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3卷 第 3期,2007年 6月448
链格孢菌毒素对莱茵藻光合电子传递的抑制及其作用位点
刘玉晓 1,许晓明 1,*,戴新宾 1,强胜 2
南京农业大学 1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科学系,2杂草研究室,南京 210095
提要 :以野生型莱茵藻和其抗除草剂突变体为材料,检测链格孢菌毒素在光合电子传递链上的作用位点和模式的结果表
明,此种毒素抑制QA至QB的电子传递,是光系统 II抑制剂,其作用模式类似于苯酚类型的除草剂。
关键词:链格孢菌毒素;莱茵藻;电子传递;突变体;光系统 II
Inhibition and Action Site of Alternaria alternata Crofton-weed Toxin (AAC-
toxin) on Electron Transport of Photosystem II of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Dang.
LIU Yu-Xiao1, XU Xiao-Ming1,*, DAI Xin-Bin1, QIANG Sheng2
1Department of Plant Sciences,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2Weed Research Laboratory,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China
Abstract: The action site on photosynthetic electron transport and mode of Alternaria alternata crofton-weed
toxin (AAC-toxin) were investigated in wild and mutants of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oxin, a photosystem II (PS II) inhibitor, inhibited the electron transport between QA and QB, similar to
phenol-type herbicides in its action mode.
Key words: AAC-toxin;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electron transport; mutant; photosystem II
收稿 2007-02-07 修定 2007-04-18
资助 “8 6 3”计划(2 0 0 6 A A1 0 A2 1 4 )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
金(BK2 00 54 20 )。
* 通讯作者(E-ma i l:xu xm@njau .edu .cn;T el:0 25 -
8 4 3 9 5 4 2 3 )。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是
一种在我国广泛分布的外来入侵性杂草。强胜
(1998)曾从紫茎泽兰中分离到致病力强的链格孢菌
菌株,此种菌株能产生具有致病力的代谢产物,
其主要成分经纯化鉴定后,定名为链格孢菌毒素
(Alternaria alternata crofton-weed toxin,AAC-
toxin)。此种毒素在低浓度下即可杀死许多单双子
叶杂草(万佐玺等 2001),因此很有希望开发成为
生物源型除草剂。我们以前的工作曾暗示此种毒
素能抑制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Chen等 2005),但
其具体作用位点还不清楚。此外,链格孢菌毒素
对光合磷酸化、非循环电子传递和ATP合成酶的
影响也尚未研究过。因此,要想利用链格孢菌毒
素开发商品化的除草剂,还应对其进行更系统的
研究,以了解此种毒素的准确靶标和作用模式。
单细胞真核绿藻莱茵藻,是属于真核类的低
等植物,类似于高等植物的细胞,并可以容易地
分离出各种突变体,因而成为研究光合作用机制
的一种实验模式生物。光系统 II反应中心的D1蛋
白是除草剂的结合蛋白,其 3.0 Å分辨率的光系
统 II的晶体结构也已经得到(Loll等 2005)。而抗
除草剂的莱茵藻D1突变体常用来鉴定涉及除草剂
结合的靶标氨基酸,从而更深入了解除草剂的结
合模式(Oettmeier 1999)。为此,本文用莱茵藻野
生型及抗除草剂的突变体,较系统地研究了链格
孢菌毒素在光合电子传递链中的作用位点和模式。
材料与方法
参照万佐玺等(2001)文中的步骤和方法分离和
纯化链格孢菌毒素,并溶于甲醇中。为了避免溶
剂对光合膜的破坏,类囊体悬浮液中的甲醇终浓
度都控制在 1% (V/V)以下,以避免甲醇的影响。
在以下实验中,类囊体先用不同浓度的毒素暗处
理 10 min,然后加到反应介质中,叶绿素终浓度
为 20 µg·mL-1。每个实验重复 3~5次。
