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白榆的良种选育



全 文 :诊 白 榆 的 良 种 选 育
河南省新 乡地 区 白榆 良种选育协作组
.
.
白榆是我区主要速生乡土民用树种 。 但是 ,
目前栽培的白榆 ,是长期采用种子繁殖的群体 ,
卜体间的遗传差异较大 , 所以 , 白榆具有广泛
的选育性 , 而且也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
据全国种源试验表 明 , 新乡地区白榆优良
种源较多 , 因此 , 我们从 1 9 7 3年起开始了白榆
的良种选育工作 。
一 、 优树的选择
1
. 选优方法
我们在 白榆选优的过程中 , 曾采用 5 株大
树对比法和平均胸径指标法 。 但因白榆主要生
长在庭院和四旁 , 还有散生的孤立木 ,群体小 ,
环境差异大 、 人为干扰多 。 所以 , 运用 5 株大
树对比法有困难 , 采用平均胸径指标法又比较
片面 。 经多次实践 , 我们在白榆选优过程中 ,
采用了百分评比法 , 把数量指标和质量比较结
合起来 , 把候选木按规定树高 、 胸径 、 材积生
长量和干形 、 树冠 、 侧枝粗细和抗性等各种指
标按比例记分 、综合评价 、 得分高的选作优树 ,
作为鉴定对象 。
2
. 选优范围
新 乡地区 白榆选优从 1 9 7 3 年春季开始 ,
1 9 7 7年在全区开展了群众性的白榆良种普查选
优工作 。 普查选优方法是把优树标准交给各县
林业技术人员 , 广为宣讲 ,而后采取队队报优 、
公社初选 、 县复选 、 地区统一评选的方法 。
3
. 选优的结果
1 9 7 7年在全区 6 , 。0 多万株 白榆中 , 初选优
树 2 , 5 0 多株 , 最后评选优树 43 株 。 编号为新
榆 1 一 43 号 。 19 8 。年在省白榆良种选育协作组
领导下 , 按百分评比法进行复查精选 。 新乡地
区有 36 株被确定为省级白榆优树 , 全省共选优
树 5 9株 。
1 9 7 8年 , 经全国白榆考察组评定 , 新榆 13
号 (豫榆 8 0 2 4 ) 为细皮 白榆 “ 模式株 ” 、 新榆
18 号 (豫榆 8 0 4 5 ) 为钻天 白榆 “ 模式株 ” 。
二 、 子代测验
我们对选出的 白榆初选优树进行了无性系
测验和半同胞子代测验 , 探索实生和无性系利
用的潜力 , 以取得最佳的改良效果 。
1
. 优树无性系测验
( 1 ) 试验地自然条件
19 81 年 3 月在孟县林科所建 白榆优树无性
系测验林 。 该所位于北纬 3 4 “ 2 5 ’ 、 东径 1 12 “ 4 1 ,
属华北暖温带半干旱地区 。 据孟县气象站 10 年
的记录 , 年平均气温 13 . 9 O c , 绝 对最 高气温
4 2
.
8

