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植物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作用机制、酶学及分子特性



全 文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1卷 第 2期,2005年 4月 143
植物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作用机制、酶学及分子特性
孙卫红 王伟青* 孟庆伟**
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泰安 271018
Functional Mechanism and Enzymatic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 of Ascor-
bate Peroxidase in Plants
SUN Wei-Hong, WANG Wei-Qing*, MENG Qing-Wei**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271018
提要 介绍叶绿体中 H2O2 的产生和清除,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酶学和分子特性,APX 同工酶在植物体内的分
布和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区别,APX 与细胞色素 C 过氧化酶(CPX)和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PX)等一些在不同生物中的
H2O2 清除酶的异同之处,以及有关 APX 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 H2O2;清除;叶绿体
收稿 2004-12-06 修定   2005-01-04
资助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G1998010100)和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30370854)。
* 现在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就读博士学位。
** 通讯作者(E-mail: qwmeng@sdau.edu.cn, Tel: 0538-
8249606)。
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活性氧,若不及时清
除,它会通过金属催化的Haber-Weiss反应生成高
度活泼的羟基自由基(·OH)。·OH 能氧化几乎所有
的细胞组分,并引起细胞的破坏[1]。因此,对所
有的好氧生化过程,及时清除 H2O2 和有机过氧化
氢物质对于维持植物正常的生理功能很重要。抗
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 APX)是利
用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 AsA)为电子供体的H2O2
的清除剂。在细胞内它的同工酶定位于 4 个不同
的区域:叶绿体中的基质 APX(sAPX)、类囊体
膜 APX(tAPX)、微体 APX(mbAPX)和胞质 APX
(cAPX)。目前,有多种植物的 APX 基因已克隆
并应用于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1 叶绿体中H2O2 的产生和清除及APX的作用机制
H2O2 是叶绿体中光合电子传递和某些酶学反
应的天然产物及对植物具有毒害作用的一种活性
氧。活性氧是需氧生物正常代谢的产物,已知在
逆境伤害、机体损伤、细胞分裂、酶反应等方
面都可能涉及到活性氧的作用。活性氧可与
D N A 、类脂化合物和蛋白质反应,引起细胞损
伤。在植物组织中,活性氧类型主要有 H 2 O 2、
·OH、单线态氧(1O2)等。H2O2 的伤害机制,一方
面与其本身的毒害有关,如它可以抑制Calvin循
环中的酶,降低叶绿体中的 AsA 含量,氧化铁氧
还素[2]。H2O2 的累积可以促进叶绿素的降解,其
