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REVISIO GUELDENSTAEDTIAE SINENSIS ET GENUS NOVUM AFFINE EAE——TIBETIA (ALI)H.P.TSUI

中国米口袋属的修订及其近缘新属——高山豆属



全 文 :东 北 林 学 院 植 物 研 究 室 汇 列
B u l l
.
B
ot
.
L
a
b
.
N
o rt h一 E a, t . F o r e , t . I n g t .

如 。
斤期
5
] 9 79年 12月
X ll 1 9四
中 国 米 口 袋 属 的 修 订
及 其 近 缘 新 属一高 山 豆 属
崔 鸿 宾
R EV IS IO GU E L DE N ST A ED T IAE S!N EN S IS E T
G ENUS NOV UM AF F INE EAE一 T IBE T IA
( AL I ) H
.
P

T SU I
T slt l H u n g

iP n
一 、 我国米口袋属的修订
关于属的中名和用途
米 口袋一名主要是我国华北至东北普遍分布的公“ 乙山灿 `。 `琉俪 翎讥 “ -
一刀。灿 B u n ga 及其近缘种的民间俗称 , 亦称米布袋 , 其得 名是由于其圆棒
状的英果内有多数如小米粒状的种子的缘故 。 早于 15 世纪初在 《 救荒本
草 》 , )上 已有米 口袋的记载 : “ 米布袋生田野中 , 苗塌地生 , 叶似泽康叶
而窄 , 其叶顺茎排生 , 稍头攒结三四角 , 中有种子如黍粒大微匾 , 味甘 。 ”
并有相当精确的图 (图 1 ) _ , 无疑即米 口袋 。 在 《 本草纲 目》 “ , 上 , 米
崔鸿滨 : 北京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I n o t i t u t u m B o t a n ie u m A c a d e m i a e s i n i c a e )
l) 朱翎 : 救荒本草 、 明 ( 15 世 纪初 ) 。
2 ) 李时珍 : 本草纲目 , 卷 1 6 、 明 ( 15 9 0一 15 9 6 ) 2青乾隆 4 9年 ( 1 7 8 4 )张云 中校汀 , 书 业堂子IJ术 。
一 3 1 一
布袋列为紫花地丁项下的别名 , 而从其记载 : “ 〔时珍曰〕 处处有之 , 其叶
似柳而微细 , 夏开紫花结角 , 平地生者起茎 , 沟壑生者起蔓” 及其附图来看 , .
很可能是李时珍在描述和绘图时 , 把别种植物混在 一起 所 致 。 (图 2 )
《 植物名实图考 》 “ ) 上所载米布袋项下的文及图皆来自 《救荒本草 》 。
目前市售中药的紫花地丁 (简称地丁 ) ` ) , 也存在着相 当混乱的情况 ,
其 中可以包括完全不同科 、 属的植物 ,但大多数地区所用的是米口袋 。 而在 :
我国近代植物分类及医药方面的文献都称 G , 拭“ sn at 。介袖 为 米 口 袋 , 而 .
称 v初乙、 妨伽那社。 c a v . 为紫花地丁 , 因二者都已普遍习用 , 不 便再
更动 , 我们还是以米 口袋为本属中名 。
图 1 : 《救荒本草 》 米布袋 图 2 : f 本草纲目 》 紫花地丁
关于米口袋的用途 ,
切痈疽发背 , 疗肿凛病 ,
《 本草纲 目 》 上载 : “ 气味苦辛寒无毒 ; 主治一
无名肿毒恶疮 。 ” 在我国各地区的中药材文献上 _
3) 吴其溶 : 植物名 实图考 、 卷 12 、 清 ( 184 8) 商务印书馆刊印本 , 2 49 页 。
4 ) 根据北京药品 、 生物制品鉴定所地丁生药标本。
一 3 2 一
是类似记载 , 鉴于地丁古今混乱情况 , 米口袋是否有此药效 , 需经药理 、
植化方面的研究鉴定才能确定 。
本 属 研 究 的 厂 史
本属的种类最初 ( 1 7 75 , 1 8 0 。 ) 是作为黄着属 ( A st 亿 ga l哪 ) 的种类发
表的 , 到 1 8 2 3年 , 、 F is 0 h e1’ 根据其极短的尤骨瓣和不具假隔膜的荚果而
建立了 口u6 乙山够 ta6 山赫 “ , 。 自此以后到 1 9 6 8 年为止共发表了 2 个 种
名和 2 个变种名和 l 个变型名。 1 9 1 0年以后有 10 个命名上的新组合 。 这
些种名 、 变种名 、 变型名及新组合等的发表 、 转变见以后属下各等级的文
献引证及讨论 。
1 9 3 6年 日人北川政夫认为 口、 e Zd 。。 s za 。 。Zt坛a F i。。 h e r ( 1 5 2 3 ) 是 N e c -
k材 在 1 7 9 0 年给一琴科植物所命名称的晚出同名 , 而另拟新名称 A 。 乙乙y -
名仰娜: “ , 。 但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 1 9 6 1) 第 20 条注释 2 的规定 口二。卜
d。 。 s t a “ d t落a N e c k o r ( 1 7 9 0 ) 是一个指称种的单名 , 不作属名处理 。 因此
e 舫时己e昭 t a e d乙公。 F i。 。 h e r ( i仑2 3 ) 是合法名称 , A饥沉刀` ,: o p落: K i 七: g a w : 就
成为本属的多余名称了 。
自 1 8 2 3 年以后近 1 0 年 来 , 西欧各国植物学家只是零星发表了一些
新种 , 尽管种类不多 , 但在分类上却存在着不少混乱情况 。 直至 1 9 2 7年 ,
当时在我 国山东齐鲁大学任教的 A . P . J ac 时 曾全面地整理了这个属 ; , ,
在他的工作中全部罗列了本属的各个种类 , 以及他所做出的 新 亚 种 、 变
种 、 变型和新组合等 , 并且讨论了他对本属各种亲缘关系的看法 。 但 由于
他只是在过去文献所描述的各个种类区别特征的文字间罗列考证 , 没有认
真研究标本实物 , 也没有分析种间变异的情况 , 因此在他的文章中不但 没
有澄清过去在分类上和命名存在的问题 ,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紊乱 。
1 9 2 8年俄人 B . A . F 。 丑乳h e n lco 也全面地整理了本属 s ’ , 他没有见到
5 ) G
u e
ld
e n g t a e d t i a是
6 ) K i t a g a w a
,
R叩 o r t
4

8 7
, 1 93 6
.
7 ) A
.
P

J
a e o t , 1

h e
R o y
.
A o i a t
.
S o e
.
E i o e h e r 纪念俄国医生 、 旅行家和植物学家 ” . A . r ” ” b 八e “ 以 T e口 T 的 。
o f t h e f i r o t o e ie n t i f i
e e x P e id t i o n t o M a n e h o u k u o
. 。 。 e t . 4 , P a r t
g e n u o G u e ld
e n o t a e d t ia ( L o g u o i只Q , a e ) . J o u r n N . C h i n a B r a n c h
5 8 飞 8 5 19 2 7
8 ) B
.
A
.
F
e d t o e h e n k o
,
R e v i o i o n O r o l i m i it : i r 己 d u g七n淤e “ G u l d e n o t a e d t ia , , F io e h . N o u v .
iG
o r n
.
oBt
.
alt ,
. 。 e r . 。 : 34 : 角袄` I必权一 ’ ` ’ 飞飞 、 .
一 3 3 一
A
.
P
.
J “ 孔 的著作 , 但他的工作远比 A . P . J咖七 为深入 , 他基本上 _
正确的将本属分为两大类群 , 尽管他并未抓住分类的关键 。
巴基斯坦植物学家 8 . 1 . A h 于 1 9 6 2 年系统地整理了本属 。 他看到
了大量标本 , 他抓住了建立亚属的主要特征 , 对种间变异做了较详细的分
析 , 看来似乎只限于标本上的 , 忽略了其生物学特性 , 他合并 了许 多老 -
种 , 但又 以甚小的差异分出新种乞
本文作者在 1 9 5 4 年以吴蕴珍和吴征温两教授的 《 中国植物 目录手
稿 》 为基础 , 编写了 《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 豆科 》 中的米口袋属 , 当时又
是把没有多大问题的种类做了描写 。
1 9 6 3年已基本完成了本属的修订工作 , 在中国植物学会三十年年会论
文摘要汇编 9 1页发表 了摘要 。 摘要把米口袋属分为两个组 : 米口袋组 ( S ec t .
6 u d d 。邓 t灼击 i几 3 )及高山米 口袋组 ( 3 c8 七. O ar i n 。润幼 ; 后者又分为兰花
系 (S 。 、 C oa l e“ e , ) 及异叶系 (S 解 . D计 e sr i f ol i“ ) 两个系。 摘要讨论了
米口袋属在黄着亚族各属中及属内的亲缘关系 。
以上这些工作当时都得到匡可任先生的指导 , 以及张金谈同志帮助观
察花粉等在此一并致谢 。
在编写 《 中国植物志 》 第四十一卷时 , 作者重新整理了 19 6 3 年手稿
并作了较大的修改 。
关子米口袋属和高山豆属的起源及其与近缘属 的关系问题
米 口袋属的较原始类型是分布于湖北西部和卜四川中 、 东部的川鄂米 口
袋 , `白的分茎木质化 ; 在云南 、 四川 、 贵州 、 广西等省区 , 华北 、 西北有
广泛分布的米 口袋呈星散分布 ; 而较进化的代表一叶米 口袋财远远隔离于
阿尔泰山区 。 在泰岭北麓 , 米口袋属的种类增多 , 种间 、 种内变异繁复 。
从而可 以认为我国西南地区为米口袋属的起源中心 , 向北 、 向南 、 。向东除
东南沿海外广泛分布于东亚大陆 , 而在秦岭北麓形成了次生发育中心 。
高山豆属未出现种的隔离 , 星散分布 , 相反 ,它的种间变异连续复杂 ,
种间界限不如米 口袋属鲜明 , 以及在形态上分茎极延长无木质化 、 ·托叶与
叶对生 、 上二警齿结合 、 花粉粒多为 四沟四孔等特征 , 说明这个属是较米
口袋属后发生的 , 并且是正在分化中的类群 。
高山豆属的裸子房组具有三沟三孔的花粉粒 , 托叶联合比高山豆组浅
得多 , 是在高山豆属中较原始的形态特征 ; :分布于四川及云南西部 , 应认
34 一
为是高山豆属的起源地 , 自此向南向北的高山地区发展 。 因此我们可以这
样分析: 米 口袋属是起源于我国西南山区 , 它们有着一个已经灭绝了的 、
原始的共同祖先 。 米 口袋属较早分化出来 , 而高山豆属发生较迟 。
米口袋属和高山豆属大约是什么时期发生的呢? 我们未见 到 化 石 资
料 , 只能据 以下面事实推断 。
1
. 试 比较米 口袋属 、 锦鸡儿属和岩黄着属的分布 , 可看出三者在东
亚大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都有分布 , 有的种类相同 。 前二者只分布到辽东
半岛和朝鲜半岛 , 而后者一直分布到 日本 。 这种情况使我们联想到米口袋
属与岩黄着属不同的是 , 它应该是在 日本本 岛与大陆分离之后才发生 出来
的 , 所 以未能分布到 日本 。 日本本岛与大陆完全分离开的时期是第三纪上
新一 l挂一 (郎。 。 31T 。) 末妇 , 因此米口袋应是在此时期前后发生的 。
2
. 据 中井猛之进在 “ 东亚植物 ” 上的一个论断 “ ’ : 由于第四纪更新
世 ( >l[ 此们 。二 3 ) 时 , 山东半岛与大 陆脱离而成为孤立之岛 , 但却有时与
,朝鲜 、 日本相联接的缘故 , 而在朝鲜 、 山东半岛和 日本有许多植物相同 ,
如 P 么。。 s `了“ 。 s ` f 乙。 : a 、 习。乙公寒 娜。 , ,d u 乙o s a 、 A希e b落a 叮二`? `。 z a 、 S ,* 尸入a 7· a 。 ` I犷 a
落几。乙s比 、 丫 a 。乙* , :。夕乙· `玛 7)远声“ : 店乙比 冷 、 月f e`么。 s仍 a 饥 .y少落a n t h a 、 E乙o o u g n , s 饥 a -
e r o夕入那乙a 、 R o d月 。。 忆 ` o , , v “ g凡 “ h 乙公 及 厂 a C C` n `、 。 c “ 么a t。 , , ; 等等 。 说 明
米 口袋属约在第四纪更新世时尚未分布到山东半岛或朝鲜半岛 。
3
. 喜马拉雅山脉是在第三纪隆起 , 到 第 四 纪 初才形 成为现在的形
势 , 因此高山豆属的种类约在第四纪后期迁移到此地区 。
_ 总括以上三点我们可以推断米 口袋属是在第三纪未上新世 前 后 发 生
的 , 到 第四纪后期才到其分布区东界的朝鲜和我国山东 。 高 山豆属则是在
第四纪初期发生 。
在黄着亚族 湘汁“洲肠、 ; “ 中 , 与米口袋属及高山豆属的近缘属中 , 黄
一 著属为世界广布种 , 当为最原始的 , 锦鸡儿属 C a “ g0 、 分布在中亚及东亚
的干旱地 区 , 均为灌木 , 亦较此二属为原始 , 丽 豆 属 C 。 幻对 ac a 分布于
中亚的干旱地区 , 灌木或半灌木 ,雀儿豆属 C肠 : 。 舆 分布于西亚至喜马拉
三雅 , 为短小灌木或亚灌木 ; 为介于锦鸡儿属与此二属之间的 , 而雀儿豆属
_关系更为紧密 。 此二属皆为草本 , 当为这几属中较晚发生的类群 。
1) E
.
B
, 吴鲁夫 , 历史植物地理学 , 3 23 页 , 19 43 (仲崇信等译 ) 。
2 ) 中井猛之进 , 东亚植物 , 9 5页 , 19 3 5年 。
米 口 一袋 ,属 的 分 :类
米 D 袋属 G ue l而n o t叻 d t i a f i o o l ,
F i s c h
.
i n 人丁e m . 50 0 . N a t . 人

