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此文于 1995 年 4 月 3 日收到。
水稻秧苗对14C2S07 的吸收与运转
俞美玉 王 熹 陶龙兴 黄敦林 徐仁胜
(中国水稻研究所 杭州 310006)
用浸种、土施或叶饲等方法施入14C2S07 ,水稻种子、根系和叶片均能吸收14 C2S07。经种子
吸收的14C2S07 ,出苗后植株各部位均有14C 放射性 ;经根系吸收的14 C2S07 ,主要运转到地上部
各器官 ;经叶片吸收的14C2S07 ,大部分滞留于原吸收部位。水稻秧苗内的14 C2S07 均有向顶部
运输的特性。
关键词 :稻苗 14C2S07 吸收 运转
前 言
烯效唑 (S07)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 ,与多效唑 ( PP333) 同为三唑类化合物 ,但它的生
物活性是多效唑的 6~10 倍〔1〕,而其土壤残留远低于多效唑〔6〕,颇有开发利用价值。我们利
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水稻秧苗对14C2S07 的吸收与运转 ,旨在阐明烯效唑对水稻秧苗控长促
蘖的生理原因 ,以便正确指导烯效唑的应用。
材 料 与 方 法
材料 供试品种为籼型杂交组合汕优 10 号。14 C2S07 系中国农科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合
成提供 ,放射性比活度为 0. 993 ×3. 7 ×104Bq/ mg。
14C2S07 的引入〔2〕 浸种 :500ppm14 C2S07 溶液 ,比活度为 0. 4965 ×3. 7 ×104Bq/ ml ,以种
子 (g) / 溶液 (ml) = 1/ 1. 2 浸种 48h ,种子清洗后置垫放滤纸的培养皿中催芽 ,然后播于装土的
小塑料盆中 ,置人工气候箱 (25 ℃,3000lx) 生长 ,分别于播后 10、20、30 d 取样 ,洗净表面沾污
的14C 放射性 ,分解成各测定部位 ,样品经处理后 ,用液体闪烁仪测定14C 放射性。
土施 :同上法育苗 ,待稻苗长到 2 叶 1 心期 (播后 9 d) ,在每株稻苗根部土壤处滴注 50μl
500ppm14C2S07 ,分别于播后 10、20、30 d 取样 ,。同上法测定植株各部位的放射性。
叶饲 :同上法育苗 ,待稻苗长到 2 叶 1 心期 (播后 9 d) ,取 50μl 500ppm 14 C2S07 均匀涂布
于 2 叶上 ,分别于播后 10、20、30 d 取样 ,样品同上法测定放射性。
另于 3 叶 1 心期 ,分别在 3 叶的叶尖顶端或叶基部 1/ 4 处涂布 20μl 500ppm 14 C2S07 ,待
处理 2、4、6、8h 取样 ,将叶自上而下分成 4 等分 ,按上法测定14C 放射性。
14C 放射性样品的制备与测量 将植株各部位的待测样品 (重复 3 次) 称重、烘干、磨碎后
称取一定量 (20 mg) ,应用 L KB21400 液体闪烁计数仪测定14C 放射性活度〔3 ,4〕,计算稻苗各部
位14C2S07 的分配 ,以 dpm/ seedling 计。闪烁液配方为甲苯∶乙二醇乙醚 = 700∶300 ( ml) ,含
681 核 农 学 报 1996 ,10 (3) :186~188
Acta A gricult urae N ucleatae Sinica
PPO 7g、POPOP 0. 6g。
结 果 与 分 析
(一)水稻植株对14C2S07 的吸收和运转
11 水稻植株对14C2S07 的吸收 :结果如表 1 所示。无论浸种、土施或叶饲 ,水稻种子、根系
和叶片都能吸收14C2S07 ,但吸收量不同。不同秧龄期 (10、20、30d) 秧苗植株内14 C 放射性均
以14C2S07 浸种为最低 ,分别为 9584、9747、9629dpm/ seedling。以叶片喂饲的最高 ,分别为
22130、21793、21932dpm/ seedling。土施次之 ,分别为 11173、11555、12246dpm/ seedling。
表 1 不同施用方法对14C2S07 在水稻秧苗体内分配的影响
Table 1 Dist ribution of 14C2S07 in rice seedling with different application method
(dpm/ seedling)
处理
Treatment
浸种
Soaking seed 土施 Soil applied 叶饲 Leaf fed
秧龄 Seedling age (d) 10 20 30 10 20 30 10 20 30
14C 放射性
14C - radioactivity
dpm % dpm % dpm % dpm % dpm % dpm % dpm % dpm % dpm %
标记叶
Labelling leaf 20385 92.1 20153 92.5 20089 91.6
叶 Leaf 4241 62. 3 4756 64. 8 4118 62. 1 4364 66. 5 5016 69. 7 5524 70. 2 1406 7. 3 1334 7. 1 1484 7. 9
茎 Stem 1726 1557 1863 3062 3034 3073 217 205 251
谷 Seed 3359 30. 0 3026 31. 0 3231 33. 6 1531 16. 4 1697 14. 7 1747 14. 3 65 0. 3 48 0. 2 56 0. 3
根 Root 258 2. 7 48 4. 2 417 4. 3 1916 17. 1 1808 15. 6 1902 15. 5 57 0. 3 53 0. 2 52 0. 2
