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植物转化酶的种类﹑特性与功能



全 文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0 卷 第 3期,2004 年 6 月 275
收稿 2003-08-19 修定   2003-12-24
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70532 和 30270919)。
* 通讯作者(E-mail:zhangdp@95777.com,Tel:010-
62892784)。
植物转化酶的种类﹑特性与功能
潘秋红1 张大鹏2,*
中国农业大学1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2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4
Isoforms, Characteristics and Roles of Plant Invertases
PAN Qiu-Hong1, ZHANG Da-Peng2,*
1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al Engineering,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94
提要 介绍了植物转化酶的种类﹑生化特性以及生理功能的研究现状,着重讨论酸性转化酶在参与光合作用调节﹑韧皮
部卸载﹑贮藏器官糖的组成﹑细胞渗透调节以及细胞对胁迫的响应中的作用,同时对今后这一领域的研究前景提出了一
些看法。
关键词 植物转化酶;种类;特性;生理功能
在大多数高等植物中,蔗糖是同化物运输的
主要形式,蔗糖从源向库运输的主要驱动力是蔗
糖浓度梯度所引起的膨压,而这种蔗糖浓度梯度
受库器官中蔗糖的利用率和依赖于 ATP 的蔗糖跨
膜运输的调节。在不同亚细胞区域,蔗糖的利用
途径不同,如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途径,产生
ATP 和 N A D P H;也可合成初级产物,促进植物
生长、发育;或转变为多聚物如淀粉、三酰甘
油酯或多肽等,以便长期贮藏;或转变为次级产
物,供植物能应付昆虫和其它不良环境的伤害。
蔗糖还可作为碳源和能源为植物利用,首先依赖其
裂解形成己糖,这一过程至少受两类不同酶的催
化[1]。一类为蔗糖合酶(sucrose systhase, EC. 2.4.1.13),
其在尿苷二磷酸(UDP)存在下,可催化蔗糖裂解
为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和果糖,这一反应是
可逆的。蔗糖合酶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另一类
为转化酶(invertase, EC. 3.2.1.26),催化蔗糖裂解
形成葡萄糖和果糖,这一反应是不可逆的。
转化酶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动物和植物中,
关于它的研究也有将近90年的历史。在过去的几
十年中,人们已从许多植物和组织中分离纯化了
转化酶,并对其生化特性和功能进行了广泛的研
究。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手段的运
用,有关植物转化酶的生理功能的研究取得了令
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就上述几方面作些介绍,并
对今后这一领域的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1 植物转化酶的种类
高等植物转化酶依据其溶解性﹑亚细胞定位
和最适pH不同,分为3种类型[2]。(1)可溶性酸性
转化酶(soluble acid invertase, SAI),主要存在于
液泡中,其活性最适 pH为酸性(4.5~5.0),等电
点(pI)较低,约为5.0左右。(2)可溶性中性或碱性
转化酶(neutral or alkaline invertase),存在于细
胞质中,其活性的最适pH为中性或弱碱性(pH 7.0~
8.0),pI 约为 4.5~5.0,在植物组织中,活性通
常较低。(3)细胞壁结合的酸性转化酶(cell wall-
bound invertase, CWI),其活性最适pH为酸性(4.5~
