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MATERIAE AD FLORAM LATHYRORUM SINENSIUM

中国山黧豆属植物志资料



全 文 :植 物 研 究
B甘L L EI O T NF BO A TI NC AL R ES A ER C H
第 4 卷 . 第 x期 1习 3二拜二1 月
V o l
.
4
.
)寸 0I J汤 n, . 19 8主
中 国 山 薰 豆 属 植 物 志 资 , i ; ,卜
崔 鸿 宾
M众T ER I八E 人D F L O RAM L AT H Y R O尺UM S! N巨N S IUM
T s u i H u n g

p i n
山黛豆 咙共约 1 3 0币卜, 分布于新 、 旧大陆的北 i占占{}奋及南美 、 非洲的高
山地区 。 到现在为止尚末见全属的世异性的专著 。 与本文有关的较重要的
最近的著作有 :
B巨s s l e r , 入1。 1 9 6 6 。 D i e S t e l l u n g d e s S u b g e n u s o r o b u s ( L . )
B a k e r i n d e r G a t t u 刀 9 L a t h y r u s L . u n d 、 e i习 e s y 、 t 。 m a t i s e h e
G l i e d e r u n g
.
F e d d
.
R e , e r t

7 2
: 6 9一 9 7 , 1 9 7 3 . 1之e v i s i o r z d e r e u -
r a s i a t i s e h e n A
r t e n v o n L a t lz y r u s L
.
S e e t
.
O r o b u s (乙 . ) G r e n e t
G o d r
.
F e d d
.
R e p e r t
.
8 4 : 3 2 9一 4 4 7 .
C z e f r a n o 、 a , 2 . 1 9 7 1 . C o n 、 P e e t u s s y s t e m a t i s g e l l e r i s L a -
t h y r u s L
。 入 o v i t a t e s S y s t e m a t i e a e P l a n t a r u m V a s e u ! a r i u m s :
1 8 4一 2 0 1 。
这个属在我国也没有全面地 、 系统地研究和描述过 。 《 ` 1`国主要植物
图说— 豆科 》 ( 一9 5 5 ) 比较粗放的记载了 1 2个种 , 4七中 i 种 中国 无 分布 。 《 东北草本植物志 》 ( 19 7 6 ) 对我国东北分布的本属 8 个种及 1 变种
做了很好的描述 , 并附有精美的图版 。 本属虽只是一个包括 16种的小属 ,
但在分类上及中 、 拉名称上都存在一些问题 。 例如其中有四个分布在新疆
本文作者的工作单位 : 北京 , 中国科学院 , 植物研 究所 ( In s t i t u t e o f Bo t a n y . 人e a d e m i a
S i
n ica
,
eB i j i
n g )

木文篆防侈承 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 蔡淑琴同志绘图 . 仅此一并致谢 .
36
的种 (L . P is if; om is L . , L . 夕 n e : 10 11 ( F i s e h . ) F r i t s 。 h , L . k r夕10 , 11
S e r g
。 , L
.
t u b o
r o 、 u s L
.
) 过 去 无中文记载 ; 一个种 ( L . d i e l s i a n u s
H ar m “ ) 分布很广 , 但拉丁名一直混淆不清 ; 二个种 ( L . 如 !。 st : t’s L . ,
L
.
l’a 如 in cu : w il ld . ) 种下等级不同作者看法很不一致 , 变化复杂 , 后
者原名为 L . 从。 汀 ilt 。 ` : ( L . ) B e g ol w , 尚不为国内所熟知 。 在编写 《 中
国植物志 》 工作中 , 作者检查了全国各大标本室的标本 , 全面清理了这个
属 , 本文即这次清理的结果 。
1
中 名 考 订
山薰豆属有的书上为香豌豆属 , 如 《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豆科 》 ,香豌豆属源于香豌豆 L . od ol o i us L . 。 香豌豆原产欧洲 , 我国栽培为观
赏植物 , 栽培并不广泛 , 以之为属名来命名全属植物显然不够恰当 。
本文用山薰豆属中名 。 “ 山薰豆 ” 一名
最 早见于明朝朱绣所著 《 救荒本草 》 , 在上
卷上之后 , 草邵 , 46 : “ 一名山豌豆 , 生密县
山野 中 , 苗高尺许 , 其茎窥面剑脊 , 叶似竹
叶而齐短 , 两两对生开淡紫花 , 结小角儿 , 豆
扁如贴豆 , 其味甜 。 ” 并附有一精美 图 版
【图 i 、 。 从文 及 图 看 , 无 疑 即 L 口 l h夕r , , s
口 u i , 2夕: e ” e 犷 ; , i u s (人工i q . ) L i t v . 。
在 《 中国主要植物图志— 豆科 》 6 3页 “ 五脉香豌豆的异名为 “ 山薰豆 ” (冀俗 )
即 “ 山薰豆 ” 一名为民间俗称 。 《救荒本草 ”
所收植物的描述及图亦源于民间 , 所以 “ 山
薰豆 ” 为本属中名而具体 的 种 指 L , q o i : -
q u e n e 了 , , i “ s 。 I i q · ) L i t v . 是恰当无误的 。
系 统 综 览
由于我国分布的种类仅为世 界 分 布 的 图 1 嵘救荒木笠 》 山欲豆图
1/ 1。强 , 就我国分布的标本无从评论属的系统 , 本文拢本上按 B姚 s l e r 系
统 , 并参考 C z o f r a n o v a 系统 , 根据我国分布的种的具体情况有些改动 。
1
. 花柱不扭转 “ ” · · · · · ” ·一 山黛豆亚属 S u b g e n . O r o bus ( L . ) P “ t “ r m ·
2
. 多年二L草卞, 小叶在一对以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 · · · ·一”“ ~ ~ “ ~ · ~ · ” ” ~ ~ 一 山滚豆组 S e o t . o or b u , ( L . ) G r e n . e t G o d r .
— 3 7 —
。 小叶具羽状脉 。
4
. 叶具卷须 。
5
. 具块根 。
6
. 茎不具翅 , 花冠黄色 ~一大山燕豆系 S e r . O va id i i B注s s l e r
6
. 茎具翅 , 花冠紫红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托叶山燕豆系 S o r . iP is f or m se B如 5 1“ r
。 不具块根而具根状茎 。
7
. 托叶半箭形 , 茎通常直立
” 二 ” . ’ … ` … ’ · ·…… ” … … ~ … 矮山燕豆系 S e r 。 H u m i l e : B注: 5 1。 r
.7 托叶箭形 , 茎外倾或上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海滨山燕豆系 S e r . M ar it m i B往s 、 l e r
4
. 叶不具卷须 · ·… …新强山滚豆系 S e r . L u t。 1 F r i t s e h e x C z e f r ,
3
。 小叶具平行脉或近平行脉 。
8
。 叶具卷须 。
.9 茎无翅 , 小叶先端具尾尖 , 花冠淡黄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 · · ··一 尾叶山燕豆系 S e r . C a u d at i T s iu
9
. 茎有翅或无翅 , 小叶先端无尾尖 , 花冠紫色或蓝紫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山燕豆系 S e r . P al su t r se B巨s s l e r
8
. 叶不具卷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 · 一 · · · · · “ · · ” “ “一三脉山燕豆系 S e r . V er in F r i t s 。 h e x C z ef r .
2
。 植株仅具一对小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一牧地山滚豆组 S c c t . P r at e n s i: B益s s l e r。 花柱扭转 。
10
· 多年生草本 , 总状花序有花 2 至数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玫红山燕豆亚属 S u b g e n . L at h y r u s
1 0
. 一年生草本 , 总状花序有花 1 朵 , 稀 2 一 3 朵 · · . · · · · . · · · … . ” ·…… “ …… ~
扭柱山燕豆亚属 S u b g e n . C i e e r e u . a (M e d i 。 . ) C z e f r .

山旅豆肠 L a t h y r u s L .
L

C z e f r

S P

P 1
.
7 2 9
.
1 7 5 3 , i d
.
i n N o v

S y s t

P I
.
V a s e

G e n

P l
。 e d
.
5 : 3 2 6

1 7 5 4 ,
: 1 9 1

1 9 7 1

选模式 : L a l丙夕 r u s s夕l , e : t r i s L .
本属约 1 30 种 , 分布于欧亚及北美大陆的北温带 ,南美 、 非洲分布于高
海拔的山区 。 我国有 16 种 , 主要分布于东北 、 华北 、 西北及西南 , 其它地
区有少量分布。
本属与 石。 故 之间无明确界限 , 但大部分种可以从具茎具翅 、 平行
脉 、 小叶较少及花柱先端具刷毛等特征较容易地区分 。
C z e f r a n o v a 将本属分 为 6 个亚属 , 中国有 3 个。
亚属 1 。 山焦豆亚属
S u b g e n
.
1

o r o b u : ( L
.
) I
〕 e t e r m
.
D u t s e l z l

F I

1 5 5
.
1 8 4 7 ;
C z e f r

i n N o v
.
S y s t
.
P l
.
V a s e
.
8 : 1 9 1

1 9 7 -
-— S u b g e n . O , , ob u 、
( L
.
) l〕a k e r i n H o o k . B r i t . I n d . 2 : 1 5 0 . 1 8 7 9 . p . p . , B往s s l e r
i n F e d d
.
R e p e r t
.
7 2 : 8 4
.
1 9 6 6— O : o b u s L . S p . P I . 7 2 8 . 2 7 53 .多年生草本 , 茎有时具翅 。 叶轴均具小叶 , 卷须或针刺 , 小叶数对 ,
有时 1 对 ; 小叶椭圆形 、 卵形 、 卵状长圆形 , 披针形或线形 , 托叶半箭形
或箭形 。 总花梗 多花稀少花 , 尊裂片不等长或近相等 , 花柱不扭转或稀扯
转 , 先端不成匙形膨大 。 英果种子多数。
模式 : L a z人夕: 。 s , n o n l a n : ` 、 B e r n l、 .
本亚属内包括 6 个组 , 我国有 2 个组 。
组 1 . 山滚豆组
S e e t
. 一 O r o b u s ( L . ) G r e n . o t G o d r . F I . F r a n e e l : J 8 5 ,
1 5 4 5 , B五s s l e r i n F e o ld . R e P e r t . 84 : 3 5 1 . 1 9 7 3— 口 , o b : ` : L . S p .P I。 7 2 8 。 1 7 5 3。
植株直立或上升 , 茎有翅或无翅 。 叶轴具卷须或短尖 ; 小叶多对 , 椭
圆形 、 卵形 、 卵状长圆形 , 稀披针形或线形 , 羽状脉稀平行脉 , 托叶半箭
形稀箭形 。 总花梗多花稀少花 , 尊裂片不等 , 花柱不担转 , 先端 不 膨
大 。
模式 : L a zh夕 , 1 : ` s , , , o n l a n ,`、 1亏e s li o .
系 1 . 大山致豆系
S e r

D a v i d i i B盆s s l e r i n F e d d 。 R e p e r t . 7 2 : 5 5。 1 9 6 6 , 1 .
e 。 8 4 : 3 5 1

1 9 7 3

植株直立 。 叶具小叶 3一 4 对 , 叶轴顶端具不分枝或极不分枝 的 卷
须 , 小叶具羽状脉 , 下面气孔 , 托叶半箭形 。 花冠黄褐色 。
模式 : L a rh , : u s d a , id i i H a n e e
1
. 大山滚豆 (东北植物检索表 ) 茫茫决明香碗豆 (中国主要植物图
说 (豆科 ) 大豆花 、 大豌豆 , 豌豆 花 (河北 ) 野豌 豆 ( 山东场山 )
3 9 一
L a t hy s r ud a
v id i i Ha n e e
1 3 0
.
1 8 7 1 , F o r b
. e t H e m s l
,
J o u r n
J o u r n
.
遏 F o r 。
B o t
.
2 3
:
nnt
J
:二
1 8 8 7一 K i t a g . ,
K
o r 。 1
: 1 6 2

