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植物凝集素及其在抗病虫害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全 文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2卷 第6期,2006年12月 1217
植物凝集素及其在抗病虫害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侯学文* 黄剑威
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510642
Phytoagglutini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est Resistance Molecular Breeding
HOU Xue-Wen*, HUANG Jian-Wei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
提要 文章简要介绍植物凝集素的抗虫特点,并与其他类型的抗虫基因进行了比较;对目前研究较多、应用前景较好的
植物凝集素的性质、抗虫性、转基因植物的抗虫性等研究进展作了阐述;并对植物凝集素在抗虫转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现
状和前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植物凝集素;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克隆;RACE-PCR;抗虫基因工程
收稿 2006-10-23 修定  2006-12-01
资助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00643)和华南农业大学创新基金
(L06063)。
*E-mail: hxw1969@scau.edu.cn, Tel: 020-85280194
植物凝集素是含有至少一个非催化结构域并
能可逆结合特异单糖或寡糖的一类(糖)蛋白质
(Peumans和 Van Damme 1995)。它们的明显特点
是能选择性地使不同来源的血红细胞发生凝集,
因而又命名为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
从1888年Herman Stillmark在蓖麻籽中发现第1个
凝集素到现在,已发现1 000多种植物凝集素。由
于分离的凝集素越来越多,人们为了便于研究,
对它们进行了归类(高莹等2000)。根据植物凝集
素亚基的结构特征,植物凝集素被分成 4 种类
型:部分凝集素、全凝集素、嵌合凝集素、超
凝集素;根据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及其在进化上
的关系,植物凝集素可以分为 7 个家族:豆科凝
集素、几丁质结合凝集素、单子叶甘露糖结合凝
集素、Ⅱ型核糖体失活凝集素、木菠萝素家族、
葫芦科韧皮部凝集素、苋科凝集素;根据凝集素
专一识别的糖类的不同,可以分为 6 个组别:岩
藻糖组、半乳糖/N- 乙酰半乳糖胺组、N-乙酰葡
萄糖胺组、甘露糖组、唾液酸组、复合糖组。
植物凝集素在植物界的分布极其广泛,且具
有许多独特的生理功能,如植物防御(抗虫、真
菌、细菌及病毒)、与固氮菌共生识别(王逸群和
荆玉祥 2000)等。在农业生产中,我们对其抗虫
性曾做过一定的研究。虽然目前在农业研究中有
B t 、凝集素、蛋白酶抑制剂、淀粉酶抑制剂、
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等供选用,但它们的抗病虫害
的范围各不相同。在上述几类基因中,仅有凝集
素不仅对蚜虫、叶蝉和稻飞虱等同翅目的害虫高
效,同时对鳞翅目、鞘翅目的害虫也有一定的效
果,并对一些真菌病害有效。众所周知,同翅
目的害虫不仅寄主范围广,除因取食使植物营养
不良导致减产外,更严重的是,其取食过程可导
致植物感染 100 多种病害,使作物大幅减产。由
于凝集素的这一独特抗虫特性,因此凝集素基因
在抗虫转基因分子育种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
应用前景(潘科等 2002;赵强等 2005)。
1 重要的植物抗虫凝集素
对植物凝集素基因的克隆,早期是将纯化后
的凝集素分析其氨基酸序列,根据编码规则反推
出核苷酸序列,通过 PCR 或 RT-PCR 的方式获得
该凝集素基因;目前,随着克隆的同源基因增
