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植物病理学报
ACTA PHYTOPATHOLOGICA SINICA 43(2): 179-186(2013)
收稿日期: 2012-06-15; 修回日期: 2013-01-0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0800714); 江苏省环洪泽湖生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HZHL1006);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0803071032)
通讯作者: 刘红霞,副教授,主要从事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 Tel: 025-84395425, E-mail: hxliu@njau. edu. cn
第一作者: 郑 丽,女, 湖北黄冈人, 硕士, 主要从事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 E-mail: bluestar183@163. com。
PopW蛋白对黄瓜霜霉病的防病促生作用
郑 丽1, 罗玉明2, 薛庆云3, 李师默2, 刘红霞1∗, 郭坚华1
(1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学系, 江苏省生物源农药工程中心, 农作物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 210095; 2淮阴师范学院生科院, 江苏省环洪泽湖生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淮安 223001;
3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南京 210046)
摘要:前期研究发现来源于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ZJ3721)的 Harpin蛋白 PopW对多种作物有较好的诱导抗病作
用。 本文研究 PopW蛋白在温室和田间条件下对黄瓜霜霉病的生防和促生效果。 温室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接种霜霉病病
原菌后 15 d, 250 mg / L PopW蛋白水溶液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最好(42. 85% ),PopW蛋白(250 mg / L)处理的黄瓜苗与对
照相比生物量增加 26. 92% ,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 2010 年,PopW蛋白(250 mg / L)间隔 15 d 喷雾 1 次,共使用 3 次。 初
次喷雾后 8、25、35 和 48 d,对黄瓜霜霉病的生防效果分别为 41. 87% 、48. 36% 、53. 21%和 50. 85% ; 2011 年,等量的 PopW
蛋白间隔 10 d使用 1 次,共使用 3 次。 初次喷雾后的第 8、15、22 和 27 d,生防效果分别为 47. 07% 、48. 17% 、50. 59%和
54. 48% 。 试验结果表明,250 mg / L PopW蛋白水溶液可作为黄瓜霜霉病的潜在生防因子,且其抗病作用有一定的持效期,
可保持 10 ~ 15 d,甚至更长时间。 分析 PopW蛋白处理对黄瓜的促生作用及其对黄瓜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PopW蛋白处
理组黄瓜单株增产达 33. 01% 。 PopW蛋白处理的黄瓜果实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 C 含量分别为
18. 07 mg / g、6. 80 mg / g、60. 20 mg / 100 g、68. 27 μg / g,均显著高于对照(10. 21 mg / g、5. 30 mg / g、59. 06 mg / 100 g、49. 55
μg / g),结果表明 PopW蛋白处理可显著提高黄瓜产量、改善黄瓜品质。
关键词:黄瓜霜霉病; PopW蛋白; 生防效果; 促生; 品质
Control and growth promotion of PopW to cucumber downy mildew under green-
house and field conditions ZHENG Li1, LUO Yu-ming2, XUE Qing-yun3, LI Shi-mo2, LIU
Hong-xia1,GUO Jian-hua1 ( 1Department of Plant Pathology, 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Engineering Center of Bioresource Pesticide in Jiangsu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Crop Diseases and
Pests(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Nanjing 210095, China; 2 Jiangsu Key Laboratory for Eco-Agri-
cultural Biotechnology around Hongze Lake, School of Life Sciences,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Huai’ an 223001,China;
3 Institute of Plant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46, China)
Abstract: The PopW, a new harpin protein, was isolated from the bacterium Ralstonia solanacearum
ZJ3721and showed induced resistance to various plant diseases. In this study, the biocontrol efficacy of PopW
against cucumber downy mildew caused by 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was investigated and evaluated. The
PopW at the concentration of 250 mg / L obtained the best biocontrol efficacy of 42. 85% than the other con-
centration at the 15 th day after pathogen inoculation under the greenhouse experiment. Meanwhile, PopW(250
mg / L)promoted the growth of cucumber and increased the content of chlorophyll in leaves of the plant. In the
field experiments, the PopW with the same concentration was applied every 15 days and used three times in
2010. The biocontrol efficacy reached 41. 87% , 48. 36% , 53. 21% and 50. 85% at the 8, 25, 35 and 48 d
after the first treatment of PopW, respectively. In 2011, the same treatment was applied every 10 days and the
植物病理学报 43 卷
biocontrol efficacy reached 47. 07% , 48. 17% , 50. 59% and 54. 48% at the day of 8, 15, 22 and 27 d after
the first application of PopW,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opW had the potential to be an ef-
fective biocontrol agent against 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and the resistance induced could keep 10 - 15
days, even more. Furthermore, PopW increased the yield with 33. 01% per individual plant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cucumber fruit with increased content of soluble sugar, soluble protein, free amino
acids and vitamin C with 18. 07 mg / g, 6. 80 mg / g, 60. 20 mg / 100 g, 68. 27 μg / g, in PopW treatment and
10. 21 mg / g, 5. 30 mg / g, 59. 06 mg / 100 g and 49. 55 μg / g in control respectively.
