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THE CARBON BALANCE AND NITROGEN BALANCE IN THE AGROFORESTRY SYSTEM, SOUTHERN ONTARIO, CANADA

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农林系统中碳、氮平衡的研究



全 文 :第 v|卷 第 x期
u s s v年 | 月
林 业 科 学
≥≤Œ∞‘׌„ ≥Œ∂ „∞ ≥Œ‘Œ≤„∞
∂²¯ qv| o‘²qx
≥ ³¨qou s s v
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农林系统中碳 !氮平衡的研究 3
梁景森
k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北京 tsss|tl
‘¤µ¨¶« ∂ q׫¨ √¤·«¤¶¤±
k加拿大圭尔夫大学环境生物系 圭尔夫 ‘tŠ u • tl
关键词 } 林间套种 o温室气体 o矿化作用 o土壤呼吸 o碳汇 o碳当量
收稿日期 }usst p tu p sx ∀
3 本研究是作者作为国家教育部派出的访问学者于 usst年 x p tt月进修期间在加拿大圭尔夫大学林间套种系统实验基地上进行
的 o得到 „±§µ¨º  qŠ²µ§²±教授的具体指导 o以及由他提供的必要的背景资料和数据 ∀
ΤΗΕ ΧΑΡΒΟΝ ΒΑΛΑΝΧΕ ΑΝ∆ ΝΙΤΡ ΟΓΕΝ ΒΑΛΑΝΧΕ ΙΝ ΤΗΕ
ΑΓΡ ΟΦΟΡΕΣΤΡΨ ΣΨΣΤΕΜoΣΟΥΤΗΕΡΝ ΟΝΤΑΡΙΟ oΧΑΝΑ∆Α
¬¤±ª¬±ª¶¨±
kΙνστιτυτε οφ Φορεστ Εχολογψo Ενϖιρονµεντ ανδ Προτεχτιον ΧΑΦ Βειϕινγtsss|tl
‘¤µ¨¶« ∂ q׫¨ √¤·«¤¶¤±
k ∆επαρτµεντ οφ Ενϖιρονµενταλ Βιολογε oΥνιϖερσιτψοφ Γυελπη Γυελπη Ονταριο Χαναδα Νt Γ u Ωtl
Αβστραχτ } ⁄∏µ¬±ª·«¨ ¶·∏§¼ ¤··«¨ ˜±¬√¨ µ¶¬·¼ ²©Š∏¨ ³¯«k¤¼·² ‘²√ qousstl o·«¨ ¤∏·«¨µ·²²®³¤µ·¬±·«¨ ¦¨²¯²ª¬¦¤¯ ¤±§
±¨√¬µ²±°¨ ±·¤¯ ¬±√¨ ¶·¬ª¤·¬²±¶¬±·«¨ ·µ¨ 2¨¥¤¶¨§¬±·¨µ¦µ²³³¬±ª¶¼¶·¨° ¬±·«¨ ¶²∏·«¨µ± ’±·¤µ¬²o ≤¤±¤§¤q׫µ²∏ª«¤¶¨µ¬¨¶²©
¶·∏§¬¨¶²± ±¬·µ²ª¨± °¬±¨ µ¤¯¬½¤·¬²±o¶²¬¯ µ¨¶³¬µ¤·¬²± ¤±§¦¤µ¥²± ¶¨ ∏´¨¶·µ¤·¬²±o·«¨ ¦²°³¨·¬·¬√¨ ¤±§¦²°³¯ °¨¨ ±·¤µ¼ µ¨ ¤¯·¬²±¶
¥¨·º¨ ±¨·µ¨ ¶¨¤±§¦µ²³¶¬±·«¨ ·µ¨ p¨¥¤¶¨§¬±·¨µ¦µ²³³¬±ª¶¼¶·¨° ¤µ¨ µ¨√¨ ¤¯ §¨q׫¨ ¬°³¤¦·¶²©·«¨ ¶¼¶·¨° ²±·«¨ ±¨√¬µ²±°¨ ±·o
