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Progress and prospective of cellulosic butanol biofuel

纤维燃料丁醇研究进展



全 文 :第7卷第1期
2009年1月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ChineseJournalofBioprocessEngineering
Vol.7No.1
Jan.2009
收稿日期:200807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741032);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资助项目(321001300)
作者简介:王风芹(1976—),女,河南林州人,博士,研究方向:生物质能微生物转化技术、发酵工程;宋安东(联系人),副教授,
Email:song1666@126.com
纤维燃料丁醇研究进展
王风芹,楚乐然,谢 慧,宋安东
(河南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郑州 450002)
摘 要:随着能源危机与粮食安全问题的日趋加重,以纤维质为原料生产石油替代燃料已成为生物质能研究的重
点。分析了丁醇作为燃料的优点,归纳了丁醇发酵微生物的种类与研究现状,综述了纤维原料生产燃料丁醇的研
究进展,最后对我国纤维燃料丁醇的产业化优势和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关键词:生物燃料;丁醇;木质纤维素;发酵
中图分类号:TQ5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678(2009)01-0001-06
Progressandprospectiveofcelulosicbutanolbiofuel
WANGFengqin,CHULeran,XIEHui,SONGAndong
(ColegeofLifeScience,He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Zhengzhou450002,China)
Abstract:Astheenergycrisisandfoodsecurityincreaseseverely,biofuelproducedfromlignoceluloseas
thesubstitutionofgasolinehasbecomethehotspotofbiomassenergyresearch.Advantagesofbutanolasfu
elwasfirstlyanalyzedandthespeciesofbutanolproducingmicrobialandtheirresearchstatusweresumma
rized.Furthermore,theresearchprogressofcelulosicbiofuelbutanolwasreviewed.Finaly,theadvanta
gesandtheprospectiveofcelulosicbiofuelindustrializationareanalyzed.
Keywords:biofuel;butanol;lignocelulose;fermentation
  丙酮、丁醇作为优良的有机溶剂和重要的化工
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塑料、有机合成、油漆等工
业。丙酮 丁醇发酵曾是仅次于酒精发酵的第二大
发酵过程[1]。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由于石
油工业发展,丙酮 丁醇发酵工业受到冲击,逐渐走
向衰退。随着石化资源的耗竭以及温室效应的日
趋严重,可再生能源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丙
酮 丁醇发酵的主要成分之一的丁醇(质量分数
60%以上)因其良好的燃料性能而使其发酵重新受
到高度重视。在粮食紧缺、能源危机的今天,纤维
质原料生产燃料丁醇无疑具有诱人的潜力和前景。
1 丁醇燃料的特性
丁醇与乙醇及汽油的特性比较见表1。与乙醇
相比,丁醇具有如下优点:性质更接近烃类,与汽油
调和的配伍性好;能量密度与燃烧值高,且具有较
低的蒸汽压;可经石油管道输送,可在炼油厂混合;
腐蚀性小、水溶性低等。因此生物丁醇发酵已成为
仅次于燃料乙醇发酵的第二大可再生能源开发研
究的热点。
表1 丁醇与乙醇及汽油的特性比较[2]
Table1 Comparisonofpropertiesofbutanol,ethanolandgasoline
物质 特 性
化学式
相对
分子
质量
w(氧)/

能量
密度/
(MJ·L-1)
比能量
相对
密度
(20℃)
理论
空燃比
p(雷德)/
kPa
沸点/

闪点/

蒸发
潜热/
(J·g-1)
低热值/
(MJ·kg-1)
辛烷值
MONRON
丁醇 C4H9OH 74 216
269~
270 32 08109 112 435 1177
35~
355 58199 94 113
乙醇 C2H5OH 46 347
211~
217 30 07813 90 18 7832 12 904 2677 92 111
汽油
C2~C12
烃类
58~
180 0
322~
329 29
070~
078
142~
