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CONTINUOUS EXTENSION” OF THE CATHAYSIAN PALEOCONTINENT AND CATHAYSIAN FLORA ON THE EARTH A THIRD DISSERTATION ON CATHAYSIAN PALEOCONTINENT AND CATHAYSIAN FLORA

华夏古陆与“华夏植物区系”在地球上不断“长大”——三论华夏古陆与“华夏植物区系”



全 文 :B L L I E U TN OB O F A TN IC L R S E E A ARC H
第1 4卷
V0 1
.
1 4
第1 期
N
o
.
l
1 9 9 4年
J an
.,
1 月
19 9 4
华夏古陆与 “ 华夏植物区系” 在地球上不断 “ 长大 ”
— 三论华夏古陆与 “ 华夏植物区系 ”谢永泉
“ C O N T I N U O U S E X T E N S IO N , O F T H E
C A T H A Y S I A N P A L E O C O N T IN EN T A N D
C A T H A Y S I A N F L O R A O N T H E E A R T H
A T H I R D D I S S E R T A T IO N O N C A T H A Y S I A N
P A L E O C O N T IN E N T A N D C A T H A Y S I A N F L O R A
X i e Y o n g一 q u a n
〔摘 要 〕 自四吞2年 以 来 , “ 华夏植物区 系 ” 论经历 了四个发展阶段 , 使其
范 围不断扩 大 。 到 了卯 2 年 了2 月 , “ 华 夏植物界 ” “ 长大 ” 到 包括 东亚 、 南 亚 、 中 印
半岛及太平洋诸 大群岛 , 共 了区 了2 省 。
本丈集 中讨 论太平洋诸 大群 岛在地质 、 古地理 、 生物成 因上与华夏古 陆 或
“ 华南地台 ” 不存在直接 的 紧密的关 系 。 它们之间 的植物 区 系形成 、 发展及种群分
布遇然不 同 。
关键词 华夏植物界 , 太平洋诸大群 岛
一 、 前 育
《华夏古陆与华夏植物区系》 〔’ 〕 发表以后 , 笔者投寄了 《再论华夏古陆与华夏植物区
系》 〔 2〕 , 希望能得到全国植物地理同行的批评指正 。
在此期间 , 我从旁得到一份 中山大学刊印的 《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实验中心建立
五周年暨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 〔 3〕 。 其 中第一篇是 《地球植物区系分区 o})
对干这样一个题 目 , 本文暂不作讨论 。 文 中把全球植物区系分区划分为六界 。 笔者暂
集中学习与讨论其 “ 华夏植物界” 。 对于其余五 “ 界 ” , 待有机会时再作深人学习和讨论 。
《地球植物区系分区》 为了 “ 建立华夏植物界 ” , 从 ,.4 匕部包括东北南部 , 日本本部 , 朝
本文作者单位 : 广州 , 中lLJ 大学生物系 , ( D e p a r tm e n t o f B io l o 盯 , z h o n g s h a n u n iv e r s it y , ou a n g z h o u s一0 2 7 5 ) 。
19 9 3年 8 月收到本文 。
l期 谢永泉等 :华夏古陆与“ 华夏植物区系 ”在地球上不断 “长大 ” 8 9
鲜半岛 , 内蒙古 , 准噶尔南部 ” , 到 “ 南部包括印度支那半岛 , 马来半岛 , 苏门答腊 , 和加
里曼丹 ” , 由于 “ 印度植物区系也受到华夏植物区系的影响 ” , 所以把印度— 喜马拉雅列入 “ 华夏植物界 ”的第 3 区 。 印度— 喜马拉雅区和东亚植物区有些内容笔者已作过初步的讨论 。
马来西亚区是一个引人注 目的部分 , 笔者饶有兴趣学习和讨论 。 把马来西亚区十四省
列人 “华夏植物界” , 最为集中体现 “ 华夏植物区系 ”在当今地球上 日益 “ 长大 ”与 “ 发展 ,o
二 、 华夏古陆与 “ 华夏植物 区系 ” 的 “ 长大 ”与 “ 发展 ”
