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nalysis of Oil Rate and Fatty Acids Content of Idesia palycarpa Fruits from Different Geographical Populations

不同地理居群山桐子的果实含油率与脂肪酸含量


Oil rate and fatty acids content were analyzed in Idesia palycarpa Maxim fruits, sampled from nine different geographical populations in the main I.palycarpa distribution areas in China and one cultivated in the process of fruitsripening, we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Oil rate of fruits were measured with a national standard method and fatty acids content of fruits was quantitatively determined by using a precolumn derivatization gas chromatograph (GC) with the reference substarc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ruits of Ningqiang population from Shaanxi Province had the highest oil rate (44.08±0.5 %) and was the most potential utilization value population.The best harvesting time for cultivated I.palycarpa fruits was November 15 every year and by then oil rate of fruit was the highest.There were six main fatty acids in I.palycarpa fruit oil, including to palmitic acid, methyl palmitelaidate, octadecanoic acid, oleic acid, linolenic acid, and linoleic acid, among which Linolenic acid was the dominant component.


全 文 :第 !" 卷 第 # 期
$ % & % 年 # 月
林 业 科 学
’()*+,)- ’)./-* ’)+)(-*
/012 !",+02 #
345,$ % & %
不同地理居群山桐子的果实含油率与脂肪酸含量!
祝志勇& 6 王 6 强$ 6 阮 6 晓$ 6 李兆慧$ 6 薛 6 军$ 6 江 6 浩$ 6 卢 6 翔7
(&2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6 宁波 7&#&%%;$2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6 宁波 7&#&%%;
72 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6 温州 7$#%%#;
关键词:6 山桐子;果实含油率;脂肪酸含量
中图分类号:8#!96 6 6 文献标识码:-6 6 6 文章编号:&%%& : 9!;;($%&%)%# : %&9" : %#
收稿日期:$%%< : %< : $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9%77%,7%99%77!)和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77%9%)支持。
!王强为通讯作者。
!"#$%&’& () *’$ +#,- #". /#,,% !0’.& 1(",-", () !"#$%& ’&()*&+’&
/23’,& )2(4 5’))-2-", 6-(72#89’0#$ :(83$#,’("&
=>? =>@50AB& 6 C4AB 8@4AB$ 6 D?4A E@40$ 6 .@ =>40>?@$ 6 E?F G?A$ 6 G@4AB H40$ 6 .? E@4AB7
(&2 !"#$%& ’"() *&+,("&#,- ./+0#"+,- 1+0&&-6 !"#$%& 7&##%$;
$2 !"#$%& 2#3("(4(/ &5 ./+0#&-&$),60/7",#$ 8#"9/:3"()6 !"#$%& 7&#&%%
72 2#3("(4(/ &5 14%(:&;"+,- ’:&; &5 60/7",#$6 !;&,2#0,:6 I@1 J4KF 4AL M4KK5 4N@LO N0AKFAK PFJF 4A415QFL @A 2>/3", ;,-)+,:;, 34R@S MJ?@KO,O4ST1FL MJ0S A@AF L@MMFJFAK
BF0BJ4T>@N41 T0T?14K@0AO @A K>F S4@A 2? ;,-)+,:;, L@OKJ@U?K@0A 4JF4O @A (>@A4 4AL 0AF N?1K@V4KFL @A K>F TJ0NFOO 0M MJ?@KOW
J@TFA@AB,PFJF 4A415QFL @A K>@O T4TFJX I@1 J4KF 0M MJ?@KO PFJF SF4O?JFL P@K> 4 A4K@0A41 OK4AL4JL SFK>0L 4AL M4KK5 4N@LO
N0AKFAK 0M MJ?@KO P4O Y?4AK@K4K@VF15 LFKFJS@AFL U5 ?O@AB 4 TJFWN01?SA LFJ@V4K@Q4K@0A B4O N>J0S4K0BJ4T>( Z()P@K> K>F
JFMFJFANF O?UOK4JNFOX ,>F JFO?1KO O>0PFL K>4K MJ?@KO 0M +@ABY@4AB T0T?14K@0A MJ0S ’>44AR@ [J0V@ANF >4L K>F >@B>FOK 0@1 J4KF
(!!2 %; \ %2 # ]) 4AL P4O K>F S0OK T0KFAK@41 ?K@1@Q4K@0A V41?F T0T?14K@0AX ,>F UFOK >4JVFOK@AB K@SF M0J N?1K@V4KFL 2?