国主要植物图说
L 1n e a m

F 】。 M a n s l l 。
B o t

B r i t
L i n n

S o e

2 6 8

1 9 3 9 , N a k a i
1 8 6

F I

1 9 5 6 e t
F e d d

2一 10 。
1 9 RI

n e 、犷 e d
R e p e r t

1 9 7 6 ,
1 5 1 0 , F e d t s e h
.
i n K o m
.
U R S S 1 3
: 5 0 6
.
1 9月s , 中
(豆科 ) 6 3 1 . f . 6 0了。 19 5 5 , O h w i , F I . J a p a n 6 8 9 。
.
8 0 2
.
1 9了8 ; 东北植物检索表 1 5 6 . 1 9 5 9 , B巨s s l e r i 。
8 4 : 3 5 2

1 9 7 3 , 东北草本植物志 : 5 : 1 5魂 . p l 。 6 8 . f .
湖北植物志 2 : 2 5 0 . 1 9 7 9 , 转岭 植 物 志 , 1 ( s ) : 1 0 1 .
模式标本采 自北京 ( A . D a v i d n 。 . 1` 8 5 0 ) 。
“ 茫茫决明 ” 见于 《 本草纲 目 》 卷十六决明项下 , 分为马蹄决明及茫
茫决明 , 从其记载及图 , 二者皆为决明属蓄C o sl’ a 植物 , 非本种 , 因此称
本种为茫茫决明香碗豆是不恰当的 。
分布于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内蒙古 、 河北 、 山东 、 河南 、 陕西 、 甘
肃 、 安徽等省区 , 生于山坡 、 林缘 、 灌从等海拔达 1 8 0 0米的山区 。 朝鲜 、
月 本及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
可做绿肥及饲料 。
见 flj 的标本 : 黑龙江 : 带岭刘滇浮 7 19 T , 工微了盯 . 省野上值物普查队0 3 0肛P E ) , ) ; 宁安 , 傅
沛云等3 2 04 (I F P ) : 伊春 . 黑龙江大学生物系 17卜 尚志县 , 司克窝尔错失等 26 ; 牡丹江 , 王谁
芬等 5 0 15 3 . 吉林 : 丁乍林 , 孔宪武 1 8 3 8 ; 挥县 , 傅沛云 79 9 ( PE . I P P ) , 王崇书等2 07 4 ( I p P ) ;
安四 . 廷 边二组 2了3 、 4 4 ( PE 〕. 王崇书等5码 (I F P ) . 抚松 . 野田光藏等7 1;9 傅沛云等了1.,
刘滇 i夸等 18 3 2 ( P E . IF r ) . 张韵冰 2 0 80 ( N E F I ) , 和龙县 , 廷边二组 10 1 2 ( P E ) . 辽宁 : 千
山 . 王 2戈等12盯 , 王微等4 6 3 . Y a b o . Y . 无号 ( P E 、 I F P ) , 李清涛2 4 4 1; 沈阳 , 孔宪武6盯
(P E )
, 王微等21 5 : 花园口 , 武占元 12 2 9 : 熊岳 , 李清涛 2 6 7尔 丹东 , 王微等 1016 . aS ot 无号 ;
义县 . 李节馨等刀 ( PE 、 IF )P ; 凤城 . 付沛云 ( 1F P ) ; 摩天岭 . 韩凤幼3场 . 山东 : 海阳 , 周
太炎 2 3 2 8 ( N A s ) ; 幼山 , 周太炎通0 78 、 1 0 8 2 、 1 0 8 3 ( p E 、 N A s ) , 甲德队7 5 0 , 焦启源2 B6 6 , 崔
鸿宾 3 1 2 . 山东大学2 2 0 ( P E ) . 安徽 : 雷山 , 华东工作站0 T2了. 北京 : 西 dJ , 刘慎得了6 7 7 ; 百花
山 , 金德福 16 5 、 ` 7 7: 门头沟 , 杨朝广3 2 8 : 八廷岑. S a t o 89 90 ; 延庆 . 河北资源植物普查队
了2 ” ; 昌平 . 植物所标本室 16 盯 ; 妙峰山 , 值物所标本室 18 18 、 2 8 8T . 河北 : 承德 , 刘镇询`昭 ,.
南开大学 2 9 6, 兴隆 , 王文采 2 8 2 1. 2 8 30 ; 汤鹿 . 王文采O了5 ; 杨朝广` T3 、 1已4` ; 东胶 , ( 菠化 )
周汉藩4 0 0 0 1 , 唐进1 9 5 5 . 俞德凌 1 5 9 , 蔡希陶5 0 09 0 , 王启无6佃 5 8、 6 05 1匀, 刘瑛 1 16 6 6、 1 1了下2、
1 18 6 4

1 1998
, 金德福8 8 3 、 9了3 . 刘继孟3 1 1; 易县 . 赵福2 T9 , 河北资源植物普查队8 2 2 、 3 2 6` ;
雾灵山 . 俞德浚8 3 ; 四邱 . 刘鑫元4 3 0 ; 武安 . 关克俭5 88 ;0 卒平 , 刘继孟 33 6 2 ; 小五台山 , 诃
北资源植物普查队 3 3肠 、 BO36 ; 沫源 , 河北师大2 扣 、 肠 83 、 平山 . 河北资源植物普查队1 2 6 , ; 龙
关 , 河北资源植物普查队TS阳 . 山西 : 沁县 . 关克俭 、 陈艺林g的 : 垣曲 . 包士英2 0防 . H .
Sm i t h 6 6一2 ; 介休 . 刘继孟 12 7 9 、 15 0一 H . S m it h 7 8 0 3 ; 夏县 . 刘天邓 . 0 ; 乡宁 , 刘鑫源
20 81 6
. 何南 : 卢氏 , 刘继别 8 2 1 , 河南资源植物普查队3 4 2“ ; 商城 . 河南资源植物普查队 12 . ;新县 , 河南资源值物普查队8 3 3公 伏牛山 , 河南林业厅 4。` . 陕西 : 佛坪 , 傅坤俊` 84 1; 南泥月 .
1 ) 本文所用标本收藏单位 的代号是在 I o d e x H e r b a r i u m e d . 7 . ( 19 82 ) 刊载的 , 其上没
有的用 《 植物分类学 报》 2 0( 2 ) 2欣一 2“ ( 1匆82) 刊载的代号 , 一甘肃师范学院值物研 究 所本 文
用 I L Z 为其代号 .
4 0 一
费河调查队0 89 ;太自山 .匕 20交击队 1一o一0 5 、 2一0 a 0了、 3一 10 80 .甘肃 :天水 , 夏纬瑛阳 2`
( P E ) ; 赵兴阳 95 . 贾廷耀 2 64 ( L ZU ) , 魏立中 17 90 ( IL Z ) . f . a l b “ 5 T s u i 河南 : 卢氏 . 河
南资源值物普查队 3 4 7 2 ; 街县 , 河南资源普查队 19盯 ( P E ) .
大托叶山演豆系
S e r
.
P i s i f o r m e s B 益s s l e r i n F c d d . R e P e r t 。 72 : 8 7 . 1 9 6 6 ,
l
。 e . 84
: 4 1 4

19 7 3
.
植株直立 , 茎具翅 。 叶轴具卷须 , 小叶 3 一 5 对 , 小叶卵形或椭圆
形 , 具羽状脉 , 下面气孔 , 托叶半箭形 , 几与叶等大 。 总状花序多花 , 花
冠紫色。
模式 : L a zh万r 。 s P: : , f 。 , 防 15 L .
2
. 大托叶山演豆 (新拟 )
L a t h y r u s Pi s i f o r m i s L
.
S P
.
P l
.
7 3 4
.
1 7 5 3 ; F e d t s c h
.
i n }又o nr 。
F 1
.
U RS S 1 3 : 5 0 5
.
1 9 ` 8 , I , 。 W 。 B a l l i n T u t e n e t H e y w . F I。
E u r o p

2
: 1 3 8

1 9 6 8 , B泣s s l e r i n F e d d . R e p e r t . 8 4 : 4 1 5 .
模式标本采自西伯利亚 。
分布于我国新疆 , 生于河谷 、 草句 、 林一 「等阴湿处 , 海拔 1 1 0 一 1 5 0。
米 。 苏联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以西至北欧 。
新疆 : 新源 . 周太炎 85 0 4了6 〔N A S 、 H N W )P ; 阿勒泰 , 朱格峨6 70 ;2 绥定 , 工庆瑞3 3 2甲
(I LZ )
; 伊宁 , 新疆分院91 了; 裕民县 , 刘国钧 盛56 ; 巴尔克雷山中段 . 新疆综考队 : 额民 县 . 无名
6 20 ( X J B I ) ; 雷城 . 张振万 、 张荣生 33 2 4 ( \V U I丈、 X J B I ) 。
矮山燕豆系
S e r
.
H u m i l e s B 注s s l e r i n F e d d . I之e p e r t . 7 2 : 5 6 . 1 9 6 6 ; 1.
c 。 8 4
: 3 7 4

1 9 7 3

植株直立 , 具根状茎。 叶具小叶 3一 5 对 , 叶轴具卷须 , 小叶卵形或
椭圆形 , 具羽状脉 , 卜面气孔 , 托叶半箭形 。 总状花序多花 , 花冠红紫色
或粉红色。
模式 : L a zh g , 。 s h , m , 115 ( S e r . ) S p r e n g e l
3
。 矮山救豆 (东北植物检索表 ) 矮香豌豆 ( `卜国主要植物图说一
豆科 ) 山豌豆 (北京 )
L a t h y r u s h u m i li : ( S
e r .
) S p
r e n g e l
,
S y s t
.
V e g

3 : 2 6 3
.
i a 2 6 ,
五百a x i m 。 P r i m 。 F l . A m u r . 8 2 . 1 8 9 5 , K o 订 z。 F l。 M a n s h 。 2 : 62 4 。
19 0 4 , K i t a g
.
L i n e a tn
.
F I
.
M a n s h

2 8 7

19 3 9 , F
e d t s e il

i n K o m

F I
.
U R S S 13
:
4。。 . 19 ds ;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豆科 ) 6 3 3 . 13 6 5 , 东
一 4 1 一
北植物检索表 1 5 6 . 1 5 9 9, P . W . B a l l i n T u t e n e t H e y , 。 F I .
E u r o p
.
2 : 1 3 9
.
1 9 6 8 , B注s s l e r i n F e d d 。 R e P e r t 。 84 : 3 7 4 。 f 。 8 : 2 。
1 9 7 3 ; 东北草本植物志 5 : 1 5 0 . p l . 6 6 . 1 , 7 e , 内蒙古植物志 3 : 2 7 4 . 1 9 7 7。
— O , o b o s h u m i l i : S e r 。 i n D C . P r o d r . 2 : 3 7 8 。 1 8 2 5。 — 无a t h g r u sa l za i e u s L e d e b . I e o n . P I . F I . R o s s . 1 : 1 3 。 T a b 。 5 3 。 1 8 2 9。— L -a l t a i c u s L e d e b 。 v a r 。 h u脚 1115 ( F i s e h 。 i n l i t t 。 ) L e d e b 。 F I 。 R o s s 。
1
: 6 8 2
.
1 8 4 2
.— L . h u 脚 11 15 F i s e h . e x S e r . i n D C 。 P r o d r 。 2 : 3 7 8 -1 8 2 5 i n s y n .— L 。 k o r e a 刀 u s O h w i , J o u r n 。 J a P . B o t 。 1 2 : 3 2 9 .1 9 3 B . s e e . o h w i , A e t a P h y t o t a x . e t G e o b o t . ( K y o t o ) , 10 ( 2 ) :
1 3 6

