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ffects of HA-K fertilizers on the absorption and utilization of potassium and the storage root yield in sweet potato for table use

腐植酸钾对食用甘薯品种钾吸收、利用和块根产量的影响



全 文 :收稿日期:!""#""& 接受日期:!""#"("
基金项目: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王汝娟(+&-+—),女,山东龙口人,硕士,主要从事作物产量品质生理与新型肥料研究。./0123:456178!"",9+’(: ;<0
!通讯作者 =>3:",(-!,",J(!""-)"(",!""#
!""#%&’ ())*"*,+,-%.#-2#’9 (#:;/)"</%" =>?@?A,(,/%-)
)3&%,2$%:*6>>U V3<78? U< UN> ;4 ?U<418> 4<3B 2? 7 27;4>1?>B ?2872W2;17U3@ Q@
UN> 1VV32;1U2<7 4U232Y>4 C RA02; 1;2B(RI);17 V4<0 ;41?> W>4U232Y>4 AU232Y1U2<7 C =N>
;U2X> >WW>;U? ;<0Q27>B 1VV32;1U2<7 4U232Y>4 <7 UN> 1Q?<4V/
U2<7 17B AU232Y1U2<7 ?U<418> 4<3B 27 ?6>>U V A?> C =N> X142>U@“)>25278 ,,(”,1 62B>/
V317U>B X142>U@ W<4 U1Q3> A?> 27 TN271,61? 84<67 27 UN> W2>3B 1U 1842;A3UA413 >ZV>420>7U ?U1U2<7 72X>4?2U@ 27 !"",,17B U6< [27B? 4U232Y>4? 6>4> 1VV32>B 27 UN> W2>3B >ZV>420>7U C =N> ;N178>? V317U?,F D G 41U2< 27 3>1X>? 17B ?U<418> 4< 4<7278 41U> BA4278 ?U<418> 4<X>37U 17B UN>24 4>/
31U2<7? 62UN ?U<418> 4<3B 6>4> B>U>4027>B Q@ A?278 UN> 0>UN42 4<X>37U
17B 0>1?A4278 @2>3B 1U N14X>?U C =N> B2WW>4>7;>? 27 VWW2;2>7;@ W<4 V4WW2;2>7;@
10<78 U4>1U0>7U? 6>4> 1713@Y>BC =N> 4>?A3U? ?N<6>B UN1U V4U232Y>4 1VV32;1U2<7 4>BA;>B UN> = D E 41U2< 27 V317U?
17B F D G 41U2< 27 3>1X>? 17B ?U<418> 4<1?>B ?U<418> 4<7278 41U>,Q2<01?? @2>3B 17B 2U? B2?U42QAU2<7 27 ?U<4/
18> 4< 4<3B(Q@ !%:+-H)C IVV3@278 RI B>;4>1?>B UN> F D G 41U2< 27 ?U<418> 4<1?>B UN>
F D G 41U2< 27 3>1X>?,?U<418> 4<7278 41U> 17B Q2<01?? @2>3B,17B ?U<418> 4<3B(Q@ ,:#H)C IU UN> ?10> U20>,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 """""""""""""""""""""""""""""""""""""""""""""""""""""""""""""" \317U FAU42U2<7 17B ]>4U232Y>4 *;2>7;> !""#%&’ () %&*+,!-,. "/0!--%12 ,33%*%,&*3/+04,"+/.10%&’ ()<9 3,+0%#%=,+- .,*+,!-,. > ? @ +!0%/ %& "#!&0- !&. A ? 9 +!0%/ %& #,!B,- !&. -0/+!’, +//0-,!&.
