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Influence of different weed populations on cotton yield in saline and alkaline land in Shandong

山东盐碱地棉田不同杂草群落对棉花产量影响研究



全 文 :书山东盐碱地棉田不同杂草群落对棉花产量影响研究
李美1,2,高兴祥1,2,刘士国3,白兴勇3,高宗军1,2,房锋1,2,孙作文4,张柏松5
(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山东 济南250100;2.山东省植物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山东 济南250100;3.山东省高唐农业局
植保站,山东 高唐252800;4.山东省植保总站,山东 济南250100;5.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山东 济南250100)
摘要:于2011和2012连续2年在山东省高唐县盐碱地棉田中人为设置无草区、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以及混合杂
草自然发生区,研究了不同杂草群落危害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禾本科杂草区以牛筋草、狗尾草、芦苇等
为主,2年总密度分别为202.0和291.6茎/m2,棉花产量损失为24.3%和20.3%;阔叶类杂草区以藜、马齿苋、鳢
肠等为主,2年总密度分别为230.5和122.2茎/m2,产量损失为27.1%和60.2%;混合杂草区2011年以藜、牛筋
草、稗草为主,2012年以藜占绝对优势,其次为马齿苋、牛筋草等,总密度分别为277.0和201.0茎/m2,产量损失为
37.5%和68.4%。综合2年试验结果,在盐碱地环境中,阔叶杂草对棉花的单茎损失率大于禾本科杂草;杂草危害
造成棉花的产量损失表现在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构成因素,其中对棉花成铃数的影响最大,杂草混合生长区成铃
数2年比无草区分别减少34.0%和72.0%,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生长区可减少10.8%~53.6%;另外,杂草危
害可使棉花株高降低0.4%~18.7%,棉花果枝数降低11.9%~18.0%,棉花单铃重减少6.3%~18.2%;棉花的
保苗率减低0~3.6%。杂草对棉花产量影响程度大小与田间杂草种类、密度、生长量以及棉花品种的生物学特性
密切相关,温度和降水等气候因素对盐碱地杂草群落组成以及杂草与棉花之间的竞争性关系也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禾本科杂草群落;阔叶类杂草群落;混合杂草群落;盐碱地;棉花;产量损失
中图分类号:S451;S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59(2013)06032807
犇犗犐:10.11686/cyxb20130639  
  棉花(犌狅狊狊狔狆犻狌犿犺犻狉狊狌狋狌犿)具有较强的耐盐碱性,被认为是开发利用盐碱地的先锋作物[1]。中国盐碱地总
面积约3600万hm2,是世界上盐碱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2],且中国盐碱地集中分布区域都是最重要的棉花产
区,盐碱地棉花也早已成为中国棉花主要生态类型之一[3],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年均棉
花种植面积约500万hm2[4]。棉花田杂草种类繁多,是造成棉花产量损失的重要因素之一,明确棉花不同品种与
杂草在田间的竞争性关系,以及杂草造成棉花的产量损失水平,对棉花的育种、栽培及杂草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国内有对棉花田杂草群落调查以及棉田杂草防除技术研究的报道[59],有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犉犾犪狏犲狉犻犪
