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52 卷 第 1 期
2 0 1 6 年 1 月
林 业 科 学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Vol. 52,No. 1
Jan.,2 0 1 6
doi:10.11707 / j.1001-7488.20160113
收稿日期: 2015 - 03 - 18; 修回日期: 2015 - 09 - 07。
基金项目: 国家林业局林业软科学研究项目“林业产业国内价值链培育的协同创新机制与实施路径研究”(2015 - R28) ; 江苏省博士后科
研资助基金“基于协同创新视角的林产品价值链培育机制研究”(1302053C) ; 江苏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十三五科技创新支撑江苏生态文明建
设的路径和政策研究”(BR2015065)。
* 沈文星为通讯作者。
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演进的空间动力机制*
———一个系统论的分析框架
谢加封1,2 沈文星1,2 曹福亮1
(1.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 210037; 2. 国家林业局林产品经济贸易研究中心 南京 210037)
摘 要: 【目的】分析复合型林产品的内涵与结构体系,探讨其价值链演进的路径、动因与策略,为整合复合型林
产品的价值生产体系和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实现其向价值链高价值环节演进提供理论与实践层面的依据。【方法】
基于系统论的分析方法,运用价值链理论、产品定位理论与产业集聚理论,探讨复合型林产品的结构维度及其价值
链演进的动因与路径,并藉此提出一个整合林业资源生产、生态生产与文化生产的复合型林产品“企业 -区域 -产
业”3 层次价值链演进策略模型。【结果】1) 复合型林产品是本身兼具多维功能与复合价值的特色林产品,其多种
产品形态面向不同的目标市场和消费群组,可以通过市场细分与市场定位获得最优化的资源配置。复合型林产品
价值链包括企业价值链、区域价值链与产业价值链 3 个层次。2) 市场牵引的内生驱动、政府引导的外生驱动以及
区域间的耦合驱动是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演进的 3 种主要动力。市场自发的驱动力经由企业的竞争意识和市场
逻辑的互动而形成; 政府驱动的价值链演进强调政府在林业产业结构升级中所发挥的主导功能; 区域间的耦合驱
动则关注区域间的互补合作。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演进侧重于企业价值链的价值环节演进,即从生产链到研发、
品牌链; 区域价值链的空间结构演进,即从价值网到价值系统; 产业价值链的产品形态演进,即从原生产品到衍生
产品。3) 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演进动力策略的核心是企业维的核心企业能力培育、区域维的集群品牌创建以及
产业维的国内价值链分工协作,即企业层面核心企业研发知识的创新扩散与产品品牌化、区域层面林业产业集群
的规模经济形成与品牌效应溢出、产业层面国内价值链的建构与全球价值链嵌入。【结论】微观层面,地方政府应
建设具有共性技术的复合型林产品研发基地,协调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上互补型企业之间的互动合作,对核心企
业进行技术与营销支撑;中观层面,应通过相应的产业促进政策对区域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进行一体化整合,大力
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引导创建特色区域林产品品牌;宏观层面,国家应平衡复合型林产品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引导建立区域优势互补、分工合理的复合型林产品体系。
关键词: 复合型林产品; 价值链演进; 空间动力机制; 林业产业; 银杏
中图分类号: F307.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7488(2016)01 - 0106 - 12
Spatial Dynamic Evolution Mechanism of Compound Forest
Product Value Chain:An Analysis Framework Based on System Theory
Xie Jiafeng1,2 Shen Wenxing1,2 Cao Fuliang1
(1 .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210037; 2 . Research Center for Economics and Trade in Forest
Products of the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Nanjing 210037)
Abstract: 【Objective】 The concept and system structure of compound forest products are researched. The path,
motivation and strategy of the evolution of value chain are also discussed. The result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e models for integrating the compound value system, optimizing configuration of the regional resources and
upgrading the value chain.【Method】Based on the analysis method of system,using the theory of value chain,product
positioning and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the structure of the compound forest products dimension and the evolution path of
value chain are discussed. A three-level spatial evolution strategy model which integrates production of forestry resources,
forestry ecological and forestry cultural was put forward. 【Result】1) Compound forest product has multi-dimensional
第 1 期 谢加封等: 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演进的空间动力机制———一个系统论的分析框架
function and compound value. The product forms are provided for different target market and consumer groups. The
optimization of resource allocation can be obtained through the market segmentation and market positioning. Compound
forest product value chain can be sub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which are the corporation value chain,the region value
chain and industry value chain. 2)The main evolution mechanism includes endogenous driver of market,exogenous driver
of government and coupled driver among regions. The driver of market is resulting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and market logic. The driver of government emphasizes dominant function during the evolvement of the
forestry industrial value chain. The driver of coupled emphasizes the complementary cooperation among regions. Then it
discusses the segment of evolution mechanism,which evolving from production chain to development chain or brand chain
on corporate level,from value network to value system on regional level,and from native product to derivative product on
industrial level. 3) The core strategy of dynamic mechanism includes cultivating ability of leading company,creating a
regional cluster brand and collaborating domestic value chain of compound forest product. The core enterprise should
strengthen R&D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diffusion and product branding,which can derive the scale effect and brand effect
of forestry industry cluster. The domestic value chain should be constructed and be embedded into global value chain.
【Conclusion】From the micro aspect,a generic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ase of the compound forest products
should be built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The government should coordinate complementary enterprises of the value chain
and provide core enterprise with technical and marketing support. From the middle aspect,the value chain should be
integrated,the regional forest products brand should be built and the tourism industry compound forest product should be
developed through the appropriate industrial policy. From the macro aspect,the government should balance the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of compound forest products and establish regional complementary advantage of the compound
system of forest products.
