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2 卷 第 2 期
1 . a6年 6月
病 毒 学 报
`
CH I NES E J OU R NA LO FV R I O LOG Y
V ol
.
2
Ju ne
No
.
2
1 9 8 6
蛇瓜提取物的抗病毒感染作用和诱
生干扰素的活性 苦
许兆祥 李蕾琴 曲凤珍
(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 )
扭县 本实验证明 , 在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皮下感染前 , 给小白鼠注射 蛇 瓜 提 取物 ( 简称
E
.
T
.
a
.
) 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在感染后给药 , 则小白鼠存活天数可明显延长 , 但其保护作用低 .
给家兔静脉注射 E . T . a . ,血清中可测到 I 型干扰索 , 高峰出现在注射后 2小时 . 经初步鉴定 , 蛇
瓜提取物的有效成份似为某种双链 R N A , 但需进一步确证 .
关 . 祠 蛇瓜提取物 抗病毒感染作用 干扰索诱生剂
本实验室发现 , 葫芦科 的丝瓜等食用植物组织含有干扰素诱生剂 , 业证明在动物 水平上
有抗病毒 感染作用〔卜 3〕。 随后 , 我们继续从葫芦科其它食 用植物中寻找抗病毒物质 , 业 试
图探索含这类物质的植物有无规律性 。 本实验证 明 , 葫芦科的 另 一 种 食 用 植 物— 蛇 瓜T r i c h o s a n th e s a ” 夕“ i” a L · ) , 也含有类似 的物质 。 现 报道于下 。
材料和方法
( 一 ) E . T . 盆 . 的制备 将鲜嫩蛇瓜中未成熟的种子去除 ,切成小块 ,加 S T E ( o . I M N a e l一 o sM T r i s -
。 . 。 。ZM E D T A P H 7 . 2缓冲液 , 然后按文献〔2〕提取和定量 .
( 二 ) 杭乙脑病容感染试脸 实验用刚断奶的 8 ~ 9克昆明种小白鼠 , 腹腔注射以 S T E稀释的蛇瓜 提取
物 , 其剂 t 、 注射时间和次数 , 以及乙脑病毒 (京卫研 1株〔 4〕3 8 ~ 42 代 ) 的感染途 径 ( 1 . P . 或S . C . ) 因实
验而异 . 对照组注射 S T E . 接种的病毒量一般可使对照组小白鼠80 ~ 10 。肠死亡 . 实验动物观察 20 天 。 药
物效果以保护率 ( 药物组小白鼠存活率减对照组小白鼠存活率 ) 表示 .
( 三 ) 在旅免体内份生千扰未 给体重 2 ~ 3公斤的家兔静脉注射 E . T . a , 剂 t 为6 m ` / k `体重 . 然 后
隔不同时间用心内穿刺取血 , 分离血清 , 一 20 ’ C保存 ,待滴定干扰素滴度 .
( 四 ) 千扰众滴定 按文献〔5〕进行 , 用病变抑制法在原代乳兔肾细胞一水泡性口腔炎病毒 ( V S V ) 系
统测定 . 每细胞管接种干扰素 l m l .
结 果
一 、 E . T . a . 对小 白民抗乙脑病毒感染的作用
1
.
E
.
T
. a 对乙脑病毒感染小白鼠的预防作用 实验 鼠皮下感染乙 脑 病 毒 前 18 、 1 2 、 4 小
时腹腔注射 E . T . a , 剂量分别 为 4 0 、 30 。 、 2 0 林g , 对照组注射 S T E 。 结果列 入表 1。 表 1说
明 , 4 0。林g 组的保护率为 65 ~ 75 帕 , 其保护作用较明显而且稳定 ; 2 0 0卜g 组 保 护 率 低 , 为
5 ~ 20 %
, 但小 白鼠存活天 数明显延长 ( 未列入表 内 ) 。
. 中国科学院科学荃金资助课题
收稿 日期 : i o a s年 s月6 日 , 同年 2 0月 3日修回 。
DOI : 10. 13242 /j . cnki . bi ngduxuebao . 000222
2 16病 毒 学 报 2卷
衰 1
T a b
.
l
蛇瓜扭取钧对乙睑脚容皮下感染
小白限的傲防作用
Pr o Phyle a t ie e f fe e t of
E
.