1 9 4 1

模式标本采自达乌里 。
分布于东北 、 华北及西北 , 生于草甸 、 灌丛及林缘等海拔 2 5。。米的地
方 。 朝鲜 、 蒙古及苏联远东地区有分布 。
见到的标本 : 黑龙江 : 理释县 , 王光正 18 9 (I F P) ; 牡丹江 , 朱文华` lT (N E FI ) ; 嫩江 , 5 .
C
. 卜!a n 3 ; 境泊湖 . 安部坚太 98 2 0 , 吴征谧 2 17 . 吉林 : 威虎岭 . 孔宪武 168B 、 1584 。 内蒙古 :
大青山 , 石铸 35 ; 昭盟 , 蒙宁考查队 2 9 5 ( P E ) ; 阿尔山 , 张玉良等3 8 2 : 博克图 , J . S a t o Z肠3
( P E

I F P )
. 河北 : 潭鹿 . 金德福 12 2 . 杨朝广 8 4 3 、 1 2 9 3 . 刘瑛 1 0 3 TO; 小五台山 , 孔宪武3 3 7。 北
京 : 百花山 , 王文采 3 03 , 门头沟 . 杨朝广 16叨。 山西 : 关帝山 , 黄河调查队 1 2。; 宁武 , 山西润
查队238 、 5 84 、 8 19 ; 刘继孟 18的 ; 五台县 , 陈艺林1 56氏交城县 , 华北农科所4 3 。 新盔 : 布尔津 ,
秦仁昌 3 17 1 , 江庆棠 1 2 04 , 福海 , 陈舜礼 18 0 ( PE ) . 杨吕友 A T2 10 4 0 、 A 7 2 1以 3、 A 7 3 0 2肠肠
( xJ A一工A C ) 。 哈巴河县 . 新盔缘考队1 0 5 3。: 富组县 , 新疆惊考队 1 16 2 ;0 额敏县 . 新弧分院 6T ;
裕民县 . 无名890 ( X JB I ) .
4
. 中华山滚豆 (新拟 ) 迪氏香豌豆 O扣国主要植物 图 说 — 豆科 ) 图 2
L a t h y r u s d i e ! s i a n u s
国主要植物图说 (豆科 )
C r a i b
,
L

h u p e h e n s i ,
H a r m s i n B o t

J o u r n

6 3 5
.
1 9 5 5
。 e x e l
。 s y n

( P a m P

) P e t e r 一 S t e b a l
29
: 4 1 7
.
1 9 0 1 , 中
L

V i e i a
P a m P
. 多 B注s s l e r i n F e d d . R e P e
C
r a 三b i n K e w B a l l。 27 : 1 9 1 4 ,
r t

8 4 :
B巨s s l e r
— L 。C 。 W 。
4 2 7

i n
1 9 7 3

e 。 8 4
s a r g e n t i a “ “ s
h u P e h e n s i s
一 L 。 : 夕 i l s o n i i
: 4 28

1 9 7 3

d a 夕 i d i i H a n e e v a r 。 r o s e左 、
C h a n g
, 秦岭植物志 1 ( s ) :
图 2 中华山欲豆的不同形状小叶及花粤
1 0 2

19 8 1

模式标本采 自四 川 南 川
( C

B o e k e t A
。 v . R o s t h o r n
1 6 4 1 )

分布于陕西南部 、 「山西西南部及
四川东部 、 湖北西北部 , 生于水边及
一 遏2 一
山坡 、 山沟内等阴湿处或疏林 一下 , 为我国特有种 。 (图 3 )
,了
/
.一 ~一到嵘价./ 一产 入 }、 从从峭姗
图 3 中华山熬豆分布图
本种 和矮山熬’
豆是近缘种 , 其植
株较高大 , 高 8 0一
1 0 0 厘米 ; 小叶较
大 , 长 3 。 5一 4 . 5
(6
·
5 ) 厘 米 , 宽
1
.
3一 2 ( 3 . 3 ) 厘
米 , 总状花序上花
较 多 , 有 9一 n
( 1 3 ) 朵 , 曹齿 较
短 , 最下 一 粤齿仅
为尊筒的 l / 4 , 而
矮山薰豆的植株高
仅 2 0一 3 0厘米 , 小
叶长 生. 5一 3 ( 5 ) 厘米 , 宽。 。 7一 1 . 7 (2 。 5) 厘米 , 总状花序上仅有 2一 4 朵
花 , 最下一尊齿长为粤筒之半。 两个种的差别虽多为量上的变异 , 但区别
明显 , 只小叶稍有 交叉 , 然而小叶还有越向南越变狭长的变异趋 向 。 这充
分显示了两个近缘种的形态上的特征 。 在地理分布上 , 本种主要在秦岭以
南 , 分布区与矮山薰豆相邻 、 相补但不交叉 。 如矮山薰豆在我国主要分布
于东北 、 华北及新疆 , 陕西无分布 , 而主要分布在渭河流域的中华山薰豆
却一直深入到陕北 (图 3 ) 。 本种的分布区以秦岭东南麓为中心 , 东北起
陕西安色 , 西至留坝 , 南至四川的南川 , 形成一南北 向的分布区 。 显然 ,
.卜华山薰豆是耐寒冷干旱的矮 山薰豆适应温湿环境的地理甘代种 。
尊 齿逐渐变短 , 小叶逐变狭长是本种的变异趋 向 , 本种南方成员的小
叶可以成为披针形 , 本种的模式及 乙. Zo il s on i C r a ib 的模式正 是 这 种
变异的极端类型 。 又由于本种特殊南北向分布区 (其它种大都是东西向分
布区 ) , 以致本种儿 i j年来虽被认为是个 “ 好种 ” , 但一直没有找到它应
有的归宿 , 它 长期以来被认 为是大 山熬豆或共变种 。
日人 H . M ig 。 于 19 3 7 年在我国厦门 市附近采得近似本种的花 、 果
两号标本 , 其小什为块椭圆形 , 总 伏花序有花 3 一 6 朵 , 尊齿更短 , 儿如
尊筒的 5 个小突尖。 汉从这两张标本看可以做为本种的变种 , 但它分布相
隔如此之远 , 且以后再未见采到相同标本 , 故暂志于此 , 俊后有较多的标
本之后再定 。
见到的标本 :庆西 :终南 .孔宪武 285 2( P E ) 、 25 76 ( N ) ; ;太白山 .刘懊谬 、 钟补求 20的
( P E )
.兰大生物系三小队0 20 (L Z U) , 王作宾 13 62 ( N ) ; 南泥湾 . 黄河调查队989 ( P E ) ; 留
坝唐昌林 7 87 ; 周至 . 张襄明 14行 ( W U K 、 N A S ) ; 华山 . 刘侠谬10盯 9 ( P E ) , 王 作 宾 11朋2
( WU K )
, 黄河调查队 朋T ( L ZDI ) ; 南五台山二 刘慎谬 、 钟补求 224 (P E ) ; 宁陕 , 邢吉庆、
1加 0 、 19 85 、 2 0 61 ( W U K 、 N A S ) 、 2 0 6 1、 1 8 086 ( W口K ) : 询阳 。 西北大学5 0 ( W U K ) 。 山西 :
解千县 , 黄河调查队5 s’ ( P E 、 N A s) ; 运城 . 包士英 . 严生俊83T ( P E 、 H N W P ) ; 永济 , 刘天
且口氏 2时 ( H N W )P . 河南 : 卢氏 . 傅竟秋2 139 ( N AS ) ; 劣县 , 河南资源值物普查 队 120
( PE )
。 湖北 : 房县 . E . H . W ils o n 2 09石; 神农架, 神农架植物考查队 2 073 6 、 5 0已OB。 四川 :
南川 . C . B o e k 。 t A . 丫 . R o s t h o r o 184 1 (T y p u s l ) ; 城口 . 戴天伦 100806 ( 5 2 ) 、 101184
(5 2

J L Z )

10 5213 ( 5 2

N A S ) : 巫溪 . 倪炳烛36T -
海澳山演豆系
S e r

M a r i t im i B益s s l e r i n F e d d 。 R e P e r t 。 7 2 : 8 8 . 19 6 6 ; 1 .
e 。 8 4 : 4 0 5

1 9 7 3

植株外倾或上升 , 茎无翅 。 叶具小叶 3 一 5 对 , 具卷须 , 小叶倒卵形
或椭圆形 , 具羽状脉 , 两面气孔 , 托叶箭形 。 总花梗多花或夕花 , 花冠
紫蓝色 。
模式 : oL t h , : u s ja p o : i c 。 : W i l l d 。
5
。 海演山演豆 (东北植物检索表等 ) 海滨香豌豆 (中国主要 图 植
物说— 豆科 )L a t h y r u s j a Po n i e u s W i l l d . , S p . P I 。 3 : 1 0 9 2 . 1 8 0 2 , F e r n -
i n R h o d o r a 34 : 1 7 7

1 9 3 2一 K i t a g 。 , L i n e a m 。 F I。 M a n s h 。 2 a 7 。
1 9 3 9 , P

W
.
B a l l i n F e d d

R e p e r t
.
79 : 或6。 1 9 6 3 , O h w i , F l 。
J a P a n n e w e d
.
8 0 2

1 9 7 8 , P

W
.
B a l l i n T u t e n e t H e y w

F I

E u r o p a e a Z : 13 5
.
1 0 6 5 , B注s s l e r i n F e d d 。 R e p e r t 。 84 : 4 0 5 。 1 9 7 3
— L 。 附 a , i t im u s B i g e l o w , F I。 B o s t o n 。 e d . 2 : 2 6 8 。 1 8 2 4 , M a x i m .P r i m . F I。 A m u r . 8 2 . 1 8 5 9 , K o m 。 F I . M a n s h . 2 : 6 2 6 。 1 9 0 4 ,
N a k a i
,
F l

K o r
.
1 : 1 6 3
.
1 9 0 9 , F e d t s h

i n K o m
.
F l

U R S S 13
:
5 0 7
.
1 9峨8 , `卜国主要植物图说 (豆科 ) 6 3 1 . f 。 6 1 0 . 2 9 5 5 , O h w i , F l .
J a p a n 6 5 9一 9 5 6 ; 东北植物检索表 1 8 6 。 1 9 5 9 , 东北草本植物志 5 : 1 5 7 .
皿9 7 6 . ( n o n P i s u m m a r i t i m u m L . ) — P i s u矛r不 m a r i t i爪 u n君 L 。 S P .
P I

7才7。 1 7 5 3 ,
本种植物 L i n n e a u s 于 1 7 5 5年命名为 p i s “ n : , n a r i ti ln “ m 。 B i g e l o w J竺
182 4年做为新种又发表了 L o t几. lu : m ar 币 m盯。 这样 , 按国际植物命名法
规要使用最早的加词 L i n n e a u s 的 ` m a , i t i。 : m” , 但 转隶 到 L a 之h , r u 、
属的新组就成了 L a t h , , : 5 m a r i t i m u s B i g e l o w 的晚出同名。 不少作者使
用 乙 . m a ; i r i o u : ( L 。 ) B i g e l o w 名称实为不妥 。 因此 F e r n a l d 于 2 9 3 2
4 4 一
年启用丁 L . jaP o,l i。 。 : W il dl 。 名称解决 了这一矛盾 , 也立即为各作 者
们赞同并使用 。
P
.
W
.
B al ! 将此种分为 2 亚种 , 作 者同意这样做 , 即 :
海滨山豆燕 (原亚种 )
S u b s p
.
j a p o
n i c u s
小叶 4 一 5 对 , 羽状脉 , 无毛或有毛 , 小叶长 ( 1 5 ) 2 0一 3 0 ( 4 0 ) ·乞
米 , 宽 ( 7 ) 8一 2 0 ( 2 5) 毫米 、 卷须分枝或不分枝 , 时常退化 。 总状花序
具 3 一 5 ( 8 ) 朵花 , 花 18一 2 2 ( 2 5 ) 毫米长 , 花尊有毛或无毛 , 英果宽 10
一 12 毫米 。
分布于我国辽宁 、 河北 、 山东及浙江沿海 。 日本 、 苏联西伯利亚 、 欧
洲北极地区及北美 。
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
S u b s p
.
m a r i t i m u s (工J . ) P . W . 居亏a l l i n F e d d . R e p e r t . 7 9 :
4 5