Key words: compound forest products; evolution of the value chain; space dynamic mechanism; forestry industry;
Ginkgo biloba
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森林与林业的发展(沈
文星等,2010)。在农业文明时代,森林是人类生活
的主要原材料; 在工业文明时代,资本逻辑使得资
本无止境地利用林业资源来追求利润,从而不断地
扩大产业规模并刺激消费(陈学明,2012)。人类对
森林资源的掠夺开发导致了一系列生态危机,从而
构成对全球的战略性威胁(周生贤,2001)。生态文
明是从产业偏利共生向产业与生态互利共生演进的
模式,是一种比工业文明更高级的文明形态(张智
光,2013)和消费形态。改变掠夺性的林业资源消
费模式,多元化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已成为中国林业
经济新常态下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产业升级和林
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任务。在产品层面,林业不
仅向社会提供森林生态服务,而且还提供经济与文
化类商品。在产业层面,现代林业产业链是一个由
生态产业链、经济产业链和文化产业链三维集成的
复合型链条; 其中,林业产业链的外在形式表现为
商品链,而其内在本质则是价值链,价值链的演进是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特征。因此,正确把
握林业产业价值链演进的内在逻辑与动力机制,是
优化林业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的根本前提。
关于林产品价值链的研究,目前国外学者多从
宏观的产业视角展开,内容涉及林产品全球价值链
治理(Loebis et al.,2005; Purnomo et al.,2009)、林
业价值链要素 ( Te Velde et al.,2006; Piltan et al.,
2014)、林业价值链评价 ( Von Geibler et al.,2010;
Jensen,2009)等维度,但缺乏对某一特定林产品的
深入挖掘; 国内学者多从林业产业链的延伸(杨加
猛等,2010)、整合(蓝瞻瞻等,2011)与价值链创新
(张竞等,2011)等层面展开,或者从供应链管理的
视角(张智光,2011; 郭承龙等,2011)进行分析,而
缺乏从价值链层面的系统建构。复合型林产品针对
区域规模化种植的特色林产品,是一种狭义的不以
生产木材为主的经济林产品,且具有独特的文化审
美意蕴,如银杏(Ginkgo biloba)、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石 榴 ( Punica granatum )、茶 ( Camellia
sinensis)等。其产业涉及林业第一、第二与第三产
业,产品包括面向组织市场的种苗产品以及面向消
费者的果实与森林文化等多种产品形态。从经验上
看,复合型林产品不仅可以通过产业集聚来提升产
业竞争力,而且可以通过与旅游等产业的融合而形
成新的产业。理论上关于复合型林产品的内涵与本
质属性,尤其是复合型林产品的产品组合与价值结
构,学术界尚未形成系统且完整的认知,实践中也
缺乏根据复合型林产品的资源禀赋及其特征加以开
发利用的有效模式,导致其多元的价值体系没有被
701
林 业 科 学 52 卷
充分挖掘出来。
本文基于系统论的分析方法,以银杏为例,探讨
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演进的空间动力机制。价值链
演进的空间动力机制指产业、区域、企业价值链系统
要素空间优化配置的动力、路径与策略,即价值链演
进由哪些力量推动? 价值链向哪个方向演进? 以及
如何推动价值链的演进? 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系
统的“自组织功能”可以自我优化产业结构,但空间
结构的调整会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时需要政
府对产业结构重组与优化进行科学引导。研究提出
一个整合林业资源生产、生态生产与文化生产的复
合型林产品“企业 -区域 -产业”3 层次价值链演进
的分析框架,为区域复合型林产品产业的价值链整
合提供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借鉴。
1 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的系统结构
1. 1 复合型林产品的概念内涵
从宏观的产业视角来看,林产品是一个具有多
元产品种类和多元价值的产品组合,包括木质林产
品、非木质林产品、森林休憩服务产品和其他生态系
统服务产品。木质林产品主要指木材产品,非木质
林产品是指具有经济价值或社会价值的非木材形式
的森林产品及服务,森林休憩服务产品是指国家公
园、森林自然保护区及绿化带等提供森林景观消费
的产品,其他生态系统服务产品指生物多样性保护、
水域服务、碳储存等(柯水发等,2011)。而当涉及
某一特定的林产品时,此时的林产品就不仅仅是一
个宏观的林产业层面的构念。本文所指复合型林产
品,是针对某一特定区域的特色森林品类而言的。
所谓“复合型”,一方面是指该产品的产品组合(或
产品线)本身兼具多维功能与复合价值,如经济价
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 另一方面也指
该林产品包括种苗绿化、果实加工、生态文化旅游等
多种形态,适合采用“复合型”或“立体型”的经营方
式,可以通过区域的“复合经营”形成一个多层次、
多品类的林产品经营体系。其中,经营主体可以多
元化,经营方式可以多样化,经营环节覆盖整个产品
价值链体系。另外,复合型林产品也可以通过区域
协同实现产业区域的差异化、专业化、规模化与竞争
优势。复合型林产品概念的提出不仅是对“单一
型”传统林业经营方式的创新与发展,也是对未来
林业新型复合经营体系发展方向的完善与补充。
从营销学视角看,复合型林产品内涵包含 2 个
层面,既具有林业的复合型功能,又是面向消费者或
组织者的普通产品。按照菲利普·科特勒(2012)的
观点,产品包含核心产品、实体产品与扩展产品 3 个
层次,核心产品是其物理功能,实体产品是其产品形
态,扩展产品是其产品延伸。定位理论[美国著名
营销专家艾·里斯 ( Al Ries) 与杰克·特劳特( Jack
Trout)于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认为,不同的产品形
态应具有不同的定位,即向其目标消费者(或组织
市场)提供一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利益或产品价
值点。复合型林产品是一个整体的构念,包含从有
形到无形、从静态到动态、从基础到衍生的多种产品
形态(图 1)。每种形态面向不同的目标市场和消费
群组,可以通过市场细分与差异化定位获得最优化
的资源配置。以银杏为例,从生态价值看,是良好的
造林绿化树种,其适应能力强,是速生丰产林、农田
防护林、护路护岸林及道路绿化的理想树种,不仅
可以提供优质木材,而且可以绿化环境、净化空气和
保持水土;从经济价值看,银杏树木是木艺雕刻与高
端家具的优质木材,银杏叶是重要的药用提取物资
源,银杏果不仅可以食用,其提取物还可以作为药
品、保健食品与化妆品的原料;从美学与文化价值
看,银杏是城市绿化的优质树种,具有独特的文化内
涵,银杏盆景符合中国文化的审美寓意,具有很高
的观赏价值,银杏森林公园则通过古银杏景观、古
