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BU I
」
LE N T I OF BOT人N C IL ERA S I亡 R A C H
第 31卷 , 第 3 期
V o l
.
1 3 N o
.
3
19 9 3年
J
毯 t v -
7 月
1 9 牙3
海南岛南部甘什岭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邢福武 李泽贤 吴德邻
A P RE L IM INA RY S T U O Y O N T 洲E F LO RA O F
G AN SH ! L IN G
,
SO U T H 妇A IN AN
X i n g F u
一 w u L i Z e
一 x i a n W
u D e
一
l i n
〔摘 要 〕 甘什岭地处海南岛南部 , 是我国最内 端的一个森林保护 区 , 自
然地理条件优越 ; 植被主要以 龙脑香科的无冀坡垒 H Po ea , el 1uc l。 at 和青梅
V at i ac m a) 馆 a : ha Po i 为建群种组成的热带雨林 , 还有各类灌丛草坡 等 , 本 区
植物区 系较为丰富 , 根据作者 1 9 8 6至 1 9 8 9年间的调资采集 , 计有野生维管束植
物 17 1 科 , 6 79 属 , 1 1 4 4种 ; 植物 区 系组成主要 以热带成分 占绝对优 势 , 同时
拥 有东南亚热 带雨林 中的特征种类 ; 与邻近地区 的值物 区 系比较 , 其 中与中南
半岛和爪哇植物 区 系的关 系最为密切 , 菲律宾次之 , 与黑石 项植物区 系的关系
较 为疏远 。
甘什岭植物区 系是海南植物 区 系的一个缩影 , 门时对于认 识中国南部和 西
南部的热带雨林区 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海南岛南部 ; 甘什岭 ; 植物区 系
一 、 自 然 概 况
甘什岭自然保护区地处海南岛南部 , 位于 北 纬 1 8 “ 2 1`一 1 8 0 2 6` , 东 经 10 9 “ 34 ` 一
1 09
“
42
` , 北与保亭县 交界 , 南抵北山岭北坡 , ’东以海南东线干线公路为界 , `西至 中 线
干线公路 , 面积达 5 万亩 , 境内最高峰里壮岭 3 47 m 。 地势自南向北依次升高 , 由大 小
十几座丘峰形成一开 口向南的弯弓形地貌 。 本区除具有热带气候的一般特点外 , ’还有明
显的小地形气候特点 。 本区与西北面的山地一道截留了冬季南侵的寒流 , 使得南北坡气
候差异很大 。 在气候区划上 , 此线以南属半干旱 、 无冷害气候区 ; 此线以北属半 湿 润 、
本文作者单位 : 广州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 S o u th C h in a I n : t i t u t e o f B o t a n y , A e a d e 皿 ia S in i e a ,
心 u a o g z h o t 5 10 6 50 ) 。
参加野外考察工作 的还有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黄成就 、 胡启明两位教授 , 三亚 市林业局昊立煌 、 苏进 明
和甘什岭 自然保护站符多荣 、 容 昌排 、 高义 良等 同志 。
本文为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
; 。 9 1年 7 ) 1 收到本 文 。
植 _物 研 究 1 3卷
轻冷害气候区 ` )。 同时 , 南面又承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干热风的暖流 , 故气候较之甘什岭
以北的保亭县温暖 。 根据海南气象局资料 , ) , 本区年平均气温 2 4 . 5℃ , 最冷月平均气温
在 19 ℃以上 , 太阳辐射年总量 13 4 k 。 al / 。 m “ , 平均年积温 9 2 5 4 . 5℃ , 平均年 日 照 时 数
24 90
.
h4
, 年降雨量约 1 20 0m m , 是海南雨量较少的地区之一 。
根据地史资料 〔, ” 〕` ) , 古生代的加里东期产生了九所— 陵水断裂带 , 伴 随着东西向的断裂和褶皱 , 奠定了本区地貌发育的基础 ; 中泥盆纪至早二迭纪本区进人了地台构
造阶段 , 这阶段地层相对稳定 , 沉积了石炭纪至二迭纪的海相交互地层 , 属海浸 阶 段 ;
晚二迭纪产生海退 , 地层主要由砂页岩和杂色复矿碎屑岩组成 ; 中生代的晚三迭纪进人
地洼阶段 , 沉积建造以陆相碎屑建造为主 ; 白奎纪的燕 山运动 , 结束了断陷湖盆 堆 积 ,
红层湖盆堆积区上升 , 形成了本区弯弓形的丘陵地貌 。 组成本区的土壤主要以中生代花.
岗岩发育而成的红壤为主 , 土层较薄 , 粗砂较多 , p H 6 . 3 。
由于本地境内地形复杂 , 气候特殊 , 使得本区具有复杂多样的热带区系成分 。
二 、 植 被 概 况
根据 2 5 0 0 m Z 样方资料统计〔 6〕 2 ) , 共有种子植物 2 0 5 种 , 隶属 1 4 9 属 , 7 1科 ; 其中
乔木 A 层 16 种 , B 层 60 种 , C 层 72 种 ; 灌木层 35 种 ; 草本层 2 种 。 本区由于海拔不 -
高 , 垂直分布不明显 , 植被主要以无翼坡垒林为主 , 另有海南拷 C as al ” Po “ l’s al i ” “ ” “ ” -
: si 林及各种灌丛 、 草坡等 。
无翼坡垒林的结构主要有乔木三层 , 灌木 、 草本各一层 。 乔木 A 层主要 由 无 翼 坡
垒 、 青皮 、 白榄 C a : 。 : i : m a l乙: m 、 、长柄琼楠 B e i l s i动 m i e d i a 10 : g i p e : i o l a : a 、 大花第伦桃 -
D tl en i
。 , u7’ 乙i: 。 t。 、 蝴蝶树 T 。 : : 沁 it 。 p。 : , iof l i。 等组成 ;乔木 B 层主要有细子龙A m “ “ -
i o d e , Zd
, 二 , 2 c h i n e , , s e 、 硬核 S c l e : o P万, u m 留 a l l i c h i a : u m 、 枝花李脱 L i n o c i e : a : a m i f l o : a 、 -
白背算盘子 G l o c入id i o n 留 : i g h t i i 等 ; 乔木 C 层主要有白茶树 K o i l o d` a s 而a i n a n e n s e 、 阿
芳 A lp几o n s e a m o n o g百: a 、 粗毛野桐 M 。 l l o t u s h o o k e : i。 n u : 、 琼南 柿 D i o s p红: 0 5 h o留 11 等 ; :
灌木层主要有三角瓣花 乃· si m 。 ot m e , l’s et : 。 nd : 。 、 九节 Ps yc 舫 1t 坛 : 幼 : 。 、 钟曹粗叶木
L a s i a n艺无: 5 0乙11口u艺n e : : 15 、 皂帽花 D a s夕m a s c h a l o n t , i c h o P h o , u m 、 裂瓣奥 里木 O u : a i e二
10乙o P e t a l a 、 刺轴棕 L i c u a l a s P i n o s a 等 ; 草本层主要 有海南假砂仁 A m o祝 u m c h i n e n s e 、
草豆范 A lp i n i a k a 一s u m a d a i 、 海南复叶耳蔽 A , a c h: i o d e s h a i n a n e n s i s 、 阔叶沿阶 草 O P一
h i o P o g o , 2 P l a t岁Ph方l l u s 等 ; 层间植物以木质藤本为主 , 主 要 一有 钩 枝 藤 A n c i s 一: o c l a d “ 、
班e c z o : i : s 、 光叶紫玉盘 U 公 a : 艺a b o n i a n a 、 牛栓藤 C o n n a : u s P a , Z i c u l a z u s 等 。
海南拷林的乔木 A 层主要由海 南 拷 、 黄 祀 E ng el 丙ar dt 坛 比叼: ol Pe l’s 、 海 南蒲桃
S 刀z , 9 1: `m c u二 i n i等组成 ; 乔木 B层主要有玫瑰木 R h o d am n i a d u m e t o l u m 、 粘 木 I x o n 一
a n t人e s c丙i n e n s i s 等 ; 乔木 C 层主要有海南合欢 A I今i: : i a a t to p` u e n s i s 、 毛银柴 A P o : O S a ,
,
1 05
。 等 ; 灌木层种类较少 , 多耐旱的种类 , 如坡柳 D od on e 。 , l’s ` os 。 和黑咀蒲桃 S y : -
万9 12, m 西u l l o c无1 1等 ; 草本层主要 有线叶珍珠茅 S c l e : i。 l i t h o s p e r m 。 v a r . l i n e a r i s 等 ;
有刺灌丛多出现在草坡边缘 , 主要 由露兜霸 p 。 : d。 : us t。 ` t。 , i u : 、 酒饼霸A t。 al 川沁 乙ux 一
l ) 海南行政公署 海南农业区 划委员会 , 1 9 81 : 海南农业区 划报告集 。
2 ) 黄成就 、 邢福武 . 1 9 8 9 : 海南龙脑香科植被调查 ( 未刊 ) . 华南植物研究所分类宝 。
3期 邢福武等 : 海南岛南部甘什岭植物区系均初步研究
if o l艺。 、 刺篱木 尸 la eo Z` , , 艺a 艺, Zd i c a 、 刺桑 T a 丫 o t , · o P h i s i l i c i厂o l i u s 等组成。 草坡荒地分
布较广 , 主要由白茅 I爪P e , a , a e刀 l i n d, i c a v a r . , n a夕。 : 、 管 T h e m e d a , i l l o s a 等阳性耐
旱草本组成 。
三 、 区 系 分 析
据作者在 19 8 6一 1 9 8 9年间的调查采集 , 计有野生维管束植物 1 14 4 种 (包括变种 )
属于 17 1 科 , 67 9 属 , 各类组成和性状统计见表 1 。
表 1 甘什岭植物区系的组成及性状统计
T a b l e 1 C o n s t i t “ e n t s a n d H a b i t s o f t h e F lo r a 、 5 o f G a n s h i l i n g
隶
计 】 性 状 统 计组 成 统 示
C o n s t i t u e n t s H a b i t s
木本 T r e e s 草本 H e r b s
种 数
N o
.
o f
占百分数
% i n t o
-
t a l s P e
-
C l e s
藤木
种 数
N o
.
o f
S P e C l e S
V 1 n e s
占百分数
% i
n t o
-
t a l s P e
-
.
