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2 卷 第 4 期
1 9 8 9 年 8 月
林 业 科 学研 究
FO R EST R ESE A R CH
V o l
。
2
A u g
. ,
N o
。
4
1 9 8 9
中国候鸟的环志研究和在
亚太地区的地位
张 孚 允
(全国鸟类环志中心 )
摘要 中国环志五年来 , 已建环志站 点45 处 , 累计环志放 飞 鸟 类 达 1 86 种 、
37 06 0 只。 同期回收到国内外环志鸟17 1只 、 计57 种 。 来 自7 个国家和地 区的环志鸟
提供 了候鸟跨亚 洲一澳洲 、 亚洲一欧洲迁往途径 , 以 及候鸟飞越喜马拉雅 山脉迁往
的证据 , 解释 了历 史上衬此 问题的疑点 。 中国的复杂生态环境和地理位置 、 已知候
鸟迁往于中国与各洲之间的信息、 中国与亚太地 区24 个国家和地 区相同种候 鸟的分
析统计情况表明 : 中国大陆作为东亚 与湘亚 、 南亚次 大陆、 澳 、 美、 欧 、 南太平洋
之间候鸟迁往终端的夏候鸟繁 殖地 、 冬候鸟越冬地 以 及旅鸟的停 息地的国家 , 对于
研究亚太地 区候鸟迁彼规律 , 对于研究各国环志鸟信息的回收和繁 殖 生 态 特 .点、
生存率及其他生态生物学信息的收集都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鸟类环志 , 候鸟迁往
中国地处亚洲东部 , 拥有9 60 万 k m 乞的土地 , 占欧亚大陆面积的 1 8 . 93 % 。 中国复杂的
地形和气候条件造成了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 , 生物物种极为丰富 , 其中鸟类达 1 1 86 种之多 [ ‘2 】,
仅已知的候鸟就有 5 65 种[川 , 许多是中国特有种 , 如黑颈鹤、 丹顶鹤、 天鹅等和各种保护 鸟
种 , 如黄嘴白鹭、 大鸭 , 以及大量雁形 目、 雀形目的经济鸟和益鸟。 这些情况给中国鸟类迁
徙规律的研究提出了艰巨的任务。 2 0 0 0多年前中国人就试图用帛、 线为标记缚于 鸟 足 研究
候鸟回归 , 这是“环志 ”的萌芽时期。 60 年代个别鸟学研究者进行过小规模的、 用以研究某种
候鸟种群生态的环志工作 , 却未能继续下去。
1 9 8 2年 , 林业部在中国林业科学院内建立了“全国鸟类环志中心 ”(N at io na l Bi rd B a n’
di ng C
ent er )
, 负责中国鸟类环志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 五年来 , 全国已拥有环志站、 点45 处
(图 1 ) , 截止 1 9 8 7年末 , 全国累计环志放飞鸟类1 86 种 , 总计3 7 0 60 只 。 从表 1 的统计可见 ,
中国鸟类环志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 : ¹ 环志鸟中有27 . 4%是猛禽 , 计10 148 只 , 其原 因是辽
东半岛和山东半岛隔渤海相望 , 每值春秋两季 , 成为来自南北方猛禽迁徙的必经通道 ; º 全
国鸟类环志中心主持着 “中国东部沿海猛禽迁徙规律 ”的研究项目, 已获得初步结果 (另文 介
绍) , » 环志鸟中的23 . 2%是具有经济价值的雁、 鸭、 鹤、 鹏和世界性保护的濒危 水 鸟 , 如
中国青藏高原特有的黑颈鹤 、 斑头雁 , 大量的鹤和海燕类 、 鹏类、 鹭类。
本文于 198 9年 2 月 13 日收到。
3 12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2 卷
表 1 1 , 8 3一1 , 8 , 年鸟类环志数量统计 (单位: 只 )
种 类
}
1 9 8 3年
1
1 9 3 4年
}
19 3 5年
{一年一 ⋯19 37 年”a ss e r ifo r m e , ·- - - - 一 } 一下~一石万石-l一百丽歹-刁一下涪i亏一 一!一一舀i矛一夕‘ 八 子L ~ 一 护.、~ 月 。 ~ 乍性 〕价 目 2 沁 多专匕 目 1 1 1 ) !改 o t n e r U r Q e r 一 工护 曰 ~ 产 、 目 ~ 1 1 ! { }
犷 a lC 0 n ll o r 】11 e s 泪多 J比 目 } } 2 5 7 } 通 2 3 9 } 2 连1 0 } 3 2 4 2
