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FFECT OF HUMAN ACTIVITY ON 13 C/ 12 C RATIOS IN TREE RINGS OF PINUS MASSONIANA ON DINGHUSHAN

鼎湖山地区人类活动对马尾松年轮13C/12C的影响



全 文 : 第17卷 第2期 生 态 学 报 Vo l. 17, No . 2 
 1 99 7年3月  ACTA ECOLOGICA SIN ICA Mar . ,  1997 
 鼎湖山地区人类活动对马尾松年轮
 13C/ 12C的影响X
林植芳  梁 春  彭长连  林桂珠  孔国辉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广州, 510650)
摘要 南亚热带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非核心地带的旅游活动和附近工厂区污染气体的排放, 影响了马尾
松年轮中的 D13C值和空气CO 2的 D a值。旅游点年轮的 D13C值自1965~1992年以年均- 0. 026‰速率下
降, 1980~1992年年均下降速率增至- 0. 044‰。工厂点的马尾松年轮 D13C则随时间而递增, 气体污染改
变了 D13C值的年际变化图式。1980~1992年, 对照点、旅游点和工厂点空气 CO2浓度年均增高速率分别
为0. 68, 0. 98和2. 30LL/ L。1994年空气 CO 2的 D a值在旅游点和工厂点比对照点低- 0. 18‰和- 0. 44‰。
关键词: 人类活动, 马尾松年轮, D13C , D a, CO 2浓度。
EFFECT OF HUMAN ACTIVITY ON 13C/ 12C
RATIOS IN TREE RINGS OF PINUS
MASSONIANA ON DINGHUSHAN
Lin Zhifang  Liang Chun  Peng Changl ian  Lin Guizhu  Kong Guohui
( South China I nst itute of Botany, Acad emia S inica, G uangz hou , 510650, China)
Abstract  The car bon isotope rat io s in tr ee r ings o f Pinus massoniana gr ow ing in
Dinghushan, a Subtropical Nature Biosphere Reserv e( DSNBR) , and nearby factory site
w er e studied to under stand the human act ivity in relat ion to atmospheric CO 2 change. In
tw o sampling sites of co re area of DSNBR( r elat ive clean contr ol) , the D13C value of t ree
ring in matured t rees did not show a signif icant dow nw ar d t rend in the period from 1965~
1992, but in four sites of opened tour ar ea in non-co re forests the aver age year -decline-rate
of D13C tr ee r ing w as- 0. 026‰ in 1965~1992 and - 0. 044‰ in 1980~1992. By contrast ,
D13 C value in facto ry area increased with t ime. A negat ive co rrelation w as observed be-
tw een D13C either w ith basal area or w ith canopy shade density . Over the long term period,
the rat io s of Ci / Ca wer e only slight ly changed by dif ferent types of human act iv ity . The
calculated CO 2 incr easing r ates f rom 1980 to 1992 in contro l, tour and facto ry area w ere 0.
68, 0. 98 and 2. 30 LL/ L per y ear , respect ively. In 1994, Da of forest atmospher ic CO 2 in
X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收稿日期: 1995-06-03, 修改稿收到日期: 1996-01-30。
tour ar ea and factor y ar ea w er e low er than that in core control area by - 0. 18‰ and
- 0. 44‰, respectively .
