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N UPGRADE PRACTICE OF A DOUBLE-RACK SOURCE 60Co IRRADIATOR

一座双板源钴源辐照装置的技术改造实例



全 文 :文章编号 :100028551 (2009) 0120106204
一座钴 - 60 双板源辐照装置的技术改造
彭 伟1 ,3  刘兆民2  董 辉1
(11 北京三强核力辐射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7 ; 21 上海核新辐射厂 ,上海 200436 ;
3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安徽 合肥 230029)
摘 要 :对一座设计装源能力为 2196 ×1016Bq (80 万 Ci) 的双板源钴源辐照装置进行了改造。本文阐述
了改造的具体内容和特点 ,并通过改造前后的性能对比 ,对改造进行了利益代价分析。通过此次改造 ,
辐照装置的产量提高了 50 %以上 ,给用户带来了可观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长远的间接经济效益 ,表明本
次改造是成功的 ,也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 :双板源 ;钴源辐照装置 ;单板源 ;改造 ;利益代价分析
AN UPGRADE PRACTICE OF A DOUBLE2RACK SOURCE 60 Co SOURCE IRRADIATOR
PENG Wei1 ,3  LIU Zhao2min2  DONG Hui1
(11Beijing Sanqiangheli Radi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 Ltd , Beijing  100037 ;
21Shanghai Hexing Radiation Factory , Shanghai  200436 ;
31 National Synchrotron Radiation LabΠ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 Hefei , Anhui  230029)
Abstract :An upgrade practice of a double2rack irradiator with the design capacity of 2196 ×1016Bq (800 kCi) was reported.
The detailed cont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upgrade , a comparison on the facility performance before and after the
upgrade , and the cost2benefit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 After upgrade , the facility performance increased over 50 % , and
brought much directly economical benefit and indirectly economical benefit . The upgrade was successful , and set up a
demonstrational sample.
Key words :double2rack source ; 60 Co irradiator ; single2rack source ; upgrade ; cost2benefit analysis
收稿日期 :2007206203  接受日期 :2008208218
通讯作者 :彭伟 (19822) ,男 , 湖南宁乡人 ,硕士 ,从事民用核技术应用和工程相关研究和工作。Tel : 010288414198 ; E2mail : pewwy @1631com  所改造的辐照装置由上海核新辐射厂于 1997 年建成 ,设计最大装源能力为 2196 ×1016Bq (80 万 Ci) ,采用悬挂输送机对产品进行输送 ,过源机械也是悬挂输送机 ,源架为双板源结构导致钴源的过度分散和自吸收影响 ,源的射线利用率较低 ,尤其对中低密度产品的射线利用率非常低 ,产品接受剂量的均匀性较差 ,同时原有辐照箱的尺寸偏小且输送系统的承重能力低 ,很大程度地影响了辐照装置的经济性能 ,对于密度为016gΠcm3 的调味品 ,即使在理想装箱模式下射线的利用率也仅为 20 % ,对于密度为 011gΠcm3 的医疗用品 ,射线能量利用率只有 10 %左右。同时该装置已累计 运行超过十年 ,机械设备和控制系统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老化。在此背景下 ,决定对装置进行整体技术改造。此次改造从设计、加工制造到安装调试总计 60d ,其中现场安装 11d ,系统调试和装源试运行 13d。该装置改造前的工艺平面布置图如图 12a ,改造后的的工艺平面布置图如图 12b。改造前后工艺路线的不同之处主要有将双板源改为单板源 ,将过源机械系统由链条输送改为气缸驱动 ,在迷道内增设一段输送机构实现了辐照室内的多轮辐照。
601  核 农 学 报 2009 ,23 (1) :106~109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图 1  改造前后的工艺路线
Fig. 1  Layout before and after upgrade
1  改造的主要内容
111  源架及升降系统
11111  双板源改为单板源  根据上海核新辐射厂产
品的定位和原装置的现实状况 ,经过分析与计算机模
拟 (蒙特卡罗方法) 计算决定将双板源改为单板源 ,同
时由于钴源还贮存在贮源井内 ,不能对井底做任何变
动 ,只能保持原有一个源架的位置 ,并利用原有的导向
钢丝绳对新源架进行导向。
改造前该装置原有的双板源源架仅为三层 ,装载
源棒的数量少且源添加的灵活性小 ,射线利用率不高。
改造后的单板源[1 ]的具体结构见图 2。该单板源源架
共四层 ,每层可容纳的 C2188 源棒数量为 60 根 ,源棒
直接裸装在源架上 ,源架最多能装载 240 根源棒 ,这样
的源架结构主要考虑了用户进行产品不换层辐照的实
际情况 ,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装置的能量利用率 ,同时
大大提高了装载源棒的灵活性。
图 2  改造后的单板源结构
Fig. 2  Structure of upgraded single2rack source
