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ncient Ginkgo population in Funiu Mountain in the west of Henan Province distributes to the south of the top of Funiu Mountain, where there are old geology, warm climate, superior environment and many kinds of Ginkgo from Paleozoic. The local have the intense sense of protecting the old trees and most villages are named as Ginkgo. From then on lots of ancient Ginkgo have still live in few people hillside.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approach to nature and jamming is slight which account for the ancient Ginkgo population in the west of Henan Province maybe the nature multiplication of the ancient Ginkgo.
全 文 :第 wv卷 第 w期
u s s z年 w 月
林 业 科 学
≥≤∞× ≥∂ ∞ ≥≤∞
∂²¯1wv o²1w
³µqou s s z
豫西伏牛山区古银杏群原生性初探 3
尚忠海t ov 谢 洋u 黎 明t 王鹏飞t 闫双喜t 苏金乐t
kt1 河南农业大学 郑州 wxsssu ~ u1 河南科技大学 洛阳 wztssv ~ v1 河南省林业学校 洛阳 wztssul
关键词 } 伏牛山 ~古银杏群 ~原生性
中图分类号 }≥zt{1wt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 p zw{{kusszlsw p stux p sw
收稿日期 }ussy p sv p ty ∀
基金项目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目k||tsysstyl ∀
3 苏金乐为通讯作者 ∀
Α Πρελιµιναρψ Στυδψ οφ τηε Πριµιτιϖενεσσ οφ Ανχιεντ Γινκγο
Ποπυλατιον ιν τηε Φυνιυ Μουνταιν ιν Ηεναν
≥«¤±ª«²±ª«¤¬tov ÷¬¨ ≠¤±ªu ¬¬±ªt • ¤±ª°¨ ±ª©¨¬t ≠¤± ≥«∏¤±ª¬¬t ≥∏¬±¯ t¨
kt1 Ηεναν Αγριχυλτυραλ Υνιϖερσιτψ Ζηενγζηου wxsssu ~ u1 Ηεναν Υνιϖερσιτψοφ Σχιενχε ανδ Τεχηνολογψ Λυοψανγ wztssv ~
v1 Ηεναν Φορεστρψ Σχηοολ Λυοψανγ wztssul
Αβστραχτ } ׫¨ ¤±¦¬¨±·¬±®ª²³²³∏¯¤·¬²±¬± ƒ∏±¬∏²∏±·¤¬±¬±·«¨ º¨ ¶·²© ±¨¤± °µ²√¬±¦¨ §¬¶·µ¬¥∏·¨¶·²·«¨ ¶²∏·«²©·«¨ ·²³²©
ƒ∏±¬∏ ²∏±·¤¬±oº«¨µ¨ ·«¨µ¨ ¤µ¨ ²¯§ª¨ ²¯²ª¼oº¤µ° ¦¯¬°¤·¨o¶∏³¨µ¬²µ ±¨√¬µ²±°¨ ±·¤±§ °¤±¼ ®¬±§¶²© ¬±®ª²©µ²° °¤¯ ²¨½²¬¦q