¶∏¦«¤¶ªµ¨ ±¨«²∏¶¨ ª¤¶¨¶ °¨¬¶¶¬²± µ¨§∏¦·¬²± ¤±§¦¤µ¥²± ¥¤¯¤±¦¨ ¬±·«¨ ª¯²¥¨ o¤µ¨ ¥µ²∏ª«··² ¬¯ª«·¤¶º¨ ¯¯ q‘u ’ °¨¬¶¶¬²±
©µ²°·«¨ ·µ¨ p¨¥¤¶¨§¬±·¨µ¦µ²³³¬±ª¶¼¶·¨° ¬¶s1y| ®ª#«°pu¤pt ¯¨ ¶¶·«¤±·«¨ °²±²¦µ²³³¨§¤ªµ¬¦∏¯·∏µ¤¯ ©¬¨ §¯q ׫¨ ¦¤µ¥²±
¶·²µ¤ª¨ ²©³²³¯¤µp¥¤¶¨§¬±·¨µ¦µ²³³¬±ª¶¼¶·¨° ¥¼ ¤ª¨ tw ¤µ¨¤¦«¨¶tu·#«°pu1 ׫¨ ¯¨ ¤© ¬¯·¨µ¶©µ²° ³²³¯¤µº¬¯¯ ¤§§t1v·#
«°pu¤p t ²µª¤±¬¦¦¤µ¥²±·²·«¨ ¶²¬¯q„¶¦²°³¤µ¨§·² °²±²¦µ²³³¨§º«¨¤·©¤µ°o·«¨ ¦¤µ¥²±¶¬±®²©·µ¨ p¨º«¨¤·¬±·¨µ¦µ²³³¨§
¶¼¶·¨°¬¶t1zzy·#«°pu¤pt oº«¨µ¨¤¶·«¨ º«¨¤·©¤µ°¬¶­∏¶·s1uyw·#«°pu¤p t q
Κεψ ωορδσ} ×µ¨ p¨¥¤¶¨§¬±·¨µ¦µ²³³¬±ªo Šµ¨ ±¨«²∏¶¨ ª¤¶¨¶o ‘¬·µ²ª¨± °¬±¨ µ¤¯¬½¤·¬²±o ≥²¬¯ µ¨¶³¬µ¤·¬²±o ≤¤µ¥²± ¶¬±®o
≤¤µ¥²± ¨´ ∏¬√¤¯ ±¨·
为减缓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而控制温室气体k≤’u o‘u ’等l的排放量 o这在全球已达成
共识 ∀京都议定书kŽ¼²·² °µ²·²¦²¯l对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做出了限制 ∀加拿大作为发达国家 o对
承担京都议定书的义务有一种紧迫感 ∀他们除了建议森林的固碳作用可作为对工业 ≤’u 的排放进行
补偿外 o还大力发展农林系统 o将过去认为的温室气体排放源的单纯农田改变成一种吸收 ≤’u 的碳汇
) ) ) 农林系统k⁄¬¬²±ot||xl ∀森林的固碳作用不容置疑 o在全球的碳平衡中森林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k⁄¬¬²± ετ αλqot||w ~ƒ¤±ª ετ αλqousstl ∀加拿大是森林大国 o森林贮量不虞匮乏 ∀尽管如此 o从 us世纪
{s年代开始 o加拿大加强了对农林系统生态环境的研究 ∀他们对农林系统的认识是广义的 o除了天然
林系统 o诸如人工林系统 !防护林系统 !河岸林带系统 k¬±·¨ªµ¤·¨§µ¬³¤µ¬¤± ©²µ¨¶·¶¼¶·¨°¶l !林牧系统
k¶¬¯√¬³¤¶·²µ¤¯ ¶¼¶·¨°¶l以及林间套种系统k·µ¨ p¨¥¤¶¨§¬±·¨µ¦µ²³³¬±ª¶¼¶·¨°¶l o他们认为都属于农林系统
k • ¬¯¯¬¤°¶ ετ αλqot||w ~t||xl ∀前 ts年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内部各成分之间互争互补 !互惠互利的关系