我国地质史上的华夏 古陆是指特定范 围 、 一定时期的古陆块 。 〔们 华夏古陆是地质 、
地史和古地理的称谓 , 要改变其命名 、 地质年龄 、 扩大其范围 , 必需具有足够的科学实验
和科学证据 。
笔者从 《广东植物区系的特点 》 〔们 〔’ 〕 出版后 , 到 《地球植物区系分区》 , 均十分关注
和认真学习 。
两本 《广东植物区系的特点》 , 均从植物的科 、 属 、 种分析入手 , 结论比较客观 。 例
如其结论说 :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中印半岛北部 , 云 南东南部 , 福建南部及台湾合在一
起 , 划人华南亚区 , 使之与马来西亚亚区 、 印度— 非洲亚区 、 新西兰亚区 , 及夏威夷亚区相平行 , 同隶于古热带区 。 ” 〔` 〕这是 “ 华夏植物区系 ” 第一阶段 。
“ 华夏植物区系是指中生代初期在华南地台孕育滋长起来的被子植物区系 。 ”其范围 “ 包
括了长江流域以南广大地区 , 东部到达江苏 、 浙江 、 福建及台湾沿海地带 , 西部拥川 、
康、 云 、 贵等地台 , 还包括第三纪以后上升起来的西藏和喜马拉雅山区 , 南部则有两广及
毗邻的印度支那半岛在内 ” 〔 6〕 。 这是 “ 华夏植物区系 ” “ 长大 ,’ 发展 ” 的第二阶段 。
第三阶段 , “华夏植物区 系” 持论者在 《大陆漂移与有花植物区系的发展》 7t 〕 和 《从印
度板块的漂移论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的特点》 〔 8〕 , 提出“ 西藏植物区系是华夏植物区系的一
个支派 ” , 而且将印度 、 苏门答腊 、 菲律宾 、 加里曼丹 、 伊里安列入华夏古陆或“ 华南地
台” 的一部分 (或 “ 最南端一个组成部分 ,) 。
到了第四阶段 , 把 ,’. ” …苏拉威西省 , 马鲁古省 , 巴布亚省 , 伸斯麦省 ; 斐济省 , 新
赫布里底省 ; 波利尼西亚省 , 密克罗尼西亚省 , 夏威夷省 ; 新喀里多尼亚省。 ” 统统归并到
哗夏植物界” t3J 。
按照 “华夏植物区系” 持论者历来的定义 , 夏威夷 、 波利尼西亚等太平洋三大群岛系列
既然是 “ 华夏植物界 ” 的 “ 省” , 当然是华夏古陆的一部分 , 或是 “ 华南地台 ”孕育滋长起来
的 。
为了弄清这些群岛是否真正隶属华夏古陆 (或“ 华南地台 ,) 和 “ 华夏植物区系 ” , 除了
查阅各种文献资料 , 还通过各种途径取得录像 、 照片…… 等可靠资料 。
三 、 华夏古陆 (或 “ 华南地台 ,) 与印巴及太平洋诸群岛的地质 、 古地理关系
笔者在 《华夏 古陆与华夏植物区系》 一文 中 , 对于华夏 古陆或 “ 华南地台 ”与 中印半
岛, 印巴大陆 , 马来半岛 , 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等的关系 , 作了初步的讨论 , 提出了 自己
的看法 。
现在“ 华夏植物区系 ”论者把 “ 华夏植物界 ” “ 长大 ,’ 发展 ” 到太平洋诸群岛 , 包括了马来
9 0植 物 研 究 1 4卷
西亚 、 菲律宾 、 印度尼西亚所辖 岛屿 , 同时又包括巴布亚新几内亚所辖岛屿 , 及美拉尼西
亚、 波利尼西亚 、 密克罗尼西亚等太平洋三大群 岛的几乎所有岛屿 。 笔者认为华夏古陆或
“华南地台 ”不会在这些远隔重洋的岛上孕育滋长 “ 华夏植物界 ” 的十四个 “ 省 ,o
既然问题提出来了 , 我们不妨讨论一下它们的地质成因 、 地史变化和古地理情况 。
首先我们注意到印巴断块 、 澳大利亚断块 、 塔里木断块 、 及青藏— 印支断摺系 、 华南断褶系的综合作用 。 同时 , 我们又应注意到喜马拉雅新构造 中太平洋岛弧的营力建造和
珊瑚建造的作用 。
最近中央电视台报道 了在我国云南找到了古地 中海的地层 。 进一步证实了印巴断块区
曾经是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 , 中生代末分开以后 , 隔着古地中海和我国的西南 、 西北遥遥
相望 。 到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后才和我国的西藏 、 新孤接缝 。 不会存在印巴隶属华夏古陆
