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叶绿体分裂突变体cpd4中突变基因ARC5的鉴定与分析



全 文 :植物生理学报 Plant Physiology Journal 2013, 49 (5): 477~484 477
收稿 2013-03-21  修定 2013-04-08
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1439和J1103516)和北京市自然科
学基金(5102022)。
* 共同通讯作者(E-mail: gaobjfu@yahoo.com; yuefanggao@
126.com; Tel: 010-62336496)。
叶绿体分裂突变体cpd4中突变基因ARC5的鉴定与分析
沈鑫曌1, 刘含1, 刘晓庆1, 袁光孝1, 高岳芳1,*, 高宏波1,2,*
北京林业大学1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2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 北京100083
摘要: cpd4是一个以Col为背景的拟南芥叶绿体分裂突变体, 其突变表型与以Ler为背景的突变体arc5-1表型相似, 即叶绿体
数量明显减少, 体积明显增大且形状常呈哑铃型。该突变未能对叶绿素含量造成明显影响。遗传分析显示其突变表型受隐
性单基因控制。通过图位克隆的方法确定其突变性状是由ARC5基因突变引起的。该突变影响了ARC5基因mRNA的正常
剪切, 对mRNA的稳定性也造成严重影响。该工作为进一步研究ARC5在叶绿体分裂中的作用提供了有用的材料和信息。
关键词: 拟南芥; 叶绿体分裂; ARC5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Mutant Gene ARC5 in a Chloroplast Division
Mutant cpd4
SHEN Xin-Zhao1, LIU Han1, LIU Xiao-Qing1, YUAN Guang-Xiao1, GAO Yue-Fang1,*, GAO Hong-Bo1,2,*
1Colleg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and Biotechnology, 2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Tree Breeding, Beijing Forestry Univer-
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cpd4 (chloroplast division 4) is a chloroplast division mutant isolated from Columbia background. It
has a phenotype similar to that of arc5-1, a mutant from Landsberg erecta background, i.e., fewer and larger
dumbbell shaped chloroplasts.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was not obviously affected by the mutation in cpd4. Ge-
netic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mutant phenotype was controlled by a single recessive gene. The gene respon-
sible for the mutant phenotype was identified to be ARC5 through a map-based cloning strategy. The mutation
seriously affected the correct splicing and the stability of ARC5 mRNA. This work provides some useful mate-
rials and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studying the function of ARC5.
Key words: Arabidopsis thaliana; chloroplast division; ARC5
叶绿体是质体的一种, 普遍存在于绿色植物
中。依据内共生理论, 叶绿体起源于蓝细菌(cy-