Key words : human act ivity , tree rings of P inus massonoana, D13 C, Da, CO 2 concen-
tr ation.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及森林的过度砍伐, 引起大气中 CO2浓度及其中碳同位素比的明
显变化。1981~1987年, 进入大气中的由化石燃料产生的 CO 2增加了57% [ 1]。近30年来,
CO 2中的13C/ 12C( D a)已从- 6. 7‰降至- 7. 9‰[ 2, 3]或- 8. 0‰ [ 4]。大气中 CO 2持续升高, 预
计到21世纪中期, CO 2浓度将达工业化前( 1850年)的2倍[ 5 , 6] , 并使全球温度提高1~4. 5℃。
这将对全球气候、生物圈和人类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关于大气 CO 2浓度及其同位素组分
变化模式的提出, 主要根据对北极与南极不同地质年龄的冰核中气泡的分析, 以及近30多
年在少数干净地区直接测定大气 CO 2所得的资料[ 3, 5]。然而, 由于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的不
确定性, 使所得的模式仍令人难以完全信服, 迄今对 CO2浓度变化及可能产生效应的程度,
仍受到人们的质疑。
植物是环境信息的纪录者, 在其光合作用同化 CO 2的过程中, 由于气孔扩散作用和光
合羧化酶反应对 CO 2中的13C 和12C 具有不同的分部效应, 使其体内的有机碳化合物的稳定
性碳同位素比值( D13C)明显降低。植物的年轮纪录了过去和现在的环境信息,贮存于年轮中
有机碳化合物(尤其是纤维素)的D13 C 值可反映大气CO 2浓度及 D a变化或植物生理过程对
环境变化的响应, 或兼作两者变化的纪录 [ 3, 7]。利用年轮中 D13C值的测定, 可以追踪大气的
D a变化史, 推测大气 CO 2浓度的变化趋势。可是, 许多因子皆可干扰年轮的 D13C 记录, 使
所得的结果往往难以解释或有争议[ 8~10]。只有通过更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才能进一步认识
其规律和可行性。
过去以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树木年轮为对象进行 D13C 研究的资料不多, 尤其是比较在自
然林及其周围不同形式的人类活动对年轮 D13C 值的可能影响, 仍知之甚少。本文分析南亚
热带地区生长在不同人为活动干扰点的马尾松年轮的 D13C值, 了解大气 CO2组分及浓度变
化趋势, 为全球变化提供新资料, 并为制订森林管理和环境保护对策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 1 植物材料
马尾松( P inus massoniana)于树干1. 2 m 高处用年轮钻采年轮, 立即固定于特制框架
中。自然干燥后磨平表面, 显微镜下确定年代并测年轮宽度。年轮按每5 a 分段切开, 80℃
烘干, 粉碎过60目筛, 粉末作 D13C 值分析。
1. 2 采样地点与人类活动形式
马尾松生长于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及其附近肇庆市龟顶山, 部
分材料采自深圳市妈湾电厂附近。鼎湖山距广州市86 km , 位于23°08′N, 112°35′E, 地
处南亚热带的南缘。植物终年常绿、属古热带植物区系, 群落具多态性。本文各试验点围
绕保护区的核心地带及外周的森林群落, 除样树所处地点的阴蔽度有差异外, 其他的生
态、土壤条件相似, 样地土壤皆为砖红壤。人类活动包括旅游与工业生产2种形式, 自然保
护区的核心区作为对照。
1252期       林植芳等: 鼎湖山地区人类活动对马尾松年轮13C/ 12C 的影响         
