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Growth Condition of Three Wood-decaying Fungi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三种木腐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状况



全 文 :林业 科学研 究     ,      一   
           
三种木腐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状况 ‘
赵桂华 林庆源 汪家社
关键词 扁芝 、 栗褐拟层孔菌 、 二色笋革菌 、 木腐菌
扁芝   动            」在中国已成为重要的立木和木材腐朽菌 , 分 布
于我国  个省 , 生于  种树木和竹杆上  , 引起了森林病理学家的高度重视 。 赵继鼎等  对
扁芝属的分类做了大量工作 。 在野外和实验室里 , 许多国家研究了扁芝引起的针阔叶材腐朽 ,
认为单核和双 核菌丝引起的木材腐朽力有差异  。 在南京 作者 首次记载 了栗褐拟层孔菌
      。     !     引起毛 白杨                 心材腐朽 , 以往仅在黑龙
江和吉林两省记载过仁‘〕。 二色笋革菌                  〕分布于长江以南
的   省市 , 生于栋 、柳 、 松树的树皮上 , 枕木上 , 也生于多孔菌上  们 ,    年  月从南京林业
大学校园内的   一杨仁尸                            ‘        ’ 一     」
的腐朽木材上分离到 , 这是生长在杨木上的首次报道 。
本研究的 目的是测定不 同培养基和温度对  种木腐菌  个分离物菌落生长的影响 , 为生
产防治提供依据 。
 材料和方法
  培养基
 马铃薯 、蔗糖 、 琼脂培养基 简称    。
 马铃薯 、蔗糖 、 琼脂 、    。  。 、         。培养基 简称     。
  菌种来源
用组织分离法从不同寄主上分离到了  个分离物 , 作为供试菌种 。 栗褐拟层孔菌  一  分
离物 , 二色笋革菌  一  分离物 , 扁芝  一  、  一  、  一  分离物于    年  月分别从毛白杨 、 南京
锻 , ’             和合欢      少        ! !  木材上分离到 。
  温度试验
把培养好的分离物用打孔器打成直径    的接种体 , 接种到两种培养基上 , 分别在  、
  、   、   、   、   、   、   、   下培养 , 每天测量一次菌落生长情况 ,  个重复 。
 结果
   温度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不同的温度和培养基对  个分离物的生长有影响 图   。 最适生长温度  一    和  一  为
  一  一   收稿 。
赵桂华副教授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       林庆源福建省林业厅   汪家社 福建省武夷山国家级 自然保护 区管理
局  。
‘ 本文 由     年南 京林业大学科研基金资助 。
 期 赵桂华等 三种木腐菌在不 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状况
  ℃ ,  一 为      ℃ 。 最高生长温度  一 一  和  一  为  ℃ ,  一  为  ℃ 。 最低生长温度
 一 一  和  一  为   , 而  一  和  一  为   。 抑制生长温度  一  一  和  一 为   ℃ ,  一 为
  ℃ 。 致死温度  一    为  ‘℃下   ,  一  为  下   ,  一  为  ℃下   , 致死菌落由白
变黄 , 干缩 。
图  一   的曲线是真菌的常见温度曲线 , 并向右边倾斜 , 在最适温度之前曲线较平缓 , 而
在最适生长温度之后的曲线急剧下降 。
不同分离物在同一温度下的生长速度有差异 , 单个菌落的 日平均生长率在   内不总是
完全相同的 , 长满      的培养皿所需的天数也不同 见下页表   , 这在最适温度  ℃ 下
更为明显 。 从表  也可以看出 , 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对
分离物的影响要比低于最低温度更大 。
   培养基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如图表所示 , 同一个分离物在不同的培养基上 ,
或不同分离物在同一培养基上 , 其生长速度有差异 ,
在   ℃的    和   ℃的   上 ,  一  生长最
快 ,  一 次之 ,  一 最慢 。  一  和  一  在两种培养基上
的生长速度差异不大 。
分一户
八的 连内‘曰
日。侧华州
温度  
图  不同温度和培养 基对  种木腐菌  个
分离物生长的影响
 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 , 不同分离物所需的温度范围和
最适温度范围不同 , 。  一 一  和  一 的最适温度为
  ℃ , 而  一  为  ℃ , 生长范围大多在  一   ℃ 。
通常大 多数真菌不能在  一  ℃生长 , 但少数破坏
木材的真菌则例外 。 灵芝属         的不同种
的最适生长温度不同 , 巨大灵芝    ‘        
     在  一  ‘ 之间 , 在    下生长很慢 , 
 下能存活       和 G .m ere di th ia ‘ 生长温度
为 25一 30℃ , 35 C 时生长很慢 , 4 0 C 下不 生长 ;G.
。re go ne
n se 为 25一3O C , 3 0 c 以上不生长 , 象这样
的种则可以通过培养和温度来 区别阁 。 一般研究真
菌地理分布者关心种的生长温度状态 , 地理分布广
泛和生长范围较宽的种 , 其生长最适温度往往偏高 ,
如 L 一 1 和 p en ioP h口ra P hl eb lo 沼e: 温度生长范 围为
10 ~ 45 ’C , 最适温度为 37 ~ 38 ℃ , 高于其它的分离
物 。
扁芝的 3个分离物在同一温度下的同一培养基
上生长速度有差异 。 除了温度外 , 营养成分也是影响
菌落生长的重要因素 。 朱红密孔菌在 P SA 上比在木
粉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得更好 , 菌落茂盛 , 产生的红色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9卷
子实体也较多「‘〕。
表 1 3 种木腐菌的 5 个分离物在不同温度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 (单位 :d)
温度
(℃ )
E I E 一 Z E 一 3 N 一 I L 一 l
P S A + 2 P S A P S A + 2 P S A P S A 十2 P S A P S A + 2 P S A P S A + 2 P S A一一~~~-一~一~~ 月 . , ~~ ~~~ ~~ ~~ ~~ ~~~ ~~ ~~ 一~.. ., .一~~ ~~ ~~ ~~~ ~~ ~~ ~~一只 n n 0 0 0 0 0 0 0 0138QU工匀O甘啥月八U, .上101840195 4527亡J任O内了O门行沙 427韶o20231975肠。2415869002719630251753175082038241697280八曰”了9一门了9†子Q白,土19一Žnj八合通几
4 7 0 0 0 U U U U U U U
参 考 文 献
戴芳澜.中国真菌总汇.北京 :科学 技术出版社 , 1 97 9 . 52 6 , 5 49 .
赵继鼎 , 徐连 旺 .张小青 , 等.中国灵芝亚科的分类研究.微生物学报 , 1 97 9 , 19 (2 ) : 2 65 ~ 2 7 9 .
K
.
y
o
w
o
A
o
s
h
i
m
a
.
D
e e a
y
o
f b
e e e
h
w
o o
d b
y
t
h
e
h
a
p
l
o
i d
a n
d d i
p
l
o
l
d m
y
e e
l i
a
l
o
f E l
j
飞i, : g 必 aP la , :a t a . B u l l e t i n o f t h e
G
o v e r
m
e n t F o
r e s t
E
x P
e r
i m
e n t
S
t a t
i
o n
,
1 9 5 4
,
6
8
:
1
8 8 一20 0 .
邓叔群.中国的真菌.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 1 9 64 . 46 。 , 38 9 , 4 5 0 .
A d
a s
k
a
v
e
g
J E
.
C
u
l
t u
r a
l
s
r
u
d
i
e s
o
f f
o
u r
n o
r
r
h
a
m
e r
i
e
a n
s
p
e e
i
e s
i
n r
h
e
G
a