19 6 8

小叶 4 一 5对 , 羽状脉 , 无毛或有毛 , 小叶极大 , 长 ( 2 5 ) 3 0一 4 5 ( 5 0 )
毫米 , 宽 ( n ) 15 一 2 0 ( 2 5 ) 毫米 , 卷须分枝或不分枝 , 总状花序 6 一 10 朵
花 , 旗瓣长 1 0一 16 毫米 , 荚果宽 7 一 9 毫米 。
分布于北欧和北美 。
模式标本采 自北欧 。
关于亚种下分类 , 后一亚种我国不产 , 不做讨论 。 海滨山煞豆亚 种
表 1 :
v a :
. 】a p o川 c a
雀 长 } 3 0一 6 0 e m
小叶对数 } 4一 5
,J
、叶大小 ( 18 ) 2 0一 3 0x ( 1 1) 1 5一
( 4 0
2 0 (
〕m m
2 5 )m m
无毛或稍被毛
非 常 发 达
多 月
极不发达有时退化
B巨s s l e r 将之 分 为 2变 种 ,
其区别如表 1 所示 : 址明显
区别卷须和毛被 , 小叶上的
差别则甚微小 。 从 B益s s l e r
( 1 9 73 ) 的图版 1 0 看 , 小叶
的形状区别也不大 。 把我们
的标本据有 一毛、 无 毛 分为
A

B 两群 , 观察结果如表
2 。 显然最主要的区别是无
被一ù叭匕一卷
毛和有毛 。 A 群在尊、 茎 、 小叶均无毛 , 子房上毛极偶 见 , B 群花 尊 、
茎 、 小叶被长柔毛 , 老时也明显可见 , 子房上毛较多 , 果时或多或少稀疏
其余特征区别甚微或无区别 。 从所选用观察的我国各地区的 8 组标本 中 ,
有 3 组是同一号标本的两个个体 ; 3 组是同一小地区的标本 , 可见它们的
.区别除毛外很微小 , 同时也说明毛被的变化是稳定的 , 非环境影响所致 。
据此观察结果 , 作者同意 H . O h a s ih 和 Y . T at e i s ih 的做为变型的处
理 。
表 2
} A 群 { B 群
15一 5 0e m
3一 5 ( 6 )
2 6一 3 3 X 1 1一 18m m
无 乙
发达或不发达
1 6一 3 0e m
3一 5
2 1一3 6 X 9一 1 8m m
多毛或较多
发达或不发达
海演山该豆 (原变型 )
f
.
j a P o n i c u s
除小叶柄常 被 稀 疏 柔
毛 , 子房上极偶 见数毛外余
部均无毛 。
分布干辽宁 、 河北 、 山
东、 浙江 、 各省海滨 , 生于
沿海沙滩上 。 欧 、 亚 、 北美
北方沿海广布 。
长一挂以·被须七一一叶一二。蓦二卜月、 .`
毛海滨山燕豆 (新拟 )
f
.
P u b e s e e n S ( H a r t m
.
) O h a s h i e t T a t e i s h i i n J o u r n
.
J a p

B o t
.
5 2 ( 7 )
: 2 3 4
.
1 9 7 7
。— P i s : `二 fn a ; i t i , : ` 5 L . 夕. p : , b , : c e ” 5 H a r t m 。H a n d b . S e a n d . F I . e d 。 2 . 1 9 8 . 1 8 3 2 .— L a t h夕; u s 嫩 a : i t i川 u : ( L . )
B i g e l
o w v a r
. F e l u ti n u s F r i e s
,
S u m m a V e g

S
e a n d
.
4 6

18 4 6
.—L . o a r i t : 二 u s f . P o b e s c 价” : S a e l i n K i h l m . e t H je l t , H e r b . M u s .
F e n n
。 e d

2

1 : 1 3 9

1 8 8 9
。— L 。 拼 a r i l i用 u s a l e u t i c u s G r e e n e e x
W h i t
e i n B u l l

T o r r

B o t

C l u b 2 1
: 4 5 0

1 8 9 4
。 — L . i a p o , i e 扛 sv a r . n l e : ` r i e 。 : ( G r e e n e ) F e r n a l d i n R h o d o r a 3 4 : 17 9 . 1 9 3 2 , 3 5 :
2 7 7
.
1 9 3 3 ; B巨s s l e r i n F e d d 。 R e p e r t . 84 : 4 0 9 . 1 0 7 3 。— L . a l e u -
t i c u s ( G r e e n e ) P o b e d i m o v a i n N o t
.
S y s t
.
H e r h
.
I
n s t
.
B o t
.
K o m

19 : 2 7

1 9 5 9

与原变型的区别为植株各部明显被毛 。
分布同原变种 。
见到的标本 ( f . j o P o ” ` e : ` S ) : 辽 ` j, : 长海县 , 朱有昌等6 4 4人 , 力合两` , , J . S a t o 4 E6A . 何
北 : 北戴河 . 汪发拼 3 9 . 郝景盛1 8通0 , 夏纬瑛 1 8 06人 . N . H . C o s s d r y e 3 . 秦皇岛 . p . L i e e n t
10 30 2
。 山东 : 烟台 . 刘慎谬 12 6 :1 牟平 , 刘慎愕84 05 , 青岛 , 焦启源 2 4 91 ; 崎山 . 山东野生
植物普卉队 16 4 3 , 中德队 6 lT . 浙江 : 普陀 , 浙江植物资源普查队2 8n 4 , H . 州190 无号 . 无
名15 。 ( f . p u b e s e e n s ) 辽宁: 长海县 , 朱有昌等64 B ; 旅顺 , J . S a t o 4 8 6 B ; 河北 : 北戴
河 . 南汗大学 , 无号 , 夏纬丁针80B B 。 山东 : 牟平 . 刘慎谬等 15 92 , 蜻山 . 中德队叭 4 ( PE ;) 烟
台 . f , . I i o e 几 t 10 3 0 2。
新砚山旅豆系
S e r
.
L u t e i F r i t s e h e x C z e f r a n o v a i n N o v

S y s t
`
P l a n t ,
V a s e
.
16 5

1 9 6 5 , B益s s l e r i n F e d d . R e p e r t . 8 4 : 3 5 4 。 19 7 3 .
4 6
植株直立 。 叶具 3 一 5 对小叶 , 叶轴顶端具刺尖 , 小叶其羽状脉 , 下
面气孔 , 托叶半箭形 , 花冠黄色或紫红色 。
模式 : L a t h , , u s 夕。 e l i n艺1 F r i t s c h
本系我国产 3种 。
分 种 捡 索 表
1
. 花冠黄色 , 具块根 。
2
. 小叶卵形到长卵形 、 椭圆形到长椭圆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新理山燕豆 L . g m el in “ ( F i。 。 h . ) F r i t s c h
2
. 小叶线形 , 有时披针形 · “ ” “ ” “ “ “ “ · 狭叶山滚豆 L . k r ly vo i S e gr 。
卜 花冠紫红色 , 具根状茎 · “ · · ” “ “ · “ · “ ” ” ” 东北山燕豆 L . v a n iot “ L仓v l .
6
. 新班山演豆
L a t h y r u s g m e li n i i ( F i
s e h
.
) F r i t s e h
,
S i t z 一 B e r . A k a d . W i s s .
W i
e n 10 4 : 5 16

1 8 9 5 , F e d t s e h

i n K o m
.
F I
.
U R S S 1 3 : 5 2 7
.
19 4 8 , P

W

B a l l i n T u t e n e t H
e y w
.
F I

E u r o P
.
2 : 1 3 8
.
1 9 6 8 ,
B注, s l e r i n F e d d 。 R e P e : t . 84 : 3 5 4 。 1 9 7 3。 — O : o乡,` 5 g n : e l万刀 11F i s e h . e x D C 。 P r o d r . 2 : 3 7 8 . 1 8 2 5 . p r o . s y n 。— 0 . l u t。 “ 5 L .
S P
.
P l

7 2 8
.
2 7 5 3
. -— O 。 l u z e u s L . 口. o r i e n t a l i s F i s e h . e t M e y e r 。
I n d
.
S e m

H o r t i P e t r o p
.
4 2
.
1 8 3 7
.
p

p
。— L a l h夕r u s I u z e u s ( L . )P e t e r m 。 F l . D e u t s e h l 。 15 5 . 1 8 4 9 . n o n M o e n e h 1 7 9 4 。— L , I u t e u s
( L
.
) P
e t e r m
. a
) g m
e l i n i i ( F i
s e h
.
) R
e e k
.
i n R e i e h e n b
. c t R e i
-
e h e n b
.
f
.
I e o n
.
F I
.
G e r m
,
22
:
1 5 5
.
1 9 0 3
. — L . l i n n a e i R o u y .v a r . o ; i e n l a l i s ( F i s e h . e t M e y e r ) S i m P s o n . J o u r n 。 L i n n . S o e 。
L o n d o n ( B o t
.
) 4 1 : 4 1 2
.
20 1 2 / 1 5
. — L . I a e o i夕a t u s (W a l e s t . e t
K i t
.
) F r i t s e h s u b s p
. 夕。 : e l i n i i ( F i s e h . a p . D C . ) H e n d e r y e h .
P r e s l i a 3 1
: 1 9 8

1 9 5 9

模式标本采 自西伯利亚 。
分布于新疆 , 生于林下 、 溪边等阴湿处 , 海拔 1通。。一 2 3 5 0米 。 苏联西
伯利亚及乌拉尔中部及南部 一也有分布 。
见到的标本 : 新疆 : 昭苏 . 李安仁等 10 5 3 3 ( P E 、 X J BI〕, 徐文友等 531 ( P E 、 立L z 〕, 周 太
炎等 6 50 603 ( PE 、 N A S 、 X JA一 I A C 、 X JB I ) . 杨昌友 10 01 ( P E ) , 王韩英 74 00 3 4 1 ( X J A一
I A C )
. 林业部02 、 1 5 9 ( PE ) ; 新冶到伊宁 , 林有i闰7 4 23 T ( P E 、 IB S C ) : 巩留 . 林有润 7 4 3 00
( P E

IBS C )
, 杨昌友 7 3 0 09 ( X JA一 I A C ) ) , 张松万等 8 6 0 0 ( PE 、 W U K ) , 工庆瑞等 2肠44
( I L Z )
. 彭泽祥 ( L Z U ) ; 阿尔泰 , 朱格麟 盯 0 3 、 59 0 2 ( P E 、 I L Z 、 W U K ) 秦仁昌 2 1 3 6、 2 52 5
( P E )
. 杨昌友 A T2 104 1、 A 7 3 03 5 T ( X JA一 IA C ) : 托里 . 关克俭 2 5 6 5 ( PE ) , 尼拉克 , 关克俭
3 8 6 1

