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OIL NUTRIENT FIELD ANALYSIS: AN APPROACH TO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NT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SOIL NUTRITION ON ALKALINE GRASSLAND

盐碱草地植物种群分布与土壤营养关系的一种分析方法——土壤营养位分析



全 文 :/植 物 研 ` 究
B U L L E T IN O F BO T A N IC A L R E SE A R CH
第 19 卷 第 4 期
V
o l
.
19 N o
.
4
19 99 年
氏 t . ,
10 月
199 9
盐碱草地植物种群分布与土壤营养关系的一种分析方法
— 土壤营养位分析 `阎秀峰` 孙国荣“ 李 晶 3
( 1
.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哈尔滨 15 00 40)
( 2
. 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系 ,哈尔滨 15 0 08 0)
( 3
. 东北农业大学基础部 ,哈尔滨 15 0 03 0)
摘 要 基于对松嫩盐碱草地植物种群分布特点及影响植物种群分布格局的生态
环境因素的分析 , 提 出 了盐碱草地植物种群分布 与土攘 营养关 系的一 种分析方法
— 土攘管养位分析 。 给出 了土攘管养位的计浏方法 , 并讨论 了土攘苦养位效能指标的选择和土镶管养轴上浏定指标的处理 。
关健词 土攘营养位 ;盐城草地 ;植物种群分布 ; 土峨营养
S O I L N U T R I E N T F I E L D A N A L Y S I S : A N A P P R O A C H
T O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P L A N T
P O P U L A T I O N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A N D SO I L N U T R I T IO N
O N A L K A L I N E G R A S S L A N D
Y a n x i u 一 fe昭 ` s u n G uo - r o n扩 L i J i褚
( 1
.
OP
e n R es
a cr h l , 比 r a ot 即 of F O r es t P lan t Ecol o g y , N o rt h e as t F o r es t r y U n ive isr t y , aH br in 15 00 4 0 )
( 2
.
eD p
a r t m en
t o f B io l叩 y , H a r b in N o mr al U n iv e isr t y , H ar b i n 150 08 0 )
( 3
.
N o rt heas
t
gA
ir e u l t u er U n i
vesr
it y
,
H a
r b in 150 03 0 )
A b s t r a e t Base d
o n t h e d i s t r ib u t io n of P l
a n t po p
u l a t io n o n oS gn ne
n a lk a l ine g asr
la n d
a n d e co glo
ical
e n v ior n m e n t a l e h a ar e t e sr a l l e e t i n g t h e Pa t t e r n o f P l a n t OP P
u al t i o n d is t r i
-
b u t i o氏 t h is p a p e r p or p 0 eS s a n a p paor
e h t o a an l邓 i呢 t h e r e l a t io n s h ip b e t w e n p la n t
po P
u la t i o n a n d 50 11 n u t r i t ion on
a lk a line g
r a s l a n d
,
w h i e h 15 e a l l e d as 50 11 n u t r i e n t f i e ld
a n a l” 15 . T h e m e t hod s m e a s u ir 吃 a n d e a l e ul a t i n g 50 11 n u t r i e n t f ie ld h a s p u t fo wr a r d ,
se l
e e t ion
o f t h e p a ram
e t e r o f 50 11 n u t r ie n t f ie ld e f f i e ie n e y a s w e l l a s d i s p o sa l m e t h od
s o f
. 收稿日期 : 19 9 7 一 3 一 10
植 物 研 究 19卷
5 011d at ao n 5 011nu t rim en t axi s15di s eu s sedi n th i sP aP r e
,
t o
.
