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Construction of a genetic map based on SSR markers and the primary QTLs mapping of the resistance to Phytophthora infestans in tetraploid potato

四倍体马铃薯SSR遗传图谱的构建及晚疫病抗性QTL初步定位



全 文 :植物病理学报
ACTA PHYTOPATHOLOGICA SINICA  46(1): 84 ̄90(2016)
收稿日期: 2014 ̄10 ̄17ꎻ 修回日期: 2015 ̄07 ̄14
基金项目: 国家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 ̄10)ꎻ 青海省科技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计划项目(2012 ̄N ̄505)
通讯作者: 周云ꎬ副研究员ꎬ主要从事马铃薯遗传育种研究ꎻ E ̄mail: Zhouyun75@163.com
第一作者: 刘龙超ꎬ男ꎬ陕西扶风人ꎬ在读硕士研究生ꎬ主要从事马铃薯遗传育种研究ꎻ E ̄mail:913552948@qq.comꎮ
doi:10.13926 / j.cnki.apps.2016.01.010
四倍体马铃薯 SSR遗传图谱的构建及
晚疫病抗性 QTL初步定位
刘龙超1ꎬ周 云2∗ꎬ贺苗苗2ꎬ张艳萍2ꎬ叶广继2ꎬ王 舰2
( 1青海大学ꎬ西宁 810016ꎻ2青海省农林科学院ꎬ西宁 810016)
摘要:利用四倍体马铃薯栽培种‘大西洋’和‘陇薯 6号’杂交得到的 190 个 F1 株系为作图群体ꎬ构建了四倍体马铃薯的分
子遗传图谱ꎬ采用区间作图法对马铃薯晚疫病抗性进行了 QTL初步定位ꎮ 结果显示:通过对 190个 F1 株系进行检测ꎬ共发
现有 7个与晚疫病抗性相关的 QTL位点ꎬ分别分布在第 5、6、7、10和 11连锁群上ꎻ各位点的 LOD值在 2.70~ 10.32之间ꎬ其
中主效 QTL位点 3个(LOD≥3.5)ꎬ可解释 17.37%~65.68%的表型变异ꎮ 获得紧密连锁的特异标记(S183 ̄210、S148 ̄460)
为进一步进行 QTL精确定位提供了参考ꎮ
关键词:四倍体马铃薯ꎻ SSRꎻ 遗传图谱ꎻ QTL定位
Construction of a genetic map based on SSR markers and the primary QTLs map ̄
ping of the resistance to Phytophthora infestans in tetraploid potato  LIU Long ̄chao1ꎬ
ZHOU Yun2ꎬ HE Miao ̄miao2ꎬ ZHANG Yan ̄ping2ꎬ YE Guang ̄ji2ꎬ WANG Jian2   ( 1 Qinghai Universityꎬ Xining
810016ꎬ Chinaꎻ 2 Qinghai Academic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ꎬ Xining 810016ꎬ China)
Abstract: In this study ꎬwe mapped and characterized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 associated with the
resistance to Phytophthora infestans in a tetraploid potato variety. A total of 190 F1 individuals obtained by cross ̄
ing between foreign cultivar ‘Atlantic’ and local cultivar ‘Longshu No.6’and used to construct the map contai ̄
ning 171 SSR markers. By using interval mappingꎬ 7 QTLs for resistance to P. infestans were identified. These
QTLs were mapped on linkage group 5ꎬ 6ꎬ 7ꎬ 10 and 11ꎬ respectively. The phenotypic variations explained by
each QTL ranged from 17.37% to 65.68%ꎬ and their LOD values varied from 2.70 to 10.32. Of the three QTLs
with LOD value higher than 3.5 were considered major QTLs. The two tight linkage SSR markers S183 ̄210 and
S148 ̄460 would be used in fine mapping of the resistance to P. infestans in tetraploid potato.