%&*+,!-,. -0/+!’, +//0 04%*C,&%&’ +!0, !0 04, ,!+#-0!’, !&. 2,.%12 -0!’, /3 -0/+!’, +//0 .,B,#/"2,&0 6 >4, -0/+!’, +//0%,#. 8!- %&*+,!-,. 5DEFFGHIEJKG6L/+,/B,+04,"/0! ,33%*%,&*!&. !’+/&/2%* ,33%*%,&* /3 ()<9
3,+0%#%=,+ 8,+, !## %&*+,!-,. -%’&%3%*!&0#6 !"#%&’(:-8,,0 "/0!0/ 3/+ 0!5#, 1-,;()<9;-0/+!’, +//0 ;.+2!00,+.%&’(。等量氧化
钾对照("))组每株所结薯块数显著增加,平均薯块重
显著增加,块根产量显著提高,增产 #*%!+(。
与等量氧化钾对照("))相比,施用腐植酸钾 ,
("*)每株所结薯块数相似,平均薯块重显著增加,块
根产量显著提高,增产 +%!!(。施用腐植酸钾 -
(".’(。# 种腐植酸钾肥料
之间比较,"*的薯块较重,而 "的薯块数较多,块根 产量差异不显著。说明腐植酸钾 -对甘薯生长发 挥促进作用的时间早于腐植酸钾 ,,这可能与腐植 酸钾 -的部分腐植酸被活化有关。 表 # 块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 ’’’ #%’*! G ’%’** < #+#%’) G &%H. < #+&)H%!G !&!%.!< "#’ ’’’ #%’$$ G ’%!$) I< #.H%$. G $%+* I )’)HH%#& G ..*%#) I
") $’ ’’’ #%!&& G ’%’.) JI )#+%H’ G !*%’$ J )$&#$%&H G +H&%!’ J
"* $’ ’’’ #%!.) G ’%!’! J )$#%H# G !H%*! 1 )+$.&%$H G +*.%#* 1
"$ $’ ’’’ #%)$+ G ’%!!+ 1 ))#%). G !+%&& J ).’+)%.* G )&H%H) 1
注(KB20):同一列数据后不同字母表示差异达 $(显著水平,下同。L18705 94 01I@ IB8734 MB88BD0< J= <9MM0/042 80220/5 1/0 59;49M9I1428= <9MM0/042 12
$( 80:08,14< 2@0 5130 5=3JB8 95 750< MB/ B2@0/ 21J805N
!"! 干物质积累和分配
#%#%! 块根膨大速率和 " ? O比值 甘薯块根膨大
速率与其产量形成有密切关系。本试验条件下,块
根膨大速率的变化动态呈一单峰曲线(图 !)。甘薯
块根形成以后,块根膨大速率不断加快,栽秧后 +$
!!’$ <膨大速率最高;之后,膨大速率缓慢下降,直
到收获。
等量腐植酸对照("#)的块根膨大速率明显高于
空白对照("!);而等量氧化钾对照("))的块根膨大
速率不但显著高于空白对照,而且显著高于等量腐
植酸对照。
图 # 块根膨大速率
60.7# 8+,-%.( -,,+ +)039(202. -%+(
)个钾肥处理之间比较,块根膨大高峰期到来
之前,块根的膨大速率表现为:"$ P "* P ")。块根膨
大高峰期,"*和 "$ 的膨大速率相似,而且显著高于
等量氧化钾对照("))。块根膨大高峰期之后,"$ 的
块根膨大速率明显低于 "),"*的块根膨大速率与 ")
相似。初步分析认为,# 个腐植酸钾处理明显提高
了块根膨大前、中期的膨大速率,是其块根产量显著
高于等量氧化钾对照的重要原因;而块根膨大前期
"$的膨大速率较高,块根膨大后期 "*的膨大速率较
高,所以二者的块根产量差异不显著。
" ? O比值可以反映地上部茎叶生长与块根膨大
之间的关系。从表 #可以看出,随着甘薯的生长," ?
O比值逐渐变小。在各个生长时期,等量腐植酸对
照("#)的 " ? O比值都与空白对照("!)相似,而等量
氧化钾对照("))的 " ? O比值都明显低于空白对照。
说明施用钾肥有利于光合产物向块根运输,提高光
合产物在块根中的分配率,而腐植酸没有这种作用。
与等量氧化钾对照("))相比,栽秧后 *$!!’$
<,施用腐植酸钾 ,("*)和腐植酸钾 -("$)都显著降
低了甘薯的 " ? O比值;但是收获期它们的 " ? O 比
值差异不明显。# 种腐植酸钾肥料之间比较,栽秧
后 *$!+$ <,腐植酸钾 -的 " ? O比值较低;之后,
#个处理的 " ? O比值差异不明显。说明施用腐植酸
##$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卷
表 ! 甘薯 "# $比值
"%&’( ! ")( " # $ *%+,- -. /0((+ 1-+%+-
处理 栽秧后天数 !"#$ "%&’( )*"+&,+-(.)
