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β-TCP三维支架用于骨髓间充质干/基质细胞的研究最新进展



全 文 :生物杖术通报
· 综述与专论 · 刀了 ’   口     ’     年增刊
卜  三维支架用于骨髓间充质干 基质细胞的研究最新进展
杨柳 孙海英 胡诗宇 齐念民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 , 上海   
摘 要  日一 一磷酸三钙是一种近年来研究渐热的人工合成生物陶瓷材料 , 该原料制备的生物载体具
有高生物相容性 、良好生物吸收性 、自发诱导骨细胞分化和扩增等优势, 因此多用于骨损伤修复领域 。 将  一  作
为三维支架材料的主料进行体外扩增骨髓间充质干 基质细胞 并进行成骨分化检测或移植修复骨损伤的研
究已取得一定进展 。 无论是以 一 为支架影响  成骨分化的因素和工艺基础研究  还是在移植修复骨损伤
方 面  甚至三维灌注进行工业化扩增 , 均显示该材料颇具应用价值。 拟围绕上述领域简要介绍和评述 国内外近年
来的最新研究进展 。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民 三维培养 成骨分化 骨损伤
         !         !  · 
     一                
                   
    入    ,     王          ,    人    !
     一  一                                  ,          盯     
         ,                      铭   群                      
                         ,              ,                       ! 
                          ,                             ,            
    一            日一T C P fo r M S C ( M e s e n e h y m a l S t e m C e l l s o r M a ro w s t ro m a l e e l l s ) e x p a n s i o n i n v i t ro ,
a n
d
t
h
e n e x a
m i
n
g fo
r t
h
e o s t e o
b l
a s
t i
e
d i
fe
r e n t
i
a t
i
o n
i
n
d
e x e s o r t r
an
s
p l
a n
t i
n
g i
n t o t
h
e
h
o s t
b
o
d i
e s
fo
r
b
o n e
re g
e n e
ra
t
i
o n
.
A l l
l i
t e r at
u
re
s s
h
ow
t
h
a t t
h i
s
m
a t e r i
a
l 1
5
h i
gh
l y
v a
l
u a
b l
e
i
n o rt
h
o
P
e
d i
e
re
s e
arc
h
e s , s u e
h
a s s t u
d i
e s
fo
e u s
i
n
g
o n t
h
e e
fe
e
t
s o
f d i f-
fe re
n t e o
nt
a
i
n
i
n
g fa
e r o r s i
n
m
e
d i
u
m
, e n v
i ro
n
m
e n t a
l fa
e t o rs
a n
d
e u
l
t u
re rn
a n n e
rs
o n o s t e o g
e n
i
e
d i
fe
r e n t
i at i
o n o r a
m P l i fi
e a t
i
o n
ra
t e ; e
fo
rt s o n p ro
s t
h
e t i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o rt
h
o
p
e
d i
e 一
d
e
fe
e t i
n g an i m
a
l m
o
d
e
l
s o r
h
u m a n p a t i e n t s
, u s
i
n
g t h
e e e
l l
一v e e t o r e o
lnb
i n a
-
t i o n s : o r e v e n e x P l
o
ra t i
o n o
f i
n
d
u s t ri al i
z e
d
a m p l i fi
e a t i o n o f M S C
s
i
n t h
r e e 一
d i m
e n s i o n a l P
e
rfu
s i o n b i
o
re
a e t o rs
.
T h i
s
re
v i e w 1 5
t o i
n t ro d
u e e a n
d e
v a
l
u a t e t h
e n e w e s t r e s e a rc h p ro
gre
s s
i
n t h
e s e
fi
e
l d
s .