。t r ; g : : o rm e s 鸽 移 目 { 1 1 }
_— -G ·” ,‘o一 潜 鸟 目 1 } 1 ⋯P o d ic ip e d ;fo r m e s 鹃 鹤 目 1 1 ⋯ ! ,p r o c e , , a r , , fo r m e , 艘 形 目 } 1 ”‘5 { ‘4 9 ⋯ 3 ! , , 8 2 ”4 4
P e le o a n i f o r m e , 鸦 形 目 j J j } {、n ser , , 。 r m e , 雁 形 目 } } I ⋯ l
L “ r ,‘。 r m e s 鸥 形 ”
} ! { { {
C ,c o n , ,‘o r m e s 鹤 形 目 } { { } ⋯
C r u ,‘O r m e s 鹤 形 目 } } 2 , 7 { 1 ”2 , ! ”9 1 { 1 ”5 2
C h a r a d r iifo r m e s 鹤 形 目 { ! 】 1 }
Pie ifo r m e s
C o r a e iifo r m e s
鸳 形 目
佛法僧 目
3 7 ! 2 3
C a llifo r m e s 鸡 形 目
1 0 1 5 } 2 06 9 1 8 3 2 7 } 11 5 4 6 1 14 1 0 3
还必须指出 , 中国部分环志站还放飞了一定数量的世界濒危保护候鸟 , 有的种类已获回
收 。如 1 9 了8年6月在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环志的丹顶鹤幼鸟 ( 2 只 )、 白枕鹤幼鸟( 1 只 ) , 同年
1 2月 , 白枕鹤Q 0 一。6 6 3(红色腿环号61 )在日本鹿儿岛荒崎越冬地被发现 , 其 忿性亲鸟是 1 9 8 5
年日本所环志的 J 17 号 , 在 1 9 8 6年北迁过程中 , 于南朝鲜失去配偶 J 18 号后 , 1 9 8 7年在中国
扎龙重新配偶繁殖的幼鹤被环志后一同飞回 日本越冬。 1 9 8 8年 4 月 , 古、 早亲鸟又重新返回扎
龙 , 但被环志的 Q 0 一0 6 6 3号幼鹤未返 回。
第一只黑颈鹤二龄幼鸟1 9 85 年元月在贵州草海越冬地被环志放飞后 , 1 9 8 6 、 1 9 8 7年均再
次发现于草海。 这些信息表明鹤的栖息地或越冬地是比较稳定的 ; 鹤类并非终身配偶不变 ,
确证白枕鹤途径朝鲜半岛迁徙于中日之间。
表 1 中另一类环志数量较大的鸟是涉禽的鹭 、 鹤、 鹏、 琵鹭等均已获得回收信息。
1 9 8 5一 1 9 8 7年 , 据不完全统计1) , 在中国共回收到国内外环志鸟 1 71 只 , 在国外回收到中国
环志鸟 6 只 。 目前中国环志鸟的回收率还远远低于其他国家 , 仅占环志鸟的 1 . 67 % (表 2 ) ,
其原因在于 : ¹ 环志鸟种类虽多 , 但每种数量太少 , 影响回收率; º 中国地域广阔 , 适宜栖
息环境众多 , 许多种类候鸟迁徙至目的地后分布较分散 , » 非经济种类的小型鸟自然死亡率
既高 , 又不引起狩猎者兴趣 , 回收率就更低 , ¼环志研究的宣传教育未能普及 , 使许多回收
鸟环被人抛弃或作为玩物 , 甚至有将铜镍鸟环作为珍贵金属物索取高价待沽者。
劝 部分国外环志鸟由回收者直接通知环志国 , 未在中心注册。
4 期 张孚允 : 中国候鸟的环志研究和在亚太地 区的地位 3 13
裹 2 中 国 回 收 环 志 乌 统 计 (单位 . 只 )
回 收 鸟 种 19 8 3一1 9 8 5年 1 9 8 6 年 1 9 8 7 年
苍 琦 A r d e a c ‘n e re a
草 琦 A r d e a 尹“r 尹“ re a
中 钓 鹅 N u m e ”f“s 夕ha e o 夕“s
白 额 级 P“fff加 : Ie o c o 二e lo s
扁 嘴 海 雀 S , ”fhl公6 o ra m 夕h” s a ”feg ”。s
2
1
1
国
踌 L a r o s ie ht勺 a e ro s
鹅 S e o lo 夕 a 男 r u s*ie o la
鱼丘
内
环 3
户毛.甘nJ‘品4
志
国
内
1
回 1
2
收
斑 尾 腆 鹉 L ‘沉o sa Ia p p o o ie a
斑 头 雁 A ”s e r f” d i c u s
黄脚三趾鹑 T “r ”i男 *a ”k ‘
雀 鹰 A c c fP fte r ” fs “:
松 雀 鹰 A c c‘p ‘te r 口 i夕a t“ s
苍 鹰 只 c c ip ite r 夕e 。犷I‘:
红 牟 F a lc o tf”” “”e u l“:
普 通 蜻 B u te o bu te o
长 耳 鸽 A s公o o t“ s
红 角 鸽 O t“s s c o 尸:
纵纹腹小鸦 A the ”e ” o e t“‘
楼 燕 A p u s a 夕u ;
山 斑 鸿 S tr e 夕t o 尹e la o r‘e n ta l‘s
大 苇 莺 A c r o c日 p ha l“5 a r “”d f” a ee “s
白 腹 鸦 T u , d u s 夕a ll‘d u s
虎 斑 地 鸦 Z o o the r a d a u 川a
燕 雀 F rin 夕illa m o n tifr‘”夕‘lla
黑尾蜡咀雀 E o 夕ho n e 州i夕ra 一o r‘a
黄 喉 鸡 E 川be , ‘z a e le夕a 。:
未 知 种 S p e e i e s 了 了
2
1
3
1
2
A ”‘e r f月d fe “ s
T r“d u s bo u lbo u l
L a r “5 ic hthg a e tu s
C r “; 盯 iP‘o
2 (印度 1, 孟加拉1) 1 (印度 )
i (北朝鲜)
1 (印度 )
1 (日本)
雁鹤鹅翅头枕斑灰鱼白国国
内外
环回
志收
黑 尾 鸥 L a r u s e ra ss fr o str fs
红 嘴 鹅 L a r“ 5 r fd ib“ n d “‘
银 鹅 L a r“ 5 a r 夕e ” *a *“s
鹅 L a r“5 sp .
棕 头 鹤 L a r u s 石r u , ”ic e p h a lu s
苍 鹭 A r d e a e i”e r e a
红 嘴 巨 鸥 万夕d r o 尹r o 夕e o t ; e he 夕r 。‘a
短尾信天鹅 D io 爪e d e a a lb口tr u s
白 鹅 C ie o n ia e fe o ”f。
3 (苏联 )
1 (苏联 )
7 (苏联 )
2 (苏联 )
2 (苏联 )
5 (苏联)
1 (苏联 )
3 (苏联)
5 (苏联 )
2 (苏联 )
2 (苏联 )
1 (苏联 )
国环外志内回收
1 (苏联)
1 (苏联 ) 1 (苏联 )
3 1 4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2 卷
续表匕合 _ 计 f _ ‘ ~上 86 一 1 . . 42 : }由现有回收鸟的被环志地区和数量分析 , 明显可见鸥类多来自苏联的远东地区 , 在中国境内越冬的鸥最远可达云南昆明市 , 一般均分布在东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 其占苏联回收鸟的59 . 6 % , 其余的苏联环志鸟则为涉禽中的白鹤和苍鹭。 所回收到的鹤形 目环志鸟绝大部分来自澳大利亚的南 、 东和北部沿海湿地 , 它们也是迄今所知迁徙最远的候鸟 , 由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经太平洋诸岛北迁至天津塘沽 、历时3 5 d 的环志号为0 3 2一 2 9 4 0 3的红 胸 滨鹏 , 其迁徙距离达 9 2 57 k m 。 少数鹤鹅类来自印度 , 如弯嘴滨鹉自坦普尔地区 (1 0 “18 ‘N ,85 0 30 , E )起飞向东北方经喜马拉雅山脉东端穿越中南半岛抵达中国。 自中国迁往印度 半 岛 ‘
的斑头雁、 鱼鸥则向南飞越喜马拉雅山脉至印度半岛 , 此情况是否因喜马拉雅山脉成为鹤鹏
类迁徒的屏障有关 , 尚待进一步研究(图 2 )。
中日间迁徙的候鸟回收数仅次于印度 , 其迁徙特点各异 , 已知回收的10 只候鸟即有 9 种
之多 , 迁徙的方向也各不相同。 从季节的角度分析(表 2 )所有候鸟 , 极为明显地表明 , 来自
苏联的候鸟均为冬候鸟 , 也有少数个体成为邻近苏联地区的繁殖鸟 。 来自澳大利亚和其他地
区的鹤类等几乎全部或大部分为夏候鸟 。
国内回收和放飞的58 只环志鸟以及在国外回收的 6 只环志鸟 , 计68 只27 种所提供的信息
(图 3 )指出 ;
4 期 张孚允 : 中国候鸟的环志研究和在亚太地区的地位 3 1 5
图 2 中国回收部分国外环志鸟迁徙路线示意
1
. 候鸟在中国土地上迁徙路线可区分为西部、 中部和东部三条 的推论 是 正 确 的(图
4 )
o
2
. 中国西部青藏高原环志的斑头雁和鱼鸥可以穿越喜马拉雅山脉至印度半岛越冬 , 从而
结束了“到目前为止在西藏还未曾环志过一只候鸟和回收到一只环志鸟 ”的结论 [z] , 也为近百