/(’"&0’+&$ 12 32 42 562 572
/5 52819 : 6843 55849 : 6857 9872 : 6863 7859 : 6862 5823 : 6869
/7 52821 : 681; 5589< : 6871 9813 : 6859 7851 : 6863 5822 : 6861
/9 51851 : 6899 56863 : 6879 985< : 686; 5841 : 6862 5873 : 6861
/1 57844 : 6892 4872 : 6872 78<1 : 686< 5824 : 6862 5877 : 6869
/2 57813 : 685; <824 : 687< 7825 : 6864 582< : 6862 5875 : 6869
钾肥料有利于甘薯块根膨大前、中期光合产物向块
根运输,促进块根膨大,其中腐植酸钾 =在前期的
效应更好一些,这种效应可能是通过促进甘薯对钾
素的吸收实现的。
78787 收获期干物质分配 由表 9可知,与空白对
照(/5)相比,等量腐植酸对照(/7)收获期干物质在
茎蔓中的分配率显著下降,而在叶片和叶柄中的分
配率显著提高,在块根中的分配率相似;等量氧化
钾对照(/9)收获期干物质在茎蔓、叶片和叶柄中的
分配率显著下降,在块根中的分配率显著提高。说
明腐植酸能够促进叶片生长、防止叶片衰老,因而影
响收获期干物质在地上部各个器官中的分配。
与等量氧化钾对照(/9)相比,施用腐植酸钾 >
(/1)和腐植酸钾 =(/2),收获期干物质在茎蔓中的
分配率有下降趋势,在叶片中的分配率有上升趋势;
但是方差分析表明,9 个钾肥处理之间干物质分配
率的差异均不显著。
比较表 7和表 9,还可以看出,不同处理收获期
干物质在块根中分配率的变化趋势与收获期 / ? @
比值的变化趋势相吻合。
表 2 收获期干物质在各器官的分配率(3)
"%&’( 2 ")( 4,/+*,&5+,-6 -. 4*7 8%++(* ,6 4,..(*(6+ -*9%6/ %+ )%*:(/+
处理
/(’"&0’+&$
块根
A&B("-’ (BB&$
茎蔓
A&’0$
叶柄
C’&,B*’$
叶片
D’"%
/5 27899 : 5876 E 73849 : 682; " 3819 : 6853 E 51815 : 6826 E
/7 27896 : 587< E 79872 : 6825 E <892 : 6871 " 5<856 : 682< "
/9 2;835 : 6835 " 7787; : 68<9 EF 2872 : 6864 F 57842 : 6875 F
/1 2;83; : 5863 " 75816 : 681< F 2816 : 686; F 59825 : 6835 F
/2 2;8<1 : 68;3 " 75895 : 6829 F 287< : 6871 F 5983< : 6876 EF
!;2 叶片和块根 < #=比值
甘薯植株体内的 G ? H比值与其生长发育和光
合产物分配有关,适当降低 G ? H比值有利于光合产
物向块根转移[5<]。甘薯不同生长期叶片的 G ? H比
值(图 7)显示,与空白对照(/5)相比,等量腐植酸对
照(/7)的G ? H比值显著提高,这可能是腐植酸促进
叶片生长、防止叶片衰老的重要原因;但是,等量氧
化钾对照(/9)的 G ? H比值显著降低,这与植株大量
吸收钾素有关。与等量氧化钾对照(/9)相比,在甘
薯块根膨大前、中期,7个腐植酸钾处理的叶片 G ? H
比值都降低,且腐植酸钾 =降低幅度较大;在甘薯
块根膨大后期,7个腐植酸钾处理的 G ? H比值有提
高趋势,且二者相似。
由甘薯不同生长期块根的 G ? H比值(图 9)可以
看出,与空白对照(/5)相比,等量腐植酸对照(/7)的
G ? H比值较低,等量氧化钾对照(/9)的 G ? H比值更
低。与等量氧化钾对照(/9)相比,在甘薯块根膨大
前、中期,7个腐植酸钾处理的块根 G ? H比值都比较
低;在甘薯块根膨大后期,7个腐植酸钾处理的 G ? H
比值有提高趋势。
初步分析认为,与 /9 比较,在块根膨大前、中
期,叶片和块根的 G ? H比值下降是 7个腐植酸钾处
理 / ? @比值降低的主要原因。
!;> 钾素生产效率