总计
Total amount 9584 9747 9629 11173 11555 12246 22130 21793 21932
控长率
Rate of controlling
growth ( %)
23. 5 21. 2 18. 3 20. 6 14. 3 11. 2 15. 2 12. 7 8. 1
增蘖
Promoting
tillering (No. )
0. 4 0. 4 0. 2
21 14 C2S07 在植株内的运转 :从表 1 看出 , 20d 秧龄稻苗 ,种子吸收的14 C2S07 大部分
(6418 %) 运向稻苗的地上部 ,少量 (412 %)运入根部。叶片吸收的14C2S07 ,大部分 (9215 %)仍
滞留在喂饲叶中 ,仅输出 715 % ,而又以向上运输为主 ,很少向下输送。根系吸收的14 C2S07 ,大
量 (8414 %)向外运转 ,其中 4/ 5 运向地上部茎叶 ,其14 C 量为根系放射性的 414 倍。试验表
明 ,14C2S07 具有向顶运输的特性。
(二) 14C2S07 在叶片内的运转
表 2 表明 ,喂饲叶片基部的14 C2S07 较喂饲尖端的所吸收的14 C2S07 更易向叶片的其他部
位运转。基部喂饲的14C2S07 ,2h 便到达叶片的叶尖 ,移动约 8 cm ,平均速度为 4 cm/ h。而叶
7813 期 水稻秧苗对14C2S07 的吸收与运转
尖顶端喂饲的14C2S07 ,6h 才到达叶片的基部 ,移动 8 cm ,平均速度约为 1. 3 cm/ h。再一次表
明 ,烯效唑的运转具有“顶端优势”的特性。
表 2 叶片顶端或基部喂饲14C2S07 的运转
Table 2 The translocation of 14C2S07 labelled in the top or base of leaf of rice seedlings
(dpm/ 2cm)
标记部位 Labelling part 叶顶端 Top of leaf 叶基部 Base of leaf
标记后时间 Time after labelling (h) 2 4 6 8 2 4 6 8
0 7239 3 6688 3 5521 3 5087 3 481 625 1073 1463
叶片段 1 993 1358 2081 1893 917 1469 1448 1559
Leaf segments 2 326 580 672 1006 1542 1245 1427 1956
3 4 3 275 618 5646 5375 4587 3627
总计 Total amount 8562 8629 8550 8603 8586 3 8714 3 8535 3 8611 3
3 标记部位 Labelling part
上述试验结果表明 ,水稻秧苗以叶片喂饲的吸收14 C2S07 最多 ,浸种的吸收最少。而对稻苗控
长促蘖的效果却以浸种处理的最高 ,30 d 秧龄期秧苗的控长率为 1813 % ,增蘖数 014 个。叶
片喂饲的 ,其控长率为 811 % ,增蘖数 012 个 ,这可能是浸种处理虽吸收14 C2S07 少 ,但吸收后
随着发芽、出苗 ,大部分运向秧苗植株各部位 ,由于正是稻苗“整体”发育阶段 ,效果更为显著。
稻叶吸收的14C2S07 大部分滞留于原处 ,只作用于局部 ,未能充分发挥其药效 ,故表现的效果不
如浸种的明显。而土施14C2S07 ,稻苗体内的14 C 大于浸种处理 ,而对植株的控长率 ,30d 秧龄
期为 11. 2 % ,低于浸种处理。尽管随着秧龄的推延 ,吸收的14 C2S07 不断增多 ,而控长率下降 ,
增蘖也不如浸种。这表明 ,烯效唑在土壤中较易降解〔5〕,此时稻苗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14 C 部
分已降解为非14C2S07 而失活。但土施的控长促蘖效果始终高於叶饲处理 ,表明稻苗根系也是
吸收14C2S07 的主要器官。然而 ,烯效唑浸种乃是培育水稻壮秧的有效、方便、安全的化控技
术。
参 考 文 献
1 王 熹等. 烯效唑对稻苗的生物学效应. 中国水稻科学 ,1993 ,7 (4) :199~204
2 俞美玉等. 油菜秧苗对3H2MET 的吸收及影响因素. 核农学报 ,1993 ,7 (2) :121~124
3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液闪编译组. 液体闪烁计数及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9 ,88~100
4 江丕栋等译. 闪烁测量制样技术.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1988 ,88
5 陶龙兴等. 烯效唑和多效唑在土壤中残留的比较研究. 农药 ,1995 ,34 (3) :19~20
THE ABSORPTION AND TRANSLOCATION OF 14C2S07 IN RICE SEEDL ING
Yu Meiyu Wang Xi Tao Longxing Huang Xiaolin Xu Rensheng
( China 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 ute , Hangz hou 310006)
881
Acta A gricult urae N ucleatae Sinica
1996 ,10 (3) :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