T
.
a
.
on m iec e五 a l le n ged
, i t h JE V s u b e u t a n e o u s l y
2
. 乙脑病毒感染后 E . T . a . 的保护作用
小 白鼠皮下感染病毒 3 . 5, 卜时后 , 分 6 次 注
射 E , T . a . ( 于感染后 3 、 5 、 12小时各注 射一
次 , 以后每隔 1 2小时再 注射 4 次 ) 。 结果保
护率仅 10 弧 , 但其存活天数平均延 长 3 . 7 天
实 脸 号
E却 。 N o - D o s e
( 卜` )
~ 二 .争c5卜-喇1.曰“窗;一`,1臼
存 活 率
S
o r v i v e r
t a t e
( % )
保 护 率
P r o t e e t i o n
t 吕 t e
( % )
( 图 1 ) 。
9 I oQ 卜
一ó0门`ùón
.
11
.
.
//
J卜l乙
4 0 0
3 0 0
2 0 0
对照
C o n t or l
妞0 ( 1 6八 0 )
5 5 ( 1 1 / 2 0 )
2 5 ( 5 / 2 0 )
5 ( 1 2/ 0 )
路撼谧ù份成
.合5
舀0no` 0 0
3 0 0
2 0 0
对照
C o o t or l
6 5 ( 13 / 2 0 )
3 5 ( 7 2/ 0 )
5 ( 1 / 2 0 )
0 ( 0 / 2 0 )
.— ·禁。 .1.一- . t . 丫。 .
尹 , o
存活天歌 ` . r y里甲 a l d a y ,
4 0 0
3 0 0
对照
C o n t or l
6 8 ( 1 3 / 1 9 )
5 0 ( 1 0 2/ 0 )
0 ( 0八0 )
6 8
5 0
图 1 蛇瓜提取物对小白鼠皮下感染乙脑病毒后
的作用
F i g
.
x E f f e e t o f E
.
T
。 a . o n m i e e a f t e r
s u b e u t a n e o u s i n f e e t i o n . i t h JE V
二 、 E . T . a . 在家免体内诱生千扰素 以 S ln g E . T . a . / k g静脉注射家兔后 , 经 2 、 4 、 6
7。 、 IU / m l ( 、图 2 ) 所诱生的干扰素 对 p H 2 . 。
所 以 , 由 E . T . a . 诱生的千扰素为 I 型干 扰素 。
未观察到体温升高 , 说明 E . T . a . 对机体 无毒性
(1.、匆à Jé目心习含ó-一.`工
小时 , 、血清中 的千扰素量分别为 3 6。、 18 。 、
和 5 6℃较稳定 , 而对 65 ℃不稳定 ( 表 2 ) ,
E
.
T
. a 静脉注射家兔后 , 连续测体温 3 天 ,
或无明显毒性 。
, 2 蛇瓜祖 . 钧肠生的千挽介的
~ 费性成
T a b
。
2 S o nr e c五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E
.
T
.
a
.
i n d u e e d i n t e r f e r o n
处 理 干忱素摘度
T r e a t m e n t I n t e r f e r o n t i t e r ( I U /m l )
对照 伪 n t or l 1 6 0
P H Z
一
0 2 0小时 1 6 0
5 6
.
C 3 0, 1 6 0
6 5
.
C 3 0 , 10
姜1 0
偏
招十
注 针后 小时 - . 洲 r - . f r . r s . j e c t 正0 .
图 2 蛇瓜提取物注射家兔后血清 中干扰素水平
F 19
.
2 I n t e r f e r o n l e 丫 e l . i n s e r u tn o f
三 、 蛇瓜提取物理化性质的初步探讨 r a b b i t i 。 j e 。 t e d s。 t r a v e n o 。 : l y w i t h E . T . 。 .
1
.
E
.
T
.
a 的紫外吸收曲线 经分光光度计测定 , E . T . a 的紫外吸 收 曲 线 如图 3 , 证 明
2期 蛇瓜提取物的抗病毒感染作用和诱生干扰素的活性
、 , , `
~ ` 。 _ ~ A 2 6 0 n m ~ _为核酸类物质 , 兰分共书尝 ) 2 。, , 防 ~ ` ~ “ ~ ’ A 2 8 O n m 一 一 ’
2
.
E
.
