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ffect of Formulated Fertilization of Nitrogenous, Phosphate, and Potash on Growth and Leaf Physiological Reactions of Moringa oleifera

辣木幼林对氮、磷、钾肥效响应及叶片的生理反应



全 文 :林业科学研究 2016,29(3):418 423
ForestResearch
  文章编号:10011498(2016)03041806
辣木幼林对氮、磷、钾肥效响应及叶片的生理反应
许 冰1,2,任开磊2,吴疆罛2,郑益兴2,张燕平2
(1.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000)
收稿日期:20151223
基金项目: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201504113);中国林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CAFYBB2014QA016)及(Riricaf2014003M)
作者简介:许 冰(1990—),男,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经济林栽培.
 通讯作者:郑益兴,副研究员.
摘要:[目的]研究辣木幼林时期对大量元素的需求状况。[方法]应用“3414”配方施肥试验设计,探讨N、P、K配方
施肥对元阳干热河谷辣木幼龄林的生长量、叶片色素含量(叶绿素 a、b及类胡萝卜素)和叶片含水率的影响。[结
果]肥力补充对辣木幼林的生长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效果,其中 N肥各施肥配方对幼林的各项生长量指标和生理
指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P肥对除地径增量和叶片含水率之外的其它设定指标也表现出显著效果,而K肥各
施肥处理仅对冠高增量、冠高比增量和叶片含水率具有显著影响。[结论]综合方差分析、多重比较、极差分析和相
关分析结果,显著促进树高、地径、冠幅生长和叶片色素积累的组合均为本试验设计的中高施肥量配比,其中
N3P2K3为最优组合。辣木幼龄阶段对大量元素需求非常旺盛,以维持其快速增长的生物量。
关键词:辣木;“3414”施肥试验;生长量;叶片生理
中图分类号:S7949 文献标识码:A
EfectofFormulatedFertilizationofNitrogenous,Phosphate,andPotash
onGrowthandLeafPhysiologicalReactionsofMoringaoleifera
XUBing1,2,RENKailei2,WUJiangchong2,ZHENGYixing2,ZHANGYanping2
(1.ForestryColege,SouthwestForestryUniversity,Kunming 650000,Yunnan,China;
2.ResearchInstituteofResourceInsects,ChineseAcademyofForestry,Kunming 650000,Yunn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majorelementdemandofMoringaoleifera.[Method]Theefectsofformulated
fertilizationofN,PandKonthegrowth,leafpigmentcontentandleafwatercontentofMoringaoleiferayoungindi
vidualsweretestedinYuanyangdryhotvaleybyusingfertilizerexperimentdesign“3414”.[Result]Theresults
showedthatfertilizationsignificantlypromotedthegrowthofM.oleiferayoungtrees.FertilizerNsignificantlyafect
edalindexes;FertilizerPsignificantlyafectedalindexesexceptthegrounddiameterandleafwatercontent;Fer
tilizerKsignificantlyafectedthecrownheight,percentageofcrownheight,andleafwatercontent.Comprehensive
resultsofvarianceanalysis,rangeanalysis,multiplecomparisonandcorelationanalysisshowedthatmediumto
highamountoffertilizercouldsignificantlypromotethegrowthofheight,grounddiameter,crowndiameter,andac
cumulationofleafpigments.[Conclusion]Amongthosetreatments,N3P2K3isthesuperiorlyefective.Theresults
alsosuggestedthatM.oleiferatreesneedagreatamountofNPKfertilizertomaintainrapidgrowthinyoungstage.