anobacterium)。叶绿体和蓝细菌有着相似的分裂
模式, 即中部缢缩的双元分裂(Boffey等1979)。早
期的电镜观察显示, 叶绿体是通过内膜及外膜的
同时缢缩而分裂的, 在分裂位点处会形成一个电
子致密的环状结构, 称为PD (plastid-dividing)环
(Kuroiwa等1998)。近些年的研究已经鉴定了多个
与叶绿体分裂相关的蛋白, 它们在分裂位点处聚
集形成一个围绕内膜及外膜的大的复合物(Yang等
2008; Maple和Moller 2010; Miyagishima和Kabeya
2010)。这些蛋白既有原核细胞起源的如FtsZ家族
和ARC6 (Osteryoung等1998; Vitha等2003); 也有真
核细胞起源的如PDV1、PDV2和ARC5 (Gao等
2003; Miyagishima等2006)。FtsZ是普遍存在于真
细菌和古细菌中的一种细胞骨架蛋白, 具有GT-
Pase活性, 在整个原核生物界中高度保守(Ostery-
oung等1998; Strepp等1998)。叶绿体分裂时, 首先
在基质侧的分裂位点形成一个FtsZ环(Maple和
Moller 2007), FtsZ环的正确定位由MinD、MinE和
ARC3 (Vitha等2003; Shimada等2004; Maple等
2007; Yang等2008)共同调控。ARC6定位在叶绿体
膜内侧分裂环处 , 具有维持FtsZ环稳定的功能
(Vitha等2003)。FtsZ环形成后, ARC6和PDV2相互
作用(Glynn等2008; Yang等2008), 使PDV2和PDV1
聚集到分裂位点。在PDV1和PDV2的作用下, 发
动蛋白ARC5被招募到叶绿体外膜的分裂位点, 形
成动力环(Miyagishima等2006), 促使叶绿体最终分
裂为两个新的叶绿体。但是目前对叶绿体分裂的
详细分子机制和动力机制还不是很清楚。
植物生理学报478
ARC5是第一个通过图位克隆技术发现的叶
绿体分裂基因, 起源于内共生事件后(Gao等2003)。
研究显示ARC5属于真核生物发动蛋白家族的GTP
酶, 通过水解GTP产生的机械作用力促使膜重新整
合。该家族蛋白的功能还涉及到线粒体、过氧化
物酶体的分裂以及囊泡的产生等(Glynn等2007;
Hoppins等2007; Ungewickell和Hinrichsen 2007;
Zhang和Hu 2009)。研究显示, 红藻(red algae)中的
ARC5同源蛋白CmDnm2也具有缢缩叶绿体的功
能(Yoshida等2006)。缢缩过程开始后, 与ARC5类
似, CmDnm2也被定位在叶绿体外膜的外侧。
本实验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一个ARC5基因的
等位突变体cpd4, 不同于之前已被报道的突变体
arc5-1 (Robertson等1996; Gao等2003), 该突变体是
以拟南芥Col生态型为背景的叶绿体分裂突变体。
遗传分析显示该突变为隐性单基因突变。通过显
微观察、图位克隆、半定量RT-PCR等实验方法对
该突变体做了详细分析, 并对ARC5突变导致拟南
芥叶绿体分裂异常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野生型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有
Landsberg erecta (Ler)和Columbia (Col)两种生态
型。cpd4是本实验室筛选的以Col为背景的拟南芥
叶绿体分裂突变体。arc5-1是以Ler为背景的ARC5
基因突变体(Gao等2003)。
2 实验方法
2.1 拟南芥生长条件
将拟南芥在植物培养间培养, 培养条件为: 温
度20~22 ℃, 光/暗周期为16 h/8 h, 光照强度为
90~120 μmol·m-2·s-1, 相对湿度约60%。
2.2 叶片固定及表型分析
固定叶片时所选材料主要为生长4周左右的
拟南芥植物叶片。固定时首先将叶片浸泡于3.5%
戊二醛, 黑暗处理1 h后, 将戊二醛吸出, 并加入0.1
mol·L-1 EDTA·Na2 (pH 9), 置于55 ℃水浴锅中处理2
h即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光学显微镜的
型号是OLYMPUS-CX21, 采集叶绿体图片所用的
数码相机是北京睿智公司生产的MJ300C。使用图
像分析软件Image Analysis System 10.0收集叶绿体
面积及叶肉细胞面积等数据。
2.3 叶绿素含量测定
植物材料为生长4周左右的拟南芥叶片。Col
和cpd4各做3组平行实验以减小误差。每组称取
0.2 g植物材料, 加石英砂、碳酸钙及2~3 mL 95%