׫¨ ²¯¦¤¯ «¤√¨ ·«¨ ¬±·¨±¶¨ ¶¨±¶¨ ²©³µ²·¨¦·¬±ª·«¨ ²¯§·µ¨ ¶¨¤±§°²¶·√¬¯¯¤ª¨¶¤µ¨ ±¤°¨ §¤¶¬±®ª²qƒµ²°·«¨ ± ²± ²¯·¶²©¤±¦¬¨±·
¬±®ª²«¤√¨ ¶·¬¯¯ ¬¯√¨ ¬±©¨ º ³¨²³¯¨«¬¯¯¶¬§¨ q׫¨ ³²³∏¯¤·¬²±¶·µ∏¦·∏µ¨ ¤³³µ²¤¦«·²±¤·∏µ¨ ¤±§¤°°¬±ª¬¶¶¯¬ª«·º«¬¦«¤¦¦²∏±·©²µ
·«¨ ¤±¦¬¨±·¬±®ª²³²³∏¯¤·¬²±¬±·«¨ º¨ ¶·²© ±¨¤± °µ²√¬±¦¨ °¤¼¥¨ ·«¨ ±¤·∏µ¨ °∏¯·¬³¯¬¦¤·¬²± ²©·«¨ ¤±¦¬¨±·¬±®ª²q
Κεψ ωορδσ} ƒ∏±¬∏ ²∏±·¤¬±~¤±¦¬¨±·¬±®ª²³²³∏¯¤·¬²±~³µ¬°¬·¬√¨ ±¨ ¶¶
银杏k Γινκγο βιλοβαl是特产于中国的孑遗树种 o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全国各地有大量银杏古树群存
在 ∀众多学者k向应海等 ot||z ~t||{ ~t||| ~usss ~向准等 ousst ~周亚林等 ot||{ ~苏金乐等 ot||y ~林协等 o
ussw ~韩维亚等 ot||wl对浙江省西天目山古银杏群落 !湖北随州古银杏群落 !贵州古银杏群落 !重庆南川金佛
山银杏群落等做过调查 o并考证其原生性 ∀河南西部伏牛山区古银杏群分布集中 o树体硕大 o枝叶茂盛 o蔚为
壮观 o且多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 ∀对其进行调查研究 o探讨其原生性 o望为银杏的起源 !分布 !保护以及进
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1 调查地概况
豫西伏牛山区古银杏群主要分布在河南省西部伏牛山腹地的嵩县白河乡和西峡县二郎坪乡 ∀两乡山水
相连 o相距约 us ®°∀tttβwyχ ) tttβxzχ ∞ovvβvuχ ) vvβwuχ o海拔 yss ∗ |ss °∀古银杏集中分布区在伏牛山主
峰南麓 o与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相邻 o北部有伏牛山主脉为屏障 o东南部地势大
降 o大体形成一个背风向阳之斜面 ∀故气候温和 o雨量适中 o光照充足 o无霜期长 ∀年平均气温 tv1{ ε o年平
均降水量 {{| °°∀土壤类型为黄棕壤或棕壤 ∀该地是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 o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
嵩县白河乡古银杏树以上寺 !下寺 !五马寺村分布最为集中 ∀上寺 !下寺因当地的古寺庙 ) ) ) 云岩寺而
得名 ∀下寺仍有复修于嘉庆二十五年的寺庙存留 o上寺则只有庙宇遗址 ∀
西峡县二郎坪乡古银杏群主要分布于栗坪村 o古银杏从栗坪村的下庵沿山坡 !沟谷一直向北延伸至北
峪 o海拔 t sss °以上也有零星分布 ∀据说下庵在西汉时有一尼姑庵 o东汉末年遭受火灾而不复存在 ∀
2 调查内容与调查方法
ussw年 v月 o对河南西部伏牛山区古银杏分布较为集中的嵩县白河乡 !西峡县二郎坪乡进行了详细调
查 ∀采用查阅古籍与地方志 !各种图件等文献资料 !实地勘察与测量 !走访当地居民等方法 o了解古银杏群种
群特征 !个体树木形态 !立地条件 !伴生植物 !分布地的历史人文状况 ∀测量部分银杏单株的树高 !基围 !胸围
等 o并绘图 !拍照 !采集标本 ∀