K e y wo
r ds 50 11
n u t r ie n t f i e ld ; lA k al ien g
r a s l a n d ; P l a n r p叩 u la t i o n d i st r ib u t io n ; 50 11
n u t r i t io n
植被与土壤的关系是植物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 人们常把二者作为一个系统予
以研究 , 因为在同一气候条件下 , 土壤分异导致了植被的变化 , 尤其是盐生植被和盐渍化土
壤的相关性更为明显 1jt 。 松嫩草地地处温带 , 具半干旱大陆性气候特点 , 草甸草原是松嫩
草地的主体类型 t2] , 羊草是松嫩草地的优势禾草 t3) , 盐碱化的松嫩草地以羊草 + 杂类草群
落为主 。 松嫩草地的气候特点和碱性土壤基质决定了羊草群落成 为这种草甸草原的顶极群
落 。 历史上 , 松嫩草地曾是产量高 、 草质好的优良放牧场和割草场 。 然而 , 伴随着人类的开
发利用 , 特别是过度放牧等不合理利用过程的加剧 , 松嫩草地盐碱化 程度大大提高 , 植被大
面积严重退化 。 其表现为优势禾草羊草的面积减少 , 草群高度降低 , 草地郁闭程度降低 , 形
成大片寸草不生的盐碱斑 。 而且 , 盐碱植物群落增加 。 这是在外界严重干扰下 (主要是人为
因素 )植物群落逆行演替的结果 。
关于松嫩草地盐碱植物群落的分类和分布已有较深入的研究 , 对盐碱 植物群落与盐碱
生境相关性的生物生态学机制也有初步的探讨 〔4 一 `。〕 , 但从定量的角度分析松嫩盐碱草地植
物种群分布格局与土壤营养状况的关系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
在松嫩盐碱草地上 , 各种植物多为草本 。 而且密度适中 , 植物间高度差别也不是很大 。
这种情况下各种植物所享受的气候条件如光照 、温度 、湿度 、 降水等基本上是一致的 。 因此 ,
在决定各种植物种群分布的生态环境中起主要作用的便是土壤条件 , 在此之上是植物种间
的生存竞争 。 松嫩草地由于地形的变化及土壤基质的差异从而使不同地段土壤在水分状
况 、 盐分状况 、养分状况上都有差别 , 这种差别对植被具有选择作用 , 决定了各种植物能够生
长的地段 。 同时 , 植物对土壤条件也有适应和改造的过程 。 这样 , 在植物与土壤的相互作用
过程中 , 再加上植物种间的竟争作用 , 便形成 了各种植物的种群分布格局 , 也就决定了各种
植物在植被演替中的地位和作用 。 据此 , 提出了土壤营养位 ( 50 1 un tr ie n t if el d) 的概念 , 试
图作为一种方法 , 用来分析盐碱草地植物种群分布与土壤营养的关系 , 并进一步探讨各种植
物在盐碱草地植被演替中的地位和作用 。
1
. 实验地自然概况
野外采样工作在黑龙江省肇州草原试验场上进行 。 该场位于东经 124 ’ 47 ’一50 ` , 北纬
4 5
0
4 6
’一48 ’ , 属松嫩平原西部 , 平均海拔 10 4 m 。 该地属大陆性气候 , 年日照时数 2 90 h , 无
霜期 143 d , 年平均温度 3 . 6℃ , 年最高温度 38 . 1℃ , 年最低温度 一 30 . 8℃ , ) 10 ℃的积温
2 8 0 0℃ , 属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 。 该地气候干旱 , 年平均降水量 434 . 5 ~
, 主要降水集中
在 6一 8 月份 , 土壤为碱化草甸土 。
2
. 研究方法
2
.
1 野外取样方法
于 6 月下旬根据草地上植物的组成和生长情况选取了从植物不能生长的碱斑地到植物
种类非常丰富的草地共 巧 个类型 , 每个类型中选取 5 个样方 , 在每个样方内计测各种植物
4期 阎秀峰等 :盐碱草地植物种群分布与土壤营养关系的一种分析方法
的盖度 、 密度 ,量取平均株高 , 并收割地上部分称取各种植物的重量 。 5 个样方的计测结果
取平均值作为一个类型的数据 。 在每个样方的地下部分取 0一 10 c m 土壤 , 将 5 个样方的土
壤等量混合 , 风干后分析土壤的盐分 、养分 、 水分状况 , 作为一个类型的土壤数据 。
2
.