犫犻犱犲狀狋犻狊)与棉花的竞争及棉田危害经济阈值研究[1011],国外有棉田杂草不同防除时间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研
究[12],有决明(犆犪狊狊犻犪狅犫狋狌狊犻犳狅犾犻犪)、圆叶牵牛(犐狆狅犿狅犲犪狆狌狉狆狌狉犲犪)、苍耳(犡犪狀狋犺犻狌犿狆犲狀狊狔犾狏犪狀犻犮狌犿)、反枝苋
(犃犿犪狉犪狀狋犺狌狊狉犲狋狉狅犳犾犲狓狌狊)、白苋(犃犿犪狉犪狀狋犺狌狊犪犾犫狌狊)与棉花的竞争研究[1316]以及机械和化学除草对棉花产量影
响的报道[17],但在自然条件不除草情况下,棉花与杂草的竞争性关系未见报道,另外,田间不同杂草群落对棉花
的产量损失以及对棉花产量构成指标的影响亦未见报道。
山东棉花常年种植面积约70万hm2,聊城市为山东省主要产棉地区之一,土壤类型多盐碱壤土。本研究在
聊城市高唐县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棉田,以棉田优势杂草牛筋草(犈犾犲狌狊犻狀犲犻狀犱犻犮犪)、稗草(犈犮犺犻狀狅犮犺犾狅犪犮狉狌狊犵犪犾犾犻)、
马唐(犇犻犵犻狋犪狉犻犪狊犪狀犵狌犻狀犪犾犻狊)、狗尾草(犛犲狋犪狉犻犪狏犻狉犻犱犻狊)、芦苇(犘犺狉犪犵犿犻狋犲狊犮狅犿犿狌狀犻狊)、藜(犆犺犲狀狅狆狅犱犻狌犿犪犾
犫狌犿)、鳢肠(犈犮犾犻狆狋犪狆狉狅狊狋狉犪狋犪)、马齿苋(犘狅狉狋狌犾犪犮犪狅犾犲狉犪犮犲犪)、反枝苋等为研究对象,在自然情况下(未人工撒草
种),设置无草区、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以及混合杂草自然发生区,非目标杂草人工拔除,2011和2012年连续2
年在紧邻的两地块进行试验,研究不同杂草群落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对2个品种的棉花产量的影响。为全面了解
328-334
2013年12月
   草 业 学 报   
   ACTAPRATACULTURAESINICA   
第22卷 第6期
Vol.22,No.6
收稿日期:20130107;改回日期:20130422
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04)和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9B06)资助。
作者简介:李美(1972),女,山东泰安人,研究员,硕士。Email:limei9909@163.com
通讯作者。Email:zhangbosong1962@163.com
棉田杂草危害现状及棉田杂草科学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2011年试验田棉花品种为鲁棉研28号,2012年为鲁棉研37号。
1.2 试验田基本情况
1.2.1 试验田主要杂草种类 2011和2012年试验均设在山东省高唐县梁村镇刘百户村,禾本科杂草主要有:
牛筋草、稗草、马唐、狗尾草、芦苇;阔叶杂草主要有藜、鳢肠、马齿苋、反枝苋,少量碱蓬(犛狌犪犲犱犪犵犾犪狌犮犪)、龙葵
(犛狅犾犪狀狌犿狀犻犵狉狌犿)等。考虑到2011年田间自然脱落的杂草种子对2012年会有影响,2012年选用的地块与
2011年紧邻,但不是2011年使用地块。
1.2.2 试验田基本情况 试验田土质为盐碱壤土,pH 值为7.8,有机质含量为10.9mg/kg,碱解氮为43.1
mg/kg,有效磷为12.5mg/kg,速效钾为241mg/kg。试验地地势平整,肥力较差,生长期施肥2次。现蕾期施
氮、磷、钾比例为16∶10∶16的配方肥40kg/667m2;盛花期施配方肥10kg/667m2。棉花播种后地膜覆盖,既
能提温保墒,又能抑制耕层土壤返盐,目前已成为盐碱地植棉的一项常规配套措施[1819]。为保证棉花正常出苗
生长,本试验地棉花采用当地常规覆膜方式种植。2011年棉花品种为鲁棉研28,4月19日播种;2012年棉花品
种为鲁棉研37,4月15日播种。棉花密度为71800株/hm2,株行距为0.640m×0.217m,每hm2 用种量为22.5
kg。两年度棉花生育期内病虫害防治情况基本一致。上茬作物也为春棉花,用水、肥与本试验基本相同,上茬使
用的除草剂为异丙甲草胺,对本试验结果无大的影响。两年度棉花播种后气温和降水量差异较大,2011年4和5