银杏树龄采用推算法 o即用生长锥在标准株树干 t1v °处取样 o测出 ts ¤平均胸径生长量 ∀然后根据银
杏胸径推算出银杏的树龄 ∀
3 结果与分析
v1t 伏牛山古银杏群生长概况 据调查 o嵩县白河乡古银杏树有 vss余株 o以上寺 !下寺 !五马寺 v个村较
为集中 ∀实测 !收集资料 t{u株 ∀其中 o上寺与下寺村 zv株 o五马寺村 vv株 o其他村 zy株 ∀白河乡的古银杏
群有几个特点 }千年及千年以上树多 o/多代同堂0树多 o雄株偏少 o仅占总株数的 {1x h k表 t !ul ∀
表 1 嵩县白河乡上寺 !下寺 !五马寺村古银杏统计表 ≠
Ταβ . 1 Στατιστιχσ οφ ανχιεντ Γινκγο ιν τηε ϖιλλαγε οφ Σηανγσι !Ξιασι ανδ Ωυµασι
地点 ²¦¤·¬²± 树龄 ª¨Π¤ t sss xss ∗ t sss vss ∗ xss tss ∗ vss tss 小计 ≥∏¥·²·¤¯
上寺 !下寺 ≥«¤±ª¶¬¤±§ ÷¬¤¶¬ t{Πs v|Πu wΠs tsΠs uΠu zvΠw
五马寺 • ∏°¤¶¬ tzΠu yΠt tΠs vΠs yΠu vvΠx
总计 ײ·¤¯ vxΠu wxΠv xΠs tvΠs {Πw tsyΠ|
≠作为古树资源 o树龄 tss年以下者并不在统计范围 o但有些植株与千年大树生长在一起 o是古银杏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o故加以统计 ~表
中斜杠上方为古银杏总株数 o斜杠下方为其中雄株数 ∀ ׫¨ ¶¨³¤µ¤·¨·µ¨ ¶¨∏±§¨µtss ¼¨ ¤µ¶²¯§º µ¨¨ ±²·¦²∏±·¨§q
∏··«¨ ¼²∏±ª·µ¨ ¶¨·«¤·ªµ²º º¬·«·«¨ ²¯§
²±¨ ¶º µ¨¨ ¦²∏±·¨§q׫¨ ±∏°¥¨µ¤¥²√¨ /Π0¬¶©²µ·«¨ ·²·¤¯ ²© ¬±®ª²·µ¨ ¶¨o·«¨ ±∏°¥¨µ∏±§¨µ/Π0¬¶©²µ·«¨ ·²·¤¯ ²© °¤¯¨³¯¤±·¶q
表 2 嵩县白河乡上寺 !下寺 !五马寺村古银杏生长情况统计表
Ταβ . 2 Τηε γροωτη χονδιτιον οφ ανχιεντ Γινκγο ιν τηε ϖιλλαγε οφ Σηανγσι !Ξιασι ανδ Ωυµασι
地点 ²¦¤·¬²± 胸围 ≤«¨¶·ª¬µ·«Π¦° 树高 ¬¨ª«·Π° wxs vxs ∗ wxs uxs ∗ vxs txs ∗ uxs txs us tx ∗ us ts ∗ tx ts
上寺 !下寺 ≥«¤±ª¶¬¤±§ ÷¬¤¶¬Π·µ¨¨ tt ux t| tu y ty uy uw z
五马寺 • ∏°¤¶¬Π·µ¨¨ { tt v z w t{ | w u
总计 ײ·¤¯Π·µ¨¨ t| vy uu t| ts vw vx u{ |
西峡县古银杏树集中分布于二郎坪乡栗坪村下庵至北峪 ∀据当地政府部门统计 o下庵共有古银杏树 vt
株 o其中雄株 x株 ∀实地调查 o下庵场院周围有银杏 tw株 ~沿沟北上至北峪测量到的银杏树有 ts株k表 vl o
还有很多隔沟相望 o生长在对面k东面l山坡上 o总数应不止 vt株 ∀在测量到的 uw株古银杏中 o雄株共 w株 ∀
二郎坪古银杏群种群结构接近于自然状态 o老 !中 !青树均有 o雄株数量较多 o占总株数的 ty1z h ∀
表 3 西峡县二郎坪古银杏群部分植株生长情况统计表 ≠
Ταβ . 3 Τηε γροωτη χονδιτιον οφ σοµε ανχιεντ Γινκγο ιν Ερλανγπινγ
编号 ∏°¥¨µ 基围 ≥·¨° ª¬µ·«Π¦° 胸围 ≤«¨¶·ª¬µ·«Π¦° 树高 ¬¨ª«·Π° 备注 °¨¤µ®
t u{s us
u vvx vsw tw1x
