 ,具
有活血调经 、驱风利湿 、健脾消积的功效 ,用于治疗
月经不调 、痛经 、经闭 、风湿痹痛 、小便不利 、小儿疳
积 、跌打伤痛 、脉管炎等症〔1〕。目前 ,未见系统生药
学报道。缬草作为湿和的镇静 、安神 、催眠药 ,其药
用价值在世界上受到高度重视〔2〕 ,且作为高档烟用
香精原料 ,不少国家已经对其进行开发 ,产值不菲 。
本文对长序缬草的药材性状及显微特征进行观察 ,
可为长序缬草作为国产缬草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提供鉴别依据。
1 实验材料
长序缬草采自云南大理苍山 ,并经笔者鉴定 。
2 药材性状
根状茎短 ,略呈块柱状 ,上部斜升 ,长 2.0 ~ 4.5
cm ,直径 0.2 ~ 1.2 cm;表面暗棕色或灰棕色 ,顶端
残留有黄棕色的茎基和叶柄残基 ,四周密生多数细
·554· 中药材第 26 卷第 8期 2003 年 8 月
DOI :10.13863/j.issn1001-4454.2003.08.009
长的根;质坚实 ,不易折断 ,断面淡黄白色;髓部多中
空。根多数 ,长 3 ~ 15 cm ,直径 0.05 ~ 0.20 cm;表
面灰棕色或棕黄色 ,具众多纵皱纹;质脆 ,易折断 ,断
面淡褐色 ,中央有黄白色木心;气特异 ,味先甜后辛 ,
微苦 。
3 显微特征
3.1 根横切面(直径 1.8 mm) 表皮为一层较大
并切向延长的细胞 ,排列整齐 ,外切向壁增厚 。皮层
宽广 ,外皮层由较小的一层细胞组成 ,排列整齐;皮
层薄壁细胞类圆形 、类长方形 、类多角形 ,排列疏松;
内皮层细胞一列 ,排列整齐 ,细胞壁切向延长 。维管
束无限外韧型 ,韧皮部较窄 ,木质部导管多角形。无
髓部 。(见图 1)
图 1 长序缬草根横切面简图
1.表皮 2.皮层 3.内皮层 4.韧皮部 5.形成层
6.木质部
图 2 长序缬草根茎横切面简图
1.木栓层 2.皮层 3.内皮层 4.韧皮部 5.木质部
6.髓 7.橙皮甙结晶 8.根迹维管束 9.鳞叶
3.2 根茎横切面(直径 5.8 mm) 木栓层细胞数
列。皮层较窄 ,散有根迹维管束;有的薄壁细胞含有
淡黄色的橙皮甙结晶 ,针簇状 ,成扇形;内皮层由一
列细胞组成 ,细胞类方形 、类长方形 ,壁微木化 ,可见
凯氏带 。维管束外韧型 ,韧皮部狭窄 ,细胞小 ,不规
则形;木质部发达 ,几连成环 ,由导管 、木纤维和木薄
壁细胞组成 ,在木质部束内侧及两侧 ,有木化的木薄
壁细胞环髓排列 。髓部宽广 ,薄壁细胞中含有大量
淡黄色的橙皮甙结晶 ,针簇状 ,成扇形 。(见图 2)
3.3 叶横切面 上表皮细胞一列 ,扁平长方形 ,排
列整齐;下表皮细胞较小 ,可见非腺毛 。栅栏组织与
海绵组织分化明显 。维管束外韧型 ,形成层不明显。
主脉上 、下两侧有少量厚角组织 。(见图 3)
图 3 长序缬草叶横切面简图
1.上表皮 2.栅栏组织 3.海绵组织 4.木质部 5.韧
皮部 6.下表皮 7.厚角组织
图 4 长序缬草药材粉末特征图
1.导管 2.纤维 3.非腺毛 4.木薄壁细胞 5.木栓细
胞 6.淀粉粒 7.棕色块状物
3.4 药材粉末 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成束 ,主为
网纹 、孔纹导管 ,也可见螺纹导管 ,多破碎 ,长 80 ~
265μm ,直径 13 ~ 58 μm ,壁厚 2 ~ 6 μm 。纤维较
少 ,长梭形 ,长 115 ~ 315 μm ,直径 12 ~ 30 μm ,壁厚
2 ~ 6μm ,具线形纹孔 ,孔沟不明显 。非腺毛由 2 ~ 5
·555·中药材第 26 卷第 8 期 2003 年 8 月
个细胞组成 ,先端渐尖 ,长 378 ~ 567 μm ,直径 24 ~
32μm ,壁厚 3 ~ 6 μm ,疣点明显 。木薄壁细胞单个
散在或数个成群 ,类长方形 、类圆形或类多角形 ,长
40 ~ 145μm ,直径 40 ~ 60 μm ,壁厚 2 ~ 6 μm ,纹孔
圆形或椭圆形 ,分布不均。木栓细胞呈不整齐长方
形或多角形 ,长 35 ~ 70 μm ,直径 30 ~ 70μm ,壁厚 2
~ 8 μm 。淀粉粒较少 ,单粒类圆形或类椭圆形 ,直
径 3 ~ 18 μm ,脐点不明显 。偶见棕色块状物 。(见
图 4)
参 考 文 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7 册 、
第二十卷).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 1999∶6625~ 6626