11112  电动升降源系统改为液压升降系统  将原有
卷扬式电动升降源系统更换为先进的液压升降系统 ,
既可以保证源到位的准确性 ,防止源架的超行程动作 ,
也实现了停电自动降源的功能 ,提高了辐照装置运行
的安全、可靠性。
112  辐照货架及产品输送系统
11211  辐照货架  原有辐照货架的尺寸为 750mm ×
600mm ×1400mm (长 ×宽 ×高) ,体积为 0163m3 ,该尺
寸对工业辐照装置来说无疑偏小 ,同时货物装载的适
用性差 ,不利于工业化规模生产 ,影响放射源的能量利
用率 ,且没有货架门 ,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大幅
度提高装置的能量利用率 ,在现有建筑结构的限制下 ,
将辐照货架尺寸改为 800mm ×550mm ×1900mm (长 ×
宽×高) ,体积为 01836m3 ,这样在削减了装箱厚度以
获得较好辐照均匀性的情况下 ,实际装载货物的能力
比原来提高了近 100 %。同时货架还设计有开关门 ,
既保证了货物可以始终均匀装载 ,也提高了装载货物
的安全性。
11212  产品输送系统和过源机械  根据用户需要对
原有输送系统进行了更换 ,辐照货架的承载货物能力
由原来的 200kg 提高为 400kg。
本次改造的重点之一就是对过源机械的改造 ,原
有过源机械 (图 32a) 采用的驱动方式为链条驱动。为
在有限的辐照室内实现安全可靠的货架换面以提高辐
照装置适应产品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为了能精确实现
货架在每一工位停留时间的一致性以满足更苛刻用户
的要求等 ,将过源机械的驱动改为气动驱动模式[2~4 ] 。
根据现场条件 ,将过源机械改为 4 路 28 工位 ,并对其
进行优化设计 ,设计出能量利用率和不均匀性比较好
的过源机械 ,改造后的过源机械示意图如图 32b。辐照
室内的气缸在维修成本上相对原有链条驱动要高一
701 1 期 一座钴 - 60 双板源辐照装置的技术改造
些 ,但更换为气缸驱动使辐照货物离源的距离缩小 ,使
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获得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该维
修成本。
图 3  改造前后的过源机械示意图
Fig. 3  Source pass mechanism before upgrade and after upgrade
113  其他
11311  安全联锁系统  原有装置的安全联锁设施基
本能满足国家强制性标准 GB1756821998γ辐照装置的
设计建造和使用规范[5 ]以及国家环保部关于钴源辐照
装置的“十五条”要求 ,但由于生产和使用年限较长 ,出
现老化、性能不稳定的情况 ,且采用的是继电器常规控
制。为了充分保证安全 ,改造后的装置整体更换了原
有安全联锁系统 ,适当增加了新的安全设施 ,并采用
PLC进行集中控制。更换的安全联锁设施有 :钥匙控
制 ,固定式辐射监测仪 ,警告标志 ,人员通道门联锁 ,迷
道内防人误入光电装置 ;辐照室内紧急止动开关 (拉线
开关) ,控制台上紧急止动按钮 ,货物进出口门的控制 ,
辐照室内无人复位开关按钮 ,并实现了断电自动降源。
新增加的安全联锁设施有 :烟雾报警 ,钢丝绳松弛报
警 ,源位指示和水位报警等。
11312  控制系统  将原有继电器常规控制改为 PLC
和有计算机参与的控制 ,实现了产品在辐照室内的循
环辐照 ,还采用条码技术对生产实行监控和管理[6 ,7 ] 。
2  改造前后的性能对比和利益代价分析 [8~10 ]
由于该装置主要采用不换层的辐照方式 ,根据此
特点对源的排布进行了详细计算 ,并选取了产量和辐
照均匀性两个参数比较优化的方案。在该优化的排源
方案下 ,改造后装置的性能实测结果见表 1。表 2 则
对改造前后装置的性能进行了对比。
本次改造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装置利用率
的提高 ,从表 2 可以看出 ,改造后的能量利用率提高了
50 %~100 % ,实际上该厂的主要辐照产品的密度一般
在 013~016 gΠcm3 左右 ,保守的估计改造后的能量利
用率提高 50 %以上 ,即意味着原有装置只是通过增加
钴源来提高产量的话 ,需要增加钴源约 4144 ×1015 Bq。
同时改造也提高了装置的最大生产能力 ,这相当于新
建了一座与改造前结构相同、设计装源能力 1148 ×
1016的辐照装置。因此 ,此次改造给上海核新辐射厂
带来了可观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长远的间接经济效益 ,
而且也符合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
表 1  改造后的装置性能
Table 1  Actual performance after upgrade
装载产品密度
packing density
(gΠcm3) 剂量不均匀度dose uniformityratio (DUR) 产量throughput(m3Πd) 射线利用率energy utilizationefficiency( EUE , %)
0115 1140 21 1712
012 1154 17 1818
013 1180 13 2215
014 1192 10 26
015 2100 8 3013
表 2  改造前后装置性能对比
Table 2  Performance comparison
装载产品密度
packing density
(gΠcm3) 改造前的射线利用率EUE before
upgrade ( %)
改造后的
射线利用率
EUE after
upgrade ( %)
射线利用率的
增加百分比
increase percentage
in EUE( %)
011 8 16 100
013 15 2215 50
015 20 3013 5115
3  结论
由上可以看出 ,此次改造提升了该装置的先进性、
安全性和可靠性 ,提升了辐照产品的灵活性、适用性以
及辐照加工的质量 , 表明此次改造是成功的。
我国约有 10 座类似的双板源钴源辐照装置和几
十座性能较差、技术装备比较落后的中小型钴源辐照
装置 ,如果这些装置都能进行类似的技术改造和升级 ,
801 核 农 学 报 23 卷
不仅能给这些辐照装置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减少大
量重复建设 ,还能从整体上提高我国辐照装置的技术
水平 ,促进我国辐照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
[ 1 ]  王传祯. 一种新型放射源架 : 中国 , 20042009621017 [ P ] .