303 2 ( PE )
: 褐海 , 江戌棠1 3 、 1 0一8 ( P . E ) ; 新源 . 周大炎等6 6 04 0 6 厂P E 、 N A S ) . 新
4 7
砚生物所 2 0 6 6( X J BI ), 王庆瑞等2 92 0 、 2 . 3 1 ( IL Z ) ; 杨昌友等T4 068 ` 、 T一06 a l ( X IA es 1A C ) ;
特克斯 , 朱格麟0 6 0 6 3 1 ( I L Z 、 N A S ) , 刘国钧等1肠8 、 璐3 、 8 3 4 ( X JB I ) ; 塔城 , 杨昌友 1 6 0幼 T .
王振宇 12 1 1 , 王韩英 T一0 0 7 7 4 ( X J A一I AC ) ; 新班生物所4 2 8 ( X JB I ) ; 绥定 . 王庆瑞等 3 3 2食
( IL Z ) : 君城 . 新泣队 6 68 、 ` 8了 ( H N W P ) ; 尼克勤 , 无名 18 6 4 , 新砚生物所166 4 ; 哈巴河 . 无名
10 码 6 ; 富葱 , 无名 1 1` 5 2 ; 巴尔克雷山中段 . 新蔽综考队11. 乐 特克斯至巩留 . 新砚徐考队 . .6 冬
( X J B[ )
; 巴音格勒盟 , 杨喜林等无号 ( L ZD O .
7
. 狭叶山 , 豆
L a t h y r u s k r y l o v i i S e r g
.
i n A n i m a d y
.
S y s t
.
H e r b
.
U n i v

T o m s k
,
3一 4 : 3 . 1 9 3 3 , F e d t s e h . i n l仁o m 。 F l . U R S S 13 : 5 1 8 -
19 4 8 , B往s s l e r i n F e d d . R e P e r t . 8 4 : 3 5 6 . 1 9 7 3 . — L . l a e , i g a £u s
(W
a l d s t
. e t K i t
.
) F r i t s e h s u b s p
.
k ; 夕10 夕 11 ( S e r g . ) H e n d r y e h 。
P r e s l i a

3 1
; 1 9 8

1 9 5 9

模式标本采自阿尔泰山东北部 。
分布于新疆海拔 1 8 0 0米左右的山区林下 。 苏联西西伯利亚也有分布 。
见到的标本 : 新强 : 福海 . 林业部综合调查队 A 82 ( P E ;) 阿尔泰 . 杨吕友 A? 2 1OU 、 A
T2 10 42: 塔城 . 王振宇 12 0 8 ( X JA一 IA C ) 。
8
. 东北山燕豆 (东北植物检索表 ) 东北香豌豆 (中国主要植 物图
说— 豆科 ) 小叶涝豆 、 涝豆秧子 (辽宁 )
La t h y r u s v a n i o t i i L e v l
.
i n F e d d

R e p t r t
.
7 : 2 3 0
.
1 9 0。 -
K i t a g
.
L i n e a m
.
F I
.
M
a n s h
.
2 8 8

1 9 3 9 ,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豆科 )
6 3 6
.
f
.
6 1 7
.
1 9 5 6 , 东北植物检索表 1 8 4 。 t . 6 1 7 . 1 9 5 9 , 东北草本植物
志 5 : 15 9 . p l . 6 8 . 5 . 1一 9 7 6 , B蕊s s l e r i n F e d d 。 R e p e r t . 84 : 3 5 9。
1 9 7 3— V i e i a 公 e n o s a M a x i m . v a r 。 :刀 i l l d e n o留 i a n a ( n o n T u r e z a n i n o v )
M i u r a
,
F I

M
a n e h

E a s t

M o n g

2 : 3 4 7

t

5
.
f
.
2

1 9 2 6
.
模式标本采自朝鲜 。
分布于我国辽宁 , 多生于林下 。 朝鲜有分布 。
见到的标本 : 辽宁 : 风凰山 , 赵大昌等 T“ , 6 3 7 、 肠卜 千山 , 刘慎愕等525 (P E 、 作 )P . 聂
绍荃等1 03 89 ( N E F I ) ; 鸡冠山 , J一S a t o 2 6 6 ( P E ) ; 凤城 . 傅沛云等2 9 0 2 ; 摩天岭 。 卓I鳞风 3 15
( I F P ) : 卞澳 , 王庭芬等2 0 6 2 5 ( N E F I〕 .
尾叶山燕豆系
S e r

C a u d a t i T s u i s e r
。 n o v 。
P l a n t a e e r e e t a e
, e a u l e s n o n a l a t i
.
F o l i a 4一 5 一 j u g a , p e t i o l i s
e e r r h i f e r i s
,
f o l i o l i s o v a t o 一 l a n e e o l a t i s , a p e e e e a u d a t i s , 9一 1 2 汉
2

5 一 4 c m 一 d i s t i n e t a s 一 p a r a l l e l i n e r v i s , ` h了 p o s t o m a t i b u s , s t i p u l i s
5 i m i h a s t a t i ,

P e d u n e l i m u t i f l o r i , e o r o l l a e o e h r a e e a e

— 4 8 —
y P Ts u: L a l人夕 r us ca ud a zs uM了 e ie t Ts u i
植株直立 , 茎无翅 , 叶具 4一 5 对小叶 , 叶轴末端具卷须 , 小叶卵状
披针形 , 先端具尾尖 , 9一 12 x 2 . 5一 4 厘米 , 具五条平行脉 , 下而气孔 ,
托叶半戟形 。 总花梗多花 , 花冠淡黄色 。
木系为单种系
。 . 尾叶山演豆 (新种 ) 图 4
L a t h y r u , e a u d a t u s W
e i e t T s u i
, s p
. n o v .
S p e e i e s a f f i n i s L
.
P a l u s t , 0 L
. a q u o d i f f e r t p l a o t a o m n i
l a e v i
,
f o l i o l i s a e u t i s v e l a e u m i n a t i s
, s t i P u l i s s e l n i s a g i t a t i s
, e o 导
r o l l a p u r P u r e o 一 e a e r u l e a 。
p 】a n t a p e r e n n i s g l a n d u l i s s P a d i e e i s s t i P i t a t i s s P a r s i s o m n i二
n o o b s i t a
.
C a u l e s r o b u s t i r a m o s i a (1 12 0 e m a l t i
, e r e e t i v e l a s一
e e n d e n t e s
,
g l a b r i
.
F o l i a 遗一 5一 j u g a , a p i e e i n e e r r h u m s i m p l i e e m
v e l r a
r n o s u m a b e u n t i a , s t i p u l a e 1 2一 1 8 x 2 . 5 一 Zm m , s e m i h a s t a t a e ,
f o l i o l a o v a t o 一 l a n e e o l a t a , a P i e e e a u d a t a , b a s i l a t e e u n e a t a , g`
12 只 2 . 5一 4 e m , g l a b r a , q u i n t u p l i n e r v e s , h y P o s t o , n a t o p ll o r a ,
n e r v i u t r i m q 叮l e d i s t i n e t i n e t i . R a e e m i a x i l l a r e s m u l t i f l o r i , P e d u n -
e u l i s i o e m l o n g i s
,
p e d i e e l l i s s一 7 m m l o n g i s , b a s i a r t i e u l a t i s -
F l o r e s o e h r o l e u e i 1 8一 2 0 m m I o n g i ; e a ly e e s e a m p a n u f a t i , e a l y e i s
d e n t i b u s i n a e q u a l i b u s
,
d e n t e i n f e r i o r e s u b u l a t o e a
.
7 m x刀 I o n g o ,
V e x i l l u m 2 0 m m l o n g u m
,
l a m i n a s u b o r b i e u l a r i 1 0 m
: 11 d i a jn
. u n g u e
1 0m m l o n g o ; a l a e e a r i n i s p a u l o b r e v i o r e s
,
l a m i n i s a n g u s t e o b o 一
v a t i s
, g m m l o n g i s
, a P i e e r o t u n d a t i s
,
b a s i a u r i e u l a t i s
, r l n g u i b u s
1i n e a r i b u s
, z o m m l o n g i s , e a r i n a e v e x i l l u m a e q u a n t e s
,
l a m i
n i s
o b o v a t i s
, a p i e e a q u t i s , b a s i a u r i e u l a t i s
, u n g u i b u s l i n e a r i b u s
1 1m m ] o n g i s
.
O v a r i u m l i n e a r e
,
g l a n d u l i s s p a d i e o i s s t i p i t a l i s o b -
5 i t u m
一 o v u l i s e a
.
2 0一 2 5 。 L e g u m i n a i m m a t u r e l u t e o 一 v i r i d u l a , 4 0
一 8 0 大 4一 s m m , g l a n d u l i s s t i P i t a t i s d e n s e o b s i t a , a p i e u l o l o n g i s一
5 i m o i n s t r u e t a
,
b a s i g r a d a t i m a t t e n u a t a
, 8一 1 2一 s e m i n i b u s 、
Z h e j i a n g
: J a n d e X i a n
,
M
u s e u m Z h e j i a n g 4 2 5 3 ( T y P u s ! P E )
,
i n

v a l l e r i v u l i
,
f r u t i e e t i s
, a l t
.
1 5 0 m

多年生草本 , 全植株疏被棕色具柄腺体 。 茎粗壮 , 直立或上升 , 高可
W创:
一朽直 . 浙江省博物馆
4 9
达片 。厘米 , 有分枝 , 无毛 。 偶数羽状复叶具 4 一 5 小叶 , 末端其 卷 须 ,
单一或分枝 , 托叶半裁形 , 长 12一 18 毫米 , 宽 1 。 5一 2 毫米 , 小叶卵状披
针形 , 先端其尾尖 , 基部宽楔形 , 长 9一 12 厘米 , 宽 2 . 5一 4 厘米 , 无毛 ,
具离墓五出脉 , 两面明显 , 下面气孔 。 总状花序腋生 , 多花 , 总花梗长 10
厘米 , 花梗长 5一 7 毫米 , 基部具关节 , 花淡黄色 , 长 18 一20 毫米 , 尊钟
状 , 曹齿不等大 , 尊筒长 6 毫米 , 最下一尊齿钻形 , 长约 7 毫来 , 旗瓣长
2。毫米 , 瓣片近圆形 , 直径 10 毫米 , 爪长 10 毫米 , 翼瓣稍短于龙骨瓣 , 瓣
片狭倒卵形 , 一长 9 毫米 , 先端圆 , 基部具耳及长 10 毫米的线形爪 , 龙骨瓣
与旗瓣等长 , 瓣片倒 卵形 , 先端急尖 , 基部具耳及长 n 毫米的线形爪 。 子
房线形 , 被棕色具柄腺体 , 胚珠约 20 一 25 。 未成熟英果黄绿色 , 长 40 一 6公
毫米 , 宽 4 一 5 毫米 , 密被具柄腺体 , 先端具极长细尖 , 基部渐狭 , 具 8
一 12 种子 。
浙江 : 建 德县 , 浙 博4 2 5 3号 (棋式 ) , 生溪谷灌从中 , 海拔 150 米 `
山该豆系
S e r
.
P a l u s t r e s H往s s l e r i n F e d d 。 R e P e r t 。 7 2 : 8 7 . 1 9 6 6 , l . e 。
8 4 : 4 1 8

1 9 7 3

植株直立 , 茎具狭翅或无翅 , 叶具 ( 1) 2一 3 ( 5) 对小叶 , 叶轴 具
卷须 , 小叶线形到披针形或椭圆形 , 具不明显的羽状脉或平行脉 , 下面或
两面气孔 , 托叶半箭形 , 总梗多花 , 花冠紫蓝色 。
模式 . L a th刀, 。 s P。 [。 s t r i: L .
10
· 欧山演豆
L a t h y r u s P a l u s t r i s L
。 ,
S p

P I
.
7 3 5
.
17 5 3
. — O ; o 乙u : P a l u s t , 15
( L
.
) R e i e h e n b
.
F I