一夕ōō0r.二一七”吓汀、O
g e n
-
e f a S P e C l e S
败类植物
P t e
r i d o P h y t e s
裸子植物
G 丁m n o s P e r m s
被子植物
A n g i o s P e r 即 s
合 计
T o t a l
7
.
3 4 0
.
7 9
0
.
2 6 0
.
0 9
1叮4 7 4 7 . 0 3 2 7 . 8 8 1 9 0 ` 1 6 . 6 1
口刃丽…万…蕊…一月雨 2 0 0 1 1 7 . 4 81
1
. 科的分析
植物区系统计研究可以以科为基础 , 因为通过科的统计分析可以认识该 区系的一般
性质和特征 “ ) 。
甘什岭具有维管束植物 1 71 科 , 根据各科所含种数的多少可划分为大科 、 较 大 科 、
中型科 、 少型科和单种科 。 据统计 , 含有 1 种的科有 3 4个 , 占总科数的 19 . 8 % , 其中
有典型的热带科如猪笼草科 、 钩枝藤科 、 番杏科等 ; 同时也有一些分布中心在温带的科
如桔梗科 、 械树科等 , 它们在本区系中以单种出现 , 说明温带植物区系对本区仍有微弱
的影响 ; 本区系中 , 含 2 一 9 种的少型科计有 106 个 , 占总科数的 61 . ” % ; 含 10 一 20
种的中型科有 19 个 , 占总科数的 1 1 . 1 1% ; 含 21 一 50 和的较大科有 9 个 , 占总科数的
5
.
26 % ; 含 50 种以 .上的大科有 3 个 , 它们是大戟科 、 茜草科和禾本 科 , 占 总 科 数 的
3 ) 吴 征锰 . 主9 8 4 : 植物 区 系地理学教学大纲 ( 上 、 下册 ) , 云 南植物学会编印 .
植 物 研 究 1 3卷
1
.
75%石` 从这些科所含属和种的统计看 , 占总种数为 8 1 . 87 % 的单种科和少型科仅 占总
属数的 牡 . 82 % , 总种数的 3 6 . 5 4 % ; 而占总科数仅为 王8 . 1 2% 的中型科 、 较大科 和 大
科却占总属数的 58 . 18 % 、 总种数的 6 3 . 4 6 ;百。 可见本区系的优势科是很明显的 。
从甘什岭区系含 10 种以上的主要科 占世界 、 中国 、 海南区系种数的比例中也可以看
出 (见表 2 ) , 含种数较多的科如番荔枝科 、 樟科 、 桃金娘 、 梧桐科 、 大戟科 、 紫 金 牛
科 、 桑科 、 芸香科 、 棘科 、 无患子科 、 茜草科 、 姜科 、 棕搁科等不仅在世界区系中占有
较大比重 , 耳在中国和海南植物区系中也 占有很大比重 。 它们大多数是甘什岭热带雨林
中起建群作用的科 。 根据 2 0。。m “ 的样方调查〔 6 〕, 大戟 科 的 重 要 值 为 39 . 94 , 樟 科
1 2
.
0 2
, 茜草科 2 0 . 3 4 , 梧桐科 9 . 6 5 , 桃金娘科 8 . 7 3 , 无患子科 7 . 6 5 , 其他 如 番 荔 枝
科 、 芸香科 、 桑科等科的重要值也较大 。 因此 , 可以认为这些科就是本区系的优 势 科 。
再从这 些科的主要分布区可以看出 , 上面提及的优势科是以热带分布为主的科 , 说明本
区系成分主要以热带分布为主 。
必须强调指 出 , 本区系中的一些科虽属种数较少 , 但在群落中却十分常见 , 有些甚
至 是群落中的建群种之一 。 如龙脑香科 、 柿树科 、 山竹子科 、 金莲木科 、 第伦桃科 、 粘
木科 、 橄榄科和牛栓藤科等 。 其中龙脑香科是东南亚雨林中的重要代表科之一 , 同时也
是本区系中 占绝对优势的科 。 它在 Z 0 0 0m ” 的样地中重要值为 1 3 5 . 2 〔 6 〕。 显然这些科也
是本区系的重要成员 。
2
. 属的分析
由于种的概念不同 , 种数往往不是完全可 ·以比较的 “ ) 。 对植物区系统 计 的 目 的 来
说 , 最好利用属 , 因为属这一较高级的分类单位能较好地彼此划清界限 , 而它们的差异
特点是历史较古老和稳定的〔 9 〕。
吴征锐教授对我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作了对比研究 , 把我国种子植物约 3 1 1 6属划
分为 15 个类型和 3 1个变型 〔 2 〕。 本文根据他编著的 《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 区类型·专辑 》
将分布于甘什岭 自然保护区中的 6 17 属种子植物划分为 13 个分布区型和 8 个变型 (见表
3 )
。
从表 3 可以看出 , 各项有关热带的属 (第 2 至第 7 项及第 13 项中的热带 成 分 ) 有
5 5 7 个 , 占总属数 (除去世界分布属 ) 的 9 4 . 8 9% ; 与温带有关的属 (第 8 一 10 和第 12
项 ) 有 29 个 , 仅 占总属数的 4 . 94 % 。 可见本区系的热带成分 占了绝对优势 , 而温带成
分对本区的影响是很微弱的 。 下面试对各项成分作一简要分析 。
世界分布的属在本区系中有 30 个 , 这些属除槐属 S Po h。 : a 、 悬钩子属 R的璐 和茄属
S ol
a n u m 外 , 其余的属均为草本或半灌木 , 它们在本区系中的分布十分普遍 。 从这 些属
中很难看出本区系的特点 “ ) , 所以在表 3 中的统计和后文提及与邻近地区比较中扣 除计
算 。
在本区系中 , 属于泛热带分布区类型及其变型的属共有 1 78 个 , 占总属数的 30 . 3 2% 。
其中许多属在本区系中占居重要地位 。 如在乔木层中起重要作用的属 有琼 楠 `属 B o il : -
动m i de 2’a , 厚壳桂属 C烤Pt oc 。 如 , 嘉赐树属 C as ea : l’a , 天料木属 H o m al i u m , 苹婆属
S t e c u l i a
, 巴豆属 C : o to n , 算盘子属 G l o c h i d i o n , 乌柏属 S a p i u m , 灰木属 S 万m p l o c o s ,
山黄皮属 R a n d i a ; 灌木层有核果木属 D r夕户e z e s , 紫珠属 C 。 z l i c a r夕; , 粗叶木属 L a s i a , : z -
3姆 _! 邢福武等 : 海南岛南部甘什岭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2 31
表 2
Ta l beZ
甘什岭含 D 1种以上的主要科
朋 aj o r F a m i lis w i tM ho r e Tha n· 10 SPe eis ei nGa s ni h li ng
种fI系%长c n区的c ts e川山令区系 占世界区系种 {,乌中国区系种 }占海南
科 名
F a 几 1 1 i e s
N o
.
o f g e n
-
e r a a n d s P e e
-
i e s i n G a n s
-
h i l i n g
属 ( g e n . ) :种 ( 5 p . )
总数的%
;石i n t o t a l
s P e e i e
s o f
w o r l d
总数的 %
% i
石 t o t a l
s P e e i e s o f
C ]1 i n a
总数
% i n
s P e e i
主要分布区
D i s t r i b u
-
H a i n a n
t i o n
a r C a S
8
八曰Qé。Oc`9。J内J工k心2一了叮`4J[一匕a,2嫂7片了n`dn乙n1工户Q口éd`叮了,上eùU户廿00JqJ,ùOUōhó
. .
、…Q。八匕今口d占二OU工óJ,二]O山ù。几山nd19八口曰凸尸Jó日1工1土n乙,ú,自曰IQ口孟1占1土,10
.
9 0 C o s
.
C o s
.
T
.
5
.
C o s
.
C o s
.
T
.
5
.
T
.
5
.
T
.
5
.
C o s
.
C o s
.
T
.
T
T
.
5
.
T
.
T
.
T m
.
T
.
5
.
T
.
5
.
T
.
T m
.
C o s
.
T
.
5
.
T
.
T m
.
’
r
.
5
.
T
.
5
.
C o s
.
T
.
5
.
T m
.
5
.
T
.
5
.
T
.
T m
.
T
.
T
.
5
.
T
.
T m
.
T
.
T m
.