野生型莱茵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D a n g . )及 5 个突变体( D 1 - V a l 2 1 9 I l e、D 1 -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3卷 第 3期,2007年 6月 449
Phe255Tyr、D1-Ser264Ala、D1-Leu275Phe和D1-
Gly256Asp)购自美国杜克大学莱茵藻遗传中心。
用 TAP营养液于人工气候箱中培养,每天光照和
黑暗时间为 12 h/12 h,光照强度为 80 µmol·m-2·s-1,
每隔 2 h摇动 1次。对数生长期收集细胞用于实
验。
类囊体提取参照Xiong 等(1997)文中的方法。
叶绿素测定参照Arnon (1949)的方法。
非循环光合磷酸化测定参照Wei等(1998)文中
的方法。其中ATP的含量采用荧光素 /荧光素酶
的方法测定,荧光素 /荧光素酶试剂盒购自中国科
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参照Coombs等(1986)书
中的方法,用氧电极(Chlorolab2,Hansatech
Instruments,UK)测定。
Mg2+-ATPase活性测定参照 Ponomarenko
(2006)文中的方法,其中无机磷的测定用钼蓝法。
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用植物效率
分析仪(Handy PEA,Hansatech Instruments,UK)
测定。反应液体积为 0.5 mL,其中含有 0.1 mol·L-1
山梨糖醇、20 mmol·L-1 HEPES缓冲液(pH 7.0)、
10 mmol·L-1 MgCl2、10 mmol·L-1 KCl、0.1 mmol·L-1
NH4Cl和一定量的类囊体(Xiong等 1997),最终叶
绿素浓度为 5 µg·mL-1。反应液暗适应 5 min后,
加入不同浓度毒素,再次暗处理 10 min后测定,
作用光强度为 3 000 µmol·m-2·s-1。每个处理重复
6 ~ 8 次。
莱茵藻 D1突变体抗性和敏感性的测定参照
De Prado等(2000)文中的方法,略有改动。希尔
反应用氧电极法测定,反应液为 25 mmol · L- 1
Tricine-NaOH缓冲液(pH 7.6)、1 mmol·L-1 MgCl2、
1 mmol·L-1 MnCl2、2 mmol·L-1已二胺四乙酸二钠
盐(Na2EDTA)、0.4 mol·L-1山梨糖醇、3 mmol·L-1
铁氰化钾(FeCy)和 2.5 mmol·L-1 NH4Cl。EC50是抑
制希尔反应活性至 50%时的毒素浓度。毒素的抗
性因子定义为 R/S (REC50/SEC50),其中,R代表抗
除草剂的莱茵藻突变体,S 为野生型莱茵藻。
EC50值用SAS 统计分析软件(Version 8.0)通过
logistic非线性回归计算,一元方差分析(Tukey’s
HSD test)用 SPSS软件(Version 13.0)计算,以分
析不同浓度处理之间的差异水平。实验数据表示
为平均值 ± 标准差。
实验结果
1 链格孢菌毒素对ATP合成和光合电子传递的影响
藻类光合磷酸化的速率比高等植物低(Fiedler
等 1997)。如图 1所示,链格孢菌毒素抑制 ATP
生成(P<0.01),EC50为 85.02 µg·mL-1。ATP生成
与光合电子传递相耦联,因此,为研究此种毒素
对 ATP 合成的抑制,我们测定了其对基础、解
耦联和耦联磷酸化的电子传递的影响。结果显
示,其可抑制基础和解耦联的电子传递,其浓度
越大抑制能力越强,且各浓度之间的差异显著
(P<0.01)。但在其浓度小于 40 µg·mL-1时磷酸化的
电子传递活性未受到影响(P>0.05,表 1),高浓
度下才抑制。另外,链格孢菌毒素对解耦联的电
子传递的抑制程度明显强于基础和耦联磷酸化的电
子传递,EC50分别为 81.48、199、124.5 µg·mL-1,
当浓度为 120 µg·mL-1时,电子传递活性分别下降
到不加链格孢菌毒素的 26.5%、62.8%、54.6%。
据此,我们推断链格孢菌毒素的作用位点在类囊
体膜处于解耦联的状态下时被暴露,而在膜的能
量化过程中(磷酸化和基础的状态),大部分被掩
藏。并且链格孢菌毒素促进电子传递发生解耦联
和抑制磷酸化反应的能力非常小。因此可以认
为,链格孢菌毒素阻断电子传递可能是ATP合成
受抑的主要因素。
此外,我们又分别测定了链格孢菌毒素对光
系统 II和光系统 I的电子传递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链格孢菌毒素浓度的增加,其对光系统 II的
图 1 链格孢菌毒素对莱茵藻类囊体非循环
光合磷酸化的影响
Fig.1 Effect of AAC-toxin on non-cyclic photophosphoryla-
tion of C. reinhardtii thylakoids
不加毒素的值为(27.19±0.763) µmol (ATP)·mg-1 (Chl)·h-1。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3卷 第 3期,2007年 6月450
抑制逐渐增强,且各浓度之间差异显著(P<0.01) ;
但链格孢菌毒素对光系统 I电子传递几乎没有影
响,只是在高浓度时显示出轻微的抑制(表 2)。因
此可以推测,此种毒素的作用位点似在光系统 II。
(100%~200%)相比,其解耦联电子传递的能力是