月气温较常年偏低0.2~0.6℃,4月降水量仅12.6mm,较常年偏少50%,5月降水量亦略低于常年;2012年则
刚好相反,4和5月气温较常年偏高1.1~1.5℃,4月下旬的降水量达54.8mm,整个4月较常年偏多2.8倍,5
月份较常年偏低60%。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A:禾本科杂草自然生长区;B:阔叶杂草自然生长区;C:混合杂草自然生长区;D:无
草对照区;每处理4次重复,共16个小区,每小区面积为30m2,随机区组排列。处理方式均为在地温升高、棉花
齐苗正常生长后,去掉地膜,各自生长区内人工拔除非目标杂草,前期有2次集中人工拔除杂草时间,2011年为6
月1日、6月29日,2012年为6月3日、6月25日,之后则发现非目标杂草随时拔除。无草区采取人工拔除措施,
有草即除,未使用化学除草剂。
1.4 调查方法
1.4.1 杂草发生程度调查 在杂草盛发期2011年7月9日,2012年7月21日分别调查试验区中杂草的种类、
数量、株高。2011年调查采用对角线4点取样法,2012年调查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0.25m2(0.50m×
0.50m),统计杂草数量,评估试验区各种杂草发生程度。
1.4.2 棉花生长、产量指标调查和测产 于棉花收获期2011年9月28日、2012年9月23日,调查各小区棉花
实际保苗株数,每小区去掉边行,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2株棉花,分别记载棉花株高、单株成铃数和果枝数,同时
各小区随机摘取20朵完熟的棉花,带回室内称量平均单铃重(籽棉重)。另外,测产采用整个小区实收测产法进
行。收获时,各处理区棉花分别采集、存放,最后称量整个小区籽棉产量,评估杂草危害对棉花产量及产量构成指
标的影响。
1.5 数据计算和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 SPSS13.0软件进行 ANOVA分析,方差齐性用邓肯新复极差测验法 DMRT (Duncan’s
multiplerangetest)在犘=0.05水平进行显著性检验;图中所有数值均为平均值±标准误,并采用 Microsoft
OfficeExcel2003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杂草群落组成
2011年杂草生长旺盛期(7月9日)调查各处理杂草株高、种类及发生数量(表1)。调查时棉花处在花期,无
923第22卷第6期 草业学报2013年
草区棉花株高在80cm左右。禾本科杂草生长区主要是牛筋草、狗尾草、芦苇和稗草,株高在40~50cm之间,平
均202.0茎/m2(按分蘖数统计);阔叶杂草生长区以马齿苋和藜为主,其次为鳢肠,少量碱蓬和反枝苋,株高为
45~60cm,平均230.5茎/m2(马齿苋按主要分枝数统计);混合杂草发生区以藜为主,其次牛筋草、稗草、马齿
苋、鳢肠、芦苇,少量碱蓬、反枝苋等,杂草株数最多,平均277.0茎/m2。
表1 2011年试验田杂草发生种类及密度
犜犪犫犾犲1 犠犲犲犱狊狆犲犮犻犲狊犪狀犱犱犲狀狊犻狋狔犻狀犳犻犲犾犱犻狀2011 茎Stem/m2
处理
Treatment
牛筋草
犈.犻狀犱犻犮犪
狗尾草
犛.狏犻狉犻犱犻狊
芦苇
犘.犮狅犿犿狌狀犻狊
稗草
犈.犮狉狌狊犵犪犾犾犻

犆.犪犾犫狌犿
马齿苋
犘.狅犾犲狉犪犮犲犪
鳢肠
犈.狆狉狅狊狋狉犪狋犪
反枝苋
犃.狉犲狋狉狅犳犾犲狓狌狊
碱蓬
犛.犵犾犪狌犮犪
合计
Total
A 70.0 59.0 50.8 22.3 - - - - - 202.0b
B - - - - 91.5 119.0 18.0 0.5 1.5 230.5b
C 67.0 0 18.3 41.3 74.5 40.0 22.8 6.3 7.0 277.0a
D 0 0 0 0 0 0 0 0 0 0c
 注:不同字母表示邓肯新复极差测验法在犘<0.05水平上差异显著,下同。
 Note:DifferentlettersindicatesignificantdifferencesbetweenmeanestimateswithincolumnaccordingtoDMRT(Duncan’smultiplerangetest)
(犘<0.05),sameasbelow.