多,可以通过已知序列的多重比较,找到保守区
域后设计引物,采用 PCR 或 RT-PCR 的方式获得
凝集素的 DNA 或 cDNA 序列。目前许多公司已将
这一克隆方式程序化,并设计出各种各样的
RACE-PCR 试剂盒,可以非常方便地克隆到与已
知基因同源的未知基因的序列(Schaefer 1995)。下
面我们对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应用价值的凝集素基因
的情况进行介绍。
1.1 雪花莲凝集素(GNA) 分离自雪花莲(Galanthus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2卷 第6期,2006年12月1218
nivalis), 是一个含4个相同亚基(12 kDa)的四聚体
蛋白,能特异识别 a-1,3或 1,6连接的D-甘露糖
残基,因此它属于单子叶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家族
(monocot mannose-binding lectin, MBL)。采用人
工饲料夹毒法得到的结果表明,GNA 对一些重要
的农业害虫表现出一定的毒杀作用,如同翅目的
蚜虫、叶蝉和稻飞虱;对咀嚼式口器的害虫表现
出中等的毒杀作用。虽然 GNA 对昆虫有较高的毒
性,但对哺乳动物基本上无毒(Sharma 和 Ortiz
2000)。因此 GNA 基因已转入多种植物中,并对
转基因植物的抗虫性进行了测试。
Tang等(2001)采用基因枪法将pWRG1515 (含
报告基因 GUS A 和潮霉素抗性筛选基因 HPT)和
pRSSGNA1 (含 GNA 基因,受到韧皮部特异表达
的启动子RSs-1的驱动)共转化水稻Eyi105的胚性
愈伤组织,经过几轮在含潮霉素的筛选培养基上
筛选,获得纯合的含潮霉素抗性基因 HPT 和 GNA
基因的转基因株系。选用 GNA 表达量占可溶性蛋
白0.3%以上的 3个纯合株系,研究稻褐飞虱的成
活率、育性、发育以及取食行为的结果显示,这
些指标比未转基因的均大幅度降低,说明 GNA 在
水稻中的表达是可以有效控制稻褐飞虱的。
Ripoll等(2003)将基因GNA2置于带有2个增
强子序列的 35S 启动子的下游,采用农杆菌介导
的花序浸入法转化野生型拟南芥Ws,经筛选获得
仅有一个 T- D N A 插入位点的转 GN A 2 基因的株
系。Western blot 分析表明,GNA 的表达量占可
溶性蛋白的 0.1%~1.3%,多数转基因植物在接种
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后,形成的根瘤
大幅减少(20%~50%),说明 GNA 的表达对线虫的
防治有一定的效果。在马铃薯、油菜等作物中表
达GNA后的结果也表明其对根腐线虫(Pratylenchus
neglectus)、马铃薯白线虫(Globodera pallida)和胞
囊线虫(Heterodera schachtii)等几种线虫有一定的
防治效果。
Wang 等(2005b)采用双元载体pWRG815 构建
了 GNA 基因在韧皮部专一表达的水稻蔗糖合成酶
1 (RSs-1)启动子驱动,潮霉素抗性基因 HPT 在
35S 启动子控制下的转化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
法侵染玉米胚性愈伤组织,从众多的转化再生植
株中,采用PCR和Southern blot等验证了GNA基
因的插入。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转基因株系
GNA 的表达量占可溶性蛋白的 0.13%~0.28%。选
取表达量为 0.22% 的株系于温室条件下进行抗虫
性测试的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对玉米叶蚜的抗
性有明显提高,蛹的形成率降低了近一半;田间
测试的结果也与此类似。Wang 等(2005a)还选择
了3 条 GNA 表达量占可溶性蛋白 0.24% 的株系进
行抗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试验,结果表
明幼虫的成活率降低近10%,幼虫期延长5~6 d,
第 5期幼虫的体长减少将近30%,蛹重减少一半。
这些结果表明,转 G N A 基因的玉米,不仅表现
出对同翅目蚜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对鳞翅
目的亚洲玉米螟也表现出良好的防效。
梁辉等(2004)用基因枪法将GNA基因转入2个