刊786521043妈9加.345:.26.8eo9170.,4l38190峨
,ó八曰OJ口J改ùjC切néQUCnùnJ11ìLJ工匕口八g曰7.UnnJ。O,土n舀r`八目1上厅尸了ù11ū门OA`
.…. J0nó1八lj021IUC.1仆内Ul
九Unn户D月侄一勺J任八七月q`ù
;…
ù日ù1上今曰01
穿
ó日ù八勺QóOd八曰八目二口甲J月任d
.…02八Ul口
7260打35加8咒194刊n扔no产o。。刁,上24八曰ù甘871飞上J任5自八089d-6S0Q。54乃J月性,én乙月土一.1ō e勺犷0乙上,土,土工l曰.L,大 戟 科 E u P h o r b i a 。 e a e
禾 木 科 P o a e e a e
茜 草 科 R u b i a e e a e
蝶形花科 P a p i l i o n a e e a e
莎 草 科 C y p e r a e e a e
桑 科 M o r a e e a e
番荔枝科 人 n n o n a 。 e a e
株 科 L a u r a c e a e
菊 科 C o m p o s i t a 。
兰 科 O r e l、 i d o e e a e
桃企娘科 M y r t a c e a e
马靶i草科 V 。 r b e n a 。 e a C
’ 梧 桐 科 S t e r c u l i a c e a e
芸 香 科 R u t a e e a e
无患子科 ’ S a P i n d a C e a e
夹竹桃科 A p o c y n a c e a 。
旋花科 C o n v o l v o l a e e a 。
唇 形 科 L a b i a t a e
姜 科 Z i n g i b e r a c e a e
锦 葵 科 M a l v a e e a e
苏木科 C a e s a l p i n i a c e a e
紫金牛科 M y r s i n a e e a e
7J (龙 `胃,科 P o l了 p o d i a e e a e
含羞草科 M i m o s a e e a 。
壳 斗 科 F a g a c e a e
棕 搁 科 P a lm a e e a e
木 犀 科 O l e a e e a e
萝篇科 A s 。 l e p i a d a c 。 a 。
辣 科 M e l i a c e a e
葡 爷j 科 V 1 t a e e a e
茄 科 S o l a n a e e a e
1
.
4 0
0
.
5 2
2 0
.
6 3
4
.
6 6
1 8
.
0 6
6
.
8 1
4
.
9 0
8
.
6 4
9
.
1 7
9
.
3 5
1 8
带 T— 热带分布 t r o p i e a l , S— 亚热带分布 s u b t r叩 ie a l , T m— 温带分布 t e m P e r a t e . C o s— 世界广布e o s , u ` , p o l l t a n
2 2 3植 物 研 究 1 3卷
表 3
Ta l b e 3
甘什岭种子植物属 、 种的分布区类型
T heiD str i bu ti n oPa t t r n e s of SPer m a t oPy hti e Gen er a na d
P Se ei e s of Gan s hi li n g
分 布 区
Di str i bu ti n o
类
Pa t t r n e s
· 砂赓洲霜.到】 g” n er a }g” n “ r a }sp ec ` “ s!占总种数%% i n t ot a l s Pe ei e s
1
. 世界分布 C osm op oli t an
2
. 泛热带分布 Pna tr op l e
a
. 热带亚洲 、 大洋洲和南美洲 ( 墨西哥 )间断
Tr oP
.
A si a, A u s t r
.
& 5
.
A m e r
.
( o r
M e x i e o ) d i s j
仁 n e t e d
b
. 热带亚洲 、 非洲和南美洲间断 T r o p . A s i a ,
A f r
.
& 5
.
A m e r
.
d i s j
u n e t e d
3
. 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 T r o p . A s ai & T r o p .
A m e r
.
d i s j
u n e t e d
4
. 旧世界热带分布 O l d W o r l d T r o p i c s
3 0
1 6 7
2 2
5 8 ( 67 ) 6
.
5 1 母
4 2
7 7
2 6 4 0
.
3 9
7 5 3 4
3
.
3 0
a
. 热带亚洲 、 非洲和大洋洲间断 T r o p . A s i a ,
T r o p
.
A f r & A u s t
r
.
d i s j
u n e t e d
4
5
. 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
T r o P
.
A s i a & T r o P
.
A u s t r
.
6
. 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
7 4 6 1 氏 9 3
T r o P飞A s i a t o T r o P . A f r . 4 6 7
.
8 4 2 2 2
.
1 4
a
. 华南 、 西南至印度和热带非洲间断
5
.
, S w
.
C h i n a t o I n d i a & T
r o P
.
A f r
.
d 1 s j u n
e t e d
0
.
1 7
1 3 8 2 3
.
5 1 3 6 4 ( 5 6 9 ) 5 5
.
3 0
7
. 热带亚洲分布 T r o p . A si a
a
. 爪哇 、 喜马拉雅和华南 、 西南星散 J a v a , `
H 1m a l a y a t o 5
.
, SW
.
C h i n a d i f f u s e d
b
. 热带印度至华南 T r p . I n d i a t o 5 . C h i n a
c
. 越南 (或中南半岛 ) 至华南 (或西南 )
V 1 e t n a m ( o r I n d o
一
C h i n e s e P e n i n s u l a ) t o
5
.
C h i n a ( o r SW
.
C h i n a )
5
. 北温带分布 N o r t h T e m p e r a t “
5 0
.
8 5
3 0
.
5 1
5 4
4 0
.
6 8
1 5 1
节
a
. 环极分布 C i r e u m p o l a r
1 1
1
1
.
8 8
0
.
1 7
2 0
.
1 9
8 1
.
3 6
0
。
1 7
0
.
1 7
3 0
.
2 9,土土
9
. 东亚和北美间断
E
.
A s i a & N
.
A m e r
.
d i s j
u n e t e d
1 0
.
1日世界温带分布 0 1d W o r ld T e m p e r a t e
1 1
. 地中海至温带 、 热带亚洲 、 大洋洲和南美洲间断
M e d i t e r r a n
e a T e m P一 T r o P . A s i a , A u s t r &
5
.
A m e
r
.
d i s j
u n e t e d
1 2
. 东亚分布 E . A si a
1 5
. 中国特有分布 E n d e m i e t o C li i n a
合 计 T o t a l 6 1 7
1
.
3 6
0
.
5 1
1 0 0
.
0 0
6
2 6 1
1 0 5 1
0
.
5 8
2 5
.
3 7
1 0 0
.
0 0
一KùnJ
. 不包括世界分布的属和 种 E x e l . t h e g e n e r a a n d s p e e ie s o f e o s斑 o p o l i t a n .
3期 邢福武等 : 海南岛南部甘什岭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丙“ , 九节属 Ps 纵 ho 戚 。 和紫金牛属 A dr l’s t’a 等 ; 草本层主要有耳草 属 H de 如 115 , 药荔
薯属 T a o ca 等 ; 这一类型的藤本植物也十分丰富 , 主要有买麻藤属 G ne ut m , 糙 果 藤 属
C o p p a , 15
, 锡叶藤属 T e z r a e e r a , 桔藤子属 E : t a d 。 , 金合欢属 A c a e i a , 羊蹄甲 属 B a u h -
如 l’a , 蔺葵属 S m l’ xa , 牛栓藤属 C on 嗯 : 二 , 薯预属 D l’o : oc : 二 等等 。 本类型中 具 有 反
映雨林特征的属如赛金莲木属 O批 。 t ea 和具有茎花现象的 榕 属 F i o us , 柿 属 D l’o s P岁: os
等 。 这些属在本区系中的出现 , 加强了雨林植物区系的性质 。
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的属在本系中共有 26 属 , 除木姜子 Li t: ea , 楠属 尸h。 -
时。 参与共建雨林外 , 其余各属在雨林中仅起伴生作用 。
旧世界热带分布类型及其变型在本区系中共有 79 属 :, 它们多半是雨林中的重要组成
分子 。 如暗罗属 尸。 l y 。 12人i。 , 紫玉盘属 U , 。 ; i。 , 刺格属 S c o l o p i a , 蒲桃属 S , z , 9 1“ m , 谷
木属 M e m ec 盯on , 竹节树属 C二 al l’ a , 野桐属 M al ol ut : , 橄榄属 C翻 a’I · 2’u m , 鱼 骨 木 属
C a nt h i u m
, 合欢属 A 肠f二 l’a , 见血封喉属 A nl 坛 : l’s , 铁青树属 Ol a x , 瓜馥木属 F t’s : si t i g -
明。 等等 。 但这一类型的属所 占的比例较小 , 重要性显然不如泛热带和热带亚洲类型 。
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 、 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类型及其变型也具有重要 的属 , 这两
类型的属共有 1 2 1 个 。 前者如黄叶树属 X 。 : t h o Ph万l l u m , 玫瑰木属 R h o d a ” 2: i a , 降 真 香