2012年调查时间为7月21日,此时棉花处在花铃期,无草区棉花株高在98cm左右,杂草正处在生长旺盛
期。禾本科杂草生长区主要是牛筋草、稗草和马唐,少量芦苇、狗尾草,平均291.6茎/m2,株高在80~100cm之
间;阔叶杂草生长区以藜和马齿苋为主,占95%以上,平均122.2茎/m2,藜株高在210cm以上,马齿苋株高在
55~75cm之间。混合杂草发生区以藜为主,约占杂草的40%,藜株高亦在210cm以上,其次为马齿苋、鳢肠、牛
筋草、马唐、反枝苋等,平均201.0茎/m2(表2)。
表2 2012年试验田杂草发生种类及密度调查
犜犪犫犾犲2 犠犲犲犱狊狆犲犮犻犲狊犪狀犱犱犲狀狊犻狋狔犻狀犳犻犲犾犱犻狀2012 茎Stem/m2
处理
Treatment
牛筋草
犈.犻狀犱犻犮犪
稗草
犈.犮狉狌狊犵犪犾犾犻
芦苇
犘.犮狅犿犿狌狀犻狊
狗尾草
犛.狏犻狉犻犱犻狊
马唐
犇.狊犪狀犵狌犻狀犪犾犻狊

犆.犪犾犫狌犿
马齿苋
犘.狅犾犲狉犪犮犲犪
鳢肠
犈.狆狉狅狊狋狉犪狋犪
反枝苋
犃.狉犲狋狉狅犳犾犲狓狌狊
龙葵
犛.狀犻犵狉狌犿
合计
Total
A 161.0 41.4 25.6 24.6 39.0 - - - - - 291.6a
B - - - - - 62.8 54.2 2.4 2.8 0 122.2c
C 21.4 3.4 3.8 0 17.4 83.4 31.2 20.6 16.0 3.8 201.0b
D 0 0 0 0 0 0 0 0 0 0 0d
对比2011年混合杂草发生区和单一群落杂草发生区每种杂草的发生数量,可以看出混合杂草发生区内优势
杂草数量均有下降。与禾本科杂草发生区相比,牛筋草从70.0茎/m2 下降为67.0茎/m2,下降不明显;芦苇从
50.8茎/m2 下降为18.3茎/m2;狗尾草受影响最大,从59.0茎/m2 下降为0。与阔叶杂草分布区相比,马齿苋
下降最多,从119.0茎/m2,下降为40.0茎/m2,比原有茎数下降了66%;藜株数下降了18.6%;鳢肠、碱蓬和反
枝苋不是优势杂草,其数量变异主要是由田间分布不均匀造成的。由此可以看出,在这些杂草间,牛筋草和藜的
竞争力最强,狗尾草的竞争力最差。
对比2012年混合杂草发生区和单一群落杂草发生区每种杂草的发生数量,可以看出混合杂草发生区内禾本
科杂草数量大幅下降,其总和由291.6茎/m2 下降为仅有46.0茎/m2。牛筋草从161.0茎/m2 下降为21.4茎/
m2,芦苇从25.6茎/m2 下降为3.8茎/m2;狗尾草从24.6茎/m2 下降为0。相反,阔叶杂草在混合杂草发生区内
占绝对优势,总体数量升高,由122.2茎/m2 升高为155.0茎/m2,藜、鳢肠、反枝苋均有提高,其中藜的数量最
多,为83.4茎/m2,其次为马齿苋和鳢肠,但马齿苋数量有所下降,由54.2茎/m2 下降为31.2茎/m2。由此可以
033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3) Vol.22,No.6
看出,在这些杂草间,藜的竞争力最强,狗尾草的竞争力仍最差。
2.2 不同杂草群落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2年试验田杂草生长对棉花产量的影响数据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不同杂草群落之间比较,杂草混合生
长对棉花产量的影响最大,与无草区相比,2011和2012年可分别造成棉花减产37.5%和68.4%;其次为阔叶杂
草生长区,棉花产量分别降低27.1%和60.2%;禾本科杂草亦可造成棉花减产24.3%和20.3%。
从杂草造成棉花减产的单茎损失率来看,2011年各种杂草长势基本一致,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单茎损
失率基本相同,为0.12%;2012年由于阔叶杂草尤其是藜长势极旺,分枝少,单株生长量大,单茎损失率高达
0.49%,禾本科杂草单茎损失率仅为0.07%。
表3 试验田杂草生长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犜犪犫犾犲3 犈犳犳犲犮狋狅犳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狑犲犲犱狆狅狆狌犾犪狋犻狅狀狊狅狀犮狅狋狋狅狀狔犻犲犾犱犻狀2011犪狀犱2012
处理
Treatment
2011
杂草密度
Weednumber
(茎Stem/m2)
籽棉产量
Cottonyield
(kg/hm2)
比对照
Comparedwith
CK(%)
单茎损失率
Damagerate