od
尸r m 口 l u c i d u m e o m p l e x w i t h e o m p a r i s o ns
t o G
.
l u c Z d u n 乙 a n d G
. r s u g a £
.
M y e o l
.
R e s
.
,
1
9 8
9
,
9 2
(
2
)
:
1 8 2 一 191.
赵 桂华 , 何文龙 , 宋祯.朱红密孔菌培 养性状的研究.林业科学研究 , 1 9 95 , 8 ( 2) : 2 30 一 23 4.
G r o w t h C o n d i t i o n o f T h r e e W o o d

d e e a y i n g F u n g i
a t V a r i o u s T e m P e r a t u r e s
Z h a o G u i h u a L i ;, Q i ; ,
gy
u a n
W
a n
g J i
a s
h
e
A b
s t r a e t T h
e
i
n
f l
u e n e e o
f
v a r
i
o u s t e
m p
e r a t u
r e a n
d m
e
d i
a o n t
h
e
m
y e e
l i
a
l g
r o
w t h
o
f
t
h
e
E l
j 砂i, Z g i a a
P
l
a n a t a
( E

l 一 3 ) , F o m i t
OP
s
i
s c a s t a n e u s
( N

l ) a n d L I卿della bicolor (L 一 l ) w e r e
s t u d i e d
.
T h e r e s u l t
s
h o w
s , t
h
e o
p
t
i m
u
m
t e
m p
e r a t u r e s
f
o r t
h
e
m
y e e
l i
a
g
r o
w t h
o
f E

1 ~ 3
a n d
N

1 1 5 3 2 C
,
I 一 1 3 7 C ;th e m ax im u m te m p e ra ru re fo r E 一 1 一3 and N 一 1 3 7 ℃ , L 一 1 4 2 ℃ ;m in i-
m u m te m p era tu re fo r E 一 1 一2 and L 一 1 I O C , f o r E 一 3 a n d N 一 1 1 7 C , i n h a b i t e d t e m P e r a t u r e s f o r
E

l 一3 and N 一 2 4 2 C , L 一 2 4 7 C ; t h e l e t h a l t e m p e r a t u r e f o r E 一 1 一 3 6 h rs at 50℃ , N 一 1 8 h r s a t
4 7 C
,
L

1 5 h r s a t 5 4 C
.
A r t h e s a m e t e m p e r a t u r e a n d o n t h e
s a m e m e d i a
,
t
h
e
m
y e e
l i
a
g
r o
w t h
o
f 3 i
s o
l
a t e
s o
f E
.
a
P
l
a n a t a
1
5
d i f f
e r e n t
.
K
e
y w
o r
d
s
E
lf7
: n
g i
a a
P
l
a , , a t a
,
F
o
m i r
oP
s
i
s c a s t a
n e u s
,
L I 卿della bicolor , w o o d d e e a y -
i
n
g f
u n
g
u s
Z h
a o
G
u
ih
u a ,
A
s s
o e
; a
t
e
p
r o
f
e
s s
o r
( N
a n
j
i n
g
F
o r e s t r
y
U
n
i
v
e r s
i
r
y
N
a n
]
i
n
g 2 1 0 0 3 7
)
;
l i
n
Q
i
n
g y
u a n
( T h
e
F
o r e s t r
y
B
u
-
r
e
a
u o
f F
u
j
i
a n
P
r
o
v
i
n e e
)
;
W
a
n
J i
a s
h
e
( T h
e
A d m i
n
i
s r r a t
i
v e
( ) f f i
e e o
f
W
u
y
i
s
h
a n
N
a t
i
o n a
l N
a t u r e
R
e s e r
v
e
i
n
F
u
j
i
a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