属 A ` 字on , `从 a , 米仔兰属 A g al l’a , 滇赤才属 A p人na ai , 丁公藤属 E , , 。 i b“ 等 ; 后者主要
有鹰爪花属 A : ta乙。 一; , s , 山竹子属 G a : c i n i a , 土密树属 . B , ,艺d e l i a , 单叶豆属 E l l iP a n th : ` s
等等 。 这两项中具有反映我国南部热带雨林特征的属有第伦桃属 D il l en ai , 蝴 蝶 树 属
T a : , i e t i a
, 金莲木属 O c h n a , 钩枝藤属 A n e了s t r o c l a d u s , 油楠 属 5 1 , Zd o , a , 紫 荆 木 属
对口hd uc a 等等 , 它们在本区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 同时 , 属于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间断
分布的猪笼草属 N Pe ne }tl es 在本区系中的出现 , 更加强了本区系的热带性 。
本区系中的热带亚洲类型及其变型共有 1 50 个属 , 占区系属总数的 2 5 . 5 5 % , 所 占
的比例仅次于泛热带而位居第二 , 但它们在雨林中所起的作用却是任何一个分布区型都
无法比拟的 。 在群落中 , 它们是乔木层至草本层及藤本的主要成员 。 如阿芳 属 A IP h o n -
s e 。 , 哥纳香属 G o : i o t h a l a m : s , 润楠属 M a c h i l u s , 沉香属 A q u i l a : i a , 大 风 子 属 H 万d -
On 。二如: , 茶属 C a m el l’ 。 , 桐树属 S 。乃2’m 。 , 坡垒属 H Po ea , 青梅属 V 。 ti ca , 布渣叶属
M i c , o c o s
, 翅子树属 P t e r o s p e : m : m , 梭罗树属 R e e , e s i` : , 粘木属 I x e , a n rh e s , 银柴属
月乡。 , o s a , 木奶果属 刀a c c a : ` : e a , 重阳木属 刀 i s c人。厂f i。 , 黄桐属 刀 n己o s p e ,二 u m , 白茶树 属
K o i l o d e p a s
, 龙胆木属 R i c h e汀 e l l a , 三宝木属 T : i g n o s t e , n o n , 白颜树属 G i , · o n : i e : a , 刺
桑属 T a x o t r o P入15 , 琼榄属 G o n o c a 烤: m , 硬核属 S e l e r Po 之l r : `m , 山谏属 A P丙a n a m i x i s , 细
子龙属 A m e : i o d e n d: o : , 蕊木属 K o p s i a , 三角瓣花属 P :, i s m a t o n e , · 15 , 染木属 S o p; o s a ,
黄藤属 D a e , n o n o , 一 o p s , 轴搁属 L i。 : `a l a , 钩叶藤属 P l e c t o 、: o m i a , 藤竹属 D i n o c h l o a 等等 。
其中的阿芳属 、 坡垒属 、 青梅属 、 银柴属 、 白茶树属 、 龙胆木属和轴桐属 , 常常形成局
部的优势 , 成为群落中的重要代表植物之一 。 从 20 个 10 x 10 m 的样方立木情况也 可以
看出〔 6 〕, 群落中重要值最大的 4 个代表植物即无翼坡垒 、 青梅 、 白茶树和云南大 沙 叶
妊Po 。 : 。 妙 : 撇时ns si 就是属于这一类分布区型的重要代表 。 可见此类型在本区系中 的
重要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
本区系的温带成分极为贫泛 , 各类温带成分共有个 29 属 , 仅 占总属数的 4 . 94 % 。 主
植 物 研 究 1 3瞥
要是北温带分布的属 ( 1 1个 ), 代表属有桑属 』f o , u s , 卫矛属 E z` o , :夕, , : u s , 械属 A c e , · , 紫
苑属 A : l er , 葛蒲属 A 。。卿: , 玉凤花属 H ba “ aIl : ai , 野古草属 A : : nd i: “ 1 。 , 稗属 刀: 1 “ -
oc 脚oa , 画眉草属 E : a g : 05 15 等 。 其次为东亚分布的属和东亚— 北美洲厅间断分布为属 , 前者包括野木爪属 S t`二 ol 7i] a , 称猴桃属 A以 i瓜 di a , 批把属 E , i的 。 , : 脚 , 吊石筐苔
属 L脚 l’o ” Ot “ , 蜘蛛抱蛋属 A : 加丙: t : a , 沿阶草属 O Pl i Po o g 。 ” 等 。 这 些属每属只含一 个
种 , 且在群落中较少见 。 后者除枫香属 Li 哎城 da , nb 。 : , 拷属 C as to Ol Ps si 和河属 Li It/ Oc 价 -
灿 : 在本区系中起一定的作用外 , 其余各属如皂荚属 Gl de it : ai , 蛇葡 萄 属 山冲 “ ol 邻 i : ,
木犀属 。 : 二创 Z t入u : 等仅见零星分布 。 其他温带分布的属如益母草属 Le on rl 。 : (旧世界温
带分布 ) 仅见于本区的边缘地带 。 而且 , _匕面提到的温带成分实质上大多数是热带 一亚热带高山至温带分布的 , 其代表性的种类都是一些习见于热带至亚热带的温带区系衍
生种 , 它们在本区系中所起的作用和所 占的比例与热带成分相比都是微不足道为 。
古地中海成分只有木犀榄属 0 1劲 , 它在本区系中十分常见 ; 中国特有属在本区系中
仅有 3 属 , 即多核果属 P 夕: ne oc o p。 , 安诺兰属 A : ol a 和海南极属 H 。 i切 : 艺。 , 这些属邻
是热带分布的属 , 它们在本区系中的分布显得十分分散 。
3
. 种类结构分析
地史资料表明临 〕, 大约在一亿八千年前 , 由北部的劳亚古陆和南部的冈瓦纳 古 陆
组成的联 合古陆开始解体 , 劳亚古陆后来分成欧亚和北美板块 , 而冈瓦纳古陆则分裂为
非洲 、 南美 、 印度 、 大洋洲和南极洲等板块 。 如果认为被子植物在中生代初 期 就 已 出
现 , 则各大洲植物区系的联系是必然的 。 ’这在上述各地与甘什岭共有种中亦可反映出来
(见表 3 ) 。 在各大洲的关系中 , 一甘什岭植物区系表现出与大洋洲共有种 占5 . 93 %的关系
较之与热带非洲 2 . 14 % 、 旧世界热带 3 . 3。夕石及热带美洲 0 . 39 % 的关系更为密切 。 这 种
情况可能与大洋洲板块在第三纪迅速向北迁移接近欧亚板块南部时 , 能把大洋洲板块的
植物渗透到我国华南地区有关 。 因此甘什岭与大洋洲有许多共通的种是必然的 。 如海南
蒲桃 , 竹节树 C a , ,a 适il a b掀动汾 at 和火筒树 L e a l’n dl’ ca 等 , 正是这种联系的例证 。
从表 3 的统计可以看出 , 热带亚洲及中国特有分布为甘什岭种类结构的主休 , 前者
占 54 . 14 % , 后者占 2 4 . 8 3 % 。 它们几乎包括了甘什岭所有的优势种和建群种 。 如 无翼
坡垒 、 青皮 、 细子龙等 。 同时 , 还可以看出 , 越南至华南变型约为热带印度至华南变型
的 3 倍 。 这种情况显然与 印度板块至第三纪时才从 冈瓦纳古陆 中分割出来 , 而越南则自
古以来就与华南地台连成一片有关 。
本 区系的温带成分所占的比例十分小 。 其中东亚分布种的比例为 0 . 5 7% , 如 麻 栋
口“ “ , ,c u s a c u t i s s i用 a , 山白菊 A s t e , a g e : 。 t o艺d e 等 ; 旧世界温带分布种的比例为 。。 2 9% ,
如蛇葡 萄 A m Pe lPo : i : : i : 艺ca v ar . h a : ` ei 等 ; 北温带分布的种占 0 . 19 % , 如长 刺 酸模
R脚 ne x 川山 it im衍 等 。 这些温带分布的种多为草本 , 它们在森林群落中所起 的 作 用 极
小 。
根据 2 5 0 0 m Z 样地中出现的 2 05 种植物约分布区 , 按每种植物为生态型 , 其中层间
植物据其在林内所处的空间 , 置于相应的层次 。 结果表明 (表 4 ) , 只有热带亚 洲 、 . 中
国特有和热带亚洲— 热带大洋洲成分贯穿乔木 A 、 B 、 C 层及灌木和草本层 , 而其他成分仅起伴生作用 , 有些成分 如温带成分和热带亚洲— 热带美洲间断成分在本样地中
3期 邢福武等 : 海南岛南部甘汁岭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2 3 5
未见出现 。 由此可见 , 甘什岭热带雨林的垂直结构以热带亚洲及中国特有成分 占绝对优
势 , 乔木各层尤为明显 , 而中国特有成分的多数种类均在热带亚洲的范围之 内 。 这进 一
步说明热带亚洲成分是甘什岭雨林结构的主体 , 从而显示出甘什岭雨林的热带性及与热
带亚洲各地雨林的渊源关系 。
表 4
T a b】e 4
甘什 岭植物区系成分在垂直结构中的配置
T h e D i s p o s i t i o n i n V e r t ie a i S t r u e t u 一e o f F lo r i s t i e
E l e m e n t s i n G a n 3 h i li n g
一丁~瑞’… d’ `诬’一“ ~ ’ 一门 ’~ “一{一 ’ . ” 1一~ `一 ’{~ . ’一 ~ {` ” ` ’一…” . ~ 一万一 “ ” -
D ` s ` r `b u t `Q n ” a ` e r , ` s { 1 , 2 {
“
{
4
}
5
}
“ ` … 7 { 7 b
( a f ` e r ` a b l e 3 ) { } { } j l j {
合计
8
2 1
3 4
1 1
3
q`2曰
2 0 5
1 0 0%
八匕厅了Qd. 1上5
2
.
4 4
州19 1训侧A …一 ……… }` !层 次 竺 … { { … …” …七 { …1 … { { 1 {
L a 丁了 e r s D … …` } …“ }` {一 : _ - 一一一一一 ~兰一一 {生!兰 {一…生一 {兰…兰一卞户 数 }1 14 } 0 { 4 }1 0 { 2
N o
.
o r
_冬p e e i e s ! ! ! ! l }
% {0
.
4 9 { 1
.
, 5 } 0 { 1
.
9 5 } 4
.
8 3 { 0
.