1. 2. 1 对照(相对干净点) 在保护区中人类干扰少的白云寺附近, 海拔约290 m , 马
尾松生长于阔叶树为主的混交林中, 冠层阴蔽度80%~90%, 树高15~25m, 胸径30~58
cm。年轮从1910或1930年到1992年。采样点为到白云寺的路上及白云寺护林站, 各采5株
树。
1. 2. 2 旅游点 位于鼎湖山旅游社和庆云寺附近, 海拔150~190 m 之间。近年来在旅游
旺季日均进山2000多人, 车辆往返800多次。共有4个采样点, 即: A , 公路边, 游客进山必
经之道, 马尾松树龄始自1925年, 高18~25 m , 胸径25~52 cm, 阴蔽度60%。B, 火车站附
近人工松林, 栽于1935年, 胸径38~43 cm, 阴蔽度约25%。C, 飞水潭, 小瀑布景点和游泳
胜地, 混交林到阔叶林过渡型, 阴蔽度80% , 马尾松年轮最早自1910开始, 胸径48~58
cm。D, 庆云寺护林站, 处于旅游车辆停车埸及庆云寺附近, 受汽车排放物及焚香气体等
的影响。阴蔽度90% , 马尾松胸径31~50 cm , 年轮始于1925年。
1. 2. 3 工业点 包括距鼎湖山19 km 外的肇庆市龟顶山1975年种的松林, 位于钢铁厂和
化工厂附近, 及深圳市妈湾电厂附近1975年栽种的松树, 树高低于10 m。
1. 3 稳定性碳同位素比( D13C)分析及 Ci / Ca计算。
松树样株一般为每个样点3~5株。分为5 a一段, 不同样株的同一年轮段混合或单独
分析。
样品制备, 分析及 D13C计算方法同前文 [ 11]。MAT -251同位素比质谱仪测定同位素比。
Ci / Ca的计算方法分别以2种方法作比较, 参照 Far quhar [ 12]和 Meinger [ 13 ]的方法。空
气 CO 2的 D值按Francey[ 7]、Broadmeadow [ 14]和 Sternberg[ 15]的公式计算。
2 实验结果
2. 1 不同人类活动对马尾松年轮 D13C值的影响
过去的研究皆取某一特定年轮作分析, 所得结果波动甚大。为了获得不同年分段的 D13
C 值平均变化趋势, 本文改为将每5 a 的年轮作为一个样品进行分析。图1~3中每个数据点
皆代表3~5株树年轮的每个5 a 年轮的平均D13C 值, 但1990年的数据只代表1990~1992年3
个年轮的平均值。
图1 显示对照的2个采样点 D13C 值与年轮年龄的关系。从1910~1992年, 白云寺路上
( BR)的马尾松 D13C值的最高与最低值相差约- 1‰。生长的前30年内, D13C的负值呈减少
趋势, 随后的变幅较少。白云寺护林站马尾松年轮 D13C 值也是幼龄期的负值较大, 1965年
之后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从1935~1992年, D13C 变幅也在- 1‰左右。
与旅游活动有关的4个采样点马尾松年轮 D13C 的变化见图2。4条曲线的 D1 3C 值大小有
些差别, 可能与生长点的微环境如冠层条件不同有关, 但其年际变化的趋势相似。通常也
在各自的树龄20~30 a 之前, D13C 负值减少。成熟的旺盛生长期中变化在- 0. 16‰左右,
1980年之后, D13C值较明显下降(负值增大)。与对照相比, 旅游点的马尾松在其生长期内
D13C值的变幅较大, 分别达1. 86‰(飞水潭) , 1. 71‰(公路边) , 1. 39‰(火车站附近)和0.
82‰(庆云寺护林站)。1980年后开放旅游, 到1992年, D13C 值比1980年下降了- 0. 63‰(飞
水潭) , - 0. 49‰(庆云寺护林站) , - 0. 54‰(公路边)和- 0. 28‰(火车站附近)。这表明人
类旅游活动带来了较多的机动车尾气,宗教焚香气体和炊烟等对环境的污染, 导致了年轮
中 D13C 值的较大波动, 其下降趋势与旅游活动加剧有关。
126              生  态  学  报               17卷
图1 对照点马尾松年轮 D13C值的变化
每个点代表5 a年轮的平均值, 图1~5皆如此.