或 “ 华南地台 ” , 成为 “ 华夏植物界 ”一个 “ 区 ” 、 “ 省 ”的问题 。
太平洋诸群岛的形成 , 按地质 、 古地理及生物条件 , 分为三大类 :
一是大陆源 岛屿 。 即这些岛屿来源于附近的大陆 。 它们 中有些源于澳大利亚 。 在白圣
纪晚期 , 海水退出 , 澳大利亚一度北接伊里安 (新几内亚 ) , 南面和塔斯马尼亚相连 。 到
了新第三纪 , 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 断褶作用 , 伊里安 、 新喀里多尼亚及美拉尼西亚群岛的
其它陆源岛相继脱离澳大利亚 , 形成众多的岛屿 。 在印度洋— 太平洋之间形成岛弧断摺系 , 有些在断摺带中断裂下陷 , 有些则 由于 断褶隆起 , 有些则伴随众多的火山活动 〔’ 〕 。
这最有名的是从安达曼到班达海的断褶带 , 包括苏门答腊 、 爪哇和沙登加拉群岛 。 在班达
海 “ U ” 字型转弯后 , 接上苏拉威西 、 加里曼丹— 菲律宾西太平洋断褶带 。 所有这些陆源岛均不是源于华夏古陆或 “ 华南地台 ,o
二是火山岛 。 这些火山岛屿也不是杂乱无章的 , 它们是在太平洋的新构造带的断裂线
和点上 。 它们有些是在原来的地层上 , 覆盖火山喷出岩和凝灰岩或火山灰层 ; 有些则由于
火山喷出才成为露出水面的岛屿 。 具有火山岛特征的主要是夏威夷群岛 、 加罗林群岛 、 萨
摩亚群岛 、 波利尼西亚群岛中的社会群岛 、 斐济群岛 、 汤加群岛 、 马里亚纳 〔’ “ 〕 等 。 这些
火山岛既远离华夏古陆或 “ 华南地台 ” , 在岩层 、 地质构造单元 、 地史 、 古地理等均与华夏
古陆或 “ 华南地台 ”没有任何密切关系 , 很难把它们归入 “ 华夏 ” 孕育滋长的被子植物区系的
“ 区 ” 、 “ 省 ”之 中。 ·
三是珊瑚岛。 珊瑚岛在三大类岛屿 中 , 海拔最低 , 面积也小 。 它们是山珊瑚虫及其他
生物遗骸建造而成 。 它们包括密克罗尼西亚 、 波利尼西亚的绝大部分岛屿 , 以及美拉尼西
亚的一些 岛屿 。 这些 岛屿远离华夏古陆或 “ 华南地台 ” , 从基岩 、 地质构造 、 地史 、 古地理
更难与 “ 华夏植物区系 ”联在一起 , 很难说是孕育滋长成 “ 华夏 ” 被子植物的一个 “ 省 ),o
四 、 太平洋诸群岛植物区系与华夏植物区系迥然不同
在我国地质史上或古地理过程 中 , 或在被子植物形成 、 进化的关键时期 , 从未存在一
个包罗全中国 、 朝鲜 、 日本 、 中印半岛 、 印巴大陆 、 太平洋诸群岛的华夏古陆 (或 “ 华南
地台 ,) 。 当然也就不可能孕 育滋长一个包罗上述地区的 “ 华夏植物区系 ” , 或 “ 华夏植物
界 ,o
被子植物形成进化的 关键 时期 , 我国 显然存 在三 大块 古地理条 件迥然 不 同的 地
方 〔 ” 。 过去认为马桑 ( c or l’a ir 口 : in ica ) 及其同属几种植物的分布 , 标志我国存在古地中
1期 谢永泉等 :华夏古陆与 “ 华夏植物区系” 在地球上不断 “长大”
海 , 或受古地中海气候的影响 , 现在通过地质工作 , 从岩层中证实了古地中海的存在和分
布范围 。
我国被子植物区系的起源与发展 , 北方区与南方区有很大不同 。
南方区情况十分复杂。 北方区在早三迭纪已为陆地剥蚀区 。 到了晚三迭纪 , 广东仍有
许多地方为海陆交互含煤碎屑沉积 。 侏罗纪到老第三纪 , 南方区又深受干热的影响 〔’ 〕 。
到了第四纪冰期 , 据李四光先生的工作 , 像九连山这样的南方山地也受冰川影响 。 因此 ,
被子植物及其他一些典型的热带植物发育与发展不及亚洲 、 大洋洲典型热带地区 。 例如下
表列举的一些热带植物 , 在 中国其属种不多 , 分布范围也不及非洲 、 亚洲 、 大洋洲热带或
拉丁美洲热带 。
表 1 我国南部近热带地区与亚洲热带及大洋洲诸热带岛屿一些科、 属 、 种比较表
泛热带或古热带植物一些科的属、 种数 中国南部同一科中属 、 种数及其所占百分比
科 名 属数 种数 属数 B : A 种数 :b a 百分
A a B 百分比 (% ) b 比 (% )
胡椒科 8 30 00 + 4 50 . 00 70 + 2 . 3 3
P i p吧 r a c e a e
桑 科 70+ 18 00 + l 6 2 2 . 8 6 150 + 8 . 3 3
M
O r 已C e扭.
