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ffect of Exogenous 5-aminolevulinic Acid on Seed Germination and Antioxidase Activities of Isatis indigotica Seedlings under Salt Stress

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对盐胁迫下菘蓝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全 文 :书西北植物学报!
"#$
!
$$
"
#"
#$
!"$%&!"!
!"#$%&#%&()$*+,""-.)/#0-/
!!
文章编号$
#"""("!)
"
!"#$
#
"(!"$%("*
收稿日期$
!"#$("*("%
%修改稿收到日期$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
作者简介$吕婷婷"
#,,"&
#!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药用植物栽培生理与中药质量方面的研究&
-(./01
$
!"#!#"#,+
!
2
3
/45674582
"
通信作者$唐晓清!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药用植物栽培与中药质量方面的研究&
-(./01
$
9
:
;/2
2
3
/45674582
外源
!"
氨基乙酰丙酸对盐胁迫下菘蓝种子
萌发及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吕婷婷!肖云华!吴
!
群!唐晓清"!王康才
"南京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南京
!#"",)
#

!
要$采用砂培方式!研究了外源
)(
氨基乙酰丙酸"
=>=
#对盐胁迫下菘蓝种子的萌发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含
量丙二醛"
?@=
#含量及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讨
=>=
缓解菘蓝受盐胁迫伤害的响应机制&结果显示$"
#
#
菘蓝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在
#""..A1
(
>
&#
B/C1
胁迫下受到明显的抑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
数与自然含水量均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DE@
#过氧化物酶"
FE@
#活性显著
升高&"
!
#盐胁迫下适宜浓度的
=>=
处理显著提高了种子萌发率自然含水量及
DE@

FE@

C=G
活性!降低了
可溶性糖和丙二醛的含量!并以
#*5%.
<
(
>
&#
=>=
处理盐胁迫下菘蓝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最大!其幼苗的
DE@

