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优良饲用及覆盖植物———热研 17号爪哇葛藤
陈志权 , 白昌军* , 刘国道 , 虞道耿 , 王文强 , 李志丹 , 何华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海南儋州 571737)
摘要 热研 17号爪哇葛藤是热带地区重要的覆盖作物 ,也是良好的豆科青饲料。介绍其特征特性 ,饲用价值、利用方式以及栽培技术 ,
为其的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爪哇葛藤;特征特性;饲用;覆盖;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Q949.75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7)30-09532-02
热研 17号爪哇葛藤[ Pueraria phaseoloides(Roxb.)Benth.
cv.Reyan No.17] ,属豆科葛属多年生藤本植物 ,原产印尼爪
哇。热研 17号爪哇葛藤营养丰富 ,适口性好 ,是优良的高蛋
白豆科饲料作物;同时具有生长势强 、覆盖密 、宿根性强 、持
久和耐荫蔽等优点 ,又是种植园的优良覆盖作物;其根瘤丰
富 ,还有改良土壤的作用。因此 ,在热带农业生产系统中 ,热
研 17号爪哇葛藤是极具潜力的多用途豆科植物 ,发挥了其
饲料 、肥料和水保功能 ,对热带 、亚热带地区的草地畜牧业和
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1 植物学特征及生态学习性
1.1 植物学特征 热研 17号爪哇葛藤植株分枝较多 ,枝条
向四周伏地生长 ,有缠绕性 ,一年生枝条长 5 ~ 6 m ,茎节生根
并具有根瘤 ,能形成次生或二级枝条 ,茎及分枝均具有褐色
粗毛;三出复叶 ,小叶阔 ,中间小叶较大 ,菱形 ,长 6 ~ 10 cm ,
宽 4.5 ~ 9.0 cm ,侧生小叶较小 ,偏斜 ,全缘或不规则的三裂 ,
叶腹面呈绿色 ,背面灰白色或灰绿色 ,密被柔毛 ,叶柄长 5~
10 cm ,密生褐色开展的长硬毛;托叶小 ,披针形 ,长 2~ 3 cm ,
有线条;总状花序腋生 ,长 8~ 15 cm 或更长;花淡紫色 、紫色
或白色 ,长 0.8 ~ 1.2 cm;荚果近圆柱状 ,长 5 ~ 8 cm ,宽约为
0.4 cm ,革质 ,稍被紧贴的长硬毛 ,开裂后扭曲;种子小 ,长椭
圆形 ,深褐色或棕黑色 ,千粒重 12 g ;染色体数 2n=22(24)。
1.2 生态学特性 热研 17号爪哇葛藤喜高温多湿 ,属短日
照植物 ,在年降雨量为 1 200~ 1 500mm的热带气候条件下生
长良好。最适合在 pH值 4.0~ 5.5的土壤生长 ,耐瘦瘠和酸
性土壤 ,能在沙土上生长 ,但在肥沃的黏土和冲积土上生长
最茂盛。根深 ,宿根性强 ,并具有贮藏养料的锥根 、较耐旱 ,
有利于越冬再生。喜阳 ,但较能耐荫蔽 ,若荫蔽度在 60%以
上 ,则长势减弱 ,并会逐渐死亡。不耐寒 ,在广东湛江地区即
呈半落叶状态 ,在海南岛 ,冬季若遇上寒害 ,会有少量的叶子
干枯 ,来年 5月左右又恢复生长。藤蔓扩展能力极强 ,可形
成 40~ 60 cm厚的覆盖层 ,幼藤不耐践踏和重牧。热研 17号
爪哇葛藤生长速度快 ,定植后 3~ 4个月就可形成 60 ~ 80 cm
的密草丛 ,并攀援爬上灌木等树上 ,从而能有效地控制杂草
的侵入。热研 17号爪哇葛藤可与坚尼草 、王草 、蝴蝶豆和毛
蔓豆混种建植人工草地。
在海南岛 ,热研 17号爪哇葛藤于 11月初即有少量花蕾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基础平台建设项目(2005DKA21000)。
作者简介 陈志权(1978-),男 ,海南万宁人,研究实习员 ,从事热带牧
草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 2007-06-01