上 o近 ts年来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研究农林系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圭尔夫大学地处安大略省南部 o由于地理气候的原因 o圭尔夫大学成了加拿大农林系统生态环境研
究的重要基地 ∀t|{z年 o大学利用 vs«°u 退耕地 o建起了一个林间套种系统实验基地 ∀实验基地中用了
ts个树种 o即 }美国白蜡k Φραξινυσ αµεριχαναl o柳k Σαλιξ ¶³ql o柏k Χυπρεσσυσ¶³ql o洋槐k Ροβινια ¶³ql o红花
槭 kΑχερρυβρυµl o银槭k Αχερ σαχχηαρινυµl o北方红栎k Θυερχυσ βορεαλισl o杨树k Ποπυλυσ ¶³ql o云杉k Πιχεα
αβιεσl o黑胡桃kϑυγλανσ νιγραl o以行距 tu ∗ tx ° !株距 x ∗ y1ux °的规格 o种了 vs排树 o其间套种每年收
获 t次的农作物小麦k Τριτιχυµl o大豆k Γλψχινεl和玉米k Ζεα µαψσl ∀实验基地定期进行航拍和遥感测试 o
数据输入地理信息系统kŠŒ≥l和全球定位系统kŠ°≥l ∀可随时计算出生长量和生长率 ∀
1 实验方法
t1t 氮的矿化作用实验 林间套种系统中由于林地约占 ts h o所以施肥量与单纯农田比较将减少
ts h ∀施用的氮肥经过氮的反硝化作用将会有部分氮以 ‘u ’ 的形式流失 ∀树木的枯落物回归土壤后
经过氨化反应和硝化反应降解 o由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o这就是氮的矿化作用 ∀生成物中 ‘‹nw !‘’ )u !
‘’ )v 等成分将成为植物的养分被农作物和树木吸收 ∀这种林间套种系统中的氮循环显然可以增强土
壤活力和肥力 o相应减少施肥量k׫¨ √¤·«¤¶¤± ετ αλqot||zl o也相应减少 ‘u ’的排放量 ∀但在这个过程中
氮的矿化率到底有多高 o可节省多少肥料 ~又有多少硝酸盐没有被植物根部吸收 o反硝化成 ‘u ’流失 ~
林间套种系统中由于农作物的根系和树木的根系形成深层次分布k׫¨ √¤·«¤¶¤± ετ αλqot||xl o这种根系
深层次分布较单纯农田根系浅层次分布对营养的吸收率又能提高多少 o这些都是实验要解决的问题 ∀
实验方法如下 }在不同树种 !不同农作物套种地块中 o在与树干距离为 sk靠近树干处l !t !u !x !z !| !
tt °处做标志 o在标志处取 us¦°深处的土壤作为样品 ∀土样分成两部分 o一部分迅速用塑料袋密封系
上标签放在冷藏箱里 ~另一部分密封在塑料袋 o然后用手捻碎 o放回原处掩埋 ovs §后取出系上标签迅速
放在冷藏箱里 ∀所有样品最后都在冰柜中保存 ∀分析时将样品取出 o各称取 usª样品用 ts °浓度为 u
°²¯ 的 Ž≤¯ 溶液处理 o再置于振荡器上振荡 t «o过滤后取滤清液 o液相色谱仪分析 ‘‹nw !‘’ )u !‘’ )v 含
量 ∀由测得的两部分样品的含量值差可推算出土壤中氮的矿化率 ∀另取一部分土样测含水率 ∀每种样
