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Plant root N and P level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geographical and climate factors in a Chinese grassland transect

中国草地样带植物根系N、P元素特征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关系



全 文 :中国草地样带植物根系犖、犘元素特征
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关系
樊江文,张良侠,张文彦,钟华平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摘要:在横穿内蒙古和青藏高原长达4000km的中国草地样带中,设置了132个采样样地,采集到120个植物根系
样品,对样品进行了化学元素测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植物根系N、P元素的基本特征,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其与气
候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草地植物根系P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大于N元素,而青藏高原地区植物根系N、P
含量的变异系数均高于内蒙古地区。植物根系N和P元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明显,同时,P与N/P的相关关系比
N与N/P的相关关系更为明显。在草地类型上,高寒草甸类植物根系的N含量最低,而温性草原最高。在与生境
因子的关系上,草地植物根系N含量具有随着海拔增加而降低,随年均温的增加而增加,随年均降水量的增加而降
低的趋势,但其相关程度都较弱,这说明植物根系的元素含量可能受到植被组成、环境因素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
对草地植物根系元素化学计量学特征的研究,有助于为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草地的C、N、P元素循环研究以及草
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研究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为相关生态模型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草地;植物根系;氮和磷元素;气候因子
中图分类号:S8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59(2014)05006908
犇犗犐:10.11686/cyxb20140508  
  氮(N)和磷(P)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矿质元素。在生态系统中C、N、P元素具有紧密的交互作用和协同
关系[12],因此,N、P元素的化学计量学特征不仅直接影响着生态系统养分元素的循环模式,而且对生态系统的
碳循环和碳蓄积产生深刻影响[35]。
在大尺度上,植物N、P元素特征是植物对环境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6],温度、降水、土壤,以及人类活动等因
子都会对其产生影响[711],从而使植物营养元素分布的地理格局和循环特征发生变化。
目前,人们对植物叶片N、P元素特征在区域和全球尺度上与温度、降水等环境因子的关系开展了一些研究。
Reich和Oleksyn[8]的研究表明,在全球尺度上,随着纬度降低和年均温升高,植物叶片的N和P元素含量降低,
N/P增加。Han等[12]和任书杰等[13]在中国的研究也发现,随着温度的增加,植物叶片的N和P含量呈现明显
的降低趋势。He等[1415]的研究则表明,植物叶片N、P元素与地带性温度和降水条件并无明显关系。
虽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植物叶片N、P元素分布的地理格局及其与水热等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一些研究,
但对植物根系N、P元素化学计量学特征以及在大尺度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的研究几乎未见到报道。植物根系
是植物吸收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器官,在对矿质元素的固定、分配和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植物根系
N、P元素的生态计量学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对了解和掌握植物元素的分配和循环规律,探讨气候变化对
其的影响,分析植物元素计量学特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在横穿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约4000km长的中国草地样带上,选择132个采样样地,采集植物