Key words: 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on cucumber; PopW; biocontrol efficiency; plant-growth promo-
tion; fruit qualities
中图分类号: S436. 421.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12-0914(2013)02-0179-08
由古巴假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Berk. &Curt. ) Rostov]引起的黄瓜霜霉病是全球
黄瓜产区最主要的叶部病害之一,大约有 70 多个
国家先后发生过这种病害[1]。 在我国,随着保护
地面积的增加,黄瓜霜霉病成为制约日光温室大棚
黄瓜产量的重要因子之一。 霜霉病在黄瓜的整个
生育期均可发病,温湿度适宜时 7 ~ 10 d 内可使植
株大部分叶片黄化枯死,减产 20% ~ 30% ,严重时
减产达 50% ,甚至绝收[2]。
目前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措施主要依靠培育抗
性品种[3,4]和使用化学药剂,如百菌清、乙磷铝、甲
霜灵、代森锰锌、霜霉威·甲霜灵[5]。 但是,抗病
育种工作周期长,化学农药的反复使用极易产生抗
药性[6]。 该病害一旦流行,使用化学药剂的间隔
期会缩短至 3 ~ 4 d,农药残留问题异常突出。 利用
生物防治策略防治黄瓜霜霉病日益受到关注。 国
内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生物源农药主要有枯草芽孢
杆菌[7] (Bacillus subtilis)、天然产物植物的代谢
物[8]、非致病力尖镰孢菌[9](Nonpathogenic Fusari-
um oxysporum)和生物蛋白类[10]。
Harpin蛋白是由 hrp 基因调节并通过Ⅲ型泌
出通道分泌的一类效应蛋白,是不亲和病原细菌在
烟草等植物上诱导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ac-
tion, HR)或过敏性细胞死亡(Hypersensitive Cell
Death, HCD)的效应分子,富含甘氨酸、蛋白酶敏
感、热稳定,由革兰氏阴性植物病原细菌产生的酸
性蛋白质[ 11 ],可引起植物产生多种有益反应,包
括诱导植物抗病、抗虫和促进植物生长等[12 ~ 14]。
PopW 蛋白是从青枯劳尔氏菌 ( Ralstonia so-
lanacearum)ZJ3721 中分离得到具有 380 个氨基酸
的新 harpin蛋白,酸性,富含甘氨酸和丝氨酸,缺少
半胱氨酸,热稳定,对蛋白酶敏感,能在非寄主植物
上诱导产生 HR,不影响病原菌的致病性[15]。 它能
够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并且该抗性属于系统获
得 抗 病 性 ( 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
SAR) [14],PopW 蛋白还具有一定的防病、促生作
用。 本文旨在探索 PopW 蛋白对黄瓜霜霉病的防
病、促生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 1 病原菌孢子囊悬浮液、PopW 抗菌蛋白制备
和植物材料培育
1. 1. 1 黄瓜霜霉病病原菌孢子囊悬浮液制备方
法[16] 傍晚采集发病严重的新鲜黄瓜霜霉病病叶
(采集前 7 d 未施过化学农药),用冰壶带回实验
室,无菌水冲去叶面杂物和原有的孢子囊,用浸水
的脱脂棉包住叶柄,置于 18℃培养箱中黑暗保湿
培养 24 h。 用无菌水洗取新长出的孢子囊,双层纱
布过滤,12 000 rpm离心 15 min,弃去上清液,用无
菌水稀释至 105孢子囊 / mL,在 18℃培养箱中黑暗
培养 2 ~ 3 h,待有大量游动孢子囊出现时使用。
1. 1. 2 PopW 抗菌蛋白制备 将含有重组质粒
pET-popW的转化子 BLPopW 接种于 5 mL 含有
50 mg / L卡那霉素(Kanamycin)的 LB液体培养液
中,37℃振荡培养过夜。 按 1%的比例接入含有 50
mg / L卡那霉素的新鲜 LB 液体培养液中,37℃振
荡培养至 OD600为 0. 6 ~ 0. 8,加入终浓度 1. 0
mmol / L 的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 Isopropyl-
β-D- thiogalactopyranoside, IPTG),37℃继续振荡
培养 3 h。 上述菌液 5 000 × g,4℃,离心 5 min,收