品种小麦,对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均产生明显
的拒食作用,麦长管蚜的虫体发育减缓,幼虫成
活率也降低;禾谷缢管蚜在接种当代即表现出明
显的毒杀作用。吴昌银等( 2 0 0 0 ) 用农杆菌
LBA4404 介导法,将 GNA 基因转入番茄后,转
基因番茄对蚜虫的虫口密度抑制率达 30%~70%,
而且还有生活力差的畸形蚜产生。周岩等(1998)
将 G N A 基因转入烟草后,GNA 表达量占可溶性
蛋白的0.08%~0.15%,桃蚜(Myzus persicae)有
45%~60% 的蚜口密度受抑制,有的甚至高达 90%
以上。王关林等(2004)用农杆菌LBA4404 介导法
将GNA基因导入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
基因组中,其中 GN A 表达最强的转基因植株的
蚜虫种群受抑制率最高达 84%。GNA 基因还转入
马铃薯和甘蔗等作物中,也均表现出明显的抗虫
效果。
1.2 麦胚凝集素(WGA) WGA是从小麦胚芽(wheat
germ)中分离到的一种凝集素,完整的 WGA 分子
量大约为 35 kDa,由 2 个完全相同的亚基组成,
每个亚基含2个N-乙酰葡萄糖胺结合位点(Nagata
和 Burger 1974)。WGA 添加到昆虫饲料中饲养昆
虫的结果表明,WGA 对四纹豆象(Callosobruchus
maculatus)、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长角叶
甲(Diabrotica species)、灰褐飞虱(Empoanata
lugens)及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iteps)、卷心菜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2卷 第6期,2006年12月 1219
蚜等均有明显的发育延迟和致死的作用。Kanrar
等(2002)报道,WGA-B 基因置于 35S 启动子控制
之下(pBin AR/WGA B),采用农杆菌GV2260介导
法将其转入印度油菜(Brassica juncea cv. RLM-198)
后,筛选获得 W G A - B 为单拷贝的转基因植株;
Western blot分析表明,WGA的表达量占叶子总蛋
白的 0 . 0 7 %,采用这一株系进行抗印度油菜蚜
(Lipaphis erysimi)生测的结果表明,蚜虫的虫口密
度、蜜露分泌量、后代个体大小均比对照明显降
低。这一结果表明,W G A 在其他植物中表达后
同样有抗虫效果。
1.3 伴刀豆凝集素(ConA) 分离自刀豆(Canavalia
ensiformis),是由4个分子量大约为26.5 kDa的
非糖基化亚基构成,它可识别 D- 甘露糖和 D- 葡
萄糖。Sauvion等(2004)用含 ConA的人工饲料饲
养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的结果表明,ConA
对其有明显的拒食作用,半致死剂量 LC50 为 312
mg·mL-1 (20℃下饲养7 d)。Gatehouse等(1999)用含
C o n A 的人工饲料饲养番茄夜蛾( L a c a n o b i a
oleracea),在含 2% ConA 时,其死亡率达到
90%,而且试虫的发育迟缓;用含ConA 的人工饲
料饲养的桃蚜(Myzus persicae)体积减少达30%,成
熟时间延长,生育率下降在35%以上。Gatehouse
等(1999)还将 ConA 基因置于 35S 启动子的控制
下,放入双元转化载体 pLG239G 中,用叶盘法
通过农杆菌LBA4404 介导转入马铃薯,经筛选获
得含有 ConA 基因的马铃薯转基因苗;Western
blot分析表明,多数转化子ConA的表达量占可溶性
蛋白的0.001%~ 0.01% 之间。而后他们选用ConA
表达量在0.005%以上的株系进行抗虫性测试。结
果在转基因植株上饲养的番茄夜蛾生长速率减慢约
2 5 %,叶消耗量也明显减少,虫重降低 4 5 % 以
上;桃蚜的测试表明,转 ConA 的马铃薯上的桃
蚜生育率降低 45% 以上。
1.4 菊芋凝集素(HTA) 分离自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它是由分子量为15.5 kDa的4个完全
相同的亚基构成,能专一识别甘露二糖。Chang
等(2003)从菊芋块茎中克隆了4个高度同源的HTA