Keywords:MoringaoleiferaLam.;fertilizerexperiment“3414”;growth;leafphysiology
辣木(MoringaoleiferaLam.),属辣木科(Morin
gaceae),辣木属(Moringa)多用途速生树种,为多年
生乔木。辣木喜温耐旱,抗逆性强,对土壤条件和降
雨量有较强的适应性[1]。辣木叶片营养全面,作为
一种新兴食品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近10年来,云
南、海南、广东、广西和贵州等省及台湾地区均已大
第3期 许 冰,等:辣木幼林对氮、磷、钾肥效响应及叶片的生理反应
量引种,并建立了一定规模的辣木引种试验基地[2]。
人工施肥是维持林地肥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尽管施
肥在林业生产上有重要作用,但盲目、过量施肥,不
仅影响植株生长,同时会造成肥料浪费、环境污染和
土壤养分失衡等后果[3]。近几年,云南很多热量充
足的地区大力发展辣木产业,而有关高产、优质辣木
果用林地的肥力维持技术却鲜有报道。此外,在生
产过程中,出现辣木果用林因果实负载量大而导致
主干断裂,部分辣木的植株长势弱小致使产量低下
等问题。本研究在干热河谷特定气候条件下,探讨
氮、磷、钾配方施肥对辣木幼龄林生长的影响,以期
为培育优质丰产的辣木果用林进行科学的施肥提供
指导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马街镇蔓延坡
辣木园内(22°55′32″N,102°27′13″E,海拔250m)。
年均温23.5℃,极端最高温 43.5℃,最低温 10℃;
10℃以上积温 8700℃·d,全年无霜;年降水量为
700mm,年蒸发量 1900mm,约为降雨量的 3倍。
该地干湿季明显,雨季为5 10月,旱季为11月至
翌年4月,属亚热带季风类型气候。试验地土样肥
力分析的本底理化数据[4]见表1。
表1 试验地土壤本底肥分测定数据
土壤层次/cm pH值 有机质/(g·kg-1)全氮/% 全磷/% 全钾/% 水解性氮/(mg·g-1)有效磷/(mg·g-1)速效钾/(mg·g-1)
0 20 6.80 5.51 0.077 0.029 1.81 39.14 2.24 130.58
20 40 6.75 4.79 0.067 0.027 1.77 35.58 1.67 103.75
40 100 6.69 2.24 0.065 0.027 1.80 39.14 1.86 101.05
1.2 试验材料
本研究试验材料于2014年4月从非洲的马里
引进。试验林营造于2014年9月。试验前先进行
全垦整地,并清除杂灌,同时每公顷施入1500kg当
地农家肥作为基肥,直到本试验施肥前无任何肥力
补充。辣木造林采用挖塘直播方式进行,植塘规格
40cm×40cm×40cm,其配置密度为株行距2m×2
m。种子直播,每穴2粒,播种深度约2cm,待出苗
整齐后每穴保留1株健壮的苗木,之后进行常规的
水分管理。
1.3 施肥试验设计
由于受到试验林营建后降雨量减少和冬季低温
的影响,辣木生长缓慢,但保存完好,故在第2年春
季对辣木林地进行施肥。供试肥料为氮肥(尿素,含
氮46.4%)、磷肥(过磷酸钙,含 P2O516%)和钾肥
(氯化钾,含K2O60%)。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
计,以N、P、K作为3个施肥因素,各4个水平,根据
“3414”施肥试验设计[5-6]产生14个处理(配方),3
次重复,共计42个试验小区。每个小区8株,呈单
行等株排列,中间4株为测定样株。小区之间设保
护行,以不施肥为对照。试验各因素水平设计如表
2所示,产生的施肥处理编号 1 14依次为
N0P0K0、N0P2K2、N1P2K2、N2P0K2、N2P1K2、N2P2K2、
N2P3K2、N2P2K0、N2P2K1、N2P2K3、N3P2K2、N1P1K2、
N1P2K1、N2P1K1。供试磷肥全部作基肥施用,氮肥和
钾肥50%作基肥,50%作追肥。基肥于2015年3月
1日施用,追肥于2015年4月1日施用。在离植株
基部30cm处采用环状沟施,深度为20 30cm,沟
宽20 25cm(以不伤到根为宜),肥料经搅拌后均
匀入沟底后,再浇水使之溶解并覆土。
表2 试验因子及施肥水平
施肥水平 N/(g·株 -1) P2O5/(g·株 -1)K2O/(g·株 -1)
0 0 0 0
1 50 30 20
2 100 60 40
3 150 90 60
1.4 数据调查
1.4.1 生长量指标测定及方法 由于辣木幼龄期
较短(依立地条件一般6 10个月),且在开花前已
基本完成其生活史的株高生长[7],故本研究仅对其
在幼龄速生阶段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施肥试验
前,先进行测定样株的本底数据采集,之后于2015
年7月30日进行第2次生长数据调查。调查指标
主要包括株高、地径、冠幅、冠高和冠高比[8]。生长
量指标(株高增量、地径增量、冠幅增量、冠高增量和
冠高比增量)为前后两次所测相应数据的差值。株
