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Isolation,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Crude-oildegradatingThermophiles in Petroleum Reservoirs

一株油藏耐热原油降解菌的分离鉴定与特性分析



全 文 :·研究报告·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12年第12期
油藏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地质生物反应过
程,其特殊的环境条件如温度、压力、盐度、pH
等,必然对油藏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和代谢方式形成
特殊的选择性。以油藏采出液或石油污染水体及土
壤为分离源,从中获得具有特殊代谢功能的微生物
菌株,并通过其在油藏环境中的有益活动,即细胞
的代谢过程和代谢产物作用于原油、岩油、水界面
等以提高原油采收率或应用于石油严重污染土壤的
修复,已成为油藏微生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1-3]。
在微生物运用于原油开采方面,20 世纪 60 年代以
前,世界范围内的油井主要为浅井,井下温度并不高,
筛选和投入使用的采油微生物菌剂大多数是常温菌。
因此,人们对井下油藏嗜热微生物种群研究较少。
收稿日期 : 2012-05-29
基金项目 : 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1023004132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00582),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102102210280)
作者简介 : 何华 , 男 , 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 : 环境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应用 ; E-mail: hehuabio@yahoo.cn
通讯作者 : 王亚南 , 女 , 博士 , 副研究员 , 研究方向 : 环境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应用 ; E-mail: wangyanan@mail.tsinghua.edu.cn
一株油藏耐热原油降解菌的分离鉴定与特性分析
何华1,2  乔发东2  安明理1  何蔚荭1  杜迅1  贾彬1  王亚南1
(1 河南省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郑州 450008 ;2 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郑州 450001)
摘 要 : 从中原油田高温采出液中分离到一株能在 55℃高温条件下利用石油烃类生长的耐高温菌株 P98-18A1。基于表型、
生理生化特性和 16S rDNA 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通过菌株对原油及部分烷烃降解试验得出,该
菌株在适宜条件下,能有效地利用 C6-C16 的正构烷烃生长,对链长大于 C16 的烷烃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利用能力。
关键词 : 油藏 耐热微生物 芽孢杆菌 石油烃 生物降解
Isolation,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Crude-oil-
degradating Thermophiles in Petroleum Reservoirs
He Hua1,2 Qiao Fadong2 An Mingli1 He Weihong1 Du Xun1 Jia Bin1 Wang Yanan1
(1College of Bioengineering,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engzhou 450008 ;2Key Laboratory of Microbial Engineering of Henan
Province,Zhengzhou 450001)
Abstract:  A high temperature-resistant bacteria strain P98-18A1 capable of growing in petroleum hydrocarbons at 55℃ was isolated from
hot produced fluid from Zhongyuan oilfield. This strain was identified as Bacillus sp. based on phenotypic, physiological, biochemical and 16S