5.5),但有较高的 pI(9~10)。由于胞外环境 pH
低于 pI 值,这类转化酶带正电荷,以离子键形
式结合于带负电的细胞壁上,因此,需要较高
浓度的盐溶液(0.5~1.0 mol.L-1 NaCl)才能将它浸
提出来。另外,还有一类细胞壁转化酶是以共价
键结合在细胞壁上,它们即使在高盐溶液中也不
能溶解下来,必须通过纤维素 -Onozuka 酶解得
到[3]。
2 植物转化酶的生化特性
SAI和 CWI具有相似的酶学特性,均为 b-呋
喃果糖苷酶(b-fructofuranosidase),可以水解由葡
萄糖和果糖所形成的 b-1,2 糖苷键,如蔗糖、棉
子糖和水苏糖,但对蔗糖的亲和力最大(即 Km 最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0 卷 第 3期,2004 年 6 月276
小);不能水解松二糖、松三糖、麦芽糖和海藻
糖等[3~5],因前二者的裂解产物虽是葡萄糖和果
糖,但它们不是以 b-1,2糖苷键联结,而后二者的
水解产物为 2 个分子的葡萄糖。因此可用底物特
异性来分析纯化的蛋白是否为 b- 呋喃果糖苷酶。
重金属离子如 C o 2 +、C u 2 +、M n 2 +、H g 2 +、
Ag+等对这两类酸性转化酶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
用,大多数植物的酸性转化酶对 Hg2+ 极其敏感,
而巯基试剂如二硫苏糖醇(DTT)、巯基乙醇等却
提高酶的活性,表明-SH 是转化酶活性中心的必
需基团[4,6,7]。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醇和磷酸吡
哆胺都可抑制酸性转化酶活性,且其抑制作用是
不可逆的。这显示-COOH 在酶催化功能中的重
要性。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除了-SH 和-COOH
外,还有咪唑基。
已经证实,SAI 和 CWI 均为糖蛋白,它们可
与ConA(伴刀豆球蛋白)结合,也能被酸性Schiff
试剂染色,转化酶中的寡糖链通过N-乙酰葡萄糖
苷与多肽链中的天冬酰胺相结合,为 N- 联结[8]。
不同来源的转化酶,其糖的含量有所差别,如马
铃薯块茎转化酶含10.9%,枣椰子含8.2%。Faye
等[8]发现胡萝卜 CWI 的寡糖链比 SAI 略大一些;
如果将种子置于经衣霉素(抑制糖基化作用)溶液
(30 mg.mL-1)润湿的滤纸中萌发,仍可在远红光下
积累无糖基化形式的 CWI,因此认为糖基化对酶
活化、定向运输和正确定位于细胞壁都是不必要
的。但是Isla等[3]认为高度糖基化可保护酸性转化
酶免遭蛋白酶的降解。某些N-联结的糖蛋白中的
寡糖可构成抗原的决定子,因此酸性转化酶的抗
体中可能含有只与糖蛋白中的糖基部分相识别的
IgG,造成非特异性的免疫识别。
不同植物酸性转化酶的分子量和亚基组成差
异很大,从小胡萝卜(radish)幼苗的48.5 kD[9]到百
合花粉的450 kD[10],存在形式有单体[1,9]、二聚
体[5,11]和多聚体[12,13]。一般说来,同一植物的SAI
和 C W I 的分子量是相近的。此外,在许多植物
中,无论是 SAI 还是 CWI 都证实有多种形式的同
工酶存在,它们的分子量有相同的[9,13],也有不
同的[14,15]。我们用苹果果实酸性转化酶抗体从苹
果果实中分别检测到了3种 CWI和 SAI的同工酶,
其亚基的表观分子量约为68、50和 30 kD (待发
表)。这些转化酶可能是同一基因产物不同翻译后
加工的结果,或者是一个小的多基因家族编码的
产物[9,13,15~17]。
中性或碱性转化酶的生化特性与酸性转化酶
有很大不同。此类转化酶极不稳定,酶活性在组
织匀浆后迅速丧失,因此纯化十分困难,目前仅
从几种植物中纯化得到电泳纯多肽。除了胡萝卜
的中性转化酶为八聚体之外,其它的中/碱性转化
酶均为四聚体,其亚基分子量均为54~65 kD。中/
碱性转化酶的底物特异性很高,蔗糖似乎是其唯
一的底物,它不是 b-呋喃果糖苷酶[2]。但也有一
些例外,如胡萝卜碱性转化酶只能水解蔗糖,但
其中性转化酶可以水解水苏糖和棉子糖;黄化水
稻幼苗碱性转化酶也可催化棉子糖,它也是b-呋
喃果糖苷酶[18]。中/碱性转化酶活性不受重金属离
子的抑制,因此认为中/碱性转化酶和酸性转化酶
之间催化位点有明显不同。中/碱性转化酶和酸性
转化酶之间没有抗原相似性。Chen和Black [19]在
大豆子叶中发现抗中/碱性转化酶的抗体不与酸性
转化酶发生免疫识别反应,抗酸性转化酶抗体也