无息子科 150 20 0+0 24 16 . 00 50 2 . 5 0
S却 idn a ce a亡
央竹挑科 2 50 20 0+0 46 18 . 40 17 4 .8 7 0
A p oc y n a c o a 。 (33 ) ( 10
.
35 )
番荔枝科 12 0 2 10+0 24 20 . 00 12 0 5 . 7 1
A n n o n 肠沈 a e (6 ) (6 . 0 0)
猪笼草科 2 68 l 50 . 0 0 l 1 . 4 7

N e P e n ht ac ea e
山橄科 3 5一 7 5 80 0 l 2 34 . 29一 16 . X() 27 3 . 3 8
S a p o t a c a e !
草海桐科 l 4 30 0+ 2 14 . 2 9 3 1 . 0 0
G o o d e苗 a C e压e
’ 梅桑科 2 l 0 2 100 . 0 0 5 5 0 . 0 0
SO n加扭 it 扭ce 压e
山龙眼科 6 0 130 0 4 6 . 6 7 24 1 . 8 5
P ot et a沈 a e
海桐花科 9 36 0 l 1 1 . 1 1 50 13 . 89
iP t o s P o r a c ae
红树科 l 6 12 0+ 6 37 . 5 0 l 3 10 . 83
R h i z o Ph o ar ce a e
龙脑香科 2 5 25 0 2 8 . 00 4 1 . 6 0
D i p et or e a印 a e e a e
肉豆葱科 8 100 3 37 , 50 l 0 10 . 00
M y ir st ie a e e a e
大戟科 28 0 800 0 6 l 2 1 . 79 3 57 4 . 4 6
E u P h o r b ia ce a e
橄榄科 l 3 3 50 3 2 3 . 0 8 l 3 3 . 7 1
B公鸽 r a璐 a e
92
续表 1
植 物 研 究 14 卷
泛热带或古热带植物一些科的属 、 种数 中国南部同一科中属 、 种数及其所占百分比
科 名 属数 种数 属数 B: A 种数 b: a百分
A aB百分比(% ) b比 (% )
株科 47 8 5 0 0 l1 3. 91 4 9 6. 1 3
M e i le e c a a
木棉科 2 01 5 0 l5. 02 1 0. 3 3
B o b m ae e ae e a
木麻黄科 30 l〔 l〕 . 〔 3〕 .
C a s uai rn泣沈 C a
礴兜树科 34 0 02 6 6. 7 5 61 . 2 5
P自 n dn a压C O e a
水东哥科 l25 0 l1 00. 00 62. 4 0
S压 Ur a Ui a伪 ae
芭燕科 3 60+ 31 00. 00 l l1 8. 33
M S U朗 e e a
兰花蕉科 1 9 0 l l0. 002 2 2. 22
L o wi a“ 朗
姜科 4 1 95 0 0 l98 3. 7 8 2 001 3. 3 3
Z ing ib e r ae c时
徐桐科 217 25 0 0 l8 8. 2 9 9 0+ 3. 6 0
P am le a
〔 〕 . 只有毅培植物的属 、 种数 。
从上表看来 , 泛热带 、 古热带 、 太平洋诸群岛热带植物 , 在我国南方热带或近热带地
区 , 这些热带植物种类很少 , 与典型热带地区种数比较 , 比例很低 。
太平洋诸群岛不但具有典型的热带植物 , 而且还具有比例极高的特有种 〔 ’ ” 〕 。 例如 :
新喀里多尼亚 2 50 种有花植物中 , 约 80 % 是特有种 。
新几内亚 90 0 0 个自然植物种 中 , 90 %为特有种 。
夏威夷群岛 13 81 种有花植物中 , 约 % . 6%为特有种 。
所有这些 , 血冲可理解它们是 “ 华夏植物区系” 或“华夏植物界”的十四个 “省 ”呢 ?1
五 、 结 论
笔者认为 , 印巴大陆无论在太古代或元古代 、 古生代 、 中生代 , 直至老第三纪 , 均不
是华夏古陆或 “华南地台” 的一部分 。 在此期间 , 最近距离 , 仍隔着古地中海 , 和我国的西
北与西南陆块遥遥相望 。 喜马拉雅 山系上升以后 , 才与我国的新疆 、 西藏接壤 。
太平洋诸大群 岛 , 不论是陆源 , 或火 山成因的 岛屿 , 均不是从华夏古陆或 “ 华南地台 ”
脱陷形成珊瑚岛 , 同样远离华夏古陆或 “ 华南地台 ” , 更难产生直接的关系 。 除非说 , 太平
洋上的珊瑚虫饮用了从长江 、 钱塘江 、 闽江 、 珠江流出去的水和水溶性营养物质 , 其后形
成的岛屿都统归为 “ 华夏 ” 。 否则 , 是难以理解 。
在植物区系起源与特征上 , 太平洋诸大群岛 , 有些在白垄纪时开始 , 有些则在老第三
纪 , 有些在新第三纪独立形成 , 并发展各 自的被子植物王国 。 因此 , 它们不但具有典型的
1 期 谢永泉等 :华夏古陆与“ 华夏植物区系 ”在地球上不断 “长大 ” 9 3
热带植物种群 , 而且各大群岛还具有不少于 80 % 的特有种 。
我国的华夏古陆或 “ 华南地台 ” , 或者当今的华南或西南 , 典型的热带种群不多 , 数量
不大 。 无论与泛热带或古热带 , 或太平洋诸大群岛热带种群比较 , 比例均不高。 这很难理
解以 “华夏植物界 ”去统率亚洲 、 大洋洲的太平洋诸大群岛的十四个“省 ,o
A B S T R A C T