年来攀登喜马拉雅山脉的探险家们曾经 “看到或听到斑头雁和其他鸟儿自高空飞过 喜 马拉雅
山巅迁徙”的记载 , 提供了确切的证据。
同时也指出了同一繁殖 区域的同一种群不同的家族可迁往不同的地区越冬 , 如青海鸟岛
的斑头雁有的去印度半岛 , 有的则沿阿尼玛卿山南下。 另外幼雁并不完全重返原繁殖地 , 如
斑头雁有的家族径直南迁越喜马拉雅山 , 有的则略偏航西南方沿横断 山脉迁到中国贵州草海
等地越冬。 同一繁殖地出生的部分幼鸟在第二年重返北方时并不全部返回原繁殖场地而另寻
其他湿地为繁殖地。
含16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2 卷
了 、几月 , 冷 一 产~ J汽 , , ‘ 了一夕 、 、, 1、,.、 一 Z、 、一 , 戈早
、J
~
‘一一、\ ‘ , 、 /
-,认
, . ~
,
~
、‘
、、 一‘ 户 - - 一丫\,l’,又之之
仑户‘茗 ,
r瞥,
图 3 中国环志鸟迁徙路线示愈
日 4 中国候鸟迁 徙路线分布示意
4 期 张孚允 : 中国候鸟的环志研究和在亚太地区的地位 3 1了
3
. 中国东部北方湿地的涉禽南迁时部分鹤类如白枕鹤、 白琵鹭经朝鲜半岛至 日本 南 端
越冬 , 也有部分鹤(灰鹤)中途停留在山西运城等地区黄河弯曲部越冬。 北方的猛禽南迁时则
大部集中在辽东半岛越渤海穿山东半岛 , 经过胶州湾海域以后 , 即逐步 向西偏斜 ,迁到广东 、
广西、 湖南 、 湖北、 江西省一带。 部分猛禽则沿渤海湾西侧大陆南迁 。
4
. 通过 5 年来全国环志工作和各地候鸟环志工作者的观察 , 北纬 35 。以北和东经1 0 。以
西广阔的北方草原 、 森林和湿地是涉禽、 游禽和多种猛禽的繁殖地区 , 每年 9 月至次年元月
之间 , 大量途经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南迁的猛禽 , 沿海岸南迁的鹤 (包括沿朝鲜 半岛去 日本
的鹤、 琵鹭 )和苍鹭等是最好的证明。
在中国西部繁殖地生存的雁形目候鸟则径直南迁或向东南方迁徒 , 此点前面实例已作证
明。 而地处北纬30 “以南的云贵高原 、 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 , 则成为冬候鸟的越冬地或 中 间
停歇地。 中国南北方候鸟随季节的不同往往形成许多数量相当集中的“鸟岛”或鸟市 , 如 : 繁
殖地区的扎龙 、 向海保护区, 青海鸟岛、 新疆天鹅湖等湿地 , 辽宁省老铁 山、 山东的长岛、
青岛 , 上海的崇明岛以及云南、 广西等地 , 成为候鸟 中途停歇地 ; 江苏的盐城海滩 , 洞庭湖 、
都阳湖白鹤越冬地 , 云南昆明的红嘴鸥越冬地等 , 均为利用环志研究候鸟迁徙和种群动态提
供大量最理想的研究基地。
为了进一步探讨中国与亚洲太平洋地区有关国家间候鸟迁徙的可能性 , 对有 关 文 献 资
料 〔’一 ’“ ’“J与中国候鸟异同种类进行分析比较 。 表 3 的统计结果明显地指出亚太地区各国之间
有着数百 种相同种候鸟 , 如中日间有3 49 种 , (两国双边候鸟保护协定中仅2 了种 ); 中澳之间有
96 种。 中国与印度半岛国家相同种 40 6种 , 与东南亚诸国有4 01 种之多 。 而最少的为相处于同
一地理纬度的中、 美两国 , 仅13 4种。
纵观各国之间相同种候鸟 , 可以看出它们明显地集中在鹰科 、鹭科 、鹊科和鸥科以及鸭科
鸟类 。在雀形目则多集中在鹊鸽科、鹅科 。从表 3 也可 以看出 , 中国与各国之 间相同候鸟多集中
在鹤、 鹏类 , 中苏以鸥和鹭类为主 , 中、印度半岛间以鸭雁 、为主等等 , 其数量远远小于统计表
所显示数字。 究其原因为其中既有不同地理亚种在迁徙行为上的差异而不迁至中国大陆 , 亚
太地区各国环志研究水平不一 , 环志研究鸟种分散 , 被环志的同一种候鸟达不到一定数量 ,
许多非经济候鸟或小型鸟被人们忽视或大多死于迁徙途中 , 未被收回和观察到 , 故仍然不了
解他们的迁徙去向。 改善这种情况的唯一办法是协调亚太地区候鸟环志研究的计划 , 逐步形
成环志研究网络 。 有针对性地增加某些类群候鸟环志的数量 , 才可能逐步掌握亚太地区国家
间迁徙候鸟种数的实际情况 t‘4 ] 。
在这次关系到研究亚太地区候鸟迁徙规律的巨大项目中 , 中国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 、 复
杂多样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 , 使中国既是亚太地区候鸟的繁殖地 , 又是迁徙途中的重