不与中/碱性转化酶发生识别反应,但抗大豆子叶
的中/碱性转化酶抗体可与其它植物来源(如大豆苗
芽、大豆豆荚、毛豆、黄瓜果实、玉米根、胡
萝卜根)的中/碱性转化酶发生免疫识别。根据中/
碱性转化酶和酸性转化酶在免疫学特性上的不同以
及最适pH和糖基化特性的不同,认为这两种酶是
由不同的核基因编码的。
3 植物转化酶的生理功能
在植物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中,转化酶的作
用是复杂的,主要依赖于其亚细胞的定位。酸性
转化酶常构成植物细胞中转化酶的主要部分,相
应地对其功能的研究也较为广泛和深入。以下讨
论酸性转化酶的生理功能。
3.1 参与叶片光合作用的调节 叶片(源)的SAI和
CWI 都参与光合作用的调节。SAI 调节着光合同
化产物在淀粉和蔗糖的分配。SAI 活性较高,蔗
糖消耗速率增大,光合产物主要以蔗糖为主[20]。
而 CWI 调节蔗糖从叶中运出的速率[21]。在质外空
间表达酵母转化酶的转基因植物叶片中,碳水化
合物大量积累,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同化物运出
减少,生长延缓[22]。Bussis等 [22]发现所有超表达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0 卷 第 3期,2004 年 6 月 277
转化酶的转基因植物的叶片光合速率都降低,但
降低的原因不同:有些是由于己糖积累,卡尔文
循环酶活性水平降低,而与糖酵解有关的酶活性
升高;有些是由于叶片细胞渗透压升高所致。
成熟健康的叶片主要的功能是蔗糖的合成与
输出,令人费解的是,这些器官中转化酶的活性
往往很高[23]。对此, Kingston-Smith 等 [24]有3种
解释。(1)叶片转化酶活性具有组织和细胞区域化
分布。如表皮、毛状体和维管组织内细胞对蔗糖
分解代谢有特别的需要,因而其转化酶活性非常
高。(2)在光合细胞中,转化酶可能作为蔗糖感知
途径中一个重要要素参与碳代谢的调节,蔗糖感
知途径最终通过粗调和细调反馈,改变叶绿体中
同化物分配和自身的净同化速率。(3)有些转化酶
可能充当替代合成的角色,参与体内大量的寡糖
或多糖的合成(如果聚糖)。
3.2 参与韧皮部的卸载和库的建立 有关研究表明,
蔗糖从源到库器官的运输取决于库强,即库器官
吸引蔗糖的能力。而 CWI 催化蔗糖的分解是韧皮
部卸载关键的一步,尤其是像甘蔗的胚胎和气
孔、苹果果实[25,26 ]中等有共质体隔离特性的组
织,它们进行着质外体的卸载,CWI 催化质外空
间中蔗糖的分解,降低韧皮部筛分子卸出到质外
空间中的蔗糖浓度,形成蔗糖源源不断地向库细
胞卸出的重要动力[27,28]。玉米天然的Miniture-1
(Mn1)基因缺失的突变体,其籽粒大小只有正常的
1/5。Mn1 编码胚胎特异表达的 CWI 同工酶,说
明 CWI 活性与库强大小密切相关。在水稻颖果发
育过程中,CWI 基因表达增强,促进胞外蔗糖水
解,从而利于籽粒灌浆。
CWI 还参与源向库转变的过程,库代谢一个
重要的特点就是在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环境中
CWI 活性依然很高。以下的研究反映了它在建立
和维持库代谢中的作用。在红叶藜(Chenpopdium
rubrum)光自养型悬浮培养的细胞中,CWI基因表
达受糖的正调节。Roitsch等[29]认为CWI促进了细
胞从源代谢向库代谢的转变。在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中克隆到的编码转化酶的Lin6基因要
求在高糖供应下表达,其 mRNA 量受异养代谢的
促进并表现出库组织特异性分布。在农杆菌
(Agrobacterium tumefacters)诱导的瘤周围存在CWI
梯度[30]。在转基因的烟草、拟南芥和番茄中酵母
转化酶的过量表达导致己糖含量升高[30],从而也
导致源叶中诱导了库代谢[30]。Zhu等 [31]认为,在
以质外体卸载为主的贮藏器官中,库强主要决定
于 CWI;而在以共质体卸载为主的贮藏器官中,
库强主要决定于细胞质转化酶。Hajirezaei [32]采用
转基因的手段,分别特异性地在马铃薯块茎表达
胞质转化酶和胞外转化酶,结果是胞质转化酶活
性升高,块茎产量下降,而胞外转化酶活性升
高,促进库的建立,刺激韧皮部的卸载,块茎
增大,但块茎数量减少。
3.3 参与贮藏器官中碳水化合物组成的调节 植物
的果实﹑块茎﹑肉质根等贮藏器官中的碳水化合
物组成受转化酶的调节,SAI 与己糖的积累密切