高、冠幅和冠高测量采用卷尺(精确到0.1cm);地
径测量采用游标卡尺(精确到0.01mm)。
1.4.2 叶片采集 2015年7月30日,在每个处理
小区的4株测定样本中,选取树体中上部东南西北4
个方向枝条上的成熟功能叶片,每个方向各采集50
片均匀混合作为叶片含水率及色素含量分析的
914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第29卷
样品。
1.4.3 叶片含水率测定方法 取部分上述叶片在
野外随即称取鲜重(Wf,g),之后带回实验室放入
105℃烘箱内杀青0.5h,然后将温度调至75℃干燥
至恒重,称量得到干重(Wd,g),称量质量采用分析
天平(精确到0.001g),计算含水率(L,%)的公式:
L=(Wf-Wd)/Wf·100%
1.4.4 叶片色素含量测定方法 取上述采集叶片
按照李得孝等[9]改进的Arnon法测定叶片色素含量
(公式略),计算叶绿素 a含量、叶绿素 b含量、叶绿
素总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每份叶样重复测量3
次,取平均值作为相应叶片色素含量。测量吸光度
使用DU800分光光度计。
1.5 数据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对所有获得的测定指标进
行方差分析、极差分析、多重比较和相关分析[10],其
中多重比较和相关性分析分别采用邓肯氏(Duncan'
s)和Pearson法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配方施肥对辣木幼林生长和叶片生理的
影响
2.1.1 不同配方施肥对辣木株高和地径的影响 
方差分析(表3)结果显示,株高增量和地径增量差
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施肥对辣木幼林的株高
和地径的生长产生显著差异影响。进一步对14个
处理的株高和地径进行多重比较(篇幅所限,未列
出),得出不同施肥处理对辣木株高和地径生长影响
程度不同。结果显示,树高增量最优组合是处理9,
相比于对照(处理1),提高了43.15%;处理9的株
高,显著大于除处理6、11、10和5以外的其它施肥
配方;地径增量最优组合为处理6,相比对照,提高
了39.38%;处理6显著高于除处理11、8、7、5、9、3
和4以外的其它组合。
2.1.2 不同配方施肥对辣木幼林冠幅、冠高和冠高
比的影响 冠幅增量、冠高增量以及冠高比增量得
方差分析结果(表3)显示,各指标的差异性均达到
极显著水平。进一步对14个处理的冠幅增量、冠高
增量和冠高比增量进行多重比较分析(篇幅所限,未
列出),冠幅增量最优组合为处理6,增量最小组合
为处理1(对照),处理6的平均冠幅增量相比对照
提高88.06%,处理6显著高于除处理11和8以外
的其它组合。冠高增量最小的两个组合是处理 7
(54.67cm)和对照(55.88cm),最优配方为处理3,
处理3显著高于除处理14以外的其他组合。冠高
比增量最优组合为处理3,处理3显著高于除处理
14和13以外的其它处理组合。
2.1.3 不同处理组合对辣木幼树叶片含水率及色
素含量的影响 叶片含水率和叶片色素含量进行方
差分析结果(表 3)显示,叶片含水率、叶绿素 a含
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差
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多重比较结果显示(篇幅所
限,未列出),5个指标最小的组合均为处理 1(对
照),叶片含水率最优组合是处理9,相比对照提高
4.49%,处理9显著大于除处理13、12、3、6和8以
外的其它组合;叶绿素 a含量最优组合是处理6,相
比对照提高54.69%,处理6显著大于处理8、4、14、
11和10以外的其它组合;叶绿素b含量最优处理为
处理6,相比对照提高81.85%,显著大于除处理4、
8、14、10、11和13以外的其它组合;叶绿素总量最优
的是处理6,显著大于除处理8、4、14、10和11以为
的其它组合;类胡萝卜素含量最优组合是处理6,相
比对照提高35.52%,显著大于处理2、4、12、13、14
和1。
表3 不同处理条件下各指标的方差分析和主要变异参数
指标
均值及变异参数
均值 变幅 变异系数
平方和 平均值平方 F值
株高增量/cm 74.43 60.25 86.25 23.30% 9869.643 759.203 2.897
地径增量/mm 20.64 16.42 22.83 23.89% 648.696 49.900 2.250
冠幅增量/cm 50.44 35.67 67.08 29.84% 11712.030 900.925 5.315
冠高增量/cm 68.87 54.67 90.55 23.70% 17802.160 1369.397 7.895
冠高比增量/% 7.27 1.97 15.09 72.62% 3473.228 267.171 34.675
叶片含水率/% 25.41 24.96 26.08 2.70% 20.375 1.567 4.165
叶绿素a含量/(mg·g-1) 1.96 1.51 2.34 22.00% 8.659 4.568 4.568