cDNA,它们分别编码 147 个氨基酸的蛋白,说
明菊芋中含有同工凝集素;用在原核表达 H T A
cDNA 的方法,证明 HTA 同时还有胰蛋白酶抑制
剂活性。分别将这 4 个 HTA 的 cDNA 置于 35S 启
动子控制下,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叶盘后
获得的再生转基因植株,经PCR、Southern blot
以及 Western blot 分析表明,HTA cDNA 已经插
入烟草基因组并且有效地表达。在4种 T0 转基因
烟草中,桃蚜的种群抑制率分别为78.1% (HTA-a)、
75.8% (HTA-b)、46.9% (HTA-c)和 77% (HTA-d)。
在 T 1 转基因烟草的桃蚜的生殖受抑率为 53. 0 %
(HTA-b)、64.6% (HTA-c) ;同时,桃蚜的生长
发育进程明显延迟。
1.5 豌豆凝集素(p-Lec) 分离自豌豆(Pisum sativum)
种子,它编码一个 275 个氨基酸的前凝集素原,
在内质网中除去信号肽后转运至蛋白体中,进一
步加工形成178个氨基酸的 b 链和58个氨基酸残
基的 a 链,它可专一识别甘露糖或葡萄糖残基。
油菜花粉甲虫的饲料中添加1% p-Lec后,试虫成
活率降低 84%,成活幼虫的体重降低 79%;当 p-
Lec 浓度提高到10% 时,试虫于4 d 后全部死亡。
Melander等(2003)将p-Lec基因置于花粉特异表达
的基因Sta44-4的启动子控制下,用农杆菌介导的
叶柄转化法获得转基因油菜,在测试的20株T0代
转基因植物中,有11株的花粉甲虫幼虫虫重显著
降低46%。Western blot分析表明,p-Lec在转基
因油菜花粉中表达量最高可达总可溶性蛋白的
1.5%,转基因植株的抗虫效果与p-Lec 的表达量
有密切关系,有抗虫效果的转基因株系的p-Lec表
达量为 0.64%,而没有抗虫效果的株系其表达量
仅为 0.15%。
1.6 大蒜凝集素(ASA) 据Powell等(1995)报道,
分离自大蒜(Allium sativum)球茎中的凝集素ASA对
水稻褐飞虱有很强的抗代谢作用。后来又从蒜叶
中分离到与ASA 高度相似的蒜叶凝集素ASAL,它
是由2个分子量为12.5 kDa亚基构成的同二聚体,
专一识别甘露糖。Smeets 等(1997)证明 ASAL 对
兔红细胞的凝血活性是ASA的500倍,Bandyopad-
hyay等(2001)的工作表明,ASAL的凝血活性与其
抗虫活性之间呈正相关,说明 ASAL 的抗虫活性
远高于 ASA。Dutta 等(2005b)将 ASAL 基因置于
CaMV 35S 启动子控制下,通过农杆菌 LBA4404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2卷 第6期,2006年12月1220
介导的叶盘转化法转化烟草,获得的转基因植株
经Western blot分析表明,ASAL的表达量占可溶
性蛋白的 0.68%~2%。整体植物上进行抗桃蚜的
试验表明,接种后 6 d,转基因烟草上的桃蚜成
活率为 1 6 % ~ 2 0 % ,显著低于非转基因烟草的
75%。无论蒜叶还是转基因烟草中的 ASAL 都能
紧密结合昆虫刷状缘上的 3 个蛋白,与这些蛋白
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其抗虫的分子基础。Dutta 等
(2005a)还将ASAL基因分别置于35S和RSs-1启动
子控制下,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印度油菜
(Brassica juncea)愈伤组织,获得了ASAL组成型
或在韧皮部表达的转基因油菜,油菜蚜在两类转
基因植株上的成活率和生育率均显著降低。Saha
等(2006)通过双元载体pCAMBIA 1301将 35S启动
子控制下的 ASA L 基因转入水稻品种‘IR 6 4’,
ASAL在T1代转基因株系中的表达量为总可溶性蛋
白的0.477%~0.676%,此种植株上的褐飞虱和二
点黑尾叶蝉的成活率分别为 36% 和 32%,生育率
分别为 40.5% 和 29.5%,均显著低于非转基因植
株。由此可见,ASAL 对多种同翅目害虫有相当
好的防治效果。
1.7 苋科凝集素 尾穗苋(Amaranthus caudatus)凝集
素(ACA)专一识别2-乙酰氨基-2-脱氧-D半乳糖,
Rahbé 等(1995)的工作表明,ACA在体外的抗虫活
性与 GNA 和 ConA 类似,其对蚜虫的 LC 50 为 68
mg ·mL -1,这表明 ACA 是一种有效的抗蚜基因。
Guo 等(2004)将 ACA 基因置于韧皮部特异表达的