151
45~
100
30~
220 -40 310 4350
72~
86
84~
98
2 纤维丁醇发酵微生物
  目前,能进行丙酮 丁醇发酵的微生物有 Clos
tridiumacetobutylicum、Cbeijerincki、Csaccharoperbu
tylacetonicum和Csaccharobutylicum4个种[3]。主要
纤维 丁 醇 产 生 菌 的 研 究 现 状 见 表 2。其 中
CbeijerinckiBA101具有较高的淀粉糖化能力,以葡
萄糖或淀粉为原料,丙酮、丁醇、乙醇的质量浓度(总
溶剂,ABE)可达到18~33g/L(传统发酵菌株为20
g/L左右),且具有较强的丁醇耐受能力(可达到
19g/L)[4-5];CbeijerinckiP260可以直接利用小麦
秸秆水解液进行丁醇发酵,发酵产量与纯糖相
当[6-8];CacetobutylicumC375对稻草水解液的利用
效率较高,1kg干稻草可相当0389kg玉米或0687
kg糖蜜生产丁醇的量[9]。这些菌株在纤维丁醇生产
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表2 主要纤维丁醇产生菌的研究现状
Table2 Researchstatusofbutanolproducingstriansusinglignoceluloseasrawmaterial
底物 水解方法 脱毒方法
整合发
酵技术 菌种
ρ(ABE)/
(g·L-1)
ρ(丁醇)/
(g·L-1)
ABE产率/
(g·g-1)
ABE产
生速率/
(g·L-1·h-1)
松树[10]
杨木[10]
玉米秸秆[10]
SO2预处理+
酶水解
无 分批-萃取发酵
C.acetobuty
licumP262
177
229
257
108
134
151
036
032
034
073
095
107
甘蔗渣[11]
水稻秸秆[11]
碱法预处理+
酶水解
硫酸铵与
活性炭 SHF
C.saccharoperbuty
lacetonicumATCC27022
181
130
148
100
033
028
030
015
小麦秸秆[12]
碱法预处理+
酶水解 无 SSF
C.acetobuty
licumIFP921 177 103 018 047
玉米纤维[13]
稀硫酸预处理+
酶水解
水热处理+
酶水解
XAD4树脂

SHF
SHF
C.beijerinckiBA101
C.beijerinckiBA101
93
86
64
65
039
035
010
010
小麦秸秆[8]
酸预处理+
酶水解 无
SSFgas
tripping C.beijerinckiP260 2142 NA 041 031
稻草[9] 酶法水解 无 SHF C.acetobutylicumC375 128 842 030 021
玉米秸秆[14]
气爆预处理+
酶水解 无
膜循环酶解
耦合发酵技术
Clostridiumace
tobutylicumAS1132 NA 014 021 031
  丙酮-丁醇产生菌具有广泛的糖利用范围,可 以利用六碳糖(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和甘露糖)
2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第7卷 
及五碳糖中的阿拉伯糖和木糖进行发酵。但目前
还没有发现能够直接利用木质纤维素生产丁醇的
菌株。Cacetobutylicum824和 Cbeijerincki8052的
基因组序列中分别存在11个与纤维体成分(celu
losomecomponents)相关的蛋白基因和 7个与木聚
糖降解有关的基因,但它们并不具有降解微晶纤维
素或木聚糖的能力[1517]。LopezContreras等[18]从
厌氧的胃瘤真菌Neocalimastixpatriciarum中克隆了
两段不同的纤维素酶基因 celA(从基因家族6中编
码纤维二糖水解酶)和 celD(从基因家族5中编码
内切葡聚糖酶),将其转入 Cbeijerincki中,转化后
的菌株内切葡聚糖酶活性显著增大,并且对苔藓
类、谷类中结构复杂的聚糖转化为溶剂的能力也有
较大提高。可见,通过一定的分子遗传技术手段可
以使产溶剂菌株具有更为广泛的多聚糖降解酶,能
够较好地提高溶剂产量。
3 纤维质原料
  美国的燃料丁醇发酵生产总溶剂质量浓度可
达到25~33g/L,居世界领先水平[19],但生产原料
主要以玉米淀粉、糖蜜等为主。由于原料成本是影
响生物丁醇价格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粮食短缺与能
源危机的双重威胁下,探索纤维质原料生产燃料丁
醇成为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
  中国是农业大国,每年约产8亿t农作物秸秆,
相当于4亿 t标准煤。除农作物秸秆外,一些速生
牧草、木质原料、废弃纤维素类等也可用于纤维丁
醇的发酵生产。柳枝稷(Panicumyirgatum)和芒草
(Miscanthusgiganteus)被公认为是2种最具潜力的
能源植物。
4 纤维丁醇发酵技术研究进展
41 纤维原料糖化液组成及其对丁醇发酵的影响
  由于溶剂产生梭菌不能有效水解富含纤维质
的农业废弃物,因此,木质纤维原料必须首先经预
处理(物理法、化学法或生物法)和酶水解成为单糖
再进行发酵,其经预处理和酶解糖化液的单糖包括
质量分数60%己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等)和质量分