perstem(%)
2012
杂草密度
Weednumber
(茎Stem/m2)
籽棉产量
Cottonyield
(kg/hm2)
比对照
Comparedwith
CK(%)
单茎损失率
Damagerate
perstem(%)
A 202.0 3166.7b -24.3 0.12 291.6 2742.4b -20.3 0.07
B 230.5 3050.0b -27.1 0.12 122.2 1367.4c -60.2 0.49
C 277.0 2616.7c -37.5 0.14 201.0 1087.1c -68.4 0.34
D 0 4183.3a - - 0 3439.4a - -
2.3 杂草生长对棉花产量指标的影响
以2011和2012年各区棉花的株高、果枝数、铃数、单铃重数据作图(图1),可以看出杂草危害对棉花的产量
指标株高、果枝数、铃数、单铃重和保苗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成铃数影响最大,2年无草区棉花平均单
株成铃数均为11.5个,2011年禾本科、阔叶和杂草混合生长区分别比无草区减少12.1%,11.5%和34.0%;
2012年分别减少10.8%,53.6%和72.0%。杂草对棉花果枝数的影响2年数据基本一致,降低幅度为11.9%~
18.0%。对棉花株高也有影响,2011年降低幅度为10.4%~18.7%;2012年禾本科杂草对其株高影响不大,阔
叶杂草和杂草混生可分别造成棉花株高降低15.2%和18.1%。杂草生长可明显降低棉花的单铃重,杂草生长区
与无草区相比,单铃重减少了6.3%~18.2%。另外,尽管覆膜保证了棉苗的前期生长,2011年杂草的生长也直
接威胁到棉花鲁棉研28号植株的保苗效果,杂草生长区棉花成株数低于无草区2.3%~3.6%;2012年杂草对棉
花鲁棉研37号保苗率影响不大。
3 讨论与结论
棉花田主要杂草有马唐、稗草、千金子(犈狌狆犺狅狉犫犻犪犾犪狋犺狔狉犻狊)、牛筋草、狗尾草、芦苇、铁苋菜(犃犮犪犾狔狆犺犪犪狌狊狋
狉犪犾犻狊)、反枝苋、苘麻(犃犫狌狋犻犾狅狀狋犺犲狅狆犺狉犪狊狋犻)、马齿苋、藜、打碗花(犆犪犾狔狊狋犲犵犻犪犺犲犱犲狉犪犮犲犪)、牵牛花(犘犺犪狉犫犻狋犻狊狀犻犾)、
刺儿菜(犆犲狆犺犪犾犪狀狅狆犾狅狊狊犲犵犲狋狌犿)、鳢肠等,一般为多种杂草混合发生[58]。杂草是造成棉花产量损失的重要因素
之一,每年可造成棉花损失14%~16%[8]。赵晓武等[20]报道棉田杂草治理的生态经济阈值为杂草覆盖度达
8.35%,密度达8.79茎/0.11m2,但在自然生长情况下,杂草的数量远远超过这一数值,杂草自然生长对棉花的
产量损失未见报道。本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禾本科杂草还是阔叶杂草达到一定的发生程度,均能对棉花产量造
成很大影响,根据杂草群落(禾本科和阔叶)、密度不同,可造成棉花减产20.3%~60.2%,混合杂草发生区则可
造成棉花减产37.5%~68.4%。黄春艳等[21]报道不同杂草群落自然生长对春玉米的产量损失亦高达57.56%~
74.68%,可见杂草自然生长均可造成较高的作物产量损失。
两年度试验数据还表明,杂草的密度(即茎数)与棉花产量损失密切相关,但不是完全呈正相关关系,如2011
和2012年混合杂草生长区杂草茎数分别为277.0和201.0茎/m2,可分别造成棉花产量损失37.5%和68.4%,
133第22卷第6期 草业学报2013年
单茎损失率分别为0.14%和0.34%。一般来说,评价植物在田间的生长情况,除调查其密度外,植物的生物量也
是一个重要指标[22]。但此试验由于考虑到拨出或割除杂草称量杂草生物量,会干扰杂草的田间生长状态,从而
影响最终棉花的测产结果,所以没有进行此项调查设计。但是从田间杂草株高的数据上也可以大体看出其生物
量的差异,2011年藜的株高在45~60cm,2012年藜的株高均在210cm以上,其生物量非常大,从而严重影响棉
花生长。由此可以看出,棉花产量损失除与杂草的密度相关外,与田间杂草的生物量密切相关。
图1 不同杂草群落对棉花株高、果枝数、成铃数及单铃重的影响(2011,2012年)
犉犻犵.1 犈犳犳犲犮狋狅犳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狑犲犲犱狆狅狆狌犾犪狋犻狅狀狊狅狀犮狅狋狋狅狀犺犲犻犵犺狋,犫狉犪狀犮犺犪狀犱犫狅犾 (2011,2012)
 A:禾本科杂草自然生长区Grassweedplots;B:阔叶杂草自然生长区Broadleafweedplots;C:混合杂草自然生长区 Mixedweedplots;D:无草对照
区 Weedfreeplots. 