10 50
.
6 : 1 7 0
.
1 5 2 3
. e t i n DC
.
r r o d r
.
2 : 3 0 7
.
1 5 2 5 ; D u tn
.
A n a J
.
F a m
.
4 0
.
1 5 2 9
. ,’ 〔4u ld e sn 七ae d
七i a , ; A . J u o s . i n o : b . D i e t . 7 : 2 7 0 . 1 5 4 9 . a G u ld a o n s t e d t i a ” ;
B e n t h
. e 七 H o o k . f . G e n . P l . 1 : 5 0 6 . 1 8 6 5 ; E且g l .el 眺 P l a n t l , P f -
l a n Z e fn
.
3 : 2 8 4
.
1 5 9 4 p
.
P
. ; A
,
P
.
J a e o t i n
·
Jo u r n
.
N
.
C h i刀 a B ar -
n e h
.
I又o y . A s i a 亡. S o e . 5 8 : 5 5 . 1 9 2了 P . P . ; B . F o d t s o il e 刀 l; 0 i n No u v
.
G i o r n
.
B o t
.
I t a l
. s o r . 2
.
3 4 : 1 4 3 5
.
1 9 2 8
.
P
.
P
. " G u l d e卫 s t a e d t i a , 。
本属约有 12 种 、 l亚种 、 1变型 , 分布于印度至西伯利亚的东亚大陆。
我国约有 1 种 、 1亚种 、 1变型 , 主要分布在我国温带及暖温带地区 。 性喜
干旱 , 多生于草地 、 路旁 、 河滩 、 山坡等海拔通常在 1 0 0 0米以下的地方 。
与近缘属的主要区别是 : 龙骨瓣极短而钝 、 子房无假隔膜 、 花排列成
伞形花序 、 花柱内卷 、 种子具凹点及上二曹齿不合生 。
与高 山豆属的区别是 :
1
、 米 D 袋属 G u e l d e n s t ae d t i a F i、 e h . (图版 i : i 、 3 、 峨、 )
种子具凹点 、 花柱内卷 、 旗瓣基部渐狭成爪 、 上二尊齿分离 、 分茎
短 , 不 分枝 , 植株呈莲座丛状 、 说叶分离 , 于叶柄基部贴生 。
1
、 高山豆属 T ib e 七ia ( A h ) H . r . lr’ su i (图版 1 : 2 )
种子平滑 , 具大理石样斑纹 、 花柱内弯成直角 、 旗瓣基部骤狭成爪 ,
上二尊齿合生至中部以上 、 分茎纤长 , 具分枝 、 托叶先端 以下合生并
与叶对生 。
关争
米口袋属属下各等级检索表
. 小叶多对 ( 米 D 袋组 S e e t . G u e ld e n s t a e d t i a )
2
. 植株被毛 。
3
. 伞形花序通常有 6 一 8 朵花 , 小叶通常椭圆形 。 · “ · ” ” “ “ ” · ” ” 一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米口袋 口 . 。 此 t落f乙。 r a B u n ge ,
3
. 伞形花序有花在 2 一 5 朵 , 小叶通常非椭圆形 。
4
. 小叶宽椭圆形到圆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
· · ·…… 3 、 太行米口袋 弓 。 ta 落h a o g e , s加 H . l少 . T Siu
4
. 小叶椭汹形到长圆形 , 卵形到披针形或线形 。
6
. 分茎较伸长 , 通常长约 5 厘米 , 木质化 , 旗瓣先
端渐尖 , 翼瓣半月形 · · · · · · ” “ · · … ’ · · …… `二 ” ` ” ’ ` ” ’ ` ” ” ” 一一
. . . . . . . . . . . . . . …… , . … …
5
. 分茎短 , 通常不超过
圆 , 翼瓣斜倒卵形 。
川鄂米口袋 G . Z。 。 r 亏落 lU br ,
5 厘米 , 不木质化 , 旗瓣先端
杯 J `
6
. 小叶果期披针形或长圆形 , 旗瓣卵形 。
7
. 植株较大 , 通常超过 6 厘米高 ; 小叶果期
长卵形到披针形 ; 旗瓣长达 13 毫米 · · · · · ·一
4
、 少花米口袋 G . 心“ r o a ( G e o塔 i ) B o r e。。 .
7
` 植株较小 , 通常不 到 6 毫米 , 旗瓣长达 9
毫米。
8
. 总果梗较叶明显粗壮而短 ; 荚果短 ,
长 1 0一 1 2毫米 。
9
. 花冠紫茧色 · · · · · · · · · · · · ” · · · · …… 6 、 川
滇米口袋 ` . 康乙“ . 姆` F 1’a n hc 。
9
. 花冠白色 “ “ ” ~ a6 、 白花 米 口 袋
声 (变型 ) 厂. 时 ba H . P . T抓 i 。
8
. 总果梗与叶柄相同 ; 荚果长 , 长 15 毫
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了 、 甘肃
米 口袋 G . g如” l。形初 且 . r . T su i 。
6
. 小叶果期线形或长圆形 ; 旗瓣圆形或椭圆形 。
10
. 小叶果期长圆形到近线形 ; 旗瓣椭圆形 , ’
紫茧色 , 植株各部甚纤细 · · · · · “ · “ “ · · · · · ·“ ”一
8
、 细瘦米口袋 。 . 夕r a C“ :` H 。 p . rJ ’ s u i .
1 0
. 小叶果期线形 ; 旗瓣圆形 , 粉红色 , 植株
不纤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 狭叶米口袋
口 . 5£。儿。 ,几夕忍乙a B u 朴g e
2
. 植株各部光滑无毛 · “ · “一 5 、 光滑米口袋 ` . 。 ” “ 。 。 M ax ` m .
1
. 小叶单生 (单生组 S ce 七. 班 on oP hy ” ae H . P . T犯 1 . .) · . . · · . .”一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0 、 一叶米 口袋 G . o on 。 , h叭al iF cs h .
一 3 7 一
f睁.`
组 1 . 米口袋组 s e c t.
G 舫 。乙d ` 六s t a o d t落a s e e七. 1 1
1
.
G u e l d e n s t a e d t ia
月c a u 乙e s s ub “ 。c t . ’ 尹。 乙` f o 乙落。乙a t a e B . F ed -
t s e h o n ko i n N o u v
.
G il.o n
.
B o t
.
I t a l
. s岔 . 2 . 34 : 1 4 3 5 . 1 9 2 8 . e xcl 。
口 . e o e 乙阴s 乙云s ( D : e l s ) 5 1山5 .
奇数羽状复叶具多数小叶 。
模式种 : 少花米 口袋 0 . 。 蜘 a ( G e o1’ gi ) B or e出 .
l
、 川鄂米口袋 图版 2 : 1
G n e l d e n s t a e d t ia h e n r y i U lb l.
.
i n B o t
.
J a h r b
.
3 6
.
B o i e l
.
8 2 :
5 9
.
1 9 0 5 , P a l ib i n i n B u l l
.
H e r b
.
B o i s s
. s贸 . 2 . 6 : 1 5 . 1 9 0 6 . p or
s p
.
on v
. ; J a e o七 i n J o u r n . N . C ILi n a 13r acn
h
.
OR y
.
A s i a t
.
50
0 .
5 8 : 1 0 0
.
1 9 2 7 ; B
.
F e d t s o h e n k o i n N o u v
.
G i r o n
.
B o t
.
I t a l
. s
el’ . 2 。
3 4 : 1 4 3 8
.
1 9 2 8 ; A l i i n C an d o l l
e a 1 8 : 1 5 1
.
1 9 6 2
. — G . ” `二乙芯落厂乙。 -犷 a
au
。七. n o n B u n g。 : H e m s l . i n J o ur n . I」 i n n . S o e . B o t . 2 3 : 1 6 4 .
1 8 8 7
,
q u o a d S p e c i m e n H e n r y e x I e h a n g
.
模式标本 : 本种原记载有两个合模式 H e nr y on . 1 2 3 8和 8 98 2 , 我 们
指定 H e n r y 5 9 5 2 为选模式 ( TJ e e 七o t y Pu 。 ) 。
四川 : 巴县 , 俞德浚 2 8 4 4。
湖北 : 巴东 , 王作宾 1 0 8 6连。
分布于湖北西部和四川 中 、 东部 。
从本种的发达的分茎基部显著木质化这一点来看 , 它是本属较原始的
类型 。 本种除木质化的分茎外 , 旗瓣狭长和翼瓣为半月形的特征很易与本
属其它种区别 。
2
、 米口袋 (东北 、 华北 ) 米布袋 (救荒本草 ) 图版 2 : 2
G u e l d e n 3 乞a e d t i a m u l t i f l or a B u n g e i n M e m . A c a d . S e i . S t 。
P et o b ; s va
.
E 、 a n g . 2 : 98 . 1 8 3 ; w al p . R eP . B ot . S sy 切m . 1 : 6“ .
1 8 4 2 ; F r 几 n c h . i n N o u v . A r c h . M u s , H i s t
.
N a七. P a r j S S e r . 2 . 5 :
2 4 4
.
1 8 8 3 , H e sm
l
.
i n J ou
r n

L i n n
.
So c
.
B o t
.
2弓 : 1 6 4 . 1 8 8 7 . e邪 l 。
s p“ c i m . H e n r y e x I c h a n g ; B e n t h . 二 e t H o o k . f . i n E n g l e r ” 七写移 n t l ,
N at
.
P f l甜 Z耐 a m . 3 . 3 : 2 8 4 . 1 8 9 4 ; · H盯鹏 i n B o t 、 J a址 b . 2 9 : 4 1 3屯
1 9 0 0
, e x e l
. s p e e im
. e x I e h a n g ; U l b r
.
I n B o t
.
J a h r b
.
3 6
.
b i e l
.
82 :
义 )