数40%戊糖(木糖和阿拉伯糖等)。与乙醇产生菌
(主要利用己糖发酵)相比,丁醇产生梭菌在发酵过
程中可以同时利用戊糖和己糖发酵产生丁醇,提高
了原料的利用效率[20]。
  纤维水解液中除了水解糖之外还存在许多不
利于菌体生长的化合物,有毒化合物的种类以及它
们在木质纤维素水解液中的浓度依赖于原料的种
类及预处理条件[21]。
  发酵培养基中的酸类物质(如阿魏酸和 ρ香豆
酸)、酚类物质、有机或无机盐类(如Na2SO4、乙酸钠
和NaCl)等对丁醇发酵菌株的生长与发酵均有显著
的抑制作用[19,22]。15g/L糠醛或1g/L羟甲基糠
醛能较强地抑制酵母菌的生长及乙醇发酵[23-24]。
但当糠醛或羟甲基糠醛的质量浓度达到 20g/L
时,CbeijerinckiBA101发酵丁醇的总溶剂产量较对
照分别提高了6%和15%。这一现象的机理仍不清
楚,很可能是丁醇发酵菌株对糠醛和羟甲基糠醛具
有一定的代谢作用[20]。
  Soni等[11]认为甘蔗渣和水稻秸秆水解液会抑
制 Csaccharoperbutylacetonicum 的 生 长,Qureshi
等[13]发现玉米纤维水解液也可抑制 Cbeijerincki
BA101的生长。Claassen等[25]采用蒸汽爆破和酶
水解处理有机生活垃圾,水解液经脱毒处理后
CacetobutylicumDSM1731发酵产生总溶剂的量较
对照提高了3倍。但 Qureshi等[6-8]研究发现小麦
秸秆稀酸水解液不经任何脱毒处理即可用于丁醇
发酵,且产量与产率均高于以葡萄糖为原料的对照。
42 发酵技术
421 分批发酵(batchfermentation)
  20世纪80年代就有利用甘蔗渣、稻草秸秆、小麦
秸秆等通过碱法预处理进行丁醇发酵的尝试,总溶剂
质量浓度可达130~181g/L[11-12]。Parekh等[10]利
用SO2催化技术预处理松木或白杨木进行丁醇发酵,总
溶剂质量浓度达到176~246g/L。陈守文等[9]利用
CacetobutylicumC375发酵稻草酶法水解液(还原糖质
量浓度为428g/L),总溶剂质量浓度为128g/L,其
中丁醇体积分数658%。Qureshi等[6]对小麦秸秆进
行稀酸预处理和酶水解,得到糖质量浓度为60g/L的
糖化液,经过滤、超滤后用 CbeijerinckiP260进行发
酵,总溶剂质量浓度为250g/L,其中丁醇为120g/L。
玉米纤维质原料生产时,通过对总糖质量浓度463g/L
的糖化液进行脱毒,并经XAD4离子交换柱处理,以
CbeijerinckiBA101为出发菌株,总溶剂质量浓度可达
到98g/L,其中丁醇达到64g/L[13]。华盛顿大学
LarsAngenent博士将玉米生产乙醇的副产物玉米纤维
(cornfiber)放入沼气池,与数千种不同的微生物混合,
将其转化为丁酸,其合作者Qureshi博士再利用丁酸进
行丁醇发酵[26]。
3 第1期 王风芹等:纤维燃料丁醇研究进展
422 整合发酵技术(integratedfermentation)
  丁醇分批发酵的主要问题在于产物对细胞的
毒性大造成产物浓度较低以及由于发酵菌种的延
迟期较长使得丁醇的产率较低。为解决以上2个问
题,纤维丁醇发酵可采用补料发酵(fedbatchfer
mmentation)、连续发酵(continuousfermentation)、同
步糖化发酵(simultaneoushydrolysisandfermenta
tion,SHF)、气提(gasstripping)发酵等整合发酵技
术(integratedprocess)以提高丁醇的产量及设备的
利用效率。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利用新型的蒸汽爆
破玉米秸秆膜循环酶解耦合发酵系统对丁醇发酵进
行了研究,每克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产丁醇达014g,
最大丁醇产率达到031g/(L·h)。纤维素和半纤维
素的转化率分别为72%和80%,单位纤维素酶所产
生的丁醇质量为 39mg,是分步水解批次发酵的
15倍[14]。
  气提技术是指利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 H2和
CO2或者惰性气体作为载气,使其在动力作用下进
入发酵体系并带走有机溶剂,后在冷凝器内收集,
而循环气体再次进入反应器作为载气使用[27-28]的
发酵过程。气提技术不但减少了代谢产物对菌体
的抑制作用,而且利用发酵产气进行气体循环,经
济合理,在纤维丁醇生产中潜力巨大。
  Ezeji等[1]研究了CbeijerinckiBA101利用高浓
度的P2合成培养基采用补料与气提技术整合发酵丙
酮-丁醇-乙醇(ABE),结果表明采用该整合技术
ABE的产生速率比对照提高了4倍,消耗500g葡萄
糖产生总溶剂2328g(其中丁醇1517g),其产率和
产生速率分别为047g/g和116g/(L·h)。Qureshi
等[68]研究了CbeijerinckiP260以小麦秸秆稀酸水解
液为原料,采用多种整合发酵技术进行丁醇发酵,由
各种整合发酵技术的产量比较(表3)可知,整合气提
发酵技术后可以大大提高总溶剂的产量。
表3 CbeijerinckiP260利用小麦秸秆水解液进行丁醇发酵工艺比较[6-8]
Table3 Comparisonofdiferentintegratedfermentationtechnologiesusing
wheatstrawhydrolysateasrawmaterialbyCbeijerinckiP260
