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Mav2008
· 62·
生物加工过程
ChineseJournalofBioprocessEngineering
第6卷第3期
2008年5月
木聚糖酶XynⅡ的D37N突变、表达及酶学性质变化
周晨妍1,李东峰1,邬敏辰1’2,王武1
(1.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无锡214122;
2.江南大学 医药学院,无锡214122)
摘要:对来源于宇佐美曲霉(Aspergillususamii)E001的木聚糖酶XynII进行同源建模和序列比较,发现第11族
木聚糖酶的催化结构域在卢折叠股A3和B3之间存在一个保守的氨基酸位点,该位点与木聚糖酶的pH特性有关,
据此设计了XynII的D37N定点突变。酵母表达的XynnD37N经纯化后与原酶XynII(同样经毕赤酵母表达后纯
化)进行酶学性质比较,结果表明,XynII。。的最适pH由4.2升高到5.3,pH稳定范围由3.O一7.5缩减为3.O一
5.5,但最适温度和热稳定性基本保持不变。结果证实,木聚糖酶XynII的第37位Asp与最适pH相关,为进一步
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宇佐美曲霉;突变;定点;木聚糖酶
中图分类号:Q786;TQ9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78(2008)03—0062—06
Site-directedD37Nmutagenesis,expression,andenzymatic
characterizationofxylanaseXynII
ZHOUChen—yanl,LIDong.fen91,WUMin.chenl’。,WANGWul
(1.KeyLaboratoryofIndustrialB otechnologyofMinistryofEducation,JiangnanUniversity,Wuxi214122,China;
2.CollegeofM dicineandPharmaceutics,JiangnanUniversity,Wuxi214122,China)
Abstract:AhomologymodelingofxylanaseXyn11fromAspergillususamiiEt)01惴constructedbySWISS—
MODELandBLAST.Aconservedaminoacidhadbeenfoundinthecatalyticdomainbetween』B—sheetA3and
B3inthetertiarystructure.whichinfluencedthepHpropertiesofenzyme.ThenaD37Nmutationwasintro—
ducedinXynlIbysite—directedmu agenesis.TheXynlIandmutantxylanase(Xyn如玎N)expressedinPichia
pastoriswerepurifiedantheirenzymaticpropertiesweredetermined.Theoptimalt mperaturendth xmosta-
bilityofXynⅡ硎hadalmostnochanges,buttheoptimumpHofXyn峙Nwasincreasedfrom4.2to5.3and
thepHstabilityofX nⅡ肼NwasnarrowedfrompH3.0—7.5topH3.0-5.5.
Keywords:Aspergillususamii;mutagenesis;site-directed;xylanase
JB一木聚糖酶水解木聚糖主链内的卢一1,4糖苷键
产生不同长度的木寡糖短链。基于氨基酸序列和
疏水簇分析,木聚糖酶在糖苷水解酶中被分成10和
11两个家族¨21。家族10包含酸性pH的木聚糖
酶(和部分纤维素酶),该族木聚糖酶的三维结构是
(邮)。的桶形折叠。家族11含有通常表现出碱性
pH的木聚糖酶(除一些真菌来源的木聚糖酶显示
出酸性pH外),该族木聚糖酶的三维结构是一种
收稿日期:2007-11-06
基金项目:国家863资助项目(2006AAIOZ305)
作者简介:周晨妍(1979一),女,河南焦作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基因工程。
联系人:王武,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zhouehenyan2008@163.corn
万方数据
2008年5月 周晨妍等:木聚糖酶XynⅡ的D37N突变、表达及酶学性质变化 -63·
“三明治”形状的折叠结构,包括1个d一螺旋和2个
口一片层,形成1个巨大的裂缝来容纳木聚糖多聚
体旧J。由于G/11木聚糖酶结构较小,所以对这个
家族的酶学性质研究也较多。1995年,根据zlee.