品反复分析多次 o原始数据进行微机统计处理 o与历年数据比较 o建立一个合理的数学模型 ∀
t1u 碳平衡实验 本实验目的是测算林间套种系统中各树种以及农作物的生物量 o进一步换算成碳贮
量 o估算系统吸纳 ≤’u 的能力 ~测算树木落叶量 ~测量由于枯落物以及树木根系的存在 o土壤有机碳的
变化 ∀以此评估林间套种系统的固碳作用以及在碳平衡中发挥的功能k˜±µ∏« ετ αλqot||vl ∀
方法如下 }由于该项实验工作量太大 o在历年获得的数据基础上 usst年只测量了一个树种 ) ) ) 速
生杨树k‹¼¥µ¬§°²³¯¤µo≤¯ ²±¨ ⁄‘tzzl ∀在距杨树不同距离kt !u !w !z1x !tt !tv !tw !tx°l处分别取 ts !us !ws
¦°深处的土壤为样品 o放在烘箱中干燥 o并测出含水率 ∀然后用碳测定仪测量样品中有机碳的含量 ∀
选择具代表性的两株树龄为 tw¤的杨树进行全结构采样 ∀将地上部分的主干 o大 !中 !小枝干 o嫩枝
以及树叶分离 o分别称重并测含水率 ~在尽量不损伤根系的情况下用推土机和高压水龙将地下部分的根
系和盘托出 o然后将主根 !侧根 !须根分离 o分别称重并测含水率 ∀
t1v 土壤呼吸实验 由于土壤中存在树根 !农作物根 !微生物以及其他生物的作用 o其间会发生一系列
复杂的化学反应 ∀将会有 ≤’u 从土壤表面排出 o这就是所谓的土壤呼吸现象 ∀通过观测这种现象 o可
获得林间套种系统根系平面分布情况 ∀
实验在 z月份进行 ∀选择两排杨树k行距 tx °l之间的小麦k已近成熟l地和大豆k生长旺季l地 o以
其中一排杨树为基准 o在距离为 s !t !u !x !z !| !tt !tv !tw !tx °处做标志 ∀在标志处嵌入一个直径 us ¦° o
高度 tx¦°的塑料筒 ∀塑料筒两端呈开放型 o上端与地表取齐 o并可密接一个密封罩 ∀为计算本底及便
于对照 o在相应的草地及单纯的农田中也设立了同样的装置 ∀
≤¤k’‹lu 试剂呈颗粒状放在扁平的塑料盒里 o并标上序号 o放在烘箱中充分干燥 ∀然后称重 o精确
到 s1sss tªo再用盒盖密封待用 ∀在实验地 o按相应的序号打开试剂盒 o放入塑料筒内 o并迅速盖上密封
罩 ∀uw «后取出试剂盒 o迅速用盖封严 ∀然后再次放入烘箱干燥 o干燥过程试剂盒呈开放型 ∀充分干燥
后再次称重 o精确到 tsp wª∀实验设计了 y组 o每组反复多次进行实验 ∀根据每轮实验前后两次称重的
vxt 第 x期 梁景森等 }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农林系统中碳 !氮平衡的研究
值差 µ o以及化学反应方程式 ≤¤k’‹lu n ≤’u € ≤¤≤’v n ‹u ’ o计算出 ≤’u 的释放量 Μ∀ Μ € µtΠk µu
p µvl 3 µ € t1xz µ 其中 µt !µu ! µv 分别为 ≤’u !≤¤≤’v !≤¤k’‹lu 的分子量 ∀
2 实验结果
u1t 氮的矿化作用实验 安大略省南部玉米 !大豆 !小麦农田里平均氮肥的施加量是 {s ®ª#«°pu¤pt ∀
在林间套种系统中林地约占 ts h o这样每年每公顷在林间套种地中平均少施 { ®ª氮肥 ∀在林间套种系