出现 ,11月下旬开花 ,翌年 2 ~ 3月种子成熟 ,但爪哇葛藤仅
在海南的东方 、万宁等部分地区能良好结种 ,在其他地方因
受到低温 、虫害等影响而结种很少或不能结种。若搭架让其
攀援生长 ,可提高种子产量。
2 生产性能
2.1 生物产量和种子产量 热研 17号爪哇葛藤在海南种
植 ,年干物质产量为 2 480.5~ 3 143.8 kg/hm2 。在云南思茅
建植当年干物质产量为 3 290 kg/hm2 ,第二年产量为 4 250
kg/hm2。在海南种植的热研 17号爪哇葛藤 ,若采取虫害防
治 、搭架 、花前增施磷肥等管理措施 ,则能使种子产量达到
170 ~ 240 kg/hm2。
2.2 营养与饲用价值 热研 17号爪哇葛藤营养价值丰富 ,
2003年在海南种植 ,测定结果表明 ,粗蛋白含量为 19.26%,
粗纤维含量为 35.75%,粗脂肪含量为 1.29%,无氮浸出物含
量 7.66%,灰分含量为 37.99%,钙含量为 1.38%,磷含量为
0.16%。其营养价值并不亚于柱花草。
适口性好 ,优于山蚂蝗和蝴蝶豆。在海南用山蚂蝗 、热
研 17号爪哇葛藤等豆科牧草进行海南黑山羊的饲喂试验 。
结果表明 ,羊每天的采食量以新鲜的热研 17号爪哇葛藤为
高 ,而且与其他参试豆科植物相比 ,具有较高的干物质和粗
蛋白的消化率 。
3 主要用途
3.1 饲用价值 热研 17号爪哇葛藤营养价值丰富 ,适口性
好 ,是优良的高蛋白豆科饲料作物 ,每年可刈割 2 ~ 4次 ,年
干物质产量 3 000 kg/hm2 左右。在热研 17号爪哇葛藤草地
上可放牧饲养牛和猪 ,也可将其同象草 、臂形草等多种禾本
科牧草混播 ,以提高草场的营养水平。爪哇葛藤还可用来加
工成干粉饲喂各种家畜和家禽。
3.2 生态价值 热研 17号爪哇葛藤是目前热带地区最重要
的覆盖作物。由于它长势好 ,覆盖密 、持久和耐阴等 ,特别宜
于在橡胶园及椰子园等种植园中间种作为覆盖植物。如海
南省国营三门坡农场在橡胶园中种植热研 17号爪哇葛藤作
为覆盖作物 ,其优点如下:①调节土温 。覆盖地日均温 22.1
℃,日夜温差 2.3 ℃,裸露地则分别为 24.5℃和 4.9℃。温差
的减少可减缓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 ,保持水分 ,有利于橡胶
树的生长。②保持土壤水分。覆盖地土壤含水量较裸露地
高 ,在 0~ 15 cm土层高29.5%,在 15~ 20 cm土层高5.2%,在
35 cm以下土层才趋于接近。③增加土壤肥力。据分析 ,热
研 17号爪哇葛藤蔓叶干物质含氮 3.96%,磷酸0.23%,氧化
钾 1.4%,钙 1.27%,氧化镁 0.83%。因此 ,可将热研 17号爪
安徽农业科学 , 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07 , 35(30):9532-9533 责任编辑 罗芸 责任校对 李菲菲
哇葛藤刈割作为压青材料 ,作绿肥。据分析 ,热研 17号爪哇
葛藤覆盖土壤含氮 0.234%,有机质 3.998%,而天然植被土
壤含氮 0.193%,有机质 3.727%;热研 17号爪哇葛藤覆盖地
速效氮含量 0.001%,茅草地只有 0.000 8%。 ④促进橡胶树
生长和产胶 。在同一林段或毗邻林段中 ,有覆盖的和无覆盖
的橡胶树比较 ,同期的增长量高 16.0%,产胶量提高 15.3%
~ 35.2%,有覆盖的树冠茂盛 ,树皮光滑 ,冬季落叶少且迟。
⑤提高管理功效 。因热研 17号爪哇葛藤作为覆盖作物 ,可
免除草等大量工作 ,且就地有大量的压青材料 ,故有覆盖林
段平均每人可管理 6.3 hm2 ,无覆盖的只能管理 3.3 hm2 ,成本
也降低了 30%左右 。
3.3 药用价值 热研 17号爪哇葛藤不但是优质天然牧草 ,
也是常用防治牲畜和家禽疾病的中草药 ,具有饲药合用的特
点。热研 17号爪哇葛藤块根作为中草药 ,具有发汗解表 、止
吐 、解毒 、生津止渴 、清热凉血 、抗菌消炎 、抗过敏 、抗病毒 、抗