根系样品,测定植物根系中的C、N、P含量,借助中国草地样带中植被类型和水热因子等随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
带性发生梯度变化的规律和特点,研究草地植物根系N、P元素地理格局及其与温度和降水等气候因子的关系,
探讨地理和气候因子对草地植被根系N、P元素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进而为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草地的C、
N、P元素循环研究以及草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研究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相关生态模型提供
第23卷 第5期
Vol.23,No.5
草 业 学 报
ACTAPRATACULTURAESINICA   
69-76
2014年10月
收稿日期:20130913;改回日期:201401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0427)和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3BAC03B04)资助。
作者简介:樊江文(1961),男,甘肃陇西人,研究员,博士。Email:fanjw@igsnrr.ac.cn
基础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图1 采样点分布图
犉犻犵.1 犇犻狊狋狉犻犫狌狋犻狅狀犿犪狆狅犳狊犪犿狆犾犻狀犵狆狅犻狀狋狊
 
1.1 研究区域
本研究基于中国草地样带(CGT)开展,中国草地
样带是研究者设置的草地调查和研究专业样带[1624]。
中国草地样带位于我国最重要的草地分布区,贯穿内
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包括内蒙古、甘肃、青海和西藏
四省区,东起内蒙古最东部的海拉尔地区(49°15′N,
119°15′E),西至青藏高原西部的普兰地区(30°15′N,
81°15′E),全长约4000km,宽幅约300km(图1)。研
究区具有明显的气候梯度特征和草地植被的水平和垂
直地带性分布规律[25]。
在内蒙古地区,年平均气温自东北向西南递增,由
东北部的-6~0℃增加到西南部的7~9℃;降水量亦
由东北向西南部递减,从东北部400mm降至其西南
部的50mm以下。蒸发量则相反,自西向东由3000mm递减到1000mm左右。与之相应的气候带呈带状分
布,从东向西由湿润、半湿润区逐步过渡到半干旱、干旱区。土壤带基本呈东北-西南向排列,依次为黑土地带、
暗棕壤地带、黑钙土地带、栗钙土地带、棕壤地带、黑垆土地带、灰钙土地带、风沙土地带和灰棕漠土地带。从东北
到西南,随着降水量的减少,依次分布着温性草甸草原、温性典型草原、温性荒漠草原、温性草原化荒漠和温性荒
漠等草地类型。
在青藏高原地区,平均海拔4000~5000m,气候的基本特点是辐射强、气温低、日较差大、降水区域差异大。
在高原面上,一般年均气温0℃以下,极端高温25~26℃,极端低温-45~-36℃,最大日温差可达22℃。降水
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从东南部的平均1000mm以上下降到西北部的100mm以下。随气候梯度依次分布着高
寒草甸、高寒草甸草原、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高寒荒漠等草地类型。
1.2 样品采集和分析
于2003-2007年8-9月(此时大部分优势植物种处于开花末期或结实期)沿中国草地样带每隔50km左右
设置一个采样样地区,共设置132个样地。在每个样地,用直径3.1cm的土钻取5~10钻土壤中0~30cm深的
植物根系样品,利用0.3mm的网筛将植物根系样品用水冲洗去除泥土。将获得的植物根系样品放入烘箱中烘
干24h,然后研磨成粉末,在此基础上,将1个样地中的5~10钻研磨成粉末的植物根系样品混合,得到120个植
物根系样品。
植物根系样品的C、N元素含量利用同位素质谱仪(Thermo,MAT253)测定;在经浓硝酸硝煮后,利用电感
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PerkinElmer,Opitima5300DV)测定植物样品的P元素含量。
采样点的年平均温度和年平均降水量等气象数据采用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综合研究中心构建的全国陆
地生态信息气象栅格数据库(分辨率1km×1km)。该数据库利用1971年以来全国720余个气象站的年平均温
度和年平均降水量数据,采用ANUSPLIN进行插值获得。
在全国草地分类系统的基础上[25],将植物样品采集地划分为温性草原类组,包括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草原、
温性荒漠草原等草地类型;温性荒漠类组,包括温性草原化荒漠、温性荒漠等草地类型;高寒草原类组,包括高寒
草甸草原、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等草地类型;高寒草甸类组,即高寒草甸类。在采样地根据草地植被情况确定
草地类型,并参考了1∶100万中国草地资源图[26]。