BR, 白云寺的森林路上; BSP, 白云寺护林站
Fig 1 Changes of D13C values in t ree rin g of
P inus massoniana f rom Baiyun fores t ( Cont rol si te)
BR, on the w ay to Baiyun tem ple; BSP, Baiyun fores t
s ent ry post . E ach point in Fig 1~5 is the m ean
value of several f ive year-rin g
图2 旅游点马尾松年轮 D13C值的变化
PF, 人工松林; QSP, 庆云寺护林站; HW,
公路边; FP, 飞水潭
Fig . 2 C han ges of D13C values in tree ring
of Pinus massoniana fr om tour site
PF, Man-made pine fores t ; QSP, Qingyun fores t
sent ry pos t ; HW , High w ay s ide; FP, Feishui pond
图3 工厂点马尾松年轮 D13C值的变化
( SZ, 深圳妈湾电厂际附近; GDS, 龟顶山)
Fig. 3 Chang es of D13C values in t ree
ring of P inus massniana f rom factory site
SZ, Shenzhen; GDS, Guidingsh an
  肇庆市龟顶山人工栽种的马尾松直接受
到附近化工厂和钢铁厂工业废气中 SO2、
FH、H2S、NO x 和 CO 2的影响。该地2个工厂
每年向大气排出 SO 250多吨, 氟化物120多
吨, 瞬时浓度超过最高允许值0. 7( SO 2 )倍和
3. 1倍(氟化物)。1994年在钢铁厂测定的日
均 CO 2浓度为377LL/ L。图3可见, 马尾松年
轮 D13C值从1975年到1992年呈线性增高, 负
值降低了1. 41‰。深圳妈湾电厂附近大气硫
酸盐化速率0. 378 SO 3 mg / 100 cm2õd, 比鼎
湖山旅游点的0. 283 SO 3 mg/ 100 cm 2õd高,
氟化物则达0. 863 Lg/ 100 cm 2õd。在此条件
下生长的马尾松年轮 D13C 值在1960~1980
年间的波动较小, 未见如图1~2那样的幼龄
期 D13C值增高现象。龟顶山松树受到2个污
染源的影响, 变化的程度比深圳松树大。
在混交林中, 马尾松生长25~40 a 后达到旺盛生长期(基干面积增量高峰期) , 而在阳
光充足的人工纯林中, 此时间可缩短至10~15 a 左右。为了比较人类活动的影响, 图4只比
较松树在成熟与旺盛生长期开始之后的 D13C 平均值随时间而变化的速率。线性回归分析发
1272期       林植芳等: 鼎湖山地区人类活动对马尾松年轮13C/ 12C 的影响         
现从1965年到1992年, 旅游点的 D13C 值每年降低- 0. 026‰, 对照点的 D13C 值变动甚少。
若只统计1980年开放旅游活动之后的变化, 则对照点年下降速率为- 0. 0031‰, 旅游点达
_ 0. 044‰。
图4 马尾松年轮 D13C值的年际变化速率
Fig . 4 T he year ly variat ion rate of D13C value in t ree rin g of Pinu s massoniana
A, 对照点 C on tr ol s it e; B, 旅游点 T ou r s ite
2. 2 不同人为干扰点马尾松的 Ci/ Ca及树木基干面积增量的比较
植物叶片的 D13C 值与细胞间隙的 CO2浓度/外界空气 CO 2浓度( Ci / Ca)及叶片中长期
的 Ci浓度之间有强相关性 [ 12, 13, 16]。Meinzer 报告夏威夷的 Metrosider os p olymorp ha D13C
值与Ci/ Ca的相关系数 C2= 0. 95[ 13]。Ehleringer 等指出桑寄生及其寄主的 D1 3C值和白天平
均 Ci 之间呈线性关系, D13 C 负值大, 则 Ci 高 [ 16]。图5是将马尾松年轮 D13C 值按 Far-
quhar
[ 12]和 Meinzer [ 13]的公式分别计算 Ci/ Ca的年际变化:
$ 13C = Da - Dp / 1 + Dp , Ci/ Ca = $ 13C - a/ b - a  ( Farquhar )
D13C= - 13. 7- 21 Ci/ Ca  ( M einzer )
式中: Da 是不同年度空气中的碳同位素比, 数据来自 Friedli[ 5] , Keeling[ 3] , Penue-
las
[ 17]和 Griff iths [ 4]。Dp 示植物材料的 D13C 值, $13C 为植物对13C 的排斥作用( discrimina-
tion) , b是 RuBP 羧化酶羧化作用引起的分部效应( 27‰) , a 为空气扩散到气孔时产生的
分部效应( 4. 4‰)。
图5A 的 Ci / Ca 平均值( 0. 560)比图5B( 0. 579)低, 但两者的变化趋势相似。工厂点的
Ci/ Ca随年际变化而有轻微下降, 速率约0. 003- 0. 004/ a, r= 0. 9940, 对照点和旅游点的
Ci/ Ca下降速率< 0. 001/ a, 可以认为呈相对稳定。这与桉树 [ 18]和荷木 [ 19]在短期改变 CO 2
浓度下Ci / Ca变化不大的结果一致。从图5各数据点计算平均值, 得到马尾松平均 Ci/ Ca为
0. 571, 平均Ci约为200 LL/ L。
从测量年轮宽度(数据末列出)的变化计算每5 a 的基干面积增量, 将此增量最高的一
些年分作为生长旺盛期。比较同期的年轮 D13C 值, 基干面积增量、树冠阴蔽度等在各采样
点之间的差别和相关性(表1) , 发现 D13C 值与基干面积增量呈负相关, r= - 0. 6265, 线性
方程式 D1 3C= 183. 9- 0. 2977 x (基干面积增量)。Dupouey 等也曾报告山毛榉年轮与 D13C
的负相关性, r= - 0. 59 [ 20]。还有, D13C 值与马尾松生长地点冠层阴蔽度的关系为 y ( D13C)
= 24. 67+ 0. 0062 x (冠层阴蔽度) , r= - 0. 3047。这意味着 D13C 值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马
128              生  态  学  报               17卷
尾松的生长状况和所处的光条件, 较低的 D13C 值反映其所处的光强较低, 生长较慢。
图5 人类活动对马尾松 Ci/ Ca的影响
A, 由 Meinzer 公式计算的Ci / Ca; B, 按 Farquh ar 公式的计算值
Fig. 5 Effect of human act ivi ty on Ci/ Ca of Pinus masoniana
CK, 对照点 Cont rol si te; T I, 旅游点 T ou r s ite; IP, 工厂点 Factory site
旺盛生长期内, 马尾松年轮的 D13C值在- 24. 2‰~- 25. 6‰之间, 平均为- 24. 96±
- 0. 52‰, 比一般的 C3木本植物高, 表明马尾松为喜光性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高的树种。
表1 马尾松旺盛生长期年轮 D13C值与基干面积增量及冠层郁蔽度的关系
Table 1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ree ring D13C, basal area increment and
canopy shade density during fast growing period of Pinus massoniana
类型
T ype
地点
Site
平均 D13C
Average D13C
( - ‰)
样品数
N
基干面积增量
BA I
( cm2/ 5a)
阴蔽度
CSD
( % )
CK 白云路上( BR) 25. 59±0. 24 15 161 90
白云寺护林站( BSP) 24. 88±0. 31 33 150 80
飞水潭(FP) 24. 23±0. 26 26 167 80
T A 庆云寺护林站( QSP) 25. 33±0. 11 13 49 90
公路边( HW) 25. 23±0. 26 13 179 60
纯林( PF) 24. 52±0. 27 22 171 25
 BA I . Basal ar ea increm ent ; CSD , Canopy shade density; TA, T our act ivity.