FE@

C=G
活性最强&研究表明!盐胁迫显著抑制菘蓝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适宜浓度的
=>=
能够有效
缓解盐胁迫对菘蓝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伤害!提高植株的抗盐性!并以
#*5%.
<
(
>
&#
=>=
处理效果最佳&
关键词$菘蓝%
)(
氨基乙酰丙酸%盐胁迫%种子萌发%抗氧化酶活性
中图分类号$
H,)5%+
文献标志码$
=
#$$%&($#)(
*
%+(,-!"./0+(1%2,10+0&3&04(+5%%46%7/0+.0(+.+4
3+0()04.-%3&0200%-($12$#-2-/.-
3
&#-"$5%%410+
*
-,+4%75.157%--
>IG02
<
;02
<
!
JK=EL42M4/
!
NOH42
!
G=BPJ0/A
:
02
<
"
!
N=BPQ/2
<
8/0
"
CA16
<
6ARSAT;0841;4T6
!
B/2
3
02
<
=
<
T0841;4T/1O20U6TV0;
W
!
B/2
3
02
<
!#"",)
!
CM02/
#
38-7.&
$
N6V;47067;M66RR68;VAR69A
<
62A4V)(/.02A16U410208/807
"
)(=>=
#
A2
<
6T.02/;0A2ARV667V
!
;M6
8A2;62;ARVA14X16V4
<
/T
!
./1A270/176M
W
76
"
?@=
#
/27/2;0A907/V6/8;0U0;06V02!"#$%"%&%
(
)$%*#V667102
<
V
4276TV/1;V;T6VVY0;MV/27841;4T65GM6T6V41;VVMAY67;M/;
$"
#
#
GM6T6Y6T6V0
<
20R08/2;02M0X0;0A2ARV667
<
6T.02/;02
<
/27V667102
<<
TAY;M02#""..A1
(
>
&#
ARB/C1V;T6VV5P6T.02/;0A2T/;6
!
<
6T.02/;0A2U0
<
AT
!
<
6T.02/;0A202769
!
U0
<
AT02769ARV667V/27Y/;6T8A2;62;Y6T6V0
<
20R08/2;1
W
768T6/V674276TV/1;V;T6VV
!
YM016./1A270/176M
W
76
"
?@=
#!
8A2;62;ARVA14X16V4
<
/T
!
C4(Z2V4
[
6TA907670V.4;/V6
"
DE@
#
/27
[
6TA90(
7/V6
"
FE@
#
/8;0U06VY6T6028T6/V67V0
<
20R08/2;1
W
5
"
!
#
O276TV/1;V;T6VV
!
/
[[
TA
[
T0/;68A2862;T/;0A2=>=
8A4170.
[
TAU6
<
6T.02/;0A2T/;6
!
Y/;6T8A2;62;
!
/8;0U0;06VARDE@
!
FE@/27C=G
!
.6/2YM016T67486;M68A2(
;62;VARVA14X16V4
<
/T/27./1A270/176M
W
76
"
?@=
#!
02YM08M;M6
<
6T.02/;0A2T/;6/27
<
6T.02/;0A2U0
<
ATAR
V667VY6T6;M6./90.4.
!
/27;M6/8;0U0;06VARDE@
!
FE@
!
C=GY6T6;M6./90.4.X
W
;M6;T6/;.62;AR
#*5%.
<
(
>
&#
=>=5K;02708/;67;M/;V/1;V;T6VV8A417AXU0A4V1
W
02M0X0;;M6V667
<
6T.02/;02
<
/27V667102
<
<
TAY;M5=
[[
TA
[
T0/;68A2862;T/;0A2=>=8A4176RR68;0U61
W
/16U0/;6;M67/./
<
6;AV667
<
6T.02/;02
<
/27
V667102
<<
TAY;MAR!+%&%
(
)$%*#4276TV/1;(V;T6VV/27
[
TA.A;6;M6V/1;T6V0V;/286
!
6V
[
680/1
W
;M66RR68;AR
#*5%.
<
(
>
&#
=>=Y/V;M6.AV;V0
<
20R08/2;5
9%
:
;(74-
$
!"#$%"%&%
(
)$%*#\AT;5
%
)(/.02A16U410208/807
%
V/1;V;T6VV
%
V667
<
6T.02/;0A2
%
/2;0A907/V6/8;0U0;06V
!!
十字花科植物菘蓝"
!"#$%"%&%
(
)$%*#\AT;5
#的
干燥根入药为板蓝根!叶入药为大青叶)#*!具有清热
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板蓝根中含有喹唑酮类吲
哚类芥子苷类含硫类有机酸类氨基酸甾醇类
等化合物!其中吲哚类化合物有依靛蓝酮靛玉红
靛蓝羟基靛玉红等)!(*!含硫类化合物中的"
]
!
D
#
(
告依春有较强抗病毒活性)*&板蓝根临床应用广
泛!主要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流感腮腺炎乙脑肝
炎!是公认的有较好抗病毒效果的中药之一)**&目
前板蓝根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生药学化学成分及药
理活性制剂及工艺等方面)%*!而在菘蓝的逆境生理
研究中!水分胁迫下其体内有机酸靛蓝靛玉红等
成分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在水分胁迫下其幼
苗叶片内的保护酶活性也出现不同的变化)#"*&段
飞的研究表明!菘蓝幼苗受到盐胁迫处理后其体内
的靛玉红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但
对其体内保护酶缺乏研究&
)(
氨基乙酰丙酸"
=>=
#
在自然界动植物中广泛存在!对植物的生长具有调
节作用!能够提高植物对逆境的适应能力)#!(#$*&如
添加
#)
"
$".
<
+
>
外源
=>=
可以明显缓解
#!)
..A1
+
>B/C1
胁迫对西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
抑制效应)#*&因次!本研究考察了
=>=
对盐胁迫
下菘蓝子萌发及幼苗体内酶活性的影响!探索
=>=
缓解菘蓝受盐胁迫伤害的响应机制!为解决菘蓝栽
培生产中遇到盐胁迫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
!
材料和方法
<5<
!
实验材料
供试植物材料由南京农业大学王康才教授鉴定
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
!"#$%"%&%
(
)$%*#\AT;5
#的干
燥成熟果实!
=>=
为苏州益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
供!现配现用&取菘蓝果实!剥取种子!筛选籽粒饱
满健壮无损伤大小均匀的种子!置于恒温培养箱
中进行培养!同时另取部分种子均匀种植于南京农
业大学园艺学院中药系的塑料大棚里!盆播"塑料盆
直径
$8.
!高
"8.
#期间严禁使用农药&
<5=
!
种子处理及萌发指标测定
<>=><
!
?.@1
浓度筛选
!
选取饱满的菘蓝种子!经
#5"^
"
,
+
-
#
B/C1E
消毒
#".02
!用蒸馏水冲洗干
净!用吸水纸吸干!置于内径为
#)8.
内衬
!
层滤纸
的培养皿内!每皿
$"
粒种子!各加入
"

)"

#""

!""

""..A1
(
>
&#的
B/C1
溶液
!".>
!置于光照
培养箱内!培养温度为"
!"_#
#
`
!光照时间为
#!
M
+
#!M
"昼+夜#!光照强度为
!"""19
&每天统计其
发芽率!于第
+
天计算其发芽势!筛选适宜于菘蓝种
子的
B/C1
胁迫浓度&
<>=>=
!
3A3

?.@1
胁迫理
!
依据不同盐浓度下
菘蓝种子发芽的实验结果"图
#
#!选择
#""..A1
(
>
&#的
B/C1
作为菘蓝种子与幼苗盐胁迫的溶液&
将菘蓝种子置于内径
#)8.
内衬
!
层滤纸的培养皿
中!每皿
)"
粒种子!并加入
#""..A1
(
>
&#的
B/C1
溶液
#".>
%
=>=
设置
)
个浓度水平!即
#!5)

#*5%

!)

)"

#"".
<
(
>
&#
!盐胁迫的第
!
天即用不
同浓度的
=>=
溶液进行处理!每一个培养皿加入
)
.>=>=
!另设空白对照
CQ
#
"
"..A1
(
>
&#的
B/C1

".
<
(
>
&#的
=>=
#和盐胁迫对照
CQ
!
"
#""..A1
(
>
&#的
B/C1
#&然后置于光照培养箱
内!培养温度为"
!"_#
#
`
!光照时间为
#!M
+
#!M
"昼+夜#!光照强度为
!"""19
&
<5=5B
!
萌发指标测定
!
每天定时统计萌发种子数!