seii2个木聚糖酶晶体结构的差异推测同活性位点
在空间位置上较近的氨基酸对于酶最适pH有影
响,从而造成了这2个酶最适pH的不同MJ。同样,
1996年,来源于Aspergillusniger的木聚糖酶的最适
pH为3.0,研究表明这与Asp37与催化残基Glul70
和Glu79的互相作用有关"J。2004年,在对来源于
AspergilluspuUulans嗜酸性木聚糖酶的研究时发现,
位于活性中心的Glu208和Glull4为催化残基,与
它们空间位置邻近的Glul57和Asp73对该酸性木
聚糖酶的嗜酸性有重要作用峥J。2006年,对来源于
Streptomycesolivaceoviridis的木聚糖酶B进行定点突
变,研究发现将Asn46替换为Asp46,酶催化反应从
最适pH5.2下降到4.2¨’。
本文通过对具有不同最适pH的第11族木聚
糖酶同源序列的比较分析,选择了影响最适XynII
pH的Asp37位点进行研究。
1材料和方法
1.1酶、培养基和主要试剂
限制性内切酶、T4DNA连接酶、咖DNA聚合
酶、4种dNTP、十二烷基磺酸钠一聚丙烯酰胺(SDS—
PAGE)低相对分子质量Marker均购自TaKaRa公
司,燕麦木聚糖购自Sigma公司,G418和YNB购自
上海生工生物公司,其他试剂均为进口或国产分析
纯产品;YPD、MM、MD、BMGY、BMMY培养基见In.
vitrogen公司的毕赤酵母操作手册。
1.2菌株和质粒
大肠杆菌(E.coli)JMl09和BL21一CodonPlUS
(DE3)-RIL由本实验室保存;克隆质粒pMDl9一T
SimpleV ctor购自TaKaRa公司;表达质粒pET28a
(+)购自Novagen公司;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ll5和穿梭质粒pPIC9K购自Invitrogen
公司;含有XynⅡcDNA的重组质粒pUCm-T—
XynII,根据文献[8],由本实验室构建和保存。
1.3定点突变
采用重叠延伸法一1定点突变。根据木聚糖酶
基因XynII(Genbank登录号为DQl91144)序列和
目的突变位点设计4条引物:JN:57一CGGAAT.
里里AG’I’GccGGII.A’I’CAAcTATG.37;JZ:5’_A’I’I’I’!!!;生
堡垦鱼堡鱼TTAAGAAGATATcGTGAC.3’;FN:5’一CAGT-
TCCAACTTCGTCGTTG-3’:RZ:5’一CGACGAAGTTD
GAACTGACT-3’。其中下划线为引入的踟RI和
NotI酶切位点,黑体为引入的突变碱基。定点突变
程序如图1所示,以pUCm—T·XynII质粒为模板,用
咖DNA聚合酶进行扩增,反应条件:94℃预变性2
rain;94oC变性30s,52℃退火30s,72℃延伸308,
25个循环;72oC延伸10min,胶回收目的片段,记作
JNRZ。以FN、JZ分别为上、下游引物,用同样方法
得到的扩增产物记为FNJZ。再以JN、JZ分别为上、
下游引物,以JNRZ和FNJZ为模板链进行扩增,反
应条件为:94℃预变性2min;94oC变性30s,55oC
退火30s,72oC延伸458,30个循环;72℃延伸10
min,回收目的片段,连接,转化E.coliJMl09感受
态细胞,蓝白斑筛选阳性转化子pMDl9.T-xyn
Ⅱ∞,。,送上海英骏公司测序。
』k FN口.
—早肱 百J上J
JN+RZl FN+Jz(第一轮PcR扩增)
口口
—i一.口—而■——一l退火
占
匕了————————————一
I JN+Jz(第二轮PCR扩增)
\引入的突变位点
图1 D37N定点突变示意
Fig.1MapofD37Nsite-directedmutagenesis
1.4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1.4.1pET28a-xynIID37N表达载体
根据pET28a(+)多克隆位点另设计2条引物
XN:5’·CATGg垦垒!堡鱼AGTGCCGGTATCAACTATG-3’
(含NcoI酶切位点)和XZ:5’一GCGTCGACTrA
AGAAGATATCGTGACAC-3’(含SalI酶切位点),通
过NcoI和SalI双酶切位点将突变酶基因xyn
Ⅱ∞,N克隆进了pET28a(+),载体转化E.