9 8
注 : 根 据 25个 2 5 0 0班 2 样地 统计 T h e s t a t i s t ie, b a s e d o n 25 P lo t s `一b o u t 2 5 00 m a r e a
4
. 中国特有种分析 (表 5 )
甘什岭的中国特有种约 占全部种类的 1/ 4 (包括地区特有 ) , 其中琼一粤一桂分布的
表 5
T a b ! e s
甘什岭区系的中国特有种的分布区
D i s t r ib u t io n o f C h i n e s e E n d e m ie S p e e i e s i n G a n s h il i n g
分 布 区 占总种数
D 1 s t r i b u t i o 只 a r e a s
种 数
N o o f
S P e C i e S
占总种数
…% i n t o t o l % 1 n t o a t l
s P
e c l e s
分 布 区
D 1 s t r i b u t i o n a r e a s
种 数
N o o f
s P e c 1 C s s P e e z e s
,一1山上O口,内匕,土dùOJu
,`,土`qgù11止
1
. 长江以南
2
. 华南一华中
a
. 华南一华中一华北
3
. 琼一西南
a
. 琼一滇南
4
. 琼一粤一桂
a
. 琼一粤一桂一滇
b
. 琼 一粤一桂 一滇一台
c
. 琼一粤一桂一闽
d
. 琼一粤一桂一台
5
. 琼一粤
6
g ( 1 0 )
1
2
.
30
3
.
8 3
6 ( 9 )
3
3
. 凌5
凌2 ( 7 4 )
2 1
2 8
.
3 5
] 6 ( 2 4 ) 9
.
1 9
a
. 琼一雷州半岛
6
. 琼一桂
7
. 琼一台
8
. 海南特有
a
. 全岛
b
. 中部以南
c
. 琼西南
d
. 琼东南
e
. 琼南沿海丘陵
9
. 崖县 (现三亚市 )特有
1 0
. 甘 f一卜岭特有
s }
0
.
7 7
0
.
3 8
4 6
.
3 6
3
, 续5
1
.
9 2
总 计 T o t a l 2 6 1 1 0 0 . C0
植 物 研 究 1 3卷
种类占 2 8. 35% ( 少数种分布到滇南或福建和台湾等地 , 但其分布中心仍 在 两 广 及 海
南 ) 。 如黄叶树 X a n t h o Ph夕l l u m h a i n a n e n s e , 薄叶红厚壳 C a l o p h y l l, ` m m em 乙: a n a 。 e u m ,
两广梭罗树 R e 洲: l’a th岁sr ol’ d ea 等 。 琼一粤分布的种占9 . 19 % , 其中仅分布到雷州半岛
的有 8 个 , 如毛柿 D i o s p万: 0 5 5 , : i g o s a , 黑叶谷术 M e n Ze c万l o n n i g : e s e e n s 等 。 这些种 类
很可能是在海南岛未脱离雷州半岛之前就从陆路向北传播的 。 琼桂分布的仅 2 种 , 即向
日樟 C i ” , , a m om , `m l i a : 9 11和毛脉崖爬藤 T e r: a s t i g m a P u右i n e r , e 。 仅限于琼一台分 布 的
种只有台湾批把 E 叮。如 t粉 a di 厂el xa 。 从表 3第 4 项可以看出 , 云南通过两广与海南 区
系联系较密切 , 共有 24 种 , 如嚎果皂帽花 D a翎m a : ` 几a l o n 了os 打at , 二 , 云南银柴等 。 限
于琼一西南分布的共有 9 种 , 其中 3 种仅分布到滇南 , 如阔叶蒲桃 S 万粉 9 1: m l。 it l艺m bu 。
等 。 通过华南分布至华中 (个别至华北 ) 及长江以南的共有 16 种 , 前者如仁昌厚 壳 桂
C叨广z o c a 切 a c无i n g i i 、 滑皮柯 L i t h o c a : p u s s无a , Z i a n u s 等。 后者 如 华 南 蒲 桃 S , : , g i u二
“ “ “ z下。 一 “ :’n ne “ “ 等 。 但这二类多数种的分布中心仍在华南一带 。
在海南特有的 12 1种植物中 , 分布于全岛的就有 18 种 , 如琼刺榄 X na t ol si ol ng i “ -
Pi 二as 等 ; 中部以南分布的 42 种 , 如锈毛野桐 M al ol t“ na o m al 盯 等 。 海南岛由于 中部
山区具有一系列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山脉 , 阻碍了东 、 西气流的交换 , 形成了东湿西旱的
气候环境 , 这种差异也反映到植物的分布上 。 本区系中 , 限于琼西南分布的海南特有种
有 26 个 , 其中绝大多数是耐旱的种类 , 如 鸡 尖 T er m ni al l’a nl’ 岁。 , ne “ 105 。 , 海南野桐
M o l ol ut : 肠 i na : “ ns si 等 。 这些种类一般只沿西海岸分布到本 区就不再向东海 岸 扩 展 。
相反地 , 一些喜湿的种类如阿柏麻 T h o t ea h o i na ne ns 行 和海南哥纳香 G 口, i ot 万al a 二打 左o 留汀
等只沿东海岸分布到本区之后则不再往西海岸扩展 。 因此 , 可以认为甘什岭植物区系是
海南东 、 西两地植物区系的交汇地 。 同时本区系又是一些崖县特有种分布区的北界 , 如
海南合欢 , 白枝青冈 Q u e r c o s a l白i c 。 u l i s , 崖州地黄莲 M u n : o n i a s im P l i c i f o l i a , 海南安
息香 s t, , , a x 入。 i n 。 : e n : 15 等 。 ’甘什岭特有种有 5 个 , 如海南黄 山 茶 e a n : e zz i。 x 。 n t h。 。 -
入: o m a , 榄绿巴豆 C , o z o n 0 11, 。 c e n s , ’崖州留瞥木 B l a e h i a , a i h s i e n s i s 等 。 这些种的分布
区十分狭小 , 很可能是区域气候的产物 。
通过以 _上科 、 属 、 种及中国特有种的分析可以看出 , 本区系的组成主要是以热带分
布类型 占居了最重要地位 , 而且是以热带亚洲成分起主导作用 , 它们代表了 区 系 的 性
质 。
四 、 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
本文选择了印尼的爪哇 、 菲律宾 、 台湾 、 中南半岛 、 云南西双版纳 、 广西弄岗及广
东黑石顶作为对比地区进行了区系比较分析 , 讨论其相互关系 。 现将各区系与甘什岭区
系的比较结果统计于下表 (表 6 ) 。
1
. 与瓜哇 、 菲律宾及台湾等三个岛屿植物区系的关系
根据地史资料 〔 7 〕, 海南岛南部的爪哇 、 苏门答腊和马来西亚等地在中生代以前 系
地槽 , 到第三纪隆起之后和华南地区连在 一起 , 直至第四纪始与大陆分开 , 这与琼州海
峡的 出现和台湾与大陆分离几乎同一时期 。 菲律宾与亚洲南部大陆的连接也持续至下第
8 期 邢福武等 :海南岛南部甘什岭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三纪 。 因此 ,
表 6
T a b l e
这些岛屿植物区系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 。
甘什 岭种子植物区系成分与其邻近地区区系的 比较
C o m p a r is o n o f t h e S P e rm a t o P h y t i e F l e } r i s t ie E l e m e n t s i n
G a n sh i li n g a n d I t s N e ig h b o u r in g R e g io n s
邻 近 地 区 与甘什岭区系共有属
、 . 种
G e n e r a a n d s P e ` i e s
s h a r e d w i t h G a n s h i l
-
i n g 属 (G e n ) 种 ( S p . )
甘什岭区系属 、
N o
.
S P e
o f g e r i e r a
种数
a n d
e 1 e s i n G a n s h i l
一
{o
R e g i o n
i n g属 ( G e n . )种 ( S p . )
属和种的相似性指标%
5 i m i l a r i t y i n d i e e s
f g e n e r a a n d s P e e -
i e s 属 ( G e n . )种 ( S p . )
叮了ù门QéO门只一一Hù ù勺.匕尸31从」片了月佳性1占O`玉11八O刁六0口`任ùbla性刀JqO口gd1
. 中南半岛
I n d o
一
C h i n a P e n i n s u l a
2
. 爪 哇
J o a v a
3
. 菲 律 宾
I h i l i P P i n e s
4 西双版纳
X i s h u a n g b
a n n a
5 台湾
T a i w a n
心. 弄 岗
L o n g g a u g
7
. 黑 石 顶
H e i s h i d i n g
4 1 1
3 9 1
3 4 2
4 23
3 1 4
3 3 2
3 2 6
1 0 5 1
1 0 5 1
8 8 0 7 3 9
_
1 1
8 5
_
8 6 3 7
_
2 0
1 0 5 1
1 0 5 1
8 4
_
1 6 3 2
_
5 4
7 8 5 4 4 0
_
2 5
5 8 7
5 8 7
5 8 7
1 0 5 1 6 5
_
0 8 2 9
`
8 8
1 0 5 1 5 8
_
0 9 3 1
_
5 9
1 0 5 1 4 9 9 2 3 1
_
0 2
朴 不包 括世 界分布的属 E x e l . t h e g e n e r a o f e o s m o p o l it a n .