统中发生的氮循环现象 o通过实验数据测算 o产生的营养物质相当于在每公顷土地上又施加了 z ®ª氮
肥 ∀这意味着在维持原来土壤肥力的基础上每 «°u 又可减少 z®ª的氮肥施加量 ∀按照国际气候变化公
约组织 Œ°≤≤kŒ±·¨µ±¤·¬²±¤¯ °¤±¨ ¯ ²± ≤¯ ¬°¤·¨ ≤«¤±ª¨ l的统计方法 o向农田施加氮肥时将有 t1ux h的施加量
以 ‘u ’的形式流失 o有 ww1w h没有被农作物吸收 o这部分流失的氮肥又有 u1x h以 ‘u ’的形式排放到空
气中 ∀实验结果表明 o林间套种系统由于根系深层次分布的原因 o提高了氮肥的利用率 o流失率只有
us h ∀整个测算下来 o林间套种系统释放 ‘u ’ t1u ®ª#«°pu¤p t o而单纯农田释放 ‘u ’ t1{| ®ª#«°pu¤pt ∀
林间套种系统与农田比较将减少 s1y| ®ª#«°pu¤p t ‘u ’的排放量k表 tl ∀
表 1 安大略省南部林间套种系统与单纯农田比较减少 Ν2 Ο排放量测算
Ταβ . 1 Ποτεντιαλ αννυαλ Ν2 Ο ρεδυχτιον βυδγετ ιν τρεε2βασεδ ιντερχροππινγ σψστεµσ k®ª#«°pu¤ptl
减少 ‘u ’排放的潜在因素 ‘u ’ µ¨§∏¦·¬²± ³²·¨±·¬¤¯¶ 节省氮肥 ‘©¨µ·¬¯¬½¨ µ¶¤√¬±ª¶ 减少 ‘u ’排放 ‘u ’ °¨¬¶¶¬²± µ¨§∏¦·¬²±
林地占 ts h • ²²§¯¤±§·¤®¨ ± ∏³ts h ¯¨ ¶¶²©¬±·¨µ¦µ²³³¬±ª¤µ¨¤¶ {s ≅ ts h € { { ≅ t1ux h € s1t
氮循环增加土壤肥力 ƒ µ¨·¬¯¬·¼ ³µ²°²·¬²± º¬·«‘¦¼¦¯¬±ª z z ≅ t1ux h € s1s|
根系深层分布减少氮肥流失 ‘¯¨ ¤¦«¬±ªµ¨§∏¦·¬²± º¬·«§¨ ³¨µ²²·¶¼¶·¨° {s ≅ kww1w h p us h l € us us ≅ u1x h € s1x
可减少 ‘u ’排放总量 ײ·¤¯ ‘u ’ µ¨§∏¦·¬²± ³²·¨±·¬¤¯ s1y|
u1u 碳平衡实验 按行距 tx ° o株距 y ° ottt株#«°pu的数学模型测算 o得到杨树树龄与碳贮量的变化
曲线k图 tl ∀从图 t可看出 otw ¤的杨树套种系统碳贮量可达到 tu·#«°pu ∀这意味着系统吸纳着 ww·#
«°pu ≤’u ∀而杨树ktw ¤生l的枯落物可给土地增加 t1v·#«°pu¤pt碳贮量k按枯落物生物量 xs h计算l ∀
又测定出林间套种系统中土壤有机碳分布曲线k图 ul ∀考虑到枯落物回归土壤的碳和根系活动输入土
壤的有机碳 o推算出林间套种系统碳输入量为 t1x ·#«°pu ¤p t ∀而单纯农田的碳输入量仅为
s1x·#«°pu¤p t ∀表 u列出了麦田系统与林麦套种系统碳平衡比较 ∀
u1v 土壤呼吸实验 根据地表不同处 ≤’u 的释放量 o绘出土壤呼吸曲线k图 vl ∀地表释放 ≤’u 是植物
根呼吸以及微生物呼吸的综合效应 o从曲线可看出 o距离树行近的地表 o呼吸作用强 o显然是该处根系密
度大所致 ∀
图 t 林间套种系统中杨树生长过程碳贮量变化
ƒ¬ªqt ≤ ¶·²µ¤ª¨ ·µ¨±§¬± «¼¥µ¬§³²³¯¤µk¦¯²±¨ ⁄‘tzzl