+
天计算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
发芽势"
.U
#
a
规定天数内发芽的种子+供试的
所有种子数
b#""c
发芽率"
.T
#
a
正常情况下发芽的种子+供试的
所有种子数
b#""c
发芽指数"
.0
#
a
#
"
.$
+
/$
#%活力指数
a0b
#
"
.$
+
/$
#
式中!
0
为平均鲜重!
.$

$
日内的发芽数!
/$
为相
应的发芽天数&
<5B
!
幼苗处理及生理指标测定
<>B><
!
盐胁迫和
3A3
处理
!
将种子播于盆中!基
质由蛭石和珍珠岩按
!d#
的比例混合而成!将菘蓝
幼苗培养至
*
叶期后!留下长势基本一致的菘蓝幼
苗!用
#""..A1
(
>
&#的
B/C1
进行盐胁迫处理&
将处理液
!".>
均匀浇至菘蓝的根部!以清水作为
对照
CQ
#
!
#
周后进行不同浓度的
=>=
处理"其中
G
)
处理由于
=>=
浓度过高!导致菘蓝幼苗死亡#&

=>=
溶液对幼苗全株进行喷洒!叶面背面以滴
水为限!为避免光照对
=>=
的效果造成影响!处理
时间均为傍晚&
=>=
处理浓度仍设为
#!5)

#*5%

!)

)"

#"".
<
(
>
&#等
)
个水平!以不喷施
=>=
的盐胁迫处理为对照
CQ
!
&
=>=
用蒸馏水稀释!现
配现用!喷施前均加入
"5"#c
吐温
(!"
作展着剂&
=>=
处理
#
周后采取叶片样本测量相关生理指标&
<5B5=
!
生理指标的测定
!
!
#
"自然含水量
!
测量不
同处理下幼苗叶片的鲜重!将叶片装至信封袋中!
#")`
杀青
$.02
!
+"`
下烘干至恒定质量后称量!
重复
$
次&计算叶片自然含水量
a
"鲜质量
&
干质
+$"!
西
!

!

!

!

!

!!!!!!!!!!!!!!!!!!!
$$

量#+鲜质量
b#""c
&
!"丙二醛!
?@=
"含量
!
测定参照硫代巴比妥
酸"
Ge=
#检测法)#)*!单位以
$
.A1
(
<
&#表示&
!
$
"保护酶活性
!
超氧化物歧化酶"
DE@
#活性
采用
BeG
法)#**测定!以每分钟抑制
BeG
光化还原
)"c
所需的酶量为
#
个酶活力单位"
O
#!酶活力以
O
(
<
&#
(
.02
&#来表示%过氧化物酶"
FE@
#采用愈
创木酚法)#%*测定!以每分钟吸光度
=
%"
减少
"5"#
定义为
#
个酶活力单位"
O
#!表示为
O
(
<
&#
(
.02
&#
%过氧化氢酶"
C=G
#采用紫外吸收法测定)#)*!
以每分钟吸光度
=
!"
减少
"5#
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
位"
O
#!表示为
O
(
<
&#
(
.02
&#
&
!

"可溶性糖含量
!
以蔗糖为对照品!采用蒽酮
比色法进行测定)#)*&先得到蔗糖的标准曲线$
1
a
"+""),2f"+"##+
!
3a"5,,,$
"
&a$
#&再取新鲜
的菘蓝叶片!剪碎混匀!称取
"5!"
<
!放入试管中!加

#".>
!封口!于沸水浴
$".02
!过滤后再提取
#
次!合并滤液!定容至
!).>
即为可溶性糖的样品
溶液&吸取样品液
#5".>
于试管中!加蒸馏水
#5"
.>
!测定样品的吸光度!计算可溶性糖的含量&
<5C
!
数据统计分析

-9861

DFDD#%5"
进行统计分析!以
@42(
8/2
,
V
新复级差法比较不同处理间的差异性&
!
!
结果与分析
=><
!
不同浓度
?.@1
胁迫对菘蓝种子萌发的影响
不同浓度的
B/C1
处理对菘蓝种子的萌发有不
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直至
完全失去萌发能力"图
#
#&其中!与对照的发芽势
"
**5!)c
#和发芽率"
%)5""c
#比较!
)"..A1
(
>
&#
B/C1
处理的菘蓝种子发芽势"
*$5$$c
#和发芽率
"
%"5""c
#虽然降低!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而
#""
..A1
(
>
&#
B/C1
处 理 后 的 菘 蓝 种 子 发 芽 势
"
+5$$c
#和发芽率"
)#5*%c
#均显著低于对照!说明
该浓度下菘蓝种子的萌发已经受到了显著的抑制%
!""..A1
(
>
&#
B/C1
处理后的发芽势"
,5)"c
#和发
芽率"
#"5$$c
#虽也显著低于对照!但其种子的萌发
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在
""..A1
(
>
&#
B/C1
处理后
种子的发芽率为
"
!菘蓝种子完全失去萌发能力&由
此!将
#""..A1
(
>
&#
B/C1
作为后续菘蓝种子和
幼苗盐胁迫研究的适宜浓度&
=>=
!
3A3
对盐胁迫下菘蓝种子萌发的影响

#
结果显示!单独盐胁迫"
CQ
!
#处理后菘蓝
种子的发芽率显著低于对照"
CQ
#
#%不同浓度的
=>=
处理后!种子发芽率随着
=>=
浓度的增加呈
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并以
G
!
处理的发芽率
为最高"
+)5$$c
#!且与
CQ
#
无显著性差异!但
G