coliJMl09。
1.4.2pPIC9K-xynII∞7N表达载体
通过踟RI和NotI双酶切位点将突变酶基因
xynlID37N定向插入到pPIC9K上的EcoRI和NotI
万方数据
·64· 生物加工过程 第6卷第3期
位点之间,形成重组质粒pPIC9K-xynIIIY37N,从而将
目的基因克隆到AOXl启动子下游,与信号肽编码
序列形成正确的阅读框架。
重组质粒均经酶切和测序鉴定。
1.5 重组木聚糖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
将过夜培养的菌种以1:50的体积比转接于
50mL含Kan、Cat(各1001山g/mL)的新鲜LB中,
220r/min,待DD600达0.6左右时,加入IPTG至终
浓度为0.8mmol/L,30℃诱导培养5h。将培养液
离心,收集部分菌体进行SDS—PAGE电泳¨0f。另将
菌体沉淀,用10mL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pH
4.2)悬浮,在冰水浴中用超声波破碎菌体,
12000r/min离心10min,所得上清液用于酶活性
测定。
1.6重组木聚糖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1.6.1酵母的电击转化和筛选
将重组质粒pPIC9K-xynIID3,。用SalI线性化
后,电击转化毕赤酵母,挑取阳性转化子。电转化
及筛选方法参见Invitrogen公司操作手册。
1.6.2重组酵母的培养、诱导表达和检测
具体方法见参考文献[11]。
1.7重组木聚糖酶的纯化
酵母发酵液8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
液,将酶液置于冰浴中,边搅拌边加入硫酸铵至
70%饱和度,冰浴2h,然后12000r/min离心30
rain,取沉淀,沉淀用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pH
6.0)重新溶解,得到浓缩酶液,透析袋脱盐后,进一
步经过分子筛Superdex75HR10/30纯化,得到电泳
纯的木聚糖酶。
1.8木聚糖酶活性的测定
采用改进的DNS法¨2|。在一定体积分数为
0.5%的木聚糖中加入适当稀释的酶液,保持总反
应体积为2.5mL,50oC下反应15rain,加入2.5mL
DNS终止反应,沸水中显色7rain,定容后测
定∞540。
酶活力单位(IU)的定义:在该反应条件下,以
每min产生1斗mol还原糖所需的酶量定义为1个
单位。
1.9酶学性质的分析与比较
将纯化后的突变酶与原酶(同样经毕赤酵母表
达并纯化)进行酶学性质的比较研究,包括酶的最
适pH和pH稳定性、最适温度和热稳定性,具体操
作方法见参考文献[13]。
2结果与讨论
2.1突变位点的确定
对XynlI的同源建模在http://www.expasy.
org/swissmod/SWISS·MODEL.html和http://us.ex-
pasy.ors/cgi—bia/prosite/scanview.cgi网站上完成。
木聚糖酶XynⅡ属于第11族木聚糖酶,由2个反向
的口折叠片和一个短的乜螺旋组成,整个酶分子成
右手型结构(图2(a))。第11族木聚糖酶的催化机
制是经典的酸碱催化机制¨引,分析XynII中所有的
可能作为催化残基的酸性氨基酸,只有Glu79和
Glul70位于酶与底物作用的活性中心,通过进一步
的点突变证实Glu79和Glul70为XynII的活性中
心起关键作用的催化残基,Asp37位于Glul70附近
(图2(a))。
木聚糖酶的pH特性与空间上邻近酸碱催化残
基的氨基酸有很大关系,特别是与催化残基天冬氨
酸和谷氨酸形成所谓的“电荷网”的氨基酸,它们往
玎_ⅥQ!06
HELIX
阑440/Xx69r-q7被1/I,.291-"116
15。 145L‰3[]"—J52Ⅵ—1J也¥o
∞
图2 XynII∞7N的分子模型
Fig.2Themolecul耵modelofXynIIm7N
万方数据
2008年5月 周晨妍等:木聚糖酶XynII的D37N突变、表达及酶学性质变化 ·65·
往带有电荷并与催化残基形成氢键¨引。在多种第
11族木聚糖酶中,其口折叠股A3和B3之间的一个
保守的氨基酸Asn或Asp可能就是这样的一个氨基
酸(图2(b)),当木聚糖酶的最适pH在5.0以上时
为Asn,pH在5.0以下时是Asp。XynII的最适pH
为4.6,其相应的氨基酸为Asp37(图3),如果将此
位点的Asp37突变为Ash37,可能会改变它与催化
残基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XynII的最适pH。
2.2定点突变
以xynII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完成D37N点
突变,其编码的氨基酸由原来的Asp37突变为
Asn37,突变基因克隆到pMDl9.T上,通过测序分
析,确定突变位点与设计的目标位点一致。
2.3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
构建的大肠杆菌表达载体和毕赤酵母表达载
体的示意图见图4。
DH optimumpH
^B02931 B GTHDGYDYEF可KDsGGsGsHTLNsGGTFs^Q可sNvN麓ILF47 9.0
U012qZ 8 GYHDGYFYSFETDAPGTVSHELGPGGNySlSVRNTG搿FVA耳7 ,·u
置64552 10G订衄叮6Y7YSF耵TDsOGTVs阳忸Gs66Qys丁s张N1.G禽Fv^q9 o.,
H6455310GTDG五.YYSFWTDGGGSVSHTLNGGGSYSl0WTNCGWFV^48O.0
U1029B3 PGGINW凹期q6NLGQFTYNENAGTYSHY硼GVNG蕾FVV4Z 4.甚
IDQl911441 SAGINw£避YNI:瑚LGDFTYDESTGTFSHYWEDGVSs&Fw生ol 4.6
Z500501 ..SINWC盯YNGNLGAF5YNEGAGTFSMYUQQGVSⅣ毒FVV38 3.5
D148481 S且G工NWC村YNGNLADFTYDESAG"ITS互Y硎EDGVSS■FVV40 2.0
D633821 ..TGNWONYNGNV心FEYSOYDGTFSVNl珊GNT..■FVC36 2.O
图3 Xy.Ⅱ(DQl91144)与其他第11族木聚糖酶相关序列的比较
Fig.3AlignmentofXynII(DQl91144)withotherfamily11xylanases
图4重组表达质粒构建 .