要 “释站 ”和越冬地的重要地位 , 加强和提高中国候鸟环志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中国不能与任何国家的环志研究同步 , 则被环志的鸟进入中国大陆 , 即可能失去获得应
有信息的机会。 因此 , 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中国候鸟环志研究的水平 , 将会促进亚太地区候鸟
环志工作的发展 。
3 18
表 3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2 卷
中国和邻近国家相同种候鸟致最统计
(单位 . 只 )
下斗 中 国⋯日 本⋯苏 “⋯尼‘ 尔 印 度 东南亚 美 国 {澳大利亚一1 1一门l.决3一⋯⋯一22311。33419一一2-2213426一一12 一. |一;一曰l八以
.113
弓‘.
口.占
32‘121-1824盯71飞3峨2‘152功妮32日1
12
5
12
2
l
1
1
‘U八怂7切
1
. 潜鸟科 G a v i i d a e
2
. 的盗马科 P o d i e ip e d id a e
3
. 信天 翁科 D io m e d e id a e
‘ . 领科 F r o e e lla r i i d a e
5
. 海燕干牛 1 I y d r o b a t i d a e
6
. 料翔科 P e le e a n id a e
7
. 浓鸟科 S u li d a e
5
. 鹉的 科 p h a la e r o c o r a e i d a e
9
. 军舰 鸟科 F r e g a t id a e
1 0
. 琦科 A r d e i d a e
1 1
. 鹅科 C ie o n ii d a e
1 2
. 助科 T h r e s k i o r n it h i d a e
1 3 鸭科 A n 几 t i d a e
1 4
. 鹰不:备A e e iP it r id a e
1 5
. 卑科 Fa le o n id a e
i ‘. 雄科 P h a s i a n i d a e
1 7
, 三趾鹑科 T u r n i e i d a e
1 8
. 鹤科 G r u id a e
i ,
. 秧鸡下卜 R a lli d a e
2 0
. 钨科 O t i d a e
2 2
. 东庄码 科 Ja c o n i d a c
2 2
. 彩鹉不1 R o s t r a t u li d a e
2 5
. 拓鹉科 I Ja e m a to p o d id a e
2 4
. 码科 C h a r a d r i id a e
2 5
. 鹉科 S e o l o P a e id a e
2 6
. 反嘴鹅科 R e e u r v i r o s t r i d a e
2 了. 瓣跳鹉科 P h a la r o p o d i d a e
2 5
. 燕码科 G l a r e o li d a e
2 9
. 贼 鸥科 S t e r e o r a r i id a e
3 0
. 鸥不;卜I a r i d a e
3 飞. 劳珊鸥科 只y lle h o p i d a e
32
. 沙鸡科 P t e r o e li d id a e
3 3
. 鸿鸽科 C o lu m b i d a e
34
. 杜乃弓科 C u e u lid a e
3 5
. 叭鸭科 S t r i g i d 压e
3c
. 夜鹰 科 C a p r i m u lg id a e
37
. 雨燕科 A p o d i d a e
35
. 咬鹃科 T r o g o n i d a e
39
. 翠鸟科 八 I e e d i n i d a e
‘0 . 蜂虎科 h le r o P i d a e
‘1 . 佛 法僧手牛 C o r a c i i d a e
42
. 戴胜科 U P u P id a e
‘3 . “采木鸟 于十 P i e i d a e
咤4 . 八色鹤科 P i t t i d a e
‘5 . 百灵科 八 la u d i d 3 e
屯6 . 燕下·卜 11 i r u n d i n i d 这 e
1
1
1
8
2 1
2
1
1
2 7 2 1
,人工n.哎J自‘1几
13
,山,人人1‘通电立
,几曰
1 8
1
1 8
2
l 0 l0
,工亡曰2
J.人
,上‘6‘几‘工1月i.