村落风貌和古银杏文化的环境诉求,体现人与森林
多元共生的空间美学,是古朴典雅的生态旅游景观。
1. 2 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的结构层次
从理论上来看,美国的迈克尔 - 波特教授
(MiehaelE-Porter)于 1985 年首先提出了传统价值链
模型,并定义了企业的主要价值活动环节。全球价
值链理论也是基于传统的价值环节,认为发展中国
家应该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进而通过价值链攀升
实现产业升级。而随着价值链思想的发展,学者们
又提出了虚拟价值链(Rayport et al.,1995)、产业价
值链(杜义飞等,2004)、国内价值链 (刘志彪等,
2009)与区域价值链(王海杰等,2014)的概念。虚
拟价值链认为,在传统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或阶段,通
过价值网络可以实现水平的价值增值; 产业价值链
是产业内部不同产品层次之间相互依存的价值系
统,可以通过整合实现协同效应; 国家价值链则认
为需要调整位于区域间的产业关系结构,通过专业
化市场与领导型企业网络来实现产业升级; 区域价
值链则可以通过区域内价值链延伸、深化与重构来
实现区域内创新,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而在约瑟
夫·熊彼特(2007)看来,经济发展是由企业创造新
的产品或新的市场以及新产业组织的形式等一系列
创新活动所推动的。由此可以看出,产业价值链、区
801
第 1 期 谢加封等: 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演进的空间动力机制———一个系统论的分析框架
域价值链与国内价值链是价值创造的不同形式。其
中,产业价值链与国内价值链的构念较为相似,也有
一定的差异。产业价值链基于产业不同层次,如第
一、第二与第三产业,国内价值链基于产业不同区
域,区域价值链则侧重于区域内部价值创造的网络
与组织形式(如集群)。总之,价值链不仅仅是企业
价值创造的环节,也是产业纵向价值增值链条,同时
还可以拓展为区域价值网络与价值系统。
林产品企业价值链由产业价值链纵向环节中的
单一企业如种苗培育企业、果实加工企业、生态旅游
企业的价值增值活动组成,如研发、生产与营销等。
区域价值链则立足特定地理空间的复合型林产品资
源优势,是通过区域内部主导企业的引领和示范以
及关联企业的竞争、协同与互动而形成价值网络与
价值系统。林业产业价值链是由纵向相互关联的各
环节组成的,涉及林业第一、第二与第三产业,可以
细分成 4 个环节,即林业资源生产、初级林产品生
产、次级林产品生产和林产品品牌化,每个环节可以
独立形成产品,如种苗产品、果实产品与旅游产
品等。
从实践中来看,不同区域的产业集群代表了产
业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即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在特
定区域的空间集聚,这种集聚是产业资源禀赋的区
域差异造成的,需要建立区域之间的空间联系,以降
低区域间的协作成本。基于此,本文认为,复合型林
产品价值链是企业价值链、区域价值链、产业价值链
交互而成的空间价值网络(表 1),企业价值链演进
是向高价值环节的演进,区域价值链演进是价值结
构属性的演进,产业价值链演进则侧重于向高价值
产品形态的演进。
图 1 复合型林产品的构念与层次
Fig. 1 Concept and hierarchy of compound forest product
表 1 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的结构
Tab. 1 Structure of compound forest product value chain
维度
Dimension
目标
Objective
环节
Step
主要动力
Driving force
演进路径
Evolution path
策略
Strategy
企业价值链
Corporation
value chain
创建企业品牌
如:永春堂银杏养生茶
Corporation branding
E. g. Yongchuntang
health ginkgo tea
研发、生产、营销
R&D,production,
marketing
内生驱动
(市场牵引)
Endogenous
market-driving
从生产链到
研发链、品牌链
From production
chain to development
chain and brand chain
价值环节培育
如:品牌申报、
有机认证、绿色认证
Cultivating value step
E. g. application of brand,
organic certification,
green certification
区域价值链
Region
value chain
创建区域集群品牌
如:江苏邳州银杏
Regional industry branding
E. g. Jiangsu
Pizhou ginkgo industry
横向一体化
Horizontal
integration
纵向一体化
Vertical
integration
外生驱动
(政府引导)
Exogenous
government-
driving
从价值网到价值系统
From value network
to value system
区域内模块协同
如:资源生产、产品
加工与生态旅游开发
Regional module coordination
E. g. production of resources
and product,ecological
tourism development
产业价值链
Industry
value chain
创建产业品牌
如:中国银杏
Industry branding
E. g. China ginkgo
资源生产、初级产品生产、
次级产品生产、品牌化
Resources production,
primary commodity
production,secondary
product production,
branding
“耦合”驱动
(区域协同)
Coupling
region-driving
从原生产品
到衍生产品
From native
product to
derivative product
区域间分工协同
如:生态、经济效益
平衡与区域间优势分工
Regional division coordination
E. g. balance of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regional division
901
林 业 科 学 52 卷
林业资源生产涉及林业第一产业(图 1),首先
是种苗培育,通过林木良种选育、繁育与育苗技术创
新来保证种苗质量; 其次是树木抚育,通过林地管
护来提高造林成活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抗病虫害
能力,以培育高价值的优质森林资源; 最后是林业
资源的采伐采集,通过合理的采伐保持林业资源的
可持续供应。通过林业资源的生产,形成复合型林
产品的初级产品,包括木材、树木、果实、树叶等原材
料。对不同原材料的加工利用形成不同形态的林业
次级产品,这主要涉及林业第二产业,如通过银杏木
材的深加工形成家具类产品与木雕根雕类工艺产
品; 通过对银杏果实或树叶的深加工来生产食品、
保健品、药品及化妆品; 通过旅游规划将银杏种植
与森林文化创意结合,形成银杏森林主题公园等生
态旅游资源; 通过银杏造林绿化提高景观环境与生
态环境。其中,家具、工艺产品、生态旅游、药品、保
健食品等林业次级产品属于面向消费者的消费品,
