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cological Effects of Rehabilitation Models in Converting Farmland to Forestsin the Hilly Regions in Eastern Liaoning

辽东山地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的生态效益


采用典型区位固定样地方法,连续6年测定辽东山地实施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后初期阶段的生态效益变动过程。结果表明: 退耕后3年植被开始进入激烈竞争阶段,多年生草本、半木质化植物、灌木等相对长寿植物开始占据主导。人工辅助(造林)可在6年后形成较稳定的森林植被群落,单位面积生物产量尤其是木质化根系以乔灌木混交模式为最高,虽其固土蓄水功能恢复的速度比自然恢复模式晚1~2年,但其综合效果明显高于其他模式; 其次为乔木恢复模式。若依对照(持续农作物耕作)的地表径流量为100%,则6年平均值乔木模式为11.9%,乔灌模式14.49%,自然模式10.65%。依相同方法计算,泥沙流失量在乔木模式下为1.95%,乔灌模式下为0.15%,自然恢复模式下为0.04%。在由农田演变为森林的同时,微小动物(尤其昆虫)系统也在发生相应变化,在几年生态恢复进程中,与对照比,3种恢复模式不但植物物种相对多样,且寄生或依附类微小动物种群亦相对繁杂并初步形成链状结构。

The primary ecological effects of rehabilitation models in converting farmland to forests in eastern Liaoning mountains were continuously investigated through 6 years observation in the typical permanent plo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tense competitions occurred among vegetations and perennial herbs, semilignified species and shrubs turned into domination after 3 years rehabilitation. Stable forest community can be formed after 6 years of artificial reforestation. Total biomass per unit area was highest in arborshrub model, especially in lignified roots and its comprehensive effect, better than any other models, though its ability of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was one year later than natural rehabilitation. The arbor model took the second place. Taking that in control (continuous farming plot) as 100%, average runoff in 6 years was 11.9% in arbor plot, 14.49% in arbor-shrub plot and 10.65% in natural restoring plot, and the corresponding sediment discharge was 1.95%, 0.15%, and 0.04% respectively. The microzoon system (especially insects) changed with the conversion.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trol, three rehabilitation models had relative diversified species and a complex parasitical/clinging microzoon population which has formed the chain structure preliminarily.


全 文 :第 !" 卷 第 # 期
$ % & % 年 # 月
林 业 科 学
’()*+,)- ’)./-* ’)+)(-*
/012 !",+02 #
3456,$ % & %
辽东山地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的生态效益
贾7 云7 杨会侠7 王7 卫7 张景根7 陶玉柱7 姚荣升7 张玉鹏
(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 7 丹东 &&8%%$)
摘 7 要:7 采用典型区位固定样地方法,连续 " 年测定辽东山地实施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后初期阶段的生态效益变
动过程。结果表明:退耕后 # 年植被开始进入激烈竞争阶段,多年生草本、半木质化植物、灌木等相对长寿植物开
始占据主导。人工辅助(造林)可在 " 年后形成较稳定的森林植被群落,单位面积生物产量尤其是木质化根系以乔
灌木混交模式为最高,虽其固土蓄水功能恢复的速度比自然恢复模式晚 & 9 $ 年,但其综合效果明显高于其他模
式;其次为乔木恢复模式。若依对照(持续农作物耕作)的地表径流量为 &%%:,则 " 年平均值乔木模式为 &&2 ;:,
乔灌模式 &!2 !;:,自然模式 &%2 "<:。依相同方法计算,泥沙流失量在乔木模式下为 &2 ;<:,乔灌模式下为
%2 &<:,自然恢复模式下为 %2 %!:。在由农田演变为森林的同时,微小动物(尤其昆虫)系统也在发生相应变化,在
几年生态恢复进程中,与对照比,# 种恢复模式不但植物物种相对多样,且寄生或依附类微小动物种群亦相对繁杂
并初步形成链状结构。
关键词:7 退耕还林模式;自然植被恢复;生态效益;辽东山地
中图分类号:’=&82 <"7 7 7 文献标识码:-7 7 7 文章编号:&%%& > =!88($%&%)%# > %%!! > %8
收稿日期:$%%; > %& > %<。
!"#$#%&"’$ !(()"*+ #( ,)-’.&$&*’*&#/ 0#1)$+ &/ 2#/3)4*&/% 5’46$’/1 *# 5#4)+*+
&/ *-) 7&$$8 ,)%&#/+ &/ !’+*)4/ 9&’#/&/%
?@4 ABC7 A4CD EB@F@47 G4CD GH@7 IJ4CD ?@CDDHC7 ,40 ABKJB7 A40 L0CDMJHCD7 IJ4CD ABNHCD
( !"#$%"%& ’%()")*)+ $, -$.+() /#%#&+0+%)7 1#%2$%& &&8%%$)
:.+*4’"*:7 ,JH N5@O45P HQ010D@Q41 HRRHQSM 0R 5HJ4T@1@S4S@0C O0UH1M @C Q0CVH5S@CD R45O14CU S0 R05HMSM @C H4MSH5C .@40C@CD
O0BCS4@CM WH5H Q0CS@CB0BM1P @CVHMS@D4SHU SJ50BDJ " PH45M 0TMH5V4S@0C @C SJH SPN@Q41 NH5O4CHCS N10SM6 ,JH 5HMB1SM MJ0WHU
