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丝棉木金星尺蠖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杨代凤 1, 2 , 胡桂珍 3 , 顾俊荣 2 , 张 青2 , 周新伟 2 , 邓金花 2 , 马锦义 1
(1.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5;2.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苏苏州 215155;
3.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植保站 ,江苏苏州 210028)
摘要:丝棉木金星尺蠖(CalospilossuspectaWarren)是危害大叶黄杨的一种重要害虫 ,发生严重时可将大叶黄
杨叶片全部吃光。 2004 ~ 2005年观察研究了此虫在苏州地区的生物学特性。该虫每年发生 3 ~ 4代 , 世代重叠 ,
以蛹越冬 ,一代成虫初见期在 3月中下旬 , 各代幼虫盛发期为 4月下旬至 5月下旬 、 6月上旬至 7月上旬 、7月下
旬至 8月中旬 、 9月下旬至 10月下旬。防治的理想药剂为菊酯类农药 ,经试验 , 用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 500、
2 000倍液喷雾 ,药后 3 d的防效分别为 95.54%、91.79%, 药后 7d的防效分别为 100%、94.57%。
关键词:丝棉木金星尺蠖;生物学特性;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07)06-0091-02
收稿日期:2007-05-16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基金(编号:6210479)。
作者简介:杨代凤(1968—),女 ,江苏高邮人 ,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作
物病虫害的防治研究。 Tel:(0512)66705835;E-mail:dfyang98@
yahoo.com.cn。
丝棉木金星尺蠖(CalospilossuspectaWaren)又
名丝棉木金星尺蛾 ,属鳞翅目尺蛾科 [ 1] ,是园林观
赏植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国内主要分布于华东 、华
北 、西北 、中南等地区;国外分布于日本 、朝鲜 、俄罗
斯 。该虫主要危害丝棉木 、大叶黄杨 、欧洲卫茅 、扶
芳藤 、榆 、柳 、槐等园林植物 [ 2] 。近几年随城市绿化
的发展 ,大叶黄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此虫在苏州地
区危害日趋严重 ,不少地区的大叶黄杨球 、大叶黄杨
绿篱的叶片被吃光 ,甚至全株枯死 ,严重影响了大叶
黄杨的正常生长及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笔者于
2004 ~ 2005年对丝棉木金星尺蠖开展了调查研究 ,
基本掌握了其发生危害规律及控制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丝棉木金星尺蠖生活史的观察
1.1.1 室内饲养观察 [ 3] 采用高 10 cm、直径 7 cm
的广口玻璃瓶 ,里面放入鲜嫩的大叶黄杨枝条 ,在枝
条上接入丝棉木金星尺蠖 5龄幼虫 ,待幼虫化蛹并
羽化为成虫后 ,观察其产卵特点 、卵孵化 、幼虫的发
生期和龄期 、化蛹及成虫羽化等 。
1.1.2 室外调查 在苏州市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
学研究所及吴中区某一住宅小区的大叶黄杨绿篱上
进行 ,固定一段大叶黄杨绿篱 ,从每年的 3月上旬开
始 ,系统观察幼虫的历期 、危害特点 、化蛹部位 、成虫
习性与活动特点等 。
1.2 药效试验
1.2.1 供试药剂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红太
阳集团南京第一农药厂)2 000、1 500倍液 , 1.8%阿
维菌素乳油 (浙江升华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1 500、1 000倍液 , 0.5%苦参碱水剂(南通神雨绿色
药业有限公司)1 000、500倍液 , 30%乙酰甲胺磷乳
油(江苏苏化集团有限公司)1 000、500倍液 ,另设
空白对照 ,共 9个处理。
1.2.2 药效试验 药效试验在江苏太湖地区农业
科学研究所的大叶黄杨绿篱上进行 ,每处理面积 15
m2 ,于 3龄幼虫高峰期采用新加坡利农 HD400喷雾
器喷药 ,每处理设 3次重复 ,随机排列 ,以清水作对
照。试验前调查虫口基数 ,药后 3 d、7 d分别调查
活虫数 ,根据施药前后虫口的变化情况 ,计算虫口减
退率及校正防效。
虫口减退率(%)=防治前活虫数 -防治后活虫数防治前活虫数 ×100
校正防效(%)=防治区虫口减退率 -对照区虫口减退率
1-对照区虫口减退率 ×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活史
据室内饲养及田间观察 ,丝棉木金星尺蠖在苏
州地区每年发生 3 ~ 4代 ,世代重叠 ,以蛹越冬 ,一代
成虫初见期在 3月中下旬 ,各代幼虫盛发期为 4月
下旬至 5月下旬 、6月上旬至 7月上旬 、7月下旬至
8月中旬 、9月下旬至 10月下旬。 10月下旬开始老
—91—江苏农业科学 2007年第 6期DOI :10.15889/j.issn.1002-1302.2007.06.054
熟幼虫陆续下树 ,入土化蛹越冬 ,全年以第一代危害
最为严重。 2代蛹遇盛夏高温 ,可发生滞育现象 ,高
温来得越早 ,高温期越长 ,滞育的比例越高 。
2.2 生物学特性
成虫白天多栖息于树冠枝叶间 ,夜晚活动 ,趋光
性弱 ,有趋嫩性 ,飞翔力不强 ,极易捕捉。成虫多数
在晚间羽化 ,羽化后不久即能交尾 ,交尾后 2 ~ 3 d
产卵 ,卵一般产于嫩绿植株上部的叶背 ,少数产在叶
柄 、枝条 、枝干的交叉处或杂草上 。卵成块状 ,排列
整齐 ,每块有卵多则 30余粒 ,少则 5粒;也有散产 。
每雌平均产卵 250粒左右。成虫寿命 7 d左右 。
幼虫共 5龄 ,初孵幼虫灰绿色 ,有群集性 、假死
性和吐丝飘移的习性 ,幼虫受惊即吐丝下垂或坠地
卷曲在地面上。低龄幼虫一般群集在心叶危害 ,在
嫩叶的背面取食叶肉 ,仅留下上表皮和叶脉 ,呈网
状 , 3龄后食量加大 ,能将叶片吃光 ,只剩光秃秃的
枝干。幼虫白天多数都躲在枝叶茂盛之处 ,傍晚及
夜间外出取食 ,阴天整天活动取食。幼虫各代的发
育历期差异很大 ,以越冬代幼虫的发育历期最长 ,为
50 d左右。老熟幼虫吐丝垂地或沿树干爬入地面 ,
常在树冠下疏松 、潮湿的土下 1 ~ 3 cm处或枯枝残
叶下化蛹。
2.3 药剂防治试验结果
由表 1可以看出 ,采用菊酯类农药 4.5%高效
氯氰菊酯乳油可以很好地防治丝棉木金星尺蠖 ,用
2 000倍液均匀喷雾 ,药后 3 d防效达 91.79%,药后
7 d防效达 94.57%;1 500倍液喷雾 ,药后 3 d的防
效为 95.54%,药后 7 d防效达 100.0%。用 30%乙
酰甲胺磷 500 倍液喷雾 , 药后 3 d的防效为
78.17%,药后 7 d的防效为 83.50%。植物源农药
表 1 几种药剂对丝棉木金星尺蠖的防治效果
药剂名称 稀释倍数
药后 3d
虫口减退
率(%)
校正防
效(%)
药后 7d
虫口减退
率(%)
校正防
效(%)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2 000 89.47 91.79 94.74 94.57
1 500 94.29 95.54 100 100
1.8%阿维菌素乳油 1 500 51.06 61.85 76.60 75.86
1 000 60.71 69.53 78.57 77.90
0.5%苦参碱水剂 1 000 27.91 43.79 32.56 30.44
500 47.37 58.97 50.00 48.43
30%乙酰甲胺磷乳油 1 000 50.00 61.02 71.43 70.53
500 72.00 78.17 84.00 83.50
清水(CK) -28.27 — 3.04 —
0.5%苦参碱水剂及生物农药 1.8%阿维菌素乳油
的防效虽不如化学农药的防效好 ,但它们有对环境
友好 、不杀伤天敌等优点 。
3 结论与讨论
研究表明 ,丝棉木金星尺蠖在苏州地区一年发
生 3 ~ 4代 ,以 1代的危害最为严重 ,世代间有重叠
现象 ,以蛹越冬 。该虫不耐高温 ,越夏蛹遇到高温天
气会发生滞育现象 ,且高温来得越早 ,高温时间越
长 ,滞育蛹的比例越高。
对于丝棉木金星尺蠖的防治 ,可以根据其特性
采取不同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越冬期内搜索当年危
害重的发病株 ,通过人工翻土法消灭越冬蛹。成虫
羽化盛期 ,利用成虫飞翔能力差 、白天多停在树株叶
间休息的特点 ,进行人工捕捉 ,消灭成虫 ,或者利用
成虫有弱趋光性的特点 ,在晚上进行灯光诱杀;利用
幼虫吐丝转移和假死习性 ,可摇树使其吐丝下垂坠
地 ,集中消灭;利用初孵幼虫群集危害的特点及在整
个危害时期有趋嫩的习性 ,可在清晨搜索被害株 ,人
工捕杀幼虫[ 4-5] 。丝棉木金星尺蠖的主要天敌有卵
寄生蜂 、蜘蛛 、螳螂和一些鸟类 ,有条件的可释放卵
寄生蜂控制此虫的危害 。
防治该虫的理想药剂为菊酯类农药 ,采用4.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 500 ~ 2 000倍液喷雾 ,都可以
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另外 ,植物源农药苦参碱水
剂及生物源农药阿维菌素乳油对该虫的防治效果虽
不如化学农药好 ,但对环境污染小 ,也不杀伤天敌 ,
在害虫发生量不是很大时 ,可以使用;尤其是在人口
较密集的城市 ,使用生物农药防治园林植物害虫 ,可
将农药对人的伤害降到最低 。
参考文献:
[ 1]迟德富 ,严善春.城市绿地植物虫害及其防治 [ M] .北京:中国
林业出版社 , 2001.
[ 2]丁梦然 ,夏希纳.园林花卉病虫害防治 [ M] .北京:中国林业出
版社 , 2001.
[ 3]杨代凤 ,张 青 ,沈国清 ,等.樟巢螟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
术 [ J] .江苏农业科学 , 2005(4):59-60.
[ 4]孙兴全 ,刘志诚 ,邱方红 ,等.丝棉木金星尺蛾生物学特性及其防
治 [ 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 2004, 22(4):385-388.
[ 5]丁 伟 ,赵志谟 ,黎阳燕.丝棉木金星尺蠖的生理学特性及防治
技术 [ J] .植物保护 , 2002, 28(3):29-31.
—92— 江苏农业科学 2007年第 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