C , 绝对最低气 温 一 1 8 . 3 O C , 年 降 水 量
6 7 5
.
9毫米 ; 相对湿度 69 % ; 全年无霜期 2 08 天 。
海拔 2 30 米 。 试验地为太行山前冲积扇 , 土壤
为中壤质褐色土 , P H 值 7 。
( 2 ) 试验材料和方法
9] 8 0 年选定省级 白榆优树 59 株 , 编 号为
8 0 01 一 8 0 5 9号 , 我们用其 中40 株优树开展 了无
性系测验 , 对照为未经选择的 50 株一般白榆 。
优树的苗木系由优树所在县于当年采用嫁接方
法培育成的 1年生苗 , 19 8 1年 3 月集中于孟县
林科所 , 进行无性系比较试验 。
田间造林试验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 , 四
次重复 , 每小区 6 株 , 株行距 3 x 4 米和 3 x
3 米 , 四周栽植 两 行 或多 行保护树 。 总面积
2 9
.
2亩 , 共 1 , 8 5 1株 , 其中试验树 9 9 6株 。
( 3 ) 试验结果与分析
19 8 4年 7 月 3一 7 日对 4 年生 白榆无性系
测验林的树高 、 胸径和各种形质指标进行了全
面调查 , 对胸径和主干材积进行了变量分析和 、
F 值检验 (见表 1 , 3 ) 。
DOI : 10. 13456 /j . cnki . l ykt . 1985. 04. 001
农 1 脚 径 变 t
变异原因
{
平方和…自由度…变量
分 析
F 值 I F 。 . 。。 }F 。 . 1 0
无性系间
区 组 间
机 误
总 和
8 9
.
6
1 3
.
2
1 5
.
4
1 1 8
.
2
5
}
4
{
0
)
91
4 0
3
1 2 0
1 6 3
.
, 。二 { , , 。 } , , 。…5
由表 1 看到 , 无性系间胸径生长量差异极
显著 , 经 L S R 值测验 , 胸径生长量 , 8 0 5 3 、
8 0 3 0

8 0 2 4

8 0 5 2和 8 0 2 8等五个无性系与对照
相比 , 差异显著 , 差异极显著的有 8 0 3 3 、 8 0 4 6
和 8 0 01 等三个无性系 (见表 2 ) 。 分析结果表 今
明 : 在比较试验林内 , 优良无性系年平均胸径
生长量为 3 厘米 , 预计要比普通 白榆成材期缩
短 4一 5 年 。
表 3表明 , 各无性系间主干材积差异极显
著 。
经 L S R 值测验 , 主干材积增 长 量 与 对
八OR八0J.1勺自度J月性…2Onj.二
.
.
衰 2 白楠无性系测脸林各系号脚径平均差异比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 二 …圳赢阿丽嘛称羹舔丽诃画
.…nUné内.0j .l
.
1
,
-J |训侧e川州月1引司
0
嗯1,.ùn`Q自左ō46n
|
.
|
|ì旧|腼巴L阮四价ró
门rn`两了了44OJnD八匕21Q甘1110自O八nJ46几DRù一吕83.…
.寮
斗`OJOùa八曰76QU9ú一匕咋`7SRb9QU
食.介命寮 每ùlCaJ .1gd4A立
néóUnCULJ门10工
J.11人,,
l
!…1..8 0 3 3
8 0 4 6
8 0 0 1
8 0 5 3
8 0 3 .
8 0 2 4
8 0 5 2
8 0 2 8
8 0 4 8
8 0 3 4
8 0 3 2
8 0 1 9
8 0 4 5
8 0 5 7
8 0 5 9
对照
.
5 0
.
2 6
.
9 7

8 0
.
7 5
.
7 0
.
6 5
.
6 3
.
5 4
.
5 1
.
3 3
.
3 1
.
1 5
.
1 0
.
0 9
.
6 6
1 7
.
1 9
.
0
.
2 9
0
.
4 6
0
.
5 1
0
.
5 6
0
.
6 1
0
.
6 3
0
.
7 2
0
.
7 5
0
.
9 3
.
0
.
9 5
.
1
.
1 1 .
1
.
1 6 .
1
.
17二
1
.
6 0二
`。
}
o
, 5
1
0
, 7
}
.
2 6
}
.
2 9】0
4 7
1
0
4 9
1
0
6 5】o
7 0
}
0
7`】o
1 4 11