rDNA sequence analysis. With crude oil and several alkanes degradation experiments, results showed that this strain can effectively utilize C6-
C16 n-alkanes, and selectively utilize of the chain longer than C16 alkanes to some extent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Key words:  Petroleum reservoirs Thermophiles Bacillus sp. Petroleum hydrocarbons Biodegradation
进入 70 年代以后,随着世界各国油藏开采深度的增
加,大多数油井温度已达 50℃以上,且原油中胶质、
沥青质含量也越来越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
率,需要分离筛选出能在高温条件下有效降低原油
黏度,进行高温油田原油开采试验的耐高温优良菌
种。1998 年,冯庆贤等[4]分离并复配出一种以假
单胞杆菌为主的耐高温微生物菌剂,在大港油田对
15 口高温油井进行了处理,成功率 69.2%,累计增
油 1 472.8 t,平均每吨菌液增油 145.1 t。陈智宇等[5]
针对大港油田官 69 断块油藏温度(73℃),复配出
一种可在地层条件下生长、代谢和改善原油性质的
嗜热菌 NG80,矿场应用单井处理结果表明,截止
2000 年 5 月底,累计增油 306 t,处理后油样中蜡和
2012年第12期 157何华等 :一株油藏耐热原油降解菌的分离鉴定与特性分析
胶质的含量明显下降,具有较好的增采效果。2000
年,胜利油田东辛区块采油厂引进美国 NPC 公司耐
高温采油菌种,在 Y6-16 井组进行了耐高温微生物
驱油、提高采收率研究和现场试验,结果采收率达
到 43.41%,增加可采出量 1.81×104 t,施工后当年
增油 615.5 t[6]。由此可见,嗜热微生物采油技术的
研究与应用已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并取得了
较好的研究成果。
由于不同的油藏环境存在差异,已有的高效采
油微生物菌剂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油井,获得油藏原
环境的石油烃降解菌或辅助高效菌剂采油的复配菌
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笔者从河南中原油田高
温油藏采出液中分离出一株耐热的芽孢杆菌 P98-
18A1,该菌株能利用原油的部分烃类和几种短链正
构烷烃,具有潜在的采油应用价值。本研究主要对
该菌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的多项分
类鉴定,并初步探究了该菌对原油及短链石油烃的
降解特性,为利用高温油藏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
技术的研究提供了菌种资源和研究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样品 样品采自河南中原油田采油一厂,油
井为油藏底层温度大于 60℃充气井,采出液样品静
置后分层,上层为黏稠原油,下层为含油液体。样
品采集后立即置于温度高于 50℃的保温箱保温,3 h
后置于实验室 60℃恒温箱保温存放,备用。本试验
以下层含油液体为分菌样品。
1.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酵母膏(北京奥博星生
物技术有限公司);16S rDNA Bacterial Identification
PCR Kit 试 剂 盒 和 AgaroseGel DNA Purification Kit
Ver. 2.0 试剂盒(均为日本 TaKaRa 公司)。BH-2 荧
光相差显微镜(OLYMPUS 公司);气相色谱 7890A
(美国 Agilent 公司),DU800 spectrophotometer(美国
Beckman 公司)。C6-C16 正构烷烃(分析纯≥ 98.0%,
上海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1.3 培养基 H 培养基(g/L): 酵母膏 10,乳酸 1.0,
NaCl 10,H2O 1 000,pH7.0,121℃灭菌 25 min,备用。
无机盐培养基(g/L):NaCl 5,K2PO4 1,NH4H2PO4
1,(NH4)2SO4 1,MgSO4·7H2O 0.2,KNO3 3,
H2O 1 000,pH7.0,121℃灭菌 25 min,备用。摇瓶
筛选培养基(g/L):NaCl 5,K2PO4 1,NH4H2PO4 1,