图 u 林间套种系统中土壤有机碳分布
ƒ¬ªqu ≥²¬¯ ²µª¤±¬¦¦¤µ¥²± √¤µ¬¤·¬²±¬± ¦µ²³³¬±ª¤¯¯¨ ¼
wxt 林 业 科 学 v|卷
表 2 麦田系统与林麦套种系统的碳平衡比较
Ταβ . 2 Χαρβον βαλανχε χοµ παρισον βετωεεν τηε αγριχυλτυρε(ωηεατ) ανδ αγροφορεστρψσψστεµ(τρεε2ωηεατ)
k·#«°pu¤ptl
碳平衡 ≤¤µ¥²± ¥¤¯¤±¦¨¶ 麦田 • «¨ ¤· 林麦套种 ×µ¨ p¨º«¨ ¤·
碳输入 ≤p¬±³∏· 小麦的光合作用吸收碳 ≠ ≤ ¶¨ ∏´¨¶·µ¤·¬²± ²©³«²·²¶¼±·«¨¶¬¶ v u1z 
树枯落物碳贮量 ≤ ¶·²µ¤ª¨ ²©¯¨ ¤© ¬¯·¨µ¶ s t1tux
树根有机碳 ’µª¤±¬¦¦¤µ¥²± ²©©¬±¨ µ²²·¶ s s1vzx
合计 ײ·¤¯ v w1u
碳输出 ≤p²∏·³∏· 麦秸k成为饲料或原料l碳贮量 ≤ ¶·²µ¤ª¨ ²©¶·µ¤º t1uv t1tt 
小麦k成为粮食或原料l碳贮量 ≤ ¶·²µ¤ª¨ ²©ªµ¤¬± t1vwx t1ut 
燃料含碳量 ≈ ƒ²¶¶¬¯©∏¨ ¶¯ s1st{ s1stw
温室气体碳当量 … ≤¤µ¥²± ¨´ ∏¬√¤¯ ±¨·¶ s1twv s1s|
合计 ײ·¤¯ u1zvy u1wuw
碳平衡 ≤¤µ¥²± ¥¤¯¤±¦¨ 碳沉积 ≤¤µ¥²± ¶¬±® s1uyw t1zzy  
≠系统中的植物与系统外的作用除了光合作用还有呼吸作用 o交换的结果是生物量的增长 ∀这里所列出的是最终生物量的碳贮量 ∀ ׫¨
¤¦·¬²±¶¥¨·º¨¨ ±·«¨ ³¯¤±·¶¬±·«¨ ¶¼¶·¨° ¤±§·«¨ ²∏·¶¬§¨ ¤µ¨ ¥²·«³«²·²¶¼±·«¨¶¬¶¤±§µ¨¶³¬µ¤·¬²±qŒ·µ¨¶∏¯·¨§¬± ¤§§¬·¬²± ²©¥¬²°¤¶¶q׫¨ ¦¤µ¥²±¶·²µ¤ª¨¶²©
∏¯·¬°¤·¨ ¥¬²°¤¶¶º µ¨¨ ¬¯¶·¬±·«¨ ·¤¥¯¨q林麦套种系统中因林地占 ts h o小麦单产按降低 ts h计算 ∀由于麦地受到树荫的影响 o实际产量还
要低一些 ∀ ׫¨µ¨ ¬¶ts h ·µ¨ ¶¨ ¤¯±§¬±·«¨ ·µ¨ p¨º«¨ ¤·¬±·¨µ¦µ²³³¨ §¶¼¶·¨° qŒ·µ¨¶∏¯·¨§¬± µ¨§∏¦¬±ª¼¬¨ §¯¥¼ ts h qŒ± ©¤¦··«¨ ¼¬¨ §¯²© º«¨ ¤·¬¶ ²¯º µ¨
¥¨¦¤∏¶¨ ²©·«¨ ¬°³¤¦·²©¶«¤§²º ²©·µ¨ ¶¨q≈ 农田管理全部实现机械化 o麦田平均消耗燃油 ux #«°pu¤p t o林间套种系统平均消耗燃油 us #
«°pu¤p t o以 ≤’u 形式排出 ∀根据燃油的比重ks1{vy®ª#ptl以及分子式k≤z ‹tyl可计算出燃油含碳量 ∀ …¨ ¦¤∏¶¨ ²© °¨ ¦«¤±¬½¤·¬²±¬± ¤¯¯ °¤­²µ
³µ²¦¨¶¶¨¶²©©¬¨ §¯ º²µ®o·«¨ ¤√¨ µ¤ª¨ ¦²±¶∏°³·¬²± ²©©²¶¶¬¯©∏¨¯¬¶ux#«°pu¤p t ¬± º«¨ ¤·©¤µ° o¤±§us #«°pu¤p t ¬±·µ¨ p¨º«¨ ¤·¬±·¨µ¦µ²³³¨ §¶¼¶·¨° qŒ·