发酵工艺 ρ
(ABE)/
(g·L-1)
ρ(丁醇)/
(g·L-1)
ABE产率/
(g·g-1)
ABE产生速率/
(g·L-1·h-1)
原料水解率/

SHF 1338 809 032 014 100
SSF 1193 740 042 027 75
SSFgasstripping 2142 NA 041 031 95
SSFFedbatchfermentationgas
stripping 19200 NA 044 036 100
    注:SHF工艺条件为体积分数1%的稀H2SO4于121℃预处理1h,糖化条件为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和
木聚糖酶在pH5、45℃下水解72h,发酵温度为35℃,pH65;SSF工艺条件为pH65、温度35℃;SSF
gasstripping工艺条件为为以CO2和H2为载气进行同步糖化发酵与产物提取;Fedbatchfermentationgas
stripping工艺条件为为 pH65、温度 35℃,发酵过程中流加糖并通过气提技术提取产物;NA为
notavailable
  丁醇发酵技术中,还有萃取发酵技术、渗透萃
取和渗透汽化技术、固定化及细胞再循环技术等均
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在以纤维质原料进行发酵生
产当中,一些工艺可能由于成本和技术原因还不能
得到较好的应用。随着纤维质原料预处理技术和
糖化酶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注意力将集中在纤
维质原料进行燃料丁醇的生产中,各种工艺过程和
生产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逐步向工业
生产迈进。
5 纤维丁醇发酵产业化优势与展望
51 优 势
  1)丙酮 丁醇发酵具有悠久的历史,国内原有
的丙酮 丁醇生产厂家具有成熟的工艺与丰富的经
验,为纤维丁醇的生产奠定了基础。如河南天冠燃
料乙醇有限公司、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新
4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第7卷 
开始了丙酮 丁醇发酵研究。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
任公司2008年4月23日已通过《华北制药集团有
限责任公司非粮发酵制造生物丁醇高技术产业化
示范工程项目》的报批备案,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
产10万t生物丁醇的规模,总投资75亿元,建设
期限为2008年3月1日至2010年9月1日。
  2)纤维乙醇的研究日趋成熟,国内已经有多条
纤维乙醇的中试生产线或示范厂,纤维乙醇预处理
和糖化的技术与工艺平台可直接用于纤维燃料丁
醇的生产,其发酵技术与设备经改造后也可用于丁
醇的发酵,为纤维丁醇的生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
支撑。
  3)与纤维乙醇生产相比,纤维丁醇产生菌对纤
维糖化液的耐受能力强,并可以同时利用己糖和戊
糖进行发酵,提高原料的利用效率。
  4)溶剂产生菌CbeijerinckiNCIMB8052等全序
列已经测序成功,为高丁醇比例菌株及高丁醇耐受
菌株的选育及代谢调控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52 展 望
  燃料丁醇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国家及相关科研
人员的重视,中科院上海植生所、中科院微生物所、
中科院过程所、江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
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广西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河
南天冠集团和华北制药等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已
经致力于燃料丁醇的研究,其中中科院过程工程研
究所、河南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等对纤维质原
料生产燃料丁醇进行尝试,这些研究将极大推动纤
维燃料丁醇的产业化进程。现在已有的丙酮 丁醇
生产厂家以及已有的纤维乙醇中试生产线的生物
能源企业将成为首批纤维丁醇产业化示范基地,相
信3~5a内将会建成中试生产线,8~10a将进入
产业化,实现商业运行。不断增加的纤维丁醇也将
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EzejiTC,QureshiN,BlaschekHP.Acetonebutanolethanol
productionfromconcentratedsubstrate:reductioninsubstrateinhi
bitionbyfedbatchtechniqueandproductinhibitionbygasstrip
ping[J].ApplMicrobiolBiotechnol,2004,63:653658.