K e y w o r d s
:
M S C p

T C P T h re
e 一
d i m
e n s i o n al
e u
l t
u
re O
s t e o g e n i
e
d i fe re
n t i a t i o n B
o n e
d
a m 铭e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 SC) 是骨组织工程最有
潜力的种子细胞之一 ,在扩增 、分化 、免疫 、移植等方
面 , 其科研已历多年 , 当前已逐步由二维转人三维立
体研究阶段 。 从平皿 、孔板等传统培养容器过渡为
微载体 、大孔径载体 、疏松多孔支架等附着媒介的培
养方式 , 干细胞探索工作渐与材料学 , 工程学领域相
互渗透交叉 。 在诸多生物陶瓷原料中 , p 一 T C P ( p 一磷
酸三钙)因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 、 良好的生物吸
收性 、诱导骨细胞生长性 , 并可自行固化方便成型 ,
已被用于人和动物的骨科手术移植中川 。
将 p 一T C P 作为三维支架的主料用于 间充质干
细胞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和突破 。 之所以利用三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 目(306 0 332 )
作者简介:杨柳(19 86 一 ) , 男 , 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为干细胞反应器工程
通讯作者 :孙海英 , 研究生导师 , E 一m al : h y s un @ sjt u · ed u · cn
生物杖术通报 B io te rk n。勿群 2008 年增刊
维手段进行干细胞培养和检测 , 一方面由于三维空
间具有更多的延伸方向 , 有助于控制干细胞生长行
为、提高单位时间扩增速率 , 适于在微重力体系中模
拟体内组织细胞的生长微环境 , 并可结合连续灌注
培养探索剪切力等工程因素对成骨分化的影响 , 另
一方面 , 三维多孔支架本身作为一种很好的存储和
控释给药系统 , 在培养过程中逐步释放成骨诱导生
长因子【’] ,维持高水平的成骨基因表达 , 这是单纯
将二维 M SC 培养立体化动态化建立的干细胞薄膜
培养所不能达到的川 。 正是 p 一T c P 具有上述的独
特优势 , 以其为原料制备三维支架 , 对 M SC 的培养
来说是十分理想的选择 。 一般认为 , p 一 T C P 的生物
亲和力和成型稳定性都高于 a 一T C P , 故而受到更多
研究者的青睐 。 事实上 , 用 a 一T C P 配合其他辅料
(如矿化胶原 )制备组织工程支架扩增 hM SC 也有
相关报道[‘〕。
利用 p 一T C P 进行三维研究通常方法是将细胞
接种在支架上 , 并浸泡在培养基中培养扩增 , 检验相
关参数 ,在组织修复的研究中加人移植和移植后检
测 。 根据不同的实验 目的和产业化进程 , 可将研究
领域分为以 p 一T C P 为支架的 M SC 成骨分化影响因
素和工艺基础研究 、 M S C 一T C P 复合体临床移植研
究、三维灌注扩增生产研究 。
1 以 汗TCP 为支架的 M SC 成骨分化影响因
素和工艺基础研究
该领域以 p 一T C P 支架材料为新型附载体 , 以探
讨影响 M SC 成骨分化的因素为主要内容 。
M oh
a m ad re za 等人以 p 一T C P 主料和海藻酸 、 明
胶辅料 , 制备直径 ICm 的小圆球作为骨架 , 通过冻
干法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结构。 并采用物化方法测
定了制备材料的孔隙率 、孔径 、抗压强度等参数及电
镜扫描表面和横断面结构 , 该研究对三维支架培养
的工业化进程—尤其是制备特殊要求的三维骨架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 。 在成型材料基础上 , 接种大
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在成骨分化诱导和非成骨分
化诱导两平行条件下培养 , 后期用茜素红染色发现
两种条件下细胞均生长到支架内部且都发现了胞外
基质的钙沉积 , R T 一 P C R 分析表明成骨特异性基因
(osteocal sin 和 osteopontin)都能得以表达 ,这表明 p -
TCP 材料不但具有良好的间充质干细胞亲和性 , 更
重要的是本身能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方向分