爪哇岛位于本区系的南部 , 从地理位置看 , 它与本区系处于同一经度上 , 共同的古
地质史和相似的气候条件使得两地具有相似的区系成分 , 两地共有 属 5 04 个 , 共 有 种
39 1 个 , 属的相似性指标为 8 5 . 8 6 % , 可见两地之间的亲密程度 。 两地雨林中常见 的 种
类有嘉陵花 P o p o 留 i a p艺s o e a : p a , 五室第伦桃 D i l l e n i a p e n t a g y n a , 椭圆叶野桐 叮口 l l o t u s
动 l o n g i f o l i u s , R良镜豆 E n t a d a Ph a s e o l o id e s , 见血封喉 A n t i a r艺5 t ox i c a : i a , 大叶 山 楠
A P人a n a m 艺x i s g : a n d i f o l i a , 乌材 D i s o P夕 r o s e : i a n th a 和岭罗麦 R 。 n d i a w a l l i c h i i 等 。 但
由于爪哇地处赤道附近 , 使得那里的区系成分更富于热带性 。 如番荔枝科爪哇有 27 属 62
种 , 第伦桃科有 2 属 n 种 , 龙脑香科有 7 属 18 种 , 桃金娘科有 16 属 90 种 , 梧桐科 20 属 45
种 , 桑科 13 属 1 08 种 。 但上述各科在甘什岭的种数均不及,爪哇的一半 。 这与它们在纬度
上的差异较大是分不开的 。
菲律宾位于本区系的东南部 , 它的北部吕宋岛与甘什岭同处于一纬度上 。 它与甘什
岭的关系稍弱于爪哇与甘什岭的关系 , ’ 这显然与菲律宾脱离大陆较早有关。 正是由于这
个原因 , 菲律宾植物区系具有十分丰富的特有种 , 尤其是那些主产热带的大属 , 特有现
象更为突出 , 如省藤属 C o al m us 36 种 , 3 种特有 ; 露兜树属 P a n dna u : 46 种 , 4 3 种特
有 ; 豆悲属 A m o m u m 24 种 , 全部特有 ; 石解属 D e nd ol 厉 u m 75 种 , 65 种特有 ; 胡椒属
p iP e r 1 1 2 种 , 9 2 种特有 ; 榕属 1 4 7 种 , 1 1 6 种特有 , 暗罗属 2 2种 , 15 种特有 ; 米仔兰
属 A g l。 i。 57 种 , 51 种特有 , 九节属 1 0 种 , 98 种特有。 但以上各属在甘什岭不仅种数
稀少而 , ’且特有种更是寥寥无几 。 由此可见 , 甘什岭植物区系不论是热带属种的 数 量 ,
植 物 研 究 1 3卷
还 是特有种的个数均远远不女弱下律宾 。 就整个海南而言 , 特有种也只有 5 0 个左右 , 还
不 如上面列举产于菲律宾的几个属的特有种数之和 。 这与海南脱离大陆较晚 , 距大陆较
近和山峰海拔较低有关 。 尽管如此 , 甘什岭与菲律宾仍有不少共通的 种 , 如 青 皮 、 阿
芳 、 粗毛野桐和红叶藤 R ou Te 。 ” , ci ; o)i 的 11。 等均是两地雨林中常见的种 。 本区系中 , 限
于 海南与菲律宾共有的种是很少的 , 如龙胆木 Ri cl 。叮 “ 1 0 gr ac il 行 和 山 马 耳 B讹丙如 -
洲 f。 拼 i ` , 。灿川 al 等 。 这种联系可能在下第三纪菲律宾脱离亚洲南部大陆之 前 就 已 存
在 。
台湾因地理位置比甘什岭偏北约 5个纬度 , 加之那里的 山地面积大 , 高山峻 岭 多 ,
因此植物区系成分错纵复杂 , 与甘什岭不 同的是那里的温带成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 如
山地多产台湾冷杉 A西i es ka 留。 acl m l’i , 台湾云杉 p i o ea m 。 : : i: 。 : i ` 。 al , 红桧 C而m : “ “ y P -
。 ri : 厂。二; os 翻 si : 等温带种类 。 这些种类在甘什岭是绝不会出现的 。 然而 , 台湾的 热 带
区系成分却显得较为贫乏 。 如甘什岭常见的猪龙草科 、 第伦桃科 、 金莲木 科 、 钩 枝 藤
科 、 龙脑香科和毒鼠子科等在台湾却未见踪迹 。 有些热带属虽在台湾出现 , 也只见于 台
湾 南部的兰屿岛 , 如牛栓藤属 、 莲桂属 D 助 a : i。 , 刺篱木属 、 铁青树属 、 红叶藤属几、 苹
婆属和山械属等 。 可见两地植 物区系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台湾南部的区系成分来实现
亡{勺。
2
. 与中南半岛植物区系的关 系
中南半岛位于本区的西部 , 相近的地理位置使得两地具有极其相似的植 物 区 系 成
分 。 在甘什岭所含的被子植物 140 个科中全部属见于中南半岛的有第伦桃 科 、 金 莲 木
科 、 构枝藤科 、 龙脑香科 、 梧桐科 、 芸香科 、 壳斗科 、 谏科 、 牛栓藤科 、 桑 科 、 · 山 榄 .
科 、 紫金牛科等 87 个科 。 其它的科绝大多数的属与中南半岛共有 , 如番荔枝科 14 属 , 13
属共有 ; 樟科 12 属 , 10 属共有 ; 防 己科 8 属 , 6 属共有 ; 茜草科 29 属 , 28 属共有 ; 无息
子科 14 属 , 13 属共有 ; 桃金娘科 8 属 , 7 属共有 ; 大戟科 3 属 , 32 属共有等等 。 而这些
科绝大部分是甘什岭区系的优势科 , 这种优势与共有的一致性 , 说明两地植物区系有着
极其密切的联系 。 过去一直认 为特产于甘什岭的无翼坡垒 H 妙ea e xa lat a , 其实与 产 于
中南半岛的 H . 灯 l l’c l al a 是同一个种 , 这种仅限于两地共有的种在甘什岭森林群落中
其重要值达 1 1 2 . 0 3 〔 5 〕, 这进一步说明两地区系之间的联系是非常明显的 。
但必须指出 , 甘什岭与中南半岛植物区系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越南北部的区系成 「
分来实现的 , 就整体而言 , 中南半岛比甘什岭有更多的马来西亚成分 , 特别是一些代表
东南亚热带雨林的特征科在那里有大量的种 , ` 而在甘什岭仅有少数代表 , 如龙脑香科在
那边有 7 属 61 种 , 甘什一岭仅有 2 属 3 种 ; 胡椒科在那边有 2 属 42 种 , 甘什岭仅有 2 属 4
种 ; 水东哥科在那边有 1 属 4 种 , 甘什岭只有 1 属叹 种 ; 第伦桃科在那边有 4 属 19 种 ,
月一什岭只有 2 属 3 种 ; 山竹子科在那边有 5 属 41 种 , 甘什岭只有 2 属 2 种 ; 红树科在那边
有 5 属 41 种 , 甘什岭只有 1 属 1 种 ; 桑科在那边有巧属 126 种 , 甘什岭只有 1 属 30 种 ;
金莲木科在那边有 2 属 4 种 , 甘什岭只有 2 属 2 种 ; 钩枝藤科在那边有 1 属 4 种 , 甘什
岭只有 1 属 1 种 ; 毒鼠子科在那边有 1属 4 种 , 甘什岭只有 l 属 2 种 ; 猪笼草科在那边
有 l 属 7 种 , 甘什岭只有 1 属 1 种 ; 桃金娘科在那边有 12 属 80 种 , 甘什岭只 有 8 属 · 2 2
种 ; 大戟科在那边有 76 属 4 36 种 , 甘什岭只有 3 属 72 种 ; 肉豆寇科在那边有 3 属 13 种 ,
3期 邢福武等 : 海南岛南部甘什岭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而甘什岭不产 。 这充分表明甘什岭植物区系的热带性明显不如中南半岛 。
3
. 与云南西双版纳植物 区系的关系
西双版纳地处北纬 2 10 0 1`一 2 2 “ 0 4` , 东经 9 9任5 5 `一 10 1 “ 5 0 ` , 它具有与甘什岭相似
的热带雨林区系成分 , ’两地共有属 4 61 个 , 属的相似性指标 ( 7 8 . 5 4% ) 在所比 较 的 7
个地区中汉次于中南半岛 、 爪哇和菲律宾而位居第四 , 种的相似性指标位居第一 。 表明
两地植物区系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 。
从植被全貌和种类组成来看 , 两地的热带雨林组成有许多共同之处 。 如常见于两地
雨林中的种类有阿芳 , ` 细基丸 p o l, a z t人艺a c e r a s o id e s , ’四棱蒲桃 S , z , g i u沉 t到 r a g o , , “ m ,
竹节树 , 翅子树 P t e r o s p e r m u m l。 n c e a e厂o l i u m , 假苹婆 .夕t e r c u l艺a la n c e o l a ta , 毛银柴 ,
云南大沙叶 , ’ 越南巴豆 C : o r o n k o n g e n s艺s , 粗糠柴 M 。 l l o t u s P h i l iPP i , : e n s i s , ’ 中 平树
M
a e a : a n g a i n d艺c a , 羽叶合欢 A e a e i a p e n , a t a , 印度拷 c a s t a , : o p s艺5 i n d i c a , 见血封喉 ,
高山榕 F i o u : al tl’ : : l’m a , 大叶 山棣等 ; 伴生于林中的热带藤本有毛瓜 馥木 F i: : i : t咭, na
二 a c l u , e i , 香港鹰爪 A : t a b o t r今s 人o n g ko n g e n s i s , 罗志藤 £ t i x 艺5 s u a , e o l e , 25 , 风车藤 ’ H i p -
, a g e 乙e , 29入。 z e n : 15 , 赤苍藤 刀, , th , o乡。 l u m s e。 n d e n s , 牛栓藤 , ’红血藤 ; 灌木类有嚎果皂
帽花 , 火筒树 , 三角瓣花 , 狭叶达伦木 Ta 。 : na `: 。 。 : at ; 草本有药荔薯 Ta o ca ` h 。 ” t了 i -
心 ; i 等等 。 但是由于甘什岭所处的纬度更南 , 而且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干热风的影 响 , 热
带气候最为盛行 , 因此相对来说 , ’植物区系的热带性更强 。 一些较典型的热带植物如猪
笼草科的猪笼草万 e p e , Z t人e s m i r a乙1115 , 番杏科的海马齿 2, i a , : t人e m a 乡。 了 t u la c a s t了“ , , , , 金
莲木科的金莲木 0 ` hn : i : t ge 。 : , mi 。 和裂瓣奥里木 , 钩枝 .藤科的钩枝藤 , 毒鼠子科 的 凉
南毒鼠子 D i c乃a P e t a l u m h o脚 11, ’山柑科的山柑 C a n s了e : a : r h e e d i i , 田葱科的田葱 P丙艺l万d -
: u m al : : g 动 os : m 等常见于甘什岭而它们的科 、 属 、 种都不见于西双版纳 。 另外 , ` 代表
我国南部热带雨林区系的特征种如细子龙 , 蝴蝶树 , 油楠习扭 d o ar 9 1动 : 。 等常常是甘什
岭森林群落中乔木层的优势种 , 但在西双版纳却未见踪迹 。 相反地 , `一些主产温带或亚
热带高山的科如小粟科 、 黑三棱科 、 虎耳草科 、 桔梗科 、 绣球花科 、 桦木科 、 棒科 、 山