[2] 穆光照.实用溶剂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0.
[3] KeisS,ShaheenR,JonesDT.EmendeddescriptionsofClostridi
umacetobutylicumandClostridiumbeijerincki,anddescriptionsof
Clostridiumsaccharoperbutylacetonicumsp.novandClostridium
saccharobutylicumsp.Nov[J].IntJSystEvolMicrobiol,2001,
51:20952103.
[4] ChenCK,BlaschekHP.Acetateenhancessolventproduction
andpreventsdegenerationinClostridiumbeijerinckiBA101[J].
ApplMicrobiolBiotechnol,1999,52:170173.
[5] ParekhM,FormanekJ,BlaschekHP.Pilotscaleproductionof
butanolbyClostridiumbeijerinckiBA101usingalowcostfermen
tationmediumbasedoncornsteepwater[J].ApplMicrobiolBio
technol,1999,51:152157.
[6] QureshiN,SahaBC,CotaMA.Butanolproductionfromwheat
strawhydrolysateusingClostridiumbeijerincki[J].BioprocessBi
osystEng,2007,30:419427.
[7] QureshiN,SahaBC,CotaMA.Butanolproductionfromwheat
strawbysimultaneoussaccharificationandfermentationusing
Clostridiumbeijerincki:partI:fedbatchfermentation[J].Bio
massandBioenergy,2008,32:176183.
[8] QureshiN,SahaBC,HectorRE,etal.Butanolproductionfrom
wheatstrawbysimultaneoussaccharificationandfermentationu
singClostridiumbeijerincki:partI:batchfermentation[J].Bio
massandBioenergy,2008,32:168175.
[9] 陈守文,马昕,汪履绥,等.稻草酶法水解液的丙酮 -丁醇发酵
[J].工业微生物,1998,28(4):3034.
ChenShouwen,MaXin,WangLüsui,etal.Acetonebutanolfer
mentationofricestrawenzymatichydrolysate[J].IndustrialMi
croorganism,1998,28(4):3034.
[10]ParekhSR,ParekhRS,WaymanM.Ethanolandbutanolpro
ductionbyfermentationofenzymaticalysaccharifiedSO2pre
hydrolysedlignocelulosics[J].EnzymeMicrobialTechnol,
1988,10:660668.
[11]SoniBK,DasK,GhoseTK.Bioconversionofagrowastesinto
acetonebutanol[J].BiotechnolLet,1982,4:1922.
[12]MarchalR,RebelerM,VandecasteeleJP.Directbioconversion
ofalkalipretreatedstrawusingsimultaneousenzymatichydrolysis
andacetonebutanolproduction[J].BiotechnolLet,1984,6:
523528.
[13]QureshiN,EzejiTC,EbenerJ,etal.Butanolproductionby
Clostridiumbeijerincki:PartI:useofacidandenzymehydrolyzed
cornfiber[J].BioresourTechnol,2008,99:59155922.
[14]李冬敏,陈洪章.汽爆秸秆膜循环酶解耦合丙酮 -丁醇发酵
[J].过程工程学报,2007,7(6):12121216.
LiDongmin,ChenHongzhang.Fermentationofacetoneandbuta
nolcoupledwithenzymatichydrolysisofsteamexplodedcornstalk
stoverinamembranereactor[J].TheChineseJournalofProcess
Engineering,2007,7(6):12121216.
[15]NolingJ,BretonG,OmelchenkoMV,etal.Genomesequence
andcomparativeanalysisofthesolventproducingbacteriumClos
tridiumacetobutylicum[J].JBacteriol,2001,183:48234838.