2 土壤营养指标的测定
参照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的方法 , 用电导法测定可溶盐全量 , 数显式 pH 计
测 p H 值 , 电位滴定法测定 CO 32 一 和 H CO 3 一 , 火焰光度计法测定 K 十 和 N a 十 含量 , 重铬酸钾
法测定有机质含量 , 靛酚蓝比色法测定氮含量 , 钥蓝 比色法测定磷含量 ,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
定钾 、钠 、 钙 、镁含量 , 烘干称重法测定相对含水量 。
3
. 土族营养位的定义及计测
将植物种群在土壤营养条件限制下和植物种间相互竞争的过程中在草地上分布而占据
的位置定义为植物的土壤营养位 (50 1 n u tr ien t if el d) 。 显然 , 这种土壤营养位是植物与土壤
相互作用以及植物种间相互竞争结果的综合表现 , 而且也是植物群落演替的结果 。 为便于
不同植物的土壤营养位的 比较分析 , 参照生态位理论中各生态位测度的计算方法 〔` 2一 ` 7〕 , 对
土壤营养位提出了土壤营养位宽度 、 土壤营养位体积 、土壤营养位中心点 、 土壤营养位重叠
等测度指标和相应的计算方法 。
假设在土壤营养轴上有种 a 和 b 分布 , 其土壤营养位分别可用函数 fa ( x ) 和 几 ( x ) 表
示 (图 1 ) , 图中纵轴为土壤营养位效能 , 即对应于各土壤营养梯度值的植物的测定值 , 可依
据研究的需要和 目的选取不同的指标 。 于是 , 相应的土壤营养位测度的计算方法如下 。
左。明4吕一扫nulōosjo西u曰囚
貂授划淞枷骂洲
f
,,
( x )
f
a
(
x
)
卫。婚l吕石,目一osjo沙ǐ归田
裂划株伽鲜拱叫
图 1
F ig
.
1
x a o X b一 x o x 心 x 一刃 x bZ
土壤营养
5 0 11 n u t r it io n
土壤营养位测度示意图
S k e t e h m a p fo r m e asu emr
e n t of 50 11
n u t ir en
t f ie ld
土壤营养
5 0 11 n u t r i t io n
图 2 3
F ig
.
2
个种的土壤营养位重叠示意图
kS
e t e h arn P fo
r
voe lr
a P o f 50 11 n u t
r ie n t
f ie ld
( 1) 土壤营养位宽度 ( B ) 土壤营养位宽度即为每个种在土壤营养轴上的分布范围 。
压 = x aZ 一 x 以 B b = x bZ 一 x bJ
(2 ) 土壤营养位体积 ( v ) 土壤营养位体积为土壤营养位函数 f ( x ) 在其土壤营养位
宽度内的积分值 。
Va
= 丁蔚几 ( x) dx
( 3 ) 土壤营养位中心点
讥 = J穷
土壤营养位中心点是指土壤营养位效能最大时相应的土壤
植 物 研 究 1 9卷
营养轴上的取值 , 此点代表该种植物生长的最佳土壤营养条件。 图 1 中种 a 和 b 的土壤营
养位中心点分别为 x 动和 x 功 。
( 4 ) 土壤营养位重蚕 ( O ) 土壤营养位重叠具体分为绝对土壤营养位重叠 ( O A )和相
对土壤营养位重叠 ( O R ) 。 在图 1 中 , 绝对土壤营养位重叠 ( ( ) A )定义为种 a 和种 b 土壤营
养位体积重叠的部分 , 而某一个种的相对土壤营养位重益定义为绝对土壤营养位重叠与该
种土壤营养位体积的比值 , 具体计算如下 :
(〕A 二
O R ab =
O R如 二
丁另畏几 ( x) dx + J粱几 x( ) dx
丁,扩几 ( x) dx + J篇几 x( ) dx O A
上新大x( ) dx 一 Va
I 罚畏fo x( )dx + f黑几 x( ) dx O A