化[’〕。 Y o s h i t a k 。 T a k a h a s h i等人尝试制备 p 一T C p 和
明胶混合的生物海绵载体 , 经各种工艺和处方的探
索获得了生物亲和力和稳定性 、孔径俱佳的生物海
绵材料 , 并考察 p一T C P 和明胶不同比例对成骨分化
诱导的作用 , 其结果表明最有利于成骨分化的 日-
TeP 重量比例为 50% [‘] 。 此外 , P h i l i p K a s t e n 等人
利用经成骨诱导的 hM SC 研究对鼠骨损伤修复的促
进作用 , 发现在去钙经基磷灰石 、去矿骨基质 、 p -
T C P 和经基磷灰石中 , 后两种支架能很好的促进成
骨细胞的生成 , 令人惊奇的是 , p 一T C P 在无成骨诱导
条件下竟能最显著地促进成骨分化 , 进一步显示了
该材料自发诱导成骨分化的特性〔’〕。
除氏TCP 材料本身的成骨诱导性研究外 , 在三
维体系中探讨环境添加成分对促成骨的贡献也是热
门领域。 p h i l i p K a s t e n 等人就借助 p 一T C p 支架载体
研究P即(富集血小板血浆)对 hM SC 成骨分化的影
响 , 表明添加 PRP 可显著增强成骨诱导效果!‘〕。
Ju lia P
. 和 Vog el 将此研究扩展到其他钙成分载体 ,
再次证明三维条件下血小板的富集存在可以促进陶
瓷载体中的干细胞成骨分化 , 且经表面特殊处理
(纤维蛋白和血清处理 )后的去钙经基磷灰石载体
甚至可起到比 p 一T C P 效果更优的成骨诱导作用 , 这
在其他研究中尚不多见 , 提示血浆成分对于成骨分
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 〕。 此外 , w e i n a n d e 和 e upta
R 针对水凝胶对 M SC 三维培养成骨分化的诱导作
用进行了研究 。 他们试图从蛋白纤维胶 、海藻酸 、 I
型胶原三种水凝胶原料中选取最有利于骨生成的原
料:将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三种溶胶分别混合 , 接
种于 p 一T C P 多孔支架材料 , 进行裸 鼠的皮下移植 。
经 1 一 6 周的成骨基因(O N )表达 、放射显影以及物
理硬度研究考察结果表明:I型胶原作为亲水性胶
载体对成骨分化具有最显著的促进作用【’。〕。 实际
上 , I 型胶原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的培养中
最具有激发和保持成骨分化的能力 , 这一点在很多
研究中都得以证实 。 C h ri s t i a n W e i n a n d 等将猪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先经过成骨分化诱导 , 再与 p 一T C P 多
孔材料结合后 , 分别用海藻酸 、 I 型胶原 、纤维胶 、聚
环丙二醇环氧乙烷 F127 等水凝胶进行处理混合 , 经
摇床培养后进行甲苯胺兰 、碱性磷酸酶活性 、 vo n
年增刊 杨柳等:p一T C P 三维支架用于骨髓间充质干/基质细胞的研究最新进展
K os sa 染色等组织学评估 , 发现用 I型胶原和纤维胶
处理的培养过程 , 尤其能高效促进成骨细胞的生
成〔川 。 而且更值得一提的是 , 在早期先代中用 I型
胶原进行三维环境的处理后 , 其成骨分化的能力得
到增强并可传承保持到晚期后代细胞 , 而并非只是
针对某些代数(尤其指晚代)单独处理时成骨分化
能力得到提升〔” ] ;这些相关研究借助的三维材料大
多是 p 一T C P 多孔支架 。 这提示在三维空间中的某
些接触性因素可能会在分化过程中改变细胞外基质
甚至细胞核的某些基因表达 , 有助于将三维支架培
养与信号转导等研究相结合。
正是由于 卜T CP 多孔支架材料的良好亲和性
和成骨诱导性 , 致使对成骨的诱导到检测周期变短 ,
使整个成骨分化诱导的过程更加容易 , 故而针对成
骨分化中任何化学因素的作用也更为明显快捷 , 一
旦借助该材料从传统的二维转向三维 , 以组合效应
来看 , 传统和现有的研究成果则马上可以重新应用 。
H a ro l d e a s t a n o

I z q u i e rd
o 等人发现利用 p 一T C p 三维
载体对鼠 M SC 进行预培养 , 对后续移植中成骨潜能
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 。 再如 o e K ok IJ和 H ieok K e
等人利用经基磷灰石和 p 一T C P 支架(支架处方以经
基磷灰石为主 60 % , 而 以 任TCP 为辅料 40 % )接种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研究维生素 D 和维生素 C 的