Key words: tetraploid potatoꎻ SSRꎻ genetic mapꎻ QTL
中图分类号: S43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12 ̄0914(2016)01 ̄0084 ̄07
    马铃薯 ( Solanum tuberosum L.) 属于茄科
(Solanaceae)、茄属 ( Solanum)ꎬ其栽培种 S. tu ̄
berosum是一年生四倍体(2n = 4x = 48)草本植物ꎮ
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单位面积产量高、块茎
营养丰富、增产潜力大等优点ꎬ使得马铃薯在世界
各地得到了广泛种植ꎬ成为继小麦、水稻和玉米之
后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ꎮ 但是ꎬ马铃薯的生产和
发展受到许多病虫害的影响ꎬ由致病疫霉(Phyto ̄
phthora infestans(Mont.) de Bary)引起的晚疫病
是马铃薯的主要病害之一[1]ꎮ 目前马铃薯晚疫病

 
  1期 刘龙超ꎬ等:四倍体马铃薯 SSR遗传图谱的构建及晚疫病抗性 QTL初步定位
抗性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ꎬ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水
平抗性ꎬ虽然对某一个生理小种的抗病性不及垂直
抗性ꎬ但由于对不同的生理小种均具有抗性ꎬ且表
现较为稳定持久ꎮ 因此ꎬ合理利用水平抗性ꎬ选育
广谱持久的水平抗性品种ꎬ成为马铃薯晚疫病抗性
育种 的 一 个 重 要 策 略ꎮ 数 量 性 状 基 因 座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定位是研究水平抗性
的有效途径ꎬ通过 QTL 定位可以确定各微效基因
相对染色体的位置以及对抗性的贡献率ꎬ然后有目
的选择亲本ꎬ将众多已经确定的抗性基因进行聚
合ꎬ从而达到选育抗晚疫病品种的目的ꎮ
    马铃薯晚疫病抗性 QTL的研究在二倍体中较
为常见ꎬ1994年ꎬLeonards ̄Schippers 等[2]首次报道
对晚疫病抗性 QTL 定位的研究ꎬ通过二倍体马铃
薯 H80.696 / 4 与 H82.368 / 3 杂交得到 197 个株系
构成 F1 群体ꎬ在这个群体中定位了抗两个 P. in ̄
festans生理小种的 QTLꎬ发现 9 条染色体上的 11
个区段与晚疫病抗性显著相关ꎮ 2011 年ꎬShang
等[3]以 BCT和 PCC1 两个马铃薯群体为材料ꎬ用
11个候选基因的引物在两个群体中扩增出 13 个
多态性位点ꎬ其中 12 个多态性位点定位到遗传连
锁图谱上ꎬ结果表明 07 ̄F08 ̄P1 ̄564 与马铃薯晚疫
病水平抗性紧密相关ꎮ 2012 年ꎬLi[4]利用整合图
谱进行区间作图分析ꎬ定位了 3 个传统 QTL
(PI07、PI09 和 PI12)和 14 个条件 QTL ( dPI0l、
dPI02、 dPI03、 dPI06a、 dPI06b、 dPI07a、 dPI07b、
dPI07c、dPI09a、 dP09c、 dPIl0a、 dPIl0b、 dPI12a 和
dPI12b)ꎮ 其中利用父本图谱进行的 IM 和 MQM