[16]LopezContrerasAM,GaborK,MartensAM,etal.Substrate
inducedproductionandsecretionofcelulasesbyClostridiumace
tobutylicum[J].ApplEnvironMicrobiol,2004,70:52385243.
[17]EzejiTC,QureshiN,BlaschekHP.Bioproductionofbutanol
5 第1期 王风芹等:纤维燃料丁醇研究进展
frombiomass:fromgenestobioreactors[J].CurOpinBiotechn
ol,2007,18:220227.
[18]LopezContrerasAM,SmidtH,vanderOostJ,etal.Clostridium
beijerinckicelsexpressingNeocalimastixpatriciarumglycoside
hydrolasesshowenhancedlichenanutilizationandsolventproduc
tion[J].ApplEnvironMicrobiol,2001,67:51275133.
[19]EzejiTC,QureshiN,KarcherP,etal.Butanolproductionfrom
corn[M]∥MinteerSD.Alcoholicfuels:fuelsfortodayandto
morow.NewYork:Taylor&Francis,2006:99122.
[20]EzejiT,QureshiN,BlaschekHP.Butanolproductionfromagri
culturalresidues:impactofdegradationproductsonClostridium
beijerinckigrowthandbutanolfermentation[J].BiotechnolBio
eng,2007,97:14601469.
[21]TaherzadehMJ,NiklassonC,LidenG.Onlinecontroloffed
batchfermentationofdiluteacidhydrolyzates[J].BiotechnolBio
eng,2000,69:330338.
[22]QureshiN,LolasA,BlaschekHP.Soymolassesasfermentation
substrateforproductionofbutanolusingClostridiumbeijerincki
BA101[J].JIndMicrobiolBiotechnol,2001,26:290295.
[23]NigamJN.Ethanolproductionfromwheatstrawhemicelulosehy
drolysatebyPichiastipitis[J].JBiotechnol,2001,87:1727.
[24]AlvesLA,FelipeMGA,SilvaSS,etal.Pretreatmentofsugar
canebagassehemicelulosehydrolyzateforxylitolproductionby
Candidaguiliermondi[J].ApplBiochemBiotechnol,1998,
7072:8998.
[25]ClaassenPA,BuddeMA,LópezContrerasAM.Acetone,buta
nolandethanolproductionfromdomesticorganicwastebysolven
togenicClostridia[J].JMolMicrobiolBiotechnol,2000(2):
3944.
[26]WashingtonUniversityinSt.Louis.Newtechniquescreatebuta
nol:asuperiorbiofuel[EB/OL].(20080128)[2008107].ht
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8/01/08012315314
2.htm.
[27]EzejiTC,QureshiN,BlaschekHP.Industrialyrelevantfermen
tations[M]∥DurePBocaRaton.HandbookonClostridia.Flor
ida:CRCPress,2005:797812.
[28]EzejiTC,QureshiN,BlaschekHP.Processforcontinuoussol
ventproduction:US,2005089979[P]
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
.20050428.
国内简讯
虫草具有抗艾滋价值
2008年12月2日是第21个“世界抗艾滋病日”,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利用菌体细胞模型,从9种食
用菌中筛选出抗氧化能力最佳的蛹虫草,并通过研究其不同部分(发酵液、菌丝、子实体)的抗氧化活性,最
终确定了活性最高的子实体。该子实体可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HIV)致病的关键蛋白酶(HIV1PR)活性,
还可缓和艾滋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人体免疫系统紊乱、失衡,是一种多效的抗艾滋活性物质。
我国生物质气化发电实现国产化
由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承担的科技部“九五”、“十五”攻关和“863”等重点计划———“生物质气化发
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目前已取得多方面突破,其研发的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已全部实现国产化。据介
绍,这一重点技术研究工程以气化为核心技术,配套自主开发的低热值气体燃料内燃发电机组,技术指标及
设备规模两方面均取得了突破,形成了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农业废弃物气化发电系统,总体技术已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
2009年我国将在13个省试点秸秆沼气集中供气
2009年,我国将在黑龙江、内蒙古、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13个省(市、自治区)进行秸秆
沼气集中供气项目试点。在全国秸秆沼气试点项目座谈会上对《秸秆沼气集中供气试点项目可研评审办法
(试行)》(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来自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学等单位的5位专家在座谈
会上提交了5份秸秆沼气试点专业项目申请书以供选择,原则上每个试点省仅支持一项。
(文伟河)
6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第7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