混用预处理能否促进向成骨细胞的分化 , 虽然结果
表明体外的提前处理并不能显著性的促进骨髓干细
胞成骨分化〔’4 〕,但提示了未分化的骨髓干细胞后期
命运可能更主要由移植后的体内环境决定 。 因而除
了以未经分化诱导的干细胞作为研究对象之外 , 诱
导后的 M SC 移植后体内(或模拟体内)单因素分析
也构成基础研究领域向临床跨进的一个重要台阶 。
总之 , 由于 p 一T C P 材料具有 良好的细胞亲和
力 , 不但值得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 ,对于贴壁
性祖细胞都能扩展性的加以应用 。 如有研究用上文
中考察水凝胶的实验方法 , 利用 p 一T C P 和 PL G A 材
料合成的支架针对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进行了类似
的测试 , 也正是于分化角度 , 开始着力从二维跨向三
维研究阶段[ls 〕。
三维培养的前景更多的是在于三维灌注培养 ,
将 p 一T C P 材料引人三维灌注系统 , 在连续培养下扩
增并探索分化特性是理之所驱 、势在必行的 。 但由
于该领域周期长难度大 , 跨学科要求高 , 目前尚处于
起步阶段 。 该领域针对干细胞与三维支架的结合工
艺 , 三维支架的改造和组装 , 三维支架材料的制备工
艺等 , 都是极具发展潜力和探索价值的。 这是基础
研究转向实际生产的最前沿探索 , 构成后期大规模
生产的必要桥梁 , 对以 p 一T C P 支架作为三维载体进
行干 、祖细胞扩增的工业化进程有极大的促进意义 。
如干细胞结合三维支架的基础工艺研究方面 , W an g
J
,
A so
u
Y 和 Sek iya l等人就曾着力于一种低压系
统用来促进骨髓干 、祖细胞和 p 一T C P 等多孔材料的
贴合 , 使二者的亲和力更高、覆盖率好 、细胞形态均
匀 、并更有利于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
Z p

T C P 接种 M SC 移植修复骨骼研究
在骨科移植研究中 , 以 p 一T C P 直接接种 M SC 修
复动物骨骼实验为最常见的手段 。 如 w ei A , Li 。 s ,
Pe ng
H 等人利用新西兰白兔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
胞扩增移植实验 。 其支架是利用 p 一T C P 作为主料 ,
透明质酸和 I型胶原作为辅料 , 混合制备支架可作
为骨骼替代物 。 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附着支
架并进行成骨分化诱导 。 在新西兰白兔骨骼上制造
Zc m 骨科缺损作为骨坏损模型 , 分别用复合体移植
组 、 自体移植组和空白移植组进行修复检验 , 从形态
学观察和投射显影发现复合移植组和自体移植组的
修复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仁〕。 该实验至少说明可
用 卜TCP 为主料的人工合成多孔支架材料替代传
统 自体骨骼移植 。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 一般动物模
型是采用免疫抑制处理 。 如 Shi s 和 Bartold PM 等
人用 p 一T C P/ H A ( p 一磷酸三钙/经基磷灰石 )颗粒接
种 hM SC 悬液用以修复鼠的齿骨缺损 , 采用免疫缺
陷鼠为模型 , 结果显示三维支架能辅助 M SC 在体内
的存活和再生 【”〕。 但是 , 并非所有移植动物模型都
是在免疫缺陷的状态下建立的 , I n g eb o rg J 等人利用
H灯TCP 基质载体移植 M SC 修复犬槽齿骨的过程
中就发现 , 未经免疫抑制的犬体内没发现任何免疫
应激反应 , 即使异源干细胞移植也无免疫排斥 。 这
更进一步说明了 卜TCP 多孔载体的生物亲和力 (或
材料内部可能形成局部免疫隔绝态) , 是异体 M SC
移植的理想支架材料〔’8 ] 。
另外在其他的动物实验研究成果中更有优于传
统骨骼移植效果者 , 利用 M SC 和 卜TCP 支架嫁接的
生物杖术通报 B io te ch nole 盯 2008 年增刊
复合移植相比传统自体移植的方法 , 对 “成骨分化
后的脊骨溶解坏死症 ”具有更好的修复效果 。 O ri
H 和 So to m e S 等人利用短尾猿为动物模型 , 将实验
分为自体骨髓移植组 、 自体骨髓接种 p 一T C P 支架
组 、空白 p 一T C P 支架组 , 分别制造 PLF( 成骨分化后
脊骨溶解坏死)模型 , 移植之后进行 X 射线断层显
影分析 , 发现混合嫁接组对 PLF 的固化作用 (83 .