;,-)+,:;, MJ?@KO P4O +0VFSUFJ &# FVFJ5 5F4J 4AL U5 K>FA 0@1 J4KF 0M MJ?@K P4O K>F >@B>FOKX ,>FJF PFJF O@R S4@A M4KK5 4N@LO
@A 2? ;,-)+,:;, MJ?@K 0@1,@AN1?L@AB K0 T41S@K@N 4N@L,SFK>51 T41S@KF14@L4KF,0NK4LFN4A0@N 4N@L,01F@N 4N@L,1@A01FA@N 4N@L,
4AL 1@A01F@N 4N@L,4S0AB P>@N> .@A01FA@N 4N@L P4O K>F L0S@A4AK N0ST0AFAKX
<-% =(2.&:6 2>/3", ;,-)+,:;,;0@1 J4KF 0M MJ?@KO;N0AKFAK 0M M4KK5 4N@LO
6 6 随着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加
快可再生能源,尤其是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以推进能
源替代,被认为是解决全球能源危机的最理想途径
之一(唐红英,$%%;)。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
国家,都致力于开发高效、无污染的生物质能源利用
技术,以保障能源安全,实现 (I$ 减排,促进经济、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H01LJFA,&<<&)。根据专家预
测,到 $%&# 年,全球总能耗将有 !%]来自生物质能
源,主要通过生物质能发电和生物质液体燃料的产
业化发展实现(白卫国等,$%%9)。对能源植物最早
进行开发利用的研究始于 $% 世纪 9% 年代,美国加
州大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尔文博士为代表的植物能
源研究小组寻遍世界各地,从产生类似于石油成分
的树种入手,研究了十字花科( (J?N@MFJ4F)、菊科
( (0ST0O@K4F )、大 戟 科( *?T>0JU@4F )、豆 科
(.FB?S@A0O4F)和棕榈科( [41S4F)等十几个科的大
部分植物,分析这些植物的化学成分,从中筛选出了
开发价值极高的续随子(@4;0&:%", -,(0)-:"3)和绿玉
树(@4;0&:%", (":4+,--")等进行栽培试验((4JL0A4 /(
,-X,$%%9)。
林业生物质能源是指以木本、草本植物为主的
生物质本身所固定和贮藏的化学能,这种化学能由
太阳能转化而形成。林业生物质能源主要分为 $ 大
类:&)木质生物质能源,以利用林木木质为主将其
转化为固体、液体、气体燃料或直接发电;$)油料生
物质能源,以利用林木果实的油脂为主将其转化为
生物柴油(^@ANFJ /( ,-X,&<<<)。我国木本油料树种
资源十分丰富,在美国科学院推荐的适于世界不同
气候带栽培的 "% 多种优良能源树种中,近半数原产
于我国或我国已有引种,但目前我国生物柴油原料
林基地选定的培育树种仅有 ! 个,即生物柴油转化
技术相对成熟的小桐子( A,(:&;0, +4:+,3)、文冠果
! 第 " 期 祝志勇等:不同地理居群山桐子果实含油率与脂肪酸含量
(!"#$%&’()"* *&)+,-&.,")、黄连木( /,*$"’," ’%,#(#*,*)
和光皮树(0&)#1* *,.*&#,"#")(李云,#$$%)。筛选和
开发 研 究 生 物 柴 油 原 料 林 树 种 资 源 具 有 重
要意义。 ! !