.土,曰q‘,二几J山. 1b‘上nJ‘.人
1飞 1 1
,J工几4q‘一.1匀佗J山,几22‘b
曰.二匕J,. .
21113622436了s‘2554217
4 期 张孚允 : 中国候鸟的环志研究和在亚太地区的地位 3 1 9
续表
科
中 国
}
日 , 苏 联⋯尼泊 尔 {印 度 东南亚 } 美 国 !澳大利亚
2魂,止‘l.土631312528516 12咋曰上4 7
. 鹊鸽科 M o t a e i llid a e
4 8
. 山椒鸟科 C a m p e p h a g i d a e
‘9 . 鹦科 Py e n o n o t i d a e
5 0
. 太平鸟科 B o m b y e illid a e
5 1
. 伯劳科 L a n i i d a e
52
. 黄鹅科 o r i o li d a e
5 3
. 卷尾科 D i e r u r i d a e
5一 掠鸟科 S t u r n i d a e
55
. 鹅科 C o r v i d a e
5 6
. 鹅鸽科 T r o g lo d y t i d a e
5 7
. 岩鹅科 Pr u n e lliUa e
5 8
. 鹅科 M u s e i e a p i d a e
( i ) 鹤亚科 T u r d i n a e
( 2 ) 画眉亚科 T im a li i n a e
( 3 ) 莺亚科 S y lv i i n a e
“ ) 鹅亚科 M u s e i e a p i n a e
5 9
. 山雀科 P a r i d a e
6 0
. 攀雀科 R e m i z i d a e
‘1 . 啄花鸟科 D i c a e i d a e
6 2
. 太阳鸟科 N e e t a r i n i i d a e
‘3 . 绣 眼鸟科 Z o s te r o p i d a e
6吐. 文鸟科 P lo e e i d a e
6 5
. 雀科 Fr i n g i lli d a e
1 3 1 1
2
,口
4
扁U咋白哎甘.工
d工461叮山
5
弃七
63
户勺斑O67
.上n匕一了目才OU3‘1,人
的舀,自.工
d上户0
甲‘J人,目
2,
曰1
:
81
山
1
一82,二.上
2 1
319215
3 2 3 9
16425530328
总 计 5 6 5 } ”4 9 { “7 5
参 考 文 献
3 2 6 4 0 7 4 0 1 9 6竺150.
〔i 〕 Je a n , D . , i 。‘7 B i r d s o f M a la y s i a , T h e M a c i l la , 2 e o m a n y N ‘ Y .
[ 2 〕 C ha r le s , V . , 1 97 2 , T i b e t a n d i t s b i r d s , T h e A m e r i e a
〔s 〕 Sa n im , A . , 2 9 7 9 , T h e b o o k o f I n d i a n b i r d s , B o m b a y
〔‘〕 S i d n e y , D . R . , 1 9 5 2 , A s y n o P s i s o f th e b i r d s o f
.
r n I U S C U 】n n a tu r a l h i s t o r y
,
n a t u r a l h i s t o r y S o e i e ty
.
I n d i a a n d P a k i s t a n
.
( T o g e t h e r w i t h
th o s e o f N e p a l, B h u t a n , B a n g la d e sh , a n d S r i L a n k a
.