集菌体,然后用 1 / 100 体积的灭菌水重悬菌体,水
081
2 期 郑 丽,等:PopW蛋白对黄瓜霜霉病的防病促生作用
煮,沸腾 10 min 以破壁,10 000 × g,4℃,离心 10
min,收集上清液即为初步纯化的可溶性蛋白,以
浓度为 1 mg / mL 的 BSA 为标样,用 10%的 SDS-
PAGE检测蛋白水溶液浓度,稀释待用。
1. 1. 3 植物材料培育 黄瓜品种为“津优 35”。 将
黄瓜种子进行表面消毒(70%无水乙醇表面消毒 1 ~2
min,0. 05%次氯酸钠溶液浸泡 10 min,灭菌水润洗 5
次),播种于育苗盘中置 28℃、16 / 8 h 光周期,70%以
上相对湿度的温室中进行培育。 待黄瓜苗长到 3 ~4
片真叶(25 d左右)时进行移栽。 将黄瓜幼苗移栽装
满基质的盆钵(上口外径14. 7 cm,上口内径12. 8 cm,
底径 9. 3 cm,高 11 cm)中,每钵 1株,置于 28℃,85%
以上相对湿度,16 / 8 h光周期温室。
1. 2 温室防效和促生试验
1. 2. 1 PopW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温室试验 按照
1. 1. 3 方法培育黄瓜苗,待其长出 10 片真叶进行
喷雾处理。 本试验设置 6 个处理:①2500 mg / L
PopW蛋白水溶液;②250 mg / L PopW 蛋白水溶
液;③25 mg / L PopW 蛋白水溶液;④2. 5 mg / L
PopW蛋白水溶液;⑤化学药剂百菌清;⑥对照。
每处理设 4 个重复,每个重复 24 棵苗。 PopW 蛋
白处理组每株苗喷施 30 mL 水溶液,对照组用等
量灭菌水以相同方法喷雾;各处理组喷雾时均加入
终浓度为 0. 01%的表面活性剂 Tween-20。 处理 5
d后,喷雾接种 105 个孢子囊 / mL 的病原菌[16]。
接种病原菌 15 d后调查病害严重度并计算生防效
果。 病害调查方法[16]:0 级,无病症;1 级,接种点
有轻微病斑, 其直径小于 0. 5 cm;3 级,病斑直径
0. 5 ~ 1. 3 cm;5 级,接种点黄化面积占子叶面积
1 / 2 以下, 坏死面积占 1 / 3 以下; 7 级,坏死斑面
积占叶面积 1 / 3 ~ 2 / 3; 9 级,坏死斑面积占叶面积
2 / 3 以上或全株枯死。 病害严重度和生防效果统
计计算方法:病害严重度(% ) = [∑(病级数 ×该
病级植株数) / (最高病级 ×总植株数)] × 100;生
防效果(% ) = [(对照病害严重度 -处理组病害严
重度) /对照病害严重度] ×100。
1. 2. 2 PopW蛋白对黄瓜苗温室促生作用 按照
1. 1. 3 方法培育黄瓜苗,待长出 6 片真叶进行喷雾
处理。 处理组每株苗喷施浓度为 250 mg / L PopW
蛋白水溶液 30 mL,对照组用等量灭菌水以相同方
法喷雾,喷雾时均加入终浓度为 0. 01%的表面活
性剂 Tween-20。 每个处理 4 个重复,每个重复 12
棵苗。 处理 25 d 后,测量黄瓜株高、叶面积以及测
定鲜重、干重、生物量增加、叶绿素含量等指标。 生
物量增加(% ) = (处理组植株鲜重 -对照植株鲜
重) / 对照植株鲜重 × 100% 。 采用“乙醇-丙酮混
合液浸泡法” [17]测定叶绿素含量,求得色素的浓度
后再按公式计算组织中各色素的含量(用每克鲜
重或干重所含叶绿体色素的毫克数表示):叶绿素
含量 = [色素的浓度(C) ×提取液体积 ×稀释倍
数] / 样品鲜重(或干重)。
1. 3 大田防效
2010和 2011年在淮安市淮阴区丁集镇不同黄
瓜日光大棚开展 2次大田防效试验。 所选大棚黄瓜
连续种植 15年以上;土壤质地为黄潮土类,轻壤质
土;土壤有机质含量 1. 8 ~ 1. 9% ,土壤 pH 值 6. 5。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2 个处理,每个处理 4 个重
复,小区与小区之间均设有保护行。 大棚黄瓜移栽
20 d(长出 5 ~6 片真叶)进行第 1 次施药,喷施 250
mg / L PopW蛋白水溶液 30 mL /株,对照组用等量
灭菌水以相同方法喷雾,喷施时均加入终浓度为
0. 01%的表面活性剂 Tween-20。 大田试验采用标准
的田间管理模式,并且不再使用其他杀菌剂。
2010 年,每个重复的小区面积为 30 m2(4 m ×
7. 5 m),PopW蛋白水溶液间隔 15 d 施药 1 次,在
黄瓜的整个生长期间共施药 3 次;初次喷雾后的
8、25、35 和 48 d调查病害; 2011 年,每个重复的小
区面积为 50 m2(5 m × 10 m),每 10 d 施药 1 次,
在黄瓜的生长期施药 3 次。 2 次试验均在第 1 次
喷施 PopW蛋白水溶液后开始调查病害严重度并
记录。 大田病害调查中黄瓜霜霉病分级标准[18]:0