3% )比 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效果更好 (6 .7% )[ ” J 。
此外 , J af a r i an M 等人利用 M SC 结合 份TC P , 移植后
进行犬齿槽骨修复 , 组织学显影表明 ,该移植的修复
效果比相同大小的天然骨松质移植更优〔’。〕。 可见 ,
以 p 一 T C P 主料为代表的骨细胞亲和性材料混合培
养骨髓干/祖细胞是将来骨科疾病手术移植的必然
趋势 、是取代传统 自体移植的最理想选择 。 因此 , 有
必要在当前的研究中同步建立三维支架移植的术后
评估系统 , D e K o k U 等人用 a 一T C P 载体进行 M SC
移植修复犬槽齿 , 并在此前标记原始 M sc 种子细
胞 , 便于术后观察患处组织诱导新生的成骨细胞和
成骨分化的间充质干细胞 , 后期进行炎症反应检验
和齿骨附近干细胞成骨组织学检测 , 初步形成了一
套体内移植干细胞的术后评估方法 。 其结果表明
a 一T C P 及 p 一T C P 两种三维材料都不会引起炎症反
应并达到了理想的骨再生水平 , 是安全并且高效的
生物载体材料[川 。 其他研究选取不同动物 、制造不
同部位骨骼损伤—如利用 p 一 T C P 修复羊拓骨实验〔”〕, 也都采用了相近思路进行 。
在动物骨损伤修复逐步成熟后 , 以 p 一 T C P 为载
体接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骨损伤修复 , 也在
材料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得到实施 。 S co t P . B ru d -
er 等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 卜TC P 生物陶
瓷载体上 , 移植到成年无胸腺小鼠股骨缺损部位 , 一
侧移植生物陶瓷干细胞混合体 , 一侧移植空白陶瓷
载体。 经 X 射线显影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
M SC/陶瓷载体的移植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陶瓷
载体辅助骨骼修复组 。 这同时也进一步验证了骨髓
干细胞对骨再生的重要意义 , 为 自体干细胞移植修
复骨缺损提供了依据[”〕。
从接种方式来看 , 除以上直接将干细胞接种于
三维支架外 , 也可在静态间歇培养中将灭菌好的支
架材料浸人细胞悬液中培养 , 其 目的是随后检测干
细胞沉淀贴附效率 , 当贴附完全后进行后续移植 。
如 K enji Kawat e等人移植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
行无血管组织的排骨缺损修复(主要针对膝骨坏
死) 。 其三维 p 一 T C P 支架材料为小圆颗粒状 (ol ym -
Pu s生物材料公司) , 方法是将小圆颗粒直接置人干
细胞悬液中 ,经过 2 周的培养 , 确定干细胞完全贴附
后 ,将干细胞/球形支架混合物注人骨疽坏死的骨髓
腔内 , 经过一定周期的移植后成长 , 在放射显影下表
明 , 干细胞可向成骨分化并明显抑制骨坏死症状 。
该方法中三维支架是在注人骨髓腔之后才固化成
型 ,前阶段以颗粒状为主 , 可看作微球载体向三维支
架的一种过渡阶段探索【’‘) , 在 w an g J 等人的三维
支架低压系统中也是采用这种浸泡贴附的方法!川 。
理论上来说此接种方式更有利于人为控制 M SC 的
贴附 , 并可筛选出贴附性能最佳的 M SC 用于后续移
植 , 有利于提高移植后存活力和缩短扩增周期 , 且有
助于更好地理解 M SC 三维行为动力学模式 。
3 三维灌注式生物反应器工业化扩增 M SC
研究
从实现工业生产用于临床医疗的角度看 , 更值
得关注的是搭建三维灌注生物反应器用于骨髓间充