乙醇研磨。研成匀浆后过滤到容器中, 用95%乙醇
定容至25 mL, 摇匀后分别测量在663 nm及645 nm
波长下的光吸收值。使用的分光光度计是Bio-
chrom公司生产的WPA Biowave II。叶绿素浓度计
算公式: Chl a (mg·L-1)=12.7A663–2.69A645; Chl b
(mg·L-1)=22.9A645–4.68A66 (Arnon 1949)。叶绿素含
量(mg·g-1)=[叶绿素浓度(mg·L-1)×提取液体积(L)×
稀释倍数]/样品鲜重(g)。
2.4 基因的粗定位
从F2代植物中随机挑选23株叶绿体分裂突变
体植株, 提取每个单株的基因组DNA, 然后取等量
混匀作为PCR扩增模板。选取在两亲本Ler和Col
之间有明显多态性的23个分子标记进行连锁分析
和粗定位, 并设计分子标记CH3-5.9和CH3-7.1进一
步确定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2.5 cpd4与arc5-1的等位测验
以Col遗传背景的突变体植株cpd4为母本, Ler
遗传背景的突变体植株arc5-1为父本杂交得到F1,
为实验组。以Col遗传背景的突变体植株cpd4为母
本、Ler为父本的杂交实验为对照组。分别提取
cpd4、arc5-1及杂交F1代单个植株的全基因组
DNA, 以此为模板, 使用CH3-5.9、CH3-7.1和CH3-
8.1三个分子标记做PCR, 以鉴定所观察的F1代植
物是否为cpd4与arc5-1杂交的F1代植物。通过对F1
代植物的表型分析来测试cpd4与arc5-1中的突变
基因是否为等位基因。
2.6 ARC5基因的mRNA分析
RNA的提取: 植物材料为生长1个月左右的
Col和突变体cpd4的幼嫩叶片组织 , 方法参照
BioTeke公司提供的植物总RNA提取试剂盒。以
上述RNA为模板, 参照Fermentas公司的Rever-
tAidTM First Strand cDNA Synthesis Kit试剂盒方法
进行反转录, 将反转录产生的cDNA连续4倍梯度
稀释, 以此为模板进行扩增。
ARC5基因上游片段的引物序列为ARC5-4:
5-GACGTGGAAGTCTTTCTCTCACC-3; ARC5-
沈鑫曌等: 叶绿体分裂突变体cpd4中突变基因ARC5的鉴定与分析 479
5: 5-CCTTGCTCACGGTATCCAGC-3。ARC5基
因下游片段的引物序列为ARC5-12: 5-GATGA-
AAGGACACAAGGAGGAGC-3; ARC5-14: 5-GC-
CTTCGCAACTGCTATAACAC-3。HTA9基因的
引物序列为HTA9F: 5-GGTCTCCAGTTCCCAGT-
TGG-3 ; HTA9R: 5 -CTCCTCATCTCCAC-
GAATCGC-3。PDV2基因的引物序列为PDV2F:
5-GCTTGCTTCTTTACAGAATCTAAGGC-3; PD-
V2R: 5-CCCATTCGCATCCGATTTCTTC-3。
2.7 RNA二级结构预测
使用GeneBee-Molercular Biology Server网站
上的在线预测工具对RNA二级结构进行预测分析
(http://www.genebee.msu.su/genebee.html)。
实验结果
1 突变体cpd4的分离及表型分析
cpd4是本实验室筛选到的一个以Col生态型
为背景的拟南芥叶绿体分裂突变体, 其营养生长
和生殖生长正常。显微观察显示, 在野生型植物
的叶肉细胞中, 叶绿体呈椭球形(图1-A); 在突变体
植物的叶肉细胞中, 叶绿体数量少体积大, 形状多
呈哑铃型(图1-B、C)。在野生型植物中, 叶肉细胞
大小与叶绿体数量之间呈正相关(图1-D), 叶肉细
胞平面面积越大, 叶绿体数量越多, 反之则越少;
在cpd4突变体植物中, 每个叶肉细胞含3~7个叶绿
体, 叶绿体数量与叶肉细胞的大小没有明显的相关
图1 野生型Col和突变体cpd4中叶绿体的表型分析
Fig.1 Phenotype analysis of the wild type (Col ecotype) and cpd4 mutant
A: 野生型Col; B、C: 突变体cpd4; D、E: 生长4周左右拟南芥叶肉细胞的平面面积与叶绿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F、G: 生长4周左右拟
南芥叶肉细胞中单个叶绿体平面面积大小分布规律。A~C中的标尺均为10 μm。
植物生理学报480
性(图1-E)。Col野生型植物中, 叶绿体的平面面积
大小接近, 均在100 μm2以内(图1-F); 在cpd4突变体
植物中, 叶绿体的平面面积与野生型相比普遍明显
较大, 主要集中在600~1 600 μm2之间(图1-G)。
2 叶绿素含量分析