相关。Zhu等 [31]发现,在低蔗糖含量的甘蔗品种
中,SAI 活性总是高于高蔗糖含量的品种,并认
为这是转化酶基因在发育过程中表达水平不同所
致。在野生型的贮藏蔗糖的番茄(Lycopersicon
pimpinellifoliun)果实中,SAI基因在转录水平上
是沉默的,在发育的果实中其 mRNA 的量极少,
SAI 活性非常低;而在经驯化的贮藏己糖的栽培
种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cv. Uc8213)果实
中,酶活性在成熟开始时就迅速升高[33]。采用转
基因植物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利用反义 RNA
抑制酸性转化酶的活性,可提高番茄果实蔗糖含
量[34],改变果实中可溶性糖的组成,影响发育后
期糖的快速积累,导致果实变小[35]。马铃薯采后
冷处理造成淀粉的降解和蔗糖的重新合成,随后
冷诱导的 SA I 水解蔗糖为葡萄糖和果糖(冷甜,
cold sweetening); 在转基因的马铃薯块茎中对冷诱
导的转化酶反义抑制,没有改变响应低温释放的可
溶性糖的总量,但却改变了已糖/蔗糖的比率[36],
证实了 SAI 在决定贮藏器官糖分组成中的作用。
3.4 参与细胞的渗透调节 己糖不仅是组织生长所
需要的能源和碳源,而且是细胞伸长的驱动力,
转化酶可相对地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增加细胞壁
的可塑性,促进细胞伸长和植物生长。燕麦
(Avena satua)胚芽鞘的SAI活性比中胚轴高出近3
倍,这可能有利于渗透势梯度的形成,从而促进
生长。向日葵下胚轴细胞的伸长也与 SAI 活性呈
极显著的相关性[37]。康乃馨花瓣的生长主要是细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0 卷 第 3期,2004 年 6 月278
胞扩大引起的,在其花瓣中也检测到了很高的
SAI 活性和还原糖含量。
3.5 参与细胞对胁迫的响应 当植物遭受胁迫,例
如受伤或病菌侵染后,有许多基因参与的一系列
防御反应受到诱导。通常植物对胁迫的代谢响应
是呼吸升高﹑细胞壁强化以及生成防御复合物等。
这些代谢活性的提高可能是依赖更多的蔗糖流向受
伤或受侵染的位点来实现的。在受伤和受侵染位
点的 CWI 和 SAI 活性快速而定向诱导产生,同时
伴随着高水平己糖的快速积累[38,39]。另外,Ander-
son等[40]的实验表明,干旱胁迫导致玉米发育早期
子房败育乃是由于干旱抑制 SAI 基因的表达引起
的。
己糖不仅作为碳源和能源,而且似乎在胁迫
信号传递中也有作用。例如,在转基因(酵母转化
酶基因在液泡中和细胞壁上超表达)烟草植株中,
系统获得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 , SAR)明
显增强。与病理相关基因的转录也要求一定的己
糖起始浓度,说明己糖分泌途径对防御相关基因
的活化是必需的。
3.6 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有关研究表明,CWI
具有调控细胞分化和植株发育的功能,而 SAI 则
参与渗透调节和细胞膨大等生理过程。因此,转
化酶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蚕豆
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贮藏之前,转化酶介导的
蔗糖卸载造成了较低的蔗糖/己糖比率,此时子叶
具有较高的减数分裂活性;而伴随种皮中转化酶
活性的降低,蔗糖 / 己糖比率显著增大,蚕豆籽
粒便从细胞分裂阶段过渡到贮藏阶段。因此认为
胚的生长(通过细胞分裂)与高水平的己糖相关,
而细胞分化和贮藏物质的合成则是由高浓度蔗糖触
发的。由此可见,转化酶决定了籽粒的碳水化合物
组成和发育的命运(转化酶决定籽粒发育假说)[41]。
在胡萝卜组织培养中,酸性和碱性转化酶活性的
变化与细胞分裂过程密切相关:肉质胚的发生以
碱性转化酶活性上升和酸性转化酶活性下降为特
征;与非胚性遗传的细胞系相比,胚性遗传的细
胞系保持着高水平的酸性转化酶活性。在 CWI 和
SAI 活性降低的转基因胡萝卜中,表型的改变发
生在发育的早期,酸性转化酶很可能通过控制糖
分组成和代谢流向而影响早期的发育[42]。此外,
酸性转化酶反义基因转化的番茄果实明显变小(比
对照小约 30%)[35]。导入 CWI 反义基因后,大多