叶绿素b含量/(mg·g-1) 0.44 0.31 0.57 32.95% 1.272 0.098 6.282
叶绿素总量/(mg·g-1) 2.40 1.83 2.91 23.28% 16.296 1.254 5.372
类胡萝卜素含量/(mg·g-1) 0.46 0.40 0.54 21.08% 0.363 0.028 3.473
  注:表示差异显著,即0.01<p<0.05;表示差异极显著,即p<0.01,下同。
024
第3期 许 冰,等:辣木幼林对氮、磷、钾肥效响应及叶片的生理反应
2.2 影响辣木幼林生长量和叶片生理的主导因子
及其最优水平组合
2.2.1 影响辣木幼林株高和地径的主导因子及其
最优水平组合 N、P和 K各因素的水平间方差分
析结果(表4)显示,N肥不同水平均表现出极显著
差异;而 P肥只在株高增量上表现出极显著差异。
对株高增量和地径增量进行极差分析(表5),可得
影响株高和地径主导因子是 N肥,其次是 P肥,株
高和地径的最优组合为N3P2K3和N3P3K3。
表4 各指标不同因素水平间方差分析
来源   N P K 来源   N P K
株高增量 SS 3569.112 3244.945 1512.512 地径增量 SS 436.333 102.799 40.569
MS 1189.704 1081.648 504.171 MS 145.444 34.266 13.523
F 4.494 4.086 1.905 F 6.657 1.568 0.619
冠幅增量 SS 5378.424 2346.602 550.976 冠高增量 SS 2793.136 2593.92 3632.036
MS 1792.808 782.201 183.659 MS 931.045 864.64 1210.679
F 10.073 4.395 1.032 F 4.88 4.532 6.346
冠高比增量 SS 1280.664 200.334 613.049 叶片含水率 SS 5.525 2.146 5.879
MS 426.888 66.778 204.35 MS 1.842 0.715 1.96
F 37.025 5.792 17.724 F 4.715 1.832 5.017
叶绿素a含量 SS 5.688 1.578 0.208 叶绿素b含量 SS 0.692 0.275 0.009
MS 1.896 0.526 0.069 MS 0.231 0.092 0.003
F 12.251 3.399 0.448 F 13.147 5.231 0.17
叶绿素总含量 SS 10.338 3.103 0.241 类胡萝卜素含量 SS 0.103 0.134 0.064
MS 3.446 1.034 0.08 MS 0.034 0.045 0.021
F 13.617 4.086 0.317 F 4.084 5.344 2.56
2.2.2 影响辣木幼林树冠生长指标的主导因子及
其最优水平组合 N、P和 K各因素的水平间方差
分析结果(表4)表明,N和 P肥不同水平对3个指
标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K肥在冠高增量和冠高比
增量上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冠幅增量、冠高增量和
冠高比增量的极差分析结果(表5)显示影响冠幅的
主导因子是 N肥,其次是 P肥;影响冠高的主导因
子是K肥,其次是P肥,最后是N肥;影响冠高比的
主导因子是 N肥,其次是 K肥,最后是 P肥,冠幅、
冠高和冠高比的最优组合分别为 N3P2K2、N1P1K1
和N1P1K1。
表5 各指标极差分析
类别
极差值(R)
N P K
因子主
次顺序
优水平
N L K
优组合
株高增量/cm 17.00 13.87 11.66 N>P>K N3 P2 K3 N3P2K3
地径增量/mm 5.96 3.00 1.75 N>P>K N3 P3 K3 N3P3K3
冠幅增量/cm 27.21 14.12 5.14 N>P>K N3 P2 K2 N3P2K2
冠高增量/cm 17.88 19.77 20.84 K>P>N N1 P1 K1 N1P1K1
冠高比增量/% 9.85 7.84 9.78 N>K>P N1 P1 K1 N1P1K1
叶片含水率/% 0.77 0.41 0.81 K>N>P N1 P2 K1 N1P2K1
叶绿素a含量/(mg·g-1) 0.47 0.17 0.16 N>P>K N2 P2 K3 N2P2K3
叶绿素b含量/(mg·g-1) 0.15 0.08 0.07 N>P>K N2 P2 K3 N2P2K3
叶绿素总量/(mg·g-1) 0.62 0.34 0.24 N>P>K N2 P2 K3 N2P2K3
类胡萝卜素含量/(mg·g-1) 0.08 0.08 0.04 N>P>K N3 P3 K2 N3P3K2
2.2.3 影响辣木幼林叶片含水率及色素含量的主
导因子及其最优水平组合 表4显示在叶片4个色
素含量相关指标方面,N和 P肥不同水平均表现出
极显著或显著性差异;而对于叶片含水率,则是K肥
和N肥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叶片含水率和色素相关