分析定位了两个条件 QTL (dPI06m 和 dPI07m)ꎬ
置信区间平均长度分别为 19.1 和 7.0 cMꎮ 利用母
本图谱进行的 MQM 分析定位了 1 个传统 QTL
(PI09)和 7 个条件 QTL ( dPI02、 dPI07、 dPI09a、
dPI09b、dPI09c、dPI09d 和 dPI12)ꎬ置信区间平均
长度为 5.9 cMꎮ
    然而ꎬ栽培种马铃薯为同源四倍体ꎬ四倍体在
进行减数分裂时染色体配对和分离比二倍体复杂
的多ꎬ因此四倍体马铃薯晚疫病 QTL 定位也就比
二倍体困难的多ꎮ 到目前为止有关四倍体马铃薯
QTL定位的报道并不多ꎮ 1988 年ꎬMeyer 等[5]在
分析四倍体马铃薯晚疫病抗性 QTL 时发现ꎬ第 8
条染色体近端一个复等位基因座对晚疫病抗性的
表达有极显著作用ꎮ 在以前的研究中并没有在这
个位置发现抗性基因或 QTLꎻ2004 年ꎬBormann
等[6]利用在二倍体中发现的与晚疫病抗性基因连
锁的标记ꎬ在两个半同胞四倍体马铃薯群体中检测
该标记与晚疫病抗性 QTL 及成熟期间的连锁关
系ꎮ 结果发现标记所在的 11个染色体中的 9 个区
段存在成熟期校正的抗性 QTLꎬ并发现了与非连
锁的 QTL之间存在互作效应ꎮ 表明在二倍体中已
发现的与晚疫病抗性基因连锁标记适用于四倍体
马铃薯研究ꎬ可以为四倍体马铃薯晚疫病抗性基因
和抗性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ꎮ
    本研究利用抗晚疫病品种‘陇薯 6 号’和高感
晚疫病品种‘大西洋’创建 F1 群体ꎬ构建晚疫病抗
性基因的遗传连锁图谱ꎬ初步定位与晚疫病抗性相
关的 QTLꎬ筛选一些与晚疫病抗性 QTL 紧密连锁
的标记ꎬ为进一步精细定位晚疫病抗性相关的
QTLꎬ确定晚疫病持久抗性的基因ꎬ寻找更多的抗
性资源为研究晚疫病持久抗性的分子机理奠定基
础ꎮ 同时利用已定位到的晚疫病抗性 QTLꎬ通过
有目的的选择亲本可以将众多抗性 QTL 进行聚
合ꎬ从而达到选育优良品种的目的ꎬ提高育种效
率ꎬ缩短育种年限ꎬ这些对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
选择选育对晚疫病持久抗性的马铃薯品种具有
重要意义ꎮ
1  材料与方法
1.1  作图群体构建
    以马铃薯栽培种‘大西洋’为母本ꎬ‘陇薯 6
号’为父本进行杂交ꎬ利用获得的 F1 代创建作图群
体ꎮ 2011年 7月中旬授粉ꎬ9 月下旬收集杂交果ꎬ
待熟后取出实生种子ꎮ 2012 年 3 月种植于温室小
花盆ꎬ7月初ꎬ等种子长出 4~6片幼叶时ꎬ随机选取
190个单株构建遗传图谱ꎮ
1.2  试验方法
1.2.1  晚疫病菌株制备及抗病性鉴定  用于抗病
性鉴定的晚疫病菌株 Pd21410(交配型:SFꎬ单倍
型:laꎬ毒性类型:1、2、3、4、5、6、7、8、9、10、11)ꎬ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提供ꎮ 参照 Xu
等方法[7]制备晚疫病菌株ꎮ 晚疫病菌株于黑麦培
养基上活化ꎬ16℃条件下ꎬ活化的菌株在培养箱内
暗培养 7~14 dꎬ待菌丝长满培养皿时ꎬ加适量无菌
水置于 4℃下ꎬ诱导游动孢子 2~4 hꎬ用血球计数器
58

 
植物病理学报 46卷
统计游动孢子数量并稀释到接种需要的浓度ꎬ4℃
下备用ꎮ
    2014年 5月初ꎬ将亲本和 190 个 F1 株系共同
种植于试验田ꎮ 按照随机区组的实验设计ꎬ每个区