Fig.4Physicalm pofrecombinantexpressionplasmid
pET-28a-XynIID盯NandpPIC9K·XynIID37N
2.4重组木聚糖酶的表达及纯化
2.4.1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实验表明,突变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表达
(图5(a)),相对分子质量为2.0X104,与理论相对
分子质量一致,重组大肠杆菌细胞裂解液上清的酶
活性为6IU/mL,这说明突变酶有木聚糖酶活性。
2.4.2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重组毕赤酵母表达的突变酶XynⅡD硎相对分子质
量为2.1XlO(图5(b)),大于大肠杆菌表达的Xyn
Ⅱ叻。相对分子质量,而与原酶XynⅡ在酵母中表达的情
况一致。由于XynⅡ聊。序列中不含有肛糖基化位点,
所以推测XynⅡ嘟N在酵母中表达时发生了0-糖基化导
致分子量增大。在摇床水平上诱导96h,表达量最高
的重组子酶活性达到265U/mL。由于研究的目的是
酶的结构与酶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在酵母表达时并没
有筛选高拷贝的转化子,这可能是XynⅡ嘟。与XynⅡ相
比在酵母中表达量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2.4.3木聚糖酶XynII麟N的纯化
酵母发酵上清液经硫酸铵沉淀,透析袋脱盐
后,再经分子筛Superdex75HR10/30纯化,得到电
泳纯的目标蛋白(图5(b),与纯化的经毕赤酵母表
达的原酶XynII一起进行酶学性质的比较研究。
2.5酶学性质的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XynⅡ聊。的最适pH由4.2上升
到5.3(图6),pH稳定性范围由原来的pH3.0—7.5
缩减为pH3.O一5.5(指相对剩余酶活性在90%以上
万方数据
·66· 生物加工过程 第6卷第3期
的pH范围)(图7)。木聚糖酶的催化机制是酸碱催
化机制,通过SWISS.MODEL对XynII空间结构的分
析表明,Asp37的OD2氧原子与Glul70的OE2氧原
子之间的距离为3.13nm,二者之间较强的氢键作用
使Glul70质子供体的作用增强,对催化残基的影响
比较大。突变酶XynⅡ∞,。中,Asp37变成了Asn37,
Asn37的ND2与Glul70的OE2氧原子之间的距离较
远,为3.32rim,二者之间较弱的氢键作用使Glul70
质子供体的作用减弱,使酶的催化能力下降。但在偏
碱性的环境下,ASh就会增强与Glul70的作用,进而
使Glul70质子供体的作用增强,因此突变酶与原酶
相比在偏碱性pH下的活性更高,这与图3中“第11
族木聚糖酶相应蛋白质序列的比较与木聚糖酶的最
适pH的分析”的结果相符。
XynIID3,N最适温度与原酶一致均为50℃(图
8),将突变酶与原酶在50℃保温不同时间,热稳定
性的变化不大(图9),说明D37位点对该酶最适温
度及热稳定性不起关键作用。
LaneM-Proteinmarker;(B)Lane1-4一Ecol//pET-28a-xynII∞7NwithIPTGinductionfor2-4h;Lane5-Ecoli/pET-28a-xynⅡD37NwithoutIPrG
induction.(b)Lane1-culturesupernatantsofP.pa tor/sGSll5/pPIC9Kinduced∞negativecontrol;Lane2-purifiedXynIID37Nsecretedbyrecombi-
nantP.pastor/sGSI15.