山桐子( 23(*," 4".5’")4")是大风子科山桐子属
落叶乔木,主要分布在我国浙江、湖南、陕西、甘肃、
四川、安徽、江西、云南等省海拔 &$$ ’ ( #$$ )山
坡、山谷两侧的疏林或林缘。山桐子树干通直,树皮
灰白色且不开裂,树形美观;圆锥状花序下垂,花黄
色;浆果球形或椭圆形串状下挂似葡萄且布满内堂
枝(刘根林等,#$$")。果实熟时红色或桔黄色,入
秋后红艳夺目。山桐子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材质优
良,& 年生实生苗木可以挂果,美学观赏价值较高,
是我国南方主要城市园林绿化树种之一(祝志勇,
#$$*)。已有研究发现山桐子果实含油率较高,所
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复合型维生素对高脂血症和心血
管疾病具有预防作用(+),-.,/0,1 ($ ".2,#$$*)。山
桐子果油有苦味且极易氧化,限制其作为食用油的
开发,随着国家对生物质能源需求的增加,已被列入
具有重要开发利用价值的 ($ 种生物质能源植物。
分析不同分布地区山桐子果实含油率及脂肪酸含量
差异,对于开发我国生物柴油原料林树种资源具有
重要价值。
本文采用测定植物果实含油率的国家标准方法
和标准物质定量的柱前衍生化气相色谱(34)法对
采自山桐子主要分布区的样本进行分析,研究了 5
个不同野生居群样本及 ( 个栽培种在不同成熟阶段
果实含油率和脂肪酸组分的变化。
!" 材料与方法
(6 (! 试验材料 ! 在山桐子主要分布区设置 5 个采
样样带代表相对独立的居群。样带内设置 " 个采样
点,采样点之间间距 ( $$$ ) 左右,每个采样点内挑
选 (" 棵树龄相同、健康植株标记并取果实样本。样
本采集时间为 #$$7—#$$% 年 5 月 ("—#$ 日。样本
晒干去除枝茎,干燥 * 8冷藏保存。(" 棵树个体样
本含油率平均值代表样点值," 个样点平均值代表
居群样本平均值。
山桐子栽培种研究样地设在浙江省奉化市溪口
镇原宁波林业学校实验苗圃地内( (#(9 &&: ;,
#59&$: <),( 年生实生苗于 #$$$ 年栽植。苗圃地气
候特征为典型亚热带,年平均气温 (76 & 8,最高月均
气温 #% 8(= 月份),最低月均气温 *6 " 8(( 月份),
年均降雨量 ( "$$ )),无霜期 #&$ 天,海拔 (7 ) 左
右,地下水位 &6 " ),土壤类型为红黄壤,微酸性。研
究样本采集始于 #$$= 年 = 月 (" 日,此后间隔 (" 天采
集样本,止于次年 # 月 ( 日,共采集样本 (* 份。样本
采集方法同上,晒干去除枝茎,干燥* 8冷藏保存。
(6 #! 试验方法 ! ()样本含水量测定 ! 采用烘干称
量法( >?@ 77" A (5==),按下式计算果实含水量:含
水量 B[(鲜质量 A 干质量)C鲜质量]D ($$E。#)
样本含油率测定 ! 样本油索氏提取采用国标法
(3F C G (*==# A 5&))。&)样本脂肪酸含量测定 !
样品甲酯化:准确称取山桐子油样品 $6 $" H 于 "$
)I 具塞试管,加 * )I J@K A甲醇溶液,#" KL 超声
处理 *$ )M1。加 " )I 苯 A 石油醚萃取剂振荡,静
置 ($ )M1;加 ($ )I 去离子水,摇匀,静置分层;上
清液& $$$ .·)M1 A (离心 " )M1;上清液转入 #" )I
容量瓶中定容,气相色谱定性、定量分析。样品检
测:参照韩深等(#$$=)方法并作改进,在 NHOMP1- 气
相色谱仪 7%5$< 上检测。色谱条件:色谱柱:4QR
SSNF 4F TU. T.PP TV--, VWMX/(#" ) D $6 &# )) D $6 &$
!));检测器:S>+;汽化室温度:#7$ 8;检测器
温度:#%$ 8;程序升温:起始 (#$ 8,以 = 8·
)M1 A (至 #($8,保持 7 )M1;载气:<#,流量:(6 $ )I
·)M1 A (;氢气:&$ )I·)M1 A (,空气:&$$ )I·)M1 A (;
分流比:" Y (;进样量:(6 $ !I。外标法定量,标准
物质保留时间棕榈酸甲酯 "6 &(& )M1,棕榈烯酸甲酯
"6 =#" )M1,硬脂酸甲酯 =6 $*5 )M1,油酸甲酯 =6 &*(
)M1,亚油酸甲酯 =6 7%# )M1,亚麻酸甲酯 %6 $#" )M1。
#" 结果与分析
#6 (! 样本含油率变化 ! 样本含水量分析结果显示
山桐子果实含水量在 (=6 7E ’ #&6 *E。计算果实
含油率时扣除相应样本水分含量。
()野生居群样本果实含油率 ! 5 个山桐子野
生居群样本的含油率见图 (。不同地理居群山桐子