组中亲本各种植 3 株ꎬ作为对照ꎻ190 个 F1 株系各
种植 1 株ꎬ共 3 组ꎬ做好标记ꎮ 2014 年 7 月中旬ꎬ
植株生长至现蕾阶段ꎬ采摘无病斑、大小适中、叶面
平整的叶片ꎮ 亲本每株各 3 片ꎬ共计 27 片ꎻF1 株
系每株各 3片ꎬ共计 9 片ꎬ在实验室内进行晚疫病
抗性鉴定ꎮ
    抗性鉴定采取离体叶片接种法ꎬ参照 Vivianne
等[8]的方法ꎮ 接种的游动孢子浓度为每毫升 5.0×
104个(接种前需摇匀)ꎬ在叶片背面的叶脉两侧各
接种 1滴ꎬ每滴 10 μLꎮ 接种后的叶片置于培养皿
(皿底放一层灭菌滤纸ꎬ用无菌水润湿)中密封保
存ꎮ 将培养皿放于人工气候箱ꎬ16℃、16 h / 8 h 光
暗诱导发病ꎬ接种 7 d 后统计发病情况ꎮ
    抗性分级采用 Xu等的方法[7]ꎬ从最明显感病
的孢子化病斑到最明显抗病的原位坏死的病情指
数分别记为 1~5级ꎮ 接种叶片全部布满白色的病
菌孢子记为病情指数 1ꎻ接种叶片大部分枯萎坏死
但未出现白色菌丝孢子记为病情指数 2ꎻ接种叶片
自接种点出现较大扩展病斑且病斑周围轮廓清晰
记为病情指数 3ꎻ接种叶片自接种点出现较小扩展
病斑且病斑干燥记为病情指数 4ꎻ接种叶片在接种
点上出现原位坏死记为病情指数 5ꎮ
1.2.2  DNA 提取及 SSR 分析   采集马铃薯幼嫩
叶片ꎬ立即放入装有冰袋的密封采集箱中备用ꎮ 参
照 CTAB法[9]提取亲本和 F1 群体的总 DNAꎬ用紫
外分光光度计法检测 DNA的质量ꎮ
    SSR引物参照 Duan[10]的引物序列ꎬ共计 240
对引物ꎬ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合成ꎮ SSR分子
标记的反应体系参照 Shan 的方法[11]ꎬ反应程序如
下:95℃预变性 5 minꎻ94℃变形 30 sꎬ55℃复性
45 sꎬ72℃延伸 90 sꎬ共 35 个循环ꎻ72℃延伸 10
minꎬ4℃保存ꎮ
1.2.3  遗传图谱构建   根据电泳结果ꎬ用 1、0 来
表示标记的有、无ꎬ模糊不清或缺失的用 9来表示ꎮ
根据已知分子量的 Marker(2000 bp DNA marker)
计算各多态性条带的分子量ꎮ 将 SSR 多态性带按
亲本来源归类ꎬ来自父本的转换为“1”ꎬ来自母本
的转换为“0”ꎮ 根据各位点在作图群体中的分离
比ꎬ采用 TetraploidMap for Windows [12]软件构建
父本(陇薯 6号)的遗传连锁图谱ꎮ
1.2.4  QTL 分析  根据抗病性鉴定结果ꎬ对亲本
及其 190 个 F1 株系的病情指数进行统计ꎮ 利用
TetraploidMap软件进行晚疫病抗性 QTL 的定位ꎮ
采用区间作图法对基因型和性状进行分析ꎬ检测性
状与作图标记之间的关系及 QTL位点在遗传连锁
图谱上的位置ꎬ估算出与晚疫病抗性相关基因位点
对晚疫病抗性的贡献率等参数ꎮ LOD≥2.5 作为
QTL的入选临界值ꎮ QTL 位点的命名用“性状的
英文缩写(pi)+连锁群编号+QTL编号”表示ꎮ
2  结果与分析
2.1  马铃薯晚疫病抗性的遗传分布
    利用 SAS软件对亲本的晚疫病抗性(病情指
数)进行 t测验ꎬ结果表明(表 1)ꎬ双亲的晚疫病抗
性有显著的差异ꎬ因而利用此杂交群体可以定位到
晚疫病抗性的 QTL位点ꎮ 频率分布也表现为抗病
性的广泛分离ꎬ且呈连续性和单峰分布的特点ꎬ这
是等效多基因假定下数量性状遗传的典型分布ꎬ符
合数量性状特点ꎬ适合进行 QTL定位研究ꎮ 另外ꎬ