表 1显示,与空白对照(/5)相比,施用适量腐植
酸(/7)既提高了生物产量,又提高了块根干物质量,
但总吸钾量相似,所以钾素产干物质效率和产块根
效率显著提高。而施用适量钾素化肥(/9)虽然明显
提高了生物产量和块根干物质量,但同时也大幅度
9729期 王汝娟,等:腐植酸钾对食用甘薯品种钾吸收、利用和块根产量的影响
图 ! 叶片 "# $比值
%&’(! )*+ " # $ ,-.&/ &0 1+-2+3
图 4 块根 "# $比值
%&’(4 )*+ " # $ ,-.&/ &0 3./,-’+ ,//.3
表 5 钾素干物质和块根生产效率
)-61+ 5 )*+ 7/.-33&89 +::&;&+0;< :/, .*+ 7,/=8;.&/0 /: 6&/9-33 -0= 3./,-’+ ,//.3
处理
!"#$%&#’%(
生物产量
)*+&$((
(, - ./$’%)
块根干重
0%+"$,# "++%
(, - ./$’%)
总吸钾量
!+%$/ 1 2.%$3#
(&, - ./$’%)
钾素干物质效率
4+%$((*2& #55*6*#’67 5+"
8*+&$(( ."+926%*+’
(, - ,,1)
钾素块根效率
4+%$((*2& #55*6*#’67 5+"
(%+"$,# "++% ."+926%*+’
(, - ,,1)
!: ;;<=>< ? @=AB ::C=:: ? D=@@ :DC>=;< ? ;A=<< :<:=CD ? :=C; 8 BA=DB ? ;=>> 8
!; ;@C=C< ? :=B@ :;D=A@ ? @=CA :DDB=:: ? ;A=>B :><=:: ? D=;< $ C>=@A ? D=;A $
!@ ;;=D@ ? ;A=:E :E@=D< ? E=<: 6 >:=>B ? E=CB 6
!D ;>:=>< ? B==;; ? B=@E ;>@E=DA ? CB=BB AA=DC ? E=DD 6 !< ;>>=>C ? A=C< :AA=:E ? B;=DC AC=BA ? :=EB 6 提高了总吸钾量,因此钾素产干物质效率和产块根
效率显著降低。
与等量氧化钾对照(!@)相比,施用腐植酸钾肥
料以后,生物产量、块根干物质量和总吸钾量都得到
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而钾素产干物质效率和产块根
效率却有下降趋势,但是差异不显著。两种腐植酸
钾肥料之间的钾素产干物质效率和产块根效率也没
有明显差异。
!>? 钾肥利用率
从图 D可以看出,甘薯对钾肥的吸收利用率,腐
植酸钾 )(!<)最高,其次是腐植酸钾 F(!D),等量氧
化钾对照(!@)最低。新复极差检验表明(G H
A=CD!),腐植酸钾 F和腐植酸钾 )的利用率显著高
于等量氧化钾对照,而腐植酸钾 F和腐植酸钾 )之
间的差异不显著。
图 <表明,腐植酸钾 )(!<)的农学利用率最高,
其次是腐植酸钾 F(!D),等量氧化钾对照(!@)最低。
新复极差检验表明(! H ;A=;@!!),甘薯对腐植酸钾
图 5 钾肥吸收利用率
%&’(5 )*+ ,+;/2+,< +::&;&+0;< /: 7/.-33&89 :+,.&1&@+,3
图 ? 钾肥农学利用率
%&’(? )*+ -’,/0/9&; +::&;&+0;< /: 7/.-33&89 :+,.&1&@+,3
D;<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D卷
!和腐植酸钾 "的利用率极显著高于等量氧化钾对
照,而腐植酸钾 !和腐植酸钾 "之间的差异未达到
显著水平。
! 讨论
!"# 钾肥和腐植酸对食用甘薯钾吸收利用及块根
产量的形成的影响
施用适量钾肥,甘薯叶片和块根的 # ’比值下降,块根膨大速率提高,收获期的生
物产量以及干物质在块根中的分配率均提高,块根
产量显著提高;但是,施用钾肥后,钾素产干物质效
率和产块根效率都显著降低。施用钾肥既提高生物
产量又提高干物质在块根中的分配率,这与前人在
淀粉型甘薯上的研究结果一致[()],在食用型甘薯生
产中也应予以重视。施用适量腐植酸,甘薯叶片 # % 比值下降,& !" 腐植酸钾对食用甘薯钾吸收利用及块根产量
形成的影响
一般认为,腐植酸与氮肥或磷肥配合施用对作