质干/基质细胞的扩增和分化研究 。 这些研究中的
三维载体多采用了 p 一T c P 为主要原料[”〕。 H ei di L
和 Tifa ny L .等人利用 Le iden CA M Im plants B V 公司
生产的支架产品(p 一T C P 40 % + 经基磷灰石 60 % )
三维灌注扩增鼠骨髓基质细胞 , 不断更新的养分穿
透三维支架并通过流体刺激加剧了接种于三维支架
上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分化 。 经 16d 培养并进行碱
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贴附细胞组织形态学评估以及
成骨质分泌的酶联免疫分析检测表明:采用灌注连
续培养比静态培养更具分化方向的专一性 、扩增速
率 、扩增形态均一理想等多方面优势[’‘〕。 然而这方
面研究由于条件所限 , 在国内还很不成熟 ,但并非完
全没有报道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法国 Li to ral
大学生物材料和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研发了一套体
外灌注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生物反应器系统 , 其
研究主攻在于构建大段细胞 一 三维载体复合物并检
验细胞活力和形态学 。 他们选用法国 Bioc et is 公司
提供的磷酸三钙支架载体 , 接种绵羊第三代骨髓基
质细胞 , 同样采用动态灌注和静态培养对比的方法 ,
年增刊 杨柳等:日一T C P 三维支架用于骨髓间充质干/基质细胞的研究最新进展
经两周培养检测葡萄糖 日耗量 、细胞活力及组织切
片染色 ,结果表明利用动态灌注培养 ,接种细胞不但
获得了一直以来传统工程学认为的高速率扩增的特
点 , 相对静态培养 , 且具有更良好的载体贴附能力和
载体内部存活能力( 内部空 隙的活细胞占据 比
率)[” ] 。
可见 , 正是由于 卜TCP 针对 M SC 和贴壁细胞的
良好适应性 , 使得众多研究者在可观的研究成果驱
动下开始了诸多方面的探索 , 即便是在最下游的结
合工业生产搭建反应器并在体外研究扩增 、分化和
动力学影响等领域 , 国内也并非完全空白 。 相信学
科交叉的发展和积累 , 以灌注 卜TC P 型生物反应器
为核心内容的探索将会与日增多 。 我们认为后续研
究尚有极大空间 ,如 p 一 T C P 材料的自发成骨诱导能
力虽已经多方验证 , 但未得到足够的量化指标 , 单位
质量的 p 一T C P 能起到相对于地塞米松等成骨分化
诱导剂何等百分比的促成骨作用并没有相关报道 ,
缺少普遍认可的量化单位;环境因素同 p 一T C P 三维
支架的协同作用也缺少足够的量化数据 , 或说 , 在二
维体系中缺少足够的环境因素对照 , 确定环境因素
和 p 一T C P 支架的协同贡献与误差有无显著差异 ;临
床移植中可更有针对性地比较相同 卜TCP 和 M SC
复合体对不同区域的骨骼修复能力 , 提供不同骨骼
微环境下骨再生能力差异的理论依据 , 为临床不同
部位骨损伤修复选取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三维灌注
大规模扩增生产并纯化筛选 M SC 有待跨行业 、产研
同步的联合研究 , 有望使以骨髓间充质干/基质细胞
为种子细胞的骨组织工程及早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
实践 。
参 考 文 献
Ore fo R O , D ri e s se n s F C , P l an e l l J , e t al . B i o m a t e ri a l s , 1 9 9 8 , 1 9
( 20 )
:
1 8 4 5
一 1 8 5 4
.