指标的极差分析结果(表5)显示:影响叶片色素含
量的主导因子是 N肥,其次是 P肥;影响叶片含水
率的主导因子是K肥,其次 N肥;叶片含水率、叶绿
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优组合分别为 N1P2K1、
N2P2K3和N3P3K2。
2.3 辣木生长量及叶片色素含量指标间的相关
分析
  生长量及其生理指标的相关分析结果(表6)可
以看出,生长量指标中的株高、地径、冠幅和冠高增
124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第29卷
量之间相互呈现极显著正相关,这些指标均在不同
程度表现树体的长势情况。此外,辣木幼林叶片的
4个色素含量指标之间相互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
除了叶绿素a与树高增量无显著性相关外,叶绿素
总量与树高增量无显著性相关,而其它的色素含量
指标都和表现树体长势情况的3个指标(株高增量、
地径增量和冠幅增量)表现出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
表6 各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株高增量 地径增量 冠幅增量 冠高增量 冠高比增量 叶片含水率 叶绿素a 叶绿素b 类胡萝卜素 总叶绿素
株高增量 1
地径增量 0.738 1
冠幅增量 0.504 0.482 1
冠高增量 0.565 0.429 0.211 1
冠高比增量 -0.252 -0.177 -0.211 0.654 1
叶片含水率 0.051 0.054 0.076 0.115 0.096 1
叶绿素a 0.136 0.176 0.208 -0.202 -0.355 -0.04 1
叶绿素b 0.152 0.190 0.251 -0.218 -0.391 -0.057 0.816 1
类胡萝卜素 0.272 0.183 0.211 -0.248 -0.544 0.147 0.486 0.532 1
总叶绿素 0.145 0.186 0.227 -0.214 -0.378 -0.046 0.988 0.895 0.516 1
3 讨论
大量的研究结果指出,氮素是植物体内叶绿素、
蛋白质等许多重要化合物的组分,是影响植物生长
最重要的元素,在植物生命活动中占有首要地
位[11]。将氮、磷、钾肥按照适宜的比例和合理配方
加以施用,可以使林木在短期内有效而迅速的生长
发育[12]。李玲等对辣木幼苗[13]研究发现,缺氮处
理的植株症状出现早,表现最为明显,而缺磷处理的
症状表现相对不明显。此外,王斌等[14]的施肥试验
显示,高氮水平可显著促进生长,磷钾次之,维持高
氮水平,磷钾作用才能显现出来。刘福妹等[15]和胡
磊等[16]研究发现氮肥可以显著促进植株树高和地
径的生长以及叶绿素的积累,这些结果与本研究基
本一致。此外,研究发现,K肥可以显著促进植株树
高生长、地径增粗[17]和冠幅增大[18],P肥可以显著
影响植株地径增粗[19]。上述研究结论的共同点是
N肥可以显著影响供试植株的生长,而对于 P和 K
肥是否能够对树体的生长量指标产生显著或极显著
影响则没有统一的说法。本研究结果显示,N肥对
辣木幼林的所有生长量和相关生理指标均表现出极
显著差异影响,而 P肥对地径生长却未产生显著影
响,该结论与上述一些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其产生的
原因可能是树种选择、试验立地条件及施肥配方差
异所致。此外,有研究表明抗旱性较强的植物能维
持较高的叶片含水率[20]。本研究中,辣木生长于元
阳干热河谷高温干旱条件下,叶片较高的含水率有
助于增强其对高温干旱的适应能力,同时对 N、P和
K的巨大需求有利于辣木幼林强壮根系,提高气孔
调节能力[21],增强细胞膜通透性[22-23],从而显著增
强植株的抗旱性。
4 结论
本研究探讨氮、磷、钾配方施肥对辣木幼林的影
响,结果表明,N肥的4个水平对各项指标都表现出
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影响,P肥4个水平对除地径增
量和叶片含水率以外的其它8个指标表现出显著或
极显著差异影响,K肥的4个水平对冠高增量、冠高
比增量和叶片含水率3个指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影响。总体而言,各指标的最优组合稍有不同,但促
进树高、地径、冠幅生长和叶片色素积累的组合都是
在本研究设计的中高施肥量配方,包括 N3P3K2、
N3P2K3、N3P3K3、N3P2K2和 N2P2K3。为了应对目前
生产过程中普遍出现的树体弱势问题,同时使辣木
更快的形成结实产量,需要把增强辣木幼林的长势
作为重点,考虑到N肥是影响株高、地径和冠幅生长
的主导因子,P肥对株高、冠幅和叶绿素含量有显著
作用而对地径生长的显著性不明显,而K肥在株高、
地径以及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的最优组合中施肥量为
K3,故本研究选择N3P2K3作为辣木幼林的推荐施肥