SJ4S @CSHCMH Q0ONHS@S@0CM 0QQB55HU 4O0CD VHDHS4S@0CM 4CU NH5HCC@41 JH5TM,MHO@X1@DC@R@HU MNHQ@HM 4CU MJ5BTM SB5CHU @CS0
U0O@C4S@0C 4RSH5 # PH45M 5HJ4T@1@S4S@0C6 ’S4T1H R05HMS Q0OOBC@SP Q4C TH R05OHU 4RSH5 " PH45M 0R 45S@R@Q@41 5HR05HMS4S@0C6 ,0S41
T@0O4MM NH5 BC@S 45H4 W4M J@DJHMS @C 45T05XMJ5BT O0UH1,HMNHQ@411P @C 1@DC@R@HU 500SM 4CU @SM Q0ON5HJHCM@VH HRRHQS,THSSH5
SJ4C 4CP 0SJH5 O0UH1M,SJ0BDJ @SM 4T@1@SP 0R W4SH5 4CU M0@1 Q0CMH5V4S@0C W4M 0CH PH45 14SH5 SJ4C C4SB541 5HJ4T@1@S4S@0C6 ,JH
45T05 O0UH1 S00Y SJH MHQ0CU N14QH6 ,4Y@CD SJ4S @C Q0CS501( Q0CS@CB0BM R45O@CD N10S)4M &%%:,4VH54DH 5BC0RR @C " PH45M
W4M &&2 ;: @C 45T05 N10S,&!2 !;: @C 45T05XMJ5BT N10S 4CU &%2 "<: @C C4SB541 5HMS05@CD N10S,4CU SJH Q055HMN0CU@CD
MHU@OHCS U@MQJ45DH W4M &2 ;<:,%2 &<:,4CU %2 %!: 5HMNHQS@VH1P6 ,JH O@Q50K00C MPMSHO( HMNHQ@411P @CMHQSM)QJ4CDHU
W@SJ SJH Q0CVH5M@0C6 )C Q0ON45@M0C W@SJ SJH Q0CS501,SJ5HH 5HJ4T@1@S4S@0C O0UH1M J4U 5H14S@VH U@VH5M@R@HU MNHQ@HM 4CU 4
Q0ON1HF N454M@S@Q41 Z Q1@CD@CD O@Q50K00C N0NB14S@0C WJ@QJ J4M R05OHU SJH QJ4@C MS5BQSB5H N5H1@O@C45@1P6
;)8 <#41+:7 O0UH1M 0R Q0CVH5S@CD R45O14CU S0 R05HMS;VHDHS4S@0C 5HJ4T@1@S4S@0C;HQ010D@Q41 HRRHQS;J@11P 5HD@0CM @C H4MSH5C
.@40C@CD
7 7 辽宁东部山区是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天然绿色屏
障及主要水源地,森林生态功能的强与弱直接关系
到辽宁中部城市群发展的现在和未来(张廷福等,
&;;%;韩麟凤等,&;8$)。由于对森林的持续破坏及
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谭学仁等,$%%8),$%%$
年辽宁东部山区亦被规划在重点退耕还林工程范围
之内,截止 $%%8 年末已实现退耕还林面积 82 !
万 JO$。
退耕还林的生态功能恢复效益无庸置疑(侯扶
江等,$%%$;万雪琴等,$%%<;曾辉等,$%%=;王珠娜
等,$%%=)。然而,退耕后采用怎样的恢复模式才能
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生态效益?如何科学量化现有退
耕还林成果?为配合工程需要,从 $%%# 年春起,历
时 " 年($%%#—$%%8 年)开展了辽东山地不同退耕
还林(还草)模式植被恢复及生态效果的监测与研
究工作。分析不同退耕还林(还草)模式下的功能
! 第 " 期 贾 ! 云等:辽东山地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的生态效益
自然演替过程,探讨目前几种主要退耕还林模式的
生态效益,为下一阶段有针对性的管理提供理论
依据。
#!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 监测场设置与概况
监测场设置于具有典型性的辽东山区腹地的本
溪县草河口境内,监测区规划面积 #$ "" %&’,曾历
经 ’( 余年耕作,于 ’((’ 年退耕还林,平均坡度 ")*,
北偏东坡向,土层厚度 +( , -( .&,/ 层土为黄色棕
壤,0 层为黄僵土。
’((" 年 + 月 在 监 测 区 内,用 铁 刺 线 圈 定
’ 1(( &’封闭式观测试验区,试验区内设 + 组观测
场,分别为:退耕还乔木模式区(下称乔木模式)、退
耕还乔灌木混交模式区(下称乔灌模式)、退耕后不
施加任何人为措施依靠天然恢复模式(下称自然模
式)、不执行退耕仍采用传统方法继续耕作区(下称
对照)。每小区内顺山坡方向分别设置径流观测场
" 个(" 次重复)。径流观测场形状如倒塔型(横边
长 + &,竖边长 ) &,斜边长 " &)。边框用厚
#$ ) .&、宽 +( .& 木板经油毡纸包裹后埋入土中,地
上部分高于地面 ’( .&,面积为 ’’$ ’"# &’,下端设
截流器。在观测场设置的同时,在规划的乔木模式
内采用常规造林方法 #$ ) & 2 #$ ) & 密度栽植日本
落叶松(!"#$% &"’()*’#$);在乔灌模式内依上述造林
方法栽植日本落叶松,株 距 间 又 栽 植 紫 穗 槐
(+(,#)-" *#./$0,1")。
!" $# 监测及调查方法
每年的 1 月下旬和 #( 月中旬分别对监测场内
的植被进行系统调查,测定方法及因子为:在不同
退耕模式监测场内随机抽取 " 个 # & 2 # & 样方分
别记录单位面积上的植物种类、株数、株高、盖度,并
将样方内所有植株全部仔细挖出,测定各种类植物
根冠、根长,分地上、地下称鲜质量后置-( 3烘箱内
烘至恒质量,以求单位面积生物量。乔灌木生物量
测定则采用求测出平均木后将整株挖出,分根、干、
枝、叶称取鲜质量后分别烘干至恒质量。每次测定
样木数不少于 " 株。
地表径流量测定:每年的 +—#( 月末,凡有地
表径流产生均随即测定。泥沙流失量测定则利用滤
纸将泥沙滤出后烘干称量。
土壤物理变动过程测定:在监测场设置之初做
首次测定后,每 ’ 年同一时期测定一次。测定内容
为:枯落物层(/( 层)厚、单位面积质量( 4·&
5 ’);
/,0 层土壤密度及相关物理指标;/,0 层土#( 3
水渗透系数等。其具体操作皆依照 60 1-")1-"- 5
-1 进行(国家标准局,#77-)。
微小动物种群变动过程测定:每年 #( 月中旬
分别在每监测小区内随机抽取 # & 2 # & 小样方 "
个,测定距地表以上植株上所存在的昆虫或其他微
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结冻前的 ## 月中旬,在相同
位置从地表起仔细挖取地下 ($ ) & 深度土壤,检测
每监测区土藏越冬的昆虫及其他微小动物种类、数
量(林英华等,’((8)。
所有涉及到的气象资料,皆来源于距观测场直
线距离约 )(( & 的本溪县草河口气象观测站(国家
气象观测二级站)。
!" %# 数据分析方法
重要值:2 9 :(3$ ; 4$)5 ’,其中,相对密度 3$ :
#(( 2 6$ 5 6,6$ 为物种 $ 的个体数量,6 为植物的总
种数;相对基盖度 4$ : #(( 2 +$ 5 +,+$ 是物种 $ 的根
径面积,+ 是所有植物根径面积的和。
群落多样性指标选用物种丰富度、物种均匀度
和物种多样性 " 类指标表示。
物种 丰 富 度 指 数,指 群 落 内 物 种 数,用
7 表示。 ! !