G
)
处理的发芽率显著降低!甚至低于盐胁迫处
理组
CQ
!
&各处理菘蓝种子发芽势的变化与发芽率
近似!经盐胁迫处理"
CQ
!
#后的发芽势显著低于对

CQ
#
%菘蓝种子的发芽势随着
=>=
浓度的增加
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也以
G
!
处理的发芽势
最高"
+)5""c
#!与对照
CQ
#
接近!而显著高于
CQ
!
%而相对高浓度
=>=
处理"
G


G
)
#的发芽势
则显著低于
CQ
#
!却与
CQ
!
无显著差异&说明适宜
浓度的
=>=
可以有效缓解盐胁迫对菘蓝种子萌发
的抑制作用!而高浓度的
=>=
不仅不能缓解盐胁
迫影响!反而更严重抑制了种子的萌发&
同时!盐胁迫处理"
CQ
!
#后的活力指数和发芽
指数也显著低于对照
CQ
#
&不同浓度
=>=
处理对
盐胁迫种子发芽指数与活力指数的影响存在差异!
但各
=>=
处理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显著低于
CQ
#
的水平!而
G
#
"
G
$
处理高于或者显著高于
CQ
!
!
G


G
)
处理显著低于
CQ
!
&其中!
G
#
"
G
*
处理的发芽指数与活力指数均以
G
#
处理最高!
G
#
的发芽指数与活力指数分别比
CQ
#
显著降低
#$5!)c

!)5+*c
!而比
CQ
!
分别提高了
!+5+$c

#%5)#c
%而
G
)
处理的发芽指数与活力指数在各
=>=
处理中最低!分别显著低于
CQ#*!5*#c

+5$c
!显著低于
CQ!5+c

%)5#%c
&可见!
适宜浓度的
=>=
能显著提高盐胁迫下菘蓝种子的
发芽指数与活力指数!但过高浓度的
=>=
更增加

#
!
不同浓度
B/C1
处理下菘蓝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势
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在
"5")
水平有显著差异
\0
<
5#
!
GM6V667
<
6T.02/;0A2T/;6/27
<
6T.02/;0A2U0
<
AT
AR!+%&%
(
)$%*#4276T70RR6T62;8A2862;T/;0A2VARB/C1
GM670RR6T62;2AT./116;;6TV.6/2V0
<
20R08/2;
70RR6T6286V/.A2
<
;T6/;.62;/;"5")16U61
,$"!
#"

!!!!!!
吕婷婷!等$外源
)(
氨基乙酰丙酸对盐胁迫下菘蓝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
3A3
对盐胁迫下菘蓝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的影响
G/X16#
!
-RR68;AR=>=A2
<
6T.02/;0A2U0
<
AT
!
<
6T.02/;0A2T/;6
!
<
6T.02/;0A2027696V/27U0
<
AT027696VAR!+%&%
(
)$%*#V667V
处理
GT6/;.62;
发芽率
P6T.02/;0A2T/;6
+
c
发芽势
P6T.02/;0A2U0
<
AT
+
c
发芽指数
P6T.02/;0A2027696
活力指数
g0
<
AT027696
CQ
#
++5""_"5"!/ +*5""_"5"/ %"5")_!5%"/ !5*)*_"5!$)"/
CQ
!
*+5""_"5"$8 *!5""_"5")8 %5#%_5*+8 #5*%%_"5$*,%X
G
#
+5*%_"5"$/X +!5*%_"5"#/X *"5%%_#5,*X #5,*+"_"5!"",X
G
!
+)5$$_"5"*/X +)5""_"5"/X )%5$_5!"X #5+$$_"5"%#,X
G
$
+$5$$_"5"/X %*5*%_"5"+X *"5!"_$5%%X #5%*,"_"5!"!+X
G

*)5$$_"5"*8 *#5""_"5#"8 $%5+#_5,*7 "5%%$+_"5##!"8
G
)
)*5*%_"5"#7 ))5$$_"5"$8 !*5#,_#5+)6 "5#)+_"5"+$+8
!!
注$
CQ
#
5

B/C1

=>=
处理%
CQ
!
5
盐胁迫对照"
#""..A1
(
>
&#
B/C1
#%
G
#
"
G
)
表示在
#""..A1
(
>
&#
B/C1
胁迫的基础上分别喷施
#!5)

#*5%

!)