2年试验地、田间管理和田间草相基本一致,但是,不同杂草的生长量以及棉花的产量损失差异非常大,分析
原因主要有2个。其中1个原因是2年棉花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田间气候的综合因素影响。2011年试验田棉
花品种为鲁棉研28号,该品种株形较松散,株高90cm左右,出苗势一般,整个生育期生长发育稳健,中后期叶功
能较强,不早衰[23]。由于该品种本身特性再加上2011年4-6月雨水偏少,造成该品种保苗效果差,杂草危害区
保苗率下降了2.3%~3.6%;但该品种棉苗株型松散,抢占空间能力强,所以产量降低幅度相对较小。2012年试
验田棉花品种为鲁棉研37号,该品种出苗好、株型紧凑,株高110cm左右,全生育期内长势强,叶较大、叶功能
好,抗病、抗逆性强[24]。由于其株型紧凑,早期抢占空间能力差,再加上2012年4月下旬雨水偏多,气温较常年
偏高,利于杂草萌发生长,杂草前期抢占空间能力强,虽然棉花保苗率没有影响,但是其产量大幅下降。由此可以
看出,棉花品种的株型、生长势等直接影响棉花与杂草的相互竞争关系。杂草生长量的巨大差异主要体现在
2012年藜的超强的竞争力上,造成两年度藜生长量巨大差异除了鲁棉研37号株型紧凑,早期抢占空间能力差以
外,另一个原因是藜的生物学特性和田间气候的综合因素影响。2012年棉花播种后雨水多,气温高,非常有利于
藜的生长,同时,降水量的多少对土壤中盐分的移动和在土层的分布会产生不同的影响[25],少量降水对地膜覆盖
棉田土壤中盐分的分布可能影响不大,但较多的降水和土壤水分的蒸腾会使土壤中盐分上移。多数藜科植物耐
233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3) Vol.22,No.6
盐碱,适合在盐碱地环境中生存[26],适度的含盐量会促进其生长,如碱蓬总生物量与0~20cm土层土壤盐分之
间呈极显著正相关[27]。2012年较多的降水可能导致0~20cm土层土壤盐分增加,从而促进了藜的快速生长。
另外,植物的生长状况与其生长环境中的化感物质密切相关[28],两年中藜的生长量差异如此大,也可能与鲁棉研
28号和鲁棉研37号所释放的化感物质不同有关,这些有待于进一步试验研究。
试验数据还表明,杂草对空间和营养的竞争可造成棉花株高、果枝数、铃数、单铃重等产量指标的大幅下降。
两年的数据表明,杂草造成棉花产量的大幅降低与对成铃数的影响最为密切,杂草生长除直接降低棉花结铃数
外,还影响了田间的通风、透光,田间烂铃、僵铃明显增多,造成铃数大幅下降(10.8%~72.0%);杂草可严重影响
棉花的生长,可降低棉花株高10.4%~18.7%,可降低棉花果枝数11.9%~18.0%;杂草生长造成的营养缺乏也
直接影响了棉铃的发育,棉铃偏小,单铃重明显降低,单铃重可减少6.3%~18.2%。本试验棉花单株成铃数均
低于两个品种的常规结铃数,与测产进行较早以及当地习惯高栽培密度播种有关,高栽培密度是盐碱地提高棉花
产量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3]。
综合数据分析,不同杂草群落危害对盐碱地棉花产量损失的影响由强到弱(作物产量损失率由高到低)依次
为:混合杂草自然生长群落>阔叶杂草自然生长群落>禾本科杂草自然生长群落。黄春艳等[21]报道不同杂草群
落危害对春玉米产量损失的影响力由强到弱依次为:混合杂草自然生长群落>禾本科杂草自然生长群落>阔叶
杂草自然生长群落。由此可以看出,不论什么作物田,混合杂草自然生长群落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均最大,但阔叶
和禾本科杂草群落对不同作物产量影响各不相同,由于不同杂草群落组成和长势受土壤及气候条件影响大,本试
验中藜科植物由于适合盐碱地生长,生长迅速,生长量大,是盐碱地棉田优势杂草,这也是以藜科植物为优势杂草
的阔叶杂草对盐碱地棉花产量损失大于禾本科杂草的原因。本试验阔叶杂草尤其是藜,由于分枝少,单株生长量
大,其单茎损失率高于以牛筋草为主的禾本科杂草。盐碱地棉田选用化学除草剂除草时,一定要选择对藜等阔叶
杂草有较好控制作用的除草剂如二甲戊灵等使用,才能达到理想的除草效果,从而保证棉花获得较高产量。
参考文献:
[1] 辛承松,董合忠,唐薇,等.棉花盐害与耐盐性的生理和分子机理研究进展[J].棉花学报,2005,17(5):309313.