1.3 数据分析
采用SPSS14.0软件系统对实验数据进行ANOVA、N和P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和元素与温度和降水量
07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4) Vol.23,No.5
之间的回归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根系C、N、P元素的基本特征
分析表明(表1),植物根系C元素含量最高,其次为N含量,P含量最低;在元素比例上,C/P最高,C/N其
次,N/P最低。对于变异系数,植物根系P元素含量变异系数最大,N含量次之,C含量波动最小;在元素比例
中,C/P的变异系数最大,C/N次之,N/P最小。在地区上,青藏高原地区植物根系的C、C/N、C/P均明显高于
内蒙古地区,而N含量则明显低于内蒙古地区。青藏高原地区植物根系N、P、C/P的变异系数均高于内蒙古地
区,而C、C/N、N/P的变异系数则低于内蒙古地区。
研究表明(图2),在整个样带中,植物根系N元素与P元素(犚2=0.058,犘<0.01),N与N/P(犚2=0.083,
犘<0.001),P与N/P(犚2=0.441,犘<0.001)呈明显的相关关系。在内蒙古地区,植物根系仅P与N/P相关性
明显(犚2=0.591,犘<0.001)。在青藏高原地区,植物根系N与P(犚2=0.052,犘<0.05),N与N/P(犚2=0.091,
犘<0.01),P与N/P(犚2=0.520,犘<0.001)相关关系明显。
表1 草地植物根系犆、犖、犘元素含量和比例的基本特征
犜犪犫犾犲1 犜犺犲犫犪狊犻犮犮犺犪狉犪犮狋犲狉犻狊狋犻犮狊狅犳犮狅狀狋犲狀狋狊犪狀犱狉犪狋犻狅狊狅犳犆,犖犪狀犱犘犲犾犲犿犲狀狋犻狀犵狉犪狊狊犾犪狀犱狆犾犪狀狋狉狅狅狋
项目
Subject
整个样带 Wholeregion
样本数
Sample
number
平均值
Mean
(mg/g)
标准差
SD
变异
系数
CV
内蒙古地区InnerMongolia
样本数
Sample
number
平均值
Mean
(mg/g)
标准差
SD
变异
系数
CV
青藏高原QinghaiTibet
样本数
Sample
number
平均值
Mean
(mg/g)
标准差
SD
变异
系数
CV
地区间差异
显著性
犘valuebetween
region
C 120 423.67 65.94 15.56 44 378.11 73.77 19.51 76 450.05 43.09 9.57 
N 120 14.72 3.80 25.82 44 16.42 3.42 20.80 76 13.73 3.68 26.78 
P 119 0.74 0.33 43.71 44 0.78 0.18 23.46 75 0.72 0.38 53.16 ns
C/N 120 31.50 12.96 41.13 44 24.33 10.95 44.99 76 35.65 12.25 34.35 
N/P 119 22.02 7.76 35.23 44 22.67 8.78 38.71 75 21.63 7.13 32.94 ns
C/P 119 670.61 317.68 47.37 44 522.32 196.15 37.55 75 757.60 343.26 45.31 
 注:为显著性水平犘<0.05;为犘<0.01;为犘<0.001。ns为犘>0.05。
 Note:represents犘<0.05;represents犘<0.01;represents犘<0.001.nsrepresents犘>0.05.
图2 草地植物根系犖、犘和犖/犘间的相关关系
犉犻犵.2 犜犺犲狉犲犾犪狋犻狅狀狊犺犻狆狊狅犳犖,犘犪狀犱犖/犘犻狀犵狉犪狊狊犾犪狀犱狆犾犪狀狋狉狅狅狋
 
2.2 各草地类型植物根系N、P元素特征
研究表明,不同草地类型植物根系的N、P元素含量和比例有所不同。对于N含量,以温性草原较高,而高
17第23卷第5期 草业学报2014年
寒草原和高寒草甸较低;对于P含量,以高寒草原类组最低,而其他3个类组较高;对于N/P,以温性草原类和高
寒草原类组较高,而高寒草甸最低(表2)。
表2 不同草地类型植物根系犖、犘元素特征
犜犪犫犾犲2 犘犾犪狀狋狉狅狅狋犖犪狀犱犘犲犾犲犿犲狀狋狊犮犺犪狉犪犮狋犲狉犻狊狋犻犮狊犻狀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犵狉犪狊狊犾犪狀犱狋狔狆犲狊
项目
Subject

样本数
Samplenumber
平均值
Mean(mg/g)
标准差
SD

样本数
Samplenumber
平均值
Mean(mg/g)
标准差
SD
N/P
样本数
Samplenumber
平均值
Mean
标准差
SD
温性草原类组Temperatesteppe 44 16.72a 3.20 43 0.76a 0.17 43 23.47a 8.32
温性荒漠类组Temperatedesert 8 15.26ab 5.65 8 0.87a 0.37 8 19.81ab 9.90
高寒草原类组Alpinesteppe 32 13.53b 3.21 32 0.60b 0.17 32 23.58a 6.30
高寒草甸类组Alpinemeadow 31 12.83b 3.24 31 0.84a 0.52 31 19.14b 7.75
 注:表中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犘<0.05)。
 Note:Differentlettersmeansignificantdifferencesat0.05level.
