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李钧敏,钟章成,董鸣
期 刊 :生态学报 2008年 28卷 2期 页码:868~876
关键词:薇甘菊 ;田野菟丝子 ;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酶活性 ;
Keywords:Mikania micrantha H. B. K. , Cuscuta campestris Yuncker , soil microbial biomass , soil enzyme activity ,
摘 要 :比较分析了广东省内伶仃岛薇甘菊未入侵群落、薇甘菊入侵群落、田野菟丝子刚寄生的薇甘菊入侵群落和田野菟丝子寄生3a的薇甘菊入侵群落的土壤化学特性、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旨在探讨薇甘菊入侵如何改变土壤特性及田野菟丝子的寄生如何改变薇甘菊入侵地土壤特性。薇甘菊入侵群落土壤的pH值(6.046)、有机碳(35.937 g•kg-1) 、全氮(2.449 g•kg-1)、有机氮(2.383 g•kg-1)和氨态氮(0.051 g•kg-1)含量要显著地高于薇甘菊未入侵群落土壤(5.593,29512 g•kg-1, 0.800 g•kg-1, 0.722 g•kg-1, 0.043 g•kg-1),而土壤硝态氮含量(0.015 g•kg-1)要显著地低于薇甘菊未入侵群落土壤(0.033 g•kg-1),土壤全磷和有效磷没有明显的差异;薇甘菊入侵群落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土壤酸性磷酸酶、脲酶和β-D-葡萄糖苷酶活性要显著地高于薇甘菊未入侵群落土壤。田野菟丝子寄生可以使薇甘菊入侵地的土壤pH值(5634)、有机碳(27.225 g•kg-1) 、全氮(1.836 g•kg-1)、有机氮(1.793 g•kg-1)和氨态氮(0.024 g•kg-1)含量显著性下降,对于全磷、有效磷和硝态氮则无明显影响;同时田野菟丝子寄生可以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土壤酸性磷酸酶、脲酶及β-D-葡萄糖苷酶活性显著下降,但改变后的土壤与未入侵地之间仍具有一定的差异。田野菟丝子寄生达3a的薇甘菊入侵地的土壤总有机碳(35719 g•kg-1)、全氮(2.356 g•kg-1)、有机氮(2.304 g•kg-1)和氨态氮(0.040 g•kg-1)含量相对于寄生早期显著增加,有机碳、全氮、有机氮等含量恢复到薇甘菊入侵地的水平,与未入侵地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田野菟丝子寄生时间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磷及土壤酸性磷酸酶和β-D-葡萄糖苷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但微生物生物量碳及脲酶活性显著升高,甚至超出薇甘菊入侵地。薇甘菊入侵可以改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最终改变土壤化学特性,有利于其入侵;而田野菟丝子寄生可以打破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引起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的改变,而最终又引起土壤化学特性的改变。此研究结果对于评价薇甘菊入侵的后果、田野菟丝子防治的可能机制及带来的后果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