造林绿化的树木属于面向特定组织需求的产业用
品,其主要涉及林业第二产业,而森林景观产品与生
态旅游产品则主要涉及林业第三产业。另外,林产
品品牌化是价值链增值的最重要环节,其不仅覆盖
复合型林产品的不同形态,如苗木产品品牌、果实产
品品牌与旅游产品品牌,也覆盖价值链的不同层次,
如产业品牌、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是林产品竞争力
的核心体现。
2 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演进的动因
2. 1 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的演进逻辑
价值链演进是价值创造系统的优化,复合型林
产品价值链演进既是微观的企业价值增值过程,也
是中观的区域资源优化配置过程,还是宏观的产业
结构优化与升级过程。系统的演进是在外部环境与
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外部环境的变
化是系统演进的外部动力(或压力),系统内部要素
的变化是系统演进的内部动力。按照系统论的观
点,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系统内部的要素之间以及
要素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是一个系统自组织的
过程。外部的环境动力决定其长期的渐进式演进,
而内部动力则决定着系统短期的激进式演进。自组
织的演进过程是基于市场机制下的产业内生式发展
路径,即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依靠技术进步获得比较
优势与市场份额。另外,产业结构升级还受到基础
性动力如劳动力数量、资源禀赋与自然条件以及外
生性动力如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复合型
林产品价值链的演进不是一个偶然的单因素推动过
程,而是由多种因素如区域资源禀赋、林业技术进
步、林产品消费需求、企业家偏好、政府行为所决定
的系统演进过程。价值链演进需要通过其动力机制
的协调以获得更多的增量动力,而其动力机制就是
要厘清价值链的演进是由外生的政府引导推动,还
是由内生的市场牵引推动,抑或是由区域(政府)之
间的协同推进。市场自发的驱动力经由林业企业的
竞争意识和市场逻辑的互动而形成; 而政府驱动的
价值链演进强调政府在林业产业升级中所发挥的主
导功能; 区域间的协同驱动则强调区域间的互补合
作所产生的耦合动力(图 2)。
2. 2 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的演进动力
2. 2. 1 市场牵引的内生驱动与企业价值链演进
市场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方式,复合型林产品产
业结构的优化可以衍生出或融合成新的内生性产
业,如日趋兴起的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市场自发的
内生驱动力如技术能力、市场能力与需求能力,逐步
成为复合型林产品企业价值链演进的重要力量。首
先,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的演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林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决
定企业在价值链中的地位,可以诱发企业的制度创
新,从而使得价值链系统产生激进式的演进; 其次,
营销创新是企业内生式创新,企业在市场环境分析
以及自身技术水平与资金承受能力分析基础上,通
过市场细分与市场定位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
品,最终形成对产业长远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产业
融合; 最后,消费者对森林生态产品、森林食品(及
保健食品)与森林文化产品的现实需求不断增长,
也促使企业向林产品高附加值的下游产业和下游环
节转移,成为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演进的强大动力。
以银杏为例,各银杏产业集群与银杏产业园中
的龙头企业在市场需求与冒险精神的驱动下,通过
网络能力获得供应商的产供销网络支持与政府、高
校的产学研网络支持,2 种网络结合可以为企业的
发展提供市场、技术与资金等重要的外部性创新资
源,通过网络内部的组织学习与交流,还可以实现技
术模仿与扩散(图 2),推动银杏规模化集约化种植,
逐步形成集银杏种植、生物制药、市场研发、品牌营
销于一体的银杏产业链,从而实现内生性的价值链
演进。
2. 2. 2 政府引导的外生驱动与区域价值链演进
尽管大量文献都强调价值链演进的内生性特征,但
市场自发的内生驱动也存在不足,特别是复合型林
产品产业价值链演进中的产业升级与产业融合(如
与旅游业的融合)从孕育形成到发展成熟需要长时
011
第 1 期 谢加封等: 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演进的空间动力机制———一个系统论的分析框架
间的积累,政府的产业政策对其会产生重大影响。
在不完善的市场机制中,政治权威在中国的经济改
革中占据明显的主导地位(楚德江,2012),区域林
业产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响应政府制定的产业政
策,其演变和重组呈现出系统建构的特征。首先,区
域内部政府的扶持和区域之间政府的竞争是重要的
外生驱动力量,政府掌握着大量的配置性资源,具有
强大的资源、组织与管理优势,可通过对区域内部林
产品企业提供土地、资金以及产学研平台等生产要
素,通过制度创新企业技术、引资、管理等方面的支
图 2 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演进的驱动网络
Fig. 2 Driven network of the evolution the compound forest product value chain
持,促进产业价值链的空间演进(图 2);其次,政府
主导的灵活性产业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助于区域
产业价值链演进,如通过税收与融资手段对林业产
业中的优势环节如产品研发与品牌营销进行孵化与
支撑,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最后,政府可以引
导区域内部不同林业企业的协同发展,如在上级政
府的协调下,各级政府在林业产业空间、林业基础设
施建设等方面实现分工合作,以整合区域林业产业
资源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张鹏等,2013)。
在复合型林产品的价值链演进中,政府往往直
接将产业定位于附加值最高的价值链末端环节。以
泰兴古银杏森林公园为例,政府对森林公园的规划
设计、管理经营和监管维护可以提供重要的政策支
撑,一方面,政府通过成立森林公园管委会,对森林
公园进行规划设计、基础设施投入与建设、公园行政
事务管理等工作; 另一方面,通过成立国有控股公
司或通过特许经营授权,引导建立政企分开的管理
平台,并承担项目包装上市、建立融资平台、公园招
商引资等工作。
2. 2. 3 区域间的“耦合驱动”与产业价值链演进
从宏观的国家视野来看,单方面的行动逻辑很难从
根本上实现复合型林产品的产业价值链升级。一方
面,复合型林业产业空间结构不断优化和重组是一