原因可能是由于高水平的 H2O2 诱导酚特异性过氧
化物酶(PPOD)的从头合成,而 PPOD 使酚氧化形
成酚自由基从而攻击叶绿素[3]所致。另一方面,
H2O2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 相互反应形成致命
的 ·OH。已证明 ·OH 是活性最强的活性氧,它可以
直接引发脂质过氧化[4],严重时导致植物细胞死亡。
一般认为,叶绿体中双氧分子的光还原产物
是 H2O2,它由定位在基质中的铜锌 - 超氧化物歧
化酶(CuZn-SOD)催化的O2-· 的歧化反应产生[5]:
O2-· +2H+ —→H2O2+O2
在光照下的叶绿体中,双氧分子是由光系统
Ⅰ(PSⅠ)(反应中心X和/或反应中心A/B)还原侧电
子载体和铁氧还蛋白还原而成的[6],其光还原速
率[15 mmol·mg(chl)·h-1]仅是饱和光下由CO2的同化
速率所观察到的电子传递速率的 10%,其原因尚
不清楚[7]。H2O2攻击的主要目标是果糖-1,6-二磷
酸酶、3- 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和 5- 磷酸核酮糖激
酶,因此及时清除 H2O2 对于维持叶绿体的光合能
力是必要的[1]。
植物叶绿体和胞质中,一个主要的H2O2 清除
系统称为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其
中 APX 是关键的酶[8]。叶肉细胞的过氧化物酶体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1卷 第 2期,2005年 4月144
内广泛分布着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但在叶
绿体中尚未发现 CAT 的存在,也未发现清除 H2O2
的 GSH、细胞色素 c 或吡啶核苷酸,而且 APX 对
H2O2 有更高的亲和力[9],故认为叶绿体中的 H2O2
是由 APX 清除的。例如,H218O 2 及 18O2 的实验证
明,添加 H218O2 后,照光的菠菜叶绿体释放的是
16O 2 而不是18O 2,由于叶绿体中不存在 CAT,故
认为 H218O2 是由 APX 分解的[10]。
H216O2 —→ 2H++2e+16O2
H218O2+2e+2H+ —→2H218O
H216O2+H218O2 —→16O2+2H218O
当无 CO2 而提供18O2 时,照光的完整叶绿体
能以相同速率吸收18O2,释放16O2,没有 H218O2 积
累,表明叶绿体产生的内源 H2O2 也是通过 APX 分
解的。H 2O 2 从叶绿体扩散到过氧化物酶体后由
CAT 清除是不可能的,因为叶绿体中 H2O2 的清除
是利用类囊体中产生的光化还原剂作为电子供体
的[2,10]。Foyer和Hailiwell[11]首先确认此种过氧化物
酶催化反应的电子供体是 AsA。APX 催化 AsA 与
H2O 2 反应而使 H2O 2 分解:
2AsA+H2O2 —→2MD-AsA(单脱氢抗坏血酸)+2H2O
只要 AsA 能够再生,APX 就能充分进行催化
反应,从而保护叶绿体维持正常的光合能力。
2 APX的反应机制
Foyer和Hailiwell[11]于1976年发现了以AsA为
电子供体的一种过氧化物酶,1981 年 Nakano 和
Asada[2]正式确定此酶为APX,存在于叶绿体的基
质 中 。
2.1 APX的反应机制 APX的催化循环属于过氧化
物酶的乒乓机制,反应如下[12](R表示卟啉或保守
Trp 残基,MDA 为单脱氢抗坏血酸):
APX-Fe (III)-R+H2O2—→
APX-Fe(IV)= O-R++H2O
APX-Fe(IV)= O-R++AsA —→
APX-Fe(IV)= O-R+MDA
APX-Fe(IV)= O-R+AsA —→
APX-Fe(III)-R+MDA+H2O
APX 首先被 H2O2 氧化成中间复合物,此种中
间复合物接着氧化抗坏血酸双电子氧化物形成2个
分子的 M D A。当 A s A 未为复合物利用时,A P X
失 活 。
2.2 抑制剂及抗坏血酸的作用 APX作为一种血红
蛋白,通过与血红素铁的连接作用而受氰化物或
叠氮化物抑制。巯基试剂也能通过阻断 H2O2 与血
红素的氧化作用而使 APX 失活。
APX 还有更多的特异性抑制剂,如巯基、双
胺苯、羟基脲素和羟胺。这些化合物本身并不能