频率分布图呈偏离正态分布ꎬ初步推断可能存在主
效晚疫病抗性基因ꎮ
2.2  四倍体马铃薯遗传图谱的构建
    从 240对 SSR引物中筛选出在亲本间表现为
多态性高的引物 122 对ꎬ对 190 株 F1 株系进行检
测ꎬ共得到 254个多态性标记ꎮ 应用 TetraploidMap
for Windows软件对上述标记进行连锁分析ꎬ构建
了一张父本(陇薯 6号)遗传连锁图谱ꎮ 该图谱包
含了 171 个 SSR 标记ꎬ分属 12 个连锁群ꎬ总覆盖
基因组长度 1 961 cMꎬ平均图距为 11.4 cMꎬ各连
锁群长度在 80~220 cM之间ꎬ其中 C3最短ꎬC6 最
长ꎮ 不同连锁群上包含的标记位点在 5 ~ 26 个之
间ꎬ其中有 3个连锁群包含 20个以上的标记位点ꎮ
连锁群标记之间平均距离在 7. 0 ~ 16. 9 cM 之
间ꎮ 有21 个标记发生偏分离ꎬ占总标记数的
12.3%(表 2)ꎮ
2.3  晚疫病抗性 QTL定位与分析
    利用 TetraploidMap for Windows软件ꎬ采用区
间作图法对马铃薯晚疫病抗性相关 QTL 进行定
位ꎬ共检测到 7个与抗性相关的 QTL位点ꎬ其中有
68

 
  1期 刘龙超ꎬ等:四倍体马铃薯 SSR遗传图谱的构建及晚疫病抗性 QTL初步定位
3个 QTL位点 LOD值大于 3.5ꎬ有 1 个大于 10.0ꎬ
位于 C10上ꎮ 各个 QTL位点在连锁群上的分布及
其命名见表 3和图 1ꎮ
    检测到的 7 个控制晚疫病抗性的 QTL 位点ꎬ
分别命名为 pi05、 pi06 ̄1、pi06 ̄2、pi07 ̄1、 pi07 ̄2、
pi10和 pi11ꎬ分布在 C5 、C6、C7、C10 和 C11 连锁
群上ꎬ其中 pi05 位于 C5 上ꎬpi06 ̄1 和 pi06 ̄2 位于
C6上ꎬpi07 ̄1和 pi07 ̄2位于 C7 上ꎬpi10 和 pi11 分
别位于 C10和 C11 上ꎮ 与最近分子标记距离在 1
~13 cM之间ꎬ位于 C5上 的 pi05位点与最近 SSR
标记 STGOOO7 ̄271 的距离最大ꎬ为 13cMꎻ位于
C6上的 pi06 ̄2 位点与最近标记 S183 ̄210 的距离
最小ꎬ为 1 cMꎮ 且在 C6和 C7 2个连锁群上均有 1
个紧密连锁的标记ꎬ与最近标记之间的距离都为 1
cMꎮ 7 个 QTL 位点可解释的表型变异分别为
17.37%、34.87%、31.13%、30.83%、29.31%、65.68%
和 28.70%ꎮ 位于 C6 上的 Pi06 ̄1 和 Pi06 ̄2 位点ꎬ
C10上的 pi10位点ꎬ其 LOD 值均大于 3.5ꎬ可解释
的表型变异分别为 34.87%、31.13%和 65.68%ꎬ推
测其可能是 3个主效 QTLꎮ
Table 1  The t ̄test of resistance to Phytophthora infestans from parents
Source of variation Number of leaves Mean Std Error t value Pr>︱t︱
Longshu No.6
Atlantic
27
27
3.59 0.096 37.28∗∗ 0.000 1
  ∗∗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arents in resistance to Phytophthora infestans at 0.01 level.