果实样本含油率在(&(6 7% Z $6 $")E ’(**6 $% Z
$6 $")E之间,其中以采自陕西宁强县样本含油率
最高(**6 $% Z $6 $")E,以江西庐山样本含油率最
低(&(6 7% Z $6 $" E)。
#)栽培种果实成熟过程中含油率变化 ! 山桐
子果实后熟过程中含油率变化结果见图 #。从对 =
月 (" 日—次年 # 月 ( 日 (* 个时间节点采集的栽培
种山桐子果实样本含油率测定结果显示:在果实后
熟过程中含油率出现先升高而后缓慢下降趋势,即
= 月 (" 日—(( 月有 " 日果实样本含油率(56 (% Z
$6 $")E ’(*&6 7" Z $6 $")E 次年 ( 月 " 日含油率
减少至(&%6 #" Z $6 $")E。
#6 #! 样本高级脂肪酸定量分析 ! ()高级脂肪酸标
==(
林 业 科 学 !" 卷 #
图 $# 不同地理居群山桐子含油率(! % &)
’()* $# +(, -./0 12 "# $%&’(%)$% 2-3(/4 2-15 6(220-07/ )01)-.89(:.,
8183,./(174( ! % &)
;<:四 川 资 阳 ;(=.7), >(:93.7; ?@:江 苏 江 宁 ?(.7)7(7),
?(.7)43;?+:福 建 建 瓯 ?(.713, ’3A(.7; BC>:贵 州 雷 公 山
B0()17)49.7,C3(D913;EF:陕西宁强 @(7)G(.7),>9..7H(;B>:
江西庐山 B349.7,?(.7)H(;IJ>:浙江天目山 I(.75349.7,;90A(.7);>J>:浙江四明山
>(5(7)49.7,;90A(.7)*
图 K# 栽培种山桐子果实成熟过程含油率变化
’()* K# L.-(./(17 12 1(, -./0 ./ /90 8-1:044 12 2-3(/4 -(807(7)
准物质定量 # 从气相色谱样本图谱与标准物质图谱
保留时间比对分析获知:山桐子果实油中含有 " 种
高级脂肪酸,分别是棕榈酸、棕榈烯酸、硬脂酸、油
酸、亚油酸和亚麻酸。" 种高级脂肪酸定量分析标
准曲线方程、相关系数和线性范围分别为:棕榈酸
* % K KMN+ O NNP &K,)K % QP RR$ &,QP Q& S $ 5)·5B O $;
棕榈烯酸 * % K $!N+ O NKP $&,)K % QP RR! K,QP Q& S
QP & 5)·5B O $;硬脂酸 * % K K"&+ O $KP !N,)K %
QP RRR !,QP Q& S QP & 5)·5B O $;油酸 * % $ KM"+ O
NQP "N,)K % QP RR" &,QP Q& S QP & 5)·5B O $;亚油酸 *
% K $K!+ O KNP "T,)K % QP RRM &,QP Q& S $P &
5)·5B O $;亚麻酸 * % N $QR+ O !QP RT,)K % QP RR& K,
QP Q& S QP & 5)·5B O $。
K)野生居群果实油中高级脂肪酸含量 # R 个
山桐子野生居群样本果实油中高级脂肪酸含量分析
结果见表 $。结果显示:山桐子果实油中的高级脂
肪酸以亚油酸为主,含量在 &RP KTU S MKP &&U 之
间。浙江天目山采集的样本油中棕榈酸和亚油酸含
量最高,分别是 "P N"U 和 MKP &&U;福建建瓯采集
的样本中硬脂酸和亚麻酸含量最 高,分 别 是
$$P K!U和 KP &!U;贵州雷公山采集的样本中棕榈
稀酸含量最高为 &P N&U;江西庐山采集样本中油酸
含量最高为 KKP RNU。
N)栽培种果实成熟过程高级脂肪酸含量变
化 # 栽培种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的高级脂肪酸含量分
析结果见表 K。在果实成熟过程中,样本油中的棕
榈酸含量逐渐降低(M 月 $& 日 $RP TRU—次年 K 月
$ 日 RP KMU)而棕榈稀酸含量缓慢升高(M 月 $& 日
$P $TU—次年 K 月 $ 日 !P M$U);硬脂酸含量出现
先增加(M 月 $& 日 $&P T!U—T 月 $ 日 $TP T&U)后
降低(次年 K 月 $ 日 !P RTU)趋势;油酸含量出现先
降低(M 月 $& 日 KMP M"U—$$ 月 $& 日 RP NTU)后缓
慢升高(次年 $ 月 $ 日 $NP &RU)趋势;亚油酸含量
出现先升高( M 月 $& 日 N&P NNU—$$ 月 $& 日
"RP N&U)后缓慢降低趋势;亚麻酸含量至 R 月 $ 日
样品方检出,后出现先升高(R 月 $ 日 QP MKU—$$
月 $ 日 KP NMU)后缓慢降低(次年 K 月 $ 日 KP Q$U)
的趋势。
表 !" 不同地理居群山桐子果实高级脂肪酸含量!