J票关x( ) dx = 可
种 a 和种 b 的相对土壤营养位重叠具有不对称性 , 即 O R a。举 O R * 。 相对土壤营养位
重叠虽然在名称上不能很好地反映它的含义 , 而且用起来有些不便 , 但它却能够比较两个种
的土壤营养位重叠对各 自影响程度的大小 , 从而显示每个种对竞争对手的竞争压力 。 绝对
土壤营养位重叠和相对土壤营养位重叠的计算便于多个种间土壤营养位的比较 。 假设在同
一土壤营养轴上有 3 个植物种 a 、 b 、 ` , 其土壤营养位重叠情况如 图 2 所示 。 绝对土壤营养
位重叠 O A a 。和 O A * 可以比较种 b 与种 a 、 种 : 土壤营养位重叠程度的差异 。 而相对土壤营
养位重登 O R a 。和 O R 、 则能说明种 a 和种 b 的土壤营养位重登分别对种 a 、 种 b 影响的程
度 。 同样 , 相对土壤营养位重登 O R bc 和 O R 苗也能说明种 b 、 种 ` 的土壤营养位重登分别对
种 b 、种 。 影响的程度 。
4
. 土攘营养位效能指标的选择
土壤营养位效能指标代表着植物对土壤营养的适应和利用程度 , 它的选择直接关系到
土壤营养位测度的计算结果。 植物生物量的形成是植物所有功能过程的最终结果和植物对
土壤营养适应和利用程度的综合表现 , 可以代表其土壤营养位效能 。 另外 , 草地生态学中常
用的总和优势度 ( S u
~
d d o m i n a n c e r at io
,
S D R )包含了植物群体生长和分布状态的更多信
息 , 也可以应用 。 SD尺 的计算是将植物的重量 ( W ) 、 盖度 ( C ) 、 密度 ( D )和株高 ( H )换算为
相对值 W ’ 、 C ` 、 D ` 、万 ` , 再按 S D R = ( w ` + e ` + D ` + 万` ) / 4 x 1 0 0 %计算 〔` 8〕 。
本文作为一种方法的探讨 , 分别选取植物地上生物量 ( g m 一 2 )和总和优势度 ( S D叹 )作
为土壤营养位效能指标 。 对选取的 巧 个类型草地地上部分植物的组成进行测定和计算的
结果见表 1 。 为简化分析 , 只将星星草和羊草单独计算 。 表 1 中碱蓬项中包括该试验地生
长的各种碱蓬以及一部分碱篙 , 其余的均归入其它项中 , 包括的植物有寸草苔 、萎陵菜 、 狼尾
草 、香篙 、 五脉山黎豆 、蓬子菜 、 远志 、 蕊巴 、 蒲公英 、 蒙古唐松草 、 箭头唐松草 、 火绒草 、 断肠
草 、黄岑 、 防风 、 棉团铁线莲 、 鸦葱 、 败酱 、 旋复花 、 米 口袋 、 叉枝要 、 点地梅 、 天门冬 、 针茅 、 芦
苇 、 胡枝子等等 。
植 物 研 究 19卷
5
.土壤营养轴上测定指标的处理
根据松嫩盐碱草地土壤的特点 , 并考虑土壤对植物生长和分布的影响 , 选择了 13 项可
能对土壤营养状况差异起重要作用的指标进行了测定 。 这 13 项指标是 : 可溶盐含量 、 p H
值 、 总碱度 (可溶盐中 C O 3 2 一 、 H c O 3 一 含量之和 ) 、 有机质含量 、 全氮含量 、 全磷含量 、 全钾含
量 、全钠含量 、 全钙含量 、 全镁含量 、 可溶盐中 K 十 含量 、 N a + 含量和土壤相对含水量 。 它们
在上述 15 个草地类型中的具体结果见表 2 。
为了利用前面讨论的计算方法对土壤营养位测度进行计测 , 必须将这些指标对 巧 个类
型间差异所起的作用综合地体现在土壤营养轴上 。 为此 , 利用主分量分析的方法对代表类
型间差异的土壤指标进行了重新构造 。 对 13 项指标的主分量分析结果见表 3 。 可以看出 ,
重新构造的第一主分量代表了 13 项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 , 其信息量 (即贡献率 )高达 89 .