级,无病斑;1 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 5%以
下;3 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 6% ~ 10% ;5
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 11% ~ 25% ,7 级,病
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 26% ~ 50% ;9 级,病斑面
积占整个叶面积的 50%以上。 喷雾的植株每张叶
片均调查。 防效计算方法同温室试验的 1. 2. 1。
1. 4 黄瓜果实营养成分检测
随机抽取移栽 30 d 后收获的黄瓜进行检测,
黄瓜果实单重、横径(cm)、纵径(cm)、纵 /横比、可
溶性蛋白(mg / g)、可溶性糖含量 (mg / g)、游离氨
基酸 (mg / 100g)、维 C(μg / g)、含水量% (占鲜
181
植物病理学报 43 卷
重)参考文献[19]和[20]。
1. 5 数据统计
温室和大田试验结果中的病害严重度、株高、
鲜重等生物量数据以及可溶性糖含量、游离氨基酸
含量等品质相关数据在 Microsoft Excel 中进行基
本处理后,用 SPSS (Version 16. 0)通用线性模型
中的 Duncan’s Test (P =0. 05),One-Way ANOVA
Analysis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 1 PopW蛋白对黄瓜霜霉病的温室防效
温室条件下,人工接种病原菌孢子囊 15 d 后,
浓度为 2 500 mg / L、250 mg / L、25 mg / L 和 2. 5
mg / L的 PopW 蛋白水溶液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
分别为 47. 27% 、42. 85% 、33. 52%和 24. 88% 。 其
中 2 500 mg / L 和 250 mg / L 的 PopW 蛋白处理中
病害严重度差异不显著(表 1),而 25 mg / L 和 2. 5
mg / L PopW蛋白的防效和化学药剂的防效相似。
随后,选择 250 mg / L 的 PopW 蛋白水溶液开展促
生和大田防效试验。
2. 2 温室条件下 PopW蛋白对黄瓜的促生作用
250 mg / L PopW蛋白水溶液喷雾处理 30 d
后,黄瓜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等指标与对照之
间差异显著。 另外,PopW 蛋白处理的黄瓜苗鲜
重为 33. 89 g /株,显著高于对照组 26. 70 g /株,
生物量增加了 26. 92% ,说明 PopW 蛋白对温室
黄瓜苗有较好的促生作用(表 2)。 测定叶片的叶
绿素含量,发现 PopW 蛋白处理的黄瓜苗,其叶绿
素总含量为 728. 56 mg / g,显著高于清水处理组
的 438. 06 mg / g,尤其是叶绿素 b的浓度,处理组
浓度 187. 64 mg / 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66. 64
mg / g(图 1),表明 PopW 蛋白处理黄瓜苗后可提
高叶绿素含量。
Fig. 1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of cucumber
Table 1 Biocontrol efficiency of PopW towards 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in the greenhouse
Treatment Disease severity / % Biocontrol efficacy / %
2500 mg / L PopW 3. 85 ±3. 47 cd∗ 47. 27
250 mg / L PopW 4. 17 ±1. 89 cd 42. 85
25 mg / L PopW 4. 85 ±0. 90 bc 33. 52
2. 5 mg / L PopW 5. 49 ±2. 30 b 24. 88
Chlorothalonil 5. 10 ±2. 46 b 30. 14
Control 7. 30 ±0. 02 a -
“∗”:The values are Mean ± Std. Deviation, followed by the same letter within a column a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s determined by the Duncan test (P =0. 05) .