由于突变体cpd4中叶绿体分裂异常, 而叶绿
素合成的主要场所是叶绿体, 因此我们对cpd4叶肉
细胞中的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显示,
突变体cpd4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均与Col接
近, 差异不显著(表1)。说明该基因的突变虽然影
响了叶绿体的正常分裂, 却未能对叶肉细胞中叶
绿素的含量造成明显影响。
3 遗传分析
为了确定cpd4中突变表型的显隐性, 我们将
cpd4与野生型Ler杂交得到F1代。F1代植物叶绿体
表型正常, 说明该突变为隐性突变(图4-B)。F1代
自交得到的F2代出现性状分离, 在观察的124株F2
植物中叶绿体分裂正常的植物有94株, 叶绿体分
裂异常的植物有 3 0株 (表 2 ) , 比例接近 3 : 1
(χ2=0.043< χ2(P=0.05)=3.84), 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表
明cpd4是单基因控制的隐性突变。
表1 野生型Col和突变体cpd4叶绿素含量分析
Table 1 Analysis of chlorophyll contents in wide type and
cpd4 mutant
Chl a含量/ Chl b含量/ Chl a+b含量/
mg·g-1 (FW) mg·g-1 (FW) mg·g-1 (FW)
Col 0.8401±0.0012 0.3791±0.0009 1.2191±0.0213
cpd4 0.8266±0.0006 0.3669±0.0310 1.1935±0.0074
  P (Chl a)=0.861679>0.05, P (Chl b)=0.829269>0.05, P (Chl a+b)=
0.572726>0.05。
表2 突变体cpd4的遗传分析
Table 2 A genetic analysis of cpd4 mutant
F2 突变表型植株/株 野生型植株/株 总植株/株 χ
2
cpd4×Ler 30 94 124 0.043
步连锁分析, 通过PCR技术以及凝胶电泳分析发
现 , 该突变基因与所使用的23个分子标记中的
CH3-0.7和CH3-8.1连锁紧密, 这2个分子标记均位
于第3条染色体上。单独分析作图群体中的23株
突变体植物, 有21株植物在CH3-0.7分子标记位点
纯合, 有18株植物在CH3-8.1分子标记位点纯合,
说明突变基因与分子标记CH3-0.7及CH3-8.1连锁
紧密。随后我们在分子标记CH3-0.7和CH3-8.1之
间设计两个新的分子标记CH3-5.9和CH3-7.1, 发现
23株植物在CH3-5.9和CH3-7.1这两个分子标记位
点全部纯合, 说明突变基因与这两个分子标记连
锁更为紧密。最终将突变基因定位在CH3-5.9和
CH3-7.1这两个分子标记附近(图2-A、B)。
对CH3-5.9和CH3-7.1这两个分子标记附近的
基因进行分析, 发现与叶绿体分裂相关的基因有
ARC5 (AT3G19720)和ARC6H (AT3G19180)。对该
突变体的ARC6H基因测序, 结果显示该基因没有
突变, 加之突变体cpd4的表型与ARC5基因突变后
的叶绿体表型相似, 推测cpd4的突变基因可能是
ARC5。对ARC5基因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 ARC5
基因中第4 700个碱基的鸟嘌呤突变为腺嘌呤, 该
突变位点位于第9个内含子与第10个外显子拼接
位点处, 即acagAATG突变为acaaAATG (图3-A、B)。
由于该突变位点刚好位于内含子与外显子的衔接处,
推测其可能会影响到mRNA的正常剪切。通过对
ARC5基因的cDNA测序, 发现ARC5基因第10个外
显子中丢失了7个碱基, 即AATGCAGGGAT··· 突变
为GGAT···(图3-C)。这可能是由于碱基的突变导
致了原始的AG剪切位点消失, mRNA在剪切过程
中又识别了新的AG剪切位点, 致使外显子中的部
分碱基被错误剪切。mRNA中7个碱基的丢失导致
该基因发生移码突变, 从第434个氨基酸的密码子
开始发生改变, 到第462个氨基酸的密码子变为终
止密码子, 使得蛋白翻译过程提前终止(图3-D)。
5 cpd4与arc5-1的等位测验
为了进一步验证突变体cpd4中突变基因是
ARC5, 我们采用遗传学方法, 以Col遗传背景的突
变体植物cpd4为母本, Ler遗传背景的突变体植物
arc5-1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F1代, 将以cpd4为母
本、Ler为父本的杂交实验设为对照组。由于cpd4