[2] 杨劲松.中国盐渍土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土壤学报,2008,45(5):837845.
[3] 董合忠.滨海盐碱地棉花成苗的原理与技术[J].应用生态学报,2012,23(2):566572.
[4] 杨红旗,崔卫国.我国棉花产业形势分析与发展策略[J].作物,2010,5:1317.
[5] 张泽溥,杨小育.棉田杂草群落多样性分析[J].杂草学报,1992,6(2):16.
[6] 强胜,魏守辉,胡金良.江苏省主棉区棉田杂草草害发生规律的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0,23(2):1822.
[7] 李荣博,张留江,郑宝福,等.滓南区棉田草害发生危害情况及防治[J].天津农林科技,2008,4:3032.
[8] 马小艳,马艳,彭军,等.我国棉田杂草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棉花学报,2010,22(4):372380.
[9] 彭军,马艳.棉田杂草发生危害及防除技术概述[J].中国棉花,2008,(10):710.
[10] 冯建永,庞民好,刘颖超,等.棉田黄顶菊的经济阈值及竞争临界期[J].植物保护学报,2009,6:561566.
[11] 彭军,马艳,李香菊,等.外来入侵杂草黄顶菊与棉花的竞争作用[J].棉花学报,2012,24(3):272278.
[12] BuchananGA,BurnsER.Influenceofweedcompetitiononcotton[J].WeedScience,1970,18(1):149154.
[13] BuchananGA,BurnsER.Weedcompetitionincotton.I.sicklepodandtalmorningglory[J].WeedScience,1971,19(5):
576579.
[14] BuchananGA,BurnsER.Weedcompetitionincotton.II.cockleburandredrootpigweed[J].WeedScience,1971,19(5):
580582.
[15] SnipesCE,BuchananGA,StreetJE,犲狋犪犾.Competitionofcommoncocklebur(犡犪狀狋犺犻狌犿狆犲狀狊狔犾狏犪狀犻犮狌犿)withcotton
(犌狅狊狊狔狆犻狌犿犺犻狉狊狌狋狌犿)[J].WeedScience,1982,30(5):553556.
[16] RushingDW,MurrayDS,VerhalenLM.Weedinterferencewithcotton(犌狅狊狊狔狆犻狌犿犺犻狉狊狌狋狌犿).II.tumblepigweed(犃犿
犪狉犪狀狋犺狌狊犪犾犫狌狊)[J].WeedScience,1985,33(6):815818.
[17] SnipesCE,MuelerTC.Cotton(犌狅狊狊狔狆犻狌犿犺犻狉狊狌狋狌犿)yieldresponsetomechanicalandchemicalweedcontrolsystems[J].
333第22卷第6期 草业学报2013年
WeedScience,1992,40(2):249254.
[18] 王振华,陈汝涌,郭晓红.鲁北旱碱棉区全苗壮苗技术措施[J].农业科技通讯,2006,2:3233.
[19] 董合忠,辛承松,李维江,等.山东滨海盐渍棉田盐分和养分特征及对棉花出苗的影响[J].棉花学报,2009,21(4):290
295.
[20] 赵晓武,马咏梅,徐岳,等.棉田杂草危害分析与经济阈值的初步研究[J].植物保护,1990,16(4):3941.
[21] 黄春艳,王宇,黄元炬,等.不同杂草群落危害对春玉米产量损失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10):4953.
[22] 时佩,黎瑞君,张巨明.高尔夫球场草屑循环再利用研究[J].草业学报,2012,21(5):153159.
[23] 王留明,王家宝,杨静.抗虫棉新品种鲁棉研28号[J].中国棉花,2006,33(12):1718.
[24] 张军,王芙蓉,张传云,等.高产、抗病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鲁棉研37号[J].山东农业科学,2009,11:117118.