物吸收氮、磷有利,可以提高氮肥或磷肥的利用
率[(*+(,]。本研究表明,腐植酸与钾肥配合施用能够
提高钾肥的利用率(图 -、图 ,),而对钾素产干物质
效率和钾素产块根效率影响不大(表 -)。
本试验条件下,施用腐植酸钾显著提高块根产
量的主要原因是,在块根膨大前、中期,植株吸钾能
力增强,叶片和块根 # ’比值下降,
块根膨大速率提高。但是,在块根膨大后期,腐植酸
钾处理的叶片和块根 # ’比
值以及收获期干物质在块根中的分配率均相似,块
根膨大速率相似或降低。这种效应很可能是由于块
根膨大后期可供吸收的钾素不足或者腐植酸的防叶
片早衰作用所致。因此,有必要对腐植酸钾的施用
技术(如施用量、施用时期等)进行研究。
!"! 活化腐植酸及其腐植酸钾对食用甘薯钾吸收
利用和块根产量的影响
风化煤腐植酸的主要成分是胡敏酸,它不溶解
于水,利用氨化或者与碱溶液反应等活化措施,可以
生成水溶性腐植酸盐,从而把腐植酸解放出来。施
入土壤后,不仅有利于作物直接吸收利用腐植酸,而
且也有利于腐植酸与氮、磷结合,提高氮肥和磷肥的
利用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利用活化腐植酸制备
的腐植酸钾 " 与利用未活化腐植酸制备的腐植酸
钾 !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施腐植酸钾 "以后,块根
膨大前期的叶片和块根 # ’比
值也较低,块根膨大速率较高,单株结薯块数较多,
薯块重较轻。但是,两个处理之间的块根产量差异
不显著。由此认为,未活化腐植酸施入土壤后,虽然
肥效较迟,但由于土壤微生物等的作用,仍然可以在
作物生长当季发挥良好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腐
植酸活化与否意义不大。
参 考 文 献:
[(] 马代夫,邱军,房伯平,等 0国家甘薯区试考察与产业发展建议
[1]0杂粮作物,.//-,.-(,):*/2+*/30
45 6 7,89: 1,75;< " = !" # 0 >;?@AB9<5B9C; CD ;5B9C;5E AF@@B GCB5BC H@<9C;5E B@AB 5;I H@JCKK@;I5B9C;A C; 9;I:ABH95E I@?@ECGK@;B[1]0 ’59; 7@I LHCGA,.//-,.-(,):*/2+*/3M [.] 杨春贤,张启堂,付玉凡,等 0甘薯早熟食用新品种“渝苏 N2”的 选育研究[1]0西南师范大学学报,.//*,.3(*):-,2+-,) 0 O5;< L P,QR5;< 8 &,7: O 7 !" # 0 SB:I9@A C; BR@ TH@@I9;< CD
“O:S:N2”,5 ;@FEU + @?CE?@I GH@K5B:H@ @I9TE@ ?5H9@BU CD AF@@B GCB5BC
[1]0 1 0 SC:BRF@AB LR9;5 #CHK0 V;9?0(#5B 0 W SJ9 0),.//*,.3(*):
-,2+-,)M
[*] 牛峰 0优质食用型甘薯新品种皖薯 3 号[1]0中国种业,.//,,
(-):2*M
#9: 70 ! ;@F ?5H9@BU CD @I9TE@ AF@@B GCB5BC“X5;SR: 3”[1]0 LR9;5
S@@I >;I0,.//,,(-):2*M
[-] 谢一芝,郭小丁,尹睛红 0食用型甘薯宁薯 ().的选育及栽培技
术要点[1]0江苏农业科学,.//2,(():-/+-(0
P9@ O Q,Y:C P 6,O9; 1 60 &R@ TH@@I9;< 5;I GE5;B9;< B@JR;CEC“#9;SJ9 0 .//2,(():-/+-(M
[,] 郭新平,仇登楼,黄成星,等 0优质食用型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技
术[1]0 农业科技通讯,.//.,(-):)0
Y:C P =,89: 6 Z,[:5;< L P !" #$ 0 &R@ GE5;B9;< B@JR;CEC&@JR,.//.,(-):)M
[2] 史春余,王振林,赵秉强,等 0钾营养对甘薯块根薄壁细胞微结