#$%& !" ’()*+, -$../ $0(12 034.+4. 3- !" #$%&’$(#$ -,5(.2 3(6 -,37 1(--+,+4. )+3),$8*(0$6 83856$.(342 U
样品
>.58,0
棕榈酸
V.,5(/(: .:(6
棕榈烯酸
J0/9=, 8.,5(/0,.(6./0
硬脂酸
+:/.60:.71(: .:(6
油酸
+,0(: .:(6
亚油酸
B(71,07(: .:(6
亚麻酸
B(71,0(: .:(6
$ &P &! W QP $": NP &T W QP QT: TP RK W QP &N6 $MP !! W QP &&X "!P &K W QP TTX: Q
K !P K& W QP K&2 KP "$ W QP Q$9 $QP N& W QP NMX KKP $& W QP "". &RP KT W QP M!6 $P N" W Q* QN6
N "P N! W QP N!X NP NM W QP QM6 $$P K! W $P QN. $KP R" W QP &&60 "NP && W KP Q&X: KP &! W Q* QT.
! !P "R W QP $$0 &P N& W QP Q&. RP M& W QP TK: $"P T" W $P QMX: "KP $M W QP "TX:6 $P $T W Q* Q&0
& &P K$ W QP K$:6 !P KN W QP QTX TP N! W QP !M0 $!P M" W QP !!:6 "&P N& W QP KX KP $$ W Q* Q"X
" NP NT W QP $T) KP MR W QP Q!) MP N" W QP N$2 KKP RN W $P "R. "NP &! W QP TRX: Q
M MP $& W QP $&. NP K" W QP Q"0 "P &K W QP KM) K$P MR W $P QN. "$P KT W QP M!:6 Q
T "P N" W QP $"X NP $K W QP QK2 MP NT W QP R$2 $QP &R W QP N!0 MKP && W $P !M. Q
R &P $! W QP Q&6 NP N! W QP Q!60 "P "& W QP &&) KQP MR W QP !". "KP NN W $P N!X:6 $P M& W Q* QK:
# # !表中值 % 平均数 W 标准差( ! % &);同一列平均数后相同的字母表示进行 B>Y 多重比较时 % % QP Q& 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Z.:9 81(7/
(4 /90 50.7 12 2([0 -08,(:./04 W 4* 6* J0.74 \(/9(7 . :1,357 21,,1\06 X= /90 4.50 ,0//0- .-0 71/ 6(220-07/ ./ , % QP Q& ,0[0, .::1-6(7) /1 ’(490-’4 /04/
TM$
! 第 " 期 祝志勇等:不同地理居群山桐子果实含油率与脂肪酸含量
表 !" 栽培种山桐子果实成熟过程高级脂肪酸含量变化
#$%& !" ’$()$*)+, +- .)/.0( -$**1 $2)34 2+,*0,* $* *.0 5(+2044 +- -(6)*4 ()50,),/ #
采样时间
$%&’
棕榈酸
()*&%+%, ),%-
棕榈烯酸
.’+/0* 1)*&%+’*)%-)+’
硬脂酸
2,+)-’,)34%, ),%-
油酸
2*’%, ),%-
亚油酸
5%34*’3%, ),%-
亚麻酸
5%34*’%, ),%-
67 8 9" 9:; <: 9; 9< 9"; <= >7; 7? @"; @@ 6
6< 8 69 9<; 7< 9; >> 9<; <" >=; ?@ @?; "> 6
6< 8 9" 9"; ?: >; @" 97; @? >@; 7? =6; <= 6
6: 8 69 9>; "@ >; =: 9@; <9 >6; 7@ =:; 7> 6; 7>
6: 8 9" 99; >< >; 7= 9>; ?< 9<; "> "@; 7: 6; ::
96 8 69 96; 9? >; <@ :; "7 9>; :7 ?>; "> 9; :"