一 3 8 一
卜..口、
f立、
5 9
.
1 9 0 5 , J a e o七 i n N . C h i n “ B ar n e h . R o y . A s i a t . S o e . 乐8 : 1 0 4 ,
1 9 2 7 ; B
.
F e d t s c il e n kO i n 场 u v . G i r o n . B o t . I t a l . s e r . 2 . 34 : 1 4 4 0 .
1 9 2 8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2 : 41 4 . 1 9了2 .— 仔 .饥牡乙l` f l o : a v a r . 乙。 。 石落s e a尹a F r a o e b . 10 1 . e .— e . `落犷 a ld `落U解洲 i nz、 e . — 已 . h a , ·饥名艺` U lb : . i u 1 . c . 82 : 5 9 . 1 9 0 5 .— G . 乙。朴夕` 。 e a 于a
( F
r
acn
h
.
) L e v e i l l。 , C眺 . P I . Y u -n a n
.
1 5 5
.
1 9 1 6
. — 口 . 夕` 犷 a 乙d“
f
。 e乙。牡 g a t a P va o l . i n N o u v . G豆功力 . B 。七. I t a l . se1’ . 2 . 15 : 4 1 0
.
2 9 0 8
.
— 口 . b r a e h岁,一e r a P a m P . i n N O u v . G ior n . B o t I t a l . S” r 2 . 17 : 3 0 6圣。 1 0— 口 . b r a C无夕 , t己 r o v a r . 召 10怜夕` 云“ ( F a v o l . ) r a功 p . i n l . e .—口 . 9` , a `而落 v a r . 之0 1 1夕落3 e a 牙a ( F r a n c h . ) J a c o七 i n 1 . e . 58 : 1 1 2 .
1 9 2 7
. — 月仍乙乙y t lr o矛么: 。 肠乙乙£f乙。 , · a K i七. j n 王乙。 p . F i .ls 七 5 0 1 . E x p耐 `
M
a n cb
. 阳姚 . 4 . 4 : 87 . 1 9 3 6 ; H . P . T洲 1 1仓 中国科一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豆科 ) 3 6 7 。 1 9 5 .5
模式标本 : 为 B u n ge 在北京所采 , 标本号数不详 。
分布于陕西 中南部 、 甘肃东部、 山西 、 河北 、 河南 、 辽宁 、 吉林 、 内
蒙东南部 、 山东 、 江苏 、 湖北 、 四 川及云南西部 、 广西等省区 。 通常在海
拔 1 3 0 0米以下的山坡 、 路旁 、 四边等地 。 朝鲜北部亦有分布 。 据 J . G .
B a k e1’ ( i〕 , H o o k . f . 犷 z . B: i七. i o d . 2 : 1 1 5 1 5 7 6 ) 印度北方亦产本种
植物 , 其描述不详 , 从地理分布上看似不会是本种 。
在本种及其近缘种的划分上 , 近期作者 有不同看法 。 我们认为划分种
时 , 要在其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分析其诸特征的变异 , 否则就会得不到
全面的 , 甚至是错误的结论 。 如 小叶的形状 、 植株大小 、 毛被疏密 、 总花
梗与叶长度的比例等都随个体发育不同时期而有变化 。 早春开花时植株毛
被密 , 叶通常较短小 , 小叶数目少 , 较小而宽 , 先端成截断形至下凹 , 总
花梗相对较长 ; 夏季营养体明显发育 , 毛被稀疏 , 叶长 , 小叶数目多 , 大
而狭 , 先端圆 。 在营养水份条件极好时 , 植株也可非常增大 , 而其基本形
态式样则无变化 。 因此在划分种时 , 要以不同种的相应发育时期各器官的
特征相比较 。 总花梗的长短一般是随植株发育而变化的 , 但其可能受到更
多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 在标本 上见到的变异很不稳定 , 故不做为分种
特征 。 曹上黑毛在许多种都存在 , 在划分种上无价值 。 基于 以上看法 , 我
们对本种下做了较多的归并 。
伞形花序 j 更:的朵数是比较稳定的特征 (以及小叶较狭 ) , 我们没有
把少花米 口袋 召 . 。 印 a ( G o or g i) B o1’ e s . 与本种合并 。
广
/ 1

3
、 太行米口袋 (新种 )图版2: 3, 图版 5 : l
G u e l已e n s t a e 区t i a t a ih a n g e n s is H . P . T s u i , s p . on v .
H e r b a P a r e n n i s

R a d i x d e s e en d e n s s u P a r n o e r a s 3 a
, e o l l o m u l t i e i
-
P i t e c阴 d i cu l o 3 P au lO l o n g ior e S P .el e n n e 3 e d e饥 e . S t iuP l a e a n g u 3七e itr -
a 刀 g u l ar e s , b a s i co n n a t a e , P e t i o l o a d n a t a 白 , e x t u s SP ar s e , a d m ar g i n e s
den 蹈 a l b o 一 P i l o s a 3 , i卫 t U s g l ab r a e 。 F o l i a im P a r i P in a t a 3

5一 7 。 5 e m
10馆 a , p e t访10 g r a e i l i o r e e a n al i ou l aot o Par : e p l lo so , f o l i o l a s一 1 5 r e m ot a ,
p e t i o l lu i s b er v i o s im i s
,
l a七e o v a t a v e一s ub o br i o u l a 6一 9 m m .l3 n ga , 5一 7
劝m l a t a , a p i e e t皿n e a t a v e l p or f u n d e e m ar g i n 、 t a , b a o i r ot u n d a协 ,
u t r i n q u e S P a r s o p i l o s a
.
F l or e s br e v i s s im
e p e d i e e l l at i
,
p o d u 刀 e u fo e a n a l i ,
e u laot 4
o m lo n g o su b
a砒 h e s l f o l i o e i r e a a e q u i l o n go i n a x i l l a f o l i i
i n s o rt
, 2一 3 i n u m b e l l a m d i 3 Po g i七i , b r a e t e a an g侧 t o t r i a n g u l a r e ; e a l y x
e a m p
a n u l a七u s e i r e a 7 m m l o n g u s , d e n s io r i b u s v i l l i s a l b i s a d P r e s 3 i s
v e s 七i加。 , 5 d e毗 ib u s , 2 s u P盯 i o r ib u o e a l y e i。 七u b o s ub a e q u i l o n g is 3 i n -
: f e r i o r ib u o e i s br
o v i o r i加粗 u e d i m id io a n g u s七i o r ib朋 , b as i b : a e t e o一15 a n -
g u s t 3 t r i a叮u lo r i b u s a 压n a t u s ; e o r o l l几 v i o l a e e a ; v e x i l l u m s ub o r b i e u l a r i日
1 1 功m l o gn u m , 7 切 m l a七u m , a P i c e e m a r g i n at u m a l a e l o gn e o b o v a t a e
心 b ]j卿 a e g 功m lo n g a e , 3 nt m l a t a e , b a s i i n u n g u e s e u r v a七0 5 2 m m
l o n go
s o u b i ot a n g u s七a t a e an : i e u lat a e ; e时 i n a e s m犯 l o gn a e , l a m i n i s

o v a t i 3 3 m m l o n g i s
, 2 m m l漪 15 , b r e v i t-el a u r i e u l a t i s , u鳍 u ib u s l i n e盯 -
i b u s l o v i 七贸 玩 e v i o r i b哪 . O v ar i u m l o gn o 一 。l l i tP i e u m d o n 。。 v i l lo s u m s t y lo
g l a b r o i n v o l u 的 a Pi e o i n st 咭m 。 。ub d i s e o i d o u m i n f l a ot . I」ge u m e n t er 的 is
aP
r c e P i l o s u m 1
.
5 c m l o n g u m
, 3 m m d i a m

OP s t d
e h is c e n ut m
v a l v i s
妇P址 al ib u 。; 。 e功 i n a r e n i f o .l 田 i a f o v e o lat a l a v i t e r P r o f u n d a 、
S P e e i e s f o ] 10 115 s lbt o比i e u lajr i b u s u D〕b e l l a Z一 s一 f l o r a P e e u l i a r i s Por -
x i m “ 仔 . ? , : u l t落f Zo : a “ B u n g e f o l i o l i s l。七。 o v o l i 3 v el s ub o 1’b icu l舫i b u 。 ,
v e x i l l o s u b o比 icu lar e d i f f er 七。 咯
H e Pe i
:
N e i
·
q i u X i a n (内邱县 ) , a l七. 1 6 0 0功 A g u . 2 2 . 1 9 5 0 ,
L i u
.
Y i
n g (刘瑛 ) 1 3 74 0 ( r y p u s ) ; M a j . 1 9 3 6 . 1 2 2冬2 ; M ar 七. 2 2 ,
〕 9 5 2 , L i u X i刀 y u a n (刘心源 ) e七 Z h a o f u (赵福 ) 2 6 。
吕h a n笼 i: I J i o g 一 。 h u o n X i o n (陵川县 ) , a l t . i气动 。 . J u l . 2 0 5
1 9 3 7
,
I
J
i u J i

m
e n g (刘 继 孟 ) 7 7 5 6 . ( T y p u 。 , i n H砚七 . I n幼 . B眺 .
产走 、
4 0
、 `气
` 〕
Ac a d
.
i S n
.
c o 刀 s e 1’ va tu r . )
多年生草本 , 主根直下 , 上部增粗 , 根颈生 出多数多年生较长的分
茎 。 托叶狭三角形 , 基部合生贴生叶柄 , 外面被白色稀疏 柔 毛 , 边 缘 较
密 , 内面光滑 。 奇数羽状复叶长 3 . 5一 7 . 5厘米 , 叶柄纤细具沟 , 被稀疏柔
毛 , 小吠5一 13 片 ,疏离 ; 小叶柄极短 , 具间隔 ; 小叶宽卵形或近圆形 , 长
6 一 9 毫米 , 宽 5一 7 毫米 , 先端截断形或深缺 , 基部圆形 , 两面被稀疏 .
柔毛 。 总花梗具沟 , 纤细 , 自叶腋伸出 , 开花时约与叶等长 ; 伞形花序具
2 一 3 朵花 , 具极短花梗 , 苞片狭三角形 。 尊钟状 , 长约 7 毫米 , 密被贴 _
伏的长柔毛 , 筹齿 5 , 上 2 警齿与曹筒等长 , 下三菩齿较短而狭 , 狭为上二
粤齿之半 , 狭三角形的小苞片在曹基部贴生 。 花冠紫茧 色 ; 旗瓣近 圆 形 ,
长 n 毫米 , 宽 7 毫米 , 基部渐狭成爪 , 先端微缺 ; 翼瓣斜长倒卵形 , 长 9
毫米 , 宽 3 毫米 , 基 部渐狭成弯柄 , 柄长 2 毫米 ; 龙骨瓣长 5 毫米 , 瓣片
卵形 , 长 3 毫米 , 宽 2 毫米 , 具爪 , 爪线形 , 较瓣片稍短 。 子房矩圆形 ,
密被长柔毛 , 花柱光滑 , 向内卷 曲 , 顶端膨大为近盘状柱头 。 英果圆柱
状 , 被稀疏柔毛 , 长 1 . 5厘米 , 径 3 毫米 , 开裂后瓣片扭卷 ; 种子肾形具
不深小凹点 。 花期 5 月 , 果期 8 月 。
分布于河北中西部及山西东南部太行山麓 。 生于山坡草地 、 灌丛旁等
于燥地方 。
本种 以其近圆形的小叶 、 花序具 2 一 3 朵花为特点 ; 与米口袋相近 ,
以宽卵形或近圆形的小叶和近圆形的旗瓣相区别 。
4
、 少花米口袋 小米口袋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 图版 3 : 2
G a e l d e n s七a e 区t i a v e r n a ( G e o gr i ) OB r e s日。 i n S e h e d . H e r b . F l 。
U R S s 12
.
F as
。 . 7 5 : 1 2 2 . 1 9 5 3 ; 辽宁省林业上壤研究所 , 东北草本植
物志 5 : 8 3 . 1 9 7 6 ( e X o l . s y n . G . m u l t i f 16r a B u n g e . ) — A : ` r a g a ·乙二 s 。 : r ” “ G e o gr i , I t . 1 : 2 2 6 。 1 7 7 5 . — A 。 尹a o e感f乙o r 二 : P a j l . A tS r g 。5 1 . 1 9 0 0 , W i l l d . S P . P I . 3 . 1 3 1 9 . 1 8 0 0 . — A 。 b r e . 坛e a 了坛们 a “` 忿
D C
.
A s t馆 . 1 9 3 . 1 5 5 0 . — G二 e乙d。。 : r a 。“ ` a , a二 e味f Zo : a F i s o h . i n
M e m
.
S o e
.
N o t
.
M u o e o
.
6 : 1 7 3
.
1 8 2 3 , D C
.
P or d r
.
2 : 3 0 7
.
1 8 2 5 ,
L e d b
.
F z
.
R o s s
.
i : 5 6 4
.
1 5 4 2 ; K
o
m aor
v , F I
.
M a n s h u r i a e Z : 5 8 3
.
1 9 0 4 ; J a co t i n N
.
C h i n a B r a n e h
.
R o y
.
A s i a t
.
S o e
.
58 : 1 0 1
.
1 9 2 7 ;
B