0 7】0
, “
{
0
` ”
}
0
3 7
{
o
3 ,
1
0
5 5
1
.
6 0
1
0
6 `
l
u
0 4旧

1
0
` 4】u
3 2
}
g
3 4
{
0
5 .
1
.
5 5
}
0
5 6】0
9 9旧
`“
{
0
3 0
}

3 2
}
o
4 8…0
5 3
{
O
5 4
{
U
9 7 }0
2`
}
0
2 3
}
o
3 ,
{
.
4 4】u
4 5】0
6 8旧
2 . 10
3 6!0
.
1 8 }0
.
16
4 11Q
.
2 3 10
.
2 1旧 . 0 5
8 4
奇 命
4“
}
0
· “ 4
{
0
· “ …o · 。 6…0
8 5旧 . 6 7旧 . 6 5 }0 , 4 9 10 4 4 }0
Q目O`11J.l l,1刁.,`胜人JICà,`11几J厂1.,l` .1人立,
.
I11
.,厅性
注 : . 为差异显著 , 帝 .为差异极显著。 参加试验有 .4 个无性系 ,
主一……表 3 干 材 积 变 t 分 本表
只列出其中的 1 5种 。

变 异 原 因 } 平 方 和 自 由 度 } 变 F 0 . 0 5 F 0 . 0 -
无 性 系
区 组


0
.
0 0 6 4 6 7 3
0
.
0 0 0 5 8 6 9
0
.
0 0 1 9 9 2 7
0
.
0 0 9 0 4 6 9
4 0
3
1 2 0
1 6 3
0
.
0 0 0 16 1 7
0
.
0 0 0 19 5 6
0
.
0 0 0 0 1 6 7
9
.
6 8二间误和
照相比 , 8 0 0 3 、 8 0 4 5 、 8 0 0 8和 8 0 3 2等四个无性
系差异显著 ; 而 8 0 2 4 、 8 . 3 3 、 5 0 5 3和 8 0 5 2等四
个无性系差异极显著 。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
4 年生的优良无性系单株平均材积达 0 . 0 4 0 2 5
立方米 , 为一般植株的 1 38 % 。
2
. 白榆优树半同胞子代测验
( 1 ) 试验地自然条件
1 9 8 2年 3 月在孟县林场建立了白榆优树半

同胞家系子代测验林 。 该场位于北纬 34 0 50 ` ,
东径 1 1 2 “ 4 0 ` , 海拔 一17米 。年平均温度 1 4 . 2 ” C ,
` 绝对最高气温 42 . 8℃ , 绝对最低气温 一 17 . 9℃ ;
年降水量 61 7 . 5毫米 , 相对湿度 6 % 。 全年无
霜期 2 09 天 。 试验地设 置在黄 河滩上 , 成土母
质为黄河沉积的粉沙土 , 土壤肥力中等 , P H 值
7

( 2 ) 试验材料和方法
我们用 19 8 0年全省选定的 59 株 白榆优树中
的 45 个家系进行子代测验 , 对照为 当地产的一
般白榆的混合种子 。 ` 当年由优树所在县分别采
集优树种子 , 集中在 新乡县 林科 所分 系号播
种 , 进行了苗期比较 。 培育成 2 年生苗后 , 于
1 9 8 2年 3 月在孟县林场 营造 半同 胞家 系试验
林。
裹 ` 4 胸 径 变
半同胞家系试验林 一采用 随机 完全 区组设
计 , 6 次重复 , 每小区 7 株 , 单行排列 , 株行
距 4 x 4 米 , 区组间以一行沙兰杨相隔 , 四周
栽植一行保护树。 试验林总面积 61 . 5 亩 , 共
2
,
56 5株 , 其中试验树 1 , 8 90 株 , 区组界和保
护树 6 7 5株 。
( 3 ) 试验结果与分析
19 8 4年 7 月下旬对 3 年生白榆半同胞家系
试验林的生长量和各种形质指标进行了全面调
查 , 并对胸径和树高进行了变量分析和 q 检验
(见表 4 、 5 ) 。
由表 4 看到 , 家系间胸径生长量差异极显
著。
通过 t 值测验 , 胸径生长量与对照相比 ,
均无显著性差异 。
t 分 析
变 异 来 源 } 自 由 度 } 平 方 和 } 变 F 值 F 。 . 0 5 I f ’ 。 . 。 -
4 5
5
2 2 5
2 7 5
1 5 1
.
0 5 0 7
1 2 9
.
4 16 4
3 5 5
.
3 3 3 6
3
.
3 5 6 7
2 5
.
8 8 3 3
1
.
5 7 9
2
.
1 2 5 8
1 6
.
3 9 2 2
间和误系组家区机总