T
. a
. 对 R N as e 和热的稳 定性 实验 鼠分 3组 , 各组在腹腔 感染 乙脑病毒前 1 8 、 1 2,1 、 时
分别腹腔注射 4 0 0协 g的 E . T . a 、 R N a s e处理过 ! l勺E . T . a . ( o . 1 5M N a C -I o . o ZM T r i s p H 7 . 2 ,
牛胰 RN a s e 2 0林g /m l , 3 7℃ 3 0 产 )和热处卫1过 的 E · T · a . ( 1 0 0℃ 5 产 , 室温 自然冷 却 ) , 比较对
乙脑病毒感染 的保护率 。 结果其保护率相应 为 80 肠 、 5 肠 、
R N as e和热有部份耐受性。 衰 石
T a b
.
3
30帕 ( 表 3 ) , 表 明 E . T . a . 对
某登因千对蛇瓜扭取物杭乙 . 翻
. 感维的形晌
I n f l u e n c e o f 5 0 也 e f a e t o r s
图 3 E . T . a . 的紫外吸收曲线
F i` . 5 U V s p e e t r u m o f E . T . a .
o n t h e a n t i一 JE V i n f e e t i o n
o f E
.
T
.
a
.
处 理 存 活 串 保 护 串
T r e a t口 e o t S O r v i v o r r a t e P or t e e ti o 。
《 % ) r a t e ( % )
E
。
T
. a 。 8 0 ( 1 6 / 2 0 ) 8 0
E
。
T
。 a + R N a s e 6 5 ( 1 1邝 0 ) 5 5
B
。
T
。 a . + 10 0
.
C 5
,
3 0 ( 6八 0 ) 3 0
对 照 0 ( 0 / 2 0 ) 一
C o n t r o l
·
.OM,叭;03.’l
四 、 蛇瓜提取物和鸡胚细胞提取物抗乙脑
病毒感染的比较 据报道 鸡胚细胞〔 6〕 等 外 观
正常的动物细胞含有双链 RN A 。 为了解鸡胚细
胞提取物与 E . T . a .抗 乙脑病毒感染作 用的差
别 , 在相 同条件下 ( 包括提取物 的制备方法 )
对二者进行了比较 。 测定抗病毒感染作用的具
体方法与实验一 、 1相 同 ,所 用剂量都为 4。。林9 .
结果 E . T . a . 的 保护率为 65 ~ 75 肠 , 鸡胚 细胞
提取物的保护率为。~ 5肠 ( 表 4 ) 。
讨 论
本实验证 明 , 葫芦科食用植物蛇瓜提取物
是含一种干扰素诱生剂 , 对 乙脑 病毒感染小白
鼠有很明显的预防作用 , 此结果与我们 以前报
道的葫芦科 其它植物组织 的提取物 的结果相似
〔卜 3 〕。 根据本实验室累积的资料 , 有 以 下现
象值得注意 : ( 1 ) 这 些抗病毒感染物质 都是
千扰素诱生剂 , 其有效 成 份 为 核酸类物质 ,
( 2 )如果某植物 的果实含有干扰素诱生剂 , 则
其种 子芽也可能 含有类似物质 。
以上现象是否属规律性现象 , 尚待确证 。
然而 , 这些现象对从其它植物寻找类似的抗病
裹 4
T a b
.
4
蛇瓜组二和浦肠妞 . 祖玻 . 对乙脸价毒感级小白吸的保护作用比旅
C o m p a r i s o n o f P r o t e c t i o n
t o JE V i n f e c t i o o 10 m i e e
a d xn i n i s t e r e d 贾 i t h E . T . a .