F e d t 。。 il e n ko i n N o u v
.
G i功 n . B o t . I t a l . s e r . 2 . 34 : 1 4 3 9 . 1 9 2 8 ,
物 r i s . i n F I . U R S S 1 1 : 3 5 6 . 1 9 4 5 . — A饥 b乙夕z犷。矛落s 矛邵 c落f 乙。 : a
一 4 1 一
(P aj l
.
) Kt i
.
in R e p
.
F i洲t S e i. E xp e d . M an e h . s e e t . 4 . 4 : 名7 -
1 5 5 9, L i n e a m e nt
a F I
.
M a n o h
.
2 7 9
.
1 0 3 9 ; H
.
P
.
T s , 11 i n 中国科学院
植物研究所 ,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豆科 ) 3 6 5 . 1 9 5 5 . — A s t邝 g 口乙“ Bb毯f zo : 农5 a u e t . on n L . : P a l一 R e is s 3 : 2 0 6 . 1 7 7 3 .
模式标本 : 产于西伯利亚 , 未见 。
黑龙江 : 哈尔滨 , 植物所东北北部调查队 394 ; 王薇 、 B . V . s k v o rt 叨 v
心0 0 , 满洲里 , J . S a ot 3 12 , 无地址 , 崔友文 1 5 0 0 4 。
吉林 : 通榆县 , 白城组 2 5 5 ,
内欲古 : 巴克西敖包 , 周静 0 1 1 ; 锡盟 , 内蒙大学种组 2 9 0
苏联 : 伊尔库茨克 , N . M a lt z ve 无号 .
分布于我国黑龙江西北及内蒙东部一直到苏联的西伯利亚 。
本种与米 口袋极相近 , 其区别为叶稍狭 、 伞形花序花较少 ( 2 一 4 朵 ) 。
5
、 光滑米口袋 一 图版 3 : l
G u e l d e n 3 t a e d t i a 班 a r i七im a 人I a x i m . i n B u l l . S o e . I m p . N a七.
一龙、
丫一 o s OC 。 5选 : 7 . 1 8 7 9 , H e m s l 。 i n J ou r n . L i n n 。 印 e 。 OB t . 2 3 : 1 6 4。

1 8 5 7 ; B
.
F e d t s e h e n助 i n N o u v . G i拍 n . B o t . I t a l . s o r . 2 . 3 4 : 1 4 5 8 。
1 92 8 , 辽宁林业土壤研究所 , 东北草本植物志 5 : 83 . 1 9 7 6 . — 口 . 9丽 -名乙。 。感 F r a n e h . i n M e m . S o e . N at . C h 献 b . 2 4 : 3 1 0 . 1 5 5 4 ; H e m s l . i n l . c ,
J a co ` i n J o u m
.
N
.
C il i u a B r a n e h
.
R o y
.
A s i拢 t . S c c . 6 8 : 1 1 6 . 1 9 2 7 ,
B
.
F e d七s e h e 二 k o i n ] . e . — 仔 . 饥二乙z落厂zo r a B u n g e v a r . o a 犷落t落饥 a
( M a x i m
.
) J a e o t i n 1
. e . 1 0 6
.
1 9 2 7— G . g` : 。 l成` E a r迎。 , u b印 .刀乙a b r a J a e o七 i ]: 1 . 0 . 1一3 . 19 2 7— A饥 b乙岁£r o夕忆s 饥 a 犷` t落饥 a (M o x i功 . )
I( i t
.
11〕 R e p . F i: s t S e i . E x p ed . M a n e h . o e e 七. 杏 . 4 : 8 7 . 1 9 3 6 ; T; i n e a -
切呱 at FI . M an hc . 27 9 . 均 39 ; H . p . 吮` in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
所 ,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豆科 ) 36 .9 1 9 5 5二
模式标本 : 产山东烟台 , W il i o m aH n co 次 20 。
分布于山西 、 河北 、 山东 、 辽宁等地 。
口 . 洲诩 。 “ 落 .iF an o b . 的模式标本与本种的模式标本同产于烟台 , 它
们的小叶 、 旗瓣的形状 、 花的颜色等特征皆相同 , 而 E ar n c h et 所根据的小叶
先端不具微缺和数目较少 ( n 一 1 5) 的区别 , 正是和米 口袋一样 , 是属于在不
同环境条件下的种内变异 , 没有分种的价值 。 _ G . 娜勿 l而么 s曲印 . 9乙“ b阳
一 4 2 一
l
J ac 此 是 A . P . J 。 的七 把济南附近的一个无毛类型 , 根据小叶不具微缺而
归为 G . g公似乙面后的 , 根据米 口袋项下的讨论 , G . g落句乙d“ 不能成立 ,
以及其地理分布的原因 , 它只能是本种 。
6
、 川滇 米口袋 洱源米口袋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 图版 2 : 5
G 。 。 l d e 让、 七a o l t i a d e l a v a y i F r 舀 n e h . i n B u l l . S o e . B o 七. F r a n e .
3 2 : 5
.
1 5 5 5 ; I Le m s l
.
i n J 0 u r n
.
L i n n
.
S o c
.
B o七. 23 : 1 6 4 . 1 5 5 7 ; F瀚 -
n e h
.
P I
.
D a l 3 v
.
1 6 4
.
1 8 9 0 , J a c o七 i n J o u r且 . N . o h i n : ]3r a n e h .
R o y
.
A $ i a七 . S o c . 5 8 : 1 1 6 . 1 9 2 8; B . F e d t s c h e n k o i n N o u v . G i拍 n .
B o t
.
I七。 1 . 5百 r . 2 . 3 4 : 1 4 4 1 . 1 9 2 8 ; H a n d一 、生Z七 . S y tn b . S i n . 7 : 5 5 5 .
1 9 3 3
. -一 A , t r a g 倪乙叹5 c a 乞 a 乙召犷落e落 L e v ] . i n 竹d l l . A c a d . I n 一七, n a t . 2 4 :
5 0

1 9 1 5
.
川滇 米口袋 (原变型 )
f
.
d e l a v a y i
模式标本 : 采自云南洱源县孟获营 (五如 一 so 一 y u l)t , J . M . D d a v o y 42 。
云南 : 丽江 , 王启无 6 5 1 1 0 , 海拔 2 5 o 0 n l ; 俞德俊 1 1 0 0 2 ; 永宁 :
俞德浚 b 2 4 9 , 海拔 2 6 0 0田 。
本种近米 口袋 , 其主要区别为伞形花序有 2 一 4 朵花 , 翼瓣极狭长 ,
荚果短而被长柔毛 , 总梗短 , 果期可短于叶 1 / 2且甚粗壮 , 其植株矮小 等
易于区别 。
我们从北京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存的贵州产地丁生药标本 中 , 找到
花 、 叶残片 , 有可能为本种 。
6 a 白花米口袋 (新变型 )
f
.
a l b a H
.
p
.
T Su i
,
f
.
n o v
.
F lo r e s a lb i
.
Y u n n a n : Y o n g

n i n g (永宁 ) , 人l a j . 2 , 1 9 3 7 , a l t . 2 6 0 0 。 。 T 。 _
r
r
.
Y u 5 2 4 7 ( r y pu 3里) I n H ebr
.
I n s t B o t
.
A c a d
.
S i n
.
c o n s e r v a t盯一
花白色 。
一 4 3 一
7
、 甘肃米口袋 (新种 ) 图版 3 : 4, 图版 5 : 2
G u e l d e n s t a e d t i a g a n s ue n s i s H
.
P
.
T s u i
, s p
.
n o V
.
H er b
a P o r e n n i s
.
R a d i x d e s e e n d e n s s u P er n e
_
e r 。咫 a , e a l lo e a u d i e u l i s

P e r e n n ib u s b r e v i o r i bu
s a b a P i e ib u s fo l i执 e 卜 s e a P o o f a s e ie u l a t e o d e n 七i b u o .
S t i P u l a e i n p e t i o l o a n g u s七a e t r i a 刀 g u l a r 招 s Po l , s e v i l l i s v e的 i t i , b a s i e o n 一
n a 七a e a d 们 a 七a o . F o l i u m im P a r i 一 P i n n a t u m Z一 5 e rn l o n g u ,。: P e l i o l o
u t s e a P u s pi l o s o
,
f o l io l i s g一 1 5 , o v a l ib u s v e l s u b l i n e 几r i b习 5 2 一 8 xn m
10 ` 19 15 1 . 5一 3 . 5 m m l a 七15 , a P i ce : o ut n d a t i。 、了 e l e m a r g i n a t i s . P e d u n -
c u l s g o a e i l i o r s u b a n `h e s i f o l i o e i r e a d u P l o l o n g io r . F l o r e s Z 一 3 i n
u m b
e l l a m d i o P o o i ` i , b r a e t e i s s u b : 一l a ti s , b r a e t色0 115 l i n e a r ib u s ; c ` l y x
e 几 m pa n u l a t u s 5 m m l o n g u s , 2 d e n 七i b一15 s u P盯 i o r i b u s 10 n g i o r i b u o e t
l a t i优 ib u s 2 . 5 m m l o n g i s , 3 d e n t i b u s i n f e r i o 1’ i bu s s u b a e q u i l o D g i s ; co r -
o l l a v i o l a e 3 a ; v e x i l l u m o b o v a `u 山 9 m m 10 刀 g u rn , 5 1刀 m l a七u m , b a s i i n
u n g u e m s l`b i七。 a n g u s t劝 d m ; a l a e o b l i q u e o b o v a t a o 7 m m 10 n g a e , 2 m m
l毗几e , br o v i七。 r a u r i c u l毗 a e , u n g u i b u s l i n o ar ib u s 1 . s m m lo n g i s ; c a r i n a 。
o V a t a O 4 m m l o n g a e
, 1
.
5 nr m l
a 七a e , a P i c e o b l i q u e a e u 七a 。 , 玩 e v i七e r
a
.ul i
e u l a 七a e , u n g u ib u s l i n e .al ib u s l a m i n i s Z 一 Pl o b r e v i .ol e s . O v a r i u m t e工 e 3
a c] p r e s s o d o n s e q u o a lb o
一 v i l l o s u m
s 七y l o g r a e i l i o : e g l a b r o i n v o l u七。 . I J i g u -
n l o n t肚 se 1 . 5 c m l o n g u m , 3 . 5 m m l a七u m , p i l i s p a r o i s a l b,i s v e s七i -
七 u : n ; s o m i n a r e n i f o r m i a f o v e o l at a l e v i七e r P r o f u n d a .
A f f i n i o G
. 5云。。 o尸h万乙乙a e B u n g e s e d p l a饥 a n a n a , f o l io lo l o D g o o l l i P -
t i e o n o n l i n e a r e
,
v o x i l l o l o n g e o b o v a ot
, e o r o l l a v i o l a e e 几 d i f f e r七 .
S h a n K i : C h a n g
一 a n X i a n (长安县 ) , . A P r . x s , 1 9 3 3 , \ \厂a “ g