由表 5 可以看出 , 家系间树高生长量差异
均不显著。
试验表明 ,优树半同胞子代间差异不显著 ,
原因是在 自由异花授粉情况下 , 亲本的基因型
表 5 树 高 变 盈 分 析
变异来源…自由度…平方和…变量…F 。 …F 。一…一
客系吧1` 5 {3 ,
· `
1
0
·
8 3
{
` · 2 } ` · ` 3 】` · 6 6
资组卿 ) 5 {_ 5 9 · 7 4 1, ` · 9` 8… { …习
) 资 } 2 2 5 }` 5 4 · 3艺{。 · 6 9 ; { }总 和 】“ 7 5 ! 1 } l {
不能保持 。 因此 , 我们只能根据无性系测定结
果 , 选定优良无性系繁殖推广 。 根据测验初选
出的 8 0 2 4 、 8 0 3 3 、 8 0 52 、 8 0 4 5等四个优 良无性
二 系 , 都具有树冠小 、 树干圆满通直 、 分枝角度气、 、 耐寒等优良特性 , 因此进行了繁殖推广 .
三 、 优良无性系的繁殖推广
1
. 推广情况
为及早把选出的优良品种应用于生产 , 我
们用边比较 , 边繁殖和逐步筛选提高的方法进
行推广 。 几年的实践证明 , 苗期表现突出的优
良无性系 , 多数在试验林中表现也好 。 由于扦
插繁殖成活率低 , 我们根据 ilf 外的经验 , 采 川
了嫁接方法繁殖优 良无性系。 到 19 8理年为 :l ,
我们已在全区繁殖推广人选的优 良无性系嫁接
苗 2 19 . 5万株 。 其中营造试验林 5 50 亩 , 丰产林
2 , o ” 亩 , 其余均由农民栽植在四旁 , 同时也为
外地提供了不少接穗 。
2
. 白榆优良品种生长情况
根据我区群众栽培白榆的习惯和栽培白榆
的技术条件 , 我们在武险县城关乡万花村 , 木
城镇王李庄 、 阳城乡南关村建立了 10 个 自榆良
种示范户作为观测点 。 据调查 , 武险县万花村
19 8 1年栽植的 8 0 2 4优良品种 , 当年最大 单株胸
径生长 5 . 4 厘米 , 比对照高 70 % ; 平均胸径 3
厘米 , 比对照提高 1 倍 。 据 19 8 4年 7 月在武险
县对 0 1个示范户进行调查 , 8 0 2 4 号与对照相
比 , 3 年生时胸径提高 18 % , 材积提高 60 % ;
4 年生时胸径提高 18 % , 材积提高 63 % 。 据获
嘉县林科所调查 , 4 年生 8 0 5 2 号 白榆与对照
比 , 树高增加 17 . 4 % , 胸径增加 7 . 8% , 材积
增加 37 % 。 四年生 8 0 4 5号白榆与对照比 , 树高
增加 15 . 2% , 材积增加 15 . 4% 。
3
. 良种白榆的适应性
从我区多点试验的结果和推广情况来看 ,
白榆优良无性系 8 0 5 2 、 5 0 3 3 、 8 0 2 4和 8 0 4 5对我
区不同土壤和气候条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 表
现出明显的速生特性 。 近几年 , 辽宁 、 黑龙江 、
山西 、 陕西 、 新疆 、 甘肃 、 宁夏 、 安徽 、 湖北 、
糊南等省从我区引种 8 0 5 2等优 良品种 , 生长表
现均较好 。 如 山西夏县引种 8 0 3 3白榆 , 1 年生
时比当地一般白榆 胸径 增加 40 % , 树高增加
85
.
3%