和arc5-1中的突变基因均为隐性单基因突变, 若它
们的突变基因不是等位基因, 则杂交后F1代植株的
4 cpd4中突变基因的粗定位及序列分析
为了确定cpd4中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我们对该突变基因进行了粗定位。首先用在拟南
芥5条染色体上均匀分布的23个分子标记进行初
沈鑫曌等: 叶绿体分裂突变体cpd4中突变基因ARC5的鉴定与分析 481
图3 cpd4中突变基因ARC5的分析
Fig.3 Analysis of the mutant gene ARC5 in cpd4 mutant
A: ARC5 (AT3G19720)基因的结构及在突变体cpd4中的碱基变化。黑色框代表基因的外显子, 直线代表基因的内含子。方框中的箭
头指示突变位点, 灰色小写字母表示内含子, 灰色大写字母表示cpd4中被错误剪切的外显子部分。ARC5-4、ARC5-5、ARC5-12、ARC5-
14是指RT-PCR中所用的引物, 三角箭头指示引物方向。B: 突变体cpd4中ARC5基因的基因组DNA测序结果。星号表示突变位点。C: 突变
体cpd4中ARC5基因的cDNA测序结果。星号表示缺失的7个碱基的位置。D: 突变体cpd4中ARC5发生移码突变的氨基酸序列。
图2 cpd4的粗定位
Fig.2 Rough mapping of cpd4
A: 突变基因与分子标记CH3-0.7、CH3-5.9、CH3-7.1、CH3-8.1的连锁情况分析。图中显示了23株F2突变体的PCR分析结果。星号
表示在相应的分子标记位点杂合的植株。B: ARC5 (AT3G19720)和4个分子标记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植物生理学报482
叶绿体表型应为野生型, 若它们的突变基因是等
位基因, F1代表型应与亲本基本一致。首先通过分
子标记鉴定 , 确定所观察的F 1代植物为cpd4和
arc5-1杂交的F1代植物。如图4-A所示, 选取PCR分
子标记CH3-5.9、CH3-7.1和CH3-8.1对F1代植物进
行鉴定, 结果显示F1代植物均为杂合体, 说明该植
物是cpd4与arc5-1杂交的F1代植物。然后对所鉴定
的F1代植物的叶肉细胞进行显微观察, 结果显示其
表型与突变体cpd4的叶绿体表型一致, 与arc5-1的
表型也一致(图4-B)。上述结果进一步说明突变体
cpd4中的突变基因是ARC5。
6 ARC5基因的mRNA分析
研究显示, 在动物体内, 基因的无义突变会介
导mRNA的降解, 使突变基因mRNA的水平下降
(Ross 1995)。为了探究突变体cpd4中ARC5基因的
突变对其mRNA水平的影响, 分别提取同时期种植
的突变体cpd4和Col野生型植物的总RNA, 通过半
定量RT-PCR对ARC5的mRNA含量进行检测, 结果
如图5所示。在突变体cpd4中, 内参基因的mRNA
含量与野生型Col无明显差异, ARC5基因的上游片
段(ARC5-a, 由引物ARC5-4和ARC5-5扩增; 图3-A)
及ARC5基因的下游片段(ARC5-b, 由引物ARC5-12
和ARC5-14扩增; 图3-A)的mRNA含量均明显低于
野生型Col, 这可能是由于基因的无义突变造成了
mRNA的降解。
为了检测mRNA中碱基的缺失是否影响到
mRNA的二级结构, 我们使用GeneBee-Molecular
Biology Server网站上提供的RNA二级结构预测软
图4 cpd4与arc5-1的等位测验
Fig.4 Allele test between cpd4 and arc5-1
A: 使用分子标记鉴定F1代植物是否为杂合植物。F1表示鉴定的cpd4与arc5-1杂交的F1代植物。B: 亲本及杂交F1代的叶肉细胞照片。
标尺均为10 μm。
图5 cpd4与Col中ARC5基因的半定量RT-PCR分析
Fig.5 Semi-quantitative RT-PCR analyses of ARC5 in cpd4
and Col
ARC5-a表示突变体cpd4中ARC5基因的上游片段, ARC5-b表
示突变体cpd4中ARC5基因的下游片段。PDV2和HTA9为内参基因
(Pan等2013)。图上端的黑色三角指示连续4倍梯度稀释的方向。
沈鑫曌等: 叶绿体分裂突变体cpd4中突变基因ARC5的鉴定与分析 483
件, 对Col和cpd4中ARC5基因mRNA的二级结构进
行了预测分析(图6)。结果显示, 与野生型相比, cpd4
中ARC5基因mRNA的自由能略低, 但二级结构发
生了明显变化(图6中箭头指示), 突变体中7个碱基
的缺失导致了野生型中的颈环结构变成了螺旋结
构, 这可能进一步影响到mRNA结构的稳定性。
图6 ARC5基因的mRNA二级结构预测