Table 2 PopW promoted growth of cucumber in the greenhouse
Treatment Height / cm Stem dia. / cm Leaf area / cm2 Fresh weight / g Biomass increase / %
PopW∗ 35. 13 ±0. 89 a∗∗ 1. 78 ±0. 09 a 384. 43 ±22. 30 a 33. 89 ±1. 20 a 26. 92
Control 22. 14 ±1. 23 b 1. 52 ±0. 08 b 364. 28 ±7. 01 b 26. 70 ±1. 54 b -
“∗”:The concentration of PopW was 250 mg / L diluted 100 times. “∗∗”:The values are Mean ± Std. Deviation, fol-
lowed by the same letter within a column a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s determined by the Duncan test (P =0. 05) .
281
2 期 郑 丽,等:PopW蛋白对黄瓜霜霉病的防病促生作用
2. 3 PopW蛋白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防效
2010 年田间试验中,PopW 蛋白水溶液(250
mg / L)间隔 15 d 施用 1 次。 在其初次喷雾后第
8、25、35 和 48 d,对照组的病害严重度均显著重
于处理组其对黄瓜霜霉病的生防效果分别为
41. 87% 、48. 36% 、53. 21% 和 50. 85% (表 3 )。
说明间隔 15 d喷雾 1 次,可保持 PopW 蛋白防效
的稳定性。
2011 年,由于试验是在春季开展,雨水较多,
黄瓜霜霉病更容易大流行, 250 mg / L PopW 蛋
白水溶液处理黄瓜植株的间隔期改为 10 d。
PopW 蛋白在初次喷雾后第 8 d 的防效 为
47. 07% ,第 15 d的防效为 48. 17% ,第 22 d的防
效为 50. 59% ,第 27 d的防效为 54. 48% (表 4),
生防效果稳定。
2. 4 PopW蛋白对黄瓜品质的影响
PopW 蛋白(250 mg / L)处理黄瓜植株 30 d
后,测定黄瓜果形、单株产量和营养成分。 发现
PopW蛋白处理的黄瓜,果实横径、纵径和纵 /横比
值 3 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果形指数含
量显著提高(表 5)。 此外,PopW 蛋白处理的单果
重为 201. 42 g,显著高于对照组 185. 09 g(表 5);
收获后测其产量,单株增产高达 33. 01% 。
黄瓜果实各项营养指标测定数据显示,PopW
蛋白处理的黄瓜植株其可溶性蛋白含量为 18. 07
mg / g,可溶性糖含量为 6. 80 mg / g,游离氨基酸含
量为60. 20 mg / 100g,维生素C含量为68. 27 μg / g,各
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10. 21 mg / g、5. 30 mg / g、
59. 06 mg / 100g 、49. 55 μg / g (图 2),结果表明
PopW蛋白可以改善黄瓜品质。
Fig. 2 The quantity analysis of the contents of cucumber fruits
381
植物病理学报 43 卷481
2 期 郑 丽,等:PopW蛋白对黄瓜霜霉病的防病促生作用
3 讨论
蛋白质农药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对多种植物具
有生物活性的蛋白激发子类药物 [21]。 新型微生
物蛋白农药具代表性的有过敏蛋白(Harpin)、隐地
蛋白(Elicitin)和激活蛋白(Activator)等[22]。 田间
施用 harpin既能降低因病虫害带来的产量损失,又
可在植物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增加产量[14]。 本研究
PopW蛋白水溶液(250 mg / L)在温室和大棚试验
中不仅对黄瓜霜霉病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
也显著促进了植株生物量的增加。 Chai 等[23]报
道,harpin 蛋白生物制剂———Messenger 的使用提
高了杨梅的品质。 本研究也发现 PopW 蛋白处理
黄瓜植株后,黄瓜品质显著改善。
黄瓜霜霉病的病原物古巴假霜霉是专性寄生
病原菌,人工接种发病率较低,所以即使能获得温
室防效较好的菌株,也很难保证其在日光大棚的防
效。 这也是大多数黄瓜霜霉病生防研究的局限性
所在。 本研究在温室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常年种植
黄瓜且霜霉病发生普遍的日光温室大棚作为大田