)"

#"".
<
(
>
&#的
=>=
处理%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在
"5")
水平有显著差异%下同&
BA;6
$
CQ
#
Y/V8A2;TA1Y0;MA4;B/C1/27=>=;T6/;.62;
!
/27CQ
!
Y/V;T6/;.62;Y0;M#""..A1
(
>
&#
B/C1A21
W
%
GT6/;.62;VG
#
;AG
)
Y6T6;T6/;67X
W
#""..A1
(
>
&#
B/C1R0TV;
!
;M62V
[
T/
W
02
<
Y0;M#!5)
!
#*5%
!
)
!
)"/27#"".
<
(
>
&#
=>=
!
T6V
[
68;0U61
W
5GM670RR6T62;2AT./116;(
;6TVY0;M02TAYV.6/2V0
<
20R08/2;70RR6T6286V/.A2
<
;T6/;.62;V/;"5")16U615GM6V/.6/VX61AY5
了盐胁迫菘蓝种子活力的降低幅度!且
=>=
只能
缓解但不能完全解除盐胁迫的伤害&
=>B
!
3A3
对盐胁迫菘蓝幼苗自然含水量的影响
由于过高浓度"
G
)
!
#"".
<
(
>
&#
#的
=>=
处理
使菘蓝幼苗全部死亡!故幼苗的自然含水量可溶性
糖含量丙二醛含量与保护酶活性只测定了
G
#
"
G

处理&从图
!
!
=
可以看出!菘蓝幼苗受到盐胁迫
"
CQ
!
#后自然含水量"
+5)c
#比对照
CQ
#
"
++5#c
#
显著降低了
5"+c
!表现出对盐胁迫伤害的响应&
不同浓度的
=>=
处理均能有效地提高盐胁迫后菘
蓝幼苗的自然含水量!并均恢复到接近
CQ
#
的水
平!且都显著高于
CQ
!
%随着
=>=
浓度施用的增
加!各处理幼苗自然含水量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
趋势!并以
G
!
处理的自然含水量最高"
++5$*c
#!

CQ
!
显著高出
$5+!c
!而与对照
CQ
#
间无显著
性差异&高浓度的
=>=
处理后幼苗自然含水量略
低于对照
CQ
#
!但与
CQ
#
间无显著性差异&这说明
=>=
可以有效缓解盐胁迫下菘蓝叶片失水的伤害!
而与本试验中的
=>=
浓度没有太大关系&
=>C
!
3A3
对盐胁迫下菘蓝幼苗可溶性糖与丙二醛
含量的影响

!
!
e
显示!盐胁迫处理"
CQ
!
#后菘蓝叶内丙
二醛含量"
"5"$)$
$
.A1
(
<
&#
#比正常生长下
"
CQ
#
#菘蓝幼苗叶片
?@=
含量"
"5"$#"
$
.A1
(
<
&#
#显著增加
#$5+%c
%叶面喷施
=>=
处理使菘蓝
叶片
?@=
含量不同程度地降低!并随
=>=
浓度增
加表现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并以
G
!
处理菘蓝幼
苗叶片
?@=
含量为最低"
5"!)!
$
.A1
(
<
&#
#!比
CQ
!

CQ
#
分别显著降低了
!+5*#c

#+5%#c
&即
不同浓度的
=>=
处理均有效缓解了
?@=
上升的趋
势!但随着
=>=
浓度的提高缓解效果逐渐下降&
同时!盐胁迫处理后菘蓝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
量有显著上升!不同浓度
=>=
处理均使盐胁迫幼
苗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且处理间存在显著性
差异&其中!盐胁迫处理"
CQ
!
#后菘蓝叶片内可溶
性糖含量比
CQ
#
显著提高
#"5*+c
"
4
#
"5")
#%
=>=
处理菘蓝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随着
=>=
浓度

!
!
=>=
对盐胁迫下菘蓝幼苗的自然含水量"
=
#
可溶性糖"
e
#和丙二醛含量"
C
#的影响
\0
<
5!
!
-RR68;AR70RR6T62;=>=8A2862;T/;0A2A28A2;62;
ARY/;6T
"
=
#!
8A2;62;ARVA14X16V4
<
/T
"
e
#!
/278A2;62;
AR?@=
"
C
#
AR!+%&%
(
)$%*#V667102
<
V
""!
西
!

!

!

!

!

!!!!!!!!!!!!!!!!!!!
$$

的上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均低于
CQ
#

CQ
!
!并以
G
!
处理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且与对照
CQ
#
间无显著性差异"
4
$
"5")
#!而
G
#

G
$

G

的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幅度较大&由此可知
=>=

可能通过降低菘蓝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来提高植
物的耐盐性!但还需要结合其他与细胞渗透调节相
关的生理指标进行验证&
=>!
!
3A3
对盐胁迫下菘蓝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5!5<
!
超氧化物歧化酶
!
由表
!
可知!菘蓝幼苗受
到盐胁迫"
CQ
!
#后其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DE@
#
活性显著升高%各
=>=
处理的盐胁迫菘蓝幼苗叶
片内
DE@
活性随
=>=
浓度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
的变化趋势!并以
G
!

G
$
处理活性较高!且显著
高于对照"
CQ
#

CQ
!
#和其他
=>=
处理!
G
#
处理的
DE@
活性显著高于
CQ
#
而与
CQ
!
间无显著性差
异!但高浓度的
G

处理的
DE@
活性最低并与其余
处理差异显著&说明菘蓝幼苗受到盐胁迫的伤害
时!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
=>=
可有效诱导其体内的
DE@
活性升高!从而有利于其缓解盐胁迫的伤害&
=5!5=
!
过氧化物酶
!

DE@
活性表现相似!菘蓝
幼苗受到盐胁迫"
CQ
!
#后其体内的过氧化物酶
"
FE@
#活性显著升高"表
!
#%在喷施不同浓度
=>=
处理后!幼苗叶片
FE@
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
CQ
#
!
G
#
"
G
$
处理的活性还显著高于对照
CQ
!
!并以
G
!
处理后的
FE@
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和对
照!它分别是
CQ
#

CQ
!