图3 草地植物根系犖、犘元素含量和犖/犘与经度、纬度和海拔的关系
犉犻犵.3 犜犺犲狉犲犾犪狋犻狅狀狊犺犻狆狅犳犵狉犪狊狊犾犪狀犱狆犾犪狀狋狉狅狅狋犖,犘犮狅狀狋犲狀狋,犖/犘犪狀犱犾狅狀犵犻狋狌犱犲,犾犪狋犻狋狌犱犲,犪犾狋犻狋狌犱犲 
27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4) Vol.23,No.5
2.3 植物根系N、P元素的空间变化规律
分析发现(图3),随着经度的增加,草地植物根系N(犚2=0.142,犘<0.001)、P(犚2=0.042,犘<0.05)元素含
量具有增加趋势,随着纬度的增加,植物根系N(犚2=0.178,犘<0.001)、P(犚2=0.032,犘<0.05)元素含量也具
有增加趋势,而N/P变化不明显;随着海拔的增加,植物根系N含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犚2=0.172,犘<0.001),
而P含量和N/P变化不明显。
在地区上,内蒙古地区草地植物根系N含量随着纬度(犚2=0.119,犘<0.05)变化明显。青藏高原地区草地
根系N含量随着海拔(犚2=0.155,犘<0.001)的变化明显;P含量随着经度(犚2=0.097,犘<0.01)、纬度(犚2=
0.061,犘<0.05)和海拔(犚2=0.104,犘<0.01)变化明显;N/P随着经度(犚2=0.052,犘<0.05)变化明显。
2.4 植物根系N、P元素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分析发现(图4),随着年均温的增加,草地植物根系N元素含量呈增加趋势(犚2=0.035,犘<0.05),而P元
素含量及N/P变化不明显;随着年均降水量的增加,根系N含量(犚2=0.091,犘<0.001)和 N/P(犚2=0.043,
犘<0.05)有所降低,而P含量变化不明显。
在地区上,内蒙古地区植物根系N含量(犚2=0.196,犘<0.01)随着年均温变化明显。青藏高原地区植物根
系N含量随着年均降水量(犚2=0.087,犘<0.01)和年均温(犚2=0.056,犘<0.05)变化明显;N/P随着年均降水
量(犚2=0.071,犘<0.05)变化明显。
图4 草地植物根系犖、犘元素含量和犖/犘与年均温、年均降水量的关系
犉犻犵.4 犜犺犲狉犲犾犪狋犻狅狀狊犺犻狆狅犳犵狉犪狊狊犾犪狀犱狆犾犪狀狋狊犖,犘犮狅狀狋犲狀狋,犖/犘犪狀犱犿犲犪狀犪狀狀狌犪犾狋犲犿狆犲狉犪狋狌狉犲,犿犲犪狀犪狀狀狌犪犾狆狉犲犮犻狆犻狋犪狋犻狅狀
 
3 讨论和结论
研究表明,草地植物根系的元素含量以C最高、N次之,P最低。植物根系P元素含量变异系数最大,表明P
元素含量相对于N元素较不稳定。N/P变异性小,表明与C/N和C/P相比较,植物根系似乎更趋向于具有相同
的N/P。青藏高原地区植物根系N、P含量的变异系数均高于内蒙古地区,这是否是表明寒冷地区植物N、P元
素含量的变异幅度高于温暖地区,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7第23卷第5期 草业学报2014年
植物根系N和P元素含量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这与以往植物叶片的大量研究结果相同,但植物根系N
和P元素的相关程度比植物叶片[8,1213,15,21,2728]明显降低。另一方面,P与N/P的相关关系比N与N/P的相关
关系更为明显。这一结果与He等[15]和张文彦等[21]对于中国草地植物叶片的研究结果有一定的相似性,他们的
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叶片P与N/P的相关性明显,而N与N/P的相关性不明显。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叶片
和根系的N/P的变化可能都受到P元素的控制。
对于草地类型,研究表明,高寒草甸类植物根系的N含量最低,而温性草原最高,这与张文彦等[21]对草地植
物叶片N含量的研究结果不同,这可能是由于在不同生境条件下植物叶片和根系N元素的分配差异造成的。
从草地植物叶片和根系N、P元素的情况看(表3),根系N、P元素含量均低于叶片,而N/P则高于叶片。这
可能是由于植物对营养元素在器官中的分配特点所决定的,叶片作为光合作用的器官,通常具有较高的N、P元
素含量。N/P是描述群落水平上植被结构、功能和养分限制的重要指标[78,2831]。有研究指出[32],N/P小于14
的植物会受到N元素的限制,N/P大于16的植物会受P元素的限制。表3显示,我国草地植物叶片和根系的