8 0 4 5 白榆引种到辽 宁铁岭 地区林科
所 , 不仅未发生 冻害 , 而且生长快 , 材积超出
当地白榆 40 %以上 , 在武汉材积超出当地白榆
16 %左右 。
为了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 , 我们坚持
了良种 良法一起推广的做法 , 在栽培方式上采
用大株距适当稀植和适时疏伐 , 在树体管理上
推行及时剪除竞争枝 , 以形成通直圆满的树干
等技术措施 。 为普及良种栽培技术 , 我们每年
裹 6 各无性系材积增产效益
定期到示范点进行技术指导 , 同时还将栽培管
理技术与苗木一起提供给用户 。
截止 19 8 4年 , 新乡地区已繁殖推广 8 0 5 2 、 每
8 0 5 3

8 0 2 4

5 0 4 5等白榆无性系共 2 1 9 . 5万株 。
现根据孟县林科所无性系测验林的测验结果和
调查数据 , 计算了良种白榆造林 5 年时的木材
增产效益 (见表 6 ) 。
四 、 小结
1
. 新榆 43 号 、 新榆 2 号 、 新榆 13 号和新
榆 18 号的胸径均超出对照 4 . 6一 17 . 2% , 其材
积超出对照 20 . 6一 54 . 6 % 。 同时 , 具有树干通
直圆满 、 树冠小 、 分枝角度小 、 适应性广 、 耐
寒等优良特性 ,可以推广 ,但要注意栽植密度 。
2
. 半同胞家系子代测验表明 , 4 个家系
与对照比 , 其胸径和材积均无显著差异 , 这是
由于实生繁殖法 , 家系子代发生基因分离和重
组 , 以及不明来源父本授粉使优树的特性发生
了变化 , 表现为优树实生子代的生长不如无性
系子代好 。 因此 ,公须用无性系繁育白榆良种 。
.3 白榆优 良无性系新品种抗病性强 , 对棋
天牛有一定的抗性 ,对榆兰金花 虫抗性不明显 。
在推广新品种时要注意治虫 , 并要重视选育抗
虫性强的良种 。
(责任编辑 吴秉宜 )
略闷 `嘴

平均单株{平均单株材 积 }增产材积
总株数 }总增产值
迎订购国内外
杨树病害幻灯片品 系
新榆43 号
( 8 0 5 2 )
(米 3 ) { (米 3 ) (万株 ) } (万元 )
0
.
0 3 9 4 0
.
0 10 3 3 2
.
9 6 7
.
7 7 4
树龄.5
新榆 2 号
( 8 0 3 3 )
.
0 4 1 5 0
.
0 12 4 4 3
.
9 1 0 8
.
8 7 2n
!
.几皿下.几1
|饰|一队丫1.巨sel
新榆 13 一号
( 8 0 2 4 )
0
.
D 4 5 0 0

D 1 5 9 8 7
,
8 2 7 9
.
2 0 4
新榆 18 号
( 8 0 4 5 )
0

0 3 5 1 0
.
0 0 6 0 5 4
.
9 6 5
.
8 8
对 照 5 } 0 。 0 2 9 1
为了满足农林院校 、 农林科研机构以及行
政机构的教学 、 科研及宣传活动的需要 , 根据
多年积累的资料 、 标本以及实践经验制作了一
套 “ 国内外杨树病害幻灯片” 。 本套幻灯片内
容包括病害症状 、 病原菌形态特征 、 电镜照片
等 , 画面清晰 、 形象生动 。 全套共计 12 0 张 ,
其 中彩色 、 黑白片约各半。 每套售价 1 50 元 (包
括寄费、 片盒 、 目录 及录 音磁 带一盘、 包装
等 ) 。 欢迎各单位来人来函订购 。
地址 : 北京万寿山后中国林科院
开户银行 : 北京市海淀区农业银行
帐号 : 5 0 1一 37
中国林科院中林科技开发服务公司
注 : 每立方米按 2 0 元计算。
一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