Fig.6 Prediction of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of ARC5 mRNA
图中箭头指示突变体cpd4和Col在二级结构上有差异的位置。
讨  论
cpd4是一个以Col为背景的叶绿体分裂突变
体, 遗传分析显示该突变为隐性单基因突变。显
微观察显示, 其突变性状主要表现为叶绿体数量
减少体积增大, 且形状多呈哑铃型, 与以Ler为背景
的突变体arc5-1表型相似(Gao等2003), 但也存在一
定的差异。在以Ler为背景的突变体arc5-1中, 平
均每个叶肉细胞中大约有13个叶绿体(Pyke和
Leech 1994; Robertson等1996), 也有统计显示每个
叶肉细胞中有3~15个叶绿体(Gao等2003)。在以
Col为背景的ARC5突变体cpd4中, 每个叶肉细胞中
有3~7个叶绿体(图1-E), 比arc5-1的叶肉细胞中叶
绿体数量少。arc5-1属于无义突变, 即碱基的突变
(G突变成A)导致编码色氨酸(Trp)的密码子突变为
终止密码子(Gao等2003), 而cpd4属于内含子剪切
异常导致的无义突变。上述两种突变均导致了
ARC5基因功能的丧失, 致使突变体叶肉细胞内的
叶绿体数量减少, 体积明显增大。cpd4叶肉细胞内
的叶绿体数量较arc5-1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数量
少, 这一突变表型上的差异可能是由两个突变体
的遗传背景不同导致的。
真核生物编码蛋白的基因是以单个基因为转
录单位, 通常含有需要被切除的内含子。内含子
左端通常为GT, 右端为AG。剪切过程主要是首先
在内含子左端切开, 产生的5末端与3末端上游形
成磷酸二酯键, 构成套索结构。随后内含子右端
切开, 2个外显子连接起来。通过不同的拼接方式,
可形成不同的mRNA。cpd4突变体中ARC5基因发
生突变的碱基(鸟嘌呤)位于第9个内含子与第10个
外显子拼接位点处, 该突变致使原本的AG剪切位
点消失, 并在第10个外显子中识别了一个新的AG
剪切位点, 导致该外显子中的前7个碱基被错误剪
切。由于mRNA的错误剪切, 导致以这段mRNA为
模板进行蛋白翻译的过程提前终止。半定量RT-
PCR分析显示, 突变体cpd4中ARC5基因的mRNA
含量与Col中ARC5基因的mRNA含量相比大幅度
下降, 说明ARC5基因的突变产生了无义突变介导
的mRNA降解。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 对cpd4和
Col中ARC5基因mRNA的二级结构进行预测, 发现
和野生型相比, 突变体的二级结构有明显的变化,
植物生理学报484
可能进一步影响到mRNA结构的稳定性。
ARC5是定位在叶绿体外膜上的具有GTP酶
活性的发动蛋白, 也叫做DYNAMIN-RELATED
PROTEIN5B (DRP5B) (Hong等2003), 在藻类和陆
生植物中都很保守(Gao等2003)。研究显示, 拟南
芥叶绿体分裂突变体pdv1和pdv2与arc5-1具有相
似的表型, 说明PDV1和PDV2在叶绿体分裂过程
中的功能可能是与ARC5密切相关的(Miyagishima
等2006)。PDV1和PDV2仅存在于高等陆生植物中
(Miyagishima等2006)。酵母双杂交的结果显示,
PDV1和PDV2与ARC5没有直接的相互作用(Mi-
yagishima等2006), 这表明ARC5可能需要通过一
个中间蛋白来介导自身与PDV1和PDV2的结合,
详细的作用机制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本项工
作中, 我们鉴定了一个以Col生态型为背景的拟南
芥叶绿体分裂突变体cpd4, 其突变性状是由ARC5
基因突变引起的。该项研究为进一步探讨ARC5
在叶绿体分裂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材料。
参考文献
Arnon DI (1949). Copper enzymes in isolated chloroplasts. Polyphe-
noloxidase in Beta vulgaris. Plant Physiol, 24 (1): 1~15
Boffey SA, Ellis JR, Sellden G, Leech RM (1979). Chloroplast di-
vision and DNA synthesis in light-grown wheat leaves. Plant
Physiol, 64 (3): 502~505
Gao H, Kadirjan-Kalbach D, Froehlich JE, Osteryoung KW (2003).