2006102108
[ 2 ]  王传祯. 一种γ辐照装置的多功能过源运行方式 : 中国 ,
20041008848814[ P] . 2005104106
[ 3 ]  赵文彦 ,潘秀苗. 辐射加工技术及其应用 [ M] . 北京 :兵器工业出
版社 ,2003. 310~392
[ 4 ]  高爱民 ,朱南康 ,刘德贵. SQ ( H)2636 新型γ辐照装置运行实践
[J ] . 苏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05 ,25 (4) :609~610
[ 5 ]  王传祯 ,唐在民 ,张赫瑚 ,任 伦 ,姜世铭 ,韩全胜 ,侯福珍.γ辐照
装置设计建造和使用规范 GB175682199[M] . 北京 :中国标准出
版社 ,1999
[ 6 ]  朱南康 ,王传祯 ,高爱民 ,程敦娴 ,张赫瑚 ,侯  健. 一种辐射加工
用全程跟踪方法 :中国 ,20041008632114 [ P] . 2005104127
[ 7 ]  翟建青 ,陈秀兰 ,曹  宏. 对旧有中小型γ源辐照装置控制系统
的改造[J ] . 核农学报 ,2003 ,17 (3) :233~235
[ 8 ]  陈玉霞 ,夏和舟 ,林  勇. 单板源动态辐照的剂量不均匀度及射
线利用率[J ] . 核农学报 ,2002 ,16 (6) :370~375
[ 9 ]  徐志成 ,孙洪珍 ,冯志雄. 钴源辐照装置的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估
[J ] . 王传祯 ,张赫瑚.γ辐照装置经济有效运行研讨会论文集
[D] .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1996. 16~21
[10 ]  杨水芝 ,戚焕江 ,谢 彤. 提高60 Co 辐照装置的经济效益探讨 [J ] .
核农学报 ,2006 ,20 (1) :57~59
《核农学报》征订启事
《核农学报》(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于 1987 年由中国原子能农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
利用研究所共同创办 ,是核技术和生物物理技术在农业和生物学应用研究领域唯一的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核技
术 (包括各种辐射源人工诱变遗传和育种技术、辐照加工技术和同位素示踪技术等) 在农业科学中应用的学术论
文、综述、专论、科技信息及知识介绍等。此外 ,还适当刊登其他相关技术 ,如农产品和食品贮藏加工、生态农业、
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节水农业、精品农业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本刊能充分、及时地报道近年来我国在该
领域研究和应用的重要成果 ,为科研和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对农业生产和本学科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本刊一直在农业原子能应用领域保持着较高的声誉和知名度 ,属“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
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期刊”。据《2008 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 (核心版)》中 ,《核农学报》2007 年的影响因
子为 01992 ;《2008 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 (扩刊版)》,2007 年影响因子为 11237。
《核农学报》为双月刊 ,每期定价 20 元 ,全年 120 元。国内为本刊编辑部自办发行 ,国外发行代号 :BM449。
订阅办法 :直接汇款至本刊编辑部。汇款通过银行和邮局均可。
银行账号 :北京 ,农业银行海淀营业室 ,050101040010253 ;
户名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也可将订款和订单通过邮局寄往 :北京 5109 信箱《核农学报》编辑部 ,邮政编码 :100193
电话Π传真 :010262815961  E2mail : hnxb5109 @263. net
国内统一刊号 :CN1122265ΠS  国际标准刊号 :100028551
901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09 ,23 (1) :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