启动子 CoYMV 驱动下,用农杆菌 LBA4404 转化
烟草获得的转基因植株经Western分析表明,ACA
的表达量为叶总可溶性蛋白的0.093%。转 ACA 基
因烟草离体叶接种桃蚜后的结果显示,78% 的烟
草对桃蚜虫口密度增长的抑制率在 75% 以上,并
在抗性植株上观察到有桃蚜若虫死亡的现象。
千穗谷苋菜(A. hypochondriacus)和尾穗苋菜是
同一属中不同的种,2 种凝集素的氨基酸序列同
源性高达 97.7%。周永刚等(2001)采用 PCR 技术
从苋属植物千穗谷的总 DNA 中扩增出苋菜凝集素
(AHA)的核基因片段,转入 pBAHAg 和 pBAHAc 的
烟草对蚜虫的抑制率分别为 57.2% 和 48.8%,个
别株系高达 90% 以上。表达 AHA 蛋白的转基因烟
草主要表现出对蚜虫繁殖有抑制,影响其群体的
形成,但对蚜虫的死亡率没有大的影响。这与转
GNA 和 ConA 基因的植物对蚜虫的影响一致。
1.8 天南星科凝集素 侯学文等(1998)从天南星科
植物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中分离纯化得到一
种凝集素,在所有测试的17种单糖和寡糖中,D-
甘露糖的凝血抑制作用最强,说明它可能是一种
特异识别D-甘露糖的凝集素,凝胶过滤法测定其
分子量为31.5 kDa;离体培养试验表明,海芋凝
集素对肺腺癌细胞株 P18 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
潘科等(2004)将海芋凝集素添加到人工营养液中饲
养豆蚜(Aphis craccivora)的结果表明,豆蚜的忌
避作用随饲养时间和凝集素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强,
添加0.125%海芋凝集素饲养4 d的蚜虫,其蜜露
分泌抑制率达84.21%;每个雌虫生产的若蚜率降
低近 70%,生产若蚜的高峰期推迟 1 d。海芋凝
集素对豆蚜的直接毒杀作用也较强,用 1% 海芋
凝集素处理豆蚜3 d后的死亡率高达89%。Zhu等
(2006)采用 SMART RACE-PCR 从海芋块茎总 RNA
中克隆了海芋凝集素 cDNA,经分析表明,它编
码一个 270 个氨基酸的蛋白,具有 3 个甘露糖结
合位点。目前,已成功构建了多种双元表达载
体,并以之将海芋凝集素 cDNA 转入烟草和水稻
等作物中进行抗蚜虫、叶蝉和稻飞虱等同翅目害
虫的测试。
李润植等(2000)从朝鲜天南星(Alocasia
consarguieum)幼叶组织的可溶性蛋白中分离纯化到
一种凝集素,它对棉蚜(Aphis gassypii)等蚜虫具有
明显致死和降低生殖的效应。
半夏和掌叶半夏是天南星科半夏属的药用植
物,黄大昉等(1997)从这2种植物中分离到对几种
蚜虫具有致死活性的蛋白,属于组成相近的同工
凝集素。他们用棉蚜成蚜进行生物测定的结果表
明,人工饲料中含有0.12% (W/V)的此类活性蛋白
时,产若蚜率即明显下降,且处理开始后第5天,
成蚜校正死亡率可达 80%~90%,所产若蚜的死亡
率也极显著高于未做处理的。以24~48 h 虫龄的
桃蚜若蚜为试虫的生物测定表明,含有 0.15% 掌
叶半夏活性蛋白的人工饲料,处理后第 2 天的若
蚜死亡率明显上升,校正死亡率可达 50% 左右。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2卷 第6期,2006年12月 1221
以 2 种麦蚜成蚜为试虫的结果表明,人工饲料中
含有此种活性蛋白时,其成活率也明显下降。
2 凝集素与其他类型抗虫基因的联合应用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常感到单一使用一种抗
虫基因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为了克服这一不
足,人们采用2种或多种不同来源的抗虫基因(如
Bt、蛋白酶抑制因子、淀粉酶抑制因子等)共同转
入植物中构成双价或多价转基因植物的方法,试
图通过不同基因间的互补作用扩展抗虫谱和提高抗
虫能力,同时还可延缓害虫对单一基因产生耐药
性而延长转基因植物的使用寿命。
刘召华等(2005)分别将 ACA 基因的 cDNA 置
于 3 5 S 启动子、G N A 基因置于韧皮部特异的
CoYMV 启动子控制下,以相同转录方向的方式插
入形成含以上2种凝集素基因的表达载体pBACG,
以Southern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这2个基
因已插入烟草基因组中并能有效地表达。已知