ARC5, a cytosolic dynamin-like protein from plants, is part of
the chloroplast division machinery.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0 (7): 4328~4333
Glynn JM, Froehlich JE, Osteryoung KW (2008). Arabidopsis ARC6
coordinates the division machineries of the inner and outer chlo-
roplast membranes through interaction with PDV2 in the inter-
membrane space. Plant Cell, 20 (9): 2460~2470
Glynn JM, Miyagishima SY, Yoder DW, Osteryoung KW, Vitha S
(2007). Chloroplast division. Traffic, 8 (5): 451~461
Hong Z, Geisler-Lee CJ, Zhang Z, Verma DPS (2003). Phragmoplastin
dynamics: multiple forms, microtubule association and their roles
in cell plate formation in plants. Plant Mol Biol, 53 (3): 297~312
Hoppins S, Lackner L, Nunnari J (2007). The machines that divide
and fuse mitochondria. Annu Rev Biochem, 76: 751~780
Kuroiwa T, Kuroiwa H, Sakai A, Takahashi H, Toda K, Itoh R (1998).
The division apparatus of plastids and mitochondria. Int Rev Cy-
tol, 181: 1~41
Maple J, Moller SG (2007). Plastid division: evolution, mechanism
and complexity. Ann Bot, 99 (4): 565~579
Maple J, Moller SG (2010). The complexity and evolution of the pla-
stid-division machinery. Biochem Soc Trans, 38 (3): 783~788
Maple J, Vojta L, Soll J, Moller SG (2007). ARC3 is a stromal Z-ring
accessory protein essential for plastid division. EMBO Rep, 8 (3):
293~299
Miyagishima SY, Froehlich JE, Osteryoung KW (2006). PDV1 and
PDV2 mediate recruitment of the dynamin-related protein ARC5
to the plastid division site. Plant Cell, 18 (10): 2517~2530
Miyagishima SY, Kabeya Y (2010). Chloroplast division: squeezing
the photosynthetic captive. Curr Opin Microbiol, 13 (6):
738~746
Osteryoung KW, Stokes KD, Rutherford SM, Percival AL, Lee WY
(1998). Chloroplast division in higher plants requires members
of two functionally divergent gene families with homology to
bacterial ftsZ. Plant Cell, 10 (12): 1991~2004
Pan D, Shi Y, Liu X, Gao Y, Liu Z, Gao H (2013). Genetic mapping
and isolation of two arc3 alleles in Arabidopsis. Plant Cell Rep,
32 (1): 173~182
Pyke KA, Leech RM (1994). A genetic analysis of chloroplast divi-
sion and expansion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Plant Physiol, 104
(1): 201~207
Robertson EJ, Rutherford SM, Leech RM (1996). Characterization
of chloroplast division using the Arabidopsis mutant arc5. Plant
Physiol, 112 (1): 149~159
Ross J (1995). mRNA stability in mammalian cells. Microbiol Rev, 59
(3): 423~450
Shimada H, Koizumi M, Kuroki K, Mochizuki M, Fujimoto H, Ohta
H, Masuda T, Takamiya K (2004). ARC3, a chloroplast division
factor, is a chimera of prokaryotic FtsZ and part of eukaryotic
phosphatidylinositol-4-phosphate 5-kinase. Plant Cell Physiol,
45 (8): 960~967
Strepp R, Scholz S, Kruse S, Speth V, Reski R (1998). Plant nuclear
gene knockout reveals a role in plastid division for the homolog
of the bacterial cell division protein FtsZ, an ancestral tubulin.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5 (8): 4368~4373
Ungewickell EJ, Hinrichsen L (2007). Endocytosis: clathrin-mediated
membrane budding. Curr Opin Cell Biol, 19 (4): 417~425
Vitha S, Froehlich JE, Koksharova O, Pyke KA, van Erp H, Ostery-
oung KW (2003). ARC6 is a J-domain plastid division protein
and an evolutionary descendant of the cyanobacterial cell divi-
sion protein Ftn2. Plant Cell, 15 (8): 1918~1933
Yang Y, Glynn JM, Olson BJ, Schmitz AJ, Osteryoung KW (2008).
Plastid division: across time and space. Curr Opin Plant Biol, 11
(6): 577~584
Yoshida Y, Kuroiwa H, Misumi O, Nishida K, Yagisawa F, Fujiwara
T, Nanamiya H, Kawamura F, Kuroiwa T (2006). Isolated chlo-
roplast division machinery can actively constrict after stretching.
Science, 313 (5792): 1435~1438
Zhang X, Hu J (2009). Two small protein families, DYNAMIN-RE-
LATED PROTEIN3 and FISSION1, are required for peroxisome
fission in Arabidopsis. Plant J, 57 (1): 14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