v xts wys uu
z v|w ut
tt xus xvs vu
tu v|w vwu vu
tv ysx ux 多代丛生 ¤±¼ ª¨ ±¨ µ¤·¬²± ªµ²º·«¬¦®¯¼
tw vyx vvs ut1x
t| x{s ux 冠径 ≤µ²º± §¬¤° ·¨¨µux1w ° ≅ uu1v °
uv xzs us1x
≠表中空白处因银杏生长环境限制而未测量 ∀
¨ ¦¤∏¶¨ ²©·«¨ ¶¬·¨¶·«¤··«¨ ¤±¦¬¨±·¬±®ª²ªµ²º ¤µ¨ ∏±µ¨¤¦«¤¥¯¨oº¨¦²∏¯§±. ·°¨ ¤¶∏µ¨ ¤¯¯·«¨ ·µ¨ ¶¨q
v1u 伏牛山古银杏群原生性分析 tl地质状况分析 豫西伏牛山古银杏群分布地位于伏牛 p熊耳山区 o
该地段属于/秦岭地轴0范围 o吕梁山运动就隆起上升 o形成条带状山脉 ∀山脉长期上升遭受严重剥蚀 ∀燕山
运动发生褶皱和断裂 o形成断裂极为发育的大复背斜 o断裂上升地带形成高大山脉 o下降区造成山间构造盆
地 o同时有大规模的花岗岩侵入 ∀嵩县白河乡 !西峡县二郎平乡位于伏牛山主脉南坡 o该段主要为花岗岩山
地 o北有海拔 u usv °的玉皇顶和海拔 u tu| °的龙池曼为屏障 o山体宽阔 o山势高峻雄伟 ~气候温暖 !湿润 o
垂直气候变化比较明显 ∀高大的山体 o天然的屏障 o阻挡了第四纪冰川南下寒流的侵袭 o为天然动植物的生
长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所以 o该地区天然植被与野生动物繁多 o是一些原始次生林保护较好的山坡地
段k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ot||w ~西峡县志编纂委员会 ot||sl ∀在这一地段 o有大量较为原始的植物科
yut 林 业 科 学 wv卷
属及古树 o如古侧柏k Πλατψχλαδυσl !古枫杨k Πτεροχαρψαl !古七叶树kΑεσχυλυσl !古玉兰k Μαγνολιαl o还有孑遗植物
连香树k Χερχιδιπηψλλυµ ϕαπονιχυµl等 ∀地形与气候的优越为古老孑遗植物银杏及各种植被类型的保存和繁衍
提供了有利条件 ∀
ul植物区系特点分析 河南植物区系相当古老 ∀从济源 !渑池 !确山发现的古植物化石中 o在中生代就
有奥勃鲁契夫银杏 !拟银杏 !考卫拟银杏和纤细拜拉银杏等 ∀在固始县地层中 o古植物化石也有银杏 ∀河南
古老植物区系与现代植物的相似性也很高 ∀据古植物资料 o新生代第三纪 !第四纪的古植物类群均与现代类
群 !分布相似 ∀河南拥有的古老的植物科和孑遗植物种类也显示出河南植物系统演化上的原始 !孤立特征
k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ot||vl ∀这些特点说明河南具备野生银杏幸存的可能性 ∀
vl历史 !人文因素分析 嵩县古银杏树集中分布于上寺 !下寺 !五马寺 v个村 ∀此地银杏栽培历史可追
溯到唐代初期 o据云岩寺村保存明正德十三年k公元 txt{年l立碑5伏牛山云岩寺记6记载 }/夫以唐自在禅师
修道此处 o迄今甫将千年 o缁流托所 !渐繁 o迫于衣食 o荷镢操锄 o日益开垦 o所以山皆有田可种 o而僧皆有果
k白果l可采0 ∀该村明成化年间ktwyx ∗ tw{z年l建造的大佛殿 o屋木及佛像木雕全系白果木 o所用木材的树
龄不下 xss年 o至今仍保存良好k韩维亚等 ot||wl ∀河南自古以来就有依山傍水建村修庙的习俗 o且十分重
视其/风脉0的选择 o许多地方把高大树木视为本村的/风脉树0或/风水树0 o并以树名命名为村名k河南省地
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ot||xl ∀过去这里山高林密 o人烟罕至 o大部分村落分散在山沟谷地 o有多处以白果树命