茱英科 、 龙胆科 、 报春花科 、 杜鹃花科 、 杨柳科等常见于西双版纳而不见于甘什岭 。 此
外 , 由于西双版纳与东南亚的一些热带国家 山水相连 , 因而主产东南亚国家的 一些热带
科属如四数木科 、 隐翼科 、 肋果茶科 、 大花草科的寄生花属 S Pa 叮 a 等也延伸分布到该
区 , 使得那里的植物区系组成更为复杂多样 。
4
. 与弄岗植物区系的关系
弄岗自然保护区地处东经 2 0 6 “ 4 2 ` 2 5 “一 1 0 7 0 0 4 ` 5 4 “ , 北纬 2 2 0 1 3` 5 6 “一 2 2 “ 3 3` 0 9 “ ,
它 .与甘什岭共有属 34 1 个 , 相同种数为 3 2 个 , 属的相似性指标为 5 8 . 0 9 % 。 两地植 物
区系的联系主要通过各种热带成分来实现 , 两地区系中常见的乔 木 种 类 有 海 南 阿 芳
A IP无o n s e a h a i 7: a n e n s i s , 橙广花 O r o P几e a h a i n a n e n s艺s , 海南大 风子 H夕d n o c a , ·P u s h o i n -
a n e n s i s
, 棱翅蒲桃 S y : yg i u , : n i e n ku i , 闭花木 C l e i s z a n t人u s s a i ` h i k i i , 海南 拷 , 翅子
树 , 见血封喉 , 细子龙 , 乌材 ; 灌木类有海南核果木 D r g尹 t es ha ni na en : 行 , 海 南粗丝
木 G o m Ph 。 nd : 。 h。 l’n 。 ne 。 : l’s , 陵水暗罗 p ol y o l: h ai : em 。 句 il : 等 ; 草本有阔 叶沿阶草等
等 ; 伴 生于林中的热带藤本有东京紫玉盘 U 。 : t’a t 。 : k艺: 印 : si , 大叶红血藤 R ol ` Te a “ 。 ” -
切 ol id e : 等等 。 但由于甘什岭比弄岗偏南约 4 个纬度 , 并且具有岛屿植物区系 的 特 点 ,
植 . 物 研 究 1 3卷
因此甘什岭的植物区系比弄岗具有更强的热带性 。 上节提及产于甘什岭不而产于西双版
纳的几个较典型的热带科 , 同样也不见于弄岗 。 此外 , 常见于甘什岭雨林中 的 无 翼 坡
垒 , 青梅 , 五室第伦桃 , 大花第伦桃 , 玫瑰木 , 刺桑 , 疏花铁 青 树 O lxa lxa l’f l or a , 杜
辣 T : , r 。 e 。 p u b e : ` e n s , 单叶豆 五 l l i p。 n t h u s g l a乙: i f o l i : ` s 等等都是热带性较强的植物 , 但
绝不会在弄岗出现 。 而主产温带的棒科 、 山茱英科等在弄岗还有少数代表 , 但却不见于
甘什岭 。 另一方面 , 弄岗地处岩溶区 , 岩溶地貌得到了良好的发育 , 因而植物区系具有
岩溶区系的性质 , 一些岩溶地 区的特有种如观木 B : : Te i i od “ : d T 。 : hs l’c : m u , 金丝李 G o T -
e艺: i a P a Z` c艺, : e : , i : , 肥牛树 C e P人a l o m a P P a s i n e n s i s , 东京桐 D e u t: i a n云人: ` 5 t o 在 k公n e n s i s ,
米浓液 S t : e乙z: `5 z o n k i , Z e n s i s , 枚辣柿 D i o sP , , 0 5 s id e , o乡h, l l a 等只见于弄岗 。 这完全是
由岩溶地貌 这一因素决定的 。
5
. 与黑石顶植物区系的关系
黑石顶 自然保护区位于北纬 23 “ 37 ` , 东经 1 1 “ 53 ` , 在所比较的 4 个地区中 , 它的
地理位置较为偏北 。 地理位置的差异在两地共有属 、 种中也充分表现出来 , ’两地共有属
有 2 93 个 , 属的相似性指标仅为 4 9 . 9 2% 。 两地的共有种主要是一些热带和亚 热带植物
区系的常见种 , 如粘木 , 山乌柏 S o Pl’ “ m di : oc al , 黄桐 E : d 。 : p` mr : m 动 i : e ” s “ , 密花树
R a P a , Ze a : e : i i f o l i a
, 黄叶树 , 柯树 S c h im a s u P e场 a , 黄祀 , 罗伞树 A : d i s i a q : ` i , ,口2` e g -
o ” a , 岭南山竹子 Ga 下e i : i a o乙l o n g i f o l i a , 三叉苦 E , o d i a l e P ta , 华润喃对口 ` h i l u s c h i ,卜
。 7si : , 鸭脚木 S ` h ej 厂l o ar 。 。 tPo 甸 l a 等等。 但地处南亚的黑石顶 , 由于 受 到 南 亚热
带 季 风 气候的影响 , 因而在植物区系上反映出南亚热带植物区系的特点 。 t一些常 见于
南 亚 热 带 的种类如黄果厚壳桂 C : , P t o c a勺 a c o n c i n n a , 陈氏钩樟 L i ,: d e r a c h: ` n i i , 罗
浮拷 C a s , a n o p s i s f a乙: i , 荻粤 C . f i s s a , `青钩 烤 C . ka 川 a ka m i i , 壳菜果 形夕z i l a : 15 l a :
。 : 印 : si 等等 。 它们是构成黑石顶常绿阔叶林的建群种 , 但却不见于甘什岭 。 而 温 带 分
布的属如桦木属 , 栋属 Q、 。 ; ` : : , 四照花属 D 印 d ol 加 : t肠 m t’a 和八角 莲 属 D 夕: os 水。 等也
只见于黑石顶 。 rIl 恰恰相反 , 黑石顶所缺乏的一些热带科属如龙脑香科 、 钩枝藤科 、 毒
鼠子科 、 第伦桃属 、 金莲木属 、 赛金莲木属 、 见血封喉属 、 蝴蝶树属 、 细子龙属 、 藤春
属 、 哥纳香属 、 轴搁属等等却是甘什岭热带雨林中的重要组成分子 。 这充分明表两地植
物区系组成的差异是很显著的 。
综上所述 , 甘什岭植物区系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以中南半岛 、 爪哇和菲律宾
的关系最为密切 , 西双版纳 、 台湾和弄岗次之 , 而黑石顶植物区系由于地理位置和气侯
带的影响 , 显得较为疏远 。 这一分析结果完全支持了吴征锰教授在 《论中国植物区系的
分区问题 》 一文中将本 区系与西双版纳 、 台湾和弄岗一起归人古热带植物区 、 “ 马 来 西
亚植物亚区 ” , 而黑石顶则属于泛北极植物区 、 “ 中国— 日本森林植物亚区 ” 的观点 。
五 、 讨 论 与 结 语
1
. 甘什岭 自然保护区在植物区系组成上热带成分 占了绝对优势 , 并且拥有代 表 东
南亚热带雨林特征的龙脑香科 、 棕相科 、 兰科 、 天南星科 、 芭蕉科 、 姜科 、 猪笼 草 科 、
露兜树科 、 第伦桃科 、 茜草科 、 大戟科 、 桑科 、 番荔枝科 、 山榄科 、 辣科 、 无患 子 科 、
橄榄科等雨林区系成分 。 故本区系仍属热带雨林区系性质 , 它是海南热带植物区系的重
3期 邢福武等 : 海南岛南部甘什岭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4 21
要代表之一 。
2
。 甘什岭植物区系虽含有本身的特有种 6个 , 崖县 特有种 9 个 , 但从其所含 的 中
国 、 海南特有属种的数量 , 与邻近岛屿植物区系相比 , 特有现象显得较为贫乏 。 -
3
. 甘什岭 自然保护区虽然面积不大 , 但拥有野生维管束植物达 1 14 4 种 , 其中的一
些种类在海南仅局限分布于该 区 。 如新近发现的新种有榄绿巴豆 , 海南黄山茶 , 崖州留
粤木 。 其他的种类有单叶拟豆范 El “ “ 。 , 艺Po : si 二 no Po 甸 I al (中国新记录 ) , 香果兰 V洲 -
l’ l。 S `。次 。 : si (海南新记录 ) , 无翼坡垒 , 海南安息香等 , 这对于研究海南植物区系和
中国植物区系均具有重要意义 。
4
. 甘什岭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南端的一个省级森林保护区 。 区内拥有海南 紫 荆木
形。 d丙。 ac ha i n a n 。 : : i: 无翼坡垒 、 青梅 、 坡垒 、 蝴蝶树 、 野荔枝 L八 cl i cl ine ns si 、 细子
龙 、 笃哥木 V 八xe P l’e 犷肥翻 a 等十多种珍贵材用树种 。 属于 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 植 物
除上面提到的珍贵材用树种外 , 尚有药 用 野 稻 O r势 a of 厂汁扭al 介 , 土 沉 香 A q o il 盯 l’a
5 1: e 7: s艺s , 山锣 A g l。 i。 , 。 x 乙u 馆 h i a n a , 苦梓 G二 e l i : a l a i : a : e n s i s , 见血封喉 , 油楠 , 红
椿 T o o : a c i l i a t。 , 海南大风子 , 海南龙血树 D r a c a e , : a c a m乙。 d i a n 。 , 乌檀 N a u c l e a o f -
f i
c i , , a l i s
、 野龙眼 D 艺m o c a r P “ 5 10 , Zg a ” , 陆均松 D : c r夕d i u , , : P i e r r e i , 硬核 , 粘木 , 鸡毛
松 p od 。 :酬卵 : l’n 2b叮勿 f。 : , 囊瓣木 万ac 0 01) “ t al “ 二 P 0 1 厂i ` 。 m , 药萌薯等 25 种 , 这些宝
贵的植物资源对于研究我国热带雨林的开发利用以及物种保护等均具有十分 重 要 的 作
用 ,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 特别是近年来由于保护区内的热带林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 致使
这些种类的数量 日趋减少 , 个别种已很难找到 ,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 加强对保护
区的管理以免这些珍贵的种类濒于灭绝 。
A B S T R A C T
丫
G a n s h i l i n g 15 5三t u a t e d a t t h o s o u t h o r n p a r t o f H a i n a n I s l a n d , a t 1 0 9 “ 3 4 `
一 1 0 9 “ 选2` E . a n d 1 8 “ 2 1 , 一 1 8 “ 2 6 , N . , w i t h a n a l t i t u d e o f 1 0一 3 4 7 m . T h e a n -
n u a l a v e r a g e t e m p e r a t “ r e a n d r a i n f a l l a r e 2 4 . 5℃ a n d z 2 0 o m m . r e s p e e t i v e l J ,
t h e s o l a r r a d i a t i o n e n e r g y 15 u p t o 1 3 4
.