试验用地,在不同地点,不同季节连续开展了 2 年
的大田试验,进一步验证了 PopW蛋白水溶液对该
病害的防效。
Harpin蛋白持效性有限,在作物的一个生长季
中,使用次数太少或相邻 2 次处理的间隔时间较
长,其防病促生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有研究表明,
HarpinEa诱导抗病的持效性达 20 d,每隔 20 d 施药
1 次,共施 3 次,对黄瓜霜霉病和灰霉病的防效均
在 40%以上[24]。 在应用 PopW蛋白防治黄瓜霜霉
病的 2 次大田试验中,虽然我们用药间隔天数和调
查病害严重度的日期不同,但 PopW蛋白在田间的
防效差异不大,相对稳定;在最后一次喷施 18 d
(2010)和 7 d(2011)后,PopW 蛋白对黄瓜霜霉病
的防效保持在 50% 以上,这与 Cao 等[25]报道的
PopW蛋白防治烟草花叶病毒(TMV,Tobacco mo-
saic virus)的持效期在 8 d 以上一致。 因此,在大
棚中每隔 10 ~ 15 d使用 1 次,PopW蛋白对黄瓜霜
霉病有良好且稳定的抗病作用,可以用作日光大棚
黄瓜栽培中防治霜霉病害的潜在生防因子。 至于
PopW蛋白在防治黄瓜霜霉病时,其持效期能否维
持在 15 d以上,有待进一步探讨。
Harpin蛋白功能广泛,对环境友好,国内外已
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 2001 年,美国 Cornell 大学
和 EDEN生物科技公司共同开发了具有抗病防虫
功能的广谱无公害微生物蛋白农药 Messenger ®
(HarpinEa),该产品是当今国际上利用高技术手段
开发生物农药的典型例子。 本研究所用 harpin 蛋
白与 Messenger 相比,最主要的优势在于 PopW 是
本实验室自主研发,且对黄瓜霜霉病的持效期达到
了 15 d。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解析
PopW蛋白的防病促生信号调控机制,筛选其互作
蛋白。 同时构建 PopW高效、蛋白泌出型表达载体
和研制适用剂型的工作也将进一步展开。
致谢:本实验室王云鹏老师和李建刚博士在论文撰
写过程中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 淮阴师范学
院本科生黄瑶、冯耿、曹珏杰、王倩在大田试
验中参与了喷雾工作和数据记录。 江苏淮安
市淮阴区丁集镇丁育珍等大棚种植户在本试
验开展中对黄瓜水肥、农药管理给予配合和
帮助。
参考文献
[1] Shi Y X, Li B J, Liu X M. Progress of study on
downy mildew in cucumber( in Chinese) [ J] . North-
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33(4): 465 -466.
[2] Zhang W. Agricultural method to control cucumber
downy mildew in greenhouse( in Chinese) [J] . China
Plant Protection (中国植保导刊), 2009, 1: 95.
[3] Cao Q H. Research on cucumber alien translocation
line possessing resistance to downy mildew and its ap-
plication in cucumber breeding ( in Chinese) [ D] .
Nanjing:Nanji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南京:南京农
业大学), 2006.
[4] Taler D, Galperin M,Benjamin I,et al. Plant enzy-
matic resistance (eR) genes encoding for photo respir-
atory enzymes confer resistance against disease [ J] .
Plant Cell, 2004, 16: 172 -184.
[5] Xi D Q. Control research of four bactericides on cu-
cumber downy mildew ( in Chinese)[J] . Modern Ag-
ricultur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4: 203 -204.
[6] Samoucha Y, Cohen Y. Differential sensitivity to
581
植物病理学报 43 卷
mancozeb of mentality sensitive and metalaxy resistant
isolates of Pseudoperonospera cubensis [ J] . Phytopa-
thology, 1984,74: 1437 -1439.