(NH4)2SO4 1,MgSO4·7H2O 0.2,KNO3 3,原油 10,
H2O 1 000,pH7.0,121℃灭菌 30 min。3 次灭菌处理,
备用。
1.2 方法
1.2.1 菌株分离纯化 取 200 μL 采出液样品,涂布
于 H 培养基平板,置于 55℃恒温培养,观察菌落生
长情况。1-2 d 待菌落生长稳定后,分别挑取平板上
可见单菌落并菌株编号。菌株纯化采用平板 3 区划
线法,55℃恒温培养 1 d,并逐次挑取单菌落划线纯
化,直至获得菌落形态一致的纯菌株。
1.2.2 原油降解菌的多项筛选试验
1.2.2.1 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摇瓶培养筛选 应用
液体 H 培养基活化纯培养细胞,55℃恒温培养 1 d,
离心收集新鲜的菌体细胞,无菌水清洗 3 次以除去
残留碳源。按 1% 接种量,将菌体细胞转接入液体
摇瓶筛选培养基中,以不接菌的液体摇瓶筛选培养
基做空白对照,120 r/min、55℃恒温培养 21 d,观
察摇瓶中原油在水溶液中的分散状况、培养基浊度
变化等表观现象,并记录试验结果。
选取原油分散较明显、培养基浊度增加显著的
菌株,重复上述筛选试验,直至筛选到效果稳定的
菌株。最后获得降解现象能够稳定重复的功能菌株。
对该功能菌株做进一步烃降解特性分析,同时进行
菌种多项分类鉴定。
1.2.2.2 摇瓶筛选培养菌的复检与鉴定 由于原油
中可能存在耐高温菌,在摇瓶培养基制备的灭菌过
程中,重复灭菌 3 次。尽管如此,为确认摇瓶筛选
培养效果是转接的目标菌株作用的结果,重新分离
纯化培养 21 d 后摇瓶筛选培养液中的菌株。即取终
摇瓶培养液 200 μL,涂布于 H 培养基平板,55℃培
养 24 h,挑取多个单菌落纯化,分别提取各纯培养
物细胞的基因组 DNA,PCR 扩增、测序和比对分析
16S rDNA。
1.2.2.3 alkB 单 加 氧 酶 基 因 扩 增 检 测 筛 选 采 用
已 报 道 的 石 油 烃 降 解 起 始 单 加 氧 酶 alkB 大 亚 基
保 守 区 基 因 序 列 两 端 的 简 并 引 物[7](alkB-1F 5-
AAYACNGCNCAYGARCTNGGNCAYAA -3)、(alkB-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12年第12期158
1R 5- GCRTGRTGRTCNGARTGNCGYTG -3),以菌
株 P98-18A1 基因组 DNA 为模板,PCR 扩增其功能
基因序列部分片段。alkB 基因片段扩增条件 :95℃
5 min,94℃ 45 s,56℃ 30 s,72 ℃ 60 s,35 个循环;
72℃ 10 min。1%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结果,目
标片段大小约为 550 bp。
1.2.3 菌株多项分类鉴定
1.2.3.1 菌株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性 采用革兰氏
染色法对菌体细胞进行染色,并利用相差显微镜观察
菌体形态。菌株对碳氮源的利用能力、接触酶、氧
化酶、淀粉水解、明胶液化和硫化氢产生等生理生
化试验参照《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8]规范进行。
1.2.3.2 16S rDNA 序列扩增及克隆测序 采用碱裂
解法提取细菌细胞基因组 DNA。以基因组 DNA 为
模板,分别以 27F(5- AGAGTTTGATCCTGGCTCA-
G-3)、1492R(5- GGTTACCTTGTTACGACTT -3)为
引物扩增细菌的 16S rDNA 基因片段。PCR 扩增反应
体系(50 μL):正反向引物(20 nmol/L)各 1.0 μL,
5.0 μL 10×buffer,dNTP(10 mmol/L)1.0 μL,Mg2+(25
mmol/L)3.0 μL,Taq 酶(2.5 U)1 μL, 模 板 DNA
1 μL,补加无菌 ddH2O(双蒸水)至 50 μL。反应条件:
95℃ 10 min,94℃ 1 min,55℃ 40 s,72℃1 min,30
个循环 ;72℃ 5 min。PCR 扩增产物经 1% 琼脂糖凝
胶电泳鉴定。
16S rDNA 克隆测序采用上述 PCR 扩增产物凝
胶电泳回收纯化,载体 pMD-18 连接,E.coli DH5α
感受态细胞转化,阳性克隆细胞送交北京诺赛基因
公司测序。
1.2.3.3 细胞 DNA(G + C)mol% 含量测定 根据
热变性温度法[9](Tm 值法)测定菌株基因组 DNA 的(G
+ C)mol%。以 E.coli K12 的 Tm 测定值未校准。依
据公式(G + C)mol% = 51.2 + 2.08×[TmX-TmK],
计算细胞 DNA 的(G + C)mol%,其中 :TmX 为待
测菌 Tm,TmK 为 E.coli K12 的 Tm 值。
1.2.3.4 系统发育树构建 菌株的 16S rDNA 基因全
长 序 列 于 EzTaxon server 2.1(http ://www. eztaxon.