! 多样性,用 <9&=>*? 指数 3 和 <%@??*?AB9C?CD
指数 89表示,89 : # ;%2 9 < E?2 9,其中 2 9 为重要
值。
物种均匀度,用 F9CE*G 均匀度指数 = 表示,= :
89 5 8&@H,其中 8&@H : E?7。
’! 结果与分析
$" !# 植被恢复动态过程分析
在不同的退耕模式监测场内,除对照外," 种恢
复模式均在退耕当年草本层完全覆盖地表。发生物
种更替现象较为剧烈的时间从 " 年后开始出现,从
表 # 中可见,多年生草本或半木质化蒿类植物逐渐
占据重要值主导地位。
由于更换耕作种类(倒茬)的原因,对照内每年
所产生的杂草种类亦各不尽相同,但在更替的杂草
种类中又以马唐( 3$>$/"#$" 1"?>.$?"@$1)、桃叶蓼
( 2,@A>,?.( )’#1$0"#$" )、鸭 跖 草 ( 4,((’@$?"
0,((.?$1)、野稗(=0-$?,0-@," 0#.1>"@@$)等 # 年生草
本植物反复更替,总体上看,) 年间无大变动。
乔木、乔灌混交模式下建群种的日本落叶松和
紫穗槐均采用人工栽植,’(() 年前由于植株尚小,
在几个指标中均未显示出重要性。乔木模式下
’((- 年时开始形成落叶松幼林植被群落,平均地
)+
林 业 科 学 !" 卷 #
# # # 表 !" 不同退耕模式植被重要值变化
#$%& !" ’()*+,$-, .$/01 23$-415 *6 78661+1-, +13$%8/8,$,8*- (*71/5
处理
$%&’()&*(
+,,- +,,. +,,/ +,,0
优势种
12)3*’*( 45&63&4
重要值
! 3 7 8
优势种
12)3*’*( 45&63&4
重要值
! 3 7 8
优势种
12)3*’*( 45&63&4
重要值
! 3 7 8
优势种
12)3*’*( 45&63&4
重要值
! 3 7 8
乔木模式
9%:2% )2;&<
乔灌模式
9%:2%=4>%?:
)2;&<
自然模式
@’(?%’< )2;&<
对照
AB
莴苣草
"#$%&$# ’()’$#
+"C -
马唐
*C +#(,&’(#-’+
!.C +
日本落叶松
"C .#/012/3’
"/C 0
日本落叶松
"4 .#/012/3’
0/C ,
牡蒿
54 6#17(’$#
D0C E
牡蒿
5C 6#17(’$#
D"C D
牡蒿
5C 6#17(’$#
D,C !
牡蒿
54 6#17(’$#
/C !
野青茅
84
#3&()’(#$/#
"-C D
野青茅
84 #3&()’(#$/#
!.C .
紫穗槐
54 23&%’$7+#
.DC -
日本落叶松
"4 .#/012/3’
.0C "
月见草
9/(7%:/3# ;’/((’+
D!C .
马唐
*4 +#(,&’(#-’+
+DC +
日本落叶松
"4 .#/012/3’
-+C E
紫穗槐
54 23&%’$7+#
-+C 0
野青茅
84 #3&()’(#$/#
-EC /
野青茅
84 #3&()’(#$/#
"DC "
野青茅
84 #3&()’(#$/#
.EC "
野青茅
84 #3&()’(#$/#
.+C !
羊草
"/<0&+ $:’(/(+’+
DEC /
华北剪股颖
54 $-#=#%#
-"C ,
华北剪股颖
5C $-#=#%#
-,C /
华北剪股颖
54 $-#=#%#
+0C D
桃叶蓼
!4 1/3+’$#3’#
-/C /
鸭跖草
84 $700&(’+
-!C /
马唐
*4 +#(,&’(#-’+
"/F E
鸭跖草
84 $700&(’+
-0C /
鸭趾草
84 $700&(’+
DEC !
马唐
*4 +#(,&’(#-’+
!.C +
桃叶蓼
!4 1/3+’$#3’#
+DC !