T so

P i n (王作宾 ) 1 2 2 6 .
G a n s u : Q i n g

y o n X i a n (庆阳县 ) , A P r . 1 5 , 1 9 5 4 , \ 厂an g T s o 一 P i n
1 7 4 2 9 ( T y P u
s )
,
M a j
.
1 5 , 1 9 5 3 , 1 6 6 5 8 ,

M缸 . 1 0 . 1 9 5 4` . 1』 i n y o n g
2 7 ; T i a n
一 s h u e i X i
a n (天水县 ) , J u n . 2 0 , 1 9 3 9 , sH i a \7 e i · y i n g
(夏纬瑛 ) 5 2 2 7 ; R e g . S h a n x i e七 G : n 犯 (陕甘区 ) , J u n . 1 0 , 1 9 5 5 ,
`
T su i Y 。 一 w en (崔友文 ) 1 0 1 7 4 ; 19 56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黄河 调 查
. _队 。
T y Pu 3 i n H e r b
.
I u 3七. B o七. A e a d . S i n . e o 了〕 s e r v at u r .
多年生草本 , 主根直下 , 上部增粗 , 根茎具多数分茎 , 分茎多年生 ,
4 4 一
较缩短 , 叶及总花梗于先端丛生 。 托叶狭三角形 , 疏被柔毛 , 贴生于叶杯
基部 , 奇数羽状复叶 , 长 2 一 5 厘米 , 与总花梗一样被柔毛 ; 小叶 9一 l 凡
椭圆形至近线形 , 2 一 8 毫米长 , 宽 1 . 5一 3 . 5毫米 , 先端圆或微缺 。 总花
梗纤细 , 花期可长于叶一倍 。 花 2 一 3 朵排成伞形花序 , 苞片钻形 , 小苞 .
片线形 ; 曹钟状 ,长 5 毫米 , 上二夸齿较长而宽 , 长 2 . 5 毫米 , 下三警齿
近相等 ; 花冠紫茧色 ; 旗瓣卵形 ; 长 9 毫米 , 宽 5 毫米 , 基部渐狭成爪 ;
翼瓣斜倒卵形 , 长 7毫米 , 宽 2毫米 , 具短爪 , 爪线形 , 长 1 . 5 毫米 ; 龙
骨 瓣卵形 , 长 4 毫米 , 宽 1 . 5 毫米 , 斜急尖 , 具短耳 , 线形瓜长为瓣片之
半 ; 子房 圆棒状 , 密被贴伏白色柔毛 , 花柱纤细 , 无毛 , 内卷 。 荚果圆棒
状 , 长 1 · 5厘米 , 宽 3 . 5毫米 , 被稀疏白色柔毛 ; 种子肾形 , 具不深凹点 。
近狭叶米 口袋 , 但植株矮小 , 小叶长椭圆形而非线形 , 旗瓣长倒卵 、
形 , 花冠紫茧色为区别 。
分布于陕西及甘肃 。
8
、 细皮米口袋 (新种 ) 图版 2 : 4 , 图版 6 : 1
G 议 e l叹e n 3 t a e l t i a g r a o i l i3 工〔. P . 厂 l’溯 i , s P . 的 v ,
H o r b a P o r e n r一15
.
1毛a d i又 d e s e 。几d o D s 撇p口 n o c o a s 3比 , c “ 110 , n u l七i c , 一
p l七。 , e 几 a d i o q l i 3 p 〕丫 e n n ib lt 弓 a b b r O V i a t t日 a b a p i e i飞)飞1 5 士o l i o 3 e ` 3 e 沈p o s f跳s -
e i e u l a b。 。 d o n 七ib n : . 5七i p u l a o 10习 g e 七r i几 n g u l a r o g a d p拍 55 。 飞 , 1110 : a e . 五,0 11 ·
u m i m P及 r i

P i n n a 七t又m u s习u 3 1 4 c u l 卫o u g u m p o t i o l o e 良n a l i o u l a七0 9 1协 ·
e i l l i n l o
,
f o l i o l i o 1 3一 1 5 10 几 g 。 。 l l t P七10 15 6一 9 班m l o n g i 3 2一 3 m m l a 七i吕·
a P i c : e o n o p i e : [ io s i tn o m u 口 o n a 七i: , i)[ e七10 1、: 115 b r o v i s s i l刀 i s u r` a 」q u o v 一111。
a l b i s 。以 p o r且。 s p : : S o v 。`七i 七i o . F里。: 。 5 4一 5 i n u n l b o l l o j o d i s po o i七i ,
P o d u x: o u l
、〕 。 a n 。 「110 , 1 1` 七。 g : a e i l l i m o s u b a : ;七I , 0 5 1 f o l i l加 s 3 e P o s u r e r u n 七。 ,
P o d : e o l l i s i
.
s m
:u l o n g is
,
l ) r a e `。 i o b : a o b o o l i o q u o 11, l e : r i b n : , . 0 : , l y 戈
e a m p 、 n o l甜七: 15 5 l u n l ] o gu u o v i l l i s o lb i s v 。。七i七u s , 5 d o n 七ib u s , 2 s u P e 二
r io : i b u o m
3 ior ib
u s 2
.
8 m m l o n g i s
, 3 i n f盯 i o r ib u s rn i一l o r . C o r o l上a P u : -
P 、 , r e a ; 、 。 x . l lu z卫 0 1) o v a t u l月 7 . 5 m o l l o D g u m , 4 . 5 m m l a七u n 。 , a P i c e
a o u山 i n o t u m a b s o l e七。 e m a 1’g i u a 七u m b a s l i n u n g u e m s u b i七。 a n g u o t乳七u m ;
a l a e o b o v a l孔。 o b l i q u 几。 6 m 叮 l o lg a o i且 l a 七i 3 s im a P解七。 1 . 7 , n n l l a }e ,
`
u 刀 g u ib u s 11刀 e盯 i七u s e u r y 几 t i s 1 . 8 功m Io n g i s , a u r i e u l乙t a e ; e o r i n a e ·
m a

i o er s 4
.
2 m ln 10 n g a e 1 m rn l窃七a e o b l i q u e o b o v a t a e u n g u i b u s l i n e a r i -
b u s 1
.
5 in m l
o n g i ,
.
O v a r i u m t e r e o v il l i o a l b i s a d u a t i ,
, ,七y l o a p i e e
i n v o l u t o i n s七i g m , i n f l a七。 . I J o g u二 e u 七。 r e o a p i。。 a 。 、、二 i n a 。, l m 1 . 3 e m
l o n g u ln
, 3 m ;且 d i a ru . P i l io P a r o i s a l b i s v o s ` i七u m ; s o m i n a : e n i f o r 切 i a
f vo
e o l a t a l e v i七e r P r o f u 刀 d a .
A f f i n i o G
.
d。乙a 刃 a 夕落 F : . 5 : d f l份。 m i n im o P a d i e o l lO lo n g i卫 e , p e -
t i o lo e七 P e d u n e u l o g l a e i l l im o l o n g o , f o l i o l i o a n g u s七i o r ib u s d i f f e r t .
Y u n n a n : Y u n J i n g一 h o n g ( 允景洪 ) : a l t . 5 5 0二 . A P r . 2 0 , 1 9 5 7 ,

T s a i H o i一 t ao 5 0 2 1 5 ( T y P u s ) ; A P r . 2 0 , 1 9 5 7 , E x P e d . B i o l . S i n o一
r os o
.
ad lP’ o\r . Y u n n a n . (中苏云南生物考察队 ) 9 6 2 5 ; al t . 7 50 DI 。
人vo . 1 9 3 6 , W a n g C h i一 w u 8 0 8 9 9 .
T y P u s i n H e r b
.
I n s 七. B o t . A e a d . S Ln . e o sn 献 v at u r .
多年生草本 , 主根直下 , 上部增粗 , 根颈具多数芽头 , 长成多年生的
缩短分茎 , 叶及花草丛生茎端 。 托叶长三角形 , 被贴伏长柔毛 。 叶长达 14
厘米 , 叶柄具沟 , 非常纤细 , 小叶 13 一 15 , 长椭 圆 形 , 长 6一 9 毫 米 ,
宽 2一 3 毫米 , 先端具明显细尖 , 小叶柄极短 , 叶两面被白色 长 柔毛 ,
上面较稀疏 。 花 4 一 5 排成伞形花序 , 总梗具沟 , 极纤细 , 开花时常超
过叶长 , 小叶柄 1 . 5 毫米长 , 苞片及小苞片线形 , 花冠紫茧色 。 薯钟形 ,
长 5 毫米 , 被 白色长柔毛 , 具 5 齿 , 上二齿大 , 长 2 。 8毫米 , 下 3 齿较小 。
旗瓣倒卵形 , 长 7 . 5 毫米 , 宽 4 。 5 毫米 ; 先端渐尖 , 具不 明显微缺 , 基
部渐狭成爪 , 翼瓣长斜倒卵形 , 长 6 毫米 , 最宽处宽 1 . 7 毫米 , 具弯曲的
线形爪 , 爪长 1 . 8毫米 , 具短耳 ; 龙骨瓣较大 , 长 4 . 2 毫米 , 宽 1毫米 ,
斜倒卵形 , 线形爪长 1 . 8 毫米 。 子房圆柱状 , 被贴伏白柔毛 , 柱头先端内
卷 , 膨大为柱头 , 荚果 圆柱状 , 先端渐尖 , 长 1 。 3 厘米 , 宽 3 毫米 , 被
稀疏 白色柔毛 ; 种子肾形具不深凹点 。
分布于云南南部。
本种与川滇米 口袋相近 , 但 以花小 , 花梗较小 , 叶柄及总花梗极纤细
而长 , 小叶较狭而区别 。
9
、 狭叶米口袋 图版 3 : 3
G u e ld e n s t a e d t ia s 七e D o p h y l l a B u n g e i n I l e山 . A c a d . S e i . S七一
P e七叮 sb . S a v . E 七ar n g . 2 : 9 5 . 1 5 3 5 ; W a l P . 卫 o p . B 。七. S y s t o m 。 1 :
6 8 4
.
1 8 42 ; D eb x
.
A 饥 a oS c . L i n n . B or . 3 2 : 5 4 . 1 8 8 7 ; F r a n叹 、 . i n
M o m
.
5 0 0
.
N 3 t
.
S e i
.
N a t u r
.
M a t h
.
C h er b
.
24 : 2 1 0
.
1 8 5 4 ; 价m s l .
i n
.
J o u r n
.
f
j
i n n
.
S o e
.
B o t
.
2 3 : 6 4
.
1 8 8 7 ; U lb r

i n B o 七. J a h r b . 3 6 。
B e i b l
.
8 2 : 6 0 1 9 0 5 ; J a e o t i n J o u r n
.
N
.
C h i n a B r a n e h
.
R o y
.
A s i at
.
忍 o e . 5 8 : 1 0 3 1 9 2 7 ; B . F e d t g c h o n lco i u N o u v . G i l’o n . B o t . I t a l . s le’ .
一 4 6 一
2
.
34 : 1 4 4 1
.
19 2 8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2 : 41 3 .
1 9 7 2 ; 辽宁省林业土壤研究所 , 东北草本植物志 5 ` 83 . 1 9 7 6 . 一 -
A
; ,`乙乙岁云了` o尸落3 3 t e几 。 , h岁乙£a ( Bu D g e ) K i毛 . i n R o p . F , r s 七 S c i . 1弓x P e d 二
M a n o h
. s e e七. 4 . 4 : 5 7 . 1 9 3 6 ; 于i n e执m o n t a F ] . M a n e h . 2 7 9 . 1 9 39 ;
H
.
P
.
T slt i i n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豆科 ) 36 7 .
1 9 5 5
. — e . , 。 、 e落f Zo 沪 a alt e七. n o o F i s c h : F .al ” “ 1 . i n B ,1 11 . S o e .
B o七. F r a n e o 2 9 : 7 . 1 5 8 2 ; H a r m s i n 玩 t . J a h x: b . 2 9 : 吐1 3 . 1 9 0 0 ;
J a co 七 i n 1 . c , 58 : 1 0 1 . 1 9 2 7 ; B . F o d `s o h e n l仍 i n l . c . 3 4 : 1 4 3 9 . 1 9 2 8 ;
P t 3 r