GNA 专一识别甘露糖,而 ACA 则专一结合一种 N-
乙酰半乳糖胺,据此推测,两者的作用靶标可能
有所不同,从而起到协同抗虫的作用。用桃蚜进
行生测的结果表明,T0 代阳性植株对桃蚜的虫口
密度抑制率达 83.9%,其中,58% 植株抑制率更
高,可达 9 0 % 以上;阳性子代的桃蚜的虫口密
度抑制率为 85.3%。说明这 2 种凝集素基因能稳
定遗传表达,抗虫性能也比较稳定。而且,它
们对桃蚜的虫口密度抑制率比转单个基因的植物均
高出 10% ~ 2 0 %。
Tang等(1999)将位于不同载体上的Xa21基因
(对稻瘟病高效)、GNA基因(对刺吸式口器害虫高
效)通过基因枪法共转化入水稻中,其共转化效率
高达 70%。据此认为,以此法有可能获得既能抗
稻瘟病,又能抗同翅目害虫的转基因植物。
Ramesh 等(2004)将含苏芸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d内毒素合成基因cry1Ab、cry1Ac置
于玉米 Ubi 启动子控制下,GNA 基因置于韧皮部
特异表达的水稻蔗糖合成酶基因启动子控制下,
通过农杆菌LBA4404 转化水稻胚性愈伤组织,筛
选获得转基因植株,阳性转基因株系对三化螟幼
虫的致死率高达 96%~100%,对褐飞虱致死率为
50%~55%,对二点黑尾叶蝉致死率为 46%~49%,
对白背飞虱致死率为 85%~91%。
王伟等(1999)构建的双元表达载体pBin-LK含
有豌豆凝集素基因和大豆Kunitz 型胰蛋白酶抑制剂
(soybean Kunitz trypsin inhibitor, SKTI)基因,均在
35S 启动子的驱动下,用农杆菌 LBA4404 介导,
将其转入棉花后获得的转基因植株,分子水平检
测的结果表明,这 2 个基因已经转入棉花基因组
中并表达。用棉铃虫测试表明,转基因植株比非
转化植株有较为明显的杀虫效果。从叶片受害程
度来看,转基因棉株受到的危害明显轻于非转化
的棉株,转基因棉株叶片上的棉铃虫幼虫生长发
育明显受到抑制,表现为个体小,死亡率高,蜕
皮指数、活虫生物总量和体重均明显降低。
3 结语
植物分子育种是在基因水平上按人们设计要
求定向改变植物的遗传物质,它可以使有用基因
实现跨物种的流动,打破物种间的生殖隔离障
碍,突破传统育种技术的限制。植物抗病虫害育
种是植物分子育种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已述及,
凝集素抗虫的一个独特特点是对刺吸式口器的害虫
高效,而这一类害虫直接或间接造成的作物产量
损失是十分巨大的。因此采用植物基因工程技
术,培育含植物凝集素的抗同翅目害虫的转基因
植物是有光明的应用前景的。但在应用中应注意
以下问题:
(1)凝集素对高等动物(包括人)以及害虫天敌
是否也存在毒性。由于凝集素广泛分布于植物
中,而且在我们的食物中也有分布(如大豆、水
稻、多种蔬菜),再加上人们的饮食习惯(高温烹
调),笔者认为,外源凝集素基本上对人不会产
生危害。外源凝集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量并
不很高,为数不多的研究表明,转 G N A 基因植
物对哺乳动物和害虫天敌的影响较小( D o w n 等
2000 )。但为了安全起见,可按分步走的办法,
即先在非食用的经济作物(如棉花、烟草)中进行
转基因试验,经证实这些基因确实是安全的以
后,再逐步应用到其他粮食作物中。
(2)如何解决凝集素表达浓度不高、抗虫性不
强、抗虫谱不广的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构
建强的高效表达载体,采用合适的强启动子(Tang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2卷 第6期,2006年12月1222
等 2001) ;同时针对害虫取食部位是韧皮部可采
用特异性表达启动子,局部提高凝集素的浓度以
提高抗虫效果(Wang 等 2005a) 。另一方面,还可
与其他来源的基因联合使用以扩大抗虫范围
(Ramesh 等 2004; 王伟等 1999)。实践证明,采
用上述方法基本上可以得到较好的抗虫效果。
参考文献
高莹, 瞿礼嘉, 陈章良(2000). 植物凝集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生
物技术通报, (5): 18~22
侯学文, 吴伯良, 曾仲奎, 郭勇(1998). 海芋凝集素的鉴定及性质
研究. 暨南大学学报, 19 (3): 89~93
黄大昉, 潘映红, 张淑香, 曹景萍, 杨雪梅, 张杰, 尹蔚庄(1997).