马唐
*C +#(,&’(#-’+
-"C +
径 !C " 6),平均高 +C E+ ),郁闭度 ,C 0,草本植被群
落由 +,,- 年的 +! 种演变为以半木质化的蒿类
[牡蒿(53%/0’+’# 6#17(’$’)]和株体高大的多年生宿
根草 本 植 物 菊 科[ 兴 安 一 枝 黄 花( >7-’)#,7
=’3##&3/#)]植物为主的 / 个种类。乔灌模式下由紫
穗槐与落叶松同等占据上层空间,郁闭度达到了
,C 0.,草本植被层物种量及盖度急骤下降,+,,0 年
秋已由 +,,- 年的 +, 种减少为以耐荫的野青茅
(8#-#0#,37+%’+ #3&()’(#$/#)和蓬垒悬钩子( ?&;&+
$3#%#/,’2$-’&+)等为主的 ! 种。自然模式由于未施加
任何人为干预,与其他模式相比植被群落处于相对
平稳状态。+,,- 年优势种为多年生植物野青茅和
华北剪股颖(5,37+%’+ $-#=#%#),+,,! 年变化为 D 年生
植物马唐和多年生植物野青茅共居的优势种群,
+,,. 年种类有所增加达到 DE 种,至 +,,0 年秋,优
势种已全部演变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或半木质化的蒿
类,并伴有灌木和山杨( !71&-&+ )#=’)’#(#)等物种
定居。
依照 G’?*H3’&% 生活型分类系统(李景文,
DEE!)将不同退耕模式下植物群落发育进行生活型
排序,力图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在同一水平条件下由
于植被恢复的路径不同所引起的种类更叠过程(表
+),以及由 D 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半木质化&
木质化植物的正向演替初始阶段“时刻表”。
表 9" 不同退耕模式植被生活型谱
#$%& 9" :141,$,8*- /861 6*+(5 *6 78661+1-, +13$%8/8,$,8*- (*71/5 8
生活型谱
I3J& J2%)
+,,- +,,. +,,/ +,,0
乔木
模式
9%:2%
)2;&<
乔灌
模式
9%:2%=
4>%?:
)2;&<
自然
模式
@’(?%’<
)2;&<
对照
AB
乔木
模式
9%:2%
)2;&<
乔灌
模式
9%:2%=
4>%?:
)2;&<
自然
模式
@’(?%’<
)2;&<
对照
AB
乔木
模式
9%:2%
)2;&<
乔灌
模式
9%:2%=
4>%?:
)2;&<
自然
模式
@’(?%’<
)2;&<
对照
AB
乔木
模式
9%:2%
)2;&<
乔灌
模式
9%:2%=
4>%?:
)2;&<
自然
模式
@’(?%’<
)2;&<
对照
AB
高位芽植物
K>’*&%25>L(&
, , , , + ! ! , / DD DD , . 0 DD ,
低位芽植物
M&)36%L5(2=5>L(&
" 0 / , D- D- / D D" D" DD , D, D. D" ,
地下芽植物
N&25>L(&
+ , + + - + + + D D" + , D / - ,
D 年生植物
$>&%25>L(&
- - - ! " / " 0 + , + DD , , + 0
# # 从表 + 可以看出,- 种恢复模式均呈从 D 年生
草本植物逐渐向多年生草本或半木质化的蒿类植物
变动,并有一定的规律:一般 ! 年后,D 年生草本植
物基本退出,高位、低位、地下芽植物几乎占据所有
"!
! 第 " 期 贾 ! 云等:辽东山地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的生态效益
地上或地下空间,并呈暂时相对稳定时间;同时人
工恢复的 # 种模式则由于落叶松等林木速生期的到
来,草本和半木质的蒿类所占据的空间量又呈开始
减少趋势;对照由于连年耕作,$ 年生草本植物(含
农作物)仍 $%%&占据地上所有空间。
!" !# 不同退耕模式植被群落多样性变动规律
从群落多样性来看(图 $),丰富度指数在 ’ 年
中历经了由低到高再趋向于低的过程;()*++,+-
./0+01 指数值各模式中均趋向于逐年减少;均匀度
指数除对照外均趋向衡定。在 (/234,+ 指数中尤其
对照波动性较大,可以看出由于中耕等作业因素所
导致的物种量相对单一。
图 $! 不同退耕模式丰富度指数、(/234,+ 指数、
()*++,+-./0+01 指数和均匀度指数
5/67 $! 8/9)+044 /+:0;,(/234,+ /+:0;,()*++,+-./0+01 /+:0;
*+: 0<0++044 /+:0; /+ :/==010+> 10)*?/@/>*>/,+ 2,:0@4
!" $# 不同退耕模式植被群落生物量构成的动态
过程
单位面积生物量高低及构成是植被群落稳定与
生态环境要素优劣的标示性指标。历经 ’ 年的不间
断测定,定量对不同退耕还林模式进行单位面积
(2#)上植被系统演变过程进行跟踪,结果见表 "。
对植被个体生物量构成的分析,可得到如下信
息:依靠自然恢复的力量,虽也可获得由 $ 年生草
本&多年生草本&灌木植物开始占据一定空间的过
程(#%%A 年达到 $BC ’&),但与其他 # 种方式相比,
若木本植物生物产量达到 D%&以上,按现演替的进
程推算至少还需 " 年以后。人工措施促进恢复的速
度是十分显著的,’ 年后基本完成地上地下立体空
间的固定,森林生态环境的多项指标已基本形成。
仅地上部分林木所占生物量比重而言,乔灌模式为
E’C F&,乔木模式为 B#C #&,与自然模式比,至少提
前 D 年时间(表 ")。
枯落物的有效积累以及植被地下部根系质量的
高低,直接关系到固土蓄水能力,从 " 种恢复模式看
(图 #),枯落物积累量在初 D 年内相差不大,但 D 年
后尤其乔灌模式的量基本达到了另 # 种模式的
# 倍。
图 #! 枯落物累积变动过程
5/67 #! G)*+604 ,= @/>>01=*@@ *99H2H@*>/,+
木本根系在林地中的分布状及演变过程,可以
采用不同模式下木本植物不同年度的生物量来说
明。采用人工方式栽植的起初几年,根系的生长量
几乎呈倍量增加,当达到一定量后(约 F 年)增加速
度变缓,A 年后林地已完全被木本根系所覆盖,乔灌
模式根系占有量为 # ’BEC # 6·2 I #,乔木模式为
$ F%$C # 6·2 I #(表 F)。就坡度很大的山地而言,由
原草本根系为主渐进以木本根系为主的土壤固着系
统,对土壤抗侵蚀能力应该认为是一质量上的进步
(范昊明等,#%%’;焦菊英等,#%%A)。