名的村落 o并建有多处庙宇 ∀所以 o此处应该是先有银杏树才引人定居修庙 ∀
同样 o西峡县二郎坪乡古银杏群周围有下庵 !黄石庵等庙宇 o历史上又是一个交通不便 !人迹罕至的地
方 o其东部 !南部不远也有以银杏命名的村落 ) ) ) 白果坪和白果村 ∀
综上所述 o在这种人迹罕至 !庙宇林立 !自然植被少受干扰 !/风脉树0和/风水树0又能得以很好保护的地
方 o原生银杏幸存是完全有可能的 ∀
wl古银杏分布特点分析 嵩县白河乡的古银杏虽然多数分布在寺庙k云岩寺l周围以及农民的房前屋
后 o但呈散乱分布的状态 o且多数立地条件很差 o没有人工栽培的痕迹 ∀除此之外 o也有大量植株生长在没有
人家的山坡 !沟谷 o与壳斗科的栗类 !栎类以及油松为主的半人工松栎混交林伴生 ∀分布于道路两旁的银杏 o
也没有任何栽植规律 ∀访问村民得知 o道路多是前几年才修的 o修路时还毁坏了不少银杏树 ∀目前 o路旁一
些古银杏树干上毁坏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 ∀西峡二郎坪古银杏除下庵集中分布的 ts多株 o多沿道路分布 o
也有相当数量沿沟谷 !山坡分布 ∀据了解 o沿沟谷上北峪的道路是近几年所修 o以前这里是大沟深谷 o也就是
说目前沿路分布的银杏古树实际生长在沟谷之中 ∀另外 o因树木妨碍修路 o一些树木遭到了不同程度的
毁坏 ∀
由此可见 o虽然这些银杏古树多近村落 !沿道路分布 o但可以肯定原来是自然生长在山坡沟谷的 o并非人
们在村庄 !道路旁专门栽植 ∀
xl古银杏群年龄 !性别结构分析 嵩县白河乡古银杏树龄以 xss ∗ t sss年者居多 o共 wx株 o占全部植株
的 wy h ~其次为千年及千年以上者 o共 vx株 o占总体的 vx1z h ~tss ∗ xss年者较少 o只有 t{株 ∀其中 o五马
寺古银杏树千年及千年以上树龄者有 tz株 o占该地银杏古树数量的 yv h ∀说明五马寺的银杏种群受人为干
扰 !破坏的程度更大一些 ∀嵩县古银杏树的性别比例 o整体看是雌株多于雄株 o且比例很高 o不符合自然状态
下的种群特征 ∀访问得知 o受利益支配 o群众对没有直接经济价值的雄株不太重视 o除了大炼钢铁砍伐不少
树木以外 o现在修路 !搞基础建设时对雄株也有毁坏 o这是雄株远远少于雌株的主要原因 ∀但局部情况有所
不同 ∀云岩寺周围集中分布的古树共有 tx株 o其中雄树 w株 o占 uy1z h ~其中的 u株雄树 o树龄虽高 o树势仍
比较强壮 ∀另有 u株树龄在百年以下 o且紧密相连生长于百年古树中 ∀访问村民得知 o他们均属集体所有 o
并非当代人所栽 ∀如此看来 o这 u株年轻的雄树应属古银杏自然繁衍的后代 ∀
西峡县二郎坪乡古银杏树性别比例也较接近自然状态 ∀无论是实地调查的情况 o还是当地部门统计的
数据 o雌株与雄株的比例大约都是 xΒt ∀据村民介绍 o在过去动荡的年代 o雄树大树被砍伐了不少 o前几年修
路 o也有一些雄株遭到破坏 ∀即使这样 o也显示出与其他地区古银杏大树性别比的差异 ∀证明西峡县二郎坪
乡古银杏树接近自然状态的性别比 o也说明此处古银杏树受人为干扰较其他地方都小 ∀
4 结论与建议
tl豫西伏牛山古银杏群分布在伏牛山主峰南麓 !嵩县白河乡和西峡县二郎坪乡 xss ®°u 范围之内 ∀由
zut 第 w期 尚忠海等 }豫西伏牛山区古银杏群原生性初探
于分布区地质古老 o天然屏障保护 o气候温暖 o环境优越 o古今植物类群相似性较大 o银杏种群结构接近于自
然状态 o人为干扰较少 o所以豫西伏牛山区古银杏群应是原生银杏的自然繁衍 ∀
ul中国现代有无原生银杏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 ∀国内很多地方都有呈/原生0状态的古银杏群 o应将这