自由基 、抗氧化 、防癌和增强肌体免疫力等功效。此外 ,爪哇
葛藤能促进唾液腺分化 ,具有促进动物的消化和吸收 ,增强
动物食欲和合成代谢的功能 ,以及减少能量消耗 ,是牲畜和
家禽的天然催肥中草药剂。
4 栽培技术
4.1 繁殖方式
4.1.1 插条繁殖。在覆盖层上面或边缘爬地的一年生蔓
中 ,选带紫色 、粗壮(直径 3 mm)、节上长有 3 mm左右白色根
点的蔓 ,截取其顶端 5节以下和基部木栓化处以上部分作插
条。每苗具 3个节 ,带少量的叶 ,两端的茎蔓剪至离节 3 cm
左右 ,过长会失水干枯。由于插条极易失水 ,因此阴雨天种
植为宜 ,并且最好是随剪随种。种前需充分犁耙整地 ,除净
杂草 ,按行距 1 m开沟 ,沟深 15~ 20 cm种植 ,或挖穴种植 ,穴
长 30~ 40 cm ,深 15~ 20 cm ,宽约 20 cm。插条靠穴壁或沟边
斜插 ,两节入土 ,一节露出与地面齐平 ,盖土 10 ~ 15 cm ,踏
实。视地力情况施足基肥 ,一般施腐熟有机肥 7 500~ 15 000
kg/hm2 ,过磷酸钙 150~ 200 kg/hm2。另还可采用插苗压蔓法
定植 ,其方法是 ,选用粗壮整齐的茎蔓作种苗 ,基部插入植穴
后 ,长蔓按种植方向伸直 ,然后每隔一节用泥土压在节上 ,使
其生根生长 。此法成活率高 ,但种苗用量大。
4.1.2 种子繁殖。热研 17号爪哇葛藤种皮坚硬 ,播种前需
进行种子处理 ,可用沙擦法(用与种子等量的细沙同种子混
合后在石臼中轻舂 10 ~ 20min擦破种皮 ,使其易吸水)、热水
处理法(用 70 ℃热水浸种 4 ~ 5h ,将膨胀的种子取出 ,未膨胀
的种子再重复处理分离 3次 ,最后剩下的用 80 ℃热水浸种)
和浓硫酸处理法(用种子重量 1/10的 98%浓硫酸与种子掺
合 ,放置 10min ,然后将种子取出 ,在清水中清洗数次晾干备
用)三种方法。在海南 3 ~ 4月份即可开始播种 ,挖穴点播 ,
株行距 50 cm×100 cm或 100 cm×100 cm ,播种前施腐熟有机
肥 7 500~ 15 000 kg/hm2和过磷酸钙 150~ 200 kg/hm2 作为基
肥。每穴播种 3~ 4粒种子 ,盖土 2 cm。
4.2 田间管理 热研17号爪哇葛藤在种植后 10~ 15 d内进
行补苗。若幼苗生长不好 ,还应施浓度为 0.5%尿素水肥以
促进生长。苗期生长缓慢 ,在未完全覆盖地面前应每月除草
一次 。
4.3 放牧利用或刈割 一般人工草地建植 2~ 3个月以后方
可放牧利用 ,适于轮牧 ,轮牧间隔期 6~ 8周。刈割利用时 ,
年刈割 3~ 4次 ,刈割高度 30~ 50 cm。
4.4 种子生产
4.4.1 选地。由于低温干旱影响到热研 17号爪哇葛藤结
荚 ,所以应选择高温多雨的地区作为种子生产田。
4.4.2 喷药防虫。豆角螟为害花蕾是种子减产的主要原
因 ,应在现蕾期开始喷药 ,初期每周喷药一次 ,以后每 2周喷
一次 。药剂可用 90%敌百虫 600倍液 ,或用灭扫利 700倍液 ,
或杀虫好 1 500~ 2 000倍液。
4.4.3 搭架。可使藤蔓接受更多阳光 ,增加花序数量及结
荚率 ,种子也较饱满。一般在种植后的 2 ~ 3月搭架让其攀
援生长。但如只搭架不防虫 ,则无增产作用 。
4.4.4 花前增施磷肥 。在开花前 ,施磷肥 150 kg/hm2 ,可有
17%~ 46%的增产作用。
参考文献
[ 1] 刘国道.海南饲用植物志[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0:152-
155.
[ 2] 陈默君 ,贾慎修.中国饲用植物[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489-
500.
[ 3] 奎嘉祥 ,钟声 ,匡崇义.云南牧草品种与资源[M]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 2003:93-96.
[ 4] 陈焕镛.海南植物志:第二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65:320.