5 5%
。 因此完全可以用新构造的第一主分量代表 15 个类型间土壤营养的差异 , 用第一主分
量作为土壤营养轴进行土壤营养位测度的计算 。 重新构造出的第一主分量并不是测定的某
一项土壤指标 , 而是多项指标的综合结果 。 但根据各项指标在第一主分量上的负荷量大小
可以判断哪一项指标对第一主分量所起的作用更大 。 从表 4 中可以看出 , 与第一主分量关
系最密切的指标依次为总碱度 、 可溶盐含量 、 有机质含量 、 N a 十 含量 。 全氮含量的负荷量也
较大 。 而全钾含量 、全镁含量 、 相对含水量和 p H 值的负荷量则很小 , 即表明它们对第一主
分量的影响不大 。 由于第一主分量包含了测定的 13 项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 ( 89 . 5 % ) , 因
此也可以说这 4 项指标对于 15 个类型间土壤差异的影响程度也是很小的 。 据此 , 将这 4 项
指标剔除 , 然后再对剩余的 9 项指标作主分量分析 , 结果 (表 5) 第一主分量中集中了更多的
信息 , 而这 9 项指标对第一主分量的负荷量基本没变 。 这表明用 9 项指标的综合结果便可
以说明 15 个类型间土壤的差异 。 在此基础上 , 对测定的土壤指标进一步剔除 , 即将对第一
主分量负荷量小于 1 . 0 的指标全部去掉 , 这样便只剩下可溶盐含量 、总碱度 、 N a 十 含量 、 有
表 3 13 项指标的主分里分析结果
T a b l e 3 P r i . e i p a l co m p o
n e n st an a l y
s i s
esr
u l t o f 13 e lt a r a c et sr
主分量
P ir n e iP a l
特征根 贡献率 ( % )
P e cr e n t of
v a 6 an
e e
累积贡献率 ( % )
C u m u la t i v e ep r e e nt of v ar i a n e e
c o 〔 n Po n e n t
1 2 4
.
6 8 9 2 8 9
.
5 5 8 9
.
5 5
2 1
.
4 7 3 2 5
.
34 9 4
.
8 9
3 0
.
8 2 0 9 2
.
9 8 9 7
.
8 7
4 0
.
2 6 12 0
.
9 5 9 8
.
8 2
5 0
.
13 7 1 0
.
50 9 9
.
3 2
6 0
.
10 6 5 0
.
3 9 9 9
.
7 0
7 0
.
0 3 2 8 0
.
1 2 9 9
.
8 2
8 0
.
0 2 5 8 0
.
0 9 9 9
.
9 2
9 0
.
0 10 7 0
.
04 9 9
.
9 5
1 0 0
.
0 0 5 8 0
.
0 2 9 9
.
9 8
1 1 0
.
0 0 3 8 0
.
0 1 9 9
.
9 9
1 2 0
.
0 0 2 6 0
.
0 1 10 0
.
0 0
1 3 0
.
0 0 0 3 0
.
00 10 0
.
0 0
4期 阎秀峰等 :盐碱草地植物种群分布与土壤营养关系的一种分析方法
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 5项指标 , 对这 5 项指标再进行主分量分析 , 结果表明它们对第一主分
量的负荷量仍然变化甚微 (表 4 ) , 而且 , 此时的第一主分量包含了更多的信息 , 其贡献率达
9 4
.
51 % (表 6 ) 。 由此可见 , 可溶盐含量 、 总碱度 、 N a + 含量 、 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是造成
1 5 个类型间土壤差异的主要因素 。 因此 , 它们也是决定松嫩盐碱草地种群分布和群落构成
的主要因素 。
表 4 选择不同项数指标进行主分量分析时各项指标在第一主分 t 上的负荷 t
T a b l e 4 L o a d i n g o f t h e hc
a r a c et sr i n if sr t P
r icn iP
a l e o m P o en n t b y P
r i n e iP a l c o 翻。 po n en st
an
a l y s i s w i t h d i f fe r en t n
u
m b
e r
of
e h a ar e et sr
指标
在第一主分量上的负荷量
I加 d in g o f t h e e ha ar e t e sr in f isrt p r in e i阵 1 com p o n en t选择 13 项指标时
S el ec t ign 1 3
e h a ar e t e r s
选择 9 项指标时
eS lec
t i n g 9 e h a ar e t e sr
选择 5项指标时
段 l ec t ign 5 e h a r a e t e sr
可溶盐含量 黝 lu bl e sa h co nt e nt
P H
总碱度 T o t a l a lkal in yt
N a
+ 含量 N a + con ten t
K 十含量 K 十 ~ ten t
有机质含量 O r g a n i c ~ ten t
N 含量 N con t e n t
P 含量 P ~ t即 t
K 含量 K ~ t en t
N a 含量 N a ~ t en t
aC 含量 aC ~ t en t
M g 含量 M g con t e n t
相对含水量 R e la t ive w a t e r con t e n t
2
.