些古银杏群作为整体考察 o从古地质学 !古植物学 !植物地理学等角度 o发现他们彼此的联系与区别 o结合分
子生物学及其他生物技术的验证 o解决这一难题 ∀
vl银杏古树是研究古植物学 !古气候学 !古地理学的珍贵资料 o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但目
前古银杏树受人为干扰 !破坏比较严重 ∀建议林业主管部门对古银杏资源进行系统调查 o建档立卡 o挂牌宣
传 o落实古银杏保护管理责任人 ∀对保护管理有功者 o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 ~对破坏古银杏资源者 o依
法严惩 ∀
wl古银杏又是特殊的观赏资源 o建议在古银杏分布集中的地区划出部分地段建立古银杏森林公园 o开展
旅游活动 ∀游客在享受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同时 o了解古银杏的价值和物种进化规律 o从而提高人们爱护自
然 !保护自然 !保护古银杏的自觉性 ∀
参 考 文 献
韩维亚 o黄智辉 o王建灵 qt||w1 河南省嵩县银杏资源开发初探 q全国第二次银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q武汉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oyv p y|
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qt||v1河南省志 q第七卷 植物志 q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qt||w1河南省志 q第三卷 地貌山河志 q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qt||x1河南省志 q第十卷 民俗志 q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林 协 o张都海 qussw1 天目山银杏种群起源分析 q林业科学 owskul }u{ p vt
苏金乐 o吴成才 o夏宗应 o等 qt||y1 河南银杏资源及优良品种类型的研究 q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ovskwl }vy{ p vzt
西峡县志编纂委员会 qt||s1西峡县志 q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向应海 o鲁新成 qt||{1 贵州省务川县鹿坪乡和牛塘乡古森林残存群落中的银杏 q贵州科学 otykwl }uwt p uxu
向应海 o向 准 qt|||1 贵州市高坡乡杉坪村古森林残存群落及银杏种群调查 q贵州科学 otzkvl }uut p uvs
向应海 o向碧霞 qt||z1 贵州省务川县银杏古森林残存群落考证初报 q贵州科学 otxkwl }uv| p uww
向应海 o向碧霞 o赵明水 o等 qusss1 浙江西天目山天然林及银杏种群考察报告 q贵州科学 ot{ktΠul }zz p |u
向 准 o向应海 qusst1vus国道贵州昌明至景阳段及其邻近地区的古银杏调查 q贵州科学 ot|ktl }w{ p x{
向 准 o张著林 o向应海 qusst1 重庆市南川金佛山银杏天然资源考察报告 q贵州科学 ot|kul }vz p xu
周亚林 o包 俊 qt||{1 随州银杏原生群落考证 q湖北林业科技 okul }vx p v{
k责任编辑 郭广荣l
{ut 林 业 科 学 wv卷