T h e d ev e lo Pm e n t o f t h e t h e o r y o f t h e C a t h a y s i a n fl o r a h a s e x p e r i e n e e d fo u r P h a s e s
滋 n e e 19 6 2 . It s g e o g r a Ph i e a l r a n g e h a s e x t e n d e d t o t h r e e r e gi o n s a n d 3 2 p r o v i n e e s w h i e h d i s·
tr i b u t e i n t h e a r e a s o f E a s t e r n a n d S o u t h e r n A s ia
,
In d o e h i n a a n d g r o u p s o f i s l a n d s o n t h e
aP ic if c
.
T h i s d i s s e r t a t i o n fo e u s e s o n t h e a gr u m e n t a b o u t t h e e a u s e s o f t h e g e o l o g i e a l
fo mr a it o n
,
p a l e o g e o g r a p h y a n d o r g a n i s m s o n g r o u p s o f i s la n d s o n t h e P a e i if e
,
w h i e h d o
n o t h a v e a n y r e la t i o n w i t h t h e t h e o yr o f C a t h a y s i a n P a l e o e o n t i n e n t (o r “ t h e p l a t fo rm o f
oS u t h C h i n a
,
)
.
T h e r e a r e m a n y e o n s p ie u o u s v a r i a t i o n s b e tw e e n t h e fo mr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
o p m e n t o f th e fl o r a a n d s P e e i e s d i s t r ib u t i o n s i n t h e a b o v e 一 m e n t i o n e d a r e a s
.
K盯 w o r d s C a t h a y s ia n R e g n u m v e g i t a b i l e : G r o u p s o f i s l a n d s o n t h e P a e i if e
参 考 文 献
〔日 谢永泉 , 19 3 . 华夏古陆与华互植物区系。 植物研究 , 13 卷 2期。
t2 〕 谢永泉 , 19 93 . 再论华互古陆与华夏植物区系。 全国师范院校植物地理教学与学术讨论年会 , 山西师大学报
(自然科学版 ) 增刊 , 第 2期。
O 〕 张宏达 , 19 92 : 地球植物区系分区 。 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实脸中心建立五周年盛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
要汇拍 , 广州中山大学。
t4 〕 张宏达 , 19 62 : 广东植物区系的特点。 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o)
〔5〕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 l ,“ : 广东植被 , 第二章植物区系的特点 。
〔6〕 张宏达 , 198 0: 华夏植物区系的起派与发展 。 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 1 ) 。
〔7〕 张宏达 , 19 8 6: 大陆漂移与有花植物区系的发展 。 ( 1 98 2 ) 。 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 3 ) 。
〔8〕 张宏达 , 19 8 2: 从印度板块的漂移论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的特点。 植物学论丛 。
〔9〕 张文佑等 , 1 9 86: 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遭。 科学出版社。
0 0〕 赵书文 、 段绍伯 , 19 87 : 大洋洲自然地理 。 商务印书馆。
〔1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所编 , 广东植物志。
〔12〕 候宽昭编 , 19 58 : 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 , 科学出版社。
〔13〕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主编 , 19 8 3: 中国高等植物科属检索表 。 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