2 9 0 2
`
2 9 1 2
.
2 9 5
0
.
2 9 7
2
.
4 1 1 2
.
4 1 2 2
.
4 1 9
2
.
0 4 4 2
.
0 4 4 2
.
0 4 9
0
.
4 92 0
.
4 9 3
一 2 . 1 5 5 一 2 . 15 4 一 2 . 14 3
一 1 . 4 8 3 一 1 . 4 8 3 一 1 . 4 83
一 0 . 8 7 8 一 0 . 8 7 8
0
.
2 1 9
0
.
8 7 8 0
.
8 7 8
0
.
7 7 7 0
.
7 7 7
0
.
1 74
0
.
2 90
表 5
T a b le s
, 项指标的主分量分析结果
P r i n e i P a l e o m P o n en t
s a n a l y s i s esr
u l t o f 9 c h a ar e t e sr
主分量
P r in e ialP com op
n e n t
特征根
E ig en va lu e
2 4
.
4 7 0 3
贡献率 (% )
P e r e en t of va ir a n e e
累积贡献率 (% )
C
unz
al t iv e 伴 cr en t of v ar i a n e e
1
.
4 15 4
0
.
7 9 9 3
0
.
2 2 0 0
0
.
13 0 1
0
.
0 6 6 9
0
.
0 3 0 1
0
.
0 10 2
0
.峨〕C3 5
9 0
.
14
5
.
2 1
2
.
9 4
0
.
8 1
0
.
4 8
0
.
2 5
0
.
1 1
0
.
0 4
0
.
0 1
90
.
14
9 5
.
3 6
9 8
.
3 0
9 9
.
1 1
9 9
.
5 9
9 9
.
8 4
9 9
.
9 5
9 9
.
9 9
10 0
.
0 0
植 物 研 究 19卷
表 `
T皿 l be`
5项指标的主分 t分析结果
P ri cni l,a l c o m P o n en st a n a l y s is 心 u l t o f 5 c lt ar ac t e sr
主分 t
P ir n e i间 。 , . p o n en t
特征根
E l g e n va lu e
贡献率 ( % )
P e比 en t of va ir an c e
累积贡献率 ( % )
C um
u al t ive 讲 cr en t of
~
e
2 2
.
1 0 4 9 9 4
.
5 1 9 4
.
5 1
0 3 0 8 9 8
.
9 2
0
.
17 12 0
.
7 3 9 9
.
6 5
0
.
0 7 10
0
.
0 10 5
0
.
3 0
0
.
0 4
9 9
.
9 6
1X()
.
0 0
6
. 土壤营养位分析示例
在对土壤 13 项指标进行主分量分析的基础上 , 采用第一主分量作为土壤营养轴 , 并分
别以相对地上生物量和总和优势度为土壤营养位效能进行的土壤营养位分析如图 3 所示 。
依此计算的各项土壤营养位测度见表 7 和表 8 。 为便于植物种群间的相互比较 , 土壤营养
位中心点 、土壤营养位宽度 、土壤营养位体积和绝对土壤营养位重叠等测度的计算均采用了
相对值 。 土壤营养位中心点和土壤营养位宽度的相对值是指实测的土壤营养位中心点坐标
和土壤营养位宽度占总土壤营养位宽度的比值 , 土壤营养位体积和绝对土壤营养位重盈的
相对值是指实测的土壤营养位体积和绝对土壤营养位重叠占总土壤营养位体积的比值 。 总
土壤营养位宽度是指根据 15 个类型草地土壤指标计算得出的土壤营养轴的总长度 , 总土壤
营养位体积则是土壤营养位函数 f( x ) 恒为最大土壤营养位效能时在总土壤营养位宽度上
的积分值 , 即最大土壤营养位效能与总土壤营养位宽度的乘积 。 相对土壤营养位重叠本身
即为相对值 , 因而不再换算 。 限于篇幅 , 这里仅给出计算结果 , 有关结果中各测度在分析松
嫩盐碱草地植物种群分布与土壤营养关系中的含义与作用将另文讨论 。
表 7 以 13 项指标代表土坡营养的土壤营养位分析
T a b l e 7 5 0 11 n u t ir e n t ife l d
a n a l y s i s b y 1 3 e h a acr et sr
s tan d
50 11 n u t r i t ion
碱蓬
5
.