抑制 APX,但在 H2O 2 存在时,它们则使 APX 失
活。例如,由 APX 催化的羟脲(HU)能被 H2O 2 氧
化形成它的氨基离子(HU·),尽管它的反应速度与
抗坏血酸相比并不高。
2HU+H2O2 —→2HU·+2H2O2
反应中心形成的 HU· 能与 APX 或中间复合物
发生反应,从而使 A P X 失活。
HU·+APX(或复合物)—→失活的 APX
当 AsA 存在时,HU· 的酶促产物与AsA 竞争,
HU · 被 AsA 产生的 MDA 所捕捉。通过这个机制,
AsA保护了由自杀性抑制剂引起的APX 的失活[13]。
AsA 的浓度低于 20 mol·L-1 时,APX 即失活,这
主要是由中间复合物的降解引起的。AsA 未被中
间复合物利用时,APX 的血红素就会被 H2O2 分解
掉,从而使 APX 失活。 tAPX 和 sAPX 的半寿期
约是 20 s,而 cAPX 的半寿期约是 10 min,所
以叶绿体 APX 非常不稳定[9],这也是 APX 不像谷
胱甘肽过氧化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X)那样
容易被发现的原因之一。
AsA 可直接与活性氧反应而将其还原,又可
作为酶的底物在活性氧的清除过程中起作用,即
在叶绿体类囊体表面作为还原剂参与 APX 介导的
H2O 2 的清除。在这一过程中,AsA 氧化成 MDA。
叶绿体中 APX 发挥正常的催化作用时,需要依赖
单二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ono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 MDHAR)、二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 DHAR)、铁氧还蛋白
(ferredoxin, Fd)和MDA等参与的4种反应源源不
断地再生 AsA。如 AsA 由 MDHAR[14,15]或 DHAR[14]
分别利用NAD(P)H或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作
为电子供体,催化过氧化物酶反应中的氧化产物
得以再生,而这两种电子供体又可利用来自类囊
体的电子再生[10]。由于 AsA 在清除活性氧的过程
中发挥作用,故在叶绿体中,它与氧的摄入、
APX 的功能及分子氧还原相关的过程统称为“米
勒-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光呼吸”[16]。因为AsA能
使 APX 处于稳定状态[17],所以在纯化过程中必须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1卷 第 2期,2005年 4月 145
加入 A s A。
3 APX的分子和酶学特征
APX 是一种包含原卟啉 IX 的血红蛋白,它
的分子量大约是 30 k D,单体存在,但有几种
cAPXs 则以同二聚体形式存在。人们已根据茶
叶[18]、拟南芥[19]、大豆[20]、盐地碱蓬[21]的 cDNA
推断出 cAPX 的整个氨基酸序列,它们之间有很
高的同源性(77%~85%)。玉米[22]和菠菜[23]cAPX
的部分氨基酸序列也已确定,从茶叶[24]中亦得到
了sAPX,从菠菜中得到了tAPX[25]的氨基酸序列。
3.1 APX的系统分布及其同工酶之间的异同 在高
等植物中,已报道有 4 种具有不同细胞定位的
APX 同工酶:mbAPX、cAPX、sAPX 以及 tAPX。
cAPX 定位于光合和非光合组织的细胞质中,已
有报道认为逆境胁迫如干旱、热胁迫等能导致
cAPX 的 mRNA 产生,它在清除 H2O2 和使光氧化
伤害处于最低水平中起作用[26]。mbAPX 位于乙醛
酸体和叶片过氧化物酶体的膜上,以还原从乙醛
酸体和叶片过氧化物酶体漏出的H2O2[27]。叶绿体
APX(chlAPX,包括 sAPX 和 tAPX)在叶绿体内清
除 H2O2,sAPX 以可溶态存在于基质中,tAPX 以
结合在膜上的形态存在于类囊体上[28]。在藻类中
也发现了 cAPX,这表明藻类原始的 cAPX 进一步
分化为叶绿体中的 tAPX 和 sAPX 以及被子植物中
的 cAPX。APX 同工酶的表达状况受处于各种胁
迫条件下的各个细胞区室的分别调控,而且每种
APX 同工酶的表达在保护各种组织和保持组织最