S 七ib 、 1 1几 A e 七. H o r L . G o `飞lo b . 1 3 : 4 2 7 . 1 9峨0 .
模式标本 : 采自北京 , B o n g o 1 0 7 号 。
分布于甘肃东部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河南 、 内蒙 、 山东 、 江苏 、 浙
江 、 及江西北部。
由于狭叶米 口袋在早春初发的叶小而宽 。 不为线形 , 易与在同一地混
生的米 口袋相混淆 , 但狭叶米口袋的花小 , 每伞形花序只 2 一 3 朵花 , 花
冠粉红色 , 总花梗纤细而易于区别 。
组 2 . 单叶组 S e c 七. 2 . P a u e i f o l i o l a 七a e ( B . F e d七: c h e二co1 ) 习二 F .
r
r s u i
, s 匕a t . n o v .
G 汉 e子de 。 。才命 。d `落a s o e t . 1 . A e a 二不e s s u b。。 e t . 尸 a 公 e坛f o 乙落。乙a 乙a o B , .
F e d t o e h e n l: 0 i n N o u v
.
G i r o n
.
B o七. 工无a l . s e r . 2 . 3 4 : 1 4 4 1 . 1 9 2 5 . ,
e x o l
.
G
. 饥落r 尹。” r 。叽 s坛。 R e n 七h .
奇数羽状复叶的小叶退化至只 1 片 。
模式种 : 一叶米 口袋 G . 。 。 口护h如沁 F i , h .
1 0
、 一叶米口 袋 图版 3 : 5
G u e l已e n s t a e d t i a m o n o Ph y l l a F i s e h . i u 人l o 1D . S o e . 例 a七 . M o s e . _,
6 : 1 7 1
.
1 82 3 ; D C
.
v.lo d
r . 2 : 3 0 7
.
1 8 2 5 ; I
J o d e b
.
F l
.
A l 七. 3 : 2 6 0二
1 9 3 1 ; T o t i n s I m P
.
R o s s
.
1
: 5 6 4
.
1 8 4 2 ; J a e o 七 i a J o u r n . N . C h i n a
B r a n e h
.
R o y
. 人 5 1` 七. 5 0 “ . 5 8 : 9 5 . 1 9 2 7 ; B . F e d t s o h o n l句 i n N o u 、 r . _
G i r o n
.
l弘 L . 1七3 1 . s e : . 2 . 3 4 : i 连吐1 . 1 9 2 5 ; B .ol i s , . F I . U R g S 1 1 : 5 5 5二
1 9 4 5 ; A l i i n C a n d o l l e a 1 8 : 1 4 2
.
1 9 6 2
.
模式标本 : 产于阿尔泰山区 , 凡 sc h , 47 。
分布于苏联及蒙古 。 我国尚无记录 , 极有可能在我国境内发现 。
二 、 米口袋属的一个近缘新属
高山豆属
高山豆属T ib eti a( A ]i )H. p. r J’ u si , co m b . n o \: .
G “ 。乙了e珍、了a o d `店绪 s u b g e n . 了,坛乙e`落a A l i i n C a n d o l l e a 1 8 : i 峨0 . 1 9 6 2 .
— 口 . 。 。。七. 1 . C a 肠乙。 :亡。 n艺。。 B . F e d t s o h e n ko i刀 N o u 、: G i l’ o n . B o t一
l t a l
. s e o . 2
.
3 4
: 1 4 3 6
.
i g Z s
. e
xc l
.
G
. 天。。 : 夕o u 一份 .
A d d e s e r i P t io n e m a d d e n d a
.
]飞a d i x m a g n a d o s e e n d e n s s u p o r n e e : ·比 5 5几 v e l f lt , i f o .l nr i s , e a u d i c u h s

e lo n g a t io r i b u , s a e P e g1’ a e i l ib u s i n t o r d u m r a d i e e s a d v e n t i t i a s e t .l a m o s
a s o e n d e n `e s v e l r e P e n t o s e d o n 七ib u s . S t i P u l a e m e m b r a n邪 e a e ]a t 6 o v a t a e
a m P l e x i e a u l e s f o l i o o p Po s i t a e
, a P i e e a e u oa 3 v e l r o t u n d a o a d Z / 3 P
: r t e ,。
P l u o n 一i n u 。、了e e o n n a t a e . F o l i o l a o ; , a l i a , o r b i e u l a r i a v o l e o r d a t a , a ,P i c e
o b 七z Zs a e m a gr i D a 七a u sq u o a d f e r e b il o b u l a t a . F l o r e s i 一 3 i n u m b e l l a m
d i s p o s讹i ; c a l y x 叨 g u st o e a m p a nu l漪u 。 : u f u s ( i u s i e o . ) , Z d 七m i飞,℃ 。
s u p o r i o : i b u s haI
.
jo
r i b u s a d i / 2一 2 / 3 p a r t o m i a or f e r e u s q l ; e a d a p e。 。 m
P l u s nr i n u s v e e o n n a t i o
.
C o r o l l a p u r p u r e a r a r o f l a v a ; v e x i l l砚m l: : t e o b -
o v a
·
l u m e o r d a t u m v e a P i e o e n l几 r g i n a t u m b a s i i n u n g u e。 : s u b i t o a n g u s ta
-
七u n o . O v .al i u m 七e r es v i l l o o u m v e l 9 1浦 r u m , s七y l o s u b a D g u 扬 9 0 “
i n e u
.
v : 5 . 5训 i n a r e n i f o r m i a l a e \了。 5 zn a r m o r a t a . P o ] 11只 i几 e l o D g几 t a t r i -
c h o t o rn o

f i s s u r
` :
t a e七 t 1’ ip o r a t a v o l q l l a d r i e h o t 〕 n o o 一 f i s : 一; : a t几 。 t q ` l a d r i P O -
r a加 1 .
T y p u 乐 g e 几盯 13 : 少访就协 滋饥姚 a,i 以` ( Ba k elt ) 只 . r . 丁 ltS i
根大直下 , 上面增粗或仿锤形 , 分茎伸 一长, 通常纤细 , 有 时 具 不 定
根 , 发出多数上升的或甸旬的分枝 。 托叶膜质 , 宽卵状 , 抱茎 , 与叶对生 ,
先端急尖或圆形 , 合生至 2 3/ 处左右 。 小叶椭圆形 、 近圆形或心形 , 先端
纯 , 微缺直到近二裂状 。 花 1一 3朵排成伞形花序 。 花冠紫色稀黄色 。 尊狭
钟状 , 干时红褐色 , 上二曹齿较大 , 合生至 1 / 2一 2 3/ 处左右 , 稀几完全合
生 。 旗瓣宽倒卵形或心形 , 先端微缺 , 基部骤狭成爪 。 子房圆柱状 , 被毛
4 8
卜或光滑无毛 , 花柱内曲成直角 。 种子肾形 , 平滑 , 具大理石样斑纹 。 花粉
一具三沟三孔或四沟四孔 。
属模式 : 高山豆 T . 而。 。乙时二 ( Ba k e1’ ) H . F . T s lu
本属有 4 种及 1变种 , 分为 2 组 , 分布于甘肃东南部 、 青海东部 、 四
_川及云南西部至西藏东 、 中部地区 , 生于海拨 2 0 0 0 米以上的高山林缘、
灌丛边及草地等较干燥地方 。
分 组 及 分 种 检 索 表
1
. 子房光滑无毛 , 花粉四沟四孔 , 小叶椭圆形 , 托叶先端圆 (裸子房组
S e e t
.
G lab e r ae H
.
P
.
lr
’ s u i
, s e c七. n o v . )
2
. 花黄色 ” ” “ · · · ” ” 一 l 、 黄花高山豆 望 . 艺。叩 ol e解翻
H
( U l b r
.
)
.
P
.
T s u i
O
2 ` 花兰紫色· ” ” “ 1b 、 兰花高山豆 (变 种 ) v a1’ . e ` 已乙已s t落s
H

( D i
e l昌 )
P T s u i
1
. 子房被毛 、 花粉三沟三孔 , 小叶近圆形至宽椭圆形 , 如为椭圆形则先
端深缺乃至近二裂状 , 托叶先端急尖 ( 高山豆组 s e ct . iT b et ia)
3
. 小叶 9一13 ( 1 9 ) 片 , 椭圆形 、 宽椭圆形至近圆形 , 先端 圆或 微
缺 , 有时深缺甚至二裂状 , 根为圆锥根 。
4
. 小叶宽椭圆形至近圆形 , 先端通常圆或微缺 ; 多年生分茎较
短 , 植株被毛密 · · · · · · · · · ” · · · · · · · · · ·一 2 、 高山豆 T . 从 , 、 。 乙“ 。。
( B a k。
·
) 工1 . 卫 . T s u i
4
. 小叶椭圆形至近 圆形 , 先端二裂状或深缺 ; 多年生分茎极伸
长 , 且常伏地生根 ; 植株被毛稀疏 · ~ “ “ “ ” 一 3 、 亚东高山豆
T
. 刀` d o ,巧 e双 。` 。 11 . ] ) r ! ’叨 1 .
3
. 小叶 3 一 7 ( 9 ) 片 , 圆形至扁圆形 , 先端截形微缺至深缺 , 根
为纺锤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云南高山豆 望 . 3咖 。 ` 哪。蕊。
( 『J , 几。 h . ) 11二护 . T s u i
组 x . 裸子房组 一 s。 “ ` . 1 . G l a b e r a e H . 1、 ’ . lr’ s u i , S e c 匕. , ol V .
S七i ltP l a o l a七3 o V漪 a e , I n 3m j r t n a e 3几。 p t t n c七15 }声r u n n o s . F 、 , 110 13 5一 7
二l at 。
·
e l l i p七i e a v e l l : t e o v a七: a p l e o t r u n e a t a . v e t 。爪 , , g l n : 一七: . 弓c几 p : , 5 s u b

a n t h e仓

5 1 f o ]10 a e q u i lo n g u o v o l i d a d i / 3 s u P o r 3 n s
.
t j o b e l ] a l一 3一
月f l oi.
a , c 0 0 0 l l a f l良 v a v e l i n d l g o七i e o 一 p姗 p u r e a . D e n七e s c a l y e i s 2 s u p贸 i o r e$
f er
e e a n n a t i s
.

e x i l l d m l at e o r b i e u l a七u m a P i e o p r o f u n d e o m a r g i n at u m
b a s i i n u n g u e m s u b i七0 o n g u s t at u 田 . o v a r i u m t e r 〔 5 g l a b r u m s t y lo i n
a n g u l u m 、
, e r t i e a l e m i n f l e x o
.
r o l l i u i a t r i e l x o 川。 · f i s 、 ur at a e 七切i p o r at a .
T y p u 3 O e c 七 : 望 . 艺o 朴夕O乙” ” s乞吕 ( U l b r . ) H . 尸 . T s u i
托叶宽卵形 , 膜质 , 具棕色斑点 。 小叶 5 一 7 片 。 宽椭圆形或宽卵
形 , 先端截形或微缺 。 花草开花时与叶等长或超过叶长 1 3/ 。 伞形花序具
2 一 3 朵花 , 花冠黄色或兰紫色 。 上二粤齿几合生 。 旗瓣扁圆形 , 先端深
缺 , 基部骤成爪 。 子房圆柱形 , 无毛 , 花柱内曲成直角。 花粉具三沟三孔 。
组模式 : 黄花高山豆 。
本组包括 1种及 1变种 。 分布于四川及云南西部 3 0 0 0米以上的高山上。
本组植物的荚果大而无毛 , 小叶也较大 , 长招毫米 , 宽 g 毫米 , 叶面 -
有小黑点 , 上面无毛 , 下面被疏柔毛 , 很易与高山豆组的种类区别 。
1几黄花高山豆 黄花米 口袋 (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 图版 4 : 4
T ib e t i a t o n g o l e n s i s ( U l b 、
、 .
) } 1
.
p
.
,1’ 。 u i , e o mb
.
on v
.
公肠 e `d e几 s t a , d乙公a ` o临夕o l e介 s名5 U I {) r . i lt B o t . J a h r b . 5 0 . B i e b l一 1 1 0 :
1 1
.
1 5 A p r
.
19 1 3 ; R o p
.
B i o b l
.
12 : 凌2 5 . 1 9 2 2 ; J ac o七 i n J o ur n . N .
C h i n a B r a n e h
.
R o y
.
A s i a t
.
S o e
.
5 8 : 9 9
.
1 9 2 7 ; B
.
F o d七s c h e n k o i n
N o u v
.
G i r o n
.
B o t
. 工七: 1 . s al’ . 2 . 34 : 1 4 3 7 . 19 2 8 . — G . f l a o a A d a -m s o n i u J o u r . B o t . 51 : 1 3 0 . A p r . 1 9 1 3 ; J a c o t i n 1 . e . 5 8 : 9 8 .
]
.
9 2 7 ; B
.
F e d招 o h 。孔!: 0 1且 1 . e . ; P e 七。 r一 S七i b a l i n A e七. H o r七. G o t ho b .
1 3 : 4 2 6
.
L9 4 o ; A l i j t l C al d
o l l e乒 18 : 1 5 2 . i 9 6 2 . e七 v a r . 乙。们 9 0乙。 n s落令
( 兀J l b r . ) A l i i n ] . e . 1 5 3 . 1 9 6 2 . S y lt . n o 、 . ( e p h o七o g r a p h i a t y P i . )一
d 。 瓦叨” 环 s 厂加呱 ( A da o so 的 C . Y . w u ex H . P . T sl i 11 中国科
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豆科 ) 3 64 . 19 5 .
l a
、 黄花高山豆 (原变种 )
v ar