G e r m

E x e u r s

5 3 7
.
15 32
. — L a t h刀r “ 5 i n e u卜F “ 5 R e i e il e n b . F I . G e r m . E x e u r s . 5 3 6 . 1 8 3 2 . n o n W i l ld 。 1 8 0 2 。
本种是一个分布于欧 、 亚及北美的广布种 。 在我国分布也很 广 , 东
北 、 华北 、 西北 、 西南及浙江 、 江苏等省区都有分布 。 通常生于林缘 、 灌
丛间 、 草甸 、 河边等湿润的地方 。
本种的种下分类由于分布广 ,变异间多交叉 , 且各作者只见到本种广大
分布区中的部分标本 , 未能窥其全貌 , 故在分类等级上各执己见 。 B往s s le r
( 1 9 7 3 ) 研究了大量标本 , 所见较为全面 、 也做了比较仔细的工作。
B往s s l e r 在本种下分为三个亚种 ; 、 u b s p . 乡a l u s t , 15 , s u b o p . 乡110 5 0 5
( C h a m

) H
u l t 6 n
, s u b s p
. , u d i e a u l i s ( W i l lk
.
) P

W
.
B a l l
, 我认为
是恰当的 . 本文采用这一分类 。 B蕊s s l e r 在亚种下的分类都是以小叶的长
5 0 一
剐勺宪
图 4 尾 。 {习J从 :工L at】。丫r 。 、 。 aod at 。 :W oi 。令 T、 u 主 :1. 花枝 ; 2 ; 旗瓣 ; 3 . 翼瓣 :4 . 龙骨
瓣 :5 .子房 :6 、 雄蕊 ; 7 、 花芍 。

宽来分成几个变型 。 这可能是 B钱s s le r在对本种传统的分类特征影响下 ,
只是在毛的有无 、 小叶形状 、 茎翅是否存在 、 总花梗长短及其上花的数 目
等相互交叉的性状上着眼 ; 最后不得不采用小叶的长宽为唯一的分类依据 ,
并采用最低的等级— 变型来做为亚种下的分类等级 。作者在研究 了我国各大标本室所藏标 (其中包括少量欧洲 及 美 国 标
本 ) 后 , 发现尊筒与尊齿长短的比例在分类性状上是最为重要的 , 它与其
它各性状及各性状之间都具有规律的相关变异 。 而小叶的长宽却是较次要
的性状 。 因此 , 在此二亚种下的等级恢复了变种的等级 。 下面对几个有关
性状简略做一次说明 。
1
. 尊筒与尊齿长度的比例 。 是以尊筒长度与址下一个最长的尊齿 长
度 相 比 。 如 s u b s p . o x a l a t u s 的 比 例 为 4 : 5 到 2 : 3 , 而 s u b s p .
PI l o s u s 的比例是 2 : 1 到 1 : 1 。
2
. 毛被 。 本文以在花尊 、 茎及小叶上被毛及无毛或稍被毛相 区别 。
所谓被毛明显是毛较密到用手扩大镜极易看到 , 即便植物老时亦然 。 这些
毛被明显的植株其子房也明显被毛 。 无毛则是花尊 、 茎 、 小叶 、 子房都无
毛 。 所谓近无毛则是用手扩大镜仔细检查才能 见到的稀疏毛被 , 其子房多
为无毛或极偶见有毛 。
3
. 茎翅 。 茎翅是由四棱形茎的两个棱表皮延伸而成 , 所以稍具翅及
无翅在干标本上甚难观察 。
4
. 总状花序的长度及其上花的朵数 。 总状花序上 花的朵数多少 , 在
分类上有一些价值 , 而总状花序的长度则未见到其规律性 。 花序在叶腋生
出后不断增长 , 在果时为止变化很大 , 看不 出有多少分类上的价值 。
5
. 小叶的长度和宽度 。 在分类没有多大价值 , 远不如前三者易于掌
握 。
根据以上本种的分类特征检查我国的标本 , 没有 发 现符 合 s u b s p .
Pal o st 汀 : L . 的标本 。 此亚种的主要特征是茎具翅 , 植株无毛 , 稀尊齿 、
小叶下面稍被毛 , 从我见到的几张欧洲标本看 , 最下一粤齿大多长于尊筒
或至少与粤筒等长 。 从 G . H e g i , 111. F I . M i t t . 一 E u r o p a 4 ( 3 ) :
15 82
.
T a b
.
1 7 2
.
f
.
Z a
. 看 , 也是明显最 下一 粤 齿 长于 尊 筒 。 M .
B注s s l e r 认 为 s u b 、 p . p a l u s r , i: 除欧亚分布者外 , 也于我国云南隔 离 分
布。 我虽未 见到他引证的标本 , 但从我国的标本中 , 并未见到此亚种 。 分
布于云南的主要是 s u b s p . 户i l o s u s ( C h a m . ) Il u l t e n v a r . Ii n ` a r i f*
I i u : S e r
. 和 s u b s p . e x a l a zu s T s u i s u b s p . n o v . 。 后者主要分布于 四
川西部 , 与分布于西欧伊比利亚半岛的 s o b s p . n u d i c a u l i : (W i l l k . ) P 。
一 5 2 —
W
.
B a l l近似 , 都是茎无翅和植株无毛 ; s u b s p 。 e x a l a zu 、 T s u i 的叶较
宽 , 英果具纲脉 。 这样 , 我们可以得出一张较为完整的 , 正在分化中的
L a l无夕; : : p a l。 : t : 15 L . 亚种的分布图 (图 5 ) 。 .
种下分类:
1 0 a
。毛山燕豆 (亚种 ) 图 6 ( 1一 2 )
s u b s p
.
P Il o s u s ( C h a m
.
) H u l t
e n , F l
.
A l e u t
.
15 1
.
2 3 6
.
1 9 3 7
.
— L a zh g , u s Pi l o s u : C h a m . L i n n a e a 6 : 5 4 5 . 1 8 5 1 , B蕊s s l e r i几F e d d . R e P e r t . 8 4 : 4 2 0 . 1 9 7 3。
茎具翅 , 茎 、 小叶 、 总状花序和曹显著被毛 , 最下一尊齿短于尊筒 ,
有时与曹筒等长 。
模式标本采自苏联勘察加 。
分布于本种欧亚大陆分布区的东部 , 向东到 日本、 朝鲜 、 蒙古及我国
北部和西南等地 。
毛山旅豆 (原变种 )
v a r 。 P Il o s u s
v a r 。 P i l o s u s ( C il a m
.
) L e d e b
. ,
F I
.
R o s s
.
1 : 6 8 6

1 8 2连犷
M a x i m

i n B u l l

A e a d
.
S e i
.
S t
。 一 P e t e r , b . 18 : 3 9 2。 18 7 3 ; K o m . ,
F l

M
a n s h
.
2 : 6 2 7
.
1 9 0 4 ; K i t a g
.
L i n e a m
.
F I
.
M
a n s h
.
2 8 7
-
1 9 3。 , O h w i , F l . J a p . 6 5 9 . 1 9 5 6 e t n e w e d . 8 0 2 . 1 9 7 8 , 刘慎愕
等 , 东北植物捡索表 1 8 6 . P l . 5 9 . f . 3 . 1 9 5 9 , 东北草本植物志 5 : 1 5 2 .
P I
.
6 7
.
f

4一 12 , 1 9 7 6 ; lA] 蒙古植物志 3 : 2 7 6 . 1 9 7 7 . — L . p i l o s u s
C h a m
.
i五 L i n n a e a 6 : 6 4 a . 1 5 3 1 , K o m . F l . K a m t s e h . 2 : 2 9 2 .
1 9 2 9 , F e d t s e h
.
i n K o m
.
F I
.
U R S S 13
: 5 0 2
.
1 9 4 8
.— L . P a l u s一t : 15 L . v a r . c a n e s c e n s R e g e l . T o n t . F I。 U s s u r . 4 7 。 1 8 6 1 .— L .
P a l u s z , 15 L
. v a r 。 d a s夕c a , P a T r a u t v . , A e t a H o r t . P e t r o P o l . , 8 :
1 7

1 8 8 3
.— L . m夕 , r i f o l i u s 树 a 。 : a n t h u s W h i t e , B u l l . T o r r . B o t二C 1u b 。 2 1 : 4 4 8 . 1 8 9 4 . — L 。 P a l u s r: 15 L . v a r . a n g u s z左5 F r e y n ,
O s t e r r

B o t

Z

4 5
: 2 7 2
.
1 8 9 5
.
L
。 u g o e 月 5 15 M a t s u m u r a , B o t

M a g
, , T o k了0 16 : 6 6。 1 9 0 2 。— L . P a l u s r ; 15 L . v a r . m n e r a n t乃左 s
( W h i t e ) F
e r n a l d
.
R h o d o r a 13 : 5 0
.
1 9 1 1
. — L . Pa l u s t r i s L .v a r 。 P s e u d于 一切刀: r i f o l i u : K u d o , M e d i e . P I。 H o k k . p l 。 5 3 。 1 0 2 2 .
一一 L . 勿 a c , a n t入u s (W h i t e ) R y d b e r g , B r i t t o n i a l : 9 2 。 19 3 1 .
茎具翅 , 小叶通常线形或线状披针形 , 宽 4一 8 毫米 , 总状花序上有
花 ( 2 ) 3一 4 ( 5 ) 朵 , 尊齿短于尊筒 , 稀与尊筒等长。 花期 6 一 7 月 , 果
一 5 3 一
期 ( 7 ) 8 一 。 月 。
模式标本采 自勘察加 。
分布于黑龙江 、 吉林几辽宁 、 内蒙古 、 山西 、 甘肃 、 青海 、 浙江等省
区 。 欧亚大陆东北部 , 日本 、 朝鲜及蒙古亦分布 。
见到的标本 : 黑龙江 : 富锦县 . 张玉良等 16 0 5, 1 6 52 ; 佛山县 , 朱有吕等2红 北安县 . 东北
队24’ 、 2 1T ; 尚志县 , 中德队了32 T ( P E ) , 林业3 1班 1 4 T ( N E F I ) ; 刘滇谬等73 1 1; 哈尔滨 , 王光
正等0 0 1 、 7 0 9 、 8 7 g a . 司克窝尔错夫2 9 2 . P . H . D o r s e t t e t Y . r l . D o r s e t t 3 18 T ( P E ) ; 黑河
一呼玛 . 张玉良 18T (I F )P . 古林 : 吉林 , 孔 宪武 16 2街 安图 , 延边 1组 Bs卜 靖字县 , 刘慎谱等
1 31
。 辽宁 : 新武 . 刘慎谬 3 072 . 内蒙 , 海拉尔 . 王战等7 13 : 西新巴旗 , 王战等10 n歇 东联旗 ,
李世英4 3 ( P E ) ; 大清沟 , 王战等23 96 ; 岛子盟 ( ? ) . 付沛云等2 2 a 2 ( IF P ) . 山西 : 宁武 , 刘继孟
tT 28
; 五台山 , 关克险等15 1心; 浑狮 。 刘继孟7 3卜 关节山 . 黄河 调查队1 0叭 . 廿肃 : 夏河县 , 王
作宾895氏 天水 , 何叶琪 469T . 浙江 : 宁波 . 无名 、 号 〔 PE ) . 青海 : 互助县 , 郭本兆92“
( 1扭乙) . 蒙古 : N . I k o n o i k o v 一 G a li t z k y 5 2 5 .
日本 : So t卜e r n H o k k a i d e W . P . P r o o k s 18 84 .
线叶山蕊豆 (变种 )
v a r . li n e a r if o li u s S e r
.
i n D C
,
P r o d r
.
2 : 3 7 1

1 8 2 5 , H a n d
.
一M a z t
.
S y m
.
S i n
.
7 : 5 7 8
.
1 0 3 3
. — 刃, . : i c i a e f o : 爪 15 W a l l r -
S e h e d
. e r s t
.
3 5 5
.
l a 2 2 , — L . P a l u s t r i、 L . v a r . 护r a e 、 i夕n i s B a e k -
F 1
.
N i e d e r o s t e r r
.
5 5 3
.
1 5 9 3
. — 五 . 户a l u 、 z ,· 15 L . v a r . 人e r e ; o Ph夕I-
I of d
e s S e h u s t e r
.
M i t t
.
B a y e r
.
B o t