µ¨¶∏¯·¶¬± °¨¬·¬±ª ≤’u1 „¦¦²µ§¬±ª·²·«¨ §¨±¶¬·¼ks1{vy ®ª#ptl ¤±§°²¯ ¦¨∏¯¤µ©²µ°∏¯¤k≤z ‹tyl o·«¨ ¦¤µ¥²± ¦²±·¨±·²©©²¶¶¬¯©∏¨¯¦¤± ¥¨ ¦²∏±·¨§q…大
气层中各种气体对温室效应具有直接和Π或间接的作用 o于是 Œ°≤≤引进了全球致暖潜能系数 Š• °kŠ¯ ²¥¤¯ • ¤µ°¬±ª°²·¨±·¬¤¯l的概念 ∀一种
温室气体的致暖潜能系数kŠ• °l是单位质量这种温室气体形成的温室效应与单位质量 ≤’u 经过一个时间周期形成的温室效应之比 ∀
Œ°≤≤建议周期选择 tss ¤o并通过模拟实验测得一系列气体的 Š• ° o‘u ’的 Š• °为 vts ∀麦田系统释放 ‘u ’ t1| ®ª#«°pu¤p t o林间套种系
统释放 ‘u ’ t1u ®ª#«°pu¤p t o据此计算出碳当量 ∀ Š¤¶¨¶¬±·«¨ ¤·°²¶³«¨µ¨ ¦¤± ¦²±·µ¬¥∏·¨·²·«¨ ªµ¨ ±¨«²∏¶¨ ©¨©¨¦·¥²·«§¬µ¨¦·¯¼ ¤±§Π²µ¬±§¬µ¨¦·¯¼ q
≤²±¶¨ ∏´¨ ±·¯¼ Œ°≤≤ ¬±·µ²§∏¦¨§·«¨ ¦²±¦¨³·²©¤ Š¯²¥¤¯ • ¤µ°¬±ª°²·¨±·¬¤¯kŠ• °l q׫¨ Š• ° ²©¤ªµ¨ ±¨«²∏¶¨ ª¤¶¬¶·«¨ µ¤·¬²²©ª¯²¥¤¯ º¤µ°¬±ªo²µµ¤§¬¤·¬√¨
©²µ¦¬±ª©µ²° ²±¨ ∏±¬·°¤¶¶²©¤ªµ¨ ±¨p «²∏¶¨ ª¤¶·²·«¤·²©²±¨ ∏±¬·°¤¶¶²©¦¤µ¥²± §¬²¬¬§¨ ²√ µ¨¤³¨µ¬²§²©·¬°¨qŒ°≤≤ µ¨¦²°°¨ ±§¨§·²¶¨¯¨ ¦·tss ¼¨ ¤µ¶¤¶
·¬°¨³¨µ¬²§q׫µ²∏ª«¤¶¨µ¬¨¶²©¬°¬·¤·¬√¨ ¬¨³¨µ¬° ±¨·¶o·«¨ Š• °¶²©ªµ¨ ±¨«²∏¶¨ ª¤¶¨¶º µ¨¨ §¨·¨µ°¬±¨ §q׫¨ Š• ° ²©‘u ’ ¬¶vts1 ׫¨ °¨¬¶¶¬²± ²©‘u ’ ¬±
º«¨ ¤·©¤µ°¬¶t1| ®ª#«°pu¤p t o¤±§·µ¨ p¨¥¤¶¨§¬±·¨µ¦µ²³³¬±ª¶¼¶·¨°¬¶t1u ®ª#«°pu¤p t1 ׫¨ ±·«¨ ¦¤µ¥²± ¨´ ∏¬√¤¯ ±¨·¶º µ¨¨ ¦²∏±·¨§q 林麦系统中立
木生物量的碳贮量另外计算 o没有包括在内 ∀ ׫¨ ¦¤µ¥²± ¶·²µ¤ª¨ ²©¶·¤±§º²²§¶¬±·«¨ ·µ¨ p¨º«¨ ¤·¬±·¨µ¦µ²³³¨ §¶¼¶·¨°¬¶±²·¬±¦¯∏§¨§q
图 v 土壤呼吸曲线
ƒ¬ªqv ≥²¬¯ µ¨¶³¬µ¤·¬²± ¶¨·¬°¤·¨¶¬± ¦µ²³³¬±ª¤¯¯¨ ¼
3 讨论
林间套种系统不仅使产品结构多样化 o增加收入 o带来一
定的经济效益 o而且可以减少土壤侵蚀和营养流失 o保护流域
不受污染 o增强营养循环 o提高土壤肥力 o减少温室气体的排
放 o更重要的是林间套种系统具有可观的生态效益 ∀在该实
验基地里 o树上筑有各种鸟巢 o经常能看到成群的加拿大野鹅