微弱的,并且这种解耦联特性可能是由于链格孢
菌毒素本身结构的脂溶性影响类囊体膜蛋白的稳定
性所致。另外,高浓度的链格孢菌毒素抑制Mg2+-
ATPase的活性。这与非循环磷酸化的电子传递在
高浓度时受到的抑制一致,说明链格孢菌毒素在
高浓度时可能对 ATP合成酶有轻微影响。
3 链格孢菌毒素对叶绿素荧光诱导的影响
莱茵藻类囊体的快速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与
高等植物类似,呈典型的OJIP曲线(图 3)。不同
浓度链格孢菌毒素明显影响莱茵藻类囊体叶绿素的
荧光诱导。首先,随着链格孢菌毒素浓度的增
加,J 点(大约 2 ms)逐渐增高。其次,Fo (暗适
应状态下的最小荧光)也逐渐变大。另外,没有
表 1 链格孢菌毒素对莱茵藻类囊体非循环电子传递的影响
Table 1 Effects of AAC-toxin on non-cyclic electron transport of C. reinhardtii thylakoids
链格孢菌毒素浓度 /µg·mL-1
电子传递活性 /%
解耦联的电子传递 基础的电子传递 耦联磷酸化的电子传递
0 100.0±0.00Aa 100.0±0.00Aa 100.0±0.00Aa
5 95.3±0.42Bb 96.8±0.80AaBb 99.1±0.82Aa
10 92.8±0.85Cc 95.2±2.95ABb 98.5±1.42Aa
20 89.8±1.50Dd 93.8±0.22BbCc 98.0±1.81Aa
40 85.4±1.77Ee 88.8±1.63Cd 94.9±1.56ABb
100 41.8±1.60Ff 71.6±2.56De 76.5±1.36Cc
120 26.5±1.25Gg 62.8±0.69Ef 54.6±0.16Dd
基础、耦联磷酸化和解耦联的电子传递不加毒素的值分别为(23.94±0.512)、(28.2±0.455)、(30.35±0.65) µmol (O2)·mg-1 (Chl)·
h -1。不同的大写字母表示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小写字母表示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相同字母之间无差异。
表 2 链格孢菌毒素对莱茵藻类囊体解耦联光系统 II
和光系统 I电子传递的影响
Table 2 Effects of AAC-toxin on uncoupled PS II and PS I
electron transport of C. reinhardtii thylakoids
链格孢菌毒素
电子传递活性 /%
浓度 /µg·mL-1 光系统 II的电子传递 光系统 I的电子传递
(H2O→ PD/FeCy) (DCIPred→MV)
0 100.0±0.00Aa 100.0±0.00Aa
5 94.2±1.79Bb 100.0±2.07Aa
10 90.5±1.52Cc 99.5±0.86Aa
20 86.1±1.61Dd 98.8±2.10Aa
40 71.1±1.08Ee 99.2±1.61Aa
100 28.4±1.02Ff 86.7±1.17Bb
光系统 II 和光系统 I 电子传递不加毒素的值分别为(52.9±
0.86)和(48.2±0.12) µmol (O2)·mg-1 (Chl)·h-1。对苯二胺(PD)、
铁氰化钾( F e C y )和甲基紫精( M V )为电子受体,二氯酚靛酚
(DCIP)在抗坏血酸存在下为电子供体。不同的大写字母表示有
极显著差异(P=0.01),小写字母表示有显著差异(P=0.05),相
同字母之间无差异。
2 链格孢菌毒素对Mg2+-ATPase活性的影响
如图 2所示,低浓度(<20 µg·mL-1)的链格孢
菌毒素提高Mg2+-ATPase的活性,即便如此,最
大酶活性也仅提高了 37% (5 µg·mL-1时)。因此,
与 NH4Cl等解耦联剂提高Mg2+-ATPase的活性
图 2 链格孢菌毒素对莱茵藻类囊体
Mg2+-ATPase活性的影响
Fig.2 Effect of AAC-toxin on Mg2+-ATPase activity
of C. reinhardtii thylakoids
不加毒素的值为(170.224±2.399) µmol (Pi)·mg-1 (Chl)·h-1。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3卷 第 3期,2007年 6月 451
K 峰(300 µs)出现。在毒素浓度达到最大(160
µg·mL-1)时,J点即饱和,荧光诱导曲线形状也由
OJIP转化成 OJ。
最后,根据抗除草剂的氨基酸位点位于D1蛋
白上的第四和第五螺旋之间的 2 1 1 ~ 2 7 5 位
(Oettmeier 1999)的看法,我们又用 5个莱茵藻抗
除草剂突变体做了一些实验。突变体对链格孢菌
毒素在表现抗性的条件下,R/S值大于 1;表现
超敏感或负交互抗性时,R/S值小于 1 (Oettmeier
1999)。结果显示,突变体D1-Ser264Ala 和D1-
Phe255Tyr对该毒素没有表现抗性。但突变体D1-
Val219Ile、D1-Gly256Asp、D1-Leu275Phe表现
出轻微的抗性(表 3)。这表明D1蛋白的氨基酸位
点 219、256、275与毒素的结合有关,并且链
格孢菌毒素确实通过取代了QB的结合位点,从而
引起QA至 QB的电子传递受抑制。另外,Trebst