2 张振学 ,等.药用植物缬草的化学研究进展.中国药物
化学杂志 , 2000 , 10(3)∶226
(2003-03-24收稿)
蛇葡萄根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罗 毅1 陈科力2 詹亚华2
(1.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药学部 ,武汉 430060;2.湖北中医学院药学系 ,武汉 430060)
蛇葡萄根在湖北麻城地区长期以来用于治疗慢
性骨髓炎 ,有着确切且显著的疗效〔1〕 。经调查 ,该
地区所用的蛇葡萄根实际为葡萄科蛇葡萄属 Am-
pelopsis蛇葡萄 、光叶蛇葡萄 、三裂叶蛇葡萄和异叶
蛇葡萄四种植物的根〔2〕。我们已对其形态组织进
行了鉴定〔3〕 ,并从蛇葡萄的根中分离得到羽扇豆醇
等几种成分〔4〕 。为了深入研究和开发蛇葡萄根药
源 ,本文以薄层色谱法对其来源植物所含的化学成
分进行了初步的定性分析 。
1 实验材料 、仪器和试药
1.1 实验材料 蛇葡萄 Ampelopsis sinica (M iq.)
W.T.Wang、光 叶 蛇葡 萄 A.sinica var.hancei
(Planch)W.T.Wang 、三裂叶蛇葡萄 A.delavayana
(Franch.)Planch.和异叶蛇葡萄 A.humul ifolia
var.heterophyl la (Thunb.)K.Koch.的根均采自湖
北省麻城地区(原植物经陈科力教授鉴定),于 60℃
干燥 、粉碎 、过 60目筛备用。
1.2 仪器和试药 939薄层制板器(重庆南岸贝尔
德仪器技术厂),紫外分析仪(日本岛津),SK330HH
超声波清洗器(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微量
定容毛细管(Drumond USA);硅胶 G 、硅胶 GF254
(青岛海洋化工厂 ,化学纯);羽扇豆醇 、β-谷甾醇 、胡
萝卜苷 、儿茶素对照品(湖北中医学院药学系提供),
所用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
2 方法与结果
2.1 取四种来源植物的根的粉末各 2 g ,分别加氯
仿 30 ml ,超声提取 30 min ,滤过 ,滤液蒸干 ,残渣加
氯仿 1 ml溶解 ,作为供试液。另取羽扇豆醇 、β-谷
甾醇 、胡萝卜苷对照品适量 ,分别加氯仿制成每 1
ml含 1 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 2000 年版
中国药典一部附录薄层色谱法项下规定 ,吸取上述
供试液各 6μl 、对照品溶液各 2 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
胶 G薄层板上 ,以甲苯-氯仿-甲醇(5∶4∶1)为展开剂展
开 ,取出 ,晾干 ,喷以 5%香草醛硫酸溶液 ,热风吹至
斑点显色清晰 ,结果见图-A 。
图 蛇葡萄根的薄层色谱图
1.蛇葡萄的根 2.光叶蛇葡萄的根 3.三裂叶蛇葡萄的
根 4.异叶蛇葡萄的根 5a.羽扇豆醇对照品 5b.β-谷甾
醇对照品 5c.胡萝卜苷对照品 5d.儿茶素对照品
2.2 取四种来源植物的根的粉末各 2 g ,分别加丙
酮 30 ml ,超声提取 20 min ,滤过 ,滤液蒸干 ,残渣加
丙酮 1 m l溶解 ,作为供试液 。另取儿茶素对照品适
量 ,加丙酮制成每 1 ml含 1 mg 的溶液 ,作为对照品
溶液。照 200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薄层色谱法
项下规定 ,吸取上述供试液各 6 μl 、对照品溶液各 2
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 ,以甲苯-丁酮-
醋酸乙酯-甲醇-甲酸(7∶1∶1∶1∶0.5)展开 ,取出 ,晾干 ,置
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荧光淬灭斑点 ,结果见图-
B。
3 讨论
由薄层色谱的结果可以看出 ,蛇葡萄根的四种
来源植物的根中均含有羽扇豆醇 、β-谷甾醇 、胡萝卜
苷及儿茶素四种已知成分 ,还含有许多其它相同的
·556· 中药材第 26 卷第 8期 2003 年 8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