96 8 9" 96; 67 @; :: ?; @> 99; := ?"; "= >; 9=
99 8 69 96; 6? @; :< "; @? 96; ; @7
99 8 9" 96; 69 @; :7 "; 9> :; @< ?:; @" >; 97
9> 8 69 :; :< @; :< "; 6: 99; 9> ?7; 7" >; 6<
9> 8 9" :; 7" =; @9 "; 69 9@; >? ?"; "9 >; 9>
69 8 69 :; ?= =; @= "; 6> 9@; ": ?"; @? >; 6"
69 8 9" :; "" =; =7 =; :< 9@; "< ?"; @7 >; 6"
6> 8 69 :; >7 =; 79 =; :< 9@; >6 ?"; 7@ >; 69
! !
7" 讨论
全世界林业生物质能植物每年生长量相当于
?66 亿 + A <66 亿 + 石油,为目前世界石油开采量的
>6 A >7 倍。自 >6 世纪 <6 年代以来,包括植物燃用
油料提炼与转化在内的能源植物研究与开发在世界
范围内得到较快的发展,已经确定多种具有开发利
用价值的能源植物(B)**,9::7)。美国已开发 @= 种
草本植物和 9>" 种木本植物,作为潜在的能源植物
和生物质能,建立了 @: 个由三角叶杨( !"#$%$&
’()$%’*’)、桤木(+%($& ,-./’&*")0(. )、黑槐( 1"#2"-’
3’#"(4,’)、桉树(5$,’%0#*$& C11D)等能源植物组成的
试验农场( E4*4&43 .* ’%6,>667)。欧盟各国也积极
投入到能源植物的研究开发之中,英国、德国、瑞士
等国大规模种植芒属植物,以获取生物质能源。瑞
士计划 96 年内用植物石油替代 "6#年用油量。瑞
典提出“能源林业”新概念,并把 9 F ? 现有林地用作
能源林。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能源植物研究方
面起步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已进行了能源植物的资
源调查、品种选育、引进栽培、种质保存、加工工艺和
设备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国家林业局已将规模化培
育能源林列入“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编制了《全
国能源林建设规划》、《林业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
“十一五”建设方案》。目前我国已发现的含油植物
资源丰富,共有 9"9 个科、9"@ 种,其中种子含油量
在 =6#以上的植物有 9"= 种,含油量在 >6#以上的
植物有 @:6 多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吴国江研
究员等承担的“高蓄能植物优良种质繁育”项目,主
要对中国西南和华南地区富含油脂类的能源植物进
行了种质资源调查、收集、栽培和繁育,收集了 ? 大
类 <6 多种能源植物(吴国江等,>66?)。
对 : 个野生山桐子居群果实含油率的分析可以
看出:其中 = 个群体的果实含油率超过 =6#,以产
于陕西宁强的山桐子种群是最具潜在利用价值的种
群,利用山桐子作为生物柴油原料林种质资源筛选
时,建议以此作为核心种质资源库。通过对人工栽
培山桐子果实成熟过程中含油率的分析认为:在山
桐子果实成熟过程中,以 99 月 9" 日前后的果实含
油率最高,为最佳采收时间。
对山桐子果实油样本中高级脂肪酸组成的分析
表明:山桐子油中主要含有 > 种十六碳和十八碳的
饱和和不饱和脂肪酸。十六碳饱和脂肪酸为棕榈
酸,不饱和脂肪酸为棕榈稀酸,十六碳饱和脂肪酸含
量要高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十八碳饱和脂肪酸为
硬脂酸,不饱和脂肪酸为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亚
油酸为山桐子油中最主要的成份。对栽培山桐子果
实成熟过程中高级脂肪酸含量变化分析表明,果实