t o n g o l e n s i s
模式标本 : 产于康定打箭炉 , aS u l ie 2 5 3 0 .
分布于四川及云南西部海拨 32 0 0一 4 0 0 0 米的山区 。
本种 与 以哪娜。 。 5 1。 山弘 fl a,c a A d a ln os n 的原始记载相同 , 模式标本
产于同一地区 , 经我们检查过大量标本认为它们是同一种 ; 它们同是在
1 9 1 3年 4月发表 , 本种有更明确发表 日期 ( 1 9 1 3年 4月 15 日 ) , 故采用此名 。
一 5 0 一
1b
、 兰花高山豆 (变种 ) 兰花米口袋 (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
T ib e 七i a t o n g o l e n s i s ( U l b r . ) H . P . T s u i v a r . c o o l e s t i , ( Di e ls )
万 . P . T s u i , s七a t . n o v . — G . e o e乙e s右落: ( D i o l s ) S im p s in N 。七. B o t .
G a r d
.
E d e bn
.
8 : 2 6 5
.
1 9 1 4 ; U l b r
.
i n N o七i ` b l . B o t . G .al t . B时 l i n . 8 :
名1 . 1 9 2 1 ; J a e o七 i n J o u r n N . C h i n a B J a n e b . R o了 . A s la t . S o c . 58 :
习6 . 1 9 2 7 ; B . F e d加 e h e n k o i n N o u v . G i r o n . B o 七. 1七a l . 。迎 . 2 . 34 :
1 4 3 8
.
1 9 2 8 ; H a n d一 M z t . S y m . S i n . 7 : 5 5 5 . 1 9 3 3; A l i i n C a dn o l l e a
18 二 1 5 2 . 1 9 6 2 .— A s` r a g a 乙锐5 e o e乙e s z落5 D i e l s i n N o t . G a r d . E d e bn 。
5 : 2 4 4
.
1 9 1 2
.— A饥 b忍岁` r o分坛5 e o 。乙。 s`坛s ( D i e ] s ) C . Y . \ , u e x F . r 。
lsr iu i
n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豆科 ) 364 . 19 5 .
模式标本 : OF r r e s ` 2 2 2 1号 ,
分布于四川西部和云南西北部。
本变种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为花兰紫色 , 旗瓣基部平截 , 爪较长 , 约
3 毫米 ; 原变种的旗瓣基部圆形 , 爪较短 , 约 2 毫米 。
组 2 、 高山豆组 S e e t . 2 . T ib e t i a
2
. 高山豆 单花米 口袋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 图版 4 :
T ib e t i a h im a l a i o a ( B
a k e r ) H
.
P
.
T s u i
,
刁胡别 ae 击乞a 从沉如妊翎 B a ke r 加 H o o k . f . F I .
e o m b
.
B .iI 七
1
— e 舫。 1 -
T a u b
.
i n E n以买 et P i’a n 以 , N at . P fl 比n z 3 n fa m . 3 . 3
: 1 1 7
: 2 8 4
B
.
F e d t o e it e n k o i n N o u v
.
G ior n
.
B o七. 1七a l . s 。 : . 2 . 3 4 : 1 4 3 6 .
A l i i n C o n d o l l e a 18 : 1 5 6
.
1 9 6 2 ; O h a s b i
,
F l
.
E
.
6 6
.
i 9 7 i
. e七 3 : 6 4 . 1 9 7 5 ;— 呀“ e艺d 。。 s `a o d乙乞。 d么心。 , ·。落f o乙落。
H i m a l

M a x im 1n
B u l l
.
A c a d
.
P ot e r s b
.
2 7 : 吐6 2 . 1 5 5 1 ; K a n i t z . 111 B o七. 1丈e s u l L . C o n t r .
A 吕 . E x P e d . B el a S Z o e h o D y i r e邵 i n 七 1 0 . 1 8 8 4 ; H o m s l . i n J o u r刀 。
L i n n
.
8 0
.
B o t
.
2 3 : 1 6峨 . 1 8 5 7 ; J a e o七 i n J o u nr
.
N
.
C h i刀 a B r a 刀 e l一 R o y .
A s iat
.
s o e
.
58 : 1 1 5
.
1 9 2 7 ; B
.
F o d t s e h e n kO i n N ol
v
.
G i即 n . B o七. 1七a l .
。 e r . 2 . 3 4 : i 连3 7 . 1 9 2 5 ; H a n d . M z七. S y m b . S i n . 7 : 5 5 3 . 1 9 5 3 ; P t e r -
S七i b a l i n H印: 1; . G o七h o b . 1 5 : d 2 6 . 1 9 4 0 . P . P . ( s a l t e m e x e l . H a 刀 r y
S m i比 助 . 1 0 7 6 9 ) ; 中国本睽院植物研究所 ,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2 : 41 4 .
1 9 72
.— 公 . 肠 。落f l o r a S t r a o il o y e x aJ o o t i n J o o r n . N . o h sn a B r a n e h .R o y . A 3 i a t . S o e . 5 8 : 1 1 3 . 1 9 2 7 。 — 口 。 s a ” 艺a 尹a 外落 T h o t h a t h r i i nB u l l . B o t . S o r y . I n d . 1 0 : 3 9 1 . f i g . 1 9 5 5 .— A n 乙乙乙夕£犷。 , 乞s 二 ,、落f 乙。 : a
一 5 1 一
( St 跟cl 叮 ) 从讯ng e 七 l一f . P . r1’s ti i n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中国主要
植物图说 (豆科 ) 2 7 0 . 1 9 5 5— A饥吞z万云,· e 矛` : “ 。 。 : 。落f o z` 。 ( M a x im . )C . y . w u 帐 H . P . r l’ slt l in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中国主要植物图
说 (豆科 ) 3 7 1 . 1 9 5 5 。
模式标本 : 为 5 . 1 . A h 的选模式 (卜ce 七滋 y p u s ) , 产于锡金 3 7 0 0一
连3 0 0米 , H o o k e r 无号 。
分布于甘肃东部和四川西部 、 南部至喜马拉雅山区的西藏 东 部 和 中
部 , 海拔 3 0 0 0一 5 0 0 0米的高山区 。 在印度 、 不丹 、 锡金 、尼泊尔也有分布 。
A
.
P
.
J a co 仁 ( 1. 0 . ) 把在 S 七a “ 1, e y 的 ( C a t a l o g u e 叮 p l a n 生s , f 。妞d ’
i n

K u m a o n a n d G o r h w o l a o d t h o A d j
o i o i o g
·
x飞、 : {。
一 ` 。 f 」’ jb e t , 》 v o l .
2 中的 口 . , 耐 f l o r a 名称下印出的 “ 只 。 r b , b l u e , 5启二 . , J u l y , M i l: 加 , N i t i -
( o n l a t
.
8 0 0 )
, o p o n 群 o u n d , 4 一 5 0 0 0 m . a l七, d r y H im a la y a , T i b e 七. ” 当
作是种特征集要 , 其实它只是一条野外记录 , 故 不 能 采 用 G . 。 聪邝。 : 。
为本种的名称 。
关于原 口 ,。。乙d“ 。 。 a` o d。` a h ; , , ; a乙a公“ a B o k e L’ 和 口 . 己么、 。 : 。` f o乙公a M 胃i 。 ,
前者模式产于青海黄河 上游 ( P 1’z o w 叭欢 1 1 8 8 0) , 后者选模式产于锡金 ,
也是木种分布的北界和南界 。 在这两个地区的本种植物 , 前 者 植 株大 ,
叶也大 , 小叶大的直径可达 l 厘米左右 , 较小的 5 毫米左右 , 先端圆或微
缺 , 后者植株小 , 叶小 , 小叶通常在 3 毫米左右 , 也有时在同一植株上有
5 毫米左右的小叶 , 先端圆至 较 深 微 缺。 在四 川西部 , 这两种类型都存
在 , 说明它们是随分布地区不同的变异 , 因此将之合并更为 自然 。
本种较小 , 小叶先端常由于在凹缺两侧的长柔毛 , 看起来好像凹缺很
深而为二裂状 , 实则仍是较深微缺 , 与亚东高山豆者不同 。
3
. 亚东高山豆 (新种 ) 图版 4 : 2 , 图版 6 : 2
T ib e t i a y a l o n 了e n o i 3 H . P . 1r’ s u 又, s p . n o、 了 .
盯。 : 卜: : P 。℃。且 r、 15 . 乙之a d i x d e s e o u d e n s s u P o r D e e : a s 3 , , c o l lo 一n 、 , l七i。主P i七今
e a u d i e u l o s 卜, e r o n n 。。 l o n g i o r a s r a m o s o , , i n 七。 l’ d u m o l o n g L .主。 : i ,刀 0 0 e t r a d i -
e a 刀七。 5 e d e n },e . S t i P u l。月 m e m b r a n e e a o l a t e o v a t 3 。 。 e u u i ]。 a t 。】。 o 、 七u o P i -
10 5 15 i n t u o g l a b r a o a d n o d i o p兜。15七。n 七e g a n t id r o m a o : : d t 。 犷`i拐 p继 t ” 3
i n f er o s OC n n at a e
.
F o l i
um
im p ar i
·
p i n n a t u m 3一 5 . 5 c l l o n g u m , p e LOI 10
u 匕 P o d u n e u l o e a n a 七i e u l a ot e t P i lo s o ; f o l i o l a 7一 1 5 b .l o v i 3 s i m o P 3七io l u l a -
t 。 , o v a l i a v e l o b c o r d a t a a P l e e Por t u n d e e m a r g i n o t 、 u s q o e : 、 cl f。亡e b i l ,
·
为u l a t a 7一 1 0 m m l o n g a 6一 s r a刀。 alt a几 utr in q u e s a t is 3 P就 5 15 p i l is v e 3七i -
一 5 2 一