org/)[10] 中比对分析,选取与之相似性最高的前
21 个模式种的 16S rDNA 序列,用 MEGA 5.0 软件
进 行 Clustalx 比 对 分 析[11], 采 用 Neighbor-Joining
构 建 系 统 发 育 树,Bootstrap1000 次 进 行 稳 定 性
验证[12]。
1.2.4 菌株烃降解特性研究
1.2.4.1 菌株原油降解条件优化 分别采用 H 培养
基、无机盐培养基和含 1% 酵母膏的无机盐培养基,
均添加 1% 原油,以不同的温度、盐度和 pH 值的条
件,120 r/min,恒温培养 21 d,从菌株对原油分散
的表观现象和培养液的浑浊程度,分析菌株对原油
降解的最佳作用条件。
1.2.4.2 原油全烃降解效果评析 将菌株 P98-18A1
在液体 H 培养基中活化,离心收集新鲜的菌体细胞,
无菌水清洗 3 次以除去残留碳源。按 1% 接种量转
接入摇瓶筛选培养液中,以不接菌的摇瓶培养液作
空白对照,120 r/min、55℃恒温培养 21 d。采用三
氯甲烷萃取菌液处理样品及对照样品中的原油,重
复萃取至完全回收,利用气相色谱 - 质谱(GC-MS)
联用技术,分别对萃取样品进行全烃组分测定和分
析(送交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分析检测中心)。
1.2.4.3 短链烷烃降解能力测定 选取 11 种正构烷
烃(C6-C16),分别采用 0.22 μm 滤膜过滤除菌,加入
到灭菌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终浓度 2 %),以 10% 的
接种量将充分清洗的新鲜菌体细胞转接入含各种烷
烃的液体无机盐培养基中,以同样转接菌、不含烷
烃的无机盐培养液做空白对照。于 37℃、120 r/min
条 件 下, 摇 瓶 培 养 21 d, 测 定 各 培 养 液 样 品 的
OD630 值。
2 结果
2.1 原油降解菌的多项筛选结果
通过多次原油降解摇瓶培养试验筛选,菌株
P98-18A1 能在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液中作用于
原油,并具有明显而稳定的表观现象,如原油不挂
培养瓶壁、原油能够较均匀地分散于培养液中、培
养液变浑浊,且降温后原油并未重新分层等。对摇
瓶筛选培养的最终菌株培养液复检与鉴定发现,重
新分离纯化的细胞与初始转接菌株 P98-18A1 细胞的
16S rDNA 序列的相似性为 100%,说明摇瓶培养筛
选试验所产生的现象应为该菌株作用的结果。另外,
alkB 单加氧酶基因扩增结果也检测到与目标片段大
小一致的阳性扩增。图 1 是经 1% 琼脂糖凝胶电泳
检测的 alkB 扩增结果。
2012年第12期 159何华等 :一株油藏耐热原油降解菌的分离鉴定与特性分析
2.2 菌株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性
2.2.1 菌株形态学 菌株 P98-18A1 的菌落呈乳白
色类圆形,表面粗糙、干燥、较黏稠,直径约 2-4
mm。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菌体为革兰氏阳性的细胞,
杆状、有明显的芽孢生成。
2.2.2 生理生化特性 (1)生理特性 :菌株 P98-
18A1 的生长温度范围为 4-60℃,最适生长温度为
37 ℃ ;pH 范 围 为 2.0-12.0, 最 适 pH 为 7.0 ;耐 受
NaCl 浓度范围为 0-12%,最适 NaCl 浓度为 0%,菌
株 P98-18A1 在 pH7.0、 温 度 37 ℃ 时, 能 耐 受 11%
的 NaCl 含量。(2)生化特征 :菌株 P98-18A1 能利
用的碳源有葡萄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木糖、
果糖、山梨糖、半乳糖、鼠李糖、纤维二糖、棉子糖、
D-阿拉伯糖、L-阿拉伯糖、山梨醇、肌醇、柠檬酸、
甘露醇、海藻糖、棉子糖、草酸、乳酸、酒石酸、
苹果酸、乙酸,不能利用的碳源有糊精 ;能利用的
氮源有 L-半胱氨酸、L-甲硫氨酸、L-谷氨酸钠、L-
白氨酸、L-苯丙氨酸、L-组氨酸、L-赖氨酸、L-精氨酸、
DL-α-氨基丙酸,不能利用的氮源有 L-氨基乙酸、L-
丝氨酸、L-天冬氨酸、L-苏氨酸。其它生理生化结果,
见表 1。
2.3 16S rDNA序列的测定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菌 株 P98-18A1 的 16S rDNA 全 序 列 长 度 为
1 472 bp,于 EzTaxon server 2.1 比对分析,结果表明:
该菌株与芽孢杆菌属的 Bacillus tequilensis 10bT 最大
相似性为 99.72%,其 16S rDNA GenBank 登录号为
HQ223107。 菌 株 P98-18A1 的(G + C)mol% 含 量