BF
林 业 科 学 !" 卷 #
表 !" 不同退耕模式下优势植物相对生物量动态变化
#$%& !" ’()*$++ ,-.$*(/ /0$.12+ )3 ,)*(.$.4 56$.4+ (. ,(33272.4 720$%(6(4$4(). *),26+
处理
$%&’()&*(
+,,- +,,. +,,/ +,,0
优势种
12)3*’*( 45&63&4
占总生
物量比
7%252%(32*
优势种
12)3*’*( 45&63&4
占总生
物量比
7%252%(32*
优势种
12)3*’*( 45&63&4
占总生
物量比
7%252%(32*
优势种
12)3*’*( 45&63&4
占总生
物量比
7%252%(32*
自然模式
8’(9%’: )2;&:
乔灌模式
<%=2%>4?%9=
)2;&:
乔木模式
<%=2% )2;&:
早春薹草
!"#$% &’()$*+,-#.+&
!@A "@
早春薹草
!/ &’()$*+,-#.+&
.BA -B
羊草
0/ 12+3$3&+&
!,A B
月见草
4/ (+$33+&
!+A -,
羊草
0A 12+3$3&+&
++A +,
阴地薹草
!/ )5"3+1’5.+&
!"A ,+
早春薹草
!/ &’()$*+,-#.+&
!,
羊草
0/ 12+3$3&+&
!,A B,
山蒿
6#7$.+&+" (#"1285-("
B,A /-
月见草
4/ (+$33+&
BA !!
月见草
4/ (+$33+&
B@A @
锦带
9$+:$5" ,5-#+*"
B/A ",
早春薹草
!/ &’()$*+,-#.+&
"/A ,/
紫穗槐
6/ ,#’7+1-&"
@+A 0,
日本落叶松
0/ ;"$.),$#+
!/A "
日本落叶松
0/ ;"$.),$#+
.!A B,
牡蒿
6/ <")-3+1"
BBA !@
早春薹草
!/ &’()$*+,-#.+&
.A /,
紫穗槐
6/ ,#’7+1-&"
.,A B
紫穗槐
6/ ,#’7+1-&"
!+A -,
月见草
4/ (+$33+&
B,A .0
万年蒿
6#7$.+&+" :.$5+3++
BC ,,
万年蒿
6/ :.$5+3++
-A ,
万年蒿
6/ :.$5+3++
+A 0,
牡蒿
6/ <")-3+1"
.,A ,.
日本落叶松
0/ ;"$.),$#+
B/A ,,
日本落叶松
0/ ;"$.),$#+
."A ,
日本落叶松
0/ ;"$.),$#+
/+A +,
山蒿
6/ (#"1285-("
B+A --
莓叶委陵菜
=-7$37+55" ,#":"#+-+*$&
+"A /+
大籽蒿
6#7$.+&+" &+$>$#&+"3"
+BA B
大籽蒿
6/ &+$>$#&+"3"
B,A 0,
早春薹草
!/ &’()$*+,-#.+&
B,A ,!
月见草
4/ (+$33+&
+-A @,
月见草
4/ (+$33+&
+A @
早春薹草
!/ &’()$*+,-#.+&
"A +,
表 8" 木本植物根系量增加
#$%& 8" 9))4+ (./72$+2 )3 :)),- 56$.4+
年份
D&’%
日本落叶松 0/ ;"$.),$#+
地径 E22( 62::’%
;3’)&(&% F 6)
根质量 E22( )’44 F
( G·) H +)
紫穗槐根质量
E22( )’44 2I
6/ ,#’7+1-&" F
( G·) H +)
+,,- BA B, ",A /, 0+A -,
+,,! BC /, +,,A ,, B."A @,
+,,. +A B, -"+A !, !/@A ,,
+,," -A @+ !,/A -, 0!"A B,
+,,/ .A ,, /-!A ., @"!A .,
+,,0 .A /0 B !,BA +, B +/0A ,,
# # 乔灌模式庞大而稳定的土壤固着系统,加之枯
落物对径流速度的减缓,构成了地表径流总量及土
壤侵蚀量降低(与对照比)的重要因素。
;< 8" 不同退耕模式对地表径流及土壤物理作用
分析
+A !A B# 不同退耕模式对地表径流调控演变过程# 将
每年各模式下每次产生径流的降雨量及对应的地表
径流量和泥沙量数据统计后,径流系数依 6 J ?+ @ A 式
求得,其中 6 为径流系数,A 为降雨量,?+ 为径流量。
表 =" 不同退耕模式产生土壤侵蚀的有效降雨量与地表径流
#$%& =" 9$(.3$66 /$>+(.1 +)(6 6)++ $., 7>.)33 (. ,(33272.4 720$%(6(4$4(). *),26+
处理
$%&’()&*(
+,,- +,,. +,,/ +,,0
有效降
雨总量
$2(’:
%’3*I’:: F
))
地表径
流系数
E9*2II
62&II363&*( F
))
泥沙量
K2:9)& 2I
4&;3)&*( F
( G·) H +)
有效降
雨总量
$2(’:
%’3*I’:: F
))
地表径
流系数
E9*2II
62&II363&*( F
))
泥沙量
K2:9)& 2I
4&;3)&*( F
( G·) H +)
有效降
雨总量
$2(’:
%’3*I’:: F
))
地表径
流系数
E9*2II
62&II363&*( F
))
泥沙量
K2:9)& 2I
4&;3)&*( F
( G·) H +)
有效降
雨总量
$2(’:
%’3*I’:: F
))
地表径
流系数
E9*2II
62&II363&*( F
))
泥沙量
K2:9)& 2I
4&;3)&*( F
( G·) H +)
对照 LM +,@A ! ,A B@ B"A -, B@,A - ,A !@ -+A . BBBA / ,A ," ++A - B/.A ! ,A -0 B-+A /
乔木模式
<%=2% )2;&:
B+A - ,A ,+ ,A ." -BA + ,A +/ ,A 0. -0A " ,A @B ,A !. +"A B ,A "+ ,A ,-
乔灌模式
<%=2%>4?%9= )2;&:
/.A / ,A ,@ ,A +- ./A , ,A !, +A B- -0A " ,A /+ ,A B B+A B ,A ,+ ,A ,,
自然模式
8’(9%’: )2;&:
/.A / ,A ,- ,A B" !-A + ,A -B , -/A @ ,A "- , -"A 0 ,A "- ,A ,,
# # " 年间,对照泥沙流失量总和 !BBA . G·) H +;乔
木模式 0A , G·) H +;乔灌模式 ,A ". G·) H +;自然模
式为 ,A B" G·) H +;差别可谓巨大。在表 . 的数据
中,自然恢复区固土的能力最高,从封后第 + 年土壤
0!