5#,
倍和
!5!#
倍%
G

处理的
FE@
活性比
CQ
!
显著降低
#5")c
!但却显
著高于
CQ
#
*!5%"c
&表明菘蓝受到盐胁迫和
=>=
处理后其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大幅度升高!
适宜浓度
=>=
处理有利于盐胁迫幼苗
FE@
活性
增加!使其所受盐胁迫伤害得到有效缓解&
=5!5B
!
过氧化氢酶
!

DE@

FE@
活性表现有
所不同!菘蓝幼苗受到盐胁迫"
CQ
!
#后其叶片内的
过氧化氢酶"
C=G
#活性比对照"
CQ
#
#显著降低"表

=
!
3A3
对盐胁迫下菘蓝幼苗叶内酶活性的影响
G/X16!
!
-RR68;AR=>=A262h
W
.6/8;0U0;06V02
16/U6VAR!+%&%
(
)$%*#V667102
<
V
+"
O
(
<
&#
(
.02
&#
#
处理
GT6/;.62;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DE@/8;0U0;
W
过氧化物酶活性
FE@/8;0U0;
W
过氧化氢酶活性
C=G/8;0U0;
W
CQ
#
%%5%*,_%5*#!8 *5$$$_"5$)R #!5##$_#5!%+8
CQ
!
#"!5%+,_#5)+X ##5,+,_"5%!7 +5%$*_"5+%7
G
#
#""5$,#_%5*#X #+5)%!_"5*+X #*5"#,_$5+,)/X
G
!
#$5))"_!5+%)/ !*5)$_"5**+/ #*5,$_5*$$/
G
$
#$)5""#_5!*/ #)5)"_#5%,8 #5#$_!5,#!X8
G

*+5,"+_,5,)#8 #"5$"_"5*#6 #5!**_$5!+8
!
#!而不同浓度的
=>=
处理的菘蓝叶片
C=G
活性
均比
CQ
!
显著升高!其中的
G
#

G
!
处理还显著高

CQ
#
!
G
$

G

处理也均高于
CQ
#
!但未达到显著
水平&其中!
G
!
处理叶片的
C=G
活性最高!它分别

CQ
#

CQ
!
显著升高
$*5#*c

++5%,c
&说明
菘蓝幼苗受到盐胁迫后
C=G
活性有所降低!而
=>=
处理能有效诱导其
C=G
活性升高!有利于缓
解菘蓝幼苗受到的盐胁迫伤害&
$
!

!

农业生产中播种后种子能否迅速萌发!达到早
苗全苗和壮苗!这关系到能否为作物的丰产打下良
好的基础)#+*&而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
的化合物!
)(
氨基乙酰丙酸"
=>=
#具有多种生理活
性!外源性
=>=
处理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决明子
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有效地
减缓了盐胁迫对决明子及幼苗产生的伤害!提高种
子及幼苗的抗盐能力&适宜浓度的
=>=
可以缓解
B/C#
对桔梗种子的胁迫伤害!提高种子的抗盐能
力)!"*&本研究表明!适宜浓度的
=>=
能有效提高
菘蓝种子在盐胁迫下的萌发能力!且最适宜的
=>=
浓度为
#*5%.
<
(
>
&#
&
丙二醛"
?@=
#是膜脂过氧化作用的主要产物
之一!其高低与质膜透性的大小都是膜脂过氧化强
弱和质膜受破坏程度的重要指标)!#*&本实验中菘
蓝幼苗受到盐胁迫后!其
?@=
含量显著升高!说明
细胞质膜发生了过氧化作用!引起质膜正常生理功
能发生紊乱%但当用不同浓度的外源
=>=
处理以
后!其
?@=
含量显著降低!说明
=>=
对减缓盐胁
迫所造成过氧化伤害具有积极的缓解作用!并以
#*5%.
<
(
>
&#的
=>=
处理效果最好&
可溶性糖既是渗透调节剂!也是合成其他有机
溶质的碳架和能量的来源!还可在细胞内无机离子
浓度高时起保护酶类的作用)!!*!在盐逆境中其量的
增加对于植物提高细胞汁液浓度降低细胞水势增
强吸水等功能起着重要促进作用)!$*&本研究表明!
当菘蓝幼苗受到盐胁迫后其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而
再用
=>=
处理后其含量出现下降趋势!且
#*5%.
<
(
>
&#的
=>=
处理后其可溶性糖含量与未经盐胁
迫处理的对照近似!说明该浓度
=>=
处理后能将
菘蓝受到的盐胁迫伤害恢复到对照水平&
超氧化物歧化酶"
DE@
#过氧化物酶"
FE@
#和
过氧化氢酶"
C=G
#植物体内保护酶系统的主要成
员!特别是
DE@

FE@
是防御活性氧及其他自由
#"!
#"

!!!!!!
吕婷婷!等$外源
)(
氨基乙酰丙酸对盐胁迫下菘蓝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基对细胞膜系统伤害的最重要的酶)!*&当植物受
到盐胁迫后!其膜系统即被破坏!而膜系统的修复与
DE@