构、(-L同化物分配和产量的影响[1]0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3(*):**,+**)0
SR9 L O,X5;< Q Z,QR5C " 8 !" # 0 ]DD@JBA CD GCB5AA9:K C; BR@ G5H@;JRUK5 J@EE ABH:JB:H@ CD ABCH5<@ HCCB,BR@ I9ABH9T:B9C; CD (-L + GRCBCAU;BR5B@A 5;I U9@EI 9; AF@@B GCB5BC[ 1]0 =E5;B #:BH 0 7@HB 0 SJ9 0, .//.,3(*):**,+**)M [N] Z5HHU % [,LC;H5I [ 4,X9EE95K [ S,LRH9AB@E [0 >;DE:@;J@ CD # ,.,*期 王汝娟,等:腐植酸钾对食用甘薯品种钾吸收、利用和块根产量的影响 !"#%&,’ ()& (*+ , ()& "* )-& ./&0+ (*+ 1/*&(0 %"*%&*)()/"* "2
!3&&) 4")()"[5]6 5 6 71 8"%6 9"$) 6 8%/ 6,:;<=,:>;(?):@;=A@;[<] C"#D& E F6 G*20#&*%& "2 */)"H&* (*+ 4")(!!/#1 2&)/0/I& "* H"3)- "2 !3&&) 4")()"( !"##%& ’&(&(&))/* J(4#( ’&3 K#/*&([5]6 L/&0+ M$"4!
E&!6,:;[;] ’/%-"0(/+&! 5 5,M-(*%. 9 L,F(!%(H*/ 9 56 Q/0!"* R K,S(++. T
Q6 83&&) 4")()" &!4"*!& )" , (*+ J 2&)/0/I()/"*[ 5]6 7H$"*6 56
:;B
[:>] 7U+&0H(+/ 7 9,S&U-/ F 7,70!(-(* 9 F,RU(-/1 F6 V-& &2W 2&%) "2 +/22&&*) 0&X&0! "2 (++/)/"*(0 4")(!!/#1 "* ./&0+ (*+ /*+#!)/(0 Y#(0/)/&! "2 4")()"(*#+&,- (-.%/#)- R6)/* (* //H()&+ (/+ &H/"* [5]6 71 56 J") 6 E&!6 @>>?,<>(?):@:;A@@@6 [::] 樊小林,廖宗文 6控释肥料与平衡施肥和提高肥料利用率[5]6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A@@?6 L(*H Z R,R/(" [ Q6 G*%&(!/*H 2&)/0/I& #!& &22/%/&*%. U. 1&(*! "2
%"*)"00&+ &0&(!& 2&)/0/I&(MEL)4"+#%)/"* (%%"+/*H )" )-&". (*+ )&%-*/Y#&! "2 U(0(*%&+ 2&)/0/I()/"*[ 5]6 J0(*) ’#) 6 L&) 6 8%/ 6,
:;;<,=(?):@:;A@@?B
[:@] 何萍,杨金,周卫 6腐植酸复混肥对番茄产量、品质及生理活性
的影响[5]6土壤通报,:;;P,@N(O):@PPA@P;6
9& J,\(*H 5,[-"# Q6 S22&%)! "2 -#1/% (%/+ %"14"#*+ 2&)/0/I& "*
./&0+,Y#(0/). (*+ 4-.!/"0"H/%(0 (%)/X/). /* )"1()"[5]6 M-/*6 56 8"/0
8%/ 6 :;;P,@N(O):@PPA@P;B
[:?] 武丽萍,成绍鑫 6关于腐植酸对尿素增效作用研究与产品开发
状况及发展趋势[5]6腐植酸,@>>>,(:)::A?6
Q# R J,M-&*H 8 Z6 V-& !)#+/&! (*+ 4"+#%)! "2 )-& (++&+ &22&%)! "2 -#1/% (%/+ "* #&( (0"*H 3/)- )-& +&X&0"41&*)(0 %#$$&*)[5]6 9#1/%
7%/+,@>>>,(:)::A?6
[:=] 成绍鑫,武丽萍,李丽 6腐植酸与速效磷肥的作用及 97 A J的
农化效应[5]6腐植酸,@>>@,(:):?@A?N6