a n d e : t r a e t o f e h i e k
e m b r y o n i e e e l l s
实验号
E x P
。
N o
。
材 料
M a t e r i a l s
存 活 串
S u vr i v o r
r a t e (% )
保 护 率
P or t
e c t i o o
r a t e ( % )
E
。
T
. a 。 扭0 ( 1 6八 0 )
鸡肚细抱姆取物 10 (
E x t r a e t o f
e h i e k e m b r i o o i e
e e l ls
对 照 S (
C o n t r o l
2 12 0 )
I八 0 ) 一
E
。
T
。 a 。 6 5 《 1 3 / 2 0 )
鸡胚细抱提取物 O (
E x t r a e t o f
e
h i
e
k
e m b
r y o n i e
e e l l s
对 照 O (
C o n t r o l
0八 0 )
0 / 2 0 ) 一
12 8病 毒 学 报 2卷
毒感染物质可能有参考意义 。
一般认为核酸类物质 , ds R N A 才能 明显地诱生干扰素 。 实验证明 , 蛇瓜 提 取物 的 紫外
吸收曲线是核酸类物质 , 其抗病毒感染活性对 R N as e有部份耐受性 。 这些性质 与 ds R N A 相
似 。 所 以 , 蛇瓜提 取物中的有效成份可能为某种 ds R N A , 但尚需进一步鉴定 , 才能 确 证 。
据报道 , 外观 正常的 鸡胚细胞〔的等动物细胞含有 d s R N A 。 为了探 讨蛇瓜提取物的前景 ,
我们比较了蛇瓜提取物和鸡胚细胞提 取物的抗病毒感染作用 , 结果前者抗病毒感染作用大大
高于后 者。 从真菌 ( 有病毒感染 ) 〔7〕和蘑菇 〔幻来源的 ds R N A 是一种较强的干扰素诱生 剂 ,
对 R N as e 也有一定的耐受性 , 但它们的原材料来源没有蛇瓜等植物丰富 。 另外 , 人工合 成的
p ol y l · C虽是一 种较好的干扰 素诱生剂 , 但低浓度 R N as e ( 4协g / nI l) 即可使其 失 去活性
〔 , 〕, 而蛇瓜提 取物对 R N o s e ( 20 林 g / m l ) 有一 定的耐受性 。 所 以 , 本实验室发现的植物来源
的干扰 素诱生剂有一定的优点 。
蛇瓜提取物对热 ( 10 ℃ 5 产 ) 也有部份耐受性 。 所 以 , 口 服蛇瓜提取物时 , 是否还能显
示部份活性 , 值得进一步研究 。
参 考 文 献
〔 x 〕 许兆祥等 . 微生物学报 , 2 5 : 6 6 , 1 9吕5
〔 2 〕许兆祥等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 6: 12 , 19 8 4
C 3 〕许兆祥等 : 中华傲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5 : 130 , 1 9 85
〔 4 〕 黄祯祥等 。 微生物学报 , s : 3 2 , 19 5 8
〔 5 〕常见摘毒润实脸技术 , 科学出版社出版 , 第 139 页 , 1日7 8
〔 6 〕 S t e r n e t a l: B i o e h e m i s t r y , 10 : 3 a 3 5 , 1 9 7 1
〔 7 〕 E 1115 e t a l : N a t u er 2 15 : 6 49 , 1 9 6 7
〔 8 〕 A k i r o T s u n o d a : A n n N Y A 5 17 3 : 7 19 , 19 7 0
〔 s 〕 C le r e q E o t a l : A吐 . N Y A 5 17 5 : 魂魂` , 10 7 0
AN T IV IRAL AND IN T E RF E RO N
一
IN DU C IN G AC T IV IT IE S O F
THE EX T RAC T O F T R I C月劝 S刁N T月百5 A N口U I N A *
X u Z h
a o x i a n g L 1 L e i q i n Q u F e n g z h e n
( 1 . ` 诊` t。 * e o f y ` r o lo 夕夕 , C h i . 。 。 e A c a d口m y 0 1 rP e 。 。 。 t `口 e M e d i c a l S e ` e o e e : )
w e r e p o r t e d t h a t i n t
e r
f
e r o n i n d u e e r 15 P r e s e n t i n a n e d ib l e p l a n t
,
L
.
c y -
11” d r i c a . I n t h i s P a p e r w e r e p o r t a n o t h e r e d i b l e p l a n t , T r i c h o s a . t h e s a ” g “ i犯a ,
, h i e h e o n t a i n s s u e h s u b s t
a n e e a l
s o
.
T h e e x t r a e t o f T
.
a n夕“ i n a ( E
.
T
.
a
.
) g
a v e s i g n i f i e a n t p r o t e e t i v 。 a e t i v i t y
w h e n g i v e n t o m i e e p r i o r t o s u b e u t a n e o u s i n f e e t i o n o f J a p a n e s e e n e e p h a l i t i
s
v i r u s
.
A l t il o
u g h s u r v i v a l d a y s o f t h e t r e a t e d m i e e w e r e r e m a r k a b l y p r
o
l
o n g e d
,
1 t s p r o t e e t i v e a e t i v i t y w a s l o w w h e n g i v e n p o s t i n f e c t i o n
.