N/P均大于16,这说明我国草地植被可能普遍受到P元素的限制。据报道,我国土壤P含量低于全球的平均水
平[3334],这可能是造成N/P较高的原因。
表3 草地植物叶片和根系犖、犘、犖/犘比较
犜犪犫犾犲3 犖,犘犪狀犱犖/犘犮狅犿狆犪狉犻狊狅狀犫犲狋狑犲犲狀犾犲犪犳犪狀犱狉狅狅狋犻狀犵狉犪狊狊犾犪狀犱狆犾犪狀狋
项目
Subject

样本数
Samplenumber
平均值
Mean(mg/g)

样本数
Samplenumber
平均值
Mean(mg/g)
N/P
样本数
Samplenumber
平均值
Mean
叶片[21]Plantleaf[21] 132 18.18 132 1.25 132 16.75
根系(本研究)Plantroot(thisstudy) 120 14.72 119 0.74 119 22.02
研究表明,高海拔寒冷的青藏高原地区草地植物根系的N含量明显低于海拔较低相对温暖的内蒙古地区,
同时,植物根系N含量与海拔和年均温的关系也表明,根系N含量随着海拔的增加而降低,随年均温的增加而增
加,随年均降水量的增加而降低。许多植物叶片元素含量的研究表明,植物叶片的N、P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
增加[8,1213],这似乎表明植物根系和叶片N元素含量随温度变化存在相反的规律,这种规律可能与不同生境条件
下植物营养元素的分配机制有关,对于此结果还需要今后进一步研究证实。另一方面,植物根系N含量与海拔、
年均温和年均降水量的相关关系都较弱,这说明植物根系的元素含量受到植被组成、环境因素等多方面的综合影
响。对于植物叶片元素含量随地理生境变化的机理,目前有多种理论[8],温度-植物生理假说(Temperature-
PlantPhysiologicalHypotheses,TPPH)认为植物叶片N、P含量随着年均温的降低而升高,因为植物需要通过
提高营养元素的含量来补偿低温下低光合效率。而生物地球化学假说(BiogeochemicalHypotheses,BH)认为植
物叶片N、P元素含量随年均温的增加而降低,因为低温不仅会抑制N、P营养元素的可利用性,而且会使得有机
物质的分解和矿化减慢,导致植物根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降低。植物种组成假说(SpeciesCompositionHypothe
ses)也认为,具有长寿命叶的植物具有较低的N、P含量,因此,在寒冷地区,常绿植物种随着寒冷气候的加强,其
植物叶片N、P元素含量也降低。然而,He等[1415]发现植物叶片N、P元素含量与地带性气候因子的相关性都很
弱,因此认为气候条件并不会对植物叶片的元素含量和比例造成直接影响,而是通过影响植物组成进而影响叶片
元素含量和比例。从上述观点看,植物叶片N、P元素特征沿地理梯度变化的机理目前仍不清楚,而对于植物根
系元素特征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研究目前更为缺乏,更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VitousekP.Nutrientcyclingandnutrientuseefficiency[J].AmericanNaturalist,1982,119:553572.
[2] ChapinIIIFS,MatsonPPA.PrinciplesofTerrestrialEcosystemEcology[M].Springer,2011:298.
47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4) Vol.23,No.5
[3] GiardinaCP,RyanMG.Biogeochemistry:Soilwarmingandorganiccarboncontentreply[J].Nature,2000,408:789790.
[4] DagOHessen,GranI?gren,ThomasR,犲狋犪犾.Carbonsequestrationinecosystems:theroleofstoichiometry[J].Ecology,
2004,85:11791192
[5] HobbieSE,NadelhofferKJ,HgbergP.Asynthesis:theroleofnutrientsasconstraintsoncarbonbalancesinborealand
arcticregions[J].PlantandSoil,2002,242:163170.