小伤害中起协调作用[26]。
cAPX 与 chlAPX 在组成、结构、底物特异
性和亲和力及纯化中的稳定性不同[20],二者特性
的差异主要在于[8,13]: (1)两种类型的酶分子是不同
的,各有其特征性序列。目前,在 c A P X 所测
序列中,半胱氨酸(Cys)-31被保护起来,表明它
参与了过氧化反应,而在 tAPX 中未发现相应的
Cys 残基。 (2)分子量不同,chlAPX 为 30 000~
34 000 bp,cAPX约为 57 500 bp。 (3)对 AsA的
敏感性不同,在不含有 AsA 的介质中,chlAPX
比 cAPX更快失活,前者的半衰期为15~30 s,后
者约为 300 s。 (4)对抑制剂的敏感性不同,
chlAPX对巯基试剂(羟基脲)、氨基苯酚等比cAPX
更敏感。 (5)chlAPX 对电子供体的特异性更高,
它不能以愈创木酚、邻联二茴香胺、邻苯二酚作
为电子供体;而cAPX则可以。 (6)植物中存在几
种 cAPX 形式,有几种 cAPX 以同二聚体形式存
在,目前已知序列的 cAPX 未发现目标转运肽;
chlAPX 以单体存在,tAPX 和 sAPX 都发现了向叶
绿体转移的转运肽。 (7)最适 pH 值范围不同,
chlAPX 的最适 pH 值范围窄于 cAPX。
叶绿体tAPX 与 sAPX 有相同的分子比率。假
设每 430 个叶绿素分子有一分子 P700,则 tAPX
和 sAPX 与 P700 的分子比率都是 0.5。二者的分
子特性差别不大,有相似的酶特性,只是 tAPX
的分子量比sAPX大 10 kD,推测这可能是结合在
膜上所必需的。而且,tAPX 在碳末端有一个连
接到类囊体膜上的额外疏水区域[29,30]。除了tAPX
碳末端的差异之外,这两种 APX 的氨基酸序列从
N 端到 315 位残基是相同的。
3.2 APX 与 CPX、GPX 的异同 APX 的氨基酸序
列测定法等表明,它与细胞色素 c 过氧化酶
(cytochrome c peroxidase, CPX)同属于血红素过氧
化酶(class I),二者的三维结构也相似。CPX位
于线粒体并参与 H2O2 的清除,这与叶绿体的 APX
类似。尽管 APX 与 CPX 有很高的序列同源性,但
二者反应中间物的稳定性却有很大差异,CPX 的
复合物 I 很稳定,故常用作 H2O 2 的微量分析。
A P X、G P X 都是血红蛋白,能通过连接到
血红素上而被氰化物和叠氮化物抑制,都不含任
何碳氢化物。AP X 起催化作用的机制与 GP X 相
同,都是过氧化物酶的乒乓机制。但植物中典型
的 GPX,如辣根过氧化酶在氨基酸序列和生理功
能上都与 A P X 明显不同。
APX、CPX 与 GPX 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1)APX 在高等植物和藻类中,CPX 存在于真菌
中,二者都位于细胞器中,生理功能是清除
H2O2;GPX 主要定位于哺乳动物中,植物中 GPX
的功能不是清除 H2O 2,而是参与新陈代谢反应,
如木质素的生化作用,IAA 的分解,抵御病原体
等[1,8],它在植物组织中定位在液泡、细胞壁和胞
质中,叶绿体中几乎没有发现[2]。 (2)APX与 CPX
之间的同源性比APX和植物中的GPX更高[12, 13, 27]。
(3)APX 和 CPX 都不能发生糖基化作用,而 GPX
本身就是一个糖蛋白[9]。在和 GPX 发生糖基化作
用的同样位点上,APX和CPX都未发现天冬酰胺[23]。
(4)APX能被巯基试剂抑制,以至于1个分子中的
4个半胱氨酸残基中至少有2个不能形成二硫键;
相反,巯基试剂并不能对 GPX 起作用[9],人们根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1卷 第 2期,2005年 4月146
据这个特性用来分析 APX 和 GPX 的特异性[31 ]。
(5)氧化介质不同:CPX的氧化介质是Oxy-ferrl血
红素和色氨酸残基,GPX是通过Oxy-ferrl血红素
和卟啉残基起作用[8]。 (6)虽然在蓝藻[32]、菠菜叶
绿体[2]或其他植物中发现了 GPX,但它的活性仅
是 APX 的 1%[33],其表达受到抑制,而植物却特
别地发展了 APX。 (7)GPX 和 GSH 是由 NADPH 再
生的,N A D P H 由谷胱甘肽还原酶催化产生。而
AsA 则是由利用光合的 NAD(P)H 和 GSH 的系统再
生的[8]。