! 第 " 期 贾 ! 云等:辽东山地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的生态效益
流失量为 #,且径流系数值亦最早进入最佳状态。
在观测数据中明显地表现出:退耕还林后由于植被
系统的逐渐完善,对地表径流量的调节能力也是一
个渐进过程(表 $)。
表 !" 不同退耕模式地表径流的年际间比较
#$%& !" #’( ())(*+, -) ./))(0(1+ 0(’$%/2/+$+/-1 3-.(2, -1 ,40)$*( 041-)) %
处理 &’()*+(,* -##" -##. -##/ -##0 平均 1(),
乔木模式 2’34’ +45(6 .78 9$ "8 :. :8 $9 :8 7: :78 .9
乔灌模式 2’34’;<=’>3 +45(6 "98 :" /8 "- "8 :- :8 /- :/8 #7
自然模式 ?)*>’)6 +45(6 -.8 .9 .8 07 78 .$ .8 ": ::8 /-
对照 @A :##8 ## :##8 ## :##8 ## :##8 ## :##8 ##
! ! 仅从蓄水能力的角度看,乔木模式与乔灌模式
均高于自然模式并呈逐渐增强的趋势。
$ 年来,每次能产生径流的有效降雨(!)与所测
得地表径流量(")的呈以下关系:
乔木模式:! B :"8 07:" C :-/8 0$,# B #8 ... :,
$ B :/:;
乔灌模式:! B 98 #:9" C --8 -:9,# B #8 $$: 9,
$ B :-/;
自然模式:! B /8 .9/ 9" C -98 :7.,# B #8 $7/ /,
$ B :":;
对照:! B708 #/7" C:"-8 :",# B#8 /:$ :,$ B-:/。
-8 78 -! 不同退耕模式对主要土壤物理指标的影响
随着退耕还林后年度的增加,林地(耕地)土壤物理
指标是一不间断的变化值。土壤物种多样性、土壤
肥力以及通透性等质量指标的变动,更是人们对实
施退耕还林后的林地土壤所应当关注的。
从观测场设置以来,每间隔 - 年进行 : 次土壤
密度和土壤渗透性指标观测。其中土壤密度采用环
刀法分别测定 2,D - 层土样,渗透系数则将各小区
2,D - 层土样带回室内:# E水条件测试,均设 " 次
重复。结果经统计平均后列于表 /。通过对数据的
分析,大致反应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信息:土壤密
度值包括对照,尤其 2 层土都有逐年减少趋势,将
2,D - 层土样所获数据综合与对照比," 种模式的
减少数值明显高于对照,尤其乔灌模式比对照减少
#8 --.,自然模式减少 #8 ":.,而乔木模式的值与对
照持平。这种量值的变化实质上是退耕还林后土壤
物理性状逐年趋向良性化,由于蓄水和抗侵蚀能力
的增强,从另一侧面解释了不同恢复模式地表径流
量上的不同(表 $)。
表 5" 土壤密度与土壤渗透系数变化
#$%& 5" 6’$17(, -) ,-/2 .(1,/+8 $1. ,-/2 9(03($%/2/+8 *-())/*/(1+
处理
&’()*+(,*
土壤密度 F4G6 5(,-##" -##. -##/
差值
NGMM(’(,K(
-##" -##. -##/
差值
NGMM(’(,K(
乔木模式
2’34’ +45(6
乔灌模式
2’34’;<=’>3 +45(6
自然模式
?)*>’)6 +45(6
对照 @A
2 :O #/ :O #0 #O 990 C #O #/ :O .0 :O 7/ :O .0 #
D :O #7 :O ## #O 9- C #O :- .O #7 .O #0 .O :: #O #/
2 :O #0 #O 97 #O 97 C #O :7 :7O #: :.O 9# :$O -7 -O -"
D :O :" #O 9. #O 9. C #O :0 :.O -# -#O /# -:O #0 .O 00
2 :O #9 :O #/ #O 9: C #O :0 :.O :# -#O .# -#O 9# .O 0#
D :O :0 :O #" #O 9. C #O -" 7O #$ 7O 7$ .O #" #O 9/
2 #O 0" #O /0 #O /#0 C #O :- $O 7# $O 7/ $O /0 #O "0
D :O #/ :O #0 #O 999 C #O #/ $O .0 $O ". $O .0 #
! ! 渗透系数标定其对土壤改良的进程更为显著,
综合 " 种退耕模式 2,D - 层土样的变动值,$ 年间,
其渗透系数值平均增加 -8 79 ++·+G, C :,与对照比
提高 -8 " ++·+G, C :;土壤密度相对值的渐小与土
壤渗透系数相对值的渐大,也从一个侧面有力地解
释地表径流量与泥沙流失量消减的原因。
:; <" 不同退耕模式微小动物种群变动
由农田生态系统转变为森林生态系统决非仅是
一项植被种类与地表径流强度的数量转变,换言之,
森林生态系统的内涵和所涉及的范围与农田生态比
不但相对复杂且学科多样。了解不同退耕还林
(草)模式条件下微小动物(尤其昆虫)种群的消涨
动态,也可以作为诠释不同模式条件下物种多样性
及生态环境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各年度持续调查
数据整理后列表 0。
虽历经了 " 次检测,仍可看出数据的变动幅度
97
林 业 科 学 !" 卷 #
# # # 表 !" 地上土壤动物的数量变动
#$%& !" ’()%*+ ,-$./*0 12 /+1(.3 0145 $.4)$50 $%&’()·& * +
处理
,)(-.&($.