等(1993)提出,苯酚类除草剂和典型的三嗪 -脲类
除草剂的主要区别在于,突变体D1-Ser264Ala对
前者不表现抗性,而对后者则表现高抗性。所
以,我们认为链格孢菌毒素的作用模式类似于苯
酚类的除草剂。
讨 论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除草剂的应用,而不
同的除草剂在植物体内有不同的靶标位点。其
中,靶标定位于光系统的除草剂遂成为研究和开
发的热点。为了开发抑制光合作用的生物源型除
草剂,许多天然产物和衍生物都已有深入的研
究,并认为,这些天然产物可以作用在光合作用
电子传递链的不同水平,如放氧复合体、P680到
QA、Q A到 Q B、PQ 库、Cytb6f-PC 等。此外,
还可以作为能量传递抑制剂或者解耦联剂。
光系统 II抑制剂,包括很多化合物(天然或合
成的)和除草剂,能取代QB并抑制QA至QB的电子
传递。它分为两大类:典型的三嗪 - 脲类除草剂
和苯酚类的除草剂(Trebst等 1993)。三嗪 -脲类除
草剂在D1蛋白的结合定向优先朝向Ser264,而苯
酚类则朝向His215 (Oettmeier 1999)。即三嗪 -脲
类除草剂在D1蛋白上主要和Ser264相互作用。当
Ser264突变为其他氨基酸时,突变体会对三嗪 -脲
类除草剂表现高抗性,对苯酚类则仍表现敏感。
链格孢菌毒素是一种致病真菌产生的天然代
谢物,本文结果显示,此种毒素首先抑制ATP的
合成。Gould (1976)认为ATP合成的抑制由以下
图 3 链格孢菌毒素对莱茵藻类囊体叶绿素荧光诱导的影响
Fig.3 Effect of AAC-toxin on Chl a fluorescence transients of C. reinhardtii thylakoids
表 3 莱茵藻D1突变体对链格孢菌毒素的R/S值
Table 3 R/S values of AAC-toxin in D1
mutants of C. reinhardtii
突变体 R/S值 抗性或敏感性
D1-Val219Ile 1.87 抗
D1-Gly256Asp 1.67 抗
D1-Leu275Phe 2.13 抗
D1-Ser264Ala 0.88 敏感
D1-Phe255Tyr 0.81 敏感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3卷 第 3期,2007年 6月452
3种原因引起:(1)电子传递受到阻断;(2)电子传
递发生解耦联;(3)磷酸化反应被抑制。据此,我
们对这些原因作了分析并推测链格孢菌毒素对光系
统 II电子传递是有抑制作用的。快速叶绿素荧光
诱导动力学方法的研究结果显示“J”点和 Fo增
高,无K峰出现。Strasser和Govindjee (1992)认
为“J”点的增高可归因于 QA和 QB之间电子传
递速率的下降,因此,可推测链格孢菌毒素影响
QA和QB之间的电子传递。至于 Fo变大,其原因
可能是暗适应状态下,反应中心处于 S 0 状态
(QAQB-),加入链格孢菌毒素后,QB被取代,所
带的电子便回传给QA所致。放氧复合体失活可引
起K峰的出现(Srivastava和 Strasser 1996),但在
我们的实验中并没有K峰出现,说明链格孢菌毒
素对光系统 II供体侧没有抑制作用。总之,快速
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结果进一步推断出链格孢菌
毒素抑制光系统 II受体侧QA和QB之间的电子传
递。另外,结合抗除草剂突变体,我们推测此
种毒素的作用模式类似于苯酚类的除草剂。
总之,链格孢菌毒素是天然的光系统 II抑制
剂,作用位点在 Q B,作用模式类似于苯酚类的
除草剂。并且 D1蛋白的 219、256、275三个氨
基酸位点涉及毒素与QB的结合,其中,275位的
氨基酸可能性更大。对此,我们还将采用放射性
同位素标记方法进一步研究链格孢菌毒素和典型的
光系统 II抑制剂如DCMU和阿特拉津(atrazine)等
的竞争性结合,并借助计算机模型精确定位链格
孢菌毒素在QB结合区域的定向。
参考文献
强胜(1998). 链格孢菌作为真菌除草剂防除紫茎泽兰潜力的研究
[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万佐玺, 强胜, 徐尚成, 沈振国, 董云发(2001). 链格孢菌的产毒
培养条件及其毒素的致病范围. 中国生物防治, 17 (1): 10~15
Arnon DI (1949). Copper enzymes in isolated chloroplasts.
Polyphenoloxidase in Beta vulgaris. Plant Physiol, 24: 1~15
Chen S, Dai XB, Qiang S, Tang Y (2005). Effect of a nonhost-
selective toxin from Alternaria alternata on chloroplast-
electron transfer activity in Eupatorium adenophorum. Plant
Pathol, 54: 671~677
Coombs J, Hall DO, Long SP, Scurlock JMO (1986). Techniques
in Bioproductivity and Photosynthesis. Beijing, China: Sci-