(上接第 9473页)
[ 7] WEISBURG W G , BARNS S M , PELLETIER D A , et al.16S ribosomal DNA
amplification for phylogenetic study[ J] .J Bacteriol , 1991 ,173:697-703.
[ 8] 李钧敏,边才苗.几种细菌质粒抽提方法的研究[ J] .环境科学与技术 ,
2004, 27(5):9-12.
[ 9] KAHNG H Y , NAM K , KUKOR J J , et al.PAH utilization by Pseudomonas
rhodesiae KK1 isolated from a former manufactured-gas plant site[ J] .ApplMi-
crobiol Biotechnol , 2002, 60:475-480.[ 10] JEON C O ,PARKW ,PADMANBHAN P , et al.Discovery of a bacterium, with
distinctive dioxygenase , that is responsible for in situ biodegradation in conta
minated sediment[ J]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3, 100, 13591-13596.
[ 11] WILSON M S , HERRICK J B, JEON C O , et al.Horizontal transfer of phnAc
dioxygenase geneswithinone of two phenotypically and genotypically distinctive
naphthalene-degrading guilds from adjacent soil environments[ J] .Appl Environ
Microbiol , 2003 ,69:2172-2181.
[ 12] UZ I , DUAN Y P , OGRAM A.Characterization of the naphthalene-degrading
bacterium, Rhodococcus opacus M213[ J] .FEMS Microbiol Lett , 2000, 185:231
-238.
[ 13] DAANE L L , HARJONO I , ZYLSTRA , et al.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degrading bacteria associated with the rhizo-
sphere of salt marsh plants[ J] .Appl EnvironMicrobiol ,2001,67:2683-2691.
[ 14] SHIDA O ,TAKAGI H ,KAKOWAKI K ,et al.Proposal for two new genera , Bre-
vibacillus gen.nov.and Aneurini-bacillus gen.nov[ J] .Int J Syst Bacteriol ,
1996, 46:939-946.
[ 15] KATOH S , HARUTA S , CUI Z , et al.Effective cellulose degradation by a
mixed-culture system composed of a cellulolytic Clostridium and aerobic non-
cellulolytic bacteria[ J] .FEMS Microbiol Ecol ,2004, 51:133-142.
953335卷 30期 陈志权等 优良饲用及覆盖植物———热研17号爪哇葛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