4 APX的基因工程
提高植物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和增强抗氧化代
谢的水平是提高植物抗逆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APX 能提高氧化耐受性的作用已在许多植物中有
报道,目前多种植物的 APX 基因已克隆并应用于
植物转基因的研究。
人们已从棉花、拟南芥等植物中克隆了 APX
基因,并进行了部分转基因植物的研究。
Kornyeyev等[34]获得了转叶绿体APX基因的棉花植
株,A P X 在植物体内过量表达,其叶片中 A P X
活性比野生型的提高5倍。王庆斌等[35]获得了转
APX 基因的水稻植株并研究了其功能,发现 APX
基因植株中可能表达 APX 的相关蛋白,可以抵抗
甲基紫精的氧化胁迫,有效保护膜系统。
Kornyeyev 等[34]将 SOD、tAPX、谷胱甘肽还原酶
(glutathione reductase, GR)基因分别导入棉花中,
得到过量表达,所有转基因棉花具有较高的PSII
光化学活性和抗氧化能力。Wang 等[36]获得的转
tAPX 烟草植株,其 APX 活性明显提高,抗低温
的能力也增强。Charles等[20] 研究大豆cAPXs中
观察到,APX 的转录、翻译和翻译后调控可能增
强农作物抵抗环境胁迫的能力。
5 结束语
植物氧代谢研究已有30多年历史,这个问题
不仅涉及植物生命本质,也有生产应用价值。人
们虽然对活性氧在植物体内的产生和清除以及调控机
制已有较深入的认识,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哺乳动物和植物体含有相同分量的 GSH,为
什么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前者选择了 GPX,而
植物却特别地发展了 APX活性[8]?
由于植物中许多抗氧化剂参与活性氧的清除
过程,且在氧化胁迫下,许多细胞组分需要保
护,所以单纯地转化某一个基因使之过量表达难
以达到预期效果。SOD 是植物活性氧代谢的关键
酶,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单纯提高 S O D 的
活性并不能显著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推测在转
S O D 基因植物中,虽然超氧物阴离子得到了清
除,但 H 2O 2 的清除过程又成了限速步骤,使植
物并不能在整体上提高活性氧的清除能力。Choi
等[37]检测到低温下黄瓜叶片中H2O2 积累量增加约
3 倍,因而他们认为 CuSn-SOD 是光冷胁迫的主
要靶位。 APX是否是真正的靶位,我们认为应该
验证。如果把 A P X 也同时转入植物中,是否就
会解决这个问题,也待进一步验证。
由于各种植物抗氧化胁迫的机制不同,因此
在用基因工程方法增加各种抗氧化酶合成的同时,
应注意 AsA、GSH、VitE 等抗氧化物质代谢产物
的生成[38]。叶绿体中AsA 浓度对于APX 的活性有
很大的影响,看来,AsA 再生系统也是非常重要
的。怎样提高 A s A 的再生,也需进一步研究。
在诸如热击、盐渍等逆境条件下,A P X 转
录水平和酶活性均提高,但免疫分析显示 APX 蛋
白总量却不变。这表明在逆境条件下,APX 的调
节至少存在蛋白质从头合成、蛋白质稳定性或酶
激活几个方面。其间具体的机制尚不清楚[38],今
后这方面的研究也需要加强。
逆境胁迫信号和氧胁迫信号之间往往有相关
性。如热击转录因子(heat shock factor, HSF)参与
胞质APX2/ 热击 APX 表达的诱导表明,热胁迫和
氧胁迫信号之间有相关性[39]。但 H2O2 参与的植物
逆境胁迫中氧胁迫依赖型 APX 活性的改变问题还
未搞清。另外,目前还没有能同时分析所有
A P X 同工酶对胁迫产生不同反应的方法[30]。这些
问题均应探讨。
参考文献
1 Asada K, Takahashi M. Production and scavenging of active
oxygen in photosynthesis. In:Kyle DJ, Osmond CB,
Arntzen CJ(eds).Photoinhibition.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1987.227~287