) , B o m b a y n a tu r a l h i s t o r y S o e i e ty
.
〔5 〕 R o b e r t , L . F , 1 9 5 吐, b i r d s o f N e p a l, N a tu r e H im a la y a s , K a t h m a n d u , N e p a l.
〔6 〕 B e n , F . K 、 , 1 9 5 3 , A f i e ld g u i d e t o t h e b i r d s o f S o u t h 一 e a s t A s ia ( C o v e r i n g B u r m a , M a la y a ,
T h a i la n d , C a m b o d 王a , V i e t h a m , L a o s a n d H o n g K o n g . ) S o u t h C hi n a P r in t i n g C o . H o n g
K o n g
.
[ 7 〕 Ch a n d le r , 5 . R . , 29 5 3 , A g u i d e t o fi e ld id e n t i f i e a t i o n b i rd s o f N o r th A m e r ie a , C o ld e n
p r e s s
.
N
.
Y
.
[ s〕 F li n t , V . E . , 2 9 5 4 , A f ie ld g u i d e t o b i r d s o f th e U S S R , P r i n e e t o n u n iv e r s i ty p r e s s , N . Y .
〔g 〕 Jo s e p h , A . M . , 1 9 85 , A fi e ld g u i d e t o b ir d s o f t h e J a P a n , w i t h b i r d s o e i e t y o f J a P a n .
【1 0〕 G r a h a m , R . , i g a 6 , A f ie ld g u i d e t o t h e b ir d s o f A u s t r a li a , C o llin s s y d n e y , S o u t h C h i n a
C O
.
H
.
K
.
〔1 1〕 张孚允 , 1 98 6 , 中国鸟类环志年鉴 , 甘肃科学出版社 。
[ 12 〕 Ch e a g , T . I任. , 1 0 5 7 , A sy n o P s i s o f t h e A r i fa u n a o f Ch i n a , S e i e n e e Pr e s s B e i ji u g .
〔1 3〕八e , e H , e 、B a , P . 1 . , 10 5 2 , fl T 。城二 e o o e : e 二 o r o e a 幻3 a , Co : e : e : a a 。叮二a M o e 二a a .
〔1魂〕Z h a n g Fu 一y u n , 1 9 5 7 , B i r d r in g i n g t o d a v a n d t o m o r r o w , “R i n g , Po la n d .
3 2 0 于卜业 科 学 研 究 2 卷
ST U D Y O N T HE C HIN E SE MIG R ANT BIR D B AND !NG
AND IT S ST ATU S IN AS !A一PAC !F!C AR E A
Z h a n g Fu y u n
(T h‘ N a t‘o o a l B frd B a o d ‘, 9 C e 。一e r o f C hf , a )
A b str a e t C h in a 15 s itu a te d in th e eas te r n Pa rt o f A s ia
.
H e r eo m P lie a te d
e eo 拓g ie a l e n v ir o n m e n t Pr o v id e g o o d e o n d itio n s fo r b r e ed in g , o v e r w in te r in g
a n d d w e llin g fo r 1 15 6 sPec ies o f b ir d s
.
T h o u sa n ds o f ye a r s a g o
, th e s ee ds o f Ch in es e b ird b a n d in g o r ig in a te d
.
B u t sc ien tific a lly la r g e
一
sca
le b ir d ba n d in g a n d b ir d m ig r a t io n r e sea re h sta r ted
in t h e e n d o f 1 9 8 2
.
In th e Pa st fiv e yea rs
, th e Ch in e s e b ir d ba n d in g r es e a re h
h a s b e g u n to ta k e sh a Ps a n d 4 5 ba n d in g s ta tio n h a v e be e n s e t u P
.
T h e n u m b e r
o f fr ee in g b a n d e d b ir d s a e e u m u la te d to a t o ta l o f 3 7 0 6 0 in d iv id u a ls
, 18 6
s Pec ie s
。
T h e to ta l n u m be r o f rec o v e r ie s o f ba n d e d b ir d s d o m e s tie a n d a br o a d
w e re 1 7 1 in d iv id u a ls
, 5 7 sPec ies
.
T h e b a n d ed bird s e o m in g fr o m se v e n e o u n t
-
r ie s o r r e g io n s n o t o n ly Pro v e d m ig r a to r y e h a n n e l o f m ig r a n t b ird s e o v er in g
fr o m A s ia to A u s tr a lia a n d fr o tn A s ia to E u ro Pe b u t a lso Pr o v id e d th e e v id e
-
n e e 0 f flyin g o v e r H im a la y a m o u n ta in r a n g e t h a t g a v e a n a n sw e r t o th e h is
-
t o r ie q u e stio n a b le Po in ts
.