种客观的、市场自发的驱动过程,但这个过程相对缓
慢,市场驱动力的不足会减缓甚至阻碍价值链系统
的演进,当复合型林产品的高附加值产品需求不足
或者无法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出高附加值产品时,其
价值链环节就会处于“低端锁定”状态; 另一方面,
尽管政策诱导可以为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演进提供
制度保障,但具有相似林产品资源禀赋的不同地区
之间存在相同或相似产品的市场竞争。从产业的整
体布局来看,这很有可能造成价值链环节的恶性竞
争,从而不利于整体产业结构升级和空间重组。因
此,产业价值链的演进必须基于国家和区域层面,在
“价值链”与“产业集群”2 个层次上整合要素资源
(图 2),依靠区域间的产业耦合引导产业环节的地
区转移,使得林业产业资源的空间配置更有效,实现
价值链环节互补和分工。
111
林 业 科 学 52 卷
纵观全国的银杏主产区,山东郯城、江苏邳州、
江苏泰州、江苏海安、广东梅县、贵州盘县、甘肃徽
县、广西全州、湖北恩施、浙江长兴、湖北巴东等区域
都将银杏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以银
杏种植带动食品、制药、保健、木材、旅游等银杏产业
链条的发展,但普遍存在脱离市场需求的重复建设
与盲目发展的状况,导致银杏果实供过于求,且银杏
叶深加工技术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产业价值链
的升级演进过程缓慢,因此需要国家层面上的整体
科学布局和长远定位规划。
3 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演进的路径
3. 1 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演进的经验方向
经济结构变迁过程中的基本规律称为“Kuznets
事实”,即国民经济中的农业产值所占比重逐渐减
少,服务业部门的产值比重逐渐增加,工业的产值份
额变化相对平缓。林业产业结构的变迁也验证了
“Kuznets 事实”,从经验数据来看,以林业旅游与休
闲为主的林业服务业快速发展,对促进林业产业转
型意义重大。2014 年全国林业统计年报显示,林业
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的差距逐渐收敛。
2014 年,第一产业产值 18 559. 46 亿元,占全部林业
产业总产值的 34. 35%,同比增长 14. 75% ; 第二产
业产值 28 088. 04 亿元,占全部林业产业总产值的
51. 98%,同 比 增 长 12. 46% ; 第 三 产 业 产 值
7 385. 44亿元,占全部林业产业总产值的 13. 67%,
同比增长 19. 80%。林业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已由
“十一五”末期的 39 ∶ 52 ∶ 9调整为目前的 34 ∶ 52 ∶ 14,
以林业旅游与休闲为主的林业服务业所占比重逐年
增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因此,复合型林产品产业价值链的演进在过去
林业生产、林产品加工与制造基础上,主要依靠以林
业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创新发展,与此相对应,其产
品从种苗培育到果实加工再到生态旅游演化,这个
过程体现从依赖森林资源到依赖森林产品加工再到
依赖森林文化创意的发展变化。而区域价值链的演
进则是区域产业从分散到集中、从弱关联到强关联、
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型升级过程,价值创造过程从单
一的价值链演进为价值网络与价值系统。另外,价
值链演进的最终指向是产品的品牌化,即林产品企
业品牌、集群品牌、区域品牌乃至国家品牌的创建,
这一内生化增长模式是林业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也
是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演进的主线。因此,价值链
演进的普遍经验路径是:林产品企业通过研发与营
销创新,利用打造企业品牌来提升企业竞争力。在
区域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引导区域产业价
值网络向价值系统演进,培育区域集群品牌。政府
整合产业资源,引导产业产品从原生产品向衍生产
品演进,提升产业附加值。
3. 2 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演进路径层次
3. 2. 1 企业价值链的价值环节演进:从生产链到研
发、品牌链 价值链的基本理论认为:在企业的众多
“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个环节都能创造价值,真
正创造价值的活动,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
从微观视角看,复合型林产品的价值活动主要包括
林产品研发、生产、营销和品牌化 4 个环节(图 3),
其中附加值最高的环节为研发与品牌化。因此,企
业价值链的演进是其价值环节的演进,即从生产链
演进到研发与品牌链。在研发阶段,企业首先要寻
找产品构思并形成产品概念; 其次要制定新产品营
销战略并评价产品的市场引力; 最后,研发部门要
开发产品的实体形式,进而进行营销测试以评估其
市场反应。品牌化主要包括品牌认知、品牌期望、品
牌信任 3 个环节。首先,企业通过品牌传播向消费
者传递品牌个性与品牌承诺,消费者产生品牌认知
并形成品牌期望; 其次,消费者通过产品使用产生
品牌体验,满意的消费者接受品牌传播的诉求主张
并产生品牌信任; 最后,随着企业与消费者品牌关
系互动的深化,品牌形象、品牌体验、品牌信念等品
牌元素与消费者情感产生共鸣,消费者逐步强化其
品牌认同,从而形成品牌忠诚(谢加封等,2011)。
以银杏为例,纵观整个银杏产业链,当前银杏种
植的主要目的仍然是应用于园林绿化,而以银杏叶、
果为目的的种植受价格影响明显,且生产周期长,直
接影响银杏种植产业的价值链升级。发展银杏叶提
取物与果实的深加工产业,可以大幅提升银杏种植
的产品附加值,这一方面取决于产品的研发水平,如
银杏提取物生产工艺、银杏保健食品的概念开发等;
另一方面取决于银杏产品的品牌化水平,即通过制
定有效的营销传播策略来创建名牌产品。
3. 2. 2 区域价值链的空间结构演进:从价值网到价
值系统 价值链条各价值环节的片断化使其可以在
不同空间进行重组(Krugman,1994),从而实现生产
的垂直分离( Feenstra,1998)。因此,价值链可以从
企业层次扩展到区域价值链层面,是一个分布于不
同区域的、相互联系的生产系统,参与各价值环节的
各企业可以在区域、国家或全球层面进行资源配置。
从区域的视角来看,林产品价值链的演进是与林业
关联的产业衍生与产业辐射过程,即沿传统林产品
产业链上下游延伸而衍生出新的产业边界,或以林
211
第 1 期 谢加封等: 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演进的空间动力机制———一个系统论的分析框架
图 3 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的演进路径
Fig. 3 Path of the evolution the compound forest product value chain
业为中心向其他相关产业辐射形成新的产业边界。