2 Nakano Y, Asada K. Hydrogen peroxide is scavenged by
ascorbate-specific peroxidase in spinach chloroplasts. Plant
Cell Physiol, 1981, 22:867~880
3 Misako K, Shimizu S. Chlorophyll metabolism in higher plant
VI. Involvement of peroxidase in chlorophyll degradation.
Plant Cell Physiol, 1985, 26:1291~1301
4 蒋明义, 荆家海. 植物体内羟自由基的产生及其与脂质过氧
化作用启动的关系.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3,29:300~305
5 Asada K, Kiso K, Yoshikawa K. Univalent reduction of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 41卷 第 2期,2005年 4月 147
molocular oxygen by spinach chloroplasts on illumination. J
Biol Chem, 1974, 249:2175~2181
6 Furbank R, Badger M. Oxygen exchange associated with elec-
tron transport and photophosphorylation in spinach
chloroplasts. Biochim Biophys Acta, 1983, 723:400~409
7 Takahashi M, Asada K. Dependence of oxygen affinity for
Mehler reaction on photochemical activity of chloroplast
thylakoids. Arch Biochem Biophys, 1982, 267:714~722
8 Asada K. Ascorbate peroxidase—a hydrogen peroxide scav-
enging enzyme in plants. Physiol Plant, 1992, 85:235~241
9 Chen GX, Asada K. Asorbate peroxidase in tea leaves occur-
rence of two isoenzymes and their differences in enzymatic
and molecular properties. Plant Cell Physiol, 1989, 30:
987~998
10 Asada K, Badger MR. Photoreduction of 18O2 and H2O2 with
a concomitant evolution of 18O2 in intact spinch chloroplasts.
Plant Cell Physiol, 1984, 25:1169~1179
11 Foyer CH, Hailiwell B. The presence of glutathione and
glutathione reductase in chloroplasts: proposed role in ascor-
bic acid metabolism. Planta, 1976, 133:21~25
12 廖祥儒, 王越. 叶绿体内活性氧产生及清除的酶系统. 生命
的化学, 2000, 20(6):260~262
13 Chen GX, Asada K. Hydroxyurea and p-aminophenol are the
suicide inhibitors of ascorbate peroxidase. J Biol Chem,
1990, 265:2775~2781
14 Hossain MA, Asada K. Purification of dehydroascorbate re-
ductase from spinach and its characterization as a thiol
enzyme. Plant Cell Physiol, 1984, 25:85~92
15 Hossain MA, Asada K. Mono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 from
cucumber is a flavin adenine dinucleotide enzyme. J Biol
Chem, 1985, 260:12920~12926
16 Dsmond CB, Grace SC. Perspective on photoinhibition and
photorespiration in the field. J Exp Bot, 1995, 46:
1351~1362
17 Hossain MA, Asada K. Inactivation of ascorbate peroxidase
in spinach chloroplasts on dark addi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its protection by ascorbate. Plant Cell Physiol, 1994, 25:
1285~1295
18 Mittler R, Zilinskas DA. Molecular cloning and nucleotide
sequence analysis of a cDNA encoding tea cytosolic ascor-
bate peroxidase. FEBS Lett, 1991, 289:257~259
19 Kubo A, Saji H,Tanaka K et al. Cloning and sequencing of a
cDNA encoding ascorbate peroxidase from Arabidopsis
thaliana. Plant Mol Biol, 1992, 18:691~701
20 Charles R, Frank J, Michael B. Identification of two cytoso-
lic ascorbate peroxidase cDNAs from soybean leave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ir products by functional expression
in E. coli. Planta, 1998, 204:120~126
21 马长乐, 王萍萍, 张慧等. 盐地碱蓬APX基因的克隆及盐胁
迫下的表达.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2, 28(4):
261~266
22 Koshiba K. Cytosolic ascorbate peroxidase in seedlings and leaves