为 43.5%,也在芽孢杆菌属范围内。综合上述多项
分类鉴定结果,菌株 P98-18A1 应为 Bacillus sp.。菌
株 P98-18A1 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其他菌株的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如图 2。
2.4 菌株烃类降解特性
2.4.1 原油降解筛选条件优化 通过对菌株 Bacillus
sp.P98-18A 作用于原油的表观现象发现,在一定培
养条件下,部分摇瓶中的培养液呈现浑浊状态,原
油无挂壁现象,能够完全分散于液体培养基中,结
果见表 2。综合其培养条件和理化因素可以看出,
菌株 Bacillus sp.P98-18A 在 pH7.0,55℃,1.0% NaCl
含量条件下,以无机盐培养基(含 1% 原油)为降
解培养基,对原油降解的表观现象最为显著。
2.4.2 原油降解试验的全烃分析 菌株 P98-18A1 按
1% 接种量转接入摇瓶筛选培养液,经过 21 d 培养后,
用三氯甲烷将降解效果明显的样品及对照样品中原
油完全萃取回收,利用气相色谱 - 质谱(GC-MS)联
用技术进行全烃组分分析,所得图谱结果用 Xcalibur
分析软件对样品各烃组分的峰面积进行积分,并计
算各烃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如表 3。分析表 3 结
果, 原油处理前后测定各种烃在样品中的相对含量
分别为 Sample1(Cn)和 Sample2(Cn),采用 Sample2
(Cn)/ Sample1(Cn) 分 析 烃 的 含 量 变 化。 当 比
值≈ 1.00,表明处理前后该种烃含量变化不显著 ;
当比值显著 >1.00,表明处理后该烃的含量增加 ;当
比值显著 <1.00,表明处理后该烃的含量减少。从
表 3 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C16 和 C17 有较显著增加,
而 C30 有 所 减 少。 由 此, 可 以 初 步 判 断 菌 株 P98-
18A1 对石油烃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利用和降解能力。
2.4.3 利用短链烷烃的能力测定 分别以 C6-C16 的
11 种正构烷烃作唯一碳源,于 37℃、120 r/min,摇
2000
bp
1000
750
500
250
100
1 2 M
550
bp
1. 菌株 P98-18A1 的 alkB 基因阳性扩增片段 ;2. 阴性对照 ;M.DNA Marker
图 1 alkB 单加氧酶基因片段 PCR 阳性扩增
生理生化指标 结果
氧化酶 +
过氧化氢酶 +
脲酶 +
苯丙氨酸脱氢酶 -
产硫化氢 +
淀粉水解 +
明胶液化 +
硝酸盐还原 +
反硝化 +
甲基红试验 -
VP 试验 -
吐温的水解 +w
产吲哚 +
表 1 菌株 P98-18A1 生理生化指标
+. 阳性 ;-. 阴性 ;+w. 反应弱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12年第12期160
瓶培养 21 d,测定各培养液的 OD630 值变化,结果
如图 3。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菌株 P98-18A1 能利
用 C6-C16 直链烷烃作为唯一碳源进行弱生长,其中
利用 C10 的能力最为显著。
3 讨论
本研究从高温油藏采出液中分离到一株耐高温
菌 P98-18A1,其 16S rDNA 与 Bacillus tequilensis 10bT
具有最大相似性(99.72%),(G + C)mol% 含量为
43.5%,结合表型和生理生化特征分析结果,该菌定
名为 Bacillus sp.P98-18A1。
评价菌株 Bacillus sp.P98-18A1 原油降解效果,
通过测定全烃相关成分、相对含量和数据分析发现,
原油处理前后 C16 和 C17 显著增加,C30 有所减少。尽
管 C30 在处理前后的比值并不明显低于其他的烃类,
但由于长链烃分子量大的原因,我们认为该比值
表明 C30 较显著地减少;又由于 C30 减少的同时 C16 和
C17 增加,认为 C16 和 C17 应是 C30 降解的部分产物。
在菌株降解原油样品的全烃分析结果中未检测到链
96
77
100
98
98
100
100
56
94
52
81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ATCC23350T (X60605)
Bacillus vallismortis DSM 11031T (AB021198)
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 CBMB205T (EU194897)