2. 3 不同人为干扰点大气 CO 2浓度及其 Da值的比较
1994年夏天对不同人类活动地点距地表5、10、15 m 的林间空气 CO 2浓度进行日进程
变化测定(另文报道)。取各点的日均CO 2浓度, 分别参照3种前人获得的经验公式, 计算空
气的碳同素位比 Da: ( 1) Da= - 23. 4+ 5349. 3/ Ca, Francey[ 7] ; ( 2) Da= - 22. 87+ 5073/
Ca. Broadmeadow [ 14] ; ( 3) Da= 6703( 1/ [ CO 2 ] ) - 28. 3‰, Sternberg [ 15]。
从不同作者的公式得到的表2中 Da 值有较大的差别, 但可见旅游点和工厂点空气 CO 2
的 Da比对照点平均低0. 18‰和0. 44‰ 即人为干扰使空气 CO 2中的13C 组分的比例减少。
1292期       林植芳等: 鼎湖山地区人类活动对马尾松年轮13C/ 12C 的影响         
表2 人类活动对森林空气 CO2浓度和 Da 值的影响
Table 2 Effect of human activity on the concentration and D a of atmospheric CO2 of forest
类型
T ype
地点
Site
CO 2浓度
CO 2 Conc. ( LL/ L )
D a ( - ‰)
( 1) ( 2) ( 3)
CK 白云寺护林站( BSP) 366. 8 9. 04 8. 82 10. 0
TI 庆云寺护林站( QSP) 371. 3 9. 21 8. 99 10. 25
公路边(HW ) 370. 1 9. 17 8. 95 10. 19
IP 龟顶山(GDS) 377. 2 9. 42 9. 22 10. 53
 * ( 1) , ( 2) , ( 3)代表从3种公式计算的 Da.  ( 1) , ( 2) an d( 3) were calculated form th ree formulas , respect ively.
根据本文得到的马尾松 Ci / Ca( 0. 5> 1)和 Ci值( 200 LL/ L) , 进而推算过去亚热带地
区 CO 2浓度的变化速率。表3可见, 对照点在1955~1992年或1980~1992年的 CO2年均增高
速率相似, 约为0. 68~0. 69 LL/ L。旅游点在1955~1992年的年均 CO 2增高速率与对照接
近, 但其中1980~1992年的年均速率增至约1 LL/ L。受工业废气污染地区的 CO 2浓度却以
每年2. 3 LL/ L 的速率递增。
表3 不同人类活动对亚热带森林大气 CO2增加速率的影响
Table 3 Effects of di fferent types of human activity on the rate of atmospheric
CO2 increment in subtropical forest
人类活动形式
Type of human act .
1955~1992
增加值
Increment ( LL/ L)
年增加速率
Rate( LL/ Lõa)
1980~1992
增加值
Increm ent ( LL/ L)
年增加速率
Rate( LL/ Lõa)
CK 23. 3~27. 6 0. 69 7. 5~8. 8 0. 68
TA 21~28. 0 0. 66 10~13. 4 0. 98
IP - - 21~34. 3 2. 30
3 讨论
在混交林中, 马尾松植株达到旺盛生长及其持续期长短因所处冠层阴蔽度而不同。旺
盛生长期之前, 年轮的 D13C负值随年分增加而减少, 与其他树种在树龄较小时年轮的 D13C
值较负的结果一致[ 7, 21]。马尾松年轮样品采自树干1. 2 m 高处, 幼龄树年轮的低 D13C 可能
由于: ( 1) 幼龄生理效应[ 7] , ( 2) 处于较低光下, ( 3) 受地表高浓度 CO 2 (由林下凋落物及土
壤呼吸产生) 影响之故。Sternber g 等指出 D13C 的差异值中, 34% 来自呼吸产生具较高负
值 Da的 CO 2 , 66%受光的影响[ 22]。Dupouey 等分析山毛榉年轮 D13C 值时只采用成熟期植
株的年轮[ 20]。本文的结果表明, 马尾松达旺盛生长期之后, D13C 值方能较正确反映环境信
息的历史纪录。
从1956年到1992年, 或1980年到1992年, 鼎湖山的旅游活动导致年轮 D13C 值的年均下
降速率比1950~1990年山毛榉年轮 D13C 下降速率- 0. 0184‰ [ 20]高, 也比生长于威斯康星
州的栎树在1890~1970年 D13C年下降- 0. 016‰(晚材) 和- 0. 023‰(早材) 高 [ 23]。旅游点
与此相关的亚热带森林大气 CO 2浓度在1980年后也以每年约1 LL/ L 的速率增高, 比相对
干净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速率高0. 3 LL/ L。国际网络的 CO 2监测点几乎皆设在海洋地
区, 不同作者报告的大气 CO 2增高速率为每年1 L L/ L [ 24]、1. 38 LL/ L [ 1]和1. 5 LL/ L [ 3]。前
文曾从阔叶树黄果厚壳桂和荷木的年轮 D13C 值推算1964~1985年空气 CO 2浓度平均每年
130              生  态  学  报               17卷
递增1. 2 LL [ 21]。本文通过对较多马尾松植株和不同人类活动形式影响的比较, 表明在自然
保护区中 CO 2的浓度年均增高速率较低( 0. 7 LL/ L 左右) , 附近的旅游点旅游活动明显提
高 CO 2年递增速率, 并降低了空气 CO2的D a值- 0. 15‰到- 0. 22‰。近年来, 化石燃料燃