S a n to n i B G , P l
uh
ar G E
,
M
o t t a T
,
W l
l e e
l
e r
D L
.
B i
o 一 M e d i e al M a t e ri
-
al s a n d E n gi
n e e ri n g
,
2
(X)
7
,
1 7 ( 5 )
:
2 7 7
一 2 8 9
.
H are ld C as
ta n o , E d
sar
A
.
M
a e r o m o l
.
M
a e
ro m
o
l B i
o s e
i
,
2 以)4 , 4
( 8 )
:
7 8 5
一 7 9 4
.
Ph ilip p N i
e m e y e r , U if K r a u s e
.
C
e
l l
s
T i
s s u e s
o 嗯an s , 2 ( X 阵 , 1 7 7 : 6 8
~
7 8
.
M
o
h
a m
ad re
z a
B 略haban E slam inej ad , H a m i d M i rz a d e h , Y o s s e f M o -
h
a m a d i
,
A
gh
b i b i N i
e
k m 曲zar . T issue Eng R egen M ed , 2
(X)
7
,
l ( 6 )
:
4 1 7
~
4 2 4
6 Y
o s
h i t
a
k
e
Ta
k ah as h i
,
M as
a
y
a
y
a
m
a
m
o t o
,
Y as
u
h i k
o
T ab at
a
.
B i
o m a t e
-
ri al
s ,
2
0()
5
,
2 6
(
1 7
)
:
3 5 8 7
一 3 5 9 6
.
7 P h il ip K a s te n a , J u l i a V o g e l
,
R
e t o L
u
gi nb
u
.
B i
o m at
e
ri al
s ,
2
(X)
5
,
2 6
(
2 9
)
:
5 8 7 9
一 5 8 8 9
.
8 p h ilip K as te n , J u l i a
.
C
e
l l
s
T i
s s u e s
o 飞an s , 2 。《兀 , 1 8 3
(
2
)
:
6 8
一 7 9
.
9 J u lia P V o罗I A . Platelets , 2 (X) 6 , 1 7 ( 7 ) : 4 6 2 一 4 6 9 ,
1 0
W
e
i
n a n
d C
,
G
u
p t
a
R
,
H
u a n
g A Y
, e t al
.
T i
s s u e
E
n
g
,
2
0()
7
,
1 3
(
4
)
:
7 5 7
~
7 6 5
.
1 1 C h ri
s t i an W
e
i
n a n
d
. e t al
.
B
o n e ,
2
(X)
6
,
8
(
4
)
:
5 5 5
一 5 6 3
.
1 2 M au
n e y J R
, 屹rker一 H e ad C , A b
rah
a
mso
n
L
,
G ro
n
ow
ic
z
G
,
V
o
l l
o e
h
V
,
K
a
p l an D L
.
B i
o
m
e
d M at
e r
R
e s
A
,
2
(X)
6
,
7 9
(
3
)
:
4
64
一 4 7 5
.
1 3 H aro ld C
a s tan o

Iz q u i e rd o
,
J
o s e v
are
z 一 B
~
t o
.
J
o u m al o f B i o m e d i e al
M a t e ri al s R e s e
arc
h P art A
,
2
0()
7
,
8 2
(
l
)
:
1 2 9
一 1 3 8
.
1 4
We
i H aD
,
Y
u n

Y u H u
,
Y i

Y o n g
We
i
.
D e K o k l
, 凡eok K C , P a d i l l a
用 , Y o u n g R G , C o p e r LF . o ral l呷lant ol, 2 (X 拓 , 3 2 ( 3 ) : 1 0 3 -
1的 .
15 W ei H ao , Y u n 一Y u H u , Y i 一Y o n g W e i , 肠ng Pang , R o n g LV , J i an -
P i
n
g B ai
,
Z h
u o
X i
o n
g
,
M i
n
g J i an g
.