成熟前期(< 月 9 日),果实油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
高(棕榈酸 9<; 7< # G 硬脂酸 9<; <" #,@7; ?@
#),而到果实成熟后期(次年 > 月 9 日)饱和脂肪
酸含量仅为 9=; >" #;果实成熟中、前期(7 月 9"
日—96 月 9 日),主要组分亚油酸含量升高较快
(@"; @@ # A ?>; "> #),而果实成熟中、后期含量变
化较为平缓;在果实成熟的整个过程中高不饱和脂
肪酸(亚麻酸)含量虽有增加,但含量始终较
低(> #左右)。
本文工作对于开发山桐子作为生物柴油原料林
种质资源来说仅仅是初步的,针对筛选出的最具潜
在利用价值的山桐子种质资源,田间栽培管理过程
:79
林 业 科 学 !" 卷 #
中光、热、水和肥等的控制措施,对于果实种子含油
率、高级脂肪酸组分含量和果实产量等的影响研究
尚需要进一步展开。研究中 $ 个野生居群产果量、
产油量差异与生境环境因子特征密不可分,本工作
仅述及生境地里位置而未作进一步分析讨论,这也
是下一步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文中确定的栽
培山桐子果实最佳采收期和高级脂肪酸含量变化规
律,仅针对了 % 个年际间变化数据的分析,还需作多
个年度间变化的观察分析。
参 考 文 献
白卫国,张 # 玲,翟明普 & ’(()& 论我国林木生物质能源林培育与发
展 &林业资源管理,(’):) * %(&
韩 # 深,卢晓宇,邵瑞婷,等 & ’(()& +,-./0 甲酯化法测定橄榄油中六
种脂肪酸 &分析试验室,(’"):%1" * %1$&
李 # 云 & ’((2&我国林业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问题的思考和前瞻 &
林业资源管理,(1):%’ * %3&
刘根林,梁珍海,蒋泽平 & ’((3& 山桐子研究综述 & 江苏林业科技,1’
(3):!" * !$&
唐红英 & ’((2&我国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相关政策概述 & 林业经济,
()):!1 * !3&
吴国江,刘 # 杰,娄治平,等 & ’((",能源植物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建
议 &中国科学院院刊,’%(%),31 * 3)&
祝志勇 & ’((!&山桐子栽培试验 &浙江林业科技,’!(!):1" * 12&
,456784 , 9,:48;<=> ? @& ’(()& .A=B =C<487B D576A;CE78:D57;=FF 6=FEG8
C5=86F 486 E8C=G54CE78 7DD75CA8ECE=F& HE7-5=F7A5;= I=;<87B7GJ,$2:
’!%3 * ’!3)&
0E8;=5 /,K7F=8 L 9& %$$$& M8=5GJ, =8NE578O=8C 486 FAFC4E84PB=
6=N=B7DO=8C& 9DDBE=6 M8=5GJ,"!:!’) * !!(&
0OJC5JF;<454;C=5E>4CE78 7S N=G=C4PB= 7EB 6=5EN=6 =FC=5F:=N4BA4CE78 S75 C<=E5
6E=F=B 466ECEN= D57D=5CE=F& HE7-5=F7A5;= I=;<87B7GJ,$’,33 * "!&
T4BB 0 ?& %$$)& HE7O4FF =8=5GJ E8 E86AFC5E4BE>=6 ;7A8C5E=F NE=U 7S C<=
SACA5=& .75=FC M;7B7GJ 486 L484G=O=8C,$%:%) * !3&
T7B65=8 @ V& %$$%& V7DAB4CE78 486 C<= =8=5GJ D57PB=O& V7DAB4CE78 W
M8NE578O=8C,%’:’1% * ’33&
:7B7O78 H 0,H458=F @ K,T4BN75F=8 R M& ’(()& +54E8 486 ;=BBAB7FE;
=C<487B: HE7=8=5GJ,1%:!%" * !’3&
(责任编辑 # 王艳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