烧释出 CO2的速率为每年5. 3×1015 gC, Tans等报告, 若北大西洋的 CO 2源每年释出1012
gC, 则几个地区的大气 CO 2约增高0. 6 LL/ L [ 1]。按此比例推算, 鼎湖山因旅游活动等每年
释出的 CO 2比对照区高5. 3×1011 gC。
工业活动产生的废气成分较复杂, SO 2等空气污染物对植物的气孔开闭和光合作用生
理生化过程的效应大小取决于植物种类, 污染物成分、浓度和作用时间。Mar tin 等[ 25]及
Fr eyer
[ 26]皆观察到 SO 2等污染使木材的 D13C 负值减少约1‰, 这意味着这些植物部分关闭
了气孔, 其平均 Ci下降。本文深圳和龟顶山等工厂区的马尾松1975~1990年年轮 D13C 增
高(负值减少) , 但人工林的冠层阴蔽度低, 林下植物种类和凋落物数量少, 推测马尾松在
生长前期不受低光和林下高 CO 2的影响, 因此其 D13C值随时间而增高的现象显然并非由于
年龄效应或生长过程中林内微环境的改变。受2个污染源影响的龟顶山松树的 D13C 从 1975
~1992年增高1. 4‰, 深圳电厂附近的马尾松 D13C 值在同期增值0. 7‰。这说明工厂点 D13C
的年际变化图式可能主要受到 SO 2等的影响。SO 2可能抑制气孔开启, 限制 CO2进入叶片,
从而减弱了光合羧化反应对 CO 2中13C的排斥或歧视作用( discrim inat ion) , 导致年轮中经
光合产生转化形成的纤维素、木质素等含有较高的13C 组分。至于经历更长时间的污染气
体作用后, 年轮的 D13C值是否一直呈上升趋势, 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T an s P P, Fung I Y , Takahashi T. Observat ional con st rainte on the global atmospheric CO 2 budget . S cienc e,
1990, 247: 1431~1438
2 Farquhar G D, E hleringer J R, Huhick K T . Car bon isotope discr imination and photos ynthesis . Annu R ev P lant
P hy si l Mol Biol , 1989, 40: 503~537
3 Keelin g C D, Mook W G, Tans P P. Recent t rends in the 13C/ 12C rat io of atmospheric carb on diox ide. N atur e,
1979, 277: 121~122
4 Griff ths H. Applicat ion of stable isotope tech nology in p hysiological ecology. Func E col , 1991, 5: 254~269
5 Friedl i H, Lotscher H, Oeschger H e t al. Ice core record of the 13C / 12C ratio of atmosph eric CO2 in the pas t tw o
centuries. N ature , 1986, 324: 237~238
6 Hunt R, Hand D W , Hann ah M A, et al . Response to CO 2 en richm ent in 27 herb aceous species, Func Ecol. 1991,
5: 410~421
7 Fran cey R J , Farquhar G D. An explanat ion of 13C/ 12C var iat ions in t ree r ings. N ature , 1982, 297: 28~31
8 Stuiver M , Brajuinas T F. Tree cellu lose 13C/ 12C isotope ratios and clim at ic chan ge. N ature 1987, 328: 58~60
9 Stuiver M , Brajuinas T F. Tree-rin g carb on is otope r at ios re-examined. N ature, 1988, 333: 712
10 Tans P P, Mook W G. Past atmosph eric CO 2 levels and th e 13C/ 12C ratios in t ree r ings. Te llus, 1980, 32: 268~
283
11 林植芳, 彭长连, 林桂珠等. 菠萝叶片稳定碳同位素比和 PEP羧化酶及 PEP 羧激酶活性. 植物学报, 1994, 36( 7)
: 534~538
12 Farquh ar dis crirquhar G D, O′L eary M H, Berry J A . On th e relat ionsh ip betw een carb on is otope min at ion and the
intercellu lar carbon dioxide concent ration in leaves. Au st J Plant Physiol, 1982, 9: 121~137
13 Meinzer F C, Rundel P W, Goldstein G, et al . Carbon isotope composit ion in relat ion to leaf gas exchange and envi-
1312期       林植芳等: 鼎湖山地区人类活动对马尾松年轮13C/ 12C 的影响         