[6] 杨阔,黄建辉,董丹,等.青藏高原草地植物群落冠层叶片氮磷化学计量学分析[J].植物生态学报,2010,34(1):1722.
[7] McGroddyME,DaufresneT,HedinLO.ScalingofC∶N∶Pstoichiometryinforestsworldwide:implicationsofterrestrial
Redfieldtyperatios[J].Ecology,2004,85(9):23902401.
[8] ReichPB,OleksynJ.GlobalpatternsofplantleafNandPinrelationtotemperatureandlatitude[J].ProceedingsoftheNa
tionalAcademyofSciences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2004,101(30):1100111006.
[9] 杨惠敏,王冬梅.草环境系统植物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进展[J].草业学报,2011,20(2):
244.
[10] 李金花,李镇清,王刚.不同放牧强度对冷蒿和星毛委陵菜养分含量的影响[J].草原学报,2003,12(6):3035.
[11] 王长庭,王启兰,景增春,等.不同放牧梯度下高寒小嵩草草甸植被根系和土壤理化特征的变化[J].草业学报,2008,
17(5):915.
[12] HanWX,FangJY,GuoDL,犲狋犪犾.Leafnitrogenandphosphorusstoichiometryacross753terrestrialplantspeciesinChi
na[J].NewPhytologist,2005,168(2):377385.
[13] 任书杰,于贵瑞,陶波,等.中国东部南北样带654种植物叶片氮和磷的化学计量学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2007,
28(12):26652673.
[14] HeJS,FangJY,WangZH,犲狋犪犾.Stoichiometryandlargescalepatternsofleafcarbonandnitrogeninthegrasslandbi
omesofChina[J].Oecologia,2006,149(1):115122.
[15] HeJS,WangL,FlynnDF,犲狋犪犾.Leafnitrogen:phosphorusstoichiometryacrossChinesegrasslandbiomes[J].Oecolo
gia,2008,155(2):301310.
[16] 韩彬,樊江文,钟华平.内蒙古草地样带植物群落生物量的梯度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2006,30(4):553562.
[17] HuZM,FanJW,ZhongHP,犲狋犪犾.Spatiotemporaldynamicsofabovegroundprimaryproductivityalongaprecipitation
gradientinChinesetemperategrassland[J].ScienceinChinaSeriesD:EarthSciences,2007,50(5):754764.
[18] FanJW,ZhongHP,HarrisW,犲狋犪犾.CarbonstorageinthegrasslandsofChinabasedonfieldmeasurementsofaboveand
belowgroundbiomass[J].ClimaticChange,2008,86(34):375396.
[19] FanJW,WangK,HarrisW,犲狋犪犾.Alocationofvegetationbiomassacrossaclimaterelatedgradientinthegrasslandsof
InnerMongolia[J].JournalofAridEnvironments,2009,73(4):521528.
[20] HuZM,YuGR,FanJW,犲狋犪犾.Precipitationuseefficiencyalonga4500kmgrasslandtransect[J].GlobalEcologyand
Biogeography,2010,19:842851.
[21] 张文彦,樊江文,钟华平,等.中国典型草原优势植物功能群氮磷化学计量学特征研究[J].草地学报,2010,18(4):503
509.
[22] ZhouYC,FanJW,ZhangWY,犲狋犪犾.FactorsinfluencingaltitudinalpatternsofC3plantfoliarcarbonisotopecomposition
ofgrasslandsontheQinghaiTibetPlateau,China[J].AlpineBotany,2011,121(2):7990.
[23] ZhouYC,FanJW,ZhongHP,犲狋犪犾.Relationshipsbetweenaltitudinalgradientandplantcarbonisotopecompositionof
grasslandcommunitiesontheQinghaiTibetPlateau[J].ScienceChina:EarthSciences,2013,56(2):311320.
[24] WangSQ,FanJW,SongMH,犲狋犪犾.PatternsofSOCandsoil13Candtheirrelationstoclimaticfactorsandsoilcharacter
isticsontheQinghaiTibetanPlateau[J].PlantSoil,2013,363:243255.