G o s
.
1 : 4连3 . 1 9 0 6 (? ) .—L . p a l “ s t r i s L . f . 11。 。 a r i f o l i 。 : ( S e r ) B蕊、 s l e r i n F e d d . R e p e r t . 8 4
: 4 2 0

1 9 7 3

茎通常具狭翅 , 叶具 小叶 1一 2 ( 3) 对 , 卷须不发达 , 通常不分枝且
较短 , 托叶线形 。 小叶线形 , 稀椭圆披针形 , 通常宽 3 一 5 毫米 。 总状花
序上花较少 , 通常 1一 2 朵 , 稀 3 一 4 朵 。
分布于四川西 部 ( 甘孜 ) , 云南中部 ( 昆明 ) 及西北部 (中甸 ) 。
本变种与五脉山黛豆相近 , 但其叶质地较薄 , 脉较不明显 , 卷须较为
发达 , 总状花序上花朵数少 (五脉山熬豆为 5一 8 朵 ) 相区别 。 本变种可
视为五脉山黛豆自本种分化出去的中间桥梁 。
见到的标本 : 山西 : 无地址无号 . 江苏 : 宝山 . H . M ig。 ; 川沙 . H . M i。。 ; 拓林 . H· M i护 ;
冈行 . H . M ig o . 四川 : 德格 , 崔友文 一3 85 : 甘孜 , 姜恕 01 6叨 ( PE ) ; 色达 , 秦白生 65透`
( C D B I )
. 云南 : 中甸 . 昆明植物所中甸队 79 8 : 青藏队 14 18 ( P E 、 I丈U N ) : 昆明 . 无名 22 0 . H .
S m it h 16 86 ( P E )
-
i o b
. 无翅山燕豆 (亚种 ) 图 6 ( 8 一 4 )
s u b s P

e x a l a t u s T s u i
, s u b s P
. n o v 。
H e r b a e g l a b r a e r a r o P u b e s e e n t e s
.
C a u 】e s n o n a l 透 t i 。 S t i P u l a e
m a j
o r e s
( t Z ) 1 3一 2 5 ( 3 0 ) 。 tn l o n g a e , 2一 8 ( 1 0 ) m m l a t a e ; f o l i o l a
P Ie r u m q
u e o b l
o n g o 一 l a n e e o l a t i , 3一 6 e m l o n g i , 〔一 1 0 ( i 落) m m l a t i 。
一 5 4 一
俐 61一2 甲 L . p a lu : t r i : 、 。 b 、 p . p i lo : u : ; 1 , 花枝
e Xa ! a t
。 : T s o i ; 1 花枝 , 2 . 花馨 ,
2
, 花馨; 艺一4 . L , p a l“ : t r i: s u b s p _
6 5
R a e em i f o l i
a a e qa n uts ev e le is l ong is e o r
,
( 2 ) 3一 8 ( 1 0 ) f l o r i b u s ,
e a ly e e s e a m P a n u l a t i
, e a ly e i s d e n t i b u s i n a e q u a l i b u s
,
d e n t e
i n f e r i o r e t u b o l o n g i o r e

L e g u nt i n a b r u n n e a
, r e t i e u l a t a
.
T y P u S : K
.
L
.
C h u 7 6 3 6
.
S i e h u a n S h e n g
,
K a n g d i n g
X i a n

草本植物 , 无毛 , 茎无翅 , 托叶较大 , 长 ( 12 ) 1 3一 2 5( 3 0) 毫 米 ,
宽 2 一 8 ( 10 ) 毫米 , 小叶通常长圆状披针形 , 一长3一 6厘米 , 宽 5一 1 0 ( 1 4)
毫米 。 总状花序等于或长于叶 , 具 ( 2 ) 3一 8 L1 0) 朵花 , 花粤钟状 , 尊齿
不等 , 最下一粤齿长于尊筒 。 英果棕色 , 具网纹 。
分布于山西 、 新疆 、 四川 、 云南 、 西藏等省区 。
棋式标本 : 曲佳龄了6 3 6 , 四川省康定县 。
无翅山 , 豆 (原变型 )
f

e x a l a t u s
H e r b a e g l a b r a e
.
植株无毛 。
见到的标本 : 四川 : 德格 , 崔友文4 3 85 : 甘孜 . 姜忽马1 69 、 9 5 3:7 丹巴 . 姜忽 9 T4 ;8 康定 ,
曲桂龄T6 3 6 (模式 ) , 关克淦 、 王文采2 3 5 、 13 3 1, 张永田 、 郎楷永 25 、 3 8 、 2 6 2 , 方文培 3 6. 4 , 胡
文光 、 何铸 10 4 1 8 , 蒋兴林 3 5 7 4 5 、 36 9 89 、 3 6 1 2 4 , 张泽云 、 周洪富 22了6 4 , H . S m i th 1 0 T4 9 、
1 0 84 6
. 黄治平等 12 12 : 二傀达 . 汪发绷 2 12 1 7 : 九龙 . 管仲天 2 7 、 03 30 ( PE ) 、 杨亚滨 2 3 01 8
( C D B I )
. 越西 , 四川经济植物昔查队之京山队3 TTS ( P E ) , 乡城 . 四川植被调查队乡2 7 16 (C D B I ) .
云南 : 中甸青藏队137 6 .
微毛山旅豆 ( 变型 )
f
.
P u b e s c e n S T s u i
,
f
. n o v .
H
e r b a e p u b
e s e e n t e s
.
植株疏被短 柔毛 , 余与原变型完全一致 。
分布于 四川 、 云南 。
T y p u s
:
J i a n g 一 s h u 5 0 5 1 , S i c h u a n S h e n g , Y a j i a n g X i a n
.
见到的标本 : 四川 : 乡城 . 四川植被调查队 Z IT O ( C D B)I ; 雅江 , 姜忽 50 3 1; 甘孜 . 崔友文
名306 ; 康定 . H . Sm i th 10 T6 2 ; 乡城 , 徐朗然 9 0 、 9 4 、 1 0 8 ( P E ) ; 四川渣 被 调 查 队 2T10
( CD BI )
. 无地址 , 崔友文 6 21 3 . 云南 : 中旬青藏队4 9T 、 1 192 .
n
. 山燕豆 (救荒本草 ) 五脉山薰豆 (东北植物检素表 ) 五脉香
豌豆 ( 中国主要植物 图说— 豆 科 )
L a t h y r u s q u i n q u e n e r v i u s ( M i q
.
) L i t v
.
i n K o m
. e t A l i s
.
O n
-
P e 几 。 P a c T . 只a 二 、 H e 一 B o e r . K P . 2 : 6 8 3 . 1 9 3 2 , K i t a g . L i n e a m .
F I

M
a n s h
.
2 8 7
.
1 9 3 9 ; H a r a i n J o u r n
.
J a p a n

B o t
.
1 9 : 2 9 9
.
1 9 4 3 , F e d t s C h
.
i n K o m
.
F I
.
U R S S 13 : 5 0 3
.
19 45 , 中国主要植物
一 5 6 一
图 说 (豆 科) 6 5 3 . f . 61 2 .1 95 5 ; o w h i , F I . J a p a n 6 8 9 . 1 9 5 6 e t
n e w e d
.
8 0 2
.
1 9 7 5 , 东北植物检索表 1 9 8 . p l . 5 9 . f . 2 . 1 9 5 9 , B往5 5一
l e r i n F e d d
.
R e p e r t
.
8 4 : 4 30
.
1 9 7 3 , 东北草本植物志 5 : 25 2 . p l .
石7 . f . 2一 3 . 1 9 7 6 , 内蒙古植物志 3 : 2 7 4 . 2 0 7 7 .— V i c i a 口u i , ,、 u 、 1-, :。 ; , i a M i q . i n A n n . M u s . L u g d一 B a t . 3 : 5 0 . 1 8 6 7 , 秦岭植物志
1 ( 3 ) : 1 0 1
.
19 8 1— L a t h y : 。 : p a l u : r: i : L . v a r . 11,: e a , i f o l i u s a u e t 。n o l i S e r . : M a x i r n . i n B u l l . A e a d . S e i 。 S t一 P e t e r s b 。 18 : 3 9 2 .
1 8 7 3 e t i n M
e
l
.
b i o l
.
9 : 6 2

1 8 7 2 , K o m
.
,
F I
.
M
a n s h
.
2
: 6 2 3
.
1 9 0通, M a k i n ( ) , 川 . F l . N i p p . 或0 5 . f . 1 2 2 4 . 1 9 4 0 ,
模式标本采 自日本 。
较普遍生于东北 、 华北及陕西 , 甘南 、 青海东部亦有 。 生于山坡 、 林
缘 、 路旁 、 草甸等处 , 最高可到海拔 2 5 0。米 。 朝鲜 、 苏联远东地区及 日本
有分布 。
见到的标术 : 黑龙江 : 龙江 , 东北队 71 ; 安龙 , 张玉良等8 8 3 ; 尚志 . 中德队了3 28 ;萨尔图 , 东
北队 2 0 ( P E ) : 安达 . 无 一号 ( B J FC ) ; 盯`源 . T . n . T o p ; e e B 2 8 8 0 ; 兴安 . T · fl · T o p江 e e 。
盯0 (黑龙江省博物馆 ) ; 泰康 , 李建东等 13 0 〔吉林师大 ) ; 哈尔滨 ,刘慎愕等 601 〔I B S C ,。 吉林 :
敦化 . 孔宪武 l e 6 0 ; 双辽 , J . S a t o 2 6 0 ; 通榆 , 叶居新 6 6 ( P E ) ; 镇贵 . 白城组 12 4 ( I F P ) ;
安广 . 白城二队 20了1 (吉林师大 ) 。 辽宁 : 彰武 , 刘慎愕 3 10 2 ( P E ) 。 内蒙 : 九峰山 . 刘东来无号 ;
额尔古纳旗 ( ?) , 周静 t6 ; 宁城 . 姜恕 3 0。 贝特哈旗 . 呼盟第五分队 195 ( IF )P 河北 : 内邱 . 刘
鑫源3 8 6 : 小五台山 , 王启无6 1 2 9 8 , 孔宪武 5 0 5 . 刘瑛 10 72 1、 12 6 5 2 、 河北资就(植物普查队 甲
1 3了6 : 张家日 , 崔交文 18 2 6 ; 北戴河 , N . H . C o u d r y 6 a ; 涉县 , 关克淦 6 37 2 ; 沫源 , 河北农大
3 7 69 : 安新 . 曹子余8 0。 山西 : 交城 , 夏纬瑛 107 5 ; 凌川 . 包士英 t 3 4 8 、 刘继孟7 6 4 2 ; 垣曲 . 刘鑫
源2 0 194 ; 夏县 . 刘天慰 4 29 ( P E ) ; 霍县 , 唐进 10 1 8 ( P E 、 IB SC ) : 离山县 , 黄河调查队 18 4 2 、
2 2 15

2 3 3 4 ; 宁武 , 黄河凋查队 27 3 0 : 中阳 , 黄河调查队甲队 10 4 、 二队 14 4 4 、 乙 队8 6 、 10 3 : 兴
县 . 黄河调查队2 6 tg ; 沁县 , 关克洽、 陈艺林 254 、 45 3 ; 五台 . 关克俭 、 陈艺林2 2 84 ; 介休 , H .
S m i r l一 5 6 2 0 ( P E ) : 沁源 . 1义 . L i n g 9 2 6 2 ( N ) 。 山东 : 烟台 , L . N . L i o u 12 3 9 ( I B S C ) ; 安丘
周太炎 5 2 9 5 ( N A S ) 。 陕西 : 韦方林 . 傅坤俊 7 0 3 1 : ;;兮涧 , 傅坤俊7 7 79 ; 周 至 , 王思 y)J 4 6 4 . } J , {才: f益
j {I
,
J三作宾 16 7 2 1 ( PE ) ; ; ` (隆山 (愉中 ) , 姚承祯 5 2 ( L Z U ) ; 大水 , 赵兴存等 2了5 ( [1 2 ) 。
讨 海 : 酉宁 , 郭本兆等6 5 ; 贵德 , 享吕本兆悠8 0 ; 卜可仁 , 享};木兆 1 02了0 , }护d立华等 l a3 0: 尖苞t 、 周
三 脉 系
S e r
.
V e r r i F r i t s e h o x C z e f r a n o v a i n N o v