图5表达产物(a)和纯化产物(b)的SDS-PAGE图谱
Fig.5SDS-PAGEanalysisofthexpressionpr ducts(a)andpurifiedproducts(b)
120
100
冰80
1}g60
髓
40
20
O
pH
图6 pH对酶活的影响
Fig.6EffectofpHonenzymeactivity
图7 pH对酶稳定性的影响
Fig.7EffectofpHonenzymestability
图8温度对酶活的影响
Fig.8Effectof emperatureonenzymeactivity
图9温度对酶稳定性的影响
Fig.9Effectof emperatureOilenzymestability
万方数据
2008年5月 周晨妍等:木聚糖酶XynlI的D37N突变、表达及酶学f|生质变化
3结论
木聚糖酶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酶制剂,在工业
上有着广泛的用途,然而在不同领域中应用的木聚
糖酶需具有不同的综合性质,而天然酶往往难以满
足,所以有必要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木聚糖酶结构
中影响其性质的因素进行研究。本文利用生物信
息学手段对宇佐美曲霉木聚糖酶XynII进行同源
建模和同源序列比较,发现第11族木聚糖酶的催化
结构域在口折叠股A3和B3之间存在一个保守的
氨基酸位点,该位点与木聚糖酶的pH特性有关,因
此应用定点突变技术将XynII第37位的Asp突变
为Asn,结果发现XynII的最适pH从4.2提高至
5.3。这一方面有利于木聚糖酶在生产中的应用,同
时也能为木聚糖酶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提供较
好的材料。
参考文献:
[1]HenrissatB。DaviesG.Structuralandsequence—basedel ssifiea·
fionofglycosidebydroleses[J].CurrOpinStr ctBiol,1997(7):
637卅.
[2]CollinsT,C.erdayC,FellerG.Xylanases,xylanasefamiliesandn-
tremophilicxylanases[J].FEMSMicrobiolRev,2005(29):
3-23.
[3]TorronenA,HarkkiA,RouvinenJ.Three·dimensionalstructureof
endo一1,4棚·xylanase1IfromTrichodermaree口ei:twoconformation—
alstatesintheactivesite[J].EMBOJ,1994,13:2493-2501.
[4]TorronenA,RouvinenJ.Structuralcomparisonoftwomajorendo一
1,4-xylanasesfrom打商矗mmreesei[J].Biochemistry,1995。
34:847-856.
[5]KrengelU,DijkstraBW.Three-dimensionalstructurefendo.1,
4胡-xylanaseI fromAspergillusn喀Ⅳ:molecularbasisforitslow
pHoptimum【J].JMolBid,1996,263(1):70-78.
[6]TanakaH,O unoT,Moriyamas,ela1.Acidophilicxylanasefrom
Aureobasidiumpullulans:efficientexpressionandsecretionin
腑^I!口pastorisandmutationalanalysis[J].JBioseiandBioeng,
2004,98(5):338-343.
[7]杨浩萌,柏映国,李江,等。木聚糖酶XYNB的N46D突变、表
达及酶学性质变化[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6,22(3):204-211.
[8]周晨妍,符丹丹,朱劫,等.宇佐美曲霉木聚糖酶基因的克隆与
序列分析[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31(10):29-32.
[9]DieffeIIbachCW,DvekslerGS.PCR技术实验指南[M].黄培
堂,俞炜源,陈添弥,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429.444.
[10]LaemmliUK.Cl∞vageofstructuralproteinsduringtheassembly
oftheeadofbacteriophageT4[J].Nature,1970。227:680-685.
[11]周晨妍,邬敏辰.李东峰,等.宇佐美曲霉木聚糖酶基因xynⅡ
在不同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J].生物加工过程,2008,6
(2):38-42.
[12]BaileyMJ.BielyP,PoutanenK.I terlaboratorytestingofmethods
forassayofxylaneseactivity[J].JournalofBiotechnology,1992,
23:257-270.
[13]周晨妍,白剑宇,邬敏辰,等.宇佐美曲霉木聚糖酶基因在大肠
杆菌中的表达[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7,15(3):
514.518.
[14]胡沂淮,邵蔚蓝.木聚糖酶[J].生命的化学,2002.22(3):
28l_285.
[15]PoonDK,WebsterP,WithersSG,eta1.CharacterizingthepH—
dependentstabilityandcatalyticme hanismofthefamily1 1 xyla-
nagefromthealkalophilicBacillusagaradhaerens[J].Carbohydr
Res,2003,338(5):415-421.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