从掌叶半夏和半夏中发现对几种蚜虫有致死活性的蛋白. 中
国农业科学, 30 (2): 94~96
李润植, 高武军, 季道藩, 李彩霞(2000). 朝鲜天南星凝集素的分
离及抗棉蚜效应分析. 棉花学报, 12 (1): 54~56
梁辉, 朱银峰, 朱祯, 孙东发, 贾旭(2004). 雪花莲凝集素基因转
化小麦及转基因小麦抗蚜性的研究. 遗传学报, 31 (2): 189~
194
刘召华, 张振山, 郭洪年, 贾燕涛, 郑光宇, 田颖川(2005). 两种凝集
素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表达的研究. 遗传学报, 32 (7): 758~
763
潘科, 侯学文, 黄炳球(2004). 海芋凝集素对豆蚜的抗生作用研
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5 (3): 51~54
潘科, 黄炳球, 侯学文(2002). 植物凝集素在病虫害防治中的研
究进展. 植物保护, 28 (4): 42~46
王关林, 刘彦泓, 郭绍华, 王宇, 纪彦, 方宏筠(2004). 雪花莲凝集
素基因转化菊花及转基因植株的抗蚜性研究. 遗传学报, 31
(12): 1434~1438
王伟, 朱祯, 高越峰, 石春林, 陈宛新, 郭仲琛, 李向辉(1999). 双价
抗虫基因陆地棉转化植株的获得. 植物学报, 41 (4): 384~388
王逸群, 荆玉祥(2000). 豆科植物凝集素及其对根瘤菌的识别作
用. 植物学通报, 17 (2): 127~132
吴昌银, 叶志斌, 李汉霞, 唐克轩(2000). 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
转化番茄. 植物学报, 42 (7): 719~723
赵强, 张廷婷, 崔德才(2005). 植物来源抗虫基因的应用. 生物技
术通讯, 16 (4): 456~459
周岩, 田颖川, 吴标, 莽克强(1998). 转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烟
草对桃蚜的抑制作用. 生物工程学报, 14 (1): 13~19
周永刚, 田颖川, 莽克强(2001). 苋菜凝集素基因的克隆及在转
基因烟草中抗蚜性研究. 生物工程学报, 17 (1): 34~39
Bandyopadhyay S, Roy A, Das S (2001). Binding of garlic (Allium
sativum) leaf lectin to the gut receptors of homopteran pests
is correlated to its insecticidal activity. Plant Sci, 161 (5):
1025~1033
Chang TJ, Chen L, Chen SB, Cai HY, Liu X, Xiao GF, Zhu Z
(2003). Transformation of tobacco with genes encoding
Helianthus tuberosus agglutinin (HTA) confers resistance to
peach-potato aphid (Myzus persicae). Trans Res, 12 (5):
607~614
Down RE, Ford L, Woodhouse SD, Raemaekers RJM, Leitch B,
Gatehouse JA, Gatehouse AMR (2000). Snowdrop lectin
(GNA) has no acute toxic effects on a beneficial insect
predator, the 2-spot ladybird (Adalia bipunctata L.). J Insect
Physiol, 46 (4): 379~391
Dutta I, Majumder P, Saha P, Ray K, Das S (2005a). Constitutive
and phloem specific expression of Allium sativum leaf agglu-
tinin (ASAL) to engineer aphid (Lipaphis erysimi) resistance
in transgenic Indian mustard (Brassica juncea). Plant Sci,
169 (6): 996~1007
Dutta I, Saha P, Majumder P, Sarkar A, Chakraborti D, Banerjee
S, Das S (2005b). The efficacy of a novel insecticidal protein,
Allium sativum leaf lectin (ASAL), against homopteran
insect monitored in transgenic tobacco. Plant Biotechnol J,
3 (6): 601~611
Gatehouse AMR, Davison GM, Stewart JN, Gatehouse LN, Kumar
A, Geoghegan IE, Birch ANE, Gatehouse JA (1999). Con-
canavalin A inhibits development of tomato moth
(Lacanobia oleracea) and peach-potato aphid (Myzus
persicae) when expressed in transgenic potato plants. Mol
Breeding, 5 (2): 153~165
Guo HN, Jia YT, Zhou YG, Zhang ZS, Ou YQ, Jiang Y, Tian YC
(2004). Effects of transgenic tobacco plants expressing ACA
gene from Amaranthus caudatus on the population develop-
ment of Myzus persicae. Acta Bot Sin, 46 (9): 1100~1105
Kanrar S, Venkateswari J, Kirti PB, Chopra VL (2002). Transgenic
Indian mustard (Brassica juncea) with resistance to the
mustard aphid (Lipaphis erysimi Kalt.). Plant Cell Rep, 20
(10): 976~981
Melander M, Åhman I, Kamnert I, Strömdahl AC (2003). Pea
lectin expressed transgenically in oilseed rape reduces growth
rate of pollen beetle larvae. Trans Res, 12 (5): 555~567
Nagata Y, Burger MM (1974). Wheat germ agglutinin: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and specificity for sugar binding. J Biol Chem,
249 (10): 3116~3122
Peumans WJ, Van Damme EJM (1995). Lectins as plant defense
proteins. Plant Physiol, 109 (2): 347~352
Powell KS, Gatehouse AMR, Hilder VA, Gatehouse AJ (1995).
