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nalysis on Landscape Pattern of Park System in Meizhou

梅州城区公园绿地景观格局分析



全 文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 2): 299~ 302
Forest Resea rch
文章编号: 100121498( 2009) 0220299204
梅州城区公园绿地景观格局分析*
刘德良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 /生命科学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关键词:景观格局;公园绿地;梅州
中图分类号: S731. 2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08 - 08 - 11
基金项目: 梅州市、嘉应学院联合重点立项项目 (编号: 07KJZ01),梅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编号: 2007B85 )
作者简介: 刘德良 ( 1964) ),男,湖南邵东人,博士,副教授,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园林植物与城市林业.
* 致谢: 本文承蒙原北京林业大学、现华南农业大学李吉跃教授,梅州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创建组野外调查组,嘉应学院生命科学院李坤
新高级工程师的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Ana lysis on Land scape Pa ttern of P ark System in M eizhou
LIUDe2liang
(H akka Research Schoo l/Schoo l of Life Science, JiayingUn ivers ity, Meizhou 514015, Guangdong, Ch ina)
Abstr act: The park landscape pattern in Me izhou was ana lyzed by using the landscape ecologica l principles and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 istribut 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parks inMeizhou were notmuch reasonab le.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areas of green space, the area of the city parks and d istr ict parks accounted for 89. 97%
of the totalwhile the other green spaces accounted for only 10. 03% . The heterogeneity indexes of c ity parks and
district parks were much h igh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green spaces, and the fragm entation indexes from h igh to low
were in the order of roadside green space, community parks, squares, linear parks, city parks and d istrict parks.
From the viewpoint of distance index, the gregar iousness of patch landscape at new2bu ilt town and northern bank of
Me ijiang R iverwas more obvious than that at southern bank of the river. A s to dim ensional index, that of the 5
kinds of green spaces in Me izhou city was low ( < 1. 25), w ith the c ity parks and district parks the h ighest
( 1. 236 8) and the square the lowest ( 1. 047 2). To improve the landscape pattern of city green spaces and the
environm ent inMeizhou, focus should be pu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green spaces, square green spaces,
and linear parks bywell allocating a ll kinds of parks and green spaces and avoiding reunion d istr ibution, aswe ll as
paying attention on landscape diversity and fracta l d imension.
K ey word s: landscape pattern; park green space; M eizhou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的绿色名片和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保证,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