Table 2  The distribution and genetic distance of markers in the linkage group
Linkage Group Length / cM Number of markers Average distance / cM
C1 93 7 13.3
C2 194 20 9.7
C3 86 5 17.2
C4 136 18 7.6
C5 190 10 19.0
C6 220 13 16.9
C7 190 15 12.7
C8 130 8 16.3
C9 184 26 7.1
C10 173 24 7.2
C11 183 12 15.3
C12 176 13 13.3
Total 1 961 171 11.4
 
Table 3  Distribution of QTL for resistance to Phytophthora infestans in potato genetic linkage map
QTL
Linkage
group
Position
/ cM
The nearest
marker
Distance
/ cM
LOD value Additive R2 / %
Pi05 5 52 STGOOO7 ̄271 13 2.70  ̄0.415 7 17.37
Pi06 ̄1 6 96 STG0006 ̄250 2 4.43 0.305 2 34.87
Pi06 ̄2 6 121 S183 ̄210 1 3.68 0.138 5 31.13
Pi07 ̄1 7 154 S148 ̄460 1 3.47 0.467 0 30.83
Pi07 ̄2 7 140 ST13ST ̄240 2 3.21  ̄0.418 2 29.31
Pi10 10 36 STI0007 ̄195 2 10.32 0.535 2 65.68
Pi11 11 92 STI0017 ̄270 5 2.85 0.057 3 28.70
78

 
植物病理学报 46卷
 
Fig. 1  Position of QTL for resistance to Phytophthora infestans in the genetic map of potato
The number of linkage group is labeled above the linkage groupꎻ the markers and cumulative genetic distance is distributed
to the two sides of linkage groupꎻ seven QTLs (black concrete columnar) position is listed at the right of linkage group.
88

 
  1期 刘龙超ꎬ等:四倍体马铃薯 SSR遗传图谱的构建及晚疫病抗性 QTL初步定位
3  讨论
    一直以来ꎬ遗传背景的高度杂合和遗传模式的
复杂一直阻碍着马铃薯栽培育种ꎬ同时也成为马铃
薯育种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ꎮ 随着分子标记
技术和各种作图软件的不断发展与更新ꎬ特别是
TetraploidMap软件的成功研发ꎬ使得构建四倍体
马铃薯遗传连锁图谱成为可能ꎮ 近年来ꎬ利用 Tet ̄
raploidMap软件构建的四倍体马铃薯遗传图谱的
文章越来越多ꎮ 在国外ꎬ McCord 等[13] 利用
Atlantic和 B1829 ̄5杂交得到的 F1 群体(190 个子
代)构建的图谱大小与本研究的基本相近ꎮ 其母
本图谱包含 274 个标记(其中 8 个 SSR 标记)ꎬ全
长1 034.4 cMꎬ由 13个连锁群组成ꎬ所有的标记基
本上均匀的分布在这 13 个连锁群上ꎻ父本图谱
(B1829 ̄5)含有 252 个标记 (其中 10 个 SSR 标
记)ꎬ全长 940.2 cMꎬ由 14 个连锁群组成ꎬ平均图
距为 3.73 cMꎬ分布也较为均匀ꎮ 在国内ꎬZhou[14]
利用 128 对 AFLP 引物组合、65 对 SSR 引物和 3
对候选基因引物的 711个标记ꎬ分别构建了双亲的
遗传连锁图谱ꎮ 父本图谱(E108)包含 315 个标
记ꎬ全长 948 cMꎬ由 12个连锁群组成ꎬ平均图距为
