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Research of 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 in lab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出率的室内研究



全 文 :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2003年11月 吴坛珍等:微生物提高原油采出率的室内研究 ‘55‘————一———————————————————————————————————————————————————————————————————一表1各岩芯基本参数T出Iel Ba西c瑚瑚me幢rme啦h∞【e0fr响k
表2水溶性培养基组成配方
Table2 1WhIer_soluble8ubg吨kcmls忸tutefomlIdaⅡon
原料 水 氯化钠 硫酸钠 氯化镁
用量幢 140 2.5 O.04 04
原料 氯化钙 氯化铵磷酸二氢钾氯化铁
用量,g 0.12 O1 0.1 微量
2室内试验
2.1菌种的培养与筛选
为r适应地层状况,本试验所要的细菌必须满
足兼氧性、抗40℃以上温度、能适应10万耐L高
矿化度的环境-sJ。
2.1.1培养菌种
在6瓶水溶液培养基中,加入菌种(杆菌)和少
量乳化原油,在不除氧的情况下,用棉塞封口,放入
25℃的培养箱中培养,原菌种中,能适应此环境的
细菌得以生存。一天后,经化验,培养基中有极少量
的杆菌存在。再经过4天的培养,经镜检,培养基已
有大量的杆菌存在。以上说明,原细菌已经培养成
杆菌。
2.1.2培养耐高矿化度的菌种
将培养基的矿化度提高至27000n耐L,同时温
度保持不变,补加NHd、KH2P04,以提供微生物生
长所需要的氧源、磷源。在此环境培养一天后有少
量杆菌存在。4天后,有大量杆菌存在。之后,将培
养基的矿化度逐渐提高至10万吲L左右,每次提
高27000耐L,且不断补充氧源、磷源。最后,经化
验,在10万n耐L的高矿化度培养基中,有大量杆菌
存在,且体积较当初小一些。
2.1.3耐高温、耐高矿化度菌种的培养
在矿化度为lO万n耐L条件下,逐步将温度提
高到40℃,每次提高5℃,每次培养3d,最后经镜
检在温度40气,矿化度为10万n洲L的培养基中,
有大量细小杆菌存在。
综合以上所述,经过每一步的培养、筛选后,所
培养出的细菌,能在矿化度为10万耐L、40℃的环
境中生存。此环境的pH值为5—6。
2.1.4扩大培养
另外配制840mL矿化度为10万n∥L的水溶
液培养基共两瓶,每瓶中加入上述已培养出的菌种
100mL和少量乳化原油,然后摇匀,放在40气的培
养箱中,等待试验。
2.2室内岩芯驱替试验
本试验所用岩芯为人造砂岩岩芯,所用的原油
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油,一种是稠油,在常温下能流
动,另一种是重质油,常温下固态,凝固点为36℃。
岩芯驱替试验示意图如图1。
圈1岩芯驱替试验示意图
Fig-lsketchrmp0fc呲0ffock8xpe—me址0fdi刚ac咖ent
2.2.1重质油试验过程
(1)用水驱出岩芯中的煤油,同时饱和水45
ndn:
(2)将岩芯(同夹持器)放在45℃水浴锅中,油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58. 生物加工过程 第1卷第2期———————————————一———————————————一⋯4试验结论通过本次室内试验,结论如下:
(1)微生物提高采出率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2)在残余油饱和度太于某一』临界值时,注入微
生物后的原油产量仅与注入的细菌量和细菌降解原
油的时间有关;
(3)野油菜花黄单胞杆菌对原油的降解作用具
有选择性;
(4)岩心驱替实验说明野油菜花黄单胞杆菌有
很强的提高采收率性能,是一个很好的提高采收率
的菌种。
参考文献:
[1]李扎微生物采油.第四类提高采出率方法[J].石油学报
1992,(4):43埘
[2]中石油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国外研究和应用情况[EB,0L]
h“Ⅳf~⋯吐mr‰∞一玳试赋州刚嘶吼jiuhm,删4—8
[3]张立平微生物提高采出率的研究进展[J]石油学报,1998。
(2):4_6
[4]张春英大庆微生物提高采出率的矿场试验,J。石油学报,
1995.(”:22-23.
