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4卷 第 2期,2008年 4月 309
野生花卉二叶独蒜兰的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
屈云慧 *,李进昆,张婷,张艺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昆明 650205
In vitro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of Pleione scopulorum W. W. Smith
QU Yun-Hui*, LI Jin-Kun, ZHANG Ting, ZHANG Yi-Ping
Flower Research Institute,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Kunming 650205, China
收稿 2008-01-24 修定 2008-03-13
资助 中华农业科教基金(SIARF2001-02)和云南省科技厅项目
(2 0 0 6 PY 0 4 )。
* E -ma i l:q u y u n hu i @ y a h o o . co m . c n;T e l:0 8 7 1 -
5891839
1 植物名称 二叶独蒜兰(Pleione scopulorum W. W.
Smith)。
2 材料类别 种子。
3 培养条件 (1)无菌种子萌发培养基:MS+NAA
0.2 mg·L-1 (单位下同) ;(2)丛生芽增殖培养基:
花宝(Hyponex 2号,N:P:K=20:20:20,美国
Hyponex化学公司产品) 3 g·L-1+6-BA 0.5+NAA 0.1;
(3)生根培养基:1/2MS+NAA 0.2。以上培养基
均附加 30 g·L-1白糖和 5.5 g·L-1琼脂,pH 5.8。培
养室温度 22~26 ℃,光照时间 10 h·d-1,光照强
度 30~40 µmol·m-2·s-1。
4 生长与分化情况
4.1 无菌材料获得 将未张开的荚果用75%的酒精
表面消毒 30~40 s,用 0.1%的升汞溶液浸泡 20
min,无菌水漂洗 3次。平放在接种纸上滤干水
分后,将果荚纵向切开,将种子播种到培养基(1)
上。
4.2 原球茎诱导与丛生芽增殖 60 d左右,部分种
子开始形成淡黄色的愈伤组织,并有少量原球茎
分化。将生成的原球茎纵切后,转移至培养基
( 2 )中,原球茎切块分化出丛生芽,培养周期
30~40 d后,每个切块产生丛生芽的平均增殖倍数
达 5以上。
4.3 生根培养 将丛生芽分切成单个芽苗,在培养
基(3)中进行生根培养。培养 20~25 d后,部分不
定芽基部膨大,并有 2~4条根系的发生。培养周
期超过 40 d,培养基易发生褐化现象。将生根后
的植株出瓶,洗净培养基后移栽于腐殖土和红土
(8:2)的基质中。前期遮阴并保持 80% 以上的湿
度,成活率可达 7 5 % 以上。
5 意义与进展 独蒜兰属是兰科植物中有很高观赏
价值的一个属,全属约 19 个种,在我国的多个
省份分布有 16个种。云南的野生独蒜兰有 13种,
主要分布在滇西北和滇东南。二叶独蒜兰分布于
云南西北部(贡山、德钦)和西藏东南部(墨脱),
海拔 2 800~4 200 m针叶林下多砾石草地上、苔
藓覆盖的岩石上、溪谷旁岩壁上或亚高山灌丛草
地(冯国楣 1995)。二叶独蒜兰属春季开花类型,
其叶成对萌发,花形独特,花色艳丽,是珍贵
的观赏花、叶的花卉,适合室内微型盆栽,供
桌面、案头欣赏(李树发等 2005)。野生独蒜兰分
株繁殖系数低,种子无菌繁殖较困难,影响其商
业化开发利用。同属的白花独蒜兰(P. albiflora)
(陈之林等 2004) 、独蒜兰(P. bulbocodioides) (李
洪林等 2005)、滇独蒜兰(P. yunnanensis) (吴丽芳
等 2005)和毛唇独蒜兰(P. hookeriana) (于晓娟等
2007)已有过报道,但二叶独蒜兰的离体快速繁殖
未见报道。本文结果对云南特色花卉野生资源的
离体保存和商业化开发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陈之林, 叶秀麟, 梁承邺, 段俊(2004). 白花独蒜兰的组织培养和
快速繁殖. 植物生理学通讯, 40 (4): 455
冯国楣主编(1995). 中国珍稀野生花卉.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38~139
李洪林, 付志惠, 杨波(2005). 独蒜兰的离体快速繁殖. 植物生理
学通讯, 41 (5): 632
李树发, 陈伟, 熊丽, 蹇红英, 李进昆(2005). 野生云南独蒜兰的冬
季促成开花研究简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 (6): 885~887
吴丽芳, 张素芳, 杨春梅, 李树发(2005). 滇独蒜兰的组织培养研
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 (5): 749~752
于晓娟, 纳海燕, 胡晓丽, 魏兴强, 范昆, 刘方媛(2007). 毛唇独蒜
兰的离体快速繁殖研究.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4 (4):
891~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