[25] 农业部,全国畜牧兽医总站.中国草地资源[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6] 1∶100万中国草地资源图编制委员会.1∶100万中国草地资源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3.
[27] 郑淑霞,上官周平.黄土高原地区植物叶片养分组成的空间分布格局[J].自然科学进展,2006,16(8):965973.
[28] ThompsonK,ParkinsonJA,BandSR,犲狋犪犾.Acomparativestudyofleafnutrientconcentrationsinaregionalherbaceous
flora[J].NewPhytologist,1997,136(4):679689.
57第23卷第5期 草业学报2014年
[29] GüsewelS.N:Pratiosinterrestrialplants:variationandfunctionalsignificance[J].NewPhytologist,2004,164(2):243
266.
[30] KoerselmanW,MeulemanAF.ThevegetationN:Pratio:anewtooltodetectthenatureofnutrientlimitation[J].Journal
ofAppliedEcology,1996,33(6):14411450.
[31] NiklasKJ,OwensT,ReichPB,犲狋犪犾.Nitrogen/phosphorusleafstoichiometryandthescalingofplantgrowth[J].Ecology
Letters,2005,8(6):636642.
[32] BraakhekkeWG,HooftmanDA.Theresourcebalancehypothesisofplantspeciesdiversityingrassland[J].JournalofVeg
etationScience,1999,10(2):187200.
[33] 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中国土种志(第一卷)[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
[34] ZhangC,TianHQ,LiuJY,犲狋犪犾.PoolsanddistributionsofsoilphosphorusinChina[J].GlobalBiogeochemicalCycles,
2005,19,GB1020,doi:10.1029/2004GB002296.
犘犾犪狀狋狉狅狅狋犖犪狀犱犘犾犲狏犲犾狊犪狀犱狋犺犲犻狉狉犲犾犪狋犻狅狀狊犺犻狆狋狅犵犲狅犵狉犪狆犺犻犮犪犾犪狀犱
犮犾犻犿犪狋犲犳犪犮狋狅狉狊犻狀犪犆犺犻狀犲狊犲犵狉犪狊狊犾犪狀犱狋狉犪狀狊犲犮狋
FANJiangwen,ZHANGLiangxia,ZHANGWenyan,ZHONGHuaping
(InstituteofGeographicScienceandNaturalResourcesResearch,Chinese
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101,China)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120plantrootsampleswerecolectedfrom132sampleplotsalonga4000kmChinesegrasslandtran
sectfromInnerMongoliatotheQinghai-TibetPlateau.PlantrootNandPcontentandtheirrelationshipto
geographicalandclimatefactorswereanalyzed.Theaimsaretounderstandgrasslandplantrootstoichiometry
forthesetwoelements,inordertoprovideabasisforstudiesofgrasslandC,N,andPcirculationundercondi
tionsofglobalclimatechange,tostudythegrasslandecosystemresponsestoglobalclimatechange.Inaddi
tion,theresearchmayprovidefundamentaldataforrelevantecologicmodels.ThecoefficientofvariationforP
contentishigherthanthatofNinplantroots.ThecoefficientsofvariationofbothPandNcontentsinplant
rootscolectedfromtheQinghai-TibetareaarehigherthanthoseforsamplescolectedfromtheInnerMongo
liaarea.ThereissignificantcorrelationbetweenNandPlevelsinplantroots.Inaddition,thecorrelationbe
tweenPandN/PismoresignificantthanthecorrelationbetweenNandN/P.Fromthegrasslandtypeperspec
tive,highestandlowestvaluesfortheNcontentofplantrootwerebothfoundinsamplesfromthetemperate
steppe.Fromtheperspectiveofcorrelationbetweenbiologicalandenvironmentfactors,plantrootNcontent
decreasedwithincreasingaltitude,increasedwithincreasingofannualmeantemperature,anddecreasedwith
increasingofannualprecipitation.However,thesecorrelationrelationarenotstrong.Thusitindicatethatthe
elementcontentinplantrootmaybeaffectedbyvariouscombinationfactorssuchasvegetationcompositionand
environmentalfactors.
犓犲狔狑狅狉犱狊:grassland;plantroot;NandPelements;climatefactors
67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4) Vol.23,No.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