/00+ /001 /002
类别 3-.(45)6 数量 7&5%$. 类别 3-.(45)6 数量 7&5%$. 类别 3-.(45)6 数量 7&5%$.
乔木模式 7)’5) &58(9
合计 ,5.-9
乔灌模式 7)’5):;<)%’ &58(9
合计 ,5.-9
自然模式 =-.%)-9 &58(9
合计 ,5.-9
对照 3>
合计 ,5.-9
叶甲虫类 359(5?.()- / 蜘蛛类 7)-@<$A8; B 蝽象类 C.A$D’%4 E
蜘蛛类 7)-@<$A8 / 蚁类 7$.; + 蝇类 F9A(; "
蜂类 G-;? E 蚜虫类 7?蝇类 F9A(; + 蝗虫类 H)-;;<5??() B
蝽象类 C.A$D’%4 +
蝉类 3A@-8- E
蝗虫类 H)-;;<5??() E
1 /E /2
蜘蛛类 7)-@<$A8 1 蜘蛛类 7)-@<$A8 ! 蝽象类 C.A$D’%4 /
叶甲虫类 359(5?.()- E 蛾类 I5.<; + 蝇类 F9A(; J
蚁类 7$.; E 蝗虫类 H)-;;<5??() 2
蜂类 G-;? E
蝗虫类 H)-;;<5??() E
蜘蛛类 7)-@<$A8 E
" EE E2
蝗虫类 H)-;;<5??() / 蜘蛛类 7)-@<$A8 / 蝗虫类 H)-;;<5??() E/
蝗虫类 H)-;;<5??() / 蜘蛛类 7)-@<$A8 !
/ ! E"
叶甲虫类 359(5?.()- E 蚜虫类 7?蚁类 7$.; 1B 蚜虫类 7?蜘蛛类 7)-@<$A8 EJ 蚁类 7$.; "0
蝽象类 C.A$D’%4 /
蛾类 I5.<; E
E !0E +1"
是比较大的。从物种多样性角度看,乔木模式和乔
灌模式的种类呈简单到复杂再到相对简单的过程,
但从食性方面看,食肉类昆虫猎蝽(K(8%LAA8-()数
在增加,这从一个侧面表现幼林抗逆性的自我调节
能力在逐渐增强。自然恢复模式则表现出持续平稳
状态,也由于植被多样性和生物产量的逐渐增多,随
之食草类昆虫如蝗虫(7@)A8A8-()等的物种及数量
亦呈增加趋势。最值得一提的是对照,从总体数量
上看,它不但受农作物种类的改变而改变,而且受农
作物生长势的强弱而左右,如 + 年的寄主分别为玉
米(!"# $#%&)、大豆(’(%)*+" $#,)、玉米,大豆年的
寄生物总量为 !0E 头·& * +,其中蚜虫(7?总量 的 J0M;/ 个 玉 米 年 的 合 计 总 量 为 /B2
头·& * +,而蚜虫则占总量的 2EM左右。这种单一物
种的绝对优势,不同程度地表明了寄主与寄生物之
间非生态平衡的一种状态。与还林模式相比,无论
从物种多样性角度还是从食物链构成上分析,均形
成了较大反差。
在地表封冻前的 EE 月初,分别于 /00+,/001,
/002 年 + 年再次在每小区进行地下微小动物种类
及数量调查,结果列表 B。
经过对表 B 所获数据的分析可得出:地下越冬
微小动物(尤其昆虫)的年度消涨变化规律基本与
地上部调查的结果相类似,均呈 /00+ 和 /002 年高
而 /001 年低的“马鞍形”波动;从物种多样性角度
看,虽不及地上部表现的那么明显,其趋势与地上部
秋季的调查结果基本相同。
+# 结论
E)植被恢复的速度与质量是决定退耕还林工
程质量的重要标准,对几种恢复模式的生态效果等
多因素分析认为推广的顺序应为乔灌混交模式、乔
木纯林模式、自然恢复模式。
/)辽东山区退耕还林(草)后,自然恢复 + 年后
即可获得固土蓄水的效果,进入最佳期为第 ! N 1
年,并在 " 年后至少有 +0M以上地表可以达到被木
质化的灌木和乔木幼树所覆盖。其余 / 种恢复模式
虽初始阶段的生态防控能力较低,但 1 N " 年后,综
合能力明显增强且成立体,郁闭度可达到 0O " N
0O J,地下木质化根系可占据植被根系总量的 B1M
以上。
+)在同一立地条件下," 年来若以对照径流量
和泥沙流失量为 E00M,则乔木模式分别为 EEO BM,
EO B1M;乔灌模式为 E!O !BM,0O E1M;自然模式为
E0O "1M,0O 0!M。
!)在对各模式内微小动物种群(尤其昆虫类)
01
! 第 " 期 贾 ! 云等:辽东山地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的生态效益
! ! ! 表 !" 地下土壤动物的数量变化
#$%& !" ’()%*+ ,-$./*0 12 (.3*+4/+1(.3 0156 $.5)$60 #$%&’(·% ) "
处理
*(’+,%’#,
-.." -../ -..0
类别
1+,’23(4
数量
5%3$#,
类别
1+,’23(4
数量
5%3$#,
类别
1+,’23(4
数量
5%3$#,
乔木模式
5(&3( %36’7
合计 *3,+7
乔灌模式
5(&3(89:($& %36’7
合计 *3,+7
自然模式
;+,$(+7 %36’7
合计 *3,+7
对照 1<
合计 *3,+7
线虫类 ;’%+,36’9 -= > 蜂类成虫 ?+9@9’A%+23 "B . 蛹 C$@+ .= 0