数植株育性也明显较低。这些研究都表明:转化
酶可能通过对糖分和代谢流的调节在植物生长发育
中起作用。
3.7 转化酶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高等植物体内糖
水平调控植物的萌芽﹑开花到衰老的整个生长发育
过程。近年的研究表明,糖作为一个信号分子能
激活或阻遏植物体内许多基因的表达[43,44]。Jang
和 Sheen [43]首次提出,植物细胞能感受和响应细
胞间的几个己糖信号,并且由己糖激酶催化的己
糖磷酸化是信号转导途径的关键环节。以拟南芥
转基因植株的研究表明,植物中存在一条依赖于
己糖激酶的葡萄糖信号转导途径[45]。由于转化酶
催化蔗糖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调节蔗糖和己糖
比率,因此转化酶对信号产生和多种代谢过程可
能是有影响的,但目前对转化酶与糖信号途径的
直接关系报道不多。Sherson 等[46]认为,CWI 决
定从胞外为细胞提供的是蔗糖还是己糖,胞外己
糖的进入很可能作为一种信号调控细胞的分裂和分
化。Weschke 等[47]的实验表明,大麦颖果淀粉积
累之前,CWI 基因 Hv C W I N V 1 在第一层胚乳细
胞、最外层的珠心和胚乳转移细胞中表达;而己
糖载体基因HvSTP1在果皮内表达量极少,但在花
后3 d的多核胚乳中和花后7 d的胚乳转移细胞中
表达量很高。HvCWINV1 和 HvSTP1 的这种时空
表达显示胚乳腔中由转化酶作用释放的己糖通过己
糖载体吸收,传递到中央胚乳的非细胞区,供给
具有有丝分裂活性的胚乳细胞。在颖果发育过程
中,己糖充当信号分子的角色。
植物组织或细胞中的中/碱性转化酶活性相对
较低,它存在于细胞质中,其分解蔗糖主要用于
细胞能量代谢。中 / 碱性转化酶常视为“维持”
酶(maintenance enzyme),在酸性转化酶和蔗糖合
酶活性较低的组织中参与提供底物用于三羧酸循
环。
综上所述,植物转化酶的生理功能是多样
的,而不同的同工酶在植物生长发育和代谢中有
其特定的作用,这主要取决于其亚细胞的定位。
4 展望
转化酶是蔗糖代谢的关键酶,参与蔗糖的分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0 卷 第 3期,2004 年 6 月 279
解。在植物体内有多种生理作用,在过去的几十
年中,植物转化酶的特性和功能研究取得了很大
的进展,但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如:
为什么不同的亚细胞有不同特性的转化酶存在?
这些酶怎样协同作用?中/碱性转化酶有哪些生理
功能?当植物受伤或染病时蔗糖为什么水解?释
放的蔗糖是否参与胁迫信号?转基因番茄果实变
小但甜度增大,是否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获得苹
果﹑梨﹑桃等的“樱桃”果实?转基因番茄的育
性下降是否可运用于只需要营养生长的蔬菜和花卉
的研究开发?等等。为回答这些问题,可能需要
从多学科来研究,它涉及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
学技术的综合应用。目前已有人通过正义或反义
基因的转化,改变胞外转化酶或液泡转化酶基因
的表达水平,来探讨和阐明转化酶对植物生长、
发育和代谢的调节机制,所取得的成果都将可能
增进人们对植物体中这一最基本过程的认识,有
助于在未来农作物中成功地操作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和分配,特异地改变植物生长和发育的模式。
参考文献
1 Winter H, Huber SC. Regulation of sucrose and regulation of
activity of key enzymes. Crit Rev Plant Sci, 2000, 19(1):31~67
2 Sturm A. Invertases: primary structures, functions and roles in
plant development and sucrose partitioning. Plant Physiol, 1999,
121:1~7
3 Isla MI, Vattuone MA, Ordonez RM et al. Invertase activity as-
sociated with the walls of Solanum tuberosum tubers.