这个过程是区域空间不同企业与组织协同创新的过
程,创新过程已经从线性模式向网络化的空间模式
转变。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上不同阶段、不同分工、
相对固化的组织及相关利益体组合在一起,通过价
值网络对知识进行模仿、消费与吸收,从而增强其学
习效应,价值网络演变成一个渐进增值的价值系统。
以银杏为例,银杏产品区域价值链的演进从集
群内相对强势的核心企业开始,在强势企业的带动
和辐射下,相关企业不断集聚形成产业集群。产业
集群是区域价值链演进的重要环节,通过群体效应
形成银杏产业区域品牌,从而增强集群内企业的比
较优势。银杏产业价值链的演进升级也促使集群网
络资本的形成,一方面集群中的企业和机构通过相
互合作进行银杏产品创新,实现了研发生产知识的
转移扩散; 另一方面通过社会网络资本的优化维持
集群内企业稳定关系,以获得协同竞争优势 (王成
慧,2007)。
3. 2. 3 产业价值链的产品形态演进:从原生产品到
衍生产品 复合型林产品产业价值链的演进是从传
统的初加工林业向现代的生态文化林业模式演化的
过程,即由单纯追求经济收益为主向兼顾生态价值
与文化价值输出的演化、由林产品粗放经营到精细
化深加工经营演化。其价值链演进的结果是高效利
用森林的多种功能,满足社会的多维需求,从而实现
森林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因此,复合型林产品产
业价值链的演进是林业产业与关联产业的重组而输
出新的产品形态的过程,即从提供原生产品到创造
高附加值衍生产品的过程。复合型林产品不仅包括
森林资源的原生产品如木材加工、生态保护等,也包
311
林 业 科 学 52 卷
括森林资源的衍生产品,如森林食品的深加工产品、
森林资源的文化产品等。对复合型林产品的系统开
发与利用更注重对森林资源系统化的参与,以增加总
的产品、服务与效益。就特定的某一复合型林产品而
言,其产业价值链的演进即是从低加工度、低附加值
的第一产业产品向较高加工度和较高附加值的第二
产业产品演进,再向知识密集型、高加工度和高附加
值的第三产业产品演进(李微等,2013),也是从初级
产品向次级产品再向品牌产品演进(图 3)。
以邳州银杏产业为例,邳州建有国家级银杏博
览园和叶用银杏基地,现有银杏苗木 2. 5 亿株,占全
国银杏苗木总量的 70%,是全国最大的银杏种植基
地与经济林建设示范县。政府通过规划银杏种植、
银杏科研、银杏加工、银杏销售等一体化产业化道
路,不断衍生出系列银杏深加工产品,成为全国最大
的银杏制品加工产业区。山东郯城则依托其丰富的
银杏古树、村居与道路等旅游资源,全力打造银杏生
态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4 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演进的策略
比较优势是一种有效的经济战略,从本质上看,
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的演进是产业不同层级与不同
环节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化过程。内生与外生驱动主
体对不同价值链环节上的生产要素进行创新组合,
创新外溢导致的报酬递增使得特定林业产业获得可
持续的升级。按照约瑟夫·熊彼特(2007)的观点,
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成功的创新不仅需
要林业产业科技研发与消费者需求的驱动,更需要
政府对创新过程的诱导与启动,即相应的产业促进
政策与政府组织行为的协同与支撑作用(图 4)。
4. 1 微观层面:技术、营销支持与企业价值链演进
系统演进的关键动力在于系统内部元素之间、
子系统之间的序参量的协调作用,从而产生协调行
为和相干效应,使得系统由无序转变为有序。新熊
彼特学派 Werker(2007)认为,企业是推动创新的主
体。因此,微观层面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演进的序
参量主要取决于企业创新能力(图 4),而企业创新
能力则体现在价值链的 2 个关键环节,即研发与营
销(品牌运作)环节。核心林业企业是创新驱动的
主体,在市场能力层面,核心林业企业必须根据消费
者(也包括组织市场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差异化的
市场定位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并在“价值链”层次
上通过品牌战略控制下游销售渠道,从而持续增加
研发动力。在技术能力层面,其通过知识的获取、吸
收、内化和创新,将知识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服务
与核心竞争力,企业获得知识竞争优势(毛蕴诗等,
2010)。因此,政府应建设具有共性技术的复合型
林产品研发基地,设立研发基金鼓励种苗龙头企业
对复合型林产品如银杏的良种筛选、良种推广与丰
产栽培技术的科学研究,并通过林业技术转移中心
进行技术扩散; 对生产加工型龙头企业的品牌申
报、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无公害认证和品
牌传播给予政策激励; 引导区域核心旅游企业整合
复合型林产品的旅游资源,如银杏村居、银杏古树、
银杏片林等,以打造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集聚区域。
4. 2 中观层面:价值模块整合与区域价值链演进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系统要从无序演变为有序,
或者从低级向高级演化发展,其必须是一个开放的、
远离平衡的非平衡态系统。复合型林产品的演进系
统是一个非平衡系统,其充满了非线性的动力学过
程,因而是一个典型的耗散结构系统 (张秀斌等,
2010)。当有足够的自然属性、经济属性与文化属
性负熵输入时,就会产生一种有序的协同结构。区
域复合型林产品上下游厂商之间的协同促使区域内
分工细化,并专注于其价值链的某一价值模块,从而
形成区域内部的比较竞争优势。与此同时,区域内
林业企业的纵向一体化与横向一体化将促进产业内
部不同价值模块如种苗培育、产品生产与森林文化
旅游的整合,有助于林产品区域品牌的形成(图 4)。
政府首先应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鼓励各
种社会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区域投资发展复合
型林产品产业的资源生产,对于个人在承包地发展
的复合型林产品如林网银杏、间作银杏与银杏片林,
优先确权发证; 其次政府应协调复合型林产品价值
链中互补型企业之间的互动合作,大力发展培育复
合型林产品的苗、叶、果、加工产品和旅游产品等专
业市场;最后通过建立企业战略联盟降低交易成本,
特别是构建区域性的行业协会和电子交易平台,引
导区域内各类经济组织积极从事复合型林产品的
营销。
4. 3 宏观层面:区域分工协同与产业价值链演进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要充分利
用自身的资源禀赋条件,发展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
产业或产品。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的演进在空间层
面首先表现为区域产业集聚,这种集聚可以形成产
业链环节的比较竞争优势,如第一产业的种苗产品
资源优势、第二产业的森林初级产品的生产优势以
及第三产业的生态旅游产品的市场优势。定位于不