3.01 cMꎮ 母本图谱(E20)包含 341 个标记ꎬ由 14
个连锁群组成ꎬ全长 1 286 cMꎬ平均图距也达到了
3.77 cMꎬ并且所有的标记都是较为均匀的分布在
所有的连锁群上ꎮ 本研究利用 122 对 SSR 引物和
190个 F1 株系ꎬ构建了全长为 1 961 cM 的遗传图
谱ꎬ包含 171 个 SSR 标记ꎬ由 12 个连锁群组成ꎬ平
均图距为11.4 cMꎮ 其中有 3 个连锁群包含 20 个
以上的标记位点ꎬ有两个连锁群上的标记位点在
10个以下ꎬ标记分布较不均匀ꎮ 本研究只是对四
倍体马铃薯晚疫病抗性 QTL 做初步的定位和分
析ꎬ要想精确定位需要构建更高密度的分子遗传图
谱ꎬ可以通过增加标记类型ꎬ例如 AFLP 标记、
SRAP标记等ꎬ同时增加标记数量ꎬ对连锁图谱进
行加密ꎬ可以实现 QTL位点的精确定位ꎬ定位到的
QTL将为图位克隆该性状基因和分子标记辅助育
种提供较大的帮助ꎮ
    本研究初步定位了 7 个与晚疫病抗性相关的
QTL位点ꎬ其中位于 C10 上的 pi10 位点ꎬ其 LOD
值大于 10.0ꎬ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 65.68%ꎬ推测其
可能是 1个主效 QTLꎮ 这与 Danan等[15]在二倍体
马铃薯种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ꎮ 表明在染色体 10
上确实存在一个主效 QTLꎮ Bradshaw 等[16]在一
个感病的亲本 12601abl 和抗性亲本 Stirling 进行
杂交ꎬ得到 227 个株系构成四倍体马铃薯作图群
体ꎬ采用区间作图法ꎬ在第 5 条染色体上定位了一
个 QTLꎬ该 QTL分别能解释块茎晚疫病抗性和叶
片晚疫病抗性等表型变异的 26.3%和 17.5%ꎬ这与
本研究中在 C5上定位到的 pi05位点的结论一致ꎬ
除此之外本研究还在 C6、C7、C10 和 C11 上发现
了与晚疫病抗性相关的 QTLꎬ这可能是因为研究
群体背景的不同ꎬ发生分离的 QTL也不一样ꎬ所以
QTL定位结果也各不相同ꎮ 在 C6和 C7上分别有
一个 QTL 位点(pi06 ̄2 和 pi07 ̄1)ꎬ它们与邻近标
记之间的图距都小于 1 cMꎬ可认为它们与分子标
记是紧密连锁的ꎮ 但是ꎬ数量性状存在着基因与基
因、基因与环境之间的互作ꎬ最终的表型决定于生
物发育过程中众多基因的表达、调控以及相互作
用ꎮ 所以需要经过多年、多点等多种环境条件下进
行详尽分析和比对ꎬ以期早日实现通过对已定位
QTL位点的精细定位和克隆该性状基因ꎬ为实现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参考ꎮ
参考文献
[1]   Nowicki Mꎬ Fooled M Rꎬ Nowakowska Mꎬ et al. Po ̄
tato and tomato late blight caused by Phytophthora in ̄
festans: an overview of pathology and resistance bree ̄
ding [J] . Plant Diseaseꎬ 2012ꎬ 96(1):4 ̄17.
[2]   Leonards ̄Schippers Cꎬ Gieffers Wꎬ Schafer ̄Pregl Rꎬ
et al. Quantitative resistance to Phytophthora infestans
in potato: a case study for QTL mapping in an alloga ̄
mous plant species [ J] . Geneticsꎬ 1994ꎬ 137 ( 1):
67 ̄77.
[3]   Shang X Hꎬ Tian Z Dꎬ Liu Jꎬ et al. Mapping of gene
related to late blight resistance in potato and QTL
analysis (in Chinese) [J] . Journal of Southern Agri ̄
culture(南方农业学报)ꎬ 2011ꎬ42(7):689 ̄695.