蚁类 5#,9 /= . 甲虫类幼虫 137’3@,’(+’7+(D+ "= " 蜂类成虫 ?+9@9’A%+23 E= "
甲虫类幼虫 137’3@,’(+’7+(D+ E= " 蚁类 5#,9 .= > 蚁类 5#,9 E/= >
甲虫类成虫 137’3@,’(+’A%+23 E= F 甲虫类成虫 137’3@,’(+’A%+23 .= "
蜘蛛类 5(+G:#A6 -= . 甲虫类幼虫 137’3@,’(+’7+(D+ .= "
E-= 0 >= H EF= -
蚁类 5#,9 E.= > 甲虫类幼虫 137’3@,’(+’7+(D+ E= . 蚁类 5#,9 E/= >
线虫类 ;’%+,36’9 E= > 甲虫类成虫 137’3@,’(+’A%+23 E= " 甲虫类成虫 137’3@,’(+’A%+23 .= "
甲虫类成虫 137’3@,’(+’A%+23 E= > 线虫类 ;’%+,36’9 .= " 蜘蛛类 5(+G:#A6 I= E
甲虫类幼虫 137’3@,’(+’7+(D+ .= > 蚁类 5#,9 "= . 线虫类 ;’%+,36’9 .= 0
蜘蛛类 5(+G:#A6 E= " 甲虫类幼虫 137’3@,’(+’7+(D+ E= I
多足纲类 J4(A+@36+ .= 0
E/= 0 /= " --= -
蚁类 5#,9 E.= . 线虫类 ;’%+,36’9 "= " 蚁类 5#,9 E/= .
蛹 C$@+ .= " 甲虫类幼虫 137’3@,’(+’7+(D+ E= . 蜘蛛类 5(+G:#A6 "= .
甲虫类成虫 137’3@,’(+’A%+23 E= > 甲虫类成虫 137’3@,’(+’A%+23 .= " 甲虫类幼虫 137’3@,’(+’7+(D+ "= "
甲虫类成虫 137’3@,’(+’A%+23 .= "
线虫类 ;’%+,36’9 .= "
-= H I= > -E= H
甲虫类幼虫 137’3@,’(+’7+(D+ E= . 甲虫类幼虫 137’3@,’(+’7+(D+ .= > 蚁类 5#,9 -= "
甲虫类成虫 137’3@,’(+’A%+23 -= E 线虫类 ;’%+,36’9 -= 0 甲虫类成虫 137’3@,’(+’A%+23 E= F
多足纲类 J4(A+@36+ -= E 蜂类成虫 ?+9@9’A%+23 .= > 甲虫类幼虫 137’3@,’(+’7+(D+ E= -
蛹 C$@+ .= " 线虫类 ;’%+,36’9 .= "
多足纲类 J4(A+@36+ E= -
/= / "= H >= F
的长期观测过程中发现,乔灌模式和乔木模式变化
巨大,无论从物种多样性还是长寿性的多个角度分
析,均具备森林生态系统的广义特征,食物链基本形
成,明显优于对照和自然模式。
参 考 文 献
范昊明,蔡强国,郭成久,等 B -..>B 东北黑土区土壤容许流失量与水
土保持治理指标探讨 = 水土保持学报,-.(-):"E ) "I,FEB
国家标准局 B EHHF= 森林土壤分析方法:第二分册(森林土壤物理分
析)=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B
韩麟凤,王长富,邢劭朋 B EHF-B东北的林业 B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E-. ) --EB
侯扶江,肖金玉,南志标 B -..-B黄土高原退耕地的生态恢复 B 应用生
态学报,E"(F):H-" ) H-HB
焦菊英,贾燕锋,景 ! 可,等 B -..FB 自然侵蚀量和容许土壤流失量与
水土流失治理标准 B中国水土保持科学,>(I):00 ) FIB
李景文 B EHHI= 森林生态学 B - 版 B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0FB
林英华,孙家宝,刘海良,等 B -..>B 黑龙江帽儿山土壤动物群落组成
与多样性分析 B林业科学,I-(I):0E ) 00B
谭学仁,张 ! 放,贾 ! 云,等 B -..FB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恢复技术 B 沈
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B
万雪琴,胡庭兴,张 ! 健 B -../B 坡耕地退耕还林后的植被恢复 B 林业
科学,IE(-):EHE ) EHIB
王珠娜,潘 ! 磊,余雪标,等 B -..0B 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进
展 B西南林学院学报,-0(E):-- ) -/B
曾 ! 辉,胡振全,袁春良 B -..0B辽宁风沙区退耕还林生态效应初步
研究 B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H(-):0" ) 0/B
张廷福,王建民,李延生,等 B EHH.B 辽宁森林 B 北京:中国林业出
版社 B
(责任编辑 ! 郭广荣)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