成部分,其数量、大小、类型、空间格局等直接影响到
城市环境质量和城市居民游憩活动的开展, 并且对
城市景观文化的塑造和城市风貌特色的形成具有重
要的影响 [ 1- 3]。有鉴于梅州市 2007年 4月成功申
报广东省园林城市并获批准, 而 /国家园林城市 0、
/国家卫生城市0的创建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地进行,
本文试图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探讨梅州市公园绿地
景观格局问题,希望能对梅州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国
家卫生城市的创建活动提供有意义的启示。
1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梅州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 闽、粤、赣三省交界
处,全市总面积 1. 58万 km2, 非农业人口 35万人,
城区因梅江河、程江河等自然水体而将梅城划分为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第 22卷
江南片、江北片和新县城片;市区地处 116b28cE, 24b
18cN,位于南亚热带北缘,是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
候区的过渡地带,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形成了亚热
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夏长冬短、日照充
足、气温高、雨水充沛且集中, 光、热、水气候条件优
越。年平均气温 20. 6 ~ 21. 4 e , 7月气温最高
28. 3~ 28. 6 e , 1月气温最低 11. 1 ~ 11. 3 e ;年平
均日照 1 714. 6~ 2 010. 5 h, 年日照百分率 41% ~
47%;年平均降水日为 150 d左右, 多年平均年降水
量 1 483. 4~ 1 798. 4mm[ 4- 5]。
2 研究方法
2. 1 景观结构要素分析方法
参照国家建设部颁布的 5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6
(CJJ/T 8522002), 将梅州市公园绿地分为: 市区级
公园 (包括市级综合公园、区级综合公园和专类公
园 )、广场、社区公园 (包括居住区公园和小区游
园 )、街旁绿地和带状公园 5种类型。另据 2007年 4
月梅州市省级园林城市评审材料、2008年 4月梅州
市生物多样性规划编制材料及日常积累资料, 根据
实际情况建立梅州市城区公园绿地统计分析表
(表 1)。
表 1 梅州城区公园绿地面积及景观斑块数
绿地类型 江南片 江北片 新县城片 合计
市区级公园 140. 57 ( 4) 71. 70( 8) 105. 15( 2) 317. 42( 14)
广 场 0. 43 ( 1) 2. 21( 4) 5. 23( 2) 7. 87( 7)
社区公园 2. 01 ( 6) 1. 59( 4) 5. 93( 2) 9. 53( 12)
街旁绿地 0. 21 ( 1) 1. 10( 3) 0. 00 1. 31( 4)
带状公园 13. 08 ( 3) 3. 6( 1) 0. 00 16. 68( 4)
合计 156. 30 ( 15 ) 80. 20( 20) 116. 31( 6) 352. 81( 41)
注:括号外数字为公园绿地面积 /hm2,括号内数字为景观斑块
数 /块。
2. 2 公园绿地景观格局分析指标
最小距离指数 (NNI )、景观连接度指数 (PX )计
算方法见文献 [ 1];斑块密度指数 (Ci )、景观分维度
指数 (D )计算方法见文献 [ 2];景观多样性指数 (H )
计算方法见文献 [ 3];斑块破碎化指数 (FN )计算方
法见文献 [ 6]。
3 结果与分析
3. 1 景观多样性与景观斑块破碎化分析
表 2可知:市区级公园绿地的景观多样性远高
于其它类型绿地的景观多样性, 其中, 江南片、江北
片、新县城片的市区级公园的景观多样性指数 (H )
分别高达 1. 692 7、0. 889 5和 0. 612 3,这主要是由
于市区级公园的数量和规模所致。由表 1可知:市
区级公园面积占公园绿地总面积的 89. 97% ,其他 4
类绿地总和仅占公园绿地总面积的 10. 03%。如江
南片除原有的剑英公园 (面积 48. 05 hm2 )外,近年
新建有泮坑公园 (面积 85 hm2 );新县城片近年建有
梅花山公园 (面积 99. 34 hm2 );江北片除原有的文
化公园 (面积 15. 55 hm2 )和历史专类园外, 近年建
有百岁山健身公园 (面积 33. 15 hm2 )、客家公园 (面
积 10. 09 hm2 )。此外,江北片老城区由于建筑、人口
相对密集致使绿地规模相对较小且面积差异悬殊,
新县城片虽然只有 2个公园, 但梅花山公园地处城
乡结合部,公园面积大 ( 99. 34 hm2 ),这从江北片市
区级公 园绿地 的斑块 平均 面积较 小 (仅 为
8. 97 hm2 )、斑块密度相对较大 ( 0. 111 6)上也得以
佐证。
由表 2中斑块密度指数 (C i )、斑块破碎化指数
(FN )可以看出:街旁绿地江南片的斑块破碎化程度
最高, C i达 4. 761 9, FN为 0。从总体上看出,这 5类
公园绿地的斑块破碎化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街旁
绿地、社区公园、广场、带状公园、市区级公园, 其中,
江南片的街旁绿地、社区公园、广场的斑块破碎化程
度分别高于江北片、新县城片的,而江北片的带状公
园、市区级公园的斑块破碎化程度又高于江南片、新