Phytochemistry, 1999,50:525~534
4 Pressey R, Avants JK. Invertases in oat seedlings. Plant Physiol,
1980,65:136~140
5 Fahrendorf T, Beck E. Cytosolic and cell-wall-bound acid in-
vertases from leaves of Urtica diocia L: a comparison. Planta,
1990,180:237~244
6 Ranwala AP, Iwanami SS, Masuda H. Acid and neutral inver-
tases in the mesocarp of developing muskmelon Cucumis melo L.
cv. Prince fruit. Plant Physiol, 1991,96:881~886
7 王永章,王小芳,张大鹏.苹果果实转化酶种类和特性研
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1,5:9~14
8 Faye L, Mouatassim B, Ghorbel A. Cell wall and cytoplasmic
isozymes of radish b-fructosidase have different N-linked
oligosaccharides. Plant Physiol, 1986, 80:27~33
9 Faye L, Berjonneau C, Rollin P. Studies on b-fructosidase from
radish seedlingsⅠ:Purification and partial characterization. Plant
Sci Let, 1981,22:77~87
10 Singh MB, Knox RB. Invertase of Lilium pollen characteriza-
tion and activity during in vivo germination. Plant Physiol, 1984,
74:510~515
11 Karuppiah N, Vadlamudi B, Kaufman PB. Purification and char-
acterization of soluble (cytosolic) and bound (cell wall) isoforms
of invertases in barley (Horcleum vulgare) elongating stem
tissue. Plant Physiol, 1989,19:993~998
12 Prado FE, Vattuone MA.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Ricinus communis invertase. J Biol Chem, 1985, 260:4952~4957
13 Yelle S, Chtelate RT, Dorasis M et al. Sink metabolism in to-
mato fruit Ⅳ:genetic and biochemical analysis of sucrose
accumulation. Plant Physiol, 1991,95:1026~1035
14 Obenland DM, Simmen V, Boller T et al. Purification and char-
acterization of three soluble invertases from barley (Hordem
vulgare L.) leaves. Plant Physiol, 1993,101:1331~1339
15 Tang XW, Ruffner HP, Scholes JD et al. Purification and char-
acterization of soluble invertases from leaves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Planta, 1996,198:17~23
16 Sturm A.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sucrose-cleaving enzymes in carrot (Daucus carota L.) J Exp
Bot, 1996,47:1187~1192
17 Unger C, Hardegger M, Lienhard S et al. cDNA cloning of car-
rot (Daucus carota) soluble acid b-fructofuranosidases and com-
parison with the cell wall isoenzyme. Plant Physiol, 1994, 104:
1351~1357
18 Lin CL, Lin HC, Wang AY et al.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
tion of an alkaline invertase from shoots of etiolated rice seedings.
New Phytol, 1999,142:427~434
19 Chen JQ, Black CC. Biochemical and immunological proper-
ties of alkaline invertase isolated from sprouting soybean
hypocotyls. Arch Biochem Biophys, 1992,295:61~69
20 Huber SC. Biochemical mechanism for regulation of sucrose ac-
cumulation in leaves during phtotsynthesis. Plant Physiol, 1989,
91:656~626
21 Foyer CH. The basis for source-sink interaction in leaves. Plant
Physiol Biochem, 1987,25:649~659
22 Bussis D, Heineke D, Sonnewaid U et al. Solute accumulation
and decreased photosynthesis in leaves of potato plants express-
ing yeast derived invertase either in the apoplast, vacuole or
cytosol. Planta, 1997,202:126~136
23 Pollock CJ, Lioyd EJ. The distribution of acid invertase in de-
veloping leaves of Lolium temulentum L. Planta, 1977,133:
197~200
24 Kingatom-Smith AH, Walker RP, Pollock CJ. Invertase in leaves:
conundrum or control point? J Exp Bot, 1999,335:735~743
25 吕英民,张大鹏,严海燕.苹果果实韧皮部及其周围薄壁细
胞的超微结构观察和功能分析.植物学报, 2000,42:32~42
26 Zhang DP, Lu YM, Wang YZ et al. Acid invertase is predomi-
nantly localized to cell walls of both partically symplasmically
isolated sieve element / companion cell complex and parenchyma
cells in developing apple fruits. Plant Cell Environ, 2001, 24:
691~702
27 Miller EM, Chourey PS. The maize invertase-deficient minia-
ture-1 seed mutant is associated with aberrant pedicel and en-