9勿 u ca
W
星星草 羊草
P
.
et 九 u 泛一 A . hc i 一
其它
o t he
r
加ar
喊蓬
5
.
9勿 “ ca
星星草 羊草
P
.
t e 九 u泛一 A . hc 注一
刀。 ar o n se
其它
Ot h
e r
土壤营养位中心点
C短n t er 画 nt of 如1 0 . 3 3 6 0 . 10 6 一 0 . 1 3 8 一 0 . 4 5 2 1 0 . 3 3 6 0 . 1 0 6 一 0 . 1 3 8 一 0 . 4 5 2
n
ut ir
e n t f i e ld
土壤营养位宽度
b r e a d th of 50 11 n u t ir en t f iel d
土壤营养位体积
V o lu r n e of 50 11 n u t r ien t if
e 】d
0
.
2 4 8 0
.
54 7 0
.
5 8 9 0
.
3 7 2 1 0
.
2 8 7 0
.
64 7 0
.
5 8 1 0
.
4 5 4
0
.
0 4 7 0
.
1 6 7 0
.
1 6 9 0
.
18 2 1 0
.
0 6 9 0
.
2 3 3 0
.
2 3 4 0
.
1 9 7
W 表示以相对地上生物里作为土坡营养位效能的计算结果 ; S 则表示以总和优势度作为土壤营养位效能的计算结果 , 下
表同。 W aer ht e cal cul at ed r e s u lst 厉 elr at ive ~ gr or u n d b i~ 留 ~ ing as iso l n ut ir ~ t if el d
e if ic en cy ; S aer
t
he cal
e u la edt
r es u lst 衍 阳 m m ed do m i~ ce ar t io se 州n g as 501 1 n ut ir ~
t if e ld e if ic en cy
,
ofl ol w ign
t a b le 15 ht e ~
.e
4期 阎秀峰等 :盐碱草地植物种群分布与土壤营养关系的一种分析方法 4 4 3
其它
Othf C
羊草
An eu r olP e id i训 c h in n e se星星草
P u c cj n e ll ia tu n e叨 ora碱蓬
占祝口已勿 g细 u c a
O C
ù
n o
八 U八 URǎ b月ì人 Q山 ..生
的仍 .口一。万 Pu n日即ó军罗一 ;工国
ǎ %à葬啊州裂权婴
2
.
3 54
100
8 O其它
h t Oe r
羊草
An eu r oP e l d i
u脚 c h in en se星星草
P u c c in e l l l a ten翻沪。
碱蓬
夕别口 e a dg l a彬 a
n U CUUǎ b 4 C乙
0一花ó。后 uu nó oP,ulnS
ǎ%à铡称心孕口暗劝
0
土壤营养 ( 13 项指标的第一主分量 )
5 0 11 n u t r一t io n (if r s t P r i n e iP a l e o m Po n e n t o f 1 3 e h a r a e ot r s )
2
.
35 4
表 8
T a b l e s
图 3 以 13 项指标代表土壤营养的土壤营养位分析
F ig
.
3 50 11 n
u t r i e n t if e ld a n a l邓 15 b y 1 3 e h
acr
t e sr s tan d 50 11
n u t ir t ion
以 1 3 项指标代表土壤营养的土壤营养位贾里
o v e r l a P o f 5 0 11 n u t r i e n t if e ld b y 13 e h a r a e t e sr s t a dn 50 11 n
u t r i t i o n
绝对土壤营养位重叠 ^ b so lu t e o v e r一a p of iso 一n u t石en t if e ld
碱蓬 一 星星草 星星草 一 羊草 星星草 一 其它
5
.