:5]汪卫东微生物采油技术[J]世界石油科学.19蚪,(j):12_i3
[6]斯诺克尔石油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微生物采油技术介绍!EⅢ
(儿]ht中:,,⋯m∽出㈣en,p“xbc叫嗍,“p7刊∽1一㈣n哪il
hm,2003_9—8
17]余跃惠国外注微生物提高石油采出窄技术lJJ世界石油科
学.1”.(5):3_4
【8]乐建君提高原油采出卑试验的筛选和评价^法[J!油田化
学,1996,(2):14.15
[9]ⅪuyLl蚰研蚰g,Y幽xue,Gang蹦.m坷19964pplJ(柚¨n‘.Fh如
”h血蛐}p1旷teclIIIdo科mⅢllD】16dd[A].P删。e|ii”铲Ⅱ她曲h
lⅥm酬u10l‘w胁d州Ig邮“珊m舶t丑lp。砌部【1s cJ sEP0Kdepof
Em。目,USA:1995ll-14.
(上接第49页)
有较强的醇氧化酶启动子肌嘎l,测序表明插入的
sGD序列与国外报道有98%的同源性,通过诱导表
达,表达的蛋白的分子量约为39.8kD,与文献报道
的乙醇酸氧化酶分子量相近。酶活达到了40.8IU,
g湿菌体,比不含有目的片断的重组菌酶活提高了
17倍。成功地构建了含乙醇酸氧化酶基因的毕赤
氏酵母菌,为进一步进行生物法制备乙醛酸的应用
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仙nE幽v89日Il,su趼nK.Fa咿,j山Ese币,dm Gl胂ylj(!∽id
pn对udionusiIIg咖叮出血Ⅱ锄出Ⅲ叫tcata】y如[J]O喀ch帅,
l螂.60:3957一姗
[2]亭建生,姚沛,孙洋洲国内乙醛酸台戚技术进展[J]湖南化
工.2000.(4):1.3
13JJdmE蜘帆s—K.Fa静,JdmE n出Bio叫dyti。F小山cl啪
c订dy删icⅡc试【J』.(砘cl】锄.1993.58;2253—2259
14J%衙M雕herall](,sc删.肼聃d眈pre日8i册0f积iv。叩In啪h茸ycdme
帆1da骈in凸6枷诎W硎[J]BiodIiⅡ瑚_etBi(柚河恤舡诅,1992,儿32:
11.16
15J fherMacherouxtvi⋯tMa%吖E-p倦-i讲Iof删ch出浏m⋯
埘㈣5乜cdⅧ加”H悦f州也me:purmcml∞
Ⅲ试吐哪men珊i吼[J]Bioch邮d螂,1螂,30:4612—4c;19
[6]M砒s脚ne,Kel】yLPe矗u0,JdmE(油“瞽m,ddHI曲一l洲
严划u曲∞of5pTna。hdy∞ld㈨山舶lnIhemetfIvl0ⅡupIli。ye越
胁m丹5m:er谭neem%8bH椭I一蚪[J].(;棚e,1995,167:215.
219.
17J GGelli88en,MPiontd【.Mrl棚e吣etdRecon曲n目1t^肌s~
kP出m响蹦abiocBt胡,n:c0眈阻e自《0n0f山8spl脚Ildy(蝴m晰
il蛳(Go)衄d血es㈣叫d啪7r((H1J铲“e[J]A刚Ml—
cm哺dBimed删,1996,46:46嗣
[8]晋剑锋.谭天伟,苏国富菠菜乙醇酸氧化酶基因克隆盐表选
(J1生物工程学报,2∞2,2:213—215.
[9]陈偿甲醇毕赤氏酵母表达系统[J]热带农业科学,1999.2:
3643
110J AuBLIbdFM,BmntR,磁n斟mlRE,dmsllon州0cdslnnnh—
uk【MJ.3rEdJdmwil唧&su|lsinc.1螂
[1lJ J加Ⅲd.(:;ly∞Iak涮dor。dIlcl啪m凸出砌mf科【[J]Blo蛳Ⅱ℃艚t
Bif讪ys嘲Ac诅,1972,267:227—237
[12]J.萨姆布鲁克,E.F弗里奇,T曼尼阿蒂斯著,金冬雁等译分
子克隆实验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杜.1螂,5
[13JMichaV姒h,olri8R.s(,lrtHiIJe1lle—瑚坷咖】ct呲dsp⋯h
dyo甜me础da8eeducedh帅ltkcDNA9eqI】eTlce0facDN^cl帆e
⋯.B“cIlm,1987,262(33):15825一I鼹28
[J4Jss。脯删.‰o锄㈨功J砩fⅨ:R鲫钟耐ng0fm^Ⅲ肿,㈣
cl∞eBiJJ.Bi以‰iqIl∞,1996,20:980_982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