[7] Li X, Zhang D, Yang W X, et al. Studies on the
effect of Bacillus on downy mildew of cucumber ( in
Chinese)[J] . Plant Protection(植物保护), 2003, 29
(4): 25 -27.
[8] Zhao J, Dai G H, Gu Z F, et al. The 20 kinds of
plant extracts of cucumber downy mildew preventive
effect ( in Chinese)[J] .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
ty: Agricultural Science[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
学版)], 2005, 23(3): 308 -311.
[9] Yang M. On the control effect and promote growth of
nonpathogenic Fusarium oxysporum FO47 and
FO47B10 on watermelon and cucumber ( in Chinese)
[D] . Yang Ling: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杨凌:
西北农林大学), 2005.
[10] Wang X, Xian W R, Zhang D F, et al. Control effi-
cacy of protein pesticides on cumber downy mildew in
greenhouse( in Chinese) [ J] . Northern Horticulture,
(北方园艺); 2011, 10: 134 -136.
[11] Kim J F, Beer S V. Harp genes and harpins of
Erwinia amylovora: A decade of discovery Fire Blight
and Its Causative Agent [ J ] . Erwinia amylovora,
2000, 10: 141 -162.
[12] Dong H, Delaney T P, Beer S V. Hairpin induces
disease resistance in Arabidopsis through the 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 pathway mediated by salicylic acid
and the NIMI gene [ J] . The Plant Journal, 1999, 20
(2): 207 -215.
[13] Strobel R N, Gopalan J S, Kuc J A, et al . Induction
of 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 in cucumber by Pseudo-
monas syringae pv. syringae HrpZpss protein [ J] .
The Plant Journal. 1996, 9: 431 -439.
[14] Li J G, Cao J, Sun F F, et al. Control of tobacco mo-
saic virus by PopW as a result of induced resistance in
tobacco under greenhouse and field conditions[J] . Phy-
topathology, 2011,101(10): 1202 -1208.
[15] Li J G, Liu H X, Cao J, et al. PopW of Ralstonia so-
lanacearum, a new two-domain harpin targeting the
plant cell wall [ J] . 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2010,
11(3): 371 -381.
[16] Du X L. Biological control of grape downy mildew
and powdery mildew ( in Chinese) [D] . Bao ding:
Master Thesis.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 bei(河北
农业大学), 2008.
[17] Liu X X, Dong Z S, Liu C S, et al. On extracting
methods of chlorophyll in rape ( in Chinese) [J] . Chi-
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20(4): 62 -63.
[18] GB / T17980. 26-2000 Pesticide-Guidelines for the field
efficacy trials ( I) -Fungicides against downy mildew of
cucumber[S] . 2000-02-01.
[19] Jiang Y, Zhang J P, Zhang X Z. Studies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ucumis sativus fruit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vertical diameter cross section and
weight of Cucumis sativus fruits ( in Chinese) [ J] .
Acta Agriculture Universitat of Henanensis (河南农业
大学学报), 1999, 33: 123 -124.
[20] Han Y S. Food chemistry guidance ( in Chinese )
[M] .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ess(北
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2.
[21] Qiu D W. Microbe protein pesticide and its prospects
( in Chinese) [ J] .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on-
trol (中国生物防治), 2004, 20(2): 90 -94.
[22] Qiu D W, Yang X F. Progress of protein pesticides
and industrial( in Chinese)[J] . Pesticide Market News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6, 8(6): 1 -4.
[23] Chai Y Q, Liu Y G, Wang G E, et al. The effect of
messenger on the development and quality of grape and
bayberry( in Chinese) [J] . Modern Agrochemicals (现
代农药), 2004, 1: 33 -35.
[24] Wang J J, Wang Y, Ge Y H, et al. Inhibiting effect
of postharvest Harpin treatment on Alternaria rot and
induction to resistance enzymes of Pyrus bretschneideri
‘Pingguo’ ( in Chinese) [ J] . Journal of Gansu Agri-
cultural University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6, 5
(41): 114 -117.
[25] Cao J, Wang T T, Zheng L, et al. Parameter Optimi-
zation and broad-spectrum for induced resistance of
PopW [EB / OL] . (2011-06-30) http: / / www. paper.
edu. cn / releasepaper / content / 2011-06-503.
责任编辑:于金枝
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