县城片的。
3. 2 景观最小距离指数和景观连接度分析
从最小距离指数 (NNI ) (表 3)看出:新县城片
的团聚分布较强, 特别是市区级公园的 NNI仅为
0. 096 7,说明其团聚状分布特征最明显;而江南片
的 NNI较大,说明各绿地随机分布特征相对明显;江
北片介于二者之间。从景观连接度指数 (PX ) (表
4)看出:新县城片的 PX较大,而江南片的 PX相对
较小,也说明新县城片斑块景观的群聚性和江南片
斑块景观分布较分散。其原因主要是:新县城片绿
地的数量相对较少且较集中分布, 而江北片部分核
心老城区绿地少,绿地主要分布在文化公园 ) ) ) 东
山教育基地和梅江北岸一带,相比而言, 江南片绿地
的分布则较分散。
300
第 2期 刘德良:梅州城区公园绿地景观格局分析
表 2 梅州市不同类型公园绿地面积与景观斑块多样性
景观类型 研究区 面积 /hm 2 斑块平均面积 /hm2 H C i FN
江南片 140. 57 35. 14 1. 692 7 0. 028 5 0. 062 5
市区级公园 江北片 71. 70 8. 97 0. 889 5 0. 111 6 0. 048 8
新县城片 105. 15 52. 58 0. 612 3 0. 019 2 0. 055 3
江南片 0. 43 0. 43 0. 011 8 2. 325 6 0. 000 0
广场 江北片 2. 21 0. 55 0. 056 1 1. 810 0 0. 271 5
新县城片 5. 23 2. 62 0. 104 4 0. 382 4 0. 395 8
江南片 2. 01 0. 34 0. 056 2 2. 985 1 0. 497 5
社区公园 江北片 1. 59 0. 40 0. 042 6 2. 515 7 0. 377 4
新县城片 5. 93 2. 97 0. 115 3 0. 337 3 0. 354 1
江南片 0. 21 0. 21 0. 006 1 4. 761 9 0. 000 0
街旁绿地 江北片 1. 10 0. 37 0. 029 6 2. 727 3 0. 436 4
新县城片 0. 00 0. 00 0. 000 0 - -
江南片 13. 08 4. 36 0. 230 3 0. 229 4 0. 165 1
带状公园 江北片 3. 60 3. 60 0. 067 5 0. 277 8 0. 000 0
新县城片 0. 00 0. 00 0. 000 0 - -
表 3 梅州市公园绿地的距离指数
景观类型 江南片
NN I PX
江北片
NN I PX
新县城片
NNI PX
市区级公园 1. 097 3 0. 518 7 0. 760 0 0. 571 3 0. 096 7 0. 944 7
广场 - - 0. 986 6 0. 428 6 0. 680 2 0. 604 2
社区公园 1. 036 6 0. 382 4 0. 933 6 0. 638 6 0. 638 9 0. 650 9
街旁绿地 - - 0. 990 9 0. 680 0 - -
带状公园 0. 670 5 0. 443 5 - - - -
3. 3 景观分维数分析
从表 4可见:全市的 5类公园绿地的分维数普
遍较低 ( 1. 25以下 ), 主要是由于人为干扰, 造成了
斑块形状相对规则简单,这既不利于城市生物多样
性的保护,也不利于营造自然化绿地景观,因此, 今
后在公园绿地景观建设中, 应提高景观单元的分维
数 [ 7- 8]。从表 4还看出:在 5类公园绿地类型中, 全
市的市区级公园的分维数最高 ( 1. 236 8), 广场的分
维数最低 ( 1. 047 2)。从大到小依次是:市区级公
园、带状公园、社区公园、街旁绿地和广场。其原因
是广场大多近乎规则式设计,而市区级公园,特别是
近年新建的大型市级综合公园, 大多能较好地结合
自然地形进行设计, 带状公园则沿城区梅江河等自
然水体而建。
表 4 梅州市公园绿地的分维数
景观类型 江南片 江北片 新县城片 全市
市区级公园 1. 248 5 1. 193 7 1. 267 1 1. 236 8
广场 1. 025 7 1. 064 8 1. 053 2 1. 047 2
社区公园 1. 053 8 1. 092 3 1. 057 4 1. 072 5
街旁绿地 1. 063 6 1. 035 7 - 1. 054 1
带状公园 1. 157 3 1. 085 9 - 1. 109 6
4 小结与讨论
包括公园绿地在内的城市森林绿地均匀分布并
通过绿道加以联通, 一直是城市绿色生活的追
求 [ 9- 11] ;然而,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政治经济发
展水平等的差异,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分布
相对均匀 (以服务半径、分级体系等衡量 ),且自 20世
纪 80) 90年代以来, 正试图将这些分散的绿地以绿
道的形式加以联通,形成网络化的绿色体系 [ 12- 15]。
我国近一二十年来也引进了以 /服务半径 0为
宗旨的城市绿化设计理念, 但由于受土地资源的限
制 (据国家计委规划司 /十五 0规划战略研究成果,
我国城镇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 108 m2, 其中特大城
市人均 75 m2,大城市人均 99m2,中等城市人均 105
m2,小城市人均 132 m2,建制镇人均 149 m2 ), 要想
在这有限的土地上建设类似于欧美一样高标准的公
园绿地体系, 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近年来也在保护现
有绿地的基础上, 尽可能地增加绿地的数量和质量,
并尽可能做到均匀分布,如 /景观大道 0建设、/滨水
区 0景观改造、/高压走廊 0绿地建设、旧城区改造中
的 /规划建绿 0等 [ 10]。
301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第 22卷
21世纪以来,梅州城市绿化美化建设如同全国
各地一样正日新月异地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特别是