T h e in fo r m a t io n o f th e b ir d s
,
m ig r a tio n be tw e e n Ch in a a n d o th e r c o u n tr
-
ie s 15 k n o w n to a ll
.
T h e s ta t is tie a l d a ta o f th e sa m e sPe e ie s o f m ig r a n t b ir d s
in C hin a a n d o th e r 2 4 A s ia n
一
Pa e ifie c o u n tr ie s s h o w s t ha t C hin a 15 th e e o u n tr y
o f su rn m e r m ig ra n t b ird b r ee d in g te r r ito r y
,
w in te r m ig ra n t b ir d h ib e r n a e u lu m
o f b ir d rn ig r a t in g te r m in a l a s w e ll a s th e tra v e llin g b ir d s
‘ s to PPin g a rea
,
fo r
it 15 lo ea te d a m o n g e a ste rn A sia
, n o r th e r n A s ia
, so u th e r n A s ia su be o n t in e n t
a n d A u s tr a lia
,
A m e r ie a
,
E u r o p e
,
S o u th e rn Pa e ific O c e a n
.
C h in a p la ys a n
im Po r ta n t r o le in th e r ese a r e h o f b ird m ig r a t o r y r e g u la r it y in A sia n
一
Pac ifie
a rea
, r ee o v e r ie s a n d b r eed i
n g ee o lo g ie a l e h a r a e te r istics
, t he r a t e o f e x is te n e e
as w e ll a s e o lle e tin g o th e r e e o b io lo g ica l in fo r m a t io n
.
T he re fo re Ch in a 15 s itu a
-
t ed in th e k e y Pla e e w h ie h e a n n o t b e r e P la eed
.
K e y w o r d s b ir d b a n d in g : m ig ra tio n o f m ig r a n t b ird
器 白盒 巴 已 、O 黔酬洲姗恨艘被侨二 乞 跳 、、 、
冬 一 ‘沪
岁睡, 丈 兰乙洛
~
~ 尸尸 飞
/ 尸/ / 吕
沪产, 一 慧 产 / 卜 .曰 护尸一 户‘ }户了入 琶戳/ \确、 \叭t,t : 9 、、\、t飞、,气 . 口
户
:、、,翰忙尸, 叹
, 一一龙
、 几冬勺
兰心冲碑
p
钱 工一一一一卜,.,. l‘、甲、巴 ⋯甘畏 产火 诊 . 山一、. O 几山 \ . 、 、、与 .
、,气i云加.称浏卜、浴 备, . 三O, . . 六、呵尽 。,、.!1IJ舜叭 、 ,羚、山
, 户 . 够 蕊 祖。殊
t--,甲·l,、未妹!l
”夕l暇
产一、 、》 勺气 、‘~花 伙
/
闪芝称吩
嗜小
黔 -
\ 桑 二 兰
甲~ 产 产
只
食熟
, 尸.矗 呱
帕长姆中峨袭怕献愉才
少呀又、 ·与心 械
蚁户从
帐 0 ‘ 健 _
俘 健嗦 金
] 口昌
杖
卜行l
_
_
口扩、 兰
至‘‘忆
乳J、入·了的闪黔吕
令 育一气 。⋯冰 曝 又 户 ,I酥} 丫鼠 鸯
皿圣工田
乳
.了,飞!,·|||
州
,叮|I,·
二产、一咧U叫峭.1.久一飞之、J尸协
、l
r
·
l
了
Z吕 /
一一迁一] 嘴界 协
矛浑 {介、了.口卜, 呈了i,一!,;、卜.叹几
r且·了J..1
广
扩 ,
刀
I
、 ~ ~ ~ 呜呀 -
厂
矛
,
j
裸
I
J
奋
户
J
才 ,
穷
/入气‘.2口r.尸该
杀多乙,
多
吕
,.‘目四.耳暇咬粉.,妞习甘O界1娜目月口味珍公呀嘴.奋崎协
洲,",,"!;一,,,"!,,,;布六,[ 入、沙.少飞洲
目飞
、
、、、、
峨翻吕.
!付次知梢十l
-I口I牛众浦
叱军五, ,,公
、了.,、、。了.. kt..;%,月
尹
七 ,
日叨
霉 份 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