游荡 o有时还能发现野兔 !獾 !豪猪等野生动物 ∀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启动 o我国大量坡耕地和退化农田将实
行退耕还林还草 o这为农林系统的建立与发展开辟出一个广阔空间 ∀以此为契机开展农林系统生态环境
的研究 o以及在这方面的国际间合作将会出现一个美好前景 ∀
参 考 文 献
⁄¬¬²± • Žo…µ²º± ≥ o ‹²∏ª«·²± • „ ετ αλq≤¤µ¥²± ³²²¯¶¤±§©¯∏¶²©ª¯²¥¤¯ ©²µ¨¶·¨ ¦²¶¼¶·¨°¶q≥¦¬¨±¦¨ ot||w ouyv }t{x p t|s
⁄¬¬²± •²®q≥²∏µ¦¨¶²µ¶¬±®¶²©ªµ¨ ±¨«²∏¶¨ ª¤¶¨¶‚ „ªµ²©²µ¨¶·µ¼ ≥¼¶·¨°¶ot||x ovt }|| p tty
ƒ¤±ª¬±ª¼∏±o≤«¨ ± „±³¬±ªo°¨ ±ª ≤«¤±ª«∏¬o ετ αλq≤«¤±ª¨¶¬± ƒ²µ¨¶·…¬²°¤¶¶≤¤µ¥²± ≥·²µ¤ª¨ ¬± ≤«¬±¤ …¨ ·º¨¨ ± t|w| ¤±§t||{1 ≥¦¬¨±¦¨ ousst ou|u }
uvus p uvuu
׫¨ √¤·«¤¶¤± ‘∂ ¤±§Š²µ§²± „  q ²¬¶·∏µ¨ ¤±§©¨µ·¬¯¬·¼¬±·¨µ¤¦·¬²±¶¬± ¤³²·¨§³²³¯¤µp¥¤µ¯¨ ¼¬±·¨µ¦µ²³³¬±ªq„ªµ²©²µ¨¶·µ¼ ≥¼¶·¨°¶ot||x ou| }uzx p u{v
׫¨ √¤·«¤¶¤± ‘∂ ¤±§Š²µ§²± „  q °²³¯¤µ¯¨ ¤©¥¬²°¤¶¶§¬¶·µ¬¥∏·¬²± ¤±§±¬·µ²ª¨ ± §¼±¤°¬¦¶¬± ¤ ³²³¯¤µp¥¤µ¯¨ ¼ ¬±·¨µ¦µ²³³¨ §¶¼¶·¨° ¬± ¶²∏·«¨µ± ’±·¤µ¬²o
≤¤±¤§¤q„ªµ²©²µ¨¶·µ¼ ≥¼¶·¨°¶ot||z ovz }z| p |s
˜±µ∏«⁄o ‹²±ª«·²± • „ ¤±§¨©¨ ¥√µ¨ ° „ q≤¤µ¥²± ¶·²µ¤ª¨ ¬± ¤ªµ²©²µ¨¶·µ¼}¤± ¶¨·¬°¤·¨©²µ¶∏¥p ≥¤«¤µ¤± „©µ¬¦¤q≤ ¬¯°¤·¨ • ¶¨¨¤µ¦«ot||v ov }v| p xu
• ¬¯¯¬¤°¶° „ ¤±§Š²µ§²± „  q „ªµ²©²µ¨¶·µ¼ ¤³³¯¬¦¤·¬²±¶¬±©²µ¨¶·µ¼qƒ²µ¨¶·µ¼ ≤«µ²±¬¦¯¨ot||w ozs }twv p twx
• ¬¯¯¬¤°¶° „ ¤±§Š²µ§²± „  q ¬¦µ²¦¯¬°¤·¨ ¤±§¶²¬¯ °²¬¶·∏µ¨ ©¨©¨¦·¶²©·«µ¨¨¬±·¨µ¦µ²³¶²± ·«¨ ·µ¨¨µ²º¶²©¤ ±¨ º¯ ¼p³¯¤±·¨§¬±·¨µ¦µ²³³¨ § ³¯¤±·¤·¬²±q
„ªµ²©²µ¨¶·µ¼ ≥¼¶·¨°¶ot||x ou| }u{x p vsu
xxt 第 x期 梁景森等 }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农林系统中碳 !氮平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