FE@

C=G
酶活性的升高密不可分&如
)"
.
<
(
>
&#的
=>=
能显著提高紫苏叶的
DE@

FE@

C=G
活性)!)*&本实验中单纯用
#""..A1
(
>
&#的
B/C1
"
CQ
!
#处理后!菘蓝叶片的
FE@

DE@
活性
上升而
C=G
活性下降!这可能是因为
B/C1

C=G
的影响程度比对
FE@

DE@
的影响更大%而
适宜浓度的
=>=
均能诱导盐胁迫下菘蓝幼苗叶片

DE@

FE@

C=G
的活性明显增强!通过缓解
幼苗受到的盐胁迫伤害来提高其抗逆性!尤其以
#*5%.
<
(
>
&#的
=>=
最为有效%同时!
$
种保护酶
相比!
FE@
活性在处理过程中的变化幅度最大!可
能在缓解盐胁迫伤害中起主要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
=>=
处理能明显提高盐胁迫下
菘蓝种子的萌发能力!提高菘蓝幼苗叶片的
$
种抗氧
化酶"
DE@

FE@

C=G
#活性!缓解盐胁迫对保护酶防
御系统的破坏!有效降低
?@=
的含量!减轻
?@=

植物细胞膜的氧化伤害&但
=>=
对菘蓝种子萌发及
幼苗抗盐性的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
*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D
*
5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5
)
!
*
!
NOJL
!
HKBPN
!
CS-OBPQQ
!
5$#65B6Y/1i/1A07VRTA.!"#$%"%&%
(
)$%*#
)
j
*
575$3#853)&
!
#,,%
!
B
"
$,
#$
#$$!$&#$$!+5
)
$
*
!
>KOLS
"刘云海#!
HKBPN
"秦国伟#!
@KBPDSF
"丁水平#!
5$#65D;4706VA28M6.08/18A2V;0;462;VRTA.TAA;AR!"#$%"%&%
(
)$%*#K
)
j
*
+
98%&5"73#%$%)#&:53;#6/3<
(
"
"中草药#!
""#
!
B=
"
#!
#$
#")%&#"*"
"
02CM026V6
#
5
)

*
!
NOLJ
!
ZS=BPZSJ
!
SOS
!
5$#65BAU61027A16C(
<
1
W
8AV076VRTA.!"#$%"%&%
(
)$%*#/27;M60T
[
A;62;0/18
W
;A;A908/8;0U0;
W
)
j
*
+=%$)$53#>
?
%#
!
"##
!
+!
$
!++&!,!5
)*
!
JO>S
"徐丽华#!
SO=BP"黄
!
芳#!
CS-BG
"陈
!
婷#!
5$#65=2;0U0T4V8A2V;0;462;VAR]/709AR!"#$%"%&%
(
)$%*#
)
j
*
598%&+@+A#$+
B5+
"中国天然药物#!
"")
!
<<
"
$
#$
),&$*"
"
02CM026V6
#
5
)
*
*
!
ZS=BP]ZS
"张润珍#!
ZS=BPLN
"张玉文#
5]6V6/T8M
[
TA
<
T6VVARKV/;070V]/709
)
j
*
+98%&5"573#%$%)#&:53;#6/3<
(
"
"中草
药#!
"""
!
B<
"
*
#$
%&%*
"
02CM026V6
#
5
)
%
*
!
JOS
"徐
!
晗#!
\=BPjP
"方建国#!
>KOLS
"刘云海#
5GM626Y6V;T6V6/T8M
[
TA
<
T6VVARKV/;070V]7709
)
j
*
+98%&5"573#%$%)#&
:53;#6/3<
(
"
"中草药#!
""$
!
BC
"

#$附
#"&##
"
02CM026V6
#
5
)
+
*
!
CS-BJ
"陈
!
暄#!
ZSEOj>
"周家乐#!
5$#65-RR68;ARY/;6TV;T6VVA28A2;62;ARRA4TAT
<
/208/807V0270RR6T62;841;0U/;67
[
A
[
41/;0A2VAR
!"#$%"%&%
(
)$%*#
)
j
*
598%&#@+98%&5"5B#$53%#B5%*#
"中国中药杂志#!
"",
!
BC
"
!
#$
#,)&$#,+
"
02CM026V6
#
5
)
,
*
!
G=BPJH
"唐晓清#!
N=BPQC
"王康才#!
N-BjL
"温建云#
5-RR68;A2/8;0U68A.
[
A262;VX
W
Y/;6T1A
<
ARTAA;VAR!"#$%"%&%
(
)$%*#
)
j
*
+A#$+43)C5"+/5D+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
#
$
+$!&+$*
"
02CM026V6
#
5
)
#"
*
!
N=BPZSCS
"王竹承#!
>K=BPZD
"梁宗锁#!
@KBPLS
"丁永华#
5-RR68;ARY/;6TV;T6VVA2
<
TAY;M/27
[
M
W
V0A1A
<
08/18M/T/8;6T0V;08V
AR!"#$%"%&%
(
)$%*#TAA;
)
j
*
+E*$#E
(
3%*<6$<3#5F)35#6%>G**%5&$#6%"0%&%*#
"西北农业学报#!
"#"
!
"
#!
#$
,+&#"$
"
02CM026V6
#
5
)
##
*
!

!