2003年以来,在创建 /广东省园林城市 0、/国家园林
城市0和 /国家卫生城市 0的活动中, 城区人居环境
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以服务半径为宗旨的公园绿
地体系进一步完善,从 /见缝插绿 0到 /规划建绿 0的
设计理念使得诸如梅花山公园 (面积 99. 34 hm2 )、
泮坑公园 (面积 85 hm2 )、百岁山健身公园 (面积
33. 15 hm2 )等大中型综合性市级公园顺利实施, 公
园绿地面积、人均绿化面积等指标大幅度提高,市委
市政府提出的 /宜居带动宜业 0的城市经营理念进
一步深入人心, 截止 2007年底, 各类公园绿地总面
积 352. 81 hm2 (平均绿地率 85%, 绿化覆盖率
90% ),其中市区级公园 14个,但综观梅州城区各类
型公园绿地,仍然存在绿地总量少、分布不均、绿地
连通性不足等问题,表现在:第一, 主要分布于嘉应
桥至东山桥的梅江河沿线两岸地域, 且市区级公园
面积占公园绿地总面积的 89. 97%,其他 4类绿地总
和仅占公园绿地总面积的 10. 03%, 为此, 今后应重
点加强社区公园、街旁绿地、广场建设力度;第二, 根
据合理服务半径均匀布局的原则建设公园绿地, 增
加公园绿地景观分布的均匀度, 降低其聚集度,使公
园绿地的不同类型景观尽可能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
和休憩需求,特别要注意防止团聚状分布、注意景观
多样性和分形,这也是投资少、效果快且能满足居民
就近游憩活动的的好方法,鉴于城 (西 )北老城区目
前建筑低矮、拥挤, 绿地严重不足, 未来或旧城改造
时一定要注意各类公园绿地斑块的配置;第三,带状
公园是梅州未来应特别关注的重点,除继续完善、提
高梅江河 /一江两岸风光带0建设力度外, 城区内尚
有程江、周溪河、黄塘河等河流滨水地段的自然景观
资源利用不足,沿河堤岸设施较为简单,没有形成良
好的滨水景观,若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 其滨水景观
定能为梅州城区增添美景, 人居环境也必将大为改
观;第四,梅州城区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客家文
化等历史专类园的开发也值得进一步思考,如院士
广场 (已建 )、客天下 (建设中 )等对客家文化的挖
掘,可能进一步彰显世界客都地域文化特色和风格。
参考文献:
[ 1 ] 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 [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 2 ] 肖笃宁.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及应用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
社, 1991
[ 3 ]何兴元,陈 玮,徐文铎,等.沈阳城区绿地生态系统景观结构与
异质性分析 [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4( 12 ): 2085 - 2089
[ 4 ] 罗迎新.梅州地理 [M ].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 2001
[ 5 ] 廖富林,杨期和,胡玉佳.广东梅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研究
[ J].林业科学, 2005, 41 ( 4): 100 - 105
[ 6 ] 车生泉,宋永昌.上海城市公园绿地景观格局分析 [ J].上海交通
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2, 20 ( 4 ): 322- 327
[ 7 ] 杨瑞卿,薛建辉.徐州市公园绿地景观结构与格局分析 [ J].南京
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30 ( 4): 135 - 137
[ 8 ] 杨瑞卿,薛建辉.城市绿地景观格局研究 ) ) ) 以徐州市为例 [ J].
人文地理, 2006( 3): 14- 18
[ 9 ]殷京生.绿色城市 [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 10 ]李吉跃,刘德良.中外城市林业对比研究 [M ].北京:中国环境科
学出版社, 2007
[ 11 ] James P C, Ann K inzig, Nancy B G, et a l. A new urban ecology
[ J]. American Scient ist, 2000, 88( 5 ): 416- 425
[ 12] 刘滨谊,余 畅.美国绿道网络规划的发展与启示 [ J]. 中国园
林, 2001( 6): 77- 81
[ 13 ] John F D, D avid J N, Mary H eath er N. Sustain ing u rb an forests
[ J]. Journa l ofA rboricu lture, 2003, 29 ( 1): 49 - 55
[ 14 ] Mcpherson E G. Structure and sustainab il ity of Sacramen to. s urban
forestry[ J]. JA rboric, 1998, 24 ( 2): 174 - 189
[ 15 ] Kon ijinend ijk C C. A decade of urban forestry in Eu rope[ J]. For2
est Policy and E conom ics, 2003( 5 ): 173 - 186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