同价值链环节的区域集群与企业为了争夺价值链上
的控制权,降低交易成本并获得高附加值的经济租
411
第 1 期 谢加封等: 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演进的空间动力机制———一个系统论的分析框架
图 4 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演进的系统循环
Fig. 4 Systemic circula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compound forest product value chain
金,开始与其相关利益集群组织建立重复性的协作
关系,林业核心企业或集群通过资本和市场等方式
进行跨区域、跨环节的并购与整合,从而获得竞争与
互补性价值 (张贵等,2005)。就复合型林产品而
言,产业价值链演进的跨区域特征导致了行动主体
的多元化,同时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与生态环境具
有动态的互馈关系,后者对区域产业发展具有约束
作用,必须从宏观的国家层面进行协同。政府在制
定各区域复合型林业产业集聚发展的政策时,不仅
要考虑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平衡,引导复
合型林产业向生态旅游业演进,而且还应平衡不同
区域之间产业集群的竞争与协同,通过有效的政策
引导和财政扶持,形成不同区域优势互补、分工合理
的林产品体系,引导不同区域的价值链环节以一个
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价值链体系嵌入整体的产业价
值链与全球价值链(图 4)。
5 结论
本文的逻辑动因是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将复合
型林产品价值链的各环节在相应的空间进行选择。
在空间布局上,应突出集群规模化与分工优势; 在
产品结构上,应强调其品牌化与衍生化; 在内涵挖
掘上,应注重产品与森林文化元素的相互融合。区
域集群应以核心企业为龙头,联合种植基地、粗加工
企业、行业协会等部门,构建复合型“经济 - 生态 -
文化”价值链体系。政府应平衡产业经济与生态的
布局,以及区域之间的产业竞争。银杏作为一种典
型的复合型林产品,其价值链的空间演进机制具有
一定的普适性。应以标准化与规模化为导向,以培
育优质森林资源为基础,壮大银杏第一产业; 以提
511
林 业 科 学 52 卷
高科技研发的附加值和品牌化为核心,培育龙头企
业,发展银杏第二产业; 以满足消费者不同文化需
求的森林景观创意为核心,培育银杏第三产业。研
究拓展了价值链的基本内容,将产品价值链扩展到
区域与产业层面,强调不同区域、不同环节、不同产
品形态之间的供应链协同,以促进复合型林产品整
体产业链的价值增值,对于探讨复合型林产品的开
发利用与产业的整体空间协调具有一定的理论建构
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 考 文 献
陈学明 . 2012.资本逻辑与生态危机 .中国社会科学,(11) :4 - 24.
( Chen X M. 2012. The logic of capital and ecological crisis.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11) :4 - 24.[in Chinese])
楚德江 . 2012.自发秩序与政府驱动———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动力分
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 :27 - 35.
(Chu D J. 2012. Spontaneous order and government actuation:analyzing
the driving forces behind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Journal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1) :27 - 35.[in Chinese])
杜义飞,李仕明 . 2004.产业价值链:价值战略的创新形式 . 科学学研
究,22(5) :552 - 556.
(Du Y F,Li S M. 2004. Industrial value chain: the innovative format of
value strategy. 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22(5) :552 - 556.[in
Chinese])
菲利普·科特勒,凯文·莱恩·凯勒 . 2012.营销管理 .北京: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148 - 149.
(Kotler P,Keller K. 2012. A Framework for marketing management.
Beijing: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148 - 149.[in Chinese])
郭承龙,张智光 . 2011.基于成本视角的林业绿色供应链形成动力的
探讨———以林纸一体化为例 .软科学,25(7) :38 - 41.
(Guo C L,Zhang Z G. 2011. discussion on formation dynamics of green
supply chain of fore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st———a case study
of forestry-paper integration. Soft Science,25 ( 7 ) : 38 - 41. [in
Chinese])
柯水发,赵铁珍 . 2011.美国森林健康及林产品产出与生态服务 .世界
林业研究,24(3) :59 - 64.
(Ke S F,Zhao T Z. 2011. State of forest health,forest product production
and ecological serv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World Forestry
Research,24(3) :59 - 64.[in Chinese])
蓝瞻瞻,王立群 . 2011. 我国林业产业链整合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10(1) :70 - 75.
(Lan Z Z,Wang L Q. 2011. Integration of forestry industrial chain in
China.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10(1) :70 - 75.[in Chinese])
李 微,万志芳 . 2013. 关于林业产业演进的理论探讨 . 世界林业研
究,26(4) :87 - 92.
( Li W,Wan Z F. 2013. Theoretic discussion on forestry industry
evolution. World Forestry Research,26(4) :87 - 92.[in Chinese])
刘志彪,张 杰 . 2009.从融入全球价值链到构建国家价值链:中国产
业升级的战略思考 .学术月刊,41(9) :59 - 68.