M-&*H 8 Z,Q# R J,R/ R6 V-& $&(%)/X/). "2 -#1/% (%/+ (*+ 4-"!W
4-"$#! 2&$)/0/I&$ (0"*H 3/)- )-& &22&%)! "2 97 A J "* (H$/%#0)#$(0 %-&1W
/!)$.[5]6 9#1/% 7%/+,@>>@,(:):?@A?N6
[:N] 史春余,张夫道,张树清,等 6有机 A无机缓释肥对番茄产量和
氮肥利用率的影响[5]6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O):
N<=AN8-/ M \,[(*H L T,[-(*H 8 ] %( &+ 6 S22&%)! "2 "H(*/% A /*"H(*/%
!0"3 &0&(!& 2&)/0/I&! "* ./&0+ (*+ )-& #)/0/I&+ &22/%/&*%. "2 */)"H&*
2&)/0/I& /* )"1()"[5]6 J0(*) ’#) 6 L&) 6 8%/ 6,@>>=,:>(O):N<=A
N[:O] 杜会英,薛世川,孙忠富,等 6腐植酸复混肥对葡萄养分吸收利
用的影响[5]6土壤通报,@>>O,?P(?):N=OAN=;6
T# 9 \,Z#& 8 M,8#* [ L %( &+ 6 S22&%)! "2 +/22&&*) (440/%()/"* ()&! "2 -#1/% (%/+ %"14"#*+ 2&)/0/I& "* *#)/&*)! (U!"4)/"* "2
H$(4&[5]6 M-/*6 8"/0 8%/ 6,@>>O,?P(?):N=OAN=;B
[:P] 于振文 6作物栽培学各论[F]6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B
@:\# [ Q6 M"4 40(*)/*H[F]6 C&/^/*H:M-/*( 7H/%#0)#& J&!!,
@>>?B @:[:<] 王绍华,曹卫星,丁艳锋,等 6水氮互作对水稻氮吸收与利用的
影响[5]6中国农业科学,@>>=,?P(=):=;PAN>:6
Q(*H 8 9,M(" Q Z,T/*H \ L %( &+ 6 G*)&(%)/"*! "2 3()& 1(*(H&W
1&*) (*+ */)"H&* 2&)/0/I& "* */)"H&* (U!"4)/"* (*+ #)/0/I()/"* /* /%&[5]6 8%/ 6 7H$/%6 8/*6,@>>=,?P(=):=;PAN>: 6
[:;] 史春余,王振林,赵秉强,等 6钾营养对甘薯某些生理特性和产
量形成的影响[5]6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A8-/ M \,Q(*H [ R,[-(" C ] %( &+ 6 S22&%) "2 4")(!!/#1 *#)/)/"* "* !"1& 4-.!/"0"H/%(0 %-((%)&/!)/%! (*+ ./&0+ 2"1()/"* "2 !3&&)
4")()"[5]6 J0(*) ’#) 6 L&) 6 8%/ 6,@>>@,<(:):<:A[@>] 吉林师范大学地理系泥炭沼泽研究室 6腐殖酸类肥料的资源
及其土法生产[F]6北京: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PO6:A=B
K&"H(4-. T&4()1&*),5/0/* ’"1(0 _*/X&!/).6 V-& &!"#%& "2 -#W
1/% (%/+ 2&)/0/I& (*+ /)! 4"+#%)/"* 3/)- /*+/H&*"#! 1&)-"+[F]6 C&/W ^/*H:‘/0 M-&1/%(0 G*+#!). J$&!!,:;POB :A=B
O@N 植 物 营 养 与 肥 料 学 报 :=卷

  鄂ICP备06018747号 Copyright @ 2017
  植物通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23198511@qq.com
回顶部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