S y s t
.
I
J
l a n t
V a s e
.
1 6 1
.
19 6 5 ; B巨s s l e r i n F e d d . R e p e r t . 8 4 : 3 7 9 . 1 9 7 3 .
植株直立 , 叶具 2 一 4 对小叶 , 末端具芒刺 , 无卷须 , 小叶卵形 、 椭
圆形或披针形 , 具平行脉或不明显的羽状脉 , 一 「面气孔 , 稀两面气孔 , 总
状 花梗多花或少花 , 花冠紫茧色。
模式 : L o l h夕,二 s , Ze , 、 : s ( L . ) B e r n i l ( O r e b u s n 。 ; 一 , z u s L . )
5了
1 2
. 三脉山燕豆 (东北植物检索表 )具翅香豌豆 (. l,国主要 植物
图说— 豆科 )
L a t h y r u s k o m a r o v i i O h w i i n J o u r n
.
J a p
.
B o t
.
12 : 3 2 9

1 9 3 6 ; K i t a g
·
L i n e a m
.
F l
.
M a n s h
.
2 5 7
.
1 0 3 9 , 东北植物检索表 z a 4 .
p 1
.
5 9
.
t
.
5
.
1 9 5 9 , B巨s s l e r i n F e d d . R e p e r t . 8 4 : 3 8 6 . 1 9 7 3 ; 东
北草本榷物志 5 : 1 5 0 . 1 3 7 6 .— O r o乙。 5 a l a t u s M a x i m . P r i m . 8 3 。
1 8 5 8
. n o n A
.
B r
.
( 18云3 ) .— O r o乙u s v e r 。夕 : L . v a r . n l a z u s (M a -x i m . ) R e g e l T e n t . F I . U s s 住 r . 4 8 . 1 8 6 1 . — L a £人夕 r z` 了 刀。 r n : t s ( L . )
B e r n i
; . v a r . a l a l u s 人工a x i m 。 M亡1. b i o l g : 5 9 . 1 5 7 3 ; K o r s l z i n s k y i n
A e t a I l o r t

P色 t r o P . 12 : 3 2二 . 1 8 9 2 ; N a k a i , I厂1 . K o r e a n . 2 : 4 6 9 .
1 9 1 1
. — L 。 a l a z l l s ( M a x i m ) I又o ln 。 F I。 M a n s h 。 2 : 6 2 8 。 1 9 0 4 。 n o n
5 i b t h
. e t S m

( 18 1 3 )
n e e T e n o r e ( 1 8 1 1 ) , F e d t s C h
.
i n K o m
.
F l
.
U R S S 13 : 5 1魂. 19 4 5 ;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豆科 ) 6 3 5 . 1 9 5 5 .
模式标本采 自黑龙江省下游 。
分布于我国东北 , 生于林下及草地等处 ; 朝鲜及苏联东西伯利亚也有
分布 。
见到的标术 : 黑 乞江 : 带岭 , 刘镇 i号等7 04 6 ( P E ) ; 松江 . 宋翎汇了a ; 叮;尔滨 , 吴征锐 12 ;
伊春 , 方振富 31 0 (I F )P . 张良诚等 3 2 3 、 黑龙江大学生物系 6班 162 ( N E F )I , 王光正 191 5
( N A S )
. 飞乍林 : 吉林 . 孔宪武 1哎46 ( PE ) , 安图 . 延边二组 9。、 5 5 2 、 1 08 5 ( p E ) 、 张韵冰4 2 3
( N E F )I
; 和 乞, 廷边二纽7 01 ; 长白 认, 廷边一织5 5 3 。
组 2 。 牧地山燕豆组
S e e t
.
2
.
P r a t e n s i s B互s s l e r i n F e d d 。 R e p e r t . 7 2 : 9 0 。 1 9 6 6 .
植株上升 , 茎无翅 , 叶具卷须 , 具一对小叶 , 小叶两面气孔 , 托叶
箭形 , 总状花序多花 , 尊齿钻形 , 渐尖 , 近相等 , 花黄色 , 花柱不扭转 ,
先端不膨大 。
模式 : L a th万: u : P ; a t。 : : f : L .
13
. 牧地山致豆 (东北草本植物志 ) 牧地香碗豆 O 卜国主要植物另
说— 豆科 )
L a t h y r u s P r a t e n s i s L
.
S p
.
P I
.
7 3 3
.
1 7 5 3 , D C
.
P r o d r
.
2 :
3 7 0
.
1 5 2 5 , 人4 a x i m . i n B u l l . A e a d . S e i . S t一 P e t e r s b . 18 : 3 9 3 ,
1 8 7 3 ; H a n d 一人饭: t . , S y m . S i n . 7 : 5 7 7 . 1 9 3 3 , F e d t s e h . i n K o m .
F I
.
U R S S 1 5 : 5 0 0
.
1 9 4 5 ,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豆科 ) 6 3 1 f . 6 0 8 -
1 9 5 5 ; O h w 又, F I . J a p . 6 5 9 . 1 0 5 6 . n e w e d 。 a o 2 . 1 , 7 5 , P 。 W
.
B a l l i n T 认 t e n . e t H e y w . F l . E u r o p . 2 : 1 4 0 . 1 9 6 8 , 东北草本植物
志 5 , 1 5 4 . p l . 6 9 . 1 9 7 6 , 湖北植物志 2 : 2 8 0 . 1 9 7 9 ; 秦岭植物志 1 ( 3 )
一 5 8 一
: 1 0 0

1 8 91

分布丁: 黑龙江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新疆 、 溯北 、 四川 、 云南 、 贵州
等省区 , 生于 山坡草地 、 林下 、 路旁等阴湿处 , 海拔 1 0 0 0一 3 0 0 0米 。 较广
泛分布于欧洲及亚洲 。
木种在上述各省区分布之标本未能全部记录 , 所见标本一项从略 。
亚属 2 . 玫红山燕豆亚属
S o b g c n
.
2
.
L a t h y r u :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 , 茎有翅或无翅 。 叶轴均具小叶 、 卷须或针刺 ,
小叶一对或数对 ; 小叶近圆形 、 卵形 、 倒心形 、 长圆形至披针形或线形 ,
托叶半箭形 , 半戟形或戟形 。 花叶腋单 ,仁或推生总状花序 , 具 2 获数 花 ,
尊裂片不等或相等 , 花柱扭转或花期末扭转 。
本亚属约 2。种 , 我国只 1种 。
14
. 玫红山然豆
L a t h y r u s t u b e r o s u s L
. ,
S p
.
P I
.
7 3 2
.
1 7 5 3 , F e d t s e l l
.
i n
K
o m
.
F I
.
U R S S 13
: 4 9 0
.
1 9 48 ; l a B几 o n , 中几 . K a 3 a X e T a H a s :
4 7 5
.
t a b
.
8弓 : 6 . 1 9 6 1 , P . W . 日a l l i n T u t e n e t H e y w 。 F l 。
E u r o p

2
: 1 4 0
.
1 9 6 8

分布于新疆 , ,仁于小地阴坡及河谷旁等海拔 50 。一 2峨。 o米的地方。 欧
洲北部也有分布 。
见到的标木 : 东斤魂 : 特克斯 . 徐文友 12 6、 2 0 8 ( PE 、 I L Z ) . 关克俭 38 4 4 ( P E 、 X JB! ) . 刘国
钧 14 13 ( X J B I) ; 续定 , 周太炎 6 6 C. 39 ( P E 、 N A S 、 IB S C ) ; 昭苏 . 林有润 了4 0 8。 ( P E 、 I B SC ) .
张振万 3 8盛T ( W LJ K 、 X J B I) , 宇仑峰考查队7 8 0 3 12 ( X J B I) , 杨昌友 10 2 3 ( P E ) ; 塔城 . 笋交仁等
10688

10 T4 1 ( P E

X J B I )
: 杨昌友 7 60 10 7 ( X J A一 IA C ) ; 伊犁 . 宋宗红 A 23 2 ( X JB I ) ; 尼勒
克 , 新疆生物土奥所1 7 2T (X JBI ) , 杨昌友 T4 12 36 ( X J A e IA C ) ; 巩乃斯 , 新疆生物土坡研究所
188 0
; 阿勒太 , 阿 ( ? ) 18了; 额敏 , 无名3 2 7 ; 富蕴 , 新覆 综 考 队 9 5 6 (X J B I ) ; 霍城新疆队 ” 之
( H N W P )
; 新源 , 王庆瑞等2 90 2 ( I L Z ) ; 哈巴河 , 杨昌友 A 7 2 1 76 6、 A 7 2 2 44 7 ( X J A一 I AC ) 。
1犷肃 : 文县 , 张子英 67 6 2 、 7 1 1 0、 9 6 8 1 . 宁夏 : 径源 , 杜庆 76一 2 2 8、 7 6一 2 0 6 ( H N W P ) .
亚属 3 . 扭柱山燕豆亚属
S u b g e n
.
3
.
C i e e r e u l a ( M e d i e
.
) C z e f r a n o v a i n N o v

S y s t

P l a
n t
.
V a s e
.
1 9 8
.
1 9 6 5
. — C i c 己 r e u l a M e d i e 。 V o r l e s 。 C h u r P f .
P h y s
.
G e s
.
1 : 3 5 8
.
1 7 8 7
. — L a t入, ; u s s e e t . C i c。 , c u l a ( M e d i e 。 )
G r e n
。 e t G o d r

F l

F r
.
1 : 4 8 1

1 8 4 8

一年生草本。 叶轴具一对小叶 , 末端具卷须 。 总状花序上有花一朵 ,
稀 2 一 3 朵 , 花柄短 , 花柱左或右扭转 , 种子 3 一 5 枚 。
一 5 9 一
模式 : L a ` h夕 s s r u ct i“ u: L ·
我国栽培 2种 。
1 5
. 家山浦豆 (东北草本植物志 )
L a ty h r uSs a t iv us L
.
Sp
.
T ut e n e t Hey w

F 生. E u r op . 2
1 97 6
-
我国北方栽培 , 可做为饲料 。
1 6
。 香碗豆 ,
P 1
7 3 0
.
1 7 5 3 , P

W

B a l l i n
: 1 4 2
。 1 9 6 8 ,东北草本植物志 5 : 1 5 7 ,
L a t h y r u s
(豆科 ) ; 6 3 0 .
i n T
u t e n e t
5 : 1 5 7

1 9 7 6

观赏植物。
o d o r a t U S
f
.
6 0 6

H e y w
.
L

S p
1 9 5 5 ;
PI
.
7 32
.
1 7 5 3 ,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广州植物志 35 .3
F l

E
zl r o P

2 : 1 41
.
1 9 5 6 , P
.
W
.
B a l l
1 9 6 8 ; 东北草本植物志
我国各地公园、 植物园栽培。

图 S L吐 h丫r” ,
( C h
a m
.
) H
o l t e “ ,
p川。 str i、 L . 的各亚种分布图 .
3
.
s u b s P
.
e x a
l
a t u s T s u i
, 通.
1
.
s u b s p
.
P a
s u
b
s P
.
n u
ti
e a t
l
u s t r is 2
.
s u o s p
.
P Ilo s u s
( W
:
1Ik
.
) P
.
W
.
B a l l
,
一 CO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