1 K e a l
.
/
e nr Z a n n u a l l了 . T h e r e g i o n o l
v e g e t a t i o n 15 t r o P i e a l r a l n f o r e s t
。
T h e r e a r e 1 1 4 4 s p e e i e s o f v a s e u l a r p l a n t s b (
:
l o n g i n g t o 1 7 1 f a m i l i e s a n d
6 7 9 g e n e r a i n t h e s t u d i e d a r e a
, o f w h i e h 2 8 f a m i l i e s
, 6 2 g e n e r a a n d 9 3 s P e e
-
i e s a r e P t e r id o p h 丁 t a ; 3 f a m i l i e s , 4 g e n e r a a n d 4 s p e e i e s a r e G J m n o s p e r -
m a e ; 1 4 0 f a m i l i e s
, 6 1 3 g e n e r a a n d 1 0 4 7 s P e e i e s `、 r e A n g i o s P e r m a e .
T h o m a i n f a m i l i e s o f t h e f l o r a a r e A n n o n a ; ; e a e
,
M 了 r t a e e a e , S t e r e u l i -
a e e a e , E u p h o r b i a e e a e
,
M o r a e e a e
,
R u t a e e a e
,
S a x) i n d a e e a e
,
R u b i a e e a e
,
Z i n
-
9 ib e r a e e a e
,
D IP t e r o e a r P a e e a e
,
D i l l e n i a e e a e
,
o e h n a e e a e e t e
. ,
m o s t o f t h e nt
a r e t r o P i e a l d i s t r ib u t i o n
.
A e e o r d i n g t o t h e g e o g r a P h i e a l d i s t r i b以 t i o n o f s p e r nr a t o p h y t i e g e n e r a i n
G a n s h i l i n g
,
T h e了 m a y b e d i v id树 i n t o 1 5 t y p e s a n d 8 s u b 一 t y p e s , o f w h i e h
P a n t r o p i e a n d T r o p A s i a e l e m e n t s a r e t w o l a r g 〔。 s t p a r r s o f t h e f l o r a . A t
2 42 植 物 研 究 1 3卷
s p e e if i e l e e vl
, t h e T r o p
.
A s i a e l e m e n t s h a s h i g h e s t p e r e e n t a g e ( s d一遵% ) 。
T h e y e a n b e i n t e g r a t e d i n t o t h e f o l l o w i n g e a t e g o r i e s
: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t y p e N o
.
C o s m o P o l i t a n
T r o P i e a l
T e m P e r a t e
T e t h y s i a n ( A n e i e n t
M e d i t e r r a n e a n )
E n d e m i e t o C h i n a
T o t a l
o f g e n e r a % N o
. o f s P e e i e s 写
30 一 2 2 一
,`1ùLOI5 5 4
2 9
9 4
。
4
4
。
9
7 7 .3 5 7
1
。
0 7
0
。
2
3 0
。
5
6 1 7
E n d e m i s m
t o C h i n a
.
1 3 5
15 r e l压 t i v e l y P 0 0 r ,
1 0 0
w i t h 3 s P e e i e s o f
s P e e i e s e n d e m i e t o H a i n a n
,
2 6 1 2 5
。
3 6
10 5 1 1 0 0
g e n e r a a n d 2 6 1
m o s t o f t h e m a r e t h e
e n d e m i e
d o m i n a n t
s P e e i e s i n t h e i r e o m m u n i t i e s
。
C o m p a r i n g t h e e o m p o s i t i o n o f t h e f l o r a w i t h t h o s e o f 7 n e i g h b o u r i n g
r e
,
9 i o n s , t h e f l o r a o f G a 皿 s h i l i n g 15 q u i t e 5 1暇 i l a r t o t h o s e o f I n d o 一 C h i n a
p e n i n s u l a 昌n d J a v a . T h e i n d i e e s o f g e n e r i e s i m i l a r i t y a r e 8 5 . 0 7% a n d 8 5 . 8 6%
r e S P e e t i v e ly
.
W
e e o n s id e r t h e f l o r a o f G a n s h i l i n g r e P r e s e n t s s o m e f l o r i s t i e e h a r a e
-
t e r i s t i e s o f t h e t r o p i e a l r a i n f o r e s t i n o u r e o u n t r y
.
T h e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o n
t ! 1 e f ] o r a 15 h e 1P f u l f o r u s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f l o r a s o f H a i n a n a n d C h i n :a
K e y w o r d s G
a n s h i l i宜g ; 5 . H a i n a n ; F l o r a
参 考 文 献
〔 1 ) 中国科学院云 南热带植物研究所 , 1 98 4 : 西双版 纳植物名录 . 云 南民族 出版社 。
( 2 ) 吴征锰 . 王9 91 : 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 类型 , 云南植物研究增刊万 ; , 一 ! 39 。
〔 3 〕 吴征谧 、 王荷生 . 1 9 8 3 : 中国 自然地理 (植物地理 , 上册 ), 科学出版社 .
〔 4 〕 施苏华 , 1 9 89 : 广东省封开县黑石 顶植物区 系的研 究一科的分析 , 中国科学院华南值勿研究所集 代 4 : 43 一
5 3
。
〔 5 ) 威尔逊 . J . T . 等 , 19 7 2 : 大陆漂移 . 科学出版社 .
〔 6 ) 胡玉佳 . 1 9 82 : 海南岛的无翼坡垒林 , 热带 亚热带森林生态系 统研究 1 9 8 三 ( 1 ) : 2 5 1一 27 1 。
〔 7 〕 张宏达 , 19 62 : 广东植物区 系的特点 .. 中山大学学报 . 1 : 1一 3 .
〔 8 〕 梁涛芬等, 1 9 8 : 弄岗自然保 护区 植物区 系考察报告, 广西植物增刊 1 : 83 一 1 34 .
( 9 〕 莎菲尔 . 19 5 8 : 普通植物地理学原理 (傅子祯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t。 〕 温长恩 、 杨世高 、 范信 平、 李永兴主编 , 1 9 3 。 : 海南资源环境 与空间发现研究 . 海南人民 出版社 .
〔 1 1 〕 B a e k e r C . A 一 9 6 3一 19 6 8 : F lo r a o f J a v a .
〔12 〕 G o o d R . , 2 9 了4 : t h e G e o g r a p h y o f t h e F l o 界 e r i n 弓 P la o t 4 t h e j . , L o n d o n .
〔1 3 〕 L e o o m t e M . H . , 一。。 7一 9 4 6 : F lo r e G e n e r a l e D e L 护 I n d o 一 C h i n e V o l . 1一班 a n d S u 夕p l e o e n t .
〔 1 4 〕 L 1 H . L 二 1 0 7 5一 x g丫9 : f l o r a o f T a i 刃 a n .
〔 1 5 〕 M e r r i l l , E . D . 一 。2 6 : A n E n u m e r a t i o n o 了尸h i l iP p i红 e F l o w e r i n g P la 厄 t s .〔1 6〕 W 11! i ; J . C . 1 9了3 : A I〕 ie t io n ; r y o f t h e F 王。 军 e r in g P la o t s a o j F e r 。 ; s th e d二 C 、 皿场r i互。 U n i ` ,
P r e s s
_
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