C
e
l l
s
T i
s s u e s
o
rsa
n s ,
2
(X)
8
,
1 8 7
(
2
)
:
8 9
一 1 0 2
.
1 6 W a n g J
,
A
s o u
Y
,
S
e
k i y
a
l
,
S ot
o m e S
,
o ri i H
,
S h i
n o m i y
a
K
.
B i
o -
m at
e
ri al
s ,
2
(X)
6
,
2 7
(
1 3
)
:
2 7 3 8
一 2 7 4 6
.
1 7 W e i A
,
U
u
S
,
P
e n
g H
,
T
a o
H
.
Z h
o n 引乎10 X iu F u C h on g J ian W al
K e Z a Z h i , 2 0 0 5 , 1 9
(
6
)
:
4 6 8
一 4 7 2
.
1 8 S h i S , B
art
o
l d P M
,
M i
u
ra M
,
S
e o
B M
,
R
o
b
e
y P G
.
o rt h od C ra ni 于
fa e R e s , 2
(X)
5
,
8
(
3 )
:
1 9 1
一 1 9 9
.
1 9 I n罗bo铭 J . D e K o k S u sa nJ , e t al . C l i n o ral I m p l an t s R e s , 2 (X) 3 , 1 4
(
4
)
:
4 8 1
一 4 8 9
.
2 0 o ri i H , S ot o m e S , C h e n J
,
W
a n
g J
,
S h i
n o
m i y
a
K
.
M
e
d D
e n t S
e
i
,
2
0
5
,
5 2
(
l
)
:
5 1
一 5 7
.
2 1 J al h ri an M
,
E
s
l
a 而nej ad M B , e t al . o ral S u 瑙 o ral M ed o ral P a th ol
O ral R ad io l E n d od , 2 (X) 8 , 1 0 5 ( 5 ) : 1 4 一 2 4
.
2 2 D e K o k U
,
D
rav
e a u
S J
,
Y
o u n
g R
,
C
o o
p
e r
L F
.
I
n t
J o ral
M ax i l
ofa
e
I m p l
a n t s
,
2
0
5
,
2 0
(
4
)
:
5 1 1
一 5 1 8
.
2 3 U Z , y 朋g y , W 朋g C , 兀a R , Zh an g Y , Zh ao Q , U 朋 W , W an g Y ,
肠 J. H uazh ong U ni v Sc i Tec llrlolog M ed 曳i , 2 《l万 , 25 ( 1 ) : 62 一 67
.
2 4 S e o tt P B ru d e r , A n d re as A K u rt h , M 明e Shea. ortk op Res, 1 9 9 8 ,
1 6
(
2
)
:
1 5 5
一 1 6 2
.
2 5 K e nj i K
a w a te , H i ro s h i Y aj i m a , H
aj
i m
e
o h 即shi. A rt if O电a ns ,
2 0 0 6
,
3 0
(
1 2
)
:
9 6 0
一 9 6 2
.
2 6 W a n g J
,
A
s o u
Y
,
S
e
k i y
a
l
,
S
o t o m
e
S
,
o ri i H
,
S h i
n o而ya K . Bio-
m at eri als , 2 0 0 6 , 2 7 ( 1 3 ) : 2 7 3 8 一 2 7 4 6 .
2 7 L iu Y , P e i G , J i an g 5
.
Z h
o n g 即0 X iu F u C hong Jian W ai K e Za
Zhi, 2
(X)
7
,
2 1
(
1 0
)
:
1 1 2 3
一 1 1 2 7
.
2 8 H o lto rf H L , S h e fi e l d
TL
,
A
m
b ro
s e
C G
,
J an
s e n
J
A
,
M i k
o s
A G
.
A
n n
B i
o m e d E
n
g
,
2
(X)
5
,
3 3
(
9
)
:
1 2 3 8
一 1 2 4 8
.
2 9 谢幼专等.National M edieal journ al of China , 2 0 6 , 2 3 : 一6 33 -
16 3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