dosperm development. Plant Cell, 1992, 4:297~305
28 Hedley PE, Maddison AL, Davison D et al. Differential expres-
sion of invertase genes in internal and external phloem tissues
of potato. J Exp Bot, 2000,51:817~821
29 Roitsch T, Bittner M, Godt DE. Induction of apoplastic inver-
tase of Chenopodium rubrum by D-glucose and a glucose ana-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0 卷 第 3期,2004 年 6 月280
logue and tissue-specific expression suggest a role in sink-source
regulation. Plant Physiol, 1995,108:285~294
30 Weil M, Rausch T. Cell wall invertase in tobacco crown gall
cells: enzyme properties and regulation by auxin. Plant Physiol,
1990,94:1575~1581
31 Zhu YJ, Albert HH, Moore PH.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soluble
acid invertase genes in the shoots of high-sucrose and low-su-
crose species of Saccharum and their hybrids. Aust J Plant
Physiol, 2000,27:193~199
32 Hajirezaei MR, Takahata Y, Trethewey RN et al. Impact of el-
evated cytosolic and apoplastic invertase activity on carbon
metabolism during potato tuber development. J Exp Bot, 2000,
51 (GMP, special issue): 439~445
33 Klann EM, Chetelat RT, Bennett AB. Expression of acid inver-
tase gene controls sugar composition in tomato (Lycopersicon)
fruit. Plant Physiol, 1993,103:863~870
34 Ohyama A, Ito H, Sato T et al. Suppression of acid invertase
activity by antisense RNA modifies the sugar composition of
tomato fruit. Plant Cell Physiol, 1995,36:369~376
35 Klann EM, Hall B, Bennett AB. Anti acid invertase (TIV1) gene
alters soluble sugar composition and size in transgenic tomato
fruit. Plant Physiol, 1996,112:1321~1330
36 Zrenner R, Schuler K, Sonnewald V. Soluble acid invertase de-
termines the hexose to sucrose ratio in cold-stored potato tubers.
Planta, 1996,198:246~252
37 Pfeiffer I, Kutschera V. Sucrose metabolism and cell elongation
in developing sunflower hypocotyls. J Exp Bot, 1995,46:631~638
38 Sturm A, Chrispeels MJ. cDNA cloning of carrot extracellular
b-fructosidase and its expression in response to wounding and
bacterial infection. Plant Cell, 1990,2:1107~1119
39 Benhamou N, Genier J, Chrispeels MJ. Accumulation of b-
fructosidase in the cell walls of tomato roots following infection
by a fungi wilt pathogen. Plant Physiol, 1991,97:739~750
40 Anderson MN, Asch F, Wu Y et al. Soluble invertase expression
is an early target of drought stress during the critical, abortion-
sensitive phase of young ovary development in maize. Plant
Physiol, 2002,130:591~604
41 Weber H, Borisjuk L, Heim U et al. A role for sugar transporters
during seed development: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a hex-
ose and a sucrose carrier in fava bean seeds. Plant Cell, 1997,9:
895~908
42 Tang GQ, Lusvher M, Sturm A. Antisense repression of vacular
and cell wall invertase in transgenic carrot alters early plant de-
velopment and partitioning. Plant Cell, 1999,11(2):177~189
43 Jang JC, Sheen J. Sugar sensing in higher plants. Plant Cell,
1994,6:1665~1679
44 Smeekens S. Sugar-induced signal transduction in plants. Ann
Rev Plant Physiol Plant Mol Biol, 2000,51:49~81
45 Xiao WY, Sheen J, Jang JC. The role of hexokinase in plant
sugar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lant
Mol Biol, 2000, 44(4): 451~461
46 Sherson SM, Alford HL, Forbes SM et al. Roles of cell-wall in-
vertases and monosaccharide transporters in the growth and de-
velopment of Arabidopsis. J Exp Bot, 2003,382:525~531
47 Weschke W, Panitz R, Gubatz S et al. The role of invertases and
hexose transporters in controlling sugar ratios in maternal and
filial tissues of barley caryopses during early development. Plant
J, 2003,33:39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