沁术
, a
.
F l o r e s 1 1饥 e o a u m 2 i n o m b e一a m a i s训 s i t i , p e d u n e u lo s u b a n t h es i
fo l i o f伏。 a e q u i l o n go , b r a e七e a l in e ar e 1 m m l o n g a , b r a e t e o l a l a n e e o l a t 、

l e v i`。 r b l · o v ; o o e q u : 。m b r a e七e a , e a l y e i s b a s i a d n a t a , p e d i e e l l o e o l . 2 m m
l o n go
. c a l y x a n g u s七e c a m P a n u l a t u 日, e a 。 5

m m l o gn
u s b r u n n e u 3
,
P i l i s
f l a v es
e o n `ib : 、 5 a d , ras i弓 七3 e七u 3 , 5 d e nt ib u 3 , 2 s u P e r i汉 i b鹅 3 m m l o n g i s
二l m rn l几`10 o v 。: 11匕110 f e : 。 a d a P i e o m e o n n a t i s , 3 1月 f .le i o r i b u s l a `e l a n e a o -
l a t返 z n l : , ) 」` i h u ; , d o n Lo i 几 f i沮 0 m i n i tn o . C o均l l a P u l : P住。 e 几 ; 、 了e x i l l u m s u b -
,
o比i o u l次 · J 1 0 1、: m ] o n g u 阻 8 m m l a t u m a P i e o e : 。 。 : g i n a 七u nt b a s i j n
11n g u e nr Z m
, ,飞 IO D g t`m slt b i七o
·
a n妙 s t a t u nt , a l“ e o加、了 a七a ” o b l i q u a e g
J只卯 b n g “ 3 i n l a 七15 1。 几 p毗七” 4 m m l就 a ” , u , l g u ibus l i n 。“ i b u s c1’ v a -
一`i: Z m , n l o n g i : a u r i兜 l a t a e ; e 凡。 i n a e 4 m m l o o g a o 1 . 5 ,刀 m l a t a e ,
l a m i n i o s u b 七: · i o n g u l舫 i b u s , u 刀 g u i b u s l i n e ia’ i b u s 0 15 o e q u i l o n g i s . O v a -
r iu m t , 少
l
s p : 115 a d s u `以犷几m v e n t r a l e nr u s q u o s七y l u 泊 e七 P解七。 n飞 s u P , io r e in
`
d e 3 s e 、
·
i 、 卜i匕比 n , s 七y lo i n f l e 又。 。七i g m 、 。 11b d i : e o i d o u m . 「J o g lL m e n 七3 r e 。
P a1’ e ” p i lo slt :飞1 2 e m l o n g u m 5 . 5 d i a ,刀 . P o乱 d e l l i: e e n i u m 、了a l v i s s Pe卜
al ib lst
.
eS m i呱 1’3 成肠: m i a al ve ia m at’ m o1t at a .
A f r i几 15 口 . j`落,rt “ l` ,落: : a o B a k e l: , s o d f o l i o l i s o v a l ib u s 、了 e l o b co . l: d a七i。
。 Pa1’ s 3 P i l o o i。 , u m b e l l a 工一 2 一 f l o r a , 2 e a l y e i o d e n t ib u s s u p e 1’ i o r i b u s a l t i u s
·
c o n n a t i s , e盯 i o a r d m i n `。 r d u m 一 l a m i n i s su b七r i a n g u l al · i 、 。u s d i f f以 t ,
X i z a n g ( T ib e t
, 西藏 ) :
Y a d e n 百 x i : 。 (亚东县 ) : ]) . C . T s 0 0 0 g (钟补求 ) 5 9 5 5 , 7 5 5 0 , 5 8 2 0 ;
F u G u 卜 、 u 。 ( 付国勋 ) 4 2 5 ; Z h : n g J i n 考一 w o i (张经伟 ) 2 4 6 7 ; E 、 P e d . 5 0 1 .
Q i u g h 3 i
一 又 i z a n g ` ) 7 4一 2 5 6 3 ; E : p o d . 5 0 1 . ( 昆d .i . ) (之i o g h a i 一 X i z : n g Z )
7 5 0 1 6 2 , 7 5 0 3 1 7 ;

]
·入 p o d . S c i . ( 7 e g . ) Q I D g h a i 一 X i名 : `n g 3 ) 4 4一 7 0 4 1 .
N 扣 1: m X i。 (聂拉木县 ) : Y . T . C b an g (张永田 ) 眺 K . Y 。
L a n g (郎楷永 ) 3 5 5 0 , E x p e d . S e i . Q i n g ,、 a i一 X i z a o g 5 7 6 7 , 5 5 3 5 ( T y p -
u s ! ) P1’o P e u br e m , i u d e o l认了 i L, 七i b u s , g l a r e o s i s , n l t . 3 8 0 0 功 . 2 3 , J u n 。
1 9 7 5 ; E x Pde
.
S e i
.
( \ 7 0 9
.
) (之i n g h a i一 X 。: a 刀 9 4 2 4 5 , 遮3 3 3 , 6 4 5 1 .
1 ) E x p
e d it i o S
e i e n t i a r u m a d Q i n h a i一X i a z a n g a m
青海 、 西藏综合科学考察队
2 ) E x p
e d it i o S
e i e n t i a r u m a d j
e e t a a d Q i n g h a i一 X i z a n g a m
青海 、 西藏综合科学考察队补点组
3 ) E x p
e
d i t i
o
S
e i e n t i a r u m ( V e g e t it i o )
a
d Q i
n g h a i一X i z a n g a m
青海 、 西藏 综合科学考察队植被组
5 3

G y i1’O n g X i a n ( 吉隆县 ) : E x P ed . P I . M a d i c . X i艺a n g ` ) 1 3 0 , 3 1 1 .
N y i o g o b i X i a n (林芝县 ) : E 二 P e d二 P I . M e d i e . X i z a n g 3 3 09 .
C o n a X i ; 。 (错那县 ) : E x p刃 . ’ cS i . ( V昭 . ) jQ o g ha i 一 X i阳 n g 23 28 。
D i o g r i X
:。 n (定 日县 ) : E x p e d ` S e i ( V e g . ) Q i n g h a i 一 X i z a馆 4 0 1 4 ,
多年生草本 , 主根直下 , 上部增粗 。 根颈具多数芽头 , 长成多年生 、
较长而多分枝的分茎 , 有时分茎极伸长并生根 。 托叶膜质 , 宽卵形 ,渐尖 ,
外面被柔毛 , 内面无毛 , 在节上异向宿存 , 于下面 1 3/ 处合生 。 奇数羽状
复叶 3一 5 . 5厘米长 , 叶柄一如总花梗具沟和被疏柔毛 ; 小叶 7一 15 片 , 具
极短小叶柄 , 椭圆形至倒心形 , 先端深缺直到几二裂状 , 长 7一 10 毫米 , 宽
6 一 8 毫米 , 两面被相当稀疏柔毛 , 伞形花序具 1 朵有时 : 朵花 , 总花梗
开花时几与叶等长 , 苞片线形 , 长 1 毫米 , 小苞片披针形 , 比苞片.稍短 ,
贴生于薯基部 , 花梗约 2 毫米长 , 花冠紫色 。 警狭钟形 , 长约 5 毫米 , 棕
色 , 被贴伏黄色疏柔毛 , 警齿 5 , 上二曹齿长 3 毫米 , 宽 1 毫米 ,椭圆形 ,
几合生至顶部 , 下 3 曹齿宽披针形 、 较小 , 最下 1齿最小 。 旗瓣近圆形 ,
长 10 毫米 , 宽 3 毫米 , 先端微缺 , 基部骤狭成 2 毫米长的爪扩 翼瓣斜倒
卵形 , 长 9 毫米 , 最宽处宽 4 毫米 , 具弯曲的线形爪 , 长 2 毫米 , 具耳 ;
龙骨瓣长 4 毫米 , 宽 1 . 5毫米 , 瓣片近三角形 , 线形爪的与瓣片等长 。 子 、
房圆柱形 , 在腹缝线直到花柱及子房上部密被柔毛 , 花柱内曲 , 柱头近盘
形 。 荚果圆柱形 , 被稀疏柔毛 , 长 2 厘米 , 直径 3 . 5 厘米 , 开裂后瓣片螺 .
卷 ; 种子肾形 , 平滑 , 较大 。
本种接近高山豆 , 但以小叶为椭 圆形至倒心形 , 被毛稀疏 , 在伞形花 _
序上花少 , 上二曹齿合生较高 , 龙骨瓣瓣片有时近三角形为 区别 。
分布于西藏中东部海拨 3 0 0 0一 4 1 0 0米的干燥山坡草地 、 石隙或灌丛林 -
下等地 , 为 5 一 6 月开花 , 7 一 8 月结果 , 高 2一 5 毫的矮小草本 。
4
、 云南高山豆 云南米口袋 (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 ` 图版 4 : 3
T ib e t i a y o a n a n e n s i s ( F r a n c h
.
) H
.
P
.
T su i co m b
.
n o v
.— ,
G “ , lde ” s `a o d `感。 夕“ 几 介 a 。 “ 八 s落5 F m n c h . P I . D e l a v . 1 6 4 . 1 8 8 0 , D i e l s
i n N o七e s OB t
.
G a r d
.
E d i n b
.
5 : 8 1
.
19 1 2 ; J a OC t i n J-our
n

N

C h in
a
B r a n e h
.
R o y
.
A s i at
.
S o c
.
58 : 9 5
.
1 9 2 7 ; B
.
F e d t s e h e n kO i n 如or u v 。 _
G ior n
.
oB 七
.
I t a l
.
s e r
.
2
.
3 4 : 1 4 3 8
.
1 9 2 8 ; H a n d一 M z t . S y m . s in . 7 :
5 5 3 , 1 9 5 3 ; P e t e r

S t i b a l i n A眺 . H叮 。 . G o t ho b . 13 : 4 3 6 . 1 9 4 0 , A l i
in C
a n d ol lae 1 8 : 15 4
.
1 9 6 2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二
4 ) E
x P e d it i o P la
n t a r u m M e d ie i n a lu m a d X i z a n g a m
西藏中草药普查队
一 5 4 一
)
2 : 4 1 3
.
1 9 7 2
.— 仔 f o r r e s z后么A l i i n o 几n d o l l e a · 1 8 : 1 5 3 . 1 9 6 2 . s y n .
no
v
. — A饥b不夕` r o ,感s 夕“ 几 ” a n e朴 s落s ( F抓 n e h . ) 0 . Y . W u o x H . P 二叹、 u l in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豆科 ) 3 6 3 . 1 95 5 。
模式标本 : 产于云南鹤庆犷 eD l “ va y 1 9 5 7号 。
分布于四川西南部和云南西北部至西藏东部。
`衡
. . . . . . . . . . . 曰 . . . . .
一 5 5 一
1习 J.ù护
目 .曰
一二切万烫
甲 争
嗜一
二越、乍加
!
J才子
!
i一洲姗脚ù窟啊书 .汉夕
了 J
ǎ酬渊姻恻刀
晕 ~寿

:鞭
今 咖
公 份 、 .奋曰 .

小 伽
, 石毋
Q
4 5
图版 2
t a ih a n g e n , i
公 ,
: 1
.
J }!鄂米口袋 G . h e n r丫i , 2 . 米口袋 G .
4
. 细瘦米口袋 G . g r a e i l i。 , 5 . 川淇米口袋 G .
m
u
l t i b l
o r a , 3
。 太行米口袋 G .
d e l
a v a v i

一 5 6 一

沙叮欢é
圈争一 , · . 嚼、 : 一 甲 、 拿
咖娜 , 娜 卿广!降
零 公
:从饰 争

扮 粤 参;
燃您瞥条l
撒榭氛í
冉撇W山爪甲瓜川í
撒岑森燕攀
人 匆
1 2 4
5
.
介J
25图版 3 :
, et n o Phvl l l吕 ;
r
. 光滑米目袋 G 一 皿 a r i t iln a ,
4
. 甘肃米口 袋 G · g a n , t e n , i , ,
少花米口 袋 G .
一叶米口袋 G .
丫 e f l a
, 3 狭叶米口袋 G
m o n o p h v l l a
.
一 5 7 一

岭撇掣,演,奋
硫"
姗瞿二雳“了·、 、瓤掣,一 。、|、`尸z蘸掣.甲

`月奋
娜.豁 黔 _ 瞥
味习

5

②锄
嚼@锄餐ù盼够赞擎雄
锤嚼锄
周版 4 : 1 . 高山豆 T ; h i m a l a ie a , , 多. 亚东高山豆 T . y a d o n g e n , i , ; 3 . 云南高山豆 T .
7 : n 。 飞。 : n o i。 , 4 , 黄花高 lL] 豆 T ; t o n g o fe n o i o .
一 乓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