[25] 郭全恩.土壤盐分离子迁移及其分异规律对环境因素的响应机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26] 彭益全,谢?,周峰,等.碱蓬和三角叶滨藜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对不同盐度的响应[J].草业学报,2012,21(6):6474.
[27] 孟庆峰,杨劲松,姚荣江,等.碱蓬施肥对苏北滩涂盐渍土的改良效果[J].草业科学,2012,29(1):18.
[28] 罗小勇,孙娟.23种紫花苜蓿不同品种及器官间化感活性差异的研究[J].草业学报,2012,21(2):8391.
犐狀犳犾狌犲狀犮犲狅犳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狑犲犲犱狆狅狆狌犾犪狋犻狅狀狊狅狀犮狅狋狋狅狀狔犻犲犾犱犻狀狊犪犾犻狀犲犪狀犱犪犾犽犪犾犻狀犲犾犪狀犱犻狀犛犺犪狀犱狅狀犵
LIMei1,2,GAOXingxiang1,2,LIUShiguo3,BAIXingyong3,GAOZongjun1,2,
FANGFeng1,2,SUNZuowen4,ZHANGBosong5
(1.InstituteofPlantProtection,Shandong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Jinan250100,China;
2.ShandongKeyLaboratoryofPlantVirology,Jinan250100,China;3.StationofPlant
Protection,GaotangAgriculturalBureau,Gaotang252800,China;4.GeneralStation
forPlantProtectionofShandongProvince,Jinan250100,China;
5.InstituteofAgriculturalResourcesandEnvironment,
SAAS,Jinan250100,China)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Experimentsontheinfluenceofdifferentweedpopulationsoncottonyieldwereconductedinsaline
andalkalinelandinGaotang,ShandongProvince,Chinain2011and2012.Therewerefourreplicatesoffour
treatments:weedfree,grassweeds,broadleafweedsandmixedweeds.ThecottonvarietieswereLumianyan
28in2011andLumianyan37in2012.Cottonyieldlosseswere24.3%and20.3%ingrassweedplots(mainly
犈犾犲狌狊犻狀犲犻狀犱犻犮犪,犛犲狋犪狉犻犪狏犻狉犻犱犻狊and犘犺狉犪犵犿犻狋犲狊犮狅犿犿狌狀犻狊)atweeddensitiesof202.0and291.6stem/m2,
andwere27.1%and60.2%inbroadleafweedplots(mainly犆犺犲狀狅狆狅犱犻狌犿犪犾犫狌犿,犘狅狉狋狌犾犪犮犪狅犾犲狉犪犮犲犪and
犈犮犾犻狆狋犪狆狉狅狊狋狉犪狋犲)atdensitiesof230.5and122.2stem/m2in2011and2012respectively.Theyieldlosswas
37.5%inmixedweedplots(mainly犆.犪犾犫狌犿,犈.犻狀犱犻犮犪and犈犮犺犻狀狅犮犺犾狅犪犮狉狌狊犵犪犾犾犻)at277.0stem/m2in
2011,andwas68.4% (mainly犆.犪犾犫狌犿,犘.狅犾犲狉犪犮犲犪and犈.犻狀犱犻犮犪)at201.0stem/m2in2012.Thedamage
rateperstemcausedbybroadleafweedswashigherthanthatcausedbygrassweeds.Weedsreducedtheheight
ofcottonplants,numberofcottonbols,bolbranchesandweightofbols.Thenumberofbolsperplantin
weedfreeplotswas11.5onaverageinboth2011and2012.Thenumberdecreasedby34.0%in2011and
72.0%in2012inmixedweedplots,11.5%and53.6%inbroadleafweedplots,10.8%and12.1%ingrass
weedplots.Theheightdecreasedby0.4%-18.7%inweedplotscomparedwiththatinweedfreeplots.The
numberofbolbranchesdecreasedby11.9%-18.0%,andtheweightofbolsdecreasedby6.3%-18.2%.In
addition,weedsalsoreducedthesurvivalrateofcottonseedlingsby0-3.6%.Noeffectwasobservedongin
ningoutturnandseedindex.Theinfluenceofweedpopulationsoncottonyieldwascloselyrelatedtoweedspe
cies,densityandbiomassaswelastocottonvarietyandclimaticfactors.
犓犲狔狑狅狉犱狊:grassweeds;broadleafweeds;mixedweed;salineandalkalineland;cotton;yieldloss
433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3) Vol.22,No.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