of maize (Zea mays). Plant Cell Physiol, 1993, 34:713~721
23 Tanaka K, Takeuchi E, Kubo A et al. Two immunologically
different isozymes of ascorbate peroxidase from spinach
leaves. Arch Biochim Biophys, 1991, 286:371~375
24 Chen GX, Sanom S, Asada K.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of
ascorbate peroxidase from tea has a high degree of homol-
ogy to that of cytochrome c peroxidase from yeast. Plant
Cell Physiol, 1992, 33:109~116
25 Miyake C, Cao WH, Asada K. Purification and molecular
properties of thylakoid-bound ascorbate peroxidase from
spinach chloroplasts. Plant Cell Physiol, 1993, 34:881~889
26 Yoshimura K,Yabuta Y, Ishikawa T et al. Expression of
spinach ascorbate peroxidase isoenzymes in response to
oxidative stresses. Plant Physiol, 2000, 123:223~233
27 Yamaguchi K, Mori H, Nishimura MA. Novel isoenzyme of
ascorbate peroxidase localized on glyoxysomal and leaf per-
oxisomal membranes in pumpkin. Plant Cell Physiol, 1995,
36:1157~1162
28 Miyake C, Asada K. Thylakoid-bound ascorbate peroxidase
in spinach chloroplasts and photoreduction of its primary
product monodehydroascorbate radical in thylakoids. Plant
Cell Physiol, 1992, 33:541~553
29 Ishikawa T, Sakai K, Yoshimura K et al. cDNA encoding
spinach stromal and thylakoid-bound ascorbate peroxicase
differing i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their 3’coding
regions. FEBS Lett, 1996, 384:289~293
30 Yamaguchi K, Hayachi M, Nishimura M. cDNA cloning of
thylakoid-bound ascorbate peroxidase in pumpkin and its
characterization. Plant Cell Physiol, 1996, 37:405~409
31 Amako K, Chen GX , Asada K. Separate assays specific for
ascorbate peroxidase and guaiacol peroxidase and for the
chloroplastic and cytosolic isoenzymes of ascorbate peroxi-
dase in plants. Plant Cell Physiol, 1994, 35:497~504
32 Fahey RC, Sundquist AR. Evolution of glutathione
metabolism. Adv Enzymol, 1991,64:1~53
33 Drotar A, Phelps P, Fall R. Evidence for glutathione peroxidase
activities in cultured plant cells. Plant Sci,1985, 42:35~40
34 Kornyeyev D, Dmytro K, Barry A et al. Enhanced photo-
chemical light utilization and decreased chilling-induced
photoinhibition of photosystem II in cotton overexpression
genes encoding chloroplast-targeted antioxidant enzymes.
Physiol Plant, 2001, 133:323~331
35 王庆斌,王方正,薛庆中等. APX 基因转化水稻及其功能
的研究.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 40 周年庆
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 杭州, 2003.318
36 WANG W-Q, LI Bin, MENG Q-W et al. The sequence of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thylakoid-bound ascorbate per-
oxidase gene TtAPX.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2,
28(6):491~492
37 Choi SM, Jeong SW, Jeong WJ et al. Chloroplast CuSn-
superoxide dismutase is a highly sensitive site in cucumber
lease chilled in the light. Planta, 2002, 216:315~324
38 沈文飚, 黄丽琴, 徐朗莱. 植物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生命的
化学, 1997,17(5):24~26
39 Irina IP, Roman AV, Iriedrich S. Heat stress and 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dependent expression and activity of
ascorbate peroxidase in Arapidopsis. Plant Physiol, 2002,
129:838~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