配方。
参考文献:
[1]RamachandranC,PeterKV,GopalakrishnanPK.Drumstick(Mor
ingaoleifera):AmultipurposeIndianvegetable[J].EconomicBota
ny,1980,34(3):276-283.
[2]陆 斌,宁德鲁,杜春花,等.云南的辣木引种试验初报[J].
224
第3期 许 冰,等:辣木幼林对氮、磷、钾肥效响应及叶片的生理反应
西部林业科学,2007,36(4):20-25.
[3]周慧平,高 超,朱晓东.关键源区识别: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
方法[J].生态学报,2005,25(12):3368-3374.
[4]郑益兴,彭兴民,张燕平.配方施肥对印楝人工林产量和生长
性状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09,22(4):545-552.
[5]杨俐苹,白由路,王 贺,等.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
“3414”试验方案应用探讨[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
(4):1018-1023.
[6]吴志勇,闫 静,施维新,等.“3414”肥料效应试验的设计与
统计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08,45(1):135-141.
[7]A.RameshKumar,M.Prabhu,V.Ponnuswami,etal.SCIENTIF
ICSEEDPRODUCTIONTECHNIQUESINMORINGA[J].Agri.
Reviews,2014,35(1):69-73.
[8]孟宪宇.测树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5-23.
[9]李得孝,郭月霞,员海燕,等.玉米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6):153-155.
[10]韩汉鹏.试验统计引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27
-135.
[11]潘瑞炽.植物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8
-33.
[12]肖良俊,宁德鲁,李勇杰.配方施肥对八角幼林生长结实的影
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27(3):87-90.
[13]李 玲,殷振华,亚华金,等.N、P、K、Ca缺素培养对辣木幼
苗生长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6):52-56.
[14]王 斌,张月华,王玉奎,等.氮磷钾施肥比例对枣幼树生长
和结果的影响[J].园艺学报,2007,34(2):473-476.
[15]刘福妹,姜 静,刘桂丰.施肥对白桦树生长及开花结实的影
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30(2):116-120.
[16]胡 磊,李吉跃,尚富华,等.不同施肥处理对毛白杨人工林
生长及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9):
115-121.
[17]赵 燕,董雯怡,张志毅,等.施肥对毛白杨杂种无性系幼苗
生长和光合的影响[J].林业科学,2010,46(4):70-77.
[18]胡冬南,游美红,袁生贵,等.不同配方施肥对幼龄油茶的影
响[J].2005,20(1):94-97.
[19]郑益兴,刘秀贤,杨朝凤,等.元谋干热河谷印楝幼林施肥效
应初步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5,18(2):137-142.
[20]刘君娣,王有科,贺春燕,等.三个杏品种叶片主要抗旱生理
指标的比较[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7,42(6):71-75.
[21]李明德,郑圣先.钾素营养对玉米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J].
土壤肥料,1996,4:10-12.
[22]王乃江,赵 忠,赖亚飞.施肥对大扁杏抗旱生理特性和生长
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2,17(4):12-14.
[23]李秧秧,邵明安.小麦根系对水分和氮肥的生理生态反应[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0,6(4):383-388.
(责任编辑:张 玲)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