Antifeedant effects of plant lectins and an enzyme on the
adult stage of the rice brown planthopper, Nilaparvata
lugens. Entomol Exp Appl, 75 (1): 51~59
Rahbé Y, Sauvion N, Febvay G, Peumans WJ, Gatehouse AMR
(1995). Toxicity of lectins and processing of ingested pro-
teins in the pea aphid Acyrthosiphon pisum. Entomol Exp
Appl, 76 (2): 143~155
Ramesh S, Nagadhara D, Reddy VD, Rao KV (2004). Production
of transgenic indica rice resistant to yellow stem borer and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2卷 第6期,2006年12月 1223
sap-sucking insects, using super-binary vectors of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Plant Sci, 166 (4): 1077~1085
Ripoll C, Favery B, Lecomte P, Van Damme E, Peumans W, Abad
P, Jouanin L (2003). Evaluation of the ability of lectin from
snowdrop (Glanthus nivalis) to protect plants against root-
knot nematodes. Plant Sci, 164 (4): 517~523
Saha P, Majumder P, Dutta I, Ray T, Roy SC, Das S (2006).
Transgenic rice expressing Allium sativum leaf lectin with
enhanced resistance against sap-sucking insect pests. Planta,
223 (6): 1329~1343
Sauvion N, Charles H, Febvay G, Rahbé Y (2004). Effects of
jackbean lectin (ConA) on the feeding behaviour and kinet-
ics of intoxication of the pea aphid, Acyrthosiphon pisum.
Entomol Exp Appl, 110 (1): 31~44
Schaefer BC (1995). Revolutions in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new strategies fo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cloning
of full-length cDNA ends. Anal Biochem, 227 (2): 255~273
Sharma HC, Ortiz R (2000). Transgenics, pest management, and
the environment. Curr Sci, 79 (4): 421~437
Smeets K, Van Damme EJM, Verhaert P, Barre A, Rouge P,
LeuvenFV, Peumans WJ (1997). Isol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molecular cloning of the mannose-binding lectins from
leaves and roots of garlic (Allium sativum L.). Plant Mol Biol,
33 (2): 223~234
Tang KX, Tinjuangjun P, Xu YN, Sun XF, Gatehouse JA, Ronald
PC, Qi HX, Lu XG, Christou P, Kohi A (1999). Particle-
bombardment-mediated co-transformation of elite Chi-
nese rice cultivars with genes conferring resistance to bac-
terial blight and sap-sucking insect pests. Planta, 208 (4):
552~563
Tang KX, Zhao E, Sun X, Wan B, Qi H, Lu X (2001). Production
of transgenic rice homozygous lines with enhanced resis-
tance to the rice brown planthopper. Acta Biotechnol, 21
(2): 117~128
Wang ZY, Sun XF, Wang F, Tang KX, Zhang JR (2005a). En-
hanced resistance of snowdrop lectin (Galanthus nivalis L.
agglutinin)-expressing maize to Asian corn borer (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 J Integrative Plant Biol, 47 (7): 873~880
Wang ZY, Zhang KW, Sun XF, Tang KX, Zhang JR (2005b).
Enhancement of resistance to aphids by introducing the snow-
drop lectin gene gna into maize plants. J Biosci, 30 (5):
627~638
Zhu YR, Wang J, Huang BQ, Hou XW (2006). Molecular cloning
of a lectin cDNA from Alocasia macrorrhiza and prediction
of its characteristics. J Plant Physiol Mol Biol, 32 (6):
634~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