9如
~
一 尸 . et n u ifl o ar P . et n “识。 ar 一 A . ch f。 。 se 尸 . ten u泛刀o ar 一 Ot h e r
羊草 一 其它
A
.
ch i n e n , 一 o th er
W 0
.
0 0 8 0
.
0 5 5 0
.
0 0 8 0
.
0 5 1
0
.
0 2 1 0
.
1 0 4 0
.
0 3 5 0
.
0 9 9
相对土壤营养位重叠 R e al t i v e voe lr a p o f 50 1一n u t 6 en t if e记
碱蓬
5
.
9勿 “ ` 口
星星草
P
.
t e o u价 o ar
羊草
A
.
hc i n e n “
其它
Ot h
e r
碱蓬 羊草 其它 星星草 其它 星星草 羊草
5
.
9坛 u ca A . hc i n e n “ o t h e r P . et n u砚脚 ar Ot h e r P . r e , u之刀o ar A . hc i n e n ,
W 0
.
1 7 8 0
.
0 54 0
.
3 3 0 0
.
0 4 7 0
.
3 2 8 0
.
3 0 3 0
.
0 4 4 0
.
2 8 1
5 0
.
2 9 8 0
.
0 88 0
.
44 8 0
.
1 5 1 0
.
4 4 7 0
.
4 2 2 0
.
1 7 9 0
.
5 0 2
44 4植 物 研 究 19卷
参 考 文 献
1
.吴志芬 .赵善伦 , 张学雷 . 黄河三角洲盐生植被与土城盐分的相关性研究 . 植物生态学报 , 19 94 , 18 ( 2) : 1 84 一 1 93
2
. 张毅力 . 浅谈松嫩草地的类型及其应用 . 草业科学 , 19 91 , 8 ( 3) : 40 一 42
3
. 王明耗 . 中国草原的概况及其生产问题 . 中国草原 , 19 85 , ( 4 ) : 1一 10
4
. 李崇皓 . 松嫩平原的植被 . 地理科学 , 1 982 , 2( 2) : 170 一 178
5
. 郑葱莹 . 松嫩平原南部植物群落的分类和排序 . 植物生态与地植物学学报 , 1 9 86 , 10 (3) : 171 一 179
6
. 李建东 . 松嫩平原南部的植被与环境相关性的探讨 . 植物学报 , 19 8 , 30 (4) : 4 20 一 4 29
7
. 王晓燕 . 松嫩平原南部地区盐玻植被的初步研究 . 中国草地 , 19 89 , ( 3) : 32 一 38
8
. 杜晓光 , 郑慧莹 , 刘存德 . 松嫩平原主要盐碱植物群落生物生态学机制的初步研究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4 , 1 8( l ) : 41 一
4 9
9
. 张为政 . 松嫩平原羊草草地植被退化与土壤盐演化的关系 . 植物生态学报 , 1 9 94 , 1 8 ( 1 )50 一 5
10
. 郑慧莹 . 李建东 . 松嫩平原盐碱植物群落形成过程的探讨 . 植物生态学报 , 1 9 95 , 1 9 ( 1 ) : 1一 12
1 1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城研究所 . 土城理化分析 .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 78
12
. 王刚 , 赵松岭 , 张鹅云 , 陈庆诚 . 关于生态位定义的探讨及生态位重盛计测公式改进的研究 . 生态学报 , 198 4 , 4( 2) :
1 19 一 1 2 7
13
. 王刚 . 植物群落中生态位重登的计测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 19 84 , 8 ( 4) : 329 一 334
14
. 王刚 , 杜国祯 . 粉鼠土丘植被演替过程中的种的生态位分析 . 生态学杂志 . 19 90 . 9 ( 1 ) : 1一 6
巧 . 尚玉昌 . 现代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 . 生态学进展 , 1 98 , 5( 2) : 7 一 84
1 6
. 杨效文 , 马继盛 . 生态位有关术语的定义及计算公式述评 . 生态学杂志 , 19 92 , 1 1 (2) : 4 一 4 9
17
. 黄英姿 . 生态位理论研究中的数学方法 . 应用生态学报 , 1 9 94 . 5( 3) : 3 31 一 337
1 8
. 沼 田真 (姜恕等译 ) . 草地调查法手册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 9 8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