[4]   Li J C. Genetic map of diploid potato ( Solanum tu ̄
berosum L.) and the QTLs underlying resistance to
Phytophthora infestans ( in Chinese) [ D] . Hubei: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ꎬ 2012.
[5]   Meyer R Cꎬ Milbourne Dꎬ Hackett CAꎬ et al. Linkage
analysis in tetraploid potato and association of markers
98

 
植物病理学报 46卷
with quantitative resistance to late blight (Phytophthora
infestans ) [ J] . Molecular Genetics and Genomics
(MGG): 1998ꎬ 259(2):150 ̄160.
[6]   Bormann C Aꎬ Rickert A Mꎬ Castillo Ruiz R Aꎬ et al.
Tagging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for maturity ̄corrected
late blight resistance in tetraploid potato with PCR ̄
based candidate gene markers [J] .Molecular Plant ̄Mi ̄
crobe Interactionsꎬ 2004ꎬ 17(10):1126 ̄1138.
[7]   Xu J Fꎬ Huang S Wꎬ Jin L Pꎬ et al. Genetic mapping
of R11 gene conferring resistance to late blight in  po ̄
tato ( Solanum tuberosum) ( in Chinese) [ J] . Acta
Agronomica Sinica (作物学报 )ꎬ 2009ꎬ 35 ( 6 ):
992 ̄997.
[8]   Vivianne G A A Vꎬ Willem Van Dooijeweert L Cꎬ
Paul Kꎬ et al. A laboratory assay for Phytophthora in ̄
festans resistance in various Solanum species reflects
the field situation [ J] . 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 ̄
thologyꎬ 1999ꎬ 105(3): 241 ̄250.
[9]   Jones J Rꎬ Walker R T. Iso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deoxyribonucleic acid of Mycoplasm amycoides var.
capri [J] . Natureꎬ 1963ꎬ (198): 588 ̄589.
[10] Duan Y F. Construction of fingerprinting and analysis
of genetic relationship with SSR markers for main
potato cultivars (Solanum tuberosum L.) in China ( in
Chinese) [D] . Beijing: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 ̄
tural Sciencesꎬ 2009.
[11] Shan Y J. Construction of genetic map by SSR markers
and QTLs analysis of some agronomic traits in diploid
potato ( in Chinese) [D] . Beijing: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ꎬ 2010.
[12] Hackett C Aꎬ Milne Iꎬ Bradshaw J Eꎬ et al. Tetra ̄
ploidMap for Windows: linkage map construction and
QTL mapping in autotetraploid species [ J ] . The
Journal of Heredityꎬ 2007ꎬ 98(7):727 ̄729.
[13] McCord P Hꎬ Sosinski B Rꎬ Haynes K Qꎬ et al. QTL
mapping of internal heat necrosis in tetraploid potato
[ J]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ꎬ 2011ꎬ 122
(1): 129 ̄142.
[14] Zhou J. QTL mapping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in vitro
tuberization in potato (Solanum tuberosum L.)( in Chi ̄
nese ) [ D ] . Hubei: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ꎬ 2014.
[15] Danan Sꎬ Chauvin J Eꎬ Caramel Bꎬ et al. Major ̄effect
QTLs for stem and foliage resistance to late blight in
the wild potato relatives Solanum sparsipilum and S.
spegazzinii are mapped to chromosome X [ J] . Theo ̄
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ꎬ 2009ꎬ 119(4):705 ̄719.
[16] Bradshaw J Eꎬ Pande Bꎬ Bryan G Jꎬ et al. Interval
mapping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for resistance to late
blight [ 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 de Bary]ꎬ
height and maturity in a tetraploid population of potato
(Solanum. tuberosum subsp. tuberosum) [ J] . Gene ̄
ticsꎬ 2004ꎬ 168(2): 983 ̄995.
责任编辑:曾晓葳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