ronmental condit ions in Haw aiian Met rosideros polymorph a popvlations . Oecolog ia, 1992, 91: 305~311
14 Broadm eadow M S J , Gr iff iths H, Maxw ell C, et al . Th e car bon is otope rat io of plant organic meterial reflects tem -
poral and sp at ial variat ion in CO 2 w ithin tr op ical forest format ions in Tr inidad . Oecolog ia, 1992, 89: 435~441
15 Ster nber g L S L. A m od el to est imate carbon dioxide recycling in fores t us ing 13C/ 12C rat ios an d concent rat ion of
ambient carb on dioxid e. Ag ri F or est M eteorol , 1989, 48: 163~173
16 Eh ler inger J R, Schulze E D, Ziegler H, et al . Xylem-tappin g mis t letoas: w ater or nut rient parasites ? S cienc e,
1985, 227: 1479~1481
17 Penuelas J, Azcon-Bieto J. Changes in leaf $13C of her barium plant species during the las t 3 cen tu ries of CO 2 in -
crease. P lant Cel l E nv iron, 1992, 15: 485~489
18 Korner Ch, Farquhar G D, Wong S C. Carbon isotope dis crim inat ion by plants fol low s lat itudial and al titudinal
t rends. Oecologia, 1991, 88: 30~40
19 孙谷畴, 林植芳. 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树木年轮的13C/ 12C和空气 CO 2浓度变化. 应用生态学报, 1992, 3( 4) : 63
~67
20 Dupou ey J L, L eavitt S, Choisn el E et al . Modell ing car bon is otop e fract ionat ion in t ree rings based on ef fect ive e-
vap ot ransp irat ion an d soil water status. Plant Cel l Env i ron, 1993, 16: 939~947
21 Freyer H D, Belacy N . 13C/ 12C records in north ern hem ispheric t rees during the pas t 500 year s-anthropogen ic im -
pact and cl imatic superposit ions. J . Geop hys R es, 1983, 88: 6844~6852
22 S ternberg L S L, M ulkey S S , Wright S J. Ecological inter pretation of leaf carbon is otope r at ios: Influen ce of
respired carbon dioxide. Ecology, 1989, 70( 5) : 1317~1324
23 Bender M M, Berge A J. Carb on is otope r ecord s in W isconsin t rees. T ellus, 1982, 34: 500~504
24 Pearman G I. Prelim inary studies w ith a new global carbon cycle model. In: Pearm an G I( ed) , Car bon Diox id e and
Cl imate : A ustr alian Re sear ch. A ust ralian A cad emy of S cience . Canberra, 79~89
25 Mart in B, Bytneravicz A, Th or stens on Y R. Ef fects of air pollutants on the compos it ion of stab le carbon isotopes,
D13C, of leaves and w ood, and on leaf injury. Plant P hysiol, 1988, 88: 218~223
26 Freyer H D. On the record in t ree rings , Pas t Ⅱ, Regis tat ion of micro- environm ental CO2 and anomalous pollut ion
effect , T el lus. 1979, 31: 308~312
132              生  态  学  报               17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