I n t e r f e r o n i n d u e i n g a e t i v i t J o f E
.
T
.
a
.
w a s d e t e e t e d w h e n i t w a s i n j
e e t -
e d i n t r a v e n o u s ly i n t o r a b b i t
.
T y p e 1 i
n t e r f e r o n w a s f o u n d i n r a b b i t
s e r u m
2期 蛇瓜提取物的抗病毒感染作用和诱生干扰素的活性 129
an d i t
s
l
ev elP e a ked at 2h r a ftr ei n j
e eti n o
.
T h r e
s e u
l t
o fth
eP r eli rn i n r ayi d en ti fi e ati n s o ug gs ets th at th
e aeti vs e ub
-
5t an e ei n E
.
T
.
a
.
s e em s t o b
e a ki n d o fd
s N RA
.
H
ow evr e
,
f u
r t h e r i d e n t i f i e a -
t i o n s h o u l d b e d
o n e f o r e o n e l
u s i v e e v i d e n e e
_
K e y w o r d s
: E x t r a e t o f T r f e h o s a 拄 t h e : a 抓g “ f作 a A n t i v i r a l e f f e e
f e r o n i n d
u e e r
I n t e t 一
. P r o j
o e t su P P
o r t e d b y th
e s : i e n e e F u n d o f th e C h i u e s e A e a d e m y o f S e i o n e e :
.
几株甲型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 ( N A ) 理
化特性和抗原性的比较
王淑凤 杨小平 柳元元
(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 )
以两株甲2型流感病毒株贵 5 7一 1 、 甘“ 一 ( H ZN Z ) 和 两 株 甲3型流感病 毒株 京科 68 一 1 、 德防 74一 3 15
( H 3N Z ) 为代表株 , 测定温度 、 p H及金属离子对感染的鸡胚尿囊液病毒神经氨酸醉 ( N人 ) 活性的影响 ,
并用 N A 交互抑制试验检查贵 5 7一 I N A 与稼防 74 一 1 3 5 N A 之间的N抗原变异情况 .
结果表明 , 在 50 ’ C 加热 30 分钟 4株病毒的N A活性仅下降原活性的 10 肠以下 ; 但“ ’ C 30 分钟加热 , 两株
甲2型病毒 ( H ZN Z ) 的N A活性明显下降 , 仅为原活性的 12 肠以下 , 而两株甲 3型 ( H 3N Z ) 则分别为原活性
的“ 肠及 37 肠 . 根据 P a iu k er 和 T a m 。等的报道 , N Z的活性对 45 ’ C及 56 . C 加温比N l更稳定 . 似乎表明 , 变
异着的 N A 抗原有越来越耐热的趋势 .
用不同p H 的各种酸 、 盐溶液的实验证明 , 酸性环境对 N A 活性的抑制明显 , 有机酸较无机酸更甚 。 被
抑制的N A 活性 , 可用生理盐水透析或在调至酸性的无机盐 ( N a C I 、 K C I 、 C a C I : 、 M g C I :等 ) 溶液中 加
入微最N a N .而得到明显恢复 . 4 株流感病毒经 p H Z 、 。 . 15 M N a C I处理后 , 加入终浓度为。 . 5汤 N a N . , N 人活
性可恢复到原活性 14 ~ 93 肠 , 可见酸性盐环境对N A 活性的抑制部份是可逆的 , 活性恢复的原因不明 .
重金属离子 F e ’ “ 、 F . ” 、 C u +对实验毒株的N A有显著不可逆的抑制作用 , 原因可能是蛋 白变性所致 .
用贵6 了一1和穗防74 一 1 5 的抗血清和它们的单特异性N抗原进行的N A交互抑制试验表明 , 贵 57 一1的抗血
清对艳防 74 一 3 5单特异性N A抗原的抑制 ( N l ) 滴度只是本株滴度的 1 / l 。 , 而柱防 7 4一 135 抗血清对贵 57 一 1
单特异性N A抗原完全无抑制作用 . 经计算 , 贵5 7一 1和德防 7 4一 1 3 5N抗原比为 1 : 1 9 . 空, 表明它们之间发生
了变异 。
由此可见 , 理化因素对N A活性的影响与抗原分析结果相一致 , 都表明两株甲型流感病毒株 N 人之间发
生了明显的抗原变异。
收稿日期: 1 9 . 6年6月 2 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