5
逆境胁迫对菘蓝有效成分和耐逆基因的影响)
@
*
5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
$
!,&$5
)
#!
*
!
=S?-GQ
!
L=QOFQ
!
=>K]@5-2M/2802
<
8M0102
<
V;T6VV;A16T/286AR
[
6
[[
6TV667102
<
VX
W
69A
<
62A4V/
[[
108/;0A2AR)(/.02A16U410208
/807
)
j
*
+H&D%3)&I5&$#6#&H2
?
53%I5&$#6F)$#&
1
!
"#"
!
*%
$
,)&)"#5
)
#$
*
!
-KjKB
!
Q-BDOQ-Q
!
?ES=??=@?F
!
5$#65]A16AR)(/.02A16U410208/807
"
=>=
#
A2/8;0U6A9
W<
62(V8/U62
<
02
<
V
W
V;6.02B/C1;T6/(
;67V
[
02/8M
"
0
?
%&#*%#)653#*5#
#)
j
*
5@+46#&$48
1
"%)6+
!
""$
!
#*"
$
#"+)&#",#5
)
#
*
!
>KOS
"刘
!
晖#!
Q=BP>
"康
!
琅#!
N=BP>j
"汪良驹#
5FTA.A;0A2AR)(/.02A16U4210208/807A2V667
<
6T.02/;0A2ARY/;6T.61A2
"
9%$>
3<66<"6#&#$<"
#
4276TV/1;V;T6VV
)
j
*
5@)<3)
J
=3<%$0*%5&*5
"果树学报#!
""*
!
=B
"
*
#$
+)&+),
"
02CM026V6
#
5
)
#)
*
!
李合生!孙
!
群!赵世杰!等
5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
!
版#)
?
*
5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
%
!"!&!"
%
!+"&!+#5
)
#*
*
!
张蜀秋!李
!

5
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教程)
?
*
5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5
)
#%
*
!

!
萍!李明军
5
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
?
*
5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5
)
#+
*
!
蔡庆生
5
植物生理学)
?
*
5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
!)%&!*#5
)
#,
*
!
ZS=BPCSF
"张春平#!
S-F
"何
!
平#!
5$#65-RR68;VAR69A
<
62A4V)(/.02A16U410208/807A2V667
<
6T.02/;0A2/27
[
M
W
V0A1A
<
08/18M/T/8;6T0V;08VAR
9#""%");$<"%
J
)6%#V667102
<
V4276TB/C1V;T6VV
)
j
*
+98%&5"573#%$%)#&:53;#6/3<
(
"
"中草药#!
"#!
!
CB
"

#$
%%+&%+*
"
02CM026V6
#
5
)
!"
*
!
@O@@
"杜丹丹#!
S-F
"何
!
平#!
ZS=BPCSF
"张春平#!
5$#65-RR68;AR69A
<
62A4V
!
DBF/27D
[
7A2V667
<
6T.02/;0A28M/T/8;6T0V;08V
AR46#$
1
*))&
(
3#&%
J
6)3)
j
*
+.<%8#%#
"广西植物#!
"##
!
B<
"
*
#$
+"#&+")
"
02CM026V6
#
5
)
!#
*
!
S=B]>
"韩蕊莲#!
>K>J
"李丽霞#!
>K=BPZD
"梁宗锁#!
5$#65D6/X48i;MAT2.6.XT/26(10
[
07
[
6TA907/;0A2V
W
V;6.4276T7TA4
<
M;
V;T6VV
)
j
*
5@+A)3$8K5"$=)35"$3
1
L&%D53"%$
1
"西北林学院学报#!
""!
!
"

#$
#&)
"
02CM026V6
#
5
)
!!
*
!
eKSG
"毕会涛#!
SO=BP\H
"黄付强#
5K2R146286AR7TA4
<
M;V;T6VVA2
[
TA;68;0U662h
W
.6/8;0U0;
W
/27.6.XT/2610
[
07
[
6TA907/;0A202
j4
3
4X6
)
j
*
598%&5"5E
(
3%*<6$<3#60*%5&*5F<665$%&
"中国农学通报#!
""%
!
=B
"
!
#$
#)#&#))
"
02CM026V6
#
5
)
!$
*
!
张玉鑫
5B/CK
胁迫对甜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
5
兰州$甘肃农业大学!
"")
$
+5
)
!
*
!
>OEPS
"罗广华#!
N=BP=P
"王爱国#!
DS=ECe
"邵从本#!
5$#65GM602;T/.0;A8MA27T0/11A8/10h/;0A2ARV4
[
6TA907670V.4;/V6RTA.
M
W[
A8A;
W
1VAR6;0A1/;67VA
W
X6/2V667102
<
V
)
j
*
5E*$#F)$#&%*#0%&%*#
"植物学报#!
#,+%
!
=D
"
!
#$
#%#&#%%
"
02CM026V6
#
5
)
!)
*
!
ZS=BPCSF
"张春平#!
S-F
"何
!
平#!
5$#65-RR68;AR69A
<
62A4V)(/.02A16U410208/807A2V667
<
6T.02/;0A2/27/2;0A907/V6/8;0U0;06VAR453%66#
J
3<$5"*5&"V667102
<
V4276TB/C1V;T6VV
)
j
*
598%&5"573#%$%)#&:53;#6/3<
(
"
"中草药#!
"##
!
C=
"
*
#$
##,&#!""
"
02CM026V6
#
5
!"!
西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