(Liu Z B,Zhang J. 2009. From integration into GVC to construction of
NVC: strategic thinking for Chinese industrial upgrading. Academic
Monthly,41(9) :59 - 68.[in Chinese])
毛蕴诗,吴 瑶,邹红星 . 2010.我国 OEM 企业升级的动态分析框架
与实证研究 .学术研究,(1) :63 - 69.
(Mao Y S,Wu Y,Zou H X. 2010. A dynamic analysis framework and
positive study of China’s OEM enterprises enhancing degree.
Academic Research,(1) :63 - 69.[in Chinese])
沈文星,戴明辉 . 2010.森林产品贸易与可持续发展:一个生态文明观
的研究综述 .世界林业研究,23(6) :1 - 7.
( Shen W X,Dai M H. 2010. Forest products trad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eview from the view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orld
Forestry Research,23(6) :1 - 7.[in Chinese])
王成慧 . 2007.价值链基础上的合作网络———分工与专业化纵向拓
展 .市场营销导刊,(6) :31 - 36.
(Wang C H. 2007. Cooperation network based on value chain:division of
labor and specialization of vertical development. Marketing Herald,
(6) :31 - 36.[in Chinese])
王海杰,吴 颖 . 2014.基于区域价值链的欠发达地区产业升级路径
研究 .经济体制改革,(4) :38 - 42.
(Wang H J,W Y. 2014. Study on industrial upgrading paths in
underdeveloped regions based on the regional value chain. Reform of
Economic System,(4) :38 - 42.[in Chinese])
谢加封,沈文星 . 2011.价值链管理与品牌竞争力:一个分析框架 . 商
业研究,(8) :51 - 55.
(Xie J F,Shen W X. 2011. The management of value chain and brand
competitiveness:an analysis framework. Commercial Research,(8) :
51 - 55.[in Chinese])
杨加猛,张智光 . 2010.基于供需协同视角的林业产业链延伸与拓展 .
商业研究,(2) :36 - 40.
(Yang J M,Zhang Z G. 2010. Forestry industry chain extension and
expansion based on the supply and demand coordination. Commercial
Research,(2) :36 - 40.[in Chinese])
约瑟夫·熊彼特 . 2007.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 . 北京:商务印书
馆,146.
( Schumpeter J. 2007. Capitalism,socialism and democracy. 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146.[in Chinese])
张 贵,周立群 . 2005.产业集成化:产业组织结构演进新趋势 . 中国
工业经济,(7) :36 - 42.
(Zhang G,Zhou L Q. 2005. Integrated industry is a new trend of
evolvement of organization industry. China Industrial Economy,(7) :
36 - 42.[in Chinese])
张 竞,耿玉德 . 2011.基于创新价值链的我国林产品创新体系研究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17 - 19.
(Zhang J,Geng Y D. 2011. Innovative system of forest products in China
based on innovative value China.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2) :17 - 19.[in Chinese])
张 鹏,杨青山,马延吉,等 . 2013. 长吉一体化区域产业空间结构的
重组动力和优化 .经济地理,(4) :94 - 100.
(Zhang P,Yang Q S,Ma Y J,et al. 2013. Restructuring power and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patial structure in Chang-Ji integrated
region. Economic Geography,(4) :94 - 100.[in Chinese])
张秀斌,陈应发 . 2010. 从耗散结构理论看林业的改革发展 . 林业经
611
第 1 期 谢加封等: 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演进的空间动力机制———一个系统论的分析框架
济,(5) :91 - 94.
(Zhang X B,Chen Y F. 2010. Viewing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with the theory of dissipative tructure. Forestry Economics,( 5 ) :
91 - 94.[in Chinese])
张智光 . 2013.人类文明与生态安全:共生空间的演化理论 . 中国人
口·资源与环境,23(7) :1 - 8.
( Zhang Z G. 2013. Evolutionary theory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in symbiotic space.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3(7) :1 - 8.[in Chinese])
张智光 . 2011.绿色供应链视角下的林纸一体化共生机制 .林业科学,
42(2) :111 - 117.
( Zhang Z G. 2011. Symbiosis mechanism of forestry-paper integ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een supply chain.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42(2) :111 - 117.[in Chinese])
周生贤 . 2001. 全球生态危机与中国林业跨越式发展 . 中国林业,
(11) :3 - 10.
( Zhou S X. 2001. lobal ecological crisis and forestry leapfrog development
in China. Forestry of China,(11) :3 - 10.[in Chinese])
Freenstra R C. 1998. Integration of trade and dis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in the global economy.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12 (4 ) :
31 - 50.
Jensen A. 2009. Valuation of non-timber forest products value chains.
Forest Policy & Economics,11(1) :34 - 41.
Krugman P. 1994. Complex landscapes in economic geography.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4(2) : 412 - 416.
Loebis L,Schmitz H. 2005. Java furniture makers: globalisation winners
or losers? Development in Practice,15(3 /4) :514 - 521.
Piltan M,Sowlati T. 2014. A review of partnership studies in the forest
products value chain: with a focus on developed countries. Forest
Products Journal,64 (1 /2) :4 - 10.
Purnomo H,Guizol P,Muhtaman D R. 2009. Governing the teak
furniture business: a global value chain system dynamic modelling
approach.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 Software,24 ( 12 ) :1391 -
1401.
Rayport J F,Sviokla J J. 1995. Exploiting the virtual value chai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1 /12) :75 - 99.
Te Velde D W, Rushton J, Schreckenberg K, et al. 2006.
Entrepreneurship in value chains of non-timber forest products.
Forest Policy & Economics,8(7) : 725 - 741.
Von Geibler J,Kristof K,Bienge K. 2010.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of
entire forest value chains: Integrating stakeholder perspectives and
indicators in decision support tools. Ecological Modelling, 221
(18) : 2206 - 2214.
Werker C. 2007. Regional ecomomics and economics geography from a
neo-Schumpeterian perspective. Elgar Companion to Neo-
Schumpeterian Ecomomics,Bodmin,Cornwall,1149 - 1159.
(责任编辑 石红青)
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