ence Press, 142~144
De Prado R, Lopez-Martinez N, Gonzalez-Gutierrez J (2000).
Identification of two mechanisms of atrazine resistance in
Setaria faberi and Setaria viridis biotypes. Pestic Biochem
Physiol, 67: 114~124
Fiedler HR, Schlesinger J, Strotmann H, Shavit N, Leu S (1997).
Characterization of atpA and atpB deletion mutants produced
in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cw15: electron transport and
photophosphorylation activities of isola ted thylakoids.
Biochim Biophys Acta, 1319: 109~118
Gould JM (1976). Inhibition by triphenyltin chloride of tightly
b o u n d m e m b r a n e c o m p o n e n t i n v o l v e d i n
photophosphorylation. Eur J Biochem, 62: 567~575
Loll B, Kern J, Saenger W, Zouni A, Biesiadka J (2005). Towards
complete cofactor arrangement in the 3.0 Å resolution struc-
ture of photosystem II. Nature, 438: 1040~1044
Oettmeier W (1999). Herbicide resistance and supersensitivity in
photosystem II. Cell Mol Life Sci, 55: 1255~1277
Ponomarenko S (2006). Algae cells with deletion of the segment
D210-R226 in γ subunit from chloroplast ATP synthase have
lower transmembrane proton gradient and grow slowly.
Photosynthetica, 44: 338~344
Srivastava A, Strasser RJ (1996). Stress and stress management of
land plants during regular day. J Plant Physiol, 148: 445~
455
Strasser RJ, Govindjee (1992). Research in photosynthesis. In:
Murata N (ed). On the O-J-I-P Fluorescence Transient in
Leaves and D1 Mutants of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Dordrecht, Netherland: Kluwer Academic, 4: 29~32
Trebst A, Hilp U, Draber W (1993). Response in the inhibitor
efficiency of substituted phenols on PS II activity in six
mutants of the D1 protein subunit in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Phytochemistry, 33: 969~977
Wei JM, Shi J, Gu Y, Yang YZ, Shen YK (1998). The comparison
of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ε subunit of CF1 from
d i f f e r e n t p l a n t c h l o r o p l a s t s . I n : G a r a b G ( e d ) .
Photosynthesi s: Mechani sms and Effect s. D ordrecht,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661~1666
Xiong J, Hutchison RS, Sayre RT, Govindjee (1997). Modifica-
tion of the photosystem II acceptor side function in a D1
mu ta nt ( a r g in ine-2 6 9 -gly cine) of Ch la m y d o m o n a s
reinhardtii. Biochim Biophys Acta, 1322: 6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