Bacillus mojavensis IFO15718T (AB021191)
Bacillus tequilensis 10BT (HQ223107)
P98-18A1
Bacillus atrophaeus JCM 9070T(AB021181)
Bacillus sonorensis NRRL B-23154T(AF302118)
Bacillus aerius 24KT (AJ831843)
Bacillus pumilus DSMZ27T (AY456263)
Bacillus safensis FO-036bT (AF234854)
Bacillus altitudinis 41KF2BT (AJ831842)
Bacillus aerophilus 28KT (AJ831844)
Bacillus stratosphericus 41KF2AT (AJ831841)
Bacillus acidicola 105-2T (AF547209)
Bacillus shackletonii LMG 18435T (AJ250318)
Bacillus methanolicus NCIMB 13113T (AB112727)
Bacillus seohaeanensis BH724T (AY667495)
Bacillus marisflavi TF-11T (AF483624)
Bacillus vietnamensis15-1T (AB099708)
0.005
95
图 2 基于 16S rDNA 序列相似性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表 2 培养基条件和理化因素对降解菌株分散原油作用的影响
培养基(含 1% 原油)
温度(℃) 盐度(%) pH
30 37 42 55 60 1.0 3.0 5.0 7.0 9.0 3.0 5.0 7.0 9.0 11.0
H 培养基 - - + + + + + + + - - + ++ + -
无机盐培养基 - + + ++ + ++ + + + - - + ++ - -
无机盐培养基(含 1% 酵母膏) - + + ++ + ++ ++ + + - - - ++ + -
-. 无明显分散 ;+. 明显分散 ;++. 显著分散
2012年第12期 161何华等 :一株油藏耐热原油降解菌的分离鉴定与特性分析
高温反复灭菌时挥发,而 C14 和 C15 的烷烃则可能存
在灭菌挥发损失和被菌株利用两种可能。在后续试
验中,菌株 Bacillus sp.P98-18A1 利用短链烷烃的试
验结果表明,菌株 P98-18A1 能利用 C6-C16 的正构烷
烃生长,特别是对 C10 烷烃利用效果最好,这也较
好地解释了全烃分析的结果。
迄今为止,报道较多的降解石油烃的菌种多为
假单孢菌和红球菌类常温菌[13-15],而耐高温的石
油烃降解菌及其降解特性和相关基因方面的报道较
少,主要有 Sorkhoh[16] 从科威特大沙漠原油污染
土壤中分离到一株最适生长温度在 60℃,能够较
好地利用 C15-C17 烷烃生长的嗜热芽孢杆菌 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Al-Maghrabi[17]从阿拉伯的油藏
环境中分离到几株嗜热芽孢杆菌,其生长温度在 60-
80℃之间,能够有效地提高原油的采收率和快速的
对原油污染土壤进行生物修复 ;Wang[18]从我国华
北油田分离到一株耐受 73℃高温的热反硝化地芽孢
杆 菌 Geobacillus thermodenitrificans NG80-2, 能 以 原
油或液体石蜡为唯一碳源产生乳化剂,可有效利用
C15-C36 的长链烷烃。综上所述,本研究从中原油田
采出液获得的菌株 Bacillus sp.P98-18A1 能够利用石
油烃和多种烷烃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对原油中
的烃类具有选择性的利用和降解能力,可望应用于
分离源环境的原油开采及严重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4 结论
本研究从中原油田采出液中分离到一株具有烷
烃降解功能的菌株 Bacillus sp.P98-18A1。该菌株的
生长温度范围为 4-60℃,可耐受 11% 的 NaCl 浓度,
最适生长条件为 37℃,pH7.0,NaCl 浓度 0% ;最适
降解原油条件为 55℃,pH7.0,NaCl 浓度 1.0% ;该
菌株能有效地利用 C6-C16 的正构烷烃生长,对链长
大于 C16 的烷烃具有一定的选择性降解能力。
参 考 文 献
[1] 林怀刚 , 佘跃惠 , 张凡 , 等 . 一株重烃降解菌的分离和生长特性
及驱油性能评价 . 化学与生物工程 , 2010, 27(5):69-71.
[2] 许丽 , 高振 , 罗霂 , 等 . 一株高效降解芘的细菌分离、鉴定及其
降解效果 . 微生物学报 , 2011, 51(3):313-319.
[3] 谢鲲鹏 , 周集体 , 曲媛媛 , 等 . 一株耐盐原油降解菌的分离鉴定
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 海洋环境科学 , 2009, 28(6):680-683.
[4] 冯庆贤 , 陈智宇 . 耐高温采油微生物研究与应用 . 石油勘探与
开发 , 2000, 27(3):50-52.
[5] 陈智宇 , 冯庆贤 , 刘如林 , 等 . 嗜热采油微生物菌种的开发与应
用 . 石油学报 , 2001, 22(6):59-62.
[6] 尹志清 , 高进峰 . 耐高温微生物驱油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先
导性试验 . 河南石油 , 2002, 16(5):21-23.
[7] Karin K, Jean CM, Michael S. A new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alkane-monooxygenase homologous genes(alkB)in soils based on
PCR-hybridization. Journal of Microbiological Methods, 2006, 66 :
486-496.
表 3 样品全烃分析图谱峰面积结果
烷烃 样品 1 样品 2 样品 2 / 样品 1
C16 1.74 1.97 1.13
C17 2.85 5.17 1.81
C18 3.14 2.86 0.91
C19 6.64 6.24 0.94
C20 5.40 4.86 0.90
C21 5.82 5.26 0.90
C22 6.39 6.03 0.94
C23 6.66 7.01 1.05
C24 7.52 6.78 0.90
C25 8.59 8.88 1.03
C26 7.97 8.28 1.04
C27 10.27 9.36 0.91
C28 8.64 8.74 1.01
C29 12.16 12.63 1.04
C30 6.21 5.92 0.95
样品各烷烃含量为对样品总烃比值的相对含量 ;样品 1. 无机盐培养基 + 原
油(无菌空白对照);样品 2. 无机盐培养基 + 原油 + 细菌细胞
图 3 菌株 P98-18A1 对正构烷烃的利用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0.00
0.01
0.02
0.03
↓ᶴ✧⛳⻣ᮠ
O
D
63
0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2012年第12期162
[8] 东秀珠 , 蔡妙英 . 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M]. 北京 :科学出
版社 , 2001 :370-410.
[9] Mandel M, Marmur J. Use of ultraviolet absorbance temperature
profile for determining the guanine plus cytosine content of DNA.
Methods Enzymol, 1968, 12 :195-206.
[10] Chun J, Lee JH, Jung Y, et al. EzTaxon :a web-based tool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prokaryotes based on 16S ribosomal RNA gene
sequences. Int J Syst Evol Microbiol, 2007, 57 :2259-2261.
[11] Tamura K, Peterson D, Peterson N, et al. MEGA5 :Molecular evo-
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 using maximum likelihood, evolutionary
distance, and maximum parsimony methods.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2011, 28 :2731-2739.
[12] Saitou N, Nei M. The neighbor-joining method :a new method for
reconstructing phylogenetic trees.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1987, 4 :406-425.
[13] Mehboob F, Junca H, Schraa G, Stams AJM. Growth of Pseudomonas
chloritidismutans AW-1T on n-alkanes with chlorate as electron
acceptor.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09, 83 :739-
747.
[14] Hasanuzzaman M, Umadhay-Briones KM, Zsiros SM, et al.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 tion of a novel, oil-degrading bacte-
rium, Pseudomonas aeruginosa T1. Curr Microbiol, 2004, 49 :108-
114.
[15] Gitika P, Nazia M, Jackie A, et al. Detection, expression and quan-
titation of the biodegradative genes in Antarctic microorganisms
using PCR.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2009, 83 :739-747.
[16] Sorkhoh NA, Ibrahim AS, Ghannoum MA, et al. High-temperature
hydrocarbon degradation by 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from oil-
polluted Kuwaiti desert.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1993, 39 :
123-126.
[17] Al-Maghrabi IMA, Aqil AOB, Isla MR, et al. Use of thermophilic
bacteria for bioremediation of petroleum contaminants. Energy Sou-
rces, 1999, 21 :17-29.
[18] Wang L, Tang Y, Wang S, et al.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thermophilic Bacillus strain degrading long